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医药卫生总论 > 实用医学杂志
编号:10291847
运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男性病举隅
http://www.100md.com 37c医学网
     作者:李立凯

    单位:江苏省南京江北人民医院 210048

    关键词:

    实用医学杂志000339 龙胆泻肝汤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柴胡、甘草、生地10味药组成。其方见于《医宗金鉴》,此方有泻肝经湿热之功效,临床运用甚广。笔者运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男性病,临床疗效满意,现举例如下。

    1 病例介绍

    例1 患者男,25岁,1992年5月20日就诊,因新婚后2个月来阳事不举,自认为肾亏,自服男宝等补品未能奏效,反而出现鼻出血,心情急躁,忧虑重重。症见:失眠多梦、遗精、口苦咽干、目赤、烦躁易怒、小便短赤、少腹隐痛坠胀涉及睾丸、阴囊潮湿、舌红苔黄,诊为阳痿。谅由心肝火旺,湿热内阻,疏泄失常,而致阴茎不举,并非亏虚也。治以舒肝泻火、清利湿热,佐以通利精窍。药用:龙胆草10(单位克,下同)、柴胡6、生地12、栀子10、当归15、木通10、车前子12、黄芩6、甘草5、王不留行12、小茴香5。嘱其停服补品,疏导心理顾虑,服药7剂,诸恙消除,阳事已举,性生活正常,次年8月生一女。
, http://www.100md.com
    按:厥阴肝经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器,肝气不舒,郁而化火,挟湿循经下注,损伤阴器经筋,肝经气血为湿热所阻,气机失调,不能输布精血,宗筋不得充养,故阳事不举。龙胆泻肝汤泻肝火、利湿热,方中配伍王不留行、小茴香以辛香走窜、疏通冲任,使气机流畅,故而获效。

    例2 患者男,32岁,1994年6月2日就诊。主诉:血精5个月,每于性交时所射精液为暗红色,质稠、量多、伴有少腹及睾丸隐痛,阴囊潮湿,小便黄赤、灼热而痛,有手淫史。曾用抗生素及中药滋阴降火,治疗未能奏效。检查:阴茎包皮过长,两侧睾丸等大,附睾无肿硬,左侧精索静脉略有曲张,前列腺(-),精液常规:棕色,粘稠度(++),脓细胞(+++),红细胞(+++),精子计数0.4×109/L,活动率15%,畸形20%,脉弦数,舌边红苔黄根浊。中医辨证:肝经湿热下注,扰乱精室,精血相混而出,诊为血精。治以清热化湿泄浊,佐以凉血止血法,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药用:龙胆草10、柴胡5、栀子10、车前子12、木通10、当归12、生地15、六一散15、青黛10、丹皮10、黄柏10、马鞭草30、败酱草30、川牛膝10。上方连服15剂,诸恙已愈,精液常规检查未见脓细胞、红细胞,故改服龙胆泻肝丸6 g,每天2次,连服半月以巩固疗效。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 百拇医药
    按:血精多见于现代医学“精囊炎”。本例患者包皮过长、藏污纳垢,或性交不洁、手淫遗精,肝经湿热之邪循经上沿,浊气归肾薰蒸精室血精而成。故用滋阴降火法未效。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清热泄浊,配伍黄柏苦寒之品,入肝肾清下焦之湿热,六一散、马鞭草、败酱草清化湿热解毒,青黛凉血止血,牛膝增强导热下行。综得湿热得化,浊气得清,则精气安而血不妄行。

    例3 患者男,35岁,1994年9月28日就诊。患者2周前龟头不慎刺伤,随后入河中捕鱼,继之龟头红肿、痒痛、溃烂、小便黄赤涩痛。检查:龟头部红肿,龟头冠状沟肿胀而光亮,触痛明显,阴茎头局部有1 cm×2 cm浅表溃疡,有少许脓性分泌物,创面淡红,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舌质淡红苔黄,脉弦数,此为接触污浊而感染所致,诊为龟头炎伴溃疡。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清利湿热泄毒之法。药用:龙胆草15、栀子10、柴胡6、生地15、车前子15、泽泻10、木通10、当归10、甘草5、银花18、连翘15、萆?15。每日1剂。另用龙胆草、苦参、川柏、蛇床子各30,煎水滤渣后用药液清洗湿敷患部,再用锡类散少许撒敷溃疡面,每日2次,1周后龟头红肿及溃疡基本愈合,再内服外用1周后痊愈。
, 百拇医药
    按:龟头炎(溃疡)属于祖国医学“湿阴疮”之范畴。临床以红肿痒痛渗脓为主。病在下焦,多见于湿毒之邪感染。方用龙胆泻肝汤清利湿热,配伍萆?加强清热利湿泄毒作用,银花、连翘清热解毒消肿,外用湿敷以消炎杀菌,锡类散有解毒消肿生肌之功,故对感染引起龟头溃疡有效。

    例4 患者男,48岁,1993年9月16日就诊。阴囊湿疹近5年,每于夏秋之交加剧,阴囊搔痒难忍。长期反复搔抓烫洗,患处皮肤肥厚。近又自用华陀膏外搽,致使阴囊皮肤剥落,疼痛较甚,伴神疲乏力,食欲差,小便短赤。症见:阴囊皮肤变肥厚,皱壁加深及出现苔癣样病变,阴囊表皮间有剥脱及疱疹、糜烂渗出黄水。脉弦滑而数,舌质红而边绛刺,苔黄腻,诊为阴囊湿疹。治以清利肝经湿热之法,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并配以外治疗法。药用:龙胆草12、柴胡10、栀子10、黄芩10、木通10、车前子10、当归10、甘草5、泽泻10、黄柏10、银花15、紫地丁30、白癣皮30。每日1剂。外用蛇床子30、苦参30、黄柏30、枯矾15,每日1剂,煎水滤渣,用药液外洗湿敷阴囊患处。内服外用连续1个月,于10月20日复诊,阴囊糜烂已趋干燥,疱疹消失,痒痛基本解除,故改用龙胆泻肝丸每次9 g,每天2次,连服1个月,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 百拇医药
    按:阴囊湿疹,祖国医学称之为“绣球风”、“肾囊风”。多由肝经湿热下注,聚于阴囊而成,是一种顽固性瘙痒性皮肤病。患者平素喜吃辛辣厚味之品或患部感染湿毒之邪,故久郁化火、湿热蕴结阴囊而起,糜烂渗液,热毒较盛。治当清泻肝经湿热,予龙胆泻肝汤加减,方中加入银花、连翘、黄柏、紫地丁以清热解毒,白癣皮杀菌止痒。外用苦参、蛇床子、黄柏等药液清洗湿敷以去湿热之火毒。

    2 讨论

    从上述4例患者来看,就其发病部位属于肝经循行区域。从病理上来讲,肝经湿热下注是其共同原因。由此可见,肝经与前阴关系密切。在治疗上,《内经》云:“男子前阴,实则治肝,虚则治肾。”以上病例共同表现肝经湿热下注之疾患,龙胆泻肝汤为泻肝胆实火,肝胆湿热下注所致而设。其方临床运用指证有:脉必弦数,目赤肿痛,小便短赤或排尿涩痛,舌质红而边绛刺或苔黄,口苦咽干舌燥等主要症候。所以采用龙胆泻肝汤泻肝火、导湿热,其方诸药合用具泻中有补、疏中有养、降中寓升、祛邪而不伤正,泻火而不伐胃之特点,堪为泻肝之良方。

    ,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常用方剂 > 清热剂 > 清脏腑热 > 龙胆泻肝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