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21
编号:1831
思维导图攻略.pdf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月16日
第1页
第9页
第13页
第28页
第50页
第177页

    参见附件(12269KB,273页)。

     思维导图攻略是由王健文所著,副标题为:“快速上手与落地实践”,思维导图的学习不在于绘制本身,而是在于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以及思维方式的提升。

    思维导图攻略作者简介

    “思维脑图网”社区创始人,英国博赞中心全球认证讲师(TLI),国家心理咨询师,“得到”APP《每天听本书》栏目的思维导图作者之一,长期从事思维导图落地应用的教学研发与教师培训。 教学风格风趣幽默,对于思维导图有自己独特的教学理念和见解,创立了“高效学习引导法”“六感记忆法”“思维导图记忆法”“思维导图思考法”等高效学习方法,每年帮助数百名学员走上高效学习之路。

    思维导图攻略内容介绍

    帮助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的思维工具有很多,而思维导图是使用人数较多,也较容易上手的一种。“无落地,不导图”,思维导图的学习并不在于思维导图的绘制本身,而是在于实际应用和思维提升。 本书作者王健文结合多年的实战经验,从一条曲线开始,到数个应用场景的落地实践,真正手把手教读者从入门到精通,玩转思维导图。本书共分为十章,前三章主要介绍思维导图的思维方式及其绘制方法,后七章均为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思考辅助的方法论。 本书适合想要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以及想要提升思维能力的各年龄段学生和各岗位职场人士阅读。

