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编号:10291615
不同时段气功所致精神障碍临床对照研究及诊断标准探讨
http://www.100md.com 37c医学网
     作者:贺佳丽 毛佩贤 闫桂江

    单位:贺佳丽(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100088);毛佩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100088);闫桂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100088)

    关键词: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000226 摘 要:目的 探讨气功所致精神障碍时段性的症状变化和诊断要点。方法 对本院近3年半来确诊为气功所致精神障碍59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起病方式、病程、症状,并与前期收治的此病120例病人对照。结果 本组患者中急性起病者为66%,病程2周以下者为64%,感知觉障碍出现频率最高,意识障碍占20%,与前8年的报道一致。但出现焦虑、抑郁症状的病人增多。结论 12年来气功所致精神障碍的症状类型无变化,而主体临床相的内容随所练功种的不同有变化,建议在CCMD-2-R有关诊断标准中增加与气功密切相关及反映其临床特征的内容。
, 百拇医药
    八十年代末以来社会上的气功热,反映在精神科临床上的现象是气功所致精神障碍的病例逐渐增加。以北京安定医院为例,1983年以前才收治1例这种病人。而1987年6月至1995年6月的8年间此类病人增加到120例[1]。从1996年1月至1999年6月的3年半间,此类病例达59例。本文对这59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前期组120例的资料对照,探讨12年来气功所致精神障碍的症状变化及诊断要点。

    1 资料

    1.1 一般资料 对出院诊断为“气功所致精神障碍”病人67例的临床资料按CCMD-2-R诊断标准重新评估,结果59例维持原诊断。本组女54例(占92%),男5例(占8%)。年龄:20~29岁9例,30~59岁46例(78%),60岁以上4例。文化程度:大专9例,中学39例,小学11例。宗教信仰:佛教1例,余58例均无宗教信仰。练功目的:强身健体42例,给人发功治病9例,开发特异功能4例,减肥4例。所练功种:中华养生益智功23例,香功8例,沈昌功7例,自然功4例,鹤翔桩3例,智能功2例,菩提功2例,乾坤信息功2例,其它8种功种各1例。练功总时间:6个月以下者38例,7~12个月10例,13个月至3年者8例,3年以上者3例。每天持续练功时间:1小时以下者3例,1~2小时8例(14%),2小时以上至3小时18例(30%),3小时以上者30例(51%)。练功方法:打坐或入静43例,动功19例,喝信息茶2例,其中5例同时采用2~3种练功方法。病前性格:内向27例,外向32例。
, 百拇医药
    1.2 临床资料 后期组总病程半年及以下者51例,半年至1年者1例,1年以上者7例。本次病期:2周以下者38例(64%),2周至3个月者20例(34%),4~6个月以下者1例。起病形式:急性39例(66%),亚急性20例(34%)。前期组中总病程半年及以下者79例;2周以下者58例(48%);急性(58例)及亚急性(40例)起病者共98例(82%)。

    家族史:精神疾病阳性家族史15例(25%),其中一级亲属10例,二级亲属4例,三级亲属1例。

    精神症状频度:与我院报道的120例患者精神症状相对照[1],除焦虑抑郁外,其它症状无显著性差异,见表1。

    表1 前、后期两组精神症状比较

    1987~1995年

    1996~1999年
, 百拇医药
    前期组n=120(%)

    后期组n=(59%)

    幻听

    77(64)

    41(70)

    妄想

    56(47)

    30(50)

    行为异常

    38

    21

    假性幻觉

    27
, http://www.100md.com
    19

    幻视

    29

    20

    被控体验

    21(18)

    12(20)

    意识障碍

    21

    13

    自伤自杀

    18

    11
, 百拇医药
    内感性不适

    11

    5

    焦虑

    10(8)

    13(22)1)

    抑郁

    0

    9(15)2)

