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图书 > 养生保健4 > 从字到人养生篇
编号:11834672
食——民以食为天(3)
http://www.100md.com 2009年5月21日 从字到人养生篇
     “来”字的甲骨文

    “麦”字的甲骨文

    小麦(面):“麦”字最初写做“来”(来),有点像麦芒之形。中国的古人认为,麦子都是老天赐予我们的,是从天上来的。后来就把这个“来”字用做来往的“来”了,于是只好另外造了个“麦”(麦)字。

    小麦是秋种、冬长、春秀(抽穗)、夏收,得四时中和之气。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什么东西生长期越长,它的营养价值就越高,最好的东西一定是得一年四季之气。比如我们中国人喜欢喝*茶,认为*可以败火,*和其他花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所有的花基本上都是春夏开花,只走春夏两气,其气都是向上宣散;而惟独菊不同,菊是秋冬也开花的植物,所以*独得金水二气。所谓“金水”二气,金指秋,水指冬。秋冬的气机就是收敛、收藏,所以惟独*具有降气的作用。这就是中国人认为喝*可以败火的原因。

    回到麦子上,我们从温凉寒热上看看它的特性:麦子本身是凉性的。如果把它发酵了以后,成为麹(qū),就属于温性的。而麦麸子属于冷性的,把它磨成面,就属于热性了。面的这种热性在《黄帝内经》五性归属中为火,所以为五谷之贵。中医将火与心相对应,所以面被认为最补心气。夏天,我们人由于出汗,汗为心液,过汗则心气伤,所以这时我们应该适当吃一些面食,以补心气。
, 百拇医药
    《本草纲目》记载:“面,性甘温,能除烦止渴。”它可以除掉烦恼。所谓烦是什么呢?“烦”这个字左边为“火”,右边为“页”,页表示“头”的意思。“烦”字的意思是火上头,就是你的肾精不足,固敛不住虚火,所以虚火都上头了。“烦”是心气不收敛的象,所以如果吃面食的话,就能够使心气有下沉之象,心气下沉就能够收住这个心火。同时,面可以止渴,因为“面”能够厚肠胃,肠胃足则土生金,长肺气;金生水,则止渴、润肌肤。但是由于面食有点偏湿气,所以容易使人气机壅滞和肥胖。

    稻(大米):大米性偏凉,清凉顺气,晚上吃比较好。可见,我们早晨喝小米粥比较合适,晚上喝白粥比较适宜。

    传统中医不主张让老人吃新米、新面。因为新米和新面生发之性过强,容易引发原先藏在身体里的旧疾。老人的身体偏弱,所以老人吃陈米和陈面较好。尤其是陈面,《本草纲目》里认为如果把它做成面糊糊的话,可以止虚汗。汗为心液,当心气不足时,肌肤腠理固摄不住汗,就容易动不动冒虚汗。如果多吃陈面煎汤的话,就能固摄住虚汗。
, 百拇医药
    面,性甘温;米,性甘凉。食物里面都含有“甘”味,因为惟有甘味可入脾胃。食物基本都有点甜丝丝的感觉,因为它首先要补脾胃。米有甘味,性偏凉,可以“除烦渴”。

    黍(黏黄米):黏黄米热性十足,但也有难以消化的缺点。像我们出去爬山、游玩,需要走长路时,多食一些黏米糕,不容易饿。

    “叔”字的大篆“又”字的大篆

    “豆”字的大篆

    菽(豆类):“菽”这个字很有意思。上面是一个草字头,代表草木,豆子就是草木之性;下面是个“叔”(叔)字,左边像豆荚下垂的样子,右边是一个“又”(又)字,就是一只手,这只手在摘豆子。

    “菽”才是豆子的本意;而“豆”(豆)字在古代是一个带盖儿的器具,里面放些腌菜、菽类的东西。后来,就把它当做了一种礼器。这是“豆”的原始本意。我们在故宫里就会看到有些东西专门叫“豆”,指的就是这种礼器。它们有的有盖,有的没盖。,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