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图书 > 养生保健2 > 宫廷医案揭秘皇家医事
编号:11842404
跨时代的太医孔伯华(1)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0月31日 宫廷医案揭秘皇家医事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绵延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清朝灭亡后,按照国民政府对清王室的优待条件,太医院也暂时保留下来,继续为留在故宫的皇室人员服务。但多数御医看清了前途,纷纷告老还家,走出深宫,回到家乡或别的地方悬壶济世,造福桑梓,服务民众。在这批御医中不乏高明之辈,同肖龙友、施今墨、汪逢春并列为“北京四大名医”的孔伯华先生就是其中一位。

    孔伯华(1885~1955),出生于山东曲阜,为孔子后裔。其祖父是清朝进士,精于文学,兼通医理。孔伯华天资聪颖,幼承家学,14岁开始专攻医学,医名传于四方。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应清廷太医院之聘来到京城,在外城医官院(北京宣武中医医院旧址)任医官职务,为皇室服务。辛亥革命后,孔伯华辞去医官职务,悬壶应诊,疗效卓著,而立之年已誉满京城。

    孔伯华治学严谨,讲精求博,师古而不泥古,是故在临床上屡有创新。他常说:“学医必须精,不精就不可能弄懂其中的深刻道理;同时要博,学问渊博更有助于弄通医学的奥秘。”

    他主张借鉴前人的经验,但更重要的是要有独创精神,要有自己的见解,不能食古不化,生搬硬套。他指出,治病求本是不可移易的法则,无论是祛邪还是扶正,都是为了达到恢复和充足元气的目的。至于是先祛邪还是先扶正,必须参机应变,不可守株待兔。要因人而异,辨证施治。因生前诊务过忙,孔伯华无暇著述,未能将自己一生的经验加以系统总结,常引以为憾。故晚年病中直到逝世前,常夜阑秉笔,奋力疾书,终成《孔伯华医集》中的《时斋医话》之章节。在医话中,记述了他一生治疗温热病、妇女病的临床经验,对后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为一代名老中医,孔伯华不仅医术高明,而且思想也很高尚。在1917~1918年军阀混战的岁月里,孔伯华与原清廷医官曹巽轩、杨浩如、张菊人、陈伯雅等一道,先后两次到晋绥及河北廊坊一带,参加防治鼠疫、霍乱等烈性传染病工作,事后主持编写了《传染病八种证治析疑》,长达10卷刊行于世。

    1929年,国民党政府做出“取缔中医”的决议,激起中医界和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怒和抗议,全国中医药团体联合起来,在上海成立了“全国医药团体联合会”,同国民党政府进行面对面的抗争。当时,孔伯华是华北中医界代表,并被推选为临时大会主席,率领“联合赴京请愿团”到南京汪精卫国民党政府请愿。

    面对汪精卫的民族虚无主义态度,孔伯华义正辞严地提出:你们不信中医,咱们拿治病的效果来说吧,找12个病人,你们先挑6个病人,用西医治疗;其余6个病人给我,用中医治疗。汪精卫同意作对比“打擂”,孔伯华分到了分别患有高烧、咳喘等症状的6个病人。结果,孔伯华用中医治疗的效果相当好,汪精卫有些服了,初步决定中医不能取缔。后来,汪精卫把自己的朋友介绍到孔伯华跟前看病,也取得了相当满意的效果。这样,终于迫使汪精卫政府撤销了“取缔中医”的提案。

    1930年,孔伯华与肖龙友合作创办了北国医学院,培养和壮大中医队伍。肖龙友任董事长,孔伯华任院长,聘请了当时第一流中医专家如赵锡武、王药雨、赵炳南、武彩臣、曹锡珍任教,直到1944年,先后毕业学生七百余人,分布在全国各地,成为中医界的骨干人才。

    孔伯华对中医事业的忠诚和贡献,得到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尊重和肯定。新中国成立前后,孔伯华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会议代表,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主席团成员)。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顾问、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中西医学术交流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中医学会顾问等职。1954年月10月至1955年12月,他还参加了中国中医研究院的筹备工作。,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