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图书 > 家庭保健 > 用易经开方
编号:11834788
后记 谈中医的科学性和继承发展
http://www.100md.com 2009年5月19日 用易经开方
     目前社会上关于中医的争论恐怕都为大家所熟悉吧。

    有人说:中医是不科学的。因为没有随机、双盲对照等。

    有人说:中医是科学的,实践才是检验中医的唯一标准,中医治好了我的什么什么病,怎么就不科学了?

    有人更奇怪,相信中医,却非常气愤别人为中医科学所做的辩护,认为中医向来属于哲学的范畴,确实不属于科学的范畴,强行把中医纳入科学的范畴,会害了中医。

    唉,关于中医,各说各的理,何其热闹。

    中医是否属于哲学,而不属于科学呢?

    中医没有随机、双盲对照,是否确实就不科学了呢?

    我没有兴趣去研究所谓科学的定义,就用我们通常的思路问大家一句:伴随计算机而发展起来的近现代的一个数学分支——离散数学是否是科学的呢?

    对于数学,恐怕没有哪个人会认为数学不科学的吧;作为数学的一个分支,离散数学更是计算机领域基础中的基础,就如同计算机这座大厦的深厚的地基。这样的一门学科,在计算机的发展中诞生,并成功地指导了计算机领域的辉煌发展。没有哪个人敢断言:离散数学是不科学的。

    然而,离散数学是研究什么的呢?

    离散数学研究的对象是那些看上去似乎没有太多联系的离离散散的东西,就比如说,它竟然用一套数学模型完整地刻画了我们平时随意说一段话的推理过程;随意写出一系列看似没多大关联的数字或随意在白纸上点上若干的点,离散数学都能够用一套数学模型建立起这些随意写下的数字或画下的点之间的某种联系。

    注意:离散数学能够研究我们通常说话的语言间的逻辑联系;能够找出那些看上去互不相干的点或数据间的联系。

    医学所研究的是人体疾病的治疗方案。一个原本健康的人生病以后,往往有若干不舒服的症状,比如说:头痛、腰酸、胃口不好、眼睛发花、容易生气等,这些症状看上去没有联系,但恰恰共同组成了某个人的某个疾病。从离散数学的角度看,这些看似毫不相干的症状既然共同组成了一个人的疾病,那么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密切的联系,我们可以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模型,把这联系给揭示出来,并与药物、食物的特性也建立起联系,从而能够得到更为确切的治疗与养生保健方案。从这个意义上说,医学,其实是离散数学的一个实际应用领域。

    用怎样的数学模型才能把人体患病时出现的所有的症状给联系起来,并找出它们最关键的症结所在?用怎样的数学模型才能把人体患病的症状跟自然界的万物建立起确切的联系,从而能够去寻找药物?

    现在,在读这里的文字时,你已经看过前面所讲述的五运六气的详细内容了吧。五运六气恰是这样合适的一个为人体疾病定做的数学模型。其实,《易经》的相关用于医学的理论也是,关于《易经》在医学上的应用,请看本书《上篇:不知易无以为大医》。

    我曾经有整整十四年与数学打交道的经历,前四年研究怎么把连续的量离散化,从而能够在计算机上表示它们;后十年研究怎么把离散的量给连续化,从而为它们建立完整的数学模型,找出这些离散量之间的本质的联系,从而也便于用计算机更好地刻画和处理它们。

    因为这整整十四年的与近现代最科学的数学打交道的经历,在我看到组成人的某个疾病的各种各样的仿佛互不相干的症状时,几乎是本能地,我更希望找出一个漂亮的数学模型来揭示这些症状之间的最本质的联系,从而找出疾病的症结所在,也找出治疗的关键所在。历代医家的治病经验固然让我赞叹,然而能够揭示所有疾病的本质性的数学模型更为我所渴望。所以,比起《伤寒论》、《神农本草经》这些中医的经典来,我更关注《黄帝内经》、《易经》,尤其更为关注《黄帝内经》中关于五运六气的讲述。我试图努力还原这些理论的最初由来,并更努力地试图把它们用于临床。研究离散数学的经历告诉我:五运六气是我们的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为中医所建立的数学模型。

    我应该说,我很高兴。我对于五运六气所做的努力探索,在临床上与之相关的疾病上每一次都得到了确切的验证。五运六气,确实是我们的祖先为我们已经建立好的数学模型。《易经》更是我们的祖先为研究大自然所建立的一套通用的数学模型,《黄帝内经》中的许多结论,都来源于《易经》的推演。

    建立在一个近现代的最先进的数学基础上的古老的中医学,辨证与治疗上精确到个人的中医学,你还认为它不属于科学的范畴吗?你还认为不能够用科学的方法去使用它吗?

    五运六气由遥远的我们的老祖宗发明,我这里说它建立在近现代的离散数学基础之上,可能会让所有的人大吃一惊,以为我在胡言乱语。其实,离散数学是近现代得到长足的发展而已,并不说明,古代就没有离散数学的存在。用离散数学的标准去衡量,五运六气恰是属于离散数学的,或者说,它是离散数学在医学领域应用的合适的数学模型。所以,在上面,我才说,古老的中医学,建立在近现代最先进的数学基础之上。

    至于说,西医所采用的随机、双盲等现代统计学的知识,看上去仿佛有理,然而一切都是近似的。真正的科学在处理近似的数据时,必须要采用误差的分析,每一个步骤都需要采用,然后在所有的步骤都完成之后,需要统计所有的误差的累积,以判断经过若干的误差累积之后,这些结果是否能够真正被采用。在我与数学打交道的前四年中,我被现代真正的科学一再教导:要考虑误差,不能忽略数据的误差和误差的累积。然而,在所谓的随机、双盲对照的实验中,从最开始选择实验的动物、实验的方法等开始,成百上千的实验工序之中,有谁给出过每一个步骤的误差估计,更不必谈最后总体的误差累积分析。没有误差的分析,完全违背了真正的科学的精神,其结果如何能够验证它的科学性?更何况,医学,应该是精确到个人的科学学问,而按照所谓随机、双盲对照的结果,你敢精确到个人吗?你敢对患者说,这个药物对你就一定有用或者一定没用?没有人敢这样说吧。然而,古老的中医学为疾病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却是能够精确到个人的学问。我曾经不止一次为人计算,告诉患者,不用药其疾病在某天能够自然好转;或者告诉患者,用某种药物食物必然能够有效或吃某药必然有害,不能去试验;有些时候,也不得不很无奈地告诉患者,某个时间段,怎么治疗都不能缓解,其疾病超出人力所能为的范围。这种精确到个人的中医学,比起所谓随机、对照的医学,究竟谁更符合科学的原理、科学的精神,不用我再多说了吧。,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