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图书 > 养生保健4 > 从头到脚有毛病
编号:11837325
哪儿来的“十二时辰养生法”?——脏腑轮流“值班”、十二经分时“当令”是无稽之谈(2)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月19日 从头到脚有毛病
     说得简单点,子午流注就是一种“分时取穴”的针刺方法。它认为,气血就像一列火车,有固定的到站、出站时间,几点几分走到哪条经络、哪个穴位,都是有定数的。要扎针,就要选对时间,在气血刚好经过的地方扎下去。当然了,这里面还有“补母泻子”、“迎随补泻”等等许多门道,咱不去说它,让专业人士去劳神好了。

    这套方法到底怎么样呢?在针灸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有人很推崇,认为这是古人传下来的东西,得好好保存,好好应用,好好研究,如针灸名家承淡安先生就是这样主张的,他还写了《子午流注针法》这样的专著。也有人对子午流注很不以为然,认为它不过是古代少数医家想当然的东西,没什么价值。比如,蔺云桂先生就持这种观点。他在《针法灸法图解》这本书里,指出了子午流注理论中无法解释的几个问题,包括:经络气血应该是循环不休的,但子午流注却说它可以在某些穴位上自动停留;纳地支法规定的时辰和纳天干法规定的日期相互矛盾;在开穴时间和治疗应用上也有不合理的地方等等。最后,他很不客气地说:

    “‘子午流注’运用‘天干’、‘地支’、‘经络循行’、‘阴阳’、‘五行’、‘夫妻’、‘母子’、‘主客’等理论来解释五输穴的作用,并无法摆脱其中的基本矛盾。后人应用‘八卦’、‘九宫’、‘八脉’、‘阴阳’、‘五行’、‘父母’、‘夫妻’、‘男女’等来说明肢体上重要穴位的作用,也不符合中医的基本理论,在临床应用中并没有实际意义。可以说,上述各法的出现,是根据当时理论的推测。……上述方法自1958年以来曾有不少人应用于临床,但均未收到超出平时配穴法和补泻法的疗效,也未见有特殊的效果。”(蔺云桂.针法灸法图解.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58.)

    您想必已经看出来了,“子午流注”是一种有争议的理论,而且这争议还不小。争议大的东西,公认度肯定不高。所以,好多中医书里不讲这个。即使偶尔讲一下,往往也就是当作一家之言,一笔带过而已。

    可是,只有在这样一种有点“偏门儿”的“子午流注”理论中,我们才能找到经络脏腑“分时当令”的源头。在子午流注的纳支法中,古人按照气血在十二经流注的次序,编了一首“十二经纳地支歌”,歌诀是:“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膀酉肾心包戌,亥三子胆丑肝通。”这歌诀里的内容,要是画成表格,就是下面这个样子:

    气血流注十二经时间

    经脉 胆 肝 肺 大肠 胃 脾

    时辰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时间 23~1 1~3 3~5 5~7 7~9 9~11

    经脉 心 小肠 膀胱 肾 心包 三焦

    时辰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时间 11~13 13~15 15~17 17~19 19~21 21~23

    这张表是从郑魁山先生《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这本书里抄下来的。(郑魁山.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修订本).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1.)拿这张表和《从头到脚》里那张“十二时辰与当令经脉对应表”对比一下,会发现两张表格非常相似,特别是讲到“十二时辰”和“十二经”的对应关系,两张表一模一样。看来,我们终于给“十二时辰养生法”找到根据了,敢情它是从“子午流注”来的呀!,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