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医药卫生总论 > 山东医药
编号:10292813
线粒体脑肌病1例
http://www.100md.com 37c医学网
     作者:刘南萍 周忠蜀

    单位:刘南萍(潍坊市市立二院 261021);周忠蜀(中日友好医院)

    关键词:

    山东医药001559 线粒体脑肌病是母系遗传的疾病,是一组因线粒体代谢缺陷而导致的多系统疾病,临床少见。我们曾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患儿男,3个月。因发热伴阵发性口周青紫4天入院。查体:T37.2℃,P 120次/min,R 56次/min。头围40.5cm,反应迟钝,竖头不能,前囟平、2.5cm×2.5cm。双瞳孔对光反射存在。颈无抵抗感。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肋下1cm,脾未及。四肢肌张力可,病理反射未引出。患儿系足月顺产,母孕期一直从事电脑操作工作。入院当日患儿出现惊厥发作,表现为双眼凝视,头后仰,持续约1分钟自行缓解,并频繁发作口周青紫及呼吸暂停;前囟饱满,右侧上、下肢肌张力减低,左侧巴氏征阳性。辅助检查:外周血WBC13.9×109/L、N0.3、L0.7;脑脊液压力增高,细胞数50个/mm3、白细胞数10个/mm3,脑脊液生化正常;头颅CT示双侧豆状核区可见对称性低密度影0.5cm×1cm;脑电图示左前颞、双额右中央偶见单个中平高波幅2~3.5C/S棘慢波综合及单个高波幅(100μV)15%棘波;MRI示基底节区长T2信号。给止痉抗感染等处理,患儿体温下降快,惊厥发作明显减少,偶有呼吸暂停及阵发性口周青紫。住院2周中患儿出现落日眼,眼睛不能追物,眼球震颤,对外界刺激反应差,智力减退,头围增大。外院查血乳酸3.57mmol/L(正常值<1.18mmol)。3次血生化CO2-CP均低于11mmol/L;血气分析示酸中毒;视诱发、听诱发无反应。肌活检:以左侧三角肌为肌活检取材部位,光镜下见肌间质增生,肌纤维间散在萎缩的肌纤维,其周边显示较大的空隙,电镜下见线粒体形态、结构异常,嵴排列紊乱,线粒体中空,可见巨大线粒体。根据临 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确诊为线粒体脑肌病。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
, 百拇医药
    讨论:线粒体是人体最重要的产生能量的细胞器。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异常往往导致呼吸链乃至整个能量代谢紊乱。以骨骼肌受侵为主者称线粒体肌病,以中枢神经系统受侵为主者称线粒体脑肌病。1977年Shapira首先提出线粒体脑肌病。该病患儿约1/3有呼吸链复合体I生化酶(NADH-辅酶Q10还原酶)缺陷。该病系母系遗传,患儿出生时正常,发育过程中任何时期都可发生智力退化、生长迟滞、进行性耳聋、反复发作类偏头痛,伴呕吐、惊厥等多种症状,可发展至持续状态;也可突然发生局限性神经异常体征如偏瘫、失语及脑病,病程呈进行性,终至昏迷死亡。目前,线粒体脑肌病分为三个综合征,即线粒体脑肌病伴有乳酸血症及卒中样发作(MELAS)、Kearnes-Sayre综合征(KSS)及肌阵挛伴红边肌纤维(MERRF)。MELAS首先由Pavlakis于1984年报道,本型特点主要与mtDNA上tRNAIeu(UUR)基因的点突变有关。本型特征是有轻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音及失语等脑血管病样发作症状;并有血乳酸含量增高;病程中常可有头痛、呕吐、抽搐发作;CT可见枕叶或顶叶等处脑皮层“梗塞灶”,脑电图在MELAS中具有诊断意义,特别是可见癫痫脑电图特有的棘慢波综合、尖波慢波综合。肌活检在诊断线粒体病中有重要价值。本例符合MELAS。
, 百拇医药
    线粒体脑肌病可因感染、体力劳动、饮食不足、情绪紧张而加重或复发。本例存在感染。线粒体病时,由于线粒体内某一种酶的缺乏,细胞呼吸功能发生障碍,乳酸丙酮酸的氧化磷酸化受阻,产生能量不足,中枢神经系统对能量供应最敏感的部分即受损害,在感染发热时额外的能量需求更易导致脑损害。

    本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只能根据已经发现的酶缺陷,采用酶调解药物治疗。辅酶Q10可以减低血及脑脊液中乳酸和丙酮酸含量。应避免使用干扰呼吸链的药物丙戊酸钠、巴比妥类、四环素、氯霉素。运动及反复感染可加重乳酸酸中毒,可用碳酸氢钠对症治疗。核黄素对累及脂质代谢的线粒体患者有较好疗效。此外,琥珀酸盐、羟葵甲氧醌、肉毒碱和皮质激素也可以用于本病的治疗。进入90年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进展迅速,线粒体脑肌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研究取得了明显进展,为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就目前而论,基因检查诊断尚不能全部代替现行诊断方法,基因治疗尚有更大距离。,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