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图书 > 心理健康 > 问问李子勋
编号:11833836
第二章 家庭中的“家长里短”(12)
http://www.100md.com 2009年7月2日 问问李子勋
     东方文化中婚姻的匹配性有三个很重要的要素:一是两个人都不能太完整,个性不能太独立,这和西方不同。西方人重视人与人的边界。二是双方在社会功能上有一种互补而非相似。三是生活观、价值观、金钱观、子女教育观、审美观、享乐观、社交欲望、亲友关系等方面必须相似或者相容。

    老公与女儿的互动有问题吗?

    我女儿10岁了,平时作业、生活都是我来照顾,她也与我比较亲,老公与女儿只是玩乐,做游戏。但现在发现越来越不对,每次女儿总是哭泣着不欢而散,不是爸爸打她重了,就是有意去扭她一下,然后,女儿追着打爸爸,最后要我去调解!!为什么两人老是游戏到最后不欢而散?老公为什么总要惹女儿生气、哭泣,他才高兴?他们这样的互动模式是否有问题?我如何去改变他们?

    你怎么知道女儿哭的时候,老公高兴?你的言语给人一个隐语:似乎你是老公与女儿共同的母亲,他们玩耍的方式也更像兄妹不像父女,这给了我启示。我感觉这是家庭里惯有的游戏方式,父亲用平等的方式和女儿进行着人际训练,你是仲裁者,让孩子学习通常的社交规则。家庭关系是孩子人际关系的雏形,老公不谦让也不压制孩子,可以让孩子学会人际中的节制与平等。当然,问题是你的眼睛观察到的,不知道你的老公与女儿是否认同。你眼中看到的父女行为会不会是你内心的一种反应,如果用精神分析来思想,那么,你早年与父亲是怎样的关系,那种关系是否曾惹你伤心哭泣?小时候,父亲“欺负”你的时候,母亲是否有能力“保护”你?你是否渴望成为有能力保护孩子的母亲?如果你的母亲过于弱让你曾反复体验过无助,那么怎么成为一个“有能力”的母亲会是你内心反复出现的情绪。只要问问老公怎么看,他的内心结构不同,看到的也会是两样,你可以经由不同的解释去领悟你的内心。
, http://www.100md.com
    5岁前后是孩子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俄狄浦斯期,孩子会把一种朦胧的“爱”投注给父亲,并在父亲引导下把爱与关注投向外部的人际社会。如果父亲过度保护或者无意识依恋女儿,挫败她对外部世界的兴趣,有时会形成一种恋父情绪的固结,有可能阻碍女孩的心理发展。母亲适度地卷入父女之间做“仲裁者”,也可以防止父亲对女儿的过度投情(尤其是夫妻关系不紧密的家庭),影响孩子的社会能力。12岁以前,女孩处在性的潜抑期,喜欢把父亲看做她的玩伴。尤其是早年与父亲依恋不足的女孩,可能会通过游戏中身体的接触来补偿与父亲的亲密。当然,过度的身体亲昵也是要警惕的。因为皮肤摩擦会给孩子一种暧昧的*,等到青春后期(十四五岁),女孩在性意识萌动与羞耻心、道德焦虑双重作用下,会误把那种对父亲的暧昧感当做她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形成伦理冲突,有时可触发社交焦虑与恐惧。

    好在东方文化是以家为基础的文化,不像西方是以个人为基础的文化。所以父女、母子间的身体接触并非是文化禁忌,也不像西方心理学者那样介意。不过,考虑到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因为有了某种西方的伦理意识,本来自然的父女间的情感亲密或者身体依恋的亲昵,也会经由内心的批判而成为难以医治的创伤。老公是粗心的男人,提醒老公在与女儿游戏中保持身体的边界是你的责任。一般的情况下,不要拧女孩衣服遮盖下的身体部位,手不要碰触女孩的臀部、大腿与胸部……多鼓励父女间非肢体的游戏,精神与兴趣的分享,做到这些,你就为他们建立了良好的互动模型。,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