    思维导图攻略部分目录

    第一章 精英人士自我提升的思维利器

    第一节 提升大脑学习力的秘密

    第二节 导图哲学:提升思维能力的超级武器

    第三节 用思维导图提高公共逻辑力

    第二章 十分钟学会思维导图

    第一节 思维导图的概述

    第二节 学习思维导图,从一条曲线开始

    第三节 思维导图快速上手的技巧

    第四节 思维导图绘制技术升级

    第三章 导图中蕴藏的经典思维方法

    第一节 用导图打造高效思维

    第二节 定向发散思维

    第三节 归纳思维

    第四节 视觉化表达思维

    第五节 公共逻辑思维

    第四章 如何运用思维导图实现高效记忆

    第一节 导图的筛子效应

    第二节 思维导图逻辑记忆法

    第三节 六感记忆法

    思维导图攻略截图

    目录

    内容提要

    作者序 我的高效学习引导之路

    第一章 精英人士自我提升的思维利器

    第一节 提升大脑学习力的秘密

    第二节 导图哲学:提升思维能力的超级武器

    第三节 用思维导图提高公共逻辑力

    第二章 十分钟学会思维导图

    第一节 思维导图的概述

    第二节 学习思维导图,从一条曲线开始

    第三节 思维导图快速上手的技巧

    第四节 思维导图绘制技术升级

    第三章 导图中蕴藏的经典思维方法

    第一节 用导图打造高效思维

    第二节 定向发散思维第三节 归纳思维

    第四节 视觉化表达思维

    第五节 公共逻辑思维

    第四章 如何运用思维导图实现高效记忆

    第一节 导图的筛子效应

    第二节 思维导图逻辑记忆法

    第三节 六感记忆法

    第五章 如何在短时间内读懂一本书

    第一节 导图拆解分析术

    第二节 思维导图做文章分析

    第三节 思维导图做读书笔记

    第六章 高效能人士都在用的思维笔记

    第一节 打造私人的“百度”知识库

    第二节 纸质笔记高效记录法

    第三节 办公桌笔记速记的法宝

    第七章 快速提升写作能力的思维技巧第一节 写作的误区

    第二节 用导图做好写作准备

    第三节 让文章活灵活现的方法

    第八章 思维导图帮你成为演讲达人

    第一节 克服台上紧张情绪的妙计

    第二节 5分钟导图快速演讲构思

    第三节 导图与演讲PPT制作

    第九章 轻松领先的思维导图时间管理

    第一节 时间管理的本质

    第二节 时间的视觉化和量化

    第三节 优秀的时间管理方法论

    第十章 创新型思维导图绘制法

    第一节 阅读逻辑顺序

    第二节 鲜明的中心图、起读点和层次

    第三节 创作步骤内容提要

    帮助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的思维工具有很多,而思维导图是

    使用人数较多,也较容易上手的一种。“无落地,不导图”,思维

    导图的学习并不在于思维导图的绘制本身,而是在于实际应用和

    思维提升。

    本书作者结合多年的实战经验,从一条曲线开始,到数个应

    用场景的落地实践,真正手把手地教读者从入门到精通,玩转思

    维导图。本书共分为十章,前三章主要介绍思维导图的思维方式

    及其绘制方法,后七章均为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思考辅助的方法

    论。

    本书适合想要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以及想要提升思维能力

    的各年龄段学生和各岗位职场人士阅读。作者序 我的高效学习引导之路

    进入知识时代,大家都在寻求新的认知视角,都在深挖具有

    通用性的底层规律,都在谈论一万小时定律,学科之间的边界变

    得模糊,知识跨界融合让知识的实用性更强、应用更广。但是,当我们谈论知识、谈论新思维的时候,却忽略了吸收知识的个

    体。我们力求打磨一个有趣、通俗易懂的知识课程,但是我们的

    目标仅仅是在于有趣和通俗易懂吗?

    不,让听众把知识记下来、理解下来才是最有价值的事情!

    事实上,我们听到的知识很多,但是并没有记下来多少。真的想

    要记下来,我们还需要不断地重复、练习,最后把知识内化,把

    思维内化,把一个技能练得炉火纯青。

    这个“内化”的过程是长时间的,也是很痛苦的。时代变化,知识在更新迭代,我们的学习力是否也有办法更新迭代呢?有没

    有方法加快这个记忆和学习的速度,甚至这速度能快到把知识一

    听完,我们就能记下来呢?事实上,通过高效学习引导是能够做

    到的。

    我们的大脑有很多高效学习的运作机理,有很多特别的认知

    习性,当我们了解之后,便知道大脑如何学习才能高效。而高效

    学习引导便是利用大脑的这些优势,设计知识传授形式,让学习

    和记忆变得真正高效。不要小看这里说的“高效”,这“高效”比传

    统的学习方式甚至要高效十倍以上。这便是我们在认知心理学基础之上,根据大脑认知特点,用

    大脑认知优势完成的高效学习引导。目标是让听众听完便能记

    下,记下便能运用。当然,这是最理想的目标。知识很多,要对

    所有知识都做完美的高效学习引导设计是有难度的,虽然有共通

    的方法论可寻,但却要“对症下药”。这对于高效学习引导的设计

    者来说要求是很高的,因为设计者对知识本身的理解必须非常深

    刻才行。

    高效学习引导很难完美,却可以一点一点做得更好。在10余

    年的记忆法与思维导图应用教学当中,高效学习引导是我教学设

    计的基本理念。我的学员有太多这样的体会了:按照传统方式可

    能需要花一周时间才能学成的知识点,在高效学习引导下,2小

    时便能把知识点记忆下来并能理解,真正做到立竿见影,大大提

    升学习效率。其实了解的人就会知道,这是高效学习引导设计者

    的功劳。

    在我的教学当中,思维导图是一个非常好的高效学习引导工

    具,它可以帮助我们高效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但是在我看来,大部分人在思维导图学习当中,并没有发挥好思维导图应有的作

    用。很多人把导图神化、派别化、无用化,而这些对导图片面的

    认识都让导图的效用大打折扣。衡量导图好不好用、能不能有效

    果,我们不需要追本溯源,查找哪里是权威出处;也不需要根据

    过往的学习经验加以猜测,判断导图有无效果。我们只需要从认

    知心理学以及脑科学的视角看看导图能达到什么效果、为什么能

    达到效果、怎样用有效果,最后把导图落地并产生效果。本书撰

    写的初衷,正是希望我们能从落地使用的角度,重新认识思维导图,重新使用思维导图,用导图内化高效的思维习惯。

    你准备好了吗?

