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图书 > 养生保健6 > 游历身体的江湖
编号:12070797
贮存、排泄胆汁
http://www.100md.com 2011年5月11日 游历身体的江湖
     “胆者,中精之府。”

    ——《灵枢·本输》

    人们常说“苦胆,苦胆”,稍稍品尝一下,胆汁确实是挺苦的。胆汁是一种黄绿色,苦苦的,黏稠的液体,有着“精汁”、“清汁”的别称。中医认为它是由肝的余气所化生,《脉经》中说:“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讲的就是胆汁由肝脏形成和分泌出来,然后进入胆腑贮藏、浓缩,并通过肝的疏泄作用而人小肠,参与对饮食物的消化。《难经正义》中有言,说胆汁者:

    “感肝木之气化而成,人食后小肠饱满,肠头上逼胆囊,使其汁流入小肠之中,以融化食物,而利传渣滓。若胆汁不足,则精粗不分,粪色白洁而无黄。”

    讲的也是胆汁参与消化的上述过程。

    由于胆对饮食物的消化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而肝也对胆汁的形成以及分泌排泄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旦肝胆的功能失常,胆的分泌与排泄受阻,就会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而出现厌食、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如果湿热蕴结肝胆,以致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浸渍肌肤,人就会出现目黄、身黄、小便黄,“三黄”为特征的黄疸。胆气同肝气一样,以下降为顺,一旦胆气不利,气机上逆,则可出现口苦,呕吐黄绿苦水等现象。

    口苦中医又称“胆瘅”,如《素问·奇病论》曰:

    “有病口苦,……病名曰胆瘅,……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

    一般来说口苦的出现标志着肝胆经内有郁热,胆热上蒸,胆气上溢或肝移热于胆的原因,如《灵枢·四时气篇》曰:“胆液泄,则口苦”。

    等皆足以说明。此外,口苦在《伤寒论》中还被作为少阳病的预兆,如《伤寒论》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口苦也是心火重的征兆,如《内经》说:“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

    口苦的患者常有心烦易怒、头晕头痛、目赤胁痛、小便黄短、大便偏干、舌边尖红等症状,可用龙胆泻肝丸。

    如果出现若见胸胁胀痛,烦闷急躁,颊赤口干,食欲不振或有潮热以及女性月经先期,经行不畅,乳房与小腹胀痛,可用丹栀逍遥丸。

    若见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症者有出现口苦现象,则选用夏枯草膏。

    如果是急慢性病毒性肝炎所致黄疸及转氨酶升高,属于湿热邪毒内蕴证者,出现口苦可选用茵栀黄口服液。,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