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临床医学 > 中国综合临床
编号:10293116
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学观察
http://www.100md.com 37c医学网
     作者:王启春 陈建华 刘晓娟 曾鸿

    单位:贵州省黔南州医院神经科 都匀558000

    关键词:

    中国综合临床001259 隐球菌性脑膜炎(简称隐脑)系由新型隐球菌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脑膜炎,临床诊断有一定困难。为了解本病的脑脊液学特点,我们观察了8例明确诊断患者的脑脊液学有关指标,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3例,女5例;年龄12~45岁,平均24.5岁。急性起病1例,慢性起病2例,亚急性起病5例。均以头痛、呕吐、发热、精神及神志障碍、脑膜刺激征、视乳头水肿、病理征等为基本表现。首诊均未能诊断本病,入院后5~38天(平均27天)共行1~6次腰穿(平均2.87次),脑脊液墨汁染色找到隐球菌而确诊。2例痊愈,4例死于脑疝。
, http://www.100md.com
    1.2 脑脊液检查

    1.2.1 物理学指标 脑脊液肉眼观察呈混浊或半混浊者7例,澄清者1例。脑压均>300 mm H2O。其中脑压≥ 400 mm H2O 4例,350~399 mm H2O 2例,300~ 349 mm H2O 2例,平均365.25 mm H2O。

    1.2.2 常规细胞及生化检查 白细胞数轻度或中度增加,以淋巴细胞为主。葡萄糖6例降低,2例正常。蛋白定性(+)~(),定量检查7例明显增高,1例正常。6例氯化物低于正常,2例正常。

    1.2.3 隐球菌培养 8例中6例行培养,仅1例阳性结果。

    1.2.4 细胞学检查 8例中6例呈混合细胞反应,2例呈小淋巴细胞反应。仅1例检出隐球菌。
, 百拇医药
    1.2.5 荧光素钠试验 8例中有6例获阳性结果。

    2 讨论

    2.1 隐脑的诊断 就临床表现而言,本病同其它类型的颅内感染一样,通常表现为感染中毒症状和脑及脑膜损害。这些临床表现不具特异性,相互间难于以此鉴别。脑脊液学检查,尤以脑脊液中检出病原菌是确诊本病的依据。

    2.2 脑脊液一般检查 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白细胞数增加、蛋白增高、糖及氯化物的降低、外观混浊、脑压的升高与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均很相似,难于鉴别。文献报道结脑脑压常升高或轻度升高,隐脑仅65%~70%增高[1,2]。本组8例显著增高。故对诊断不明的颅内感染伴颅内压增高者,要警惕本病。

    2.3 墨汁染色、脑脊液培养 这是基层医院诊断本病的基本方法。但染色阳性率仅40%~80%,培养阳性率虽可达90%以上,但因周期长而延误诊断[1,2]。初次染色检查阳性率只会更低。为提高检查质量、反复多次培养检查是必要的。
, 百拇医药
    2.4 脑脊液细胞学 隐脑与结脑细胞学检查结果也相似,以混合细胞反应为主,亦可表现为小淋巴细胞反应,无助于鉴别。但常规MGG染色亦可发现隐球菌。有文献认为此法有时比常规墨汁染色更敏感[3]。但本组8例中仅1例阳性。因此,细胞学检查可列为常规检查方法,但不能取代墨汁染色。

    2.5 荧光素钠试验 本实验首先由Fujii用于结脑的诊断。结脑几乎全部为阳性,而其它病原的脑膜炎阳性则不多[1]。我们早年的研究结果与此相似。本组资料表明 ,本试验不能鉴别结脑与隐脑,但有助于与其它的颅内感染相鉴别。

    隐脑同其它类型的脑膜炎表现相似,临床诊断困难,脑脊液学检查为诊断的必需途径。常规细胞、生化检查可提供诊断的线索;显著的颅内压增高是本病的重要信号;荧光素钠试验及脑脊细胞学检查是诊断的重要依据,但尚无助于与结脑的鉴别;墨汁染色、细胞学检查、隐球菌培养直接检出隐球菌是确诊的依据;现有的血清学检测推广、普及困难,故快速易行、敏感特异的病原学检测方法有待建立。

    参考文献

    1,骆成榆,主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74-79

    2,史玉泉,主编.实用神经病学.第2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4.414-416

    3,侯熙德,主编.临床脑脊液学.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86.96-114

    [收稿:2000-02-1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