    期待你能掌握一个正在改变你思维习惯的思维导图工具!第一章 精英人士自我提升的思维利器

    你要做一件事情,中途遇到了困难。身边一个高人告诉你方

    法,于是你攻克难关,最后事情顺利完成了。这个过程值得我们

    思考的不是克服困难的具体方法和步骤,而是想出这个方法背后

    的思维方式是怎样的,为什么高人就可以想出好的方法?这也是

    精英人士在思维上的精进。精英人士有他自己的一套思维模式,而这套思维模式便是一个利器,让他们面对困难时能够运筹帷

    幄。在本章中,我们将一起来了解,如何用训练工具帮助我们提

    升思考力,快速打造出精英人士所拥有的思维利器。第一节 提升大脑学习力的秘密

    如果我们希望身体强壮,我们可以锻炼身体。但是如果我们

    觉得大脑的思考力不够,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参加过专业健身的人都知道,健身是有目标性、规划性的。

    你健身的目标是保持活力还是增加肌肉,将使你健身的方式和选

    择的器材有所不同。

    大脑学习也是如此。虽然我们每天都在学习,但是我们的目

    标性并不强,不知道要提升大脑哪方面的能力。就像健身一样,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健身的目标,每天只会按照自己的理解做训

    练,那么最后即使有成效,整个过程也会是低效的,因为针对性

    不强。所以,我们也要先明确大脑学习的目标,这样才能更有针

    对性地对大脑进行训练。

    那本书要说的就是,如何通过正确的训练学习,帮助大脑形

    成高效思考的习惯,提高我们大脑的思考力与记忆力。

    大脑训练的底层原理很简单:就是把大脑高效认知的方式训

    练成灵活使用的习惯。

    大脑高效认知的特点

    近些年认知心理学发展迅速,大脑运作的规律和特点也被发

    现得越来越多。大脑对信息的处理有很多特点,下面列举一部

    分。(1)大脑对图片和场景的记忆会非常深刻。

    (2)大脑加工信息数目的能力局限是7±2。如今我们使用电

    子产品频率增多,这个数字有所下降。

    (3)高频重复、简短的声音信息能更快地被记忆。

    (4)多感官刺激比单感官记忆更加深刻。

    (5)大脑对一个信息首尾部分的记忆尤为深刻。

    (6)大脑对一些能产生情绪变化的信息记忆深刻。

    这些特征都是大脑高效认知的特点,也就是说大脑在这些状

    态下,具有超强的学习力。

    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些记忆术,就是利用上面第(1)点原理

    而达到快速记忆目的。通过专业训练的选手,一分钟可以记一副

    扑克牌,或者上百个毫无规矩的随机数字。完成这些我们“普通

    人”看上去不可思议的事情,依靠的就是大脑高效认知的原理。

    经过大量高强度的训练,让这些选手养成使用高效认知原理学习

    的习惯,从而达到神奇的记忆效果。这种大脑高效认知的特点,每个人都是具备的,你差的只是用正确的方法激发它们,让它们

    为你所用。

    随机数字小测试

    请用1分钟时间记下下面的数字,感受一下“普通人”记下这

    些数字的难度。8 1 0 3 9 8 7 4 8 3

    1 0 5 6 1 6 3 8 9 5

    6 7 3 4 8 3 1 9 8 4

    9 3 8 5 8 2 4 3 9 5

    7 9 3 4 7 5 8 3 4 7

    我们会发现要记下这些毫无规律的数字实在是难,但是对于

    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来说,却非常容易。同样的大脑结构,为什么

    会有不一样的效果呈现?

    每个人的大脑都有着一些高效的运作方式,我们称之为大脑

    的优势,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大脑认知特点。我们一般在学习时并

    没有太在意大脑的这些优势,通过多读几次、多练几次而达到学

    习效果无疑是低效的,而这种低效的习惯也慢慢变成你的思考习

    惯。最后,在工作学习上,你会感觉落后于他人,在思考和记忆

    上你会觉得比别人差。不是你真的差,而是你没有意识到自己的

    大脑有这些优势和特点,所以你也无法去利用和使用它们。这本

    书的目的,就是通过工具的学习,让你养成符合大脑高效认知的

    思维习惯,改变原来那些没有通过科学训练养成的思维习惯。

    思考与练习

    回忆一下,在生活和学习中,你觉得在什么样的情况

    下,大脑的记忆力会比较强?第二节 导图哲学:提升思维能力的超级武器

    上一节说到,我们要养成符合大脑认知特点的高效思维习

    惯。而我们平时形容一个人思维能力很强,就是说这个人具有高

    效思维习惯。对待一个问题,有人会从A开始考虑,有人会从B

    开始考虑,有人则不知道从何入手,这就是思维习惯不同而导致

    做事方法不一样的原因。

    如果这个事件从A开始考虑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那么我们

    就认为这种思维习惯比较高效,或者说这类人的思维能力比较

    强。

    为什么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思维习惯,我们要怎样去培养良

    好的思维习惯,思维能力又要如何去提升呢?

