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图书 > 养生保健1 > 从一到十谈养生
编号:11831756
第一讲 天人合一是养生之本(5)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1月26日 从一到十谈养生
     冬藏,早睡晚起保阳气

    冬应肾而养藏。《黄帝内经》说:“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既然肾脏对应的是冬天,冬天养生自然应该以养肾为主。“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冬日北风凛冽,天寒地冻,草木凋零,昆虫蛰藏,生机潜伏,阳气内藏,是万物蛰藏的时令。人体阳气自然也潜藏于内,*充盛,正是人体养藏的最好时机。所以冬季要顺应冬季昼短夜长的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利于阳气潜藏,*积蓄。待日出而作,以避寒就暖,使人体阴平阳秘。在一年四季当中,冬季就相当于一天中的夜晚,应该多休息一些。

    总之,人体必须顺应自然四季变化的规律,保持机体与自然的平衡,才能有利于身体的各种生理需要,进而减少疾病的发生,顺利安康地度过一年四季。

    防范四季邪气

    《黄帝内经》说:“四时之气,伤五脏。”这里的“更”是轮流、交替的意思,是说季节不同,邪气各有偏重。所以,四季养生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小心四季邪气的侵害。

    《黄帝内经》说:“春伤于风,邪气流连,乃为洞泄。”因为春天多风,顺应当然是好事,但要小心不要被风所伤害。假如被邪风伤害,风邪在体内流连不去,就可能引起腹泻(洞泄)。当然,邪风伤害身体的表现不仅是使人腹泻,还有很多其他表现,比如头痛、面神经麻痹、过敏性鼻炎、面肌痉挛等。因此,春天一定要注意不要被邪风伤害。

    《黄帝内经》说:“夏伤于暑,秋为痎疟。”意思是说夏天容易中暑,如果被暑邪伤害,也许当时没有明显的不舒服或者临床表现,但到了秋天就可能发生疟疾等疾病。中医称这种当时没有任何表现,过后邪气伺机发作的现象为“伏邪”。“伏邪”就是邪气潜伏在人体内,当时并不引起疾病,而是过后没准哪天就发作了,就引起疾病了。所以,上策还是注意保养,防止自己中“伏邪”。

    《黄帝内经》说:“秋伤于湿,上逆为咳,发为痿厥。”意思是说秋天湿气比较多见,和其他季节相比较重。如果中了湿邪,湿邪会往身体的上部走,表现为咳嗽等呼吸系统的病症,也可以发作为痿证(全身无力的疾病)或者厥证(手脚发凉的疾病),等等。因此,秋天要注意不要被湿气所伤。

    《黄帝内经》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意思是说冬天比较寒冷,寒邪比较常见。假如受了寒邪,也可能当时没有明显的不舒服,比如感冒流鼻涕了、发烧了、怕冷了、头痛,等等,但小心寒邪潜伏在体内,等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伺机而动,开始发病了。中医有个病名叫做春温,顾名思义,春天的温病。这不是因为春天感受邪气所致,而是冬天的寒冷伏邪发作导致的。所以,冬天要小心不要受寒,也就是不要被寒邪所伤。

    小心四季的邪气伤人很有意义,特别是对年轻人或者自认为身体好的人而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知道或者不重视防护自己,如果被各个季节常见的邪气所伤,也许当时没有什么不舒服,没有得什么病,但要小心日后算账。,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