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图书 > 养生保健4 > 养生大道
编号:11837017
乐极则悲——喜伤心
http://www.100md.com 2009年2月13日 养生大道
     乐极则悲,我们都知道,是形容一个人快乐到极点转而发生悲哀的事情。据考查出自《史记?滑稽列传》。是说在战国时期,有一个叫淳于髡的使节不辱使命去赵国求得援军,后来齐王设酒宴请淳于髡以示庆贺。席间,齐王高兴地问淳于髡:“先生你要喝多少酒才会醉?”淳于髡一看平日就喜欢彻夜喝酒的齐王,他想了想回答道:“我喝一斗酒也醉,喝一石酒也醉。”齐王不解其意,淳于髡解释时提到了“酒极则乱,乐极则悲”。即做任何事都是一样,超过了一定限度,则会走向反面了。

    提到乐极则悲,《儒林外史》中描写的范进可谓是众所周知的典型,范进一心想中举人而屡试不第,当他突然看到已经挂起来的报帖上写道:“捷报贵府老爷范讳进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京报连登黄甲。”且说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终致突发癫狂病。事实上,这尽管是《儒林外史》中的一个故事,但从养生的角度不乏其科学的道理。人在快乐的情绪到了极点的时候就会转为悲痛,也就是俗言所谓的“乐极生悲”。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古希腊有位名叫蒂亚高拉?德罗特的老人,在运动场上大笑着与3个头戴桂冠的儿子热烈拥抱时,竟气绝身亡;古罗马喜剧诗人菲利庇德出乎意料地获得梦寐以求的成功,但却因兴奋过度窒息而死;岳家军中的大将牛皋活捉了金国四太子、侵宋元帅金兀术后,喜极大笑,最后也因乐暴亡;三国时蜀将赵子龙,百战沙场,未曾受伤,可是在庆功宴上,竟死于大笑之中。
, http://www.100md.com
    说到乐本是高兴事,为什么还跟死有如此紧密的联系呢?可见,乐与悲看似远在天边,实则近在眼前。如何调养呢?根据《黄帝内经》关于五行相胜的说法,我们可以利用情绪之间的对抗来调节喜情过极。所谓的恐胜喜,说到底,是五行中“水克火”原理的具体运用,具体说来就是因为恐在肾属水,喜在心属火,因此而推知恐胜喜。有一段“恐胜喜”的医话正是解析的这个道理。说有一个病人,由于喜乐过度,便得了一种笑病,整天嘻笑不止。有一位姓庄的医生为其诊脉后不觉失声叫道:“不好!”接着就借口回去取药而离去。病人眼巴巴等了几天也不见医生再来,自思病已无救,害怕得哭泣不止,便伤心地向亲友交代后事。医生听说了这个情况后,认为这是他的病快要痊愈的表现,便又来安慰他。果不出所料,不久这个病人就痊愈了。从这里我们不难分析,医生的治疗方法是“以恐惧死亡之言怖之”,即利用其恐惧心理和诉说死亡之事来吓唬诸如欣快症、情感型精神病、表演型人格障碍等喜症患者,使其从狂喜病态中解脱出来。可见,切中要害的以情胜情确有胜过针药之疗效。

    疗治毕竟不是上策,因此,采取以情胜情方法来调摄过度的喜情,尽管收效不错,但毕竟是一种治疗的手段。要达到《黄帝内经》“治未病”则需要一种自身情志的修养。只有自内的修养才能让自己永远处于平和宁静的状态,这才是节制喜情的一种根本方法。《黄帝内经》又言:“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就是说,思想宁静无虑,则正气充聚而不散乱,虽然有很强的致病因素作用,也不能侵害人体。所以,平时注意加强思想意识的修养,凡事都能以辩证的观点去看,做到正确认识自己,以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地,则成为了情绪的主人,健康的真正的主人。,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