    精英人士快人一步的思维习惯

    我们常常会对着职场精英举起拇指,惊叹道:“你是怎么想

    到的?”他们可能会说“我也不知道,想法突然就冒出来了,也许

    是经验吧”。

    的确如此,职场上的精英人士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他

    们的大脑已经形成了高效思维的习惯。需要解决问题的时候,这

    些思维习惯就能让他们如鱼得水、轻松应对,而不必再花费时间

    去思考。

    然而,对于很多职场新人来说,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导致表达不清晰、听不明白、逻辑混乱等,给工

    作和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举个例子,一个经验丰富、具有良好思维习惯的职场精英是

    怎样看一本书的。打开一本书后,先看前言和目录,从整体上把

    握这本书的结构,之后再进行相应内容的阅读。

    而大多数人拿到一本书后,习惯从头看到尾,实际上这是非

    常低效的阅读方式,精英人士绝不会这样浪费时间,他们的思维

    习惯更加科学高效。

    如果要养成职场精英高效阅读的习惯,我们要怎么做呢?有

    人说模仿就行了。实际上没这么简单,职场精英看书的方式展现

    了他们的高效思维,简单模仿并不会让你得到快速提升,因为这

    是高效思维习惯产生的结果。这些精英人士往往具备很强的整体

    框架思维,不是我们把看书流程模仿一遍就可以了,关键在于学

    习他们的这种思维方式。当思维方式学会了之后,不仅是阅读,我们的很多思考方式都会改变,做事方式也会改变。只有改变了

    底层的思维习惯,才能真正地改变我们自己,让自己变得高效起

    来。

    思维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思维养成比起某一个行为

    的学习和培养要难得多。然而不用担心,通过科学系统的方式,每个人都可以养成高效的思维习惯。

    思维导图工具“逼”出好思维

    我们在使用思维导图的同时,会“被迫”养成高效的思维习惯。通过不断使用思维导图,你的思维能力就会得到培养和提

    升。一旦思维习惯养成,即使不用思维导图,也能进行高效思

    考。

    继续以看书举例,看一下思维导图是如何不知不觉“逼迫”我

    们养成高效思维习惯的。

    我们先来简单认识一下导图,下面是导图的主干和分支。主

    干和分支上的内容之间是一种总分关系。

    越靠近主干的分支概括性越强

    思维导图在阅读分析的时候,必须先把主干的内容找出来。

    绘制思维导图,必须先写出主干位置的内容。导图绘制框架思维:先总再分

    我们可以看到,其实这7个主干位置便是框架。为了按要求

    完成这种思维导图,必须先把文章的框架找出来,这个过程就是

    在使用和培养整体框架思维了。

    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中,还蕴含了很多其他高效的思维模

    式,在后面的章节中会逐一介绍。

    经常使用思维导图,也就是在训练、提升你的思维能力。将

    来的某一天,你的思维能力提升了,能够习惯性地使用思维导图

    里面蕴含的思考方法,就相当于已经养成了高效思维的习惯,这

    个时候不再用思维导图这个工具也没问题了。现在有很多人,觉得思维导图就是一个伪工具,没有任何作用。不是没作用,而是

    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使用思维导图,是你为了使用思维导图而使用

    思维导图。如果思维导图的使用变成形式,变得刻板,你便很难

    用这个工具不断改变和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关于思维导图的使

    用和原理,在后面的章节会给大家详细介绍。

    思考与练习

    你觉得你哪方面的思维能力较弱?你希望用思维导图提

    升你什么样的思维能力?把你期待的改变写下来吧!第三节 用思维导图提高公共逻辑力

    职场中我们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沟通,要做各种口头或者文字

    的工作汇报。但是我们遇到的现状往往不尽如人意,很多时候我

    们的表达和思考都不能精准清晰。比如有一天上午,王总的一个

    下属小张走过来对他说:

    “老大,最近小程序项目的程序员说程序框架有bug,然后时

    间上要推迟。另外,程序员说我们上次提了修改图标要求,这也

    需要花时间。程序员那边这周有婚假,要请假,小程序上线时间

    慢一个星期。”

    听了半天,王总好像不太清楚小张要找他干什么。

    听不明白、说不明白一件事情的情况我们经常可以遇到,但

    是为什么会这样子呢,我们又应该怎样去做到更好呢?

