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大学学报(医药卫生) > 温州医学院学报
编号:10293110
隐球菌性脑膜炎误诊误治26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37c医学网
     作者:董培红 陈永平

    单位:(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感染科, 浙江 温州 325000)

    关键词:隐球菌性脑膜炎;误诊;结脑;病脑

    温州医学院学报000247

    [中图分类号] R519.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0-2138(2000)02-0172-02

    近年来,由于社会老龄化现象的日益增加,免疫抑制剂、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隐球菌性脑膜炎(以下称隐脑)的发病率有所上升,且病情危重,病死率高,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极易被误诊误治。笔者对本院1980~1999年收治的误诊误治的隐脑26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 百拇医药
    1.1 一般资料 男17例,女9例;年龄27~75岁,平均47岁。本组5例有原发疾病:肾移植术后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1例;肾病综合征长期服用激素1例;结核性脑膜炎1例;慢性肾炎1例;中耳炎行乳突根治术后1例。本组早期误诊为结脑15例、病脑9例、颅内占位2例。误诊后分别予抗结核、抗病毒及对症等治疗,病情不仅未能改善而且继续加重,经反复脑脊液检查后找到隐球菌才确诊。有3例因确诊较晚,出现神志改变,死于脑疝及中枢性呼吸衰竭。有2例曾出现椎管内阻塞行脑室引流,1例合并化脓性脑膜炎,因病情加重死亡。

    1.2 临床表现 发热21例,体温波动于37~39℃;头痛25例,以持续性剧痛为主;视力模糊12例;意识障碍8例;脑膜刺激征阳性26例;巴彬斯基征阳性8例。

    1.3 影像学检查 18例作头颅CT或MRI检查,其中6例正常,5例脑室扩大,3例脑积水,4例发现局部密度减低的病灶:在基底节区2例,在脑室旁、大脑半球各1例。26例作胸部X线摄片检查,3例疑为上肺浸润型肺结核,2例为肺部感染,余正常。
, 百拇医药
    1.4 脑脊液常规检查 细胞数100×106/L 16例、(101~200)×106/L 7例、>201×106/L 3例;<1.5g/L 20例、>1.5g/L 6例;压力200~300mmH2O 9例、300~400mmH2O 9例、>400mmH2O 8例。

    1.5 治疗与转归 26例中存活12例,死亡14例,病死率为54%。均经抗真菌治疗,22例予二性霉素B+5-FC治疗,治愈12例。3例予大扶康治疗,均因病情加重而死亡。

    2 讨论

    2.1 误诊原因分析

    2.1.1 缺乏典型表现:由于隐脑临床表现多为头痛、发热,与其他颅内感染表现极为相似。脑脊液常规检查为细胞数和蛋白轻中度升高,在未找到隐球菌时与结脑、病脑、部分脑室旁肿瘤不易区别。部分病人出现颅神经障碍,与结脑、颅内占位等表现类似。病原培养及分离具有确诊价值,但临床上一部分患者在就诊初期未能及时得到病原学证据,成为隐脑容易被漏误诊的最常见原因。
, 百拇医药
    2.1.2 缺乏流行病学资料:由于隐脑呈散在发病,且当地发病情况不详,多数患者动物及其粪便接触史不详。本组多数病例均未能详细询问出其接触史。

    2.1.3 缺乏早期特征:早期临床表现极不典型,本组隐脑多为缓慢或亚急性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且无特异性,一般化验检查并没有特异性诊断价值。

    2.1.4 临床经验不足:对本病认识不足也是漏误诊常见原因,尤其是临床医师对本病的特点缺乏认识,且不注意积极查找病原菌。本组有3例早期误诊为结脑而未注意反复查找隐球菌,致病情加重,疗效不佳,于入院半月余后复查脑脊液发现隐球菌。

    2.2 减少误诊体会

    2.2.1 提高对本病临床特点的认识:①隐脑特点是颅内高压特别显著。本组脑脊液压力检查>300mmH2O有17例(占65%),其中>400mmH2O有8例。临床表现主要为剧烈头痛,且进行性加剧,故临床上对颅内高压者应高度警惕本病可能。②本组12例出现视力模糊,说明颅内高压或视神经受累致眼部症状较为常见。③本组均为第一次脑脊液查菌阴性而引起漏误诊。大多为反复多次查菌后找到隐球菌始能明确诊断。有报道脑脊液于第19次涂片发现[1]。故反复送检脑脊液作墨汁染色检查及培养非常重要。④本组5例有原发基础疾病,提示其诱发因素与免疫功能降低有关。近年来国外还注意到隐脑在艾滋病病人中有较高罹患率。
, 百拇医药
    2.2.2 提高与其他颅内感染等疾病鉴别诊断的能力:①与结脑鉴别:隐脑大多起病较慢,也有少部分为急性起病。往往在初期症状不明显,以后症状可逐渐加重。但结脑以亚急性起病为多,在病程早期即出现发热,脑脊液中蛋白定量结脑大多>1.5g/L[2] ,细胞数呈中度升高。而隐脑在早期蛋白定量大多<1.5g/L,细胞数多轻度升高。抗结核治疗对隐脑无效,隐脑未经特异性治疗,则病情会逐渐加重而死亡。故对拟诊结脑经抗结核治疗效果不佳反而加重者,可考虑予以二性霉素B诊断性治疗观察。②与病脑鉴别:隐脑发病年龄较高,部分病人有基础疾病,可能与老年或疾病因素所致免疫功能减弱有关。病脑患者一般无基础疾病,发病年龄较轻。大多起病较急,伴高热,且本病多为自限性,脑脊液复常时间较快,常在1个月之内。病脑发病与季节变化有关,以冬春季常见而隐脑多呈散发发病。精神异常在病脑中表现较多见,资料显示达66.7%[3],而隐脑患者中较少见。因病毒对脑实质的损害,以额、颞部的病变对精神异常或癫痫发作具有重要作用[3]。隐脑则以脑膜损害为主,脑实质损害表现较少,故精神异常等表现在隐脑患者中较少见。③部分隐脑易误诊为颅内占位,如脑肿瘤等,误诊率为10%~23%[4] 。脑肿瘤多无发热表现,脑脊液细胞数大多正常,可有蛋白-细胞分离现象[5]。因颅内占位有定位改变,头颅CT或MRI对颅内占位诊断很有价值。
, 百拇医药
    以下几点会有助于对隐脑的诊断:①反复多次病原菌检查。②颅内高压是隐脑不同于其他颅内感染的特征性改变。③基础疾病严重,如免疫抑制剂的长期使用、肝硬化、糖尿病、免疫缺陷等。④有动物及粪便接触史。⑤拟诊为结脑而抗结核治疗无效。

    作者简介:董培红(1972-),女,浙江温州人,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医师。

    参考文献

    [1] 谢剑灵.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早期诊断[J].医师进修杂志,1994,16(3):17.

    [2] 邓国华,王爱霞.拟诊为颅内感染的101例病因分析及脑脊液特征[J].中华内科杂志,1994,12(33):806.

    [3] 陈永平,王震龙.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因诊断探讨[J].中华误诊学杂志,1999,3(2):163-165.

    [4] 王邦松,董庆加.新型隐球菌脑膜炎13例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1990,10(2):51.

    [5] 翁心华,潘孝彰,王岱明主编.现代感染病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772-774.

    收稿日期:1999-08-25

    修回日期:1999-11-12,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