    1)经χ2检验,与前期组比较,P<0.05

    2)经χ2检验,与前期组比较,P<0.01
, 百拇医药
    1.3 疗效(临床四级标准) 后期组痊愈52例,显著好转6例,好转1例;前期组痊愈91例,显著好转9例,好转2例,14例未经系统治疗,不宜评价。

    2 讨论

    根据本文分析,气功所致精神障碍以急性起病(66%)、病程短(64%)者居多。精神症状以感知觉障碍为主。其中幻听所占比例最高(70%),其次为妄想(50%),在与妄想有关的症状中,被控体验所占比例最高(20%),这与江镇康、张彤玲的报道一致[1,3]。焦虑抑郁有差异可能与近年所练功种有关。患者幻觉、妄想的内容与气功文化密切相关,特别是与患者所练功种中宣扬的内容一致。1996年以前练自然中心功者较多,幻听内容多听到“宇宙歌、宇宙语”。近3年来练中华养生益智功者较多,幻听内容则多为听到气功师的说话声。内感性不适在1996年以前多为“气感、信息感”,近3年来因认为练功能吸收宇宙的能量,故不吃饭(避谷)者较多,常见腹部、头部、喉咙、肩部等多处躯体不适。幻视为“开天目”,看到正常人看不到的东西。被控体验多为感到气功师的“法身”在控制自己、“法身”在自己体内出出进进。病人的许多离奇行为甚至自杀自伤都是受幻觉、妄想支配。与前期组病人的症状相比较,症状的频度和类型无改变,只是症状的内容有了变化。这点支持暗示和自我暗示是气功所致精神障碍的发病机理之观点,即患者的精神症状决定于所受暗示的内容,接受什么样的暗示就可以表现出什么样的精神症状。因此研究“暗示和自我暗示”的心理学作用与催眠状态的精神变化,可能为我们解开气功引起的精神障碍之谜。
, 百拇医药
    对于气功所致精神障碍,在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中的地位和归属问题,一直存在两种不同意见。一种受国际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按症状的形式分类的影响,“建议将那些与气功相关的精神障碍按症状群的类型,归纳到相应的诊断中”,回避“气功所致精神障碍”的术语[4]。另一种从丰富我国精神医学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提出“这组临床症状群具有气功疗法的某些特征,往往不能归入现有的精神疾病分类,应在我国精神疾病分类中赋予其地位,并在临床诊断中加以应用”[5]。1995年出版的CCMD-2-R中将气功所致精神障碍归为与文化相关的精神障碍,保留了它的独立位置,未按国际和美国分类将其全部列入分离性障碍,被国内精神病学界广泛接受。但对气功所致精神障碍的操作性诊断标准,CCMD-2-R中只罗列3条尚显不足。我们根据本文研究结果试提出补充条目:①有明确的气功训练史并笃信气功理论。②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病程较短。③精神症状与气功文化密切相关,练功者中出现的精神症状收功后不能消除。④部分病人可出现意识障碍,但相当多的病人意识清楚。对更改诊断的8例分析提示:精神分裂症的5例在发病之初就存在与气功无关的妄想,病人对精神症状的情感反应迟钝,病程较长。情感性精神障碍的3例,在练功前有过亚临床的情感障碍发作,未治自愈。提示在临床工作中要注意妄想与超价观念的鉴别及病程特点[6]。本文前后两组资料中意识障碍都是对周围环境的清晰度下降和定向力障碍进行统计分析的,这与癔症的意识改变不同。另外癔症发病前多有不愉快的心因,而气功所致精神障碍发病前则多无。这两点可供鉴别诊断时参考。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江镇康.《气功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可否成立》. 上海精神医学,1997. 9(1):19

    2.沈渔屯阝《精神疾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277

    3.张彤玲.《气功出偏》.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66~169

    4.邸晓兰.《与气功相关的精神障碍》. 上海精神医学,1995,7(4):226

    5.单怀海,严和,徐声汉,等. 气功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现象学研究.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7,13(5):266

    6.李胜先. 对我国气功问题的思考.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9,25(6):376

    1999-11-30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