    我们是怎样听明白的

    我们每个人从小的生活环境、生活阅历和知识背景都不一

    样,于是在大脑里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逻辑。下图的小张和王总,他们的思维里就有各自特有的逻辑。每个人都有其特有的逻辑

    小张特有的逻辑是“逻辑1、2、3……”,张总特有逻辑是“逻

    辑A、B、C……”,如果小张用自己特有的逻辑向王总表达一件

    事情,我们来看看他和王总之间是如何完成沟通的。用个人特有逻辑的表达容易让人听不明白

    小张汇报的这件事用了他自己特有的逻辑表达,王总听起来

    有点糊涂。因为王总脑袋里面根本没有小张的逻辑。王总要怎样

    才能弄清楚、听明白呢?那王总就需要将小张表达的逻辑梳理成

    自己的逻辑,才能明白小张说什么,才能理解。通过分析梳理才能理解个人特有逻辑的表达

    但是这个过程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非常累人。领导每天与

    那么多人交谈,是不可能用这种方式来和你沟通的。

    那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当然是有方法的。

    公共逻辑

    我们刚刚说,因为我们的生活环境、生活阅历和知识背景都

    不一样,所以每个人都存在自己特有的逻辑。但与此同时,我们

    每个人都生活在同一个社会之下,社会发展的几千年中人们形成

    了一些思维共识,所以在每个人脑海里面,还存在一个公共逻辑。

    大脑里面存在的公共逻辑

    当我们用这些公共逻辑来表达的时候,对方就可以很快理解

    了。用公共逻辑表达更易让人明白

    常见的公共逻辑

    公共逻辑是整个社会中大家默认的逻辑方式,常见的有时间

    逻辑、空间逻辑、结论先行逻辑、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逻辑等。

    平时在表达的时候,使用这些公共逻辑更加容易被听众理解。

    那我们怎样才能学习好公共逻辑,更多地使用它来表达和理

    解呢?本书给大家介绍的思维导图就是一个很好的帮助我们提升

    公共逻辑力的工具。

    我们先来学习如何绘制和使用思维导图,然后再告诉大家,如何用思维导图帮助我们养成用公共逻辑表达的习惯。

    思考与练习能否复述一下,生活中哪些常见的逻辑是公共逻辑?试

    着找一个话题,用一种公共逻辑表述出来。第二章 十分钟学会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的画法不难,10分钟我们就可以掌握其基本技法

