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图书 > 养生保健4 > 何处药香不医人
编号:11836036
后天之本的健康源泉(2)
http://www.100md.com 2009年4月15日 何处药香不医人
     疗效好、做法又简便的茯苓药膳还有很多。如茯苓薏米粥,把茯苓15克和薏米60克一起研成细粉,加水煮熟即可食用。可清热、除脾湿,非常适合咳嗽痰多或有风湿性关节肿痛的人。若把这个配方的分量调整为茯苓、薏米各半,就特别适合女性朋友了,不仅养颜,还可以治疗因为脾虚运化失常所致的泄泻、带下,是日常食疗保健的上好佳品。夏天莲子上市时,可以做莲子茯苓糕,取茯苓、莲子、麦冬各等份,共研为末,加适量白糖、桂花拌匀,加水和成面团,上笼蒸熟即可。这款莲子茯苓糕有很好的宁心健脾之功,适用于脾气虚弱的人。

    茯苓可以养颜,它的神奇功效在古代典籍中屡被提及。李时珍披露了一个养颜秘方:用酒渍茯苓,日食一块,至百日,肌体润泽,延年耐老,面若童颜。要年轻,吃茯苓。想想现在的女子们,动辄购买几百上千元的化妆品,不管有没有副作用就一股脑儿往脸上抹。怎么就没想到茯苓这种天然美容品呢?

    而我,尤爱自己做的牛奶茯苓霜。先在笼屉上铺一块干净的纱布,然后将白茯苓放在纱布上,隔水蒸40分钟。把蒸好的茯苓放进搅拌机,再把牛奶倒进去,盖上盖子,开始搅拌,一直搅拌到看不到明显的颗粒时,倒进沙锅,用大火烧开,锅开即可。稍微冷却以后,加入适量蜂蜜,这样茯苓霜就做好了。自己做的茯苓霜奶香浓郁,香滑细腻,吃一碗通体舒坦,一缕精魂轻飘飘在半空游荡。往往一天要丢几次魂。这么喜欢茯苓,不好好写它,对不住自己。
, 百拇医药
    山药:神仙药食,养足我们的后天之本

    据古书《湘中记》记载:永和初年,有一位采药人来到衡山,因为迷路粮尽,体力不支,只好坐在一座山崖下休息。忽然遇见一位白发老翁,但看上去好像只有四五十岁的年纪,正对着石壁写字。采药人向老翁诉说自己因迷路粮断,无力赶路的情况,老翁便把随身带的食物给他吃,还给他指点了出山的道路。采药人看老翁给他的是一种没见过的植物根,香甜可口,就请教老翁食物的名字,老翁告诉他那叫“署预”。休息好了,采药人告别老翁,在山里走了六天六夜,终于回到了家。回家后,他才突然想起,自己这六天并没有再吃东西,却丝毫没有饥饿的感觉。采药人由此深知“署预”功效神奇。

    署预后来被世人传为薯蓣,是中药山药的古称。一直到了唐代,因唐代宗名李豫,“蓣”与“豫”同音,为了避开帝王名讳,只好改“蓣”为“药”,改称“薯药”。后来到了宋朝,又因宋英宗名赵曙,这“薯”字又犯了忌讳,只得又把“薯”字改成“山”字,从此以后,“薯蓣”就成了“山药”。虽然咱中国人自古以来素有“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说法,可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只好绕道而行,改头换面,满腹委屈也只能无可奈何了。

    山药还有许多别名,比如怀山药、山芋、延章、玉延、儿草、修脆等。早在周朝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种植山药,《神农本草经》中把它列为上药,说:“薯蓣味甘温,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现在,山药已经是极为常见的中药,它味甘,性平,入脾经、肺经、肾经。生山药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功效,常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咳喘、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等症;炒山药能补脾健胃,常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等症。简单地说,就是补阴宜用生山药,健脾止泻宜用炒山药。,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