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图书 > 养生保健6 > 李少波真气运行法
编号:12071787
病例42 我锻炼真气运行的一点体会(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1月2日 李少波真气运行法
     对于原来练别的功法多年的人而言,经过认真思考,决定习练真法的,我认为主体必须按真法要求习练,以不出偏差。一些辅助部分,各家都可以通用的,如起功姿势、收功动作,可以沿用自己多年习惯的方式。

    2. 怎样入静 《黄帝内经》中说:“恬憺虚无,真气从之”。说明人在清静无为的状态下,体内真气便可从之而生,且旺盛地运行。这说明习练好真法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做到入静。真气运行法通督后的练功强调一个静字。什么是静?《真气运行学》书中李老说得很辩证透彻,“我们所说的静,就是使身体安静下来,全神贯注地调整呼吸,推动真气运行,冲通任督,贯通经络。”因此,所谓入静不是什么也不去想,事实上什么也不去想是做不到的,口头上说什么也不去想,实际还是静不下来,思绪纷纭。李老在真法书中还说:“为了使高级神经活动不受干扰,最大限度地摒除外界刺激的反应,集中于真气运行,对内环境进行诱导,这个功夫叫做内视,也叫精神内守。”“习练真气运行五步静功,练哪一步功就内视哪一部位。”所谓“内视”也就是“全神贯注”,不可分心分神。这就起到以“一念”代“万念”的作用,以“一念”摒除杂念的干涉。
, http://www.100md.com
    第一步功强调“呼气注意心窝部”,我在呼吸时用低垂眼帘“内视”心窝部的方法,着重体会心窝部(中丹田)的温热、闷胀的感觉,并用耳朵细听自己的呼气,不要发出粗糙的声音。中丹田有了这些温热、闷胀的感觉,说明真气在中丹田积聚了,一步功目的达到了。第二步功“意息相随丹田趋”,每次呼气都从心窝部开始,意随气行,即意息相随,呼气结束时也到了下丹田。第二步功“内视”的起点是心窝部,止点是下丹田。第三步功“调息凝神守丹田”,一呼一吸,名之为息,当第二步功做到下丹田一有明显感觉,也即调息恰到好处,就排除杂念,凝神意守(不要死守,要似守非守)下丹田,“内视”下丹田,以神意文火温养,促使下丹田气聚旺盛,如感觉下丹田气不足,也可再用第二步功法,便可使中丹田气入下丹田(注意不要使下丹田发热太过,耗伤阴液,犯“壮火食气”之弊)。待下丹田真气旺盛,真气自然下行至会阴,冲开尾闾,沿督脉而上。第四步功“通督勿忘复勿助”,真气沿督脉上行的时候,“内视”真气上行,即意识应该跟随真气上行的力量,意随气行,若行到某处停下来,不要用意念去导引。还是用文火温养下丹田,意守下丹田,真气足了,自然会沿督脉继续上行,过鹊桥,由任脉而下。至中丹田位置时,意守“内视”一会中丹田,接着气流自行流回到下丹田,即实现了任督环流,小周天运行。第一步功到第四步功,练到哪一步功,就“内视”到哪一部位。“一念”代“万念”,摒除杂念的干扰,使真气沿任督脉运行起来。第五步功“元神蓄力育生机”,是在高度入静的状态下进行的。清静为第一要务。在因势利导运转周天的修炼过程中,还是以守下丹田为主,但当出现丹田开合,呼吸极其细微缓慢即进入胎息状态,就守住胎息,进入虚空状态,“物我两忘”,顺其自然,定守虚空。一心静定,直指上乘。打破虚空现光明,祥光深处觅真身。光的修炼是中高层次,属性功范围。功力愈高,越讲究悟性,越讲修德、修心。
, 百拇医药
    3. 要有一颗平常的心 俗话说得好,“心平气和”。常听到很多人对修炼有成就的人的评价是:他已得其心法。这说明修炼到很高境界,首先要修心法了。这里心指以大脑为主的神经系统,是产生心理活动和精神现象的指挥部和指挥网络。心法是根据心的生理规律和活动规律,对心进行自觉有效地认识、理解、调整、养护、锻炼等的实践性方法,从而达到心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消除心的疲倦,医治心的疾病,提升心的活力和能量,摆脱由心引起的一切坏习惯和不良现象,进而带动人的整体更健康,逐步摆脱一切令人异化的现象发生,使人得到觉悟聪明,得大智慧。

    心法是自身修炼。佛家讲明心见性,道家重性命双修,儒家是修心养性。修心养性就是涵养道德习性,是健康养身的灵魂。

    唐朝名医孙思邈在其所著的《千金要方?养性序》中说:“夫养性者,欲所习以成性,性自为善,不习无不利也。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也。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这是非常深刻的认识和论述。现代科学已充分认识到,健康的心理状态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而健康心理状态的关键在于调节心理平衡,保持平静而愉快的心态。

    修炼心法,修心养性,得到一个平衡的心态。在金钱唯上的商品社会,淡泊名利,洁身自爱;多做善事,心胸开阔,处在一个和谐的生存环境;体欲常劳,食欲常少,素食为主;生活有规律,睡眠有定时、有节制。这样“心安易入静”,“气清不浑浊”,“神志清明”,有了良好的功态,便易于进入高度入静的状态。

    介绍自己的一点点心得,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敬请老师和功友们指教。

    斯培灿,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