    了。但是导图的绘制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导图的应用更是如此

    了。了解导图的概念和绘制的底层原理,能够帮助我们更灵活地

    绘制和使用思维导图。本章从导图基本概念开始,由基础绘制到

    升级绘制,循序渐进,帮你一步步为导图绘制和应用夯实基础。OEBPSTextpart0008.xhtml

    第一节 思维导图的概述

    博赞式思维导图

    对于思维导图这个概念,你可能听到过各种不同的定义,但

    是现在大部分的说法认为,思维导图指的就是博赞式的思维导

    图,如下图所示。

    典型八爪鱼样子的博赞式思维导图

    博赞式的思维导图是英国人东尼·博赞于20世纪70年代发明推

    广的一种帮助人们直观感受思维发散过程的工具。我们可以看到

    博赞式的思维导图有很明显的特征:有一系列的支干,犹如八爪鱼。所以我们也会说,博赞式思维导图叫八爪鱼式的思维导图。

    东尼·博赞把这种思维工具叫作Mind Map,后来人们翻译成中文

    就叫作思维导图,也有人叫作思维脑图。而在我国台湾地区,更

    多人把它翻译成心智图。

    博赞式思维导图有具体绘制、使用的方法论,再加上它是思

    考工具,凡是思考的场景都能应用上。因此博赞式思维导图在几

    十年推广中,得到很好的传播,全球也形成了很多思维导图的学

    习组织,让博赞式思维导图风靡全球。而恰是这种流行,催生了

    博赞式思维导图运用的深度开发,甚至是运用认知心理学、脑科

    学对其原理进行解读。这让博赞式思维导图应用场景更加丰富,使用的领域也更加广泛。

    广义的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就是博赞式思维导图,这是现在流行的说法,而且

    还有“唯一性”说法:博赞式思维导图以外的称为伪思维导图。思

    维导图的定义和理解分为了各种派系,流传着无数的说法,其实

    这最遭殃的是一些导图的初学者,在这种混乱的派系中,他们难

    以认清什么是思维导图,也就更加无法用思维导图提升自己的思

    维能力了。事实上,这些不一样的说法和派系究竟孰对孰错并不

    重要,重要的是怎样定义思维导图,才更能帮助我们解决学习中

    的问题。我的思维导图教学体系中,把思维导图重新做了定义,它是广义的,有更大的应用范围,实用性更强。

    思维导图与博赞式思维导图的概念是有所不同的。我对思维

    导图的定义是,一种能把思维过程可视化的方法论(工具)。我们从“思维导图”字面上看,同样不难理解:把“思维”变成

    (导)“图片”的过程。按照这样广泛的定义,博赞式思维导图是

    思维导图中的一种,思维导图范围更加广泛,也会更加实用。

    博赞式思维导图是思维导图的一种

    为什么要这样重新定义思维导图呢?因为思维是复杂的,不

    可能仅用一种博赞式思维导图就可以表达出全部的思维过程。多年导图应用当中,我发现博赞式思维导图虽应用面广,效果强

    大,但是对于工作中复杂的问题,还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博赞式

    思维导图并不能把每一种思维都以最好、最直观的方式表达出

    来,所以,我给思维导图做了广义定义,将博赞式思维导图划分

    为思维导图的一类,让思维导图适用面更广,也更实用。

    那思维导图有什么用呢,把思维用图片、图形表示出来又有

    什么好处呢?思维本来就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过程,如果有一

    种方式,能够把思维可视化、直观化,那么我们就可以看见我们

    的思维了。这样更加容易发现我们思维存在的问题,便于自我修

    正,另外也能更好地通过这种可视化进行思维的模仿和学习。

    把思维导图的定义加以明确,是希望我们不要把思维导图学

    死了,而应该把思维导图学得更加灵活。我们不是为了学博赞式

    思维导图而学习,也不是为了学思维导图而学习,我们是为了掌

    握一种能把思维可视化的方法论(工具),让我们可以提升自己

    的思维能力,这才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标。

    定义清晰了,接下来看看,我们要怎样学习。博赞式思维导

    图是思维导图中典型的一类,因此我们可以从它的技法上找到思

    维导图的一些共通点,帮助我们掌握思维视觉化的能力。博赞式

    思维导图是非常强大的工具,是思维视觉化入门必学的工具,也

    是学习广义思维导图的基础。因而本书中提及的思维导图及案

    例,大部分是指博赞式思维导图,博赞式以外的思维导图在最后

    一章中介绍。

    博赞式思维导图技法有很多规范,但是要画出来一点都不难,10分钟就可以给大家描述完毕。这样一说是不是感觉非常简

    单呢?但是,思维导图的难点并不是怎样画出来,而是怎样落地

    运用。一是运用在学习生活中,帮助我们解决思考的问题;二是

    通过正确运用,帮助我们提升思维能力。这也是大家学习思维导

    图存在的误区,觉得把图画出来,就是掌握了思维导图。其实不

    是,思维导图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你没有画思维导图但却在用思

    维导图的思维进行系统思考。所以,即使你画出了非常漂亮的思

    维导图也不代表你真正懂思维导图了,而即使你不画思维导图,也不代表你不懂思维导图。

    思考与练习

    没看这本书的时候,你认为什么是思维导图?经过这一节的

    学习,你现在对思维导图有什么样的新认识?第二节 学习思维导图,从一条曲线开始

    线是思维导图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这些线都是曲

    线。一条条长短粗细不一的曲线,联通了所有关键词的逻辑关

    系,直观地表达出关键信息间的关系,把思维变得可视化。

    思维导图为什么要求用线,而且最好是自由的曲线呢?

    线对人的视觉具有引导性

    我们看下面的图时,不难发现我们的视线会自动地沿着上面

    的曲线去移动。神奇的是,线还可以直接表示出信息之间的逻辑

    关系,让我们一看就明白。这些貌似从来不需要练习和培训,整

    个社会的认知习惯让我们自然而然能够读懂曲线。一张图看懂霍金的一生

    我们来看看下面的文字,你感觉如何,是不是感觉他们的逻

    辑关系有点混乱?没有曲线逻辑不清的文字信息

    但是我们仅仅给它绘制上平滑的曲线,逻辑表达就清晰多

    了。我们来看看,是不是一眼就看出来这些词语之间的关系了?

