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图书 > 养生保健3 > 健康的人吃的和你不一样
编号:11841533
不吃甲壳类、贝类食物(2)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2月24日 健康的人吃的和你不一样
     研究表明,甲肝病毒在由传染源污染的一般环境中可存活1个月,在水生贝类里能存活3个月左右。人们可通过食用这些贝类生物感染甲肝。据权威机构报道,2001年7月份对蛤等贝类水产品抽样检查,结果发现有7%携带甲肝病毒,消费者在选购时还需谨慎。

    如果你实在不能割舍贝类的美味

    贝类产品在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中容易受环境影响被污染或变质,因此,消费者应在超市、大型批发市场等正规渠道购买贝类产品,食用时尽量不要生食或食用未煮熟的贝类产品。同时,要注意国家有关部门的消费预警公告,不要食用处于预警期有安全隐患的贝类。有一种织纹螺在广东地区比较常见,食用这种螺容易中毒,它可引起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织纹螺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毒素是神经性毒素,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4个小时。

    贝类等海产品从产地到市场售销,中间环节应有暂养、杀菌过程,一般情况需要7~10天方能上市。消费者选购时,要看清存放贝类的水质是否清澄,是否有排泄物。

    在加工烹调贝类等海产品之前,最好将它们放置于水盆或塑料桶内,加水,暂养两三天时间。同时在水中滴入少许植物油,闻到油味之后,它们便会将壳中的泥沙吐出,这样就可轻易巧妙地将泥沙去除干净,从而使烹调后的味道更佳,没有泥腥味。食用前要把贝类浸养于清水中一段时间,并定时更换清水,使贝类自行排出体内的毒素;食用时应避免进食其内脏、生殖器及卵子等。

    选购活贝之后也不能在家存放太久,要尽快烹调。但有些人吃贝类习惯于只在开水里烫一下,认为这样吃味道鲜美,其实这样很容易得病,因为病菌并没有死。烹煮虽不能把耐热的毒素消灭,但彻底烹煮达至沸点,会大大减低微生物污染所造成的风险。儿童、病患者及老年人较容易因进食含有毒素的贝类而中毒,故应加倍小心。

    喜食贝类者最好提前接种疫苗,在度假前接种疫苗可以降低度假期间患黄疸性肝炎的危险。还有一个防治甲肝的好方法是:吃贝类前一定要将它在70℃以上的水里煮透。

    在烹调贝类时,可以适当放大葱,大葱不仅仅能够缓解贝类(如螺、蚌、蟹等)的寒性,而且还能够抵抗过敏。不少人食用贝类后会产生过敏性咳嗽、腹痛等症,烹调时就应多放一些大葱,避免过敏反应。,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