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图书 > 预防&卫生 > 别让误诊害了你
编号:11840010
怎么判断医生的检查治疗是否“过度”
http://www.100md.com 2008年4月9日 别让误诊害了你
     单纯的疾病判断起来比较容易。比如肺炎,医生可以凭测体温、听诊,血常规检查,问病史,症状等来确诊,如果实在放心不下,也只需进行X光胸透或拍平片。如果要做CT就要说出理由了,比如炎症总不消退,和肺炎发生同时还有消瘦,疲惫等等,医生可能怀疑到其他消耗性疾病,比如癌症或者结核,如果没有这个理由,就有可能是“过度检查”。

    但是“过度检查“的评判确有难度,尤其在基层医院,一个医生说X光检查发现了肺里有问题,换了医生可能说那个阴影是*影或是片子的质量不好。所以说,医生只有责任心没有好技术,“过度检查”也不可避免。现在,国家制定了治疗规范和手术限价,也是为了强制医生提高业务水平,经济而有效地使用医疗资源。

    “过度治疗”的例子很常见。比如本来可以吃药治疗的却要输液,结果输液过程中出了问题,一个简单的感冒、扁桃体炎就把命送了。这就是“过度治疗”留下的恶果。输液比口服要起效快,但是输液牵扯的每个环节都马虎不得,因为是直接进入血液的,不像口服药,要经过胃黏膜的吸收、胃液的消化、肝脏的解毒等等,给人体一个缓冲的过程。输液的药品质量工艺很重要,有没有被污染?是不是掺进了致敏原?输液的器械是不是消毒安全?病人的个体差异也要考虑,如果是原本心脏就不好的人,液体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不掌握好,等于突然给心脏增加了负担,单是输液反应也能危及生命。

    所以医学上有个经验:“能吃药的不要打针,能打针的不要输液”。得了腹泻,人会脱水,娇气点的病人或者病孩子家属就会要求医生打“吊针”,就是输液,好像非此不能恢复元气,错把输液当补药了。其实要是医生自己,只要没脱水到非常严重的地步,肯定选择口服补液的方式,他们会把生理盐水、葡萄糖液之类的东西喝进去,而不是急着输进身体,因为医生知道任何输液都有风险,没必要为“过度治疗”付代价。,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