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图书 > 养生保健6 > 《黄帝内经》呼吸养生法
编号:12071892
养生从呼吸开始(5)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0月26日 《黄帝内经》呼吸养生法
     科学家发现,婴儿在三四岁以前仍旧采用腹式呼吸,《黄帝内经》所说“人生十岁,其气在下”的理论,得到了科学的认证。

    8~12赫兹频率范围之内的脑波称为α波,普通人在什么状况之下会产生α波,至今仍然没有定论。科学家推测它可能来自大脑后区皮质,但会受到视丘的影响而有所改变。近三十年来,有不少学者投入“如何控制α波”的研究。所谓的α波生物回馈法就是利用意志力去调节自主神经,达到放松自己的目的。实验证明,注意力集中时我们可以影响自己的肌肉反应、心跳、脑电波、血压等生理机能,假如我们想要以科学的语言分析练习呼吸养生法的作用,生物回馈的现象可以作为部分的学理依据。

    生物回馈法的原理,与《黄帝内经》所说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的道理是相同的,真气既然在身心放松的状况下才会进入身体,那么,可见《黄帝内经》所说的真气与α脑波实际上就是一类事物。

    一个世纪以前,有位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设计了一种实验来说明身与心的关系,证明呼吸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只要呼吸形态一改变,身心状态自然就跟着改变。比方说,呼吸速度降到每分钟8次以下时,脑垂体就开始完全地分泌;如果再降到每分钟4次以下,松果体就开始发挥作用,身体也逐渐进入冥想状态。这个现象说明了一个道理:调整呼吸,即可调整身体和心灵的状态,呼吸加快则身心趋向活跃,呼吸变慢则身心趋向低潮。
, 百拇医药
    胎儿在母亲子宫里的时候,由于尚未启动呼吸系统,这时的呼吸方式称为“胎息”。胎儿虽然经由脐带与母亲相连而得到营养及氧气,但是胎儿的器官、细胞运作所需要的能量还是必须由自己摄取。“胎息”即是不经过呼吸系统的作用,直接由全身穴位及细胞与外界沟通而得到能量,这就是唐代道士施肩吾所说的“天人同一气,彼此感而通;阳自空中来,抱我主人翁”现象,老子也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婴儿无忧无虑,脑波与大自然能量的频率和谐共振,能够全身聚气而且柔顺和畅。

    练习呼吸养生法时出现的慢波与胎息相似,两者共同的现象在于肺部呼吸的功能降至最低,因为身体的能量已经由精转气,也就是由电能转成磁场,电能(精)透过呼吸摄取,而磁场(气)透过感应获得。宋朝曾慥编著的《道枢》一书,汇集了南宋以前道家养生术的精华,他在《呼吸篇》中说:“凡人以有息为常,圣人以无息为常。”综观各家道书,得道高人皆以“息住脉停”为是否悟道的验证。

    根据科学家测量得知,成人前额的脑波几乎完全呈现快速的β波,这是因为人类的生活充满了紧张与压力。β波是一种运动波,它的能量趋向外放,用来应付来自身体外界的信息,或供给身体活动所耗费的精力。但是,当我们处于放松、平静、专注状态的时候,脑波便会转变成较慢的α波。α脑波在年纪小的儿童身上常常出现,而且年龄愈小,α波愈强;刚出生的婴儿,脑波几乎全是慢波,可见新生婴儿的“胎息”功能尚未完全退化,脑部尚未发育完全,后天意识尚未完全取代先天意识。

    施肩吾在《养生辨疑诀》一书中说:“行气之法,但泯思虑,微微元气,自然遍体。”意思是,练习呼吸养生法应当凝神静心,听任鼻息悠长自然,全身自可因感应而充满能量。静坐之中当脑波稳定出现α波时,便很容易进入物我两忘的状态,进入这种状态时,全身感觉麻麻的,身体也轻轻的,这个现象意味着全身处于充气、充电的状态,我们的身体并会随着呼吸而一胀一缩,类似所谓的“全身皮肤呼吸”。,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