    添加曲线之后逻辑变得清晰

    很明显,加上线条之后,我们可以马上理解关键词之间的逻

    辑关系。曲线是多年来在社会中形成的一种大家都能理解的视觉

    化认知。用曲线来做视觉化传达,大家都可以很快理解其所表达

    的含义,大大节省了学习的时间。

    减少思考阻碍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我们在思考的时候喜欢用笔

    在纸上进行涂鸦,虽然手在不断地画曲线,但是从不会打断我们

    的思考,反而让思考更流畅了。大家可以试试下面的测试,下面有A、B两点,请用以下两

    种方式把A、B两点用线连起来。

    直线曲线的绘制感受测试

    方式一:画一条直线,越直越好。

    方式二:画一条曲线,随便画什么没要求,能连起来就好。

    我们一起来感受,是完成方式一需要集中注意力呢,还是完

    成方式二更需要集中注意力呢?

    相信一定是前者。

    如果要求你画一条很直的直线,那你的注意力一定都集中在

    画线上,这会影响你的思考。所以在思维导图绘制中都用曲线,这可以让你在绘制导图过程中的思维更顺畅,不会因为画线而受

    干扰,思考起来就会更自然,产生的压力感也更少。

    曲线释放思考的自由

    曲线犹如行云流水,可以充分使用纸张。要画好思维导图,首先要学会自如地绘制曲线。一般的笔

    记,写满一张纸之后,再增加内容(如下图中的红色笔迹)就变

    得十分不方便,表达也不清晰。

    这是传统线性笔记不足的地方。

    线性笔记增加内容很不方便

    用思维导图做笔记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思维导图的

    曲线可以四处游走,只要纸张上还有空白处,就可以随时添加内

    容进去。

    如下图所示,蓝色曲线是新增加的笔记内容,它能够非常便

    捷添加进笔记当中,添加后能清晰表达,也能很好地把空白的地方给利用上。这也是思维导图为什么能把一本书的内容画在一张

    白纸上的一个原因。

    导图的曲线给信息的添加留下“活口”

    曲线可以很好地解决布局问题,我们可以用曲线在字里行间

    穿梭,绕到纸面的空白地方进行记录,充分利用纸张。

    介绍那么多曲线的好处,接下来一起来学习曲线的绘制。

    曲线训练一:主干绘制

    主干是由两条平滑曲线组成的。你可以按照下图,试着学习

    绘制主干。两条曲线组成主干

    如果绘制过程遇到困难,可以试试下面的步骤。绘制主干的步骤

    给大家介绍的是正向和逆向两种画法,大家都可以试一下,总有适合自己的。

    曲线绘制是有要求的,大家要不断练习,直到达到以下的绘

    制要求:

    (1)由粗到细,且均匀过渡;

    (2)平滑。“及格主干”评定准则

    曲线训练二:分支曲线绘制

    绘制步骤:

    (1)由主干末端出发;

    (2)画平滑平稳的曲线。

    “及格分支”评定准则

    思考与练习

    请认真完成以下4个练习,如果绘制过程中,有不符合规范和要求的,建议重画。

    (1)参照下图,按上述步骤规范地画20个向右的主

    干。

    (2)参照下图,按上述步骤规范地画20个向左的主

    干。

    (3)参照下图,按上述步骤规范地画20个向右的主干

    及分支。(4)参照下图,按上述步骤规范地画20个向左的主干

    及分支。第三节 思维导图快速上手的技巧

    曲线是思维导图学习的基础,上一节的内容大家应该多加练

    习。曲线练习好之后,10分钟我们就可以学会思维导图的绘制方

    法。

    绘制完整的思维导图之前,我们先要熟悉思维导图各部分的

    名称。

    思维导图各部分名称

    中心图

    中心图包括中心主题和中心配图。中心配图就是我们见到的中间那张图片,图片要能体现整体内容的意思。试想你画了100

    张导图,你通过快速查看中心配图就可以找出某个主题的某张导

    图。这便是中心配图的绘制要求,它与主题内容相关度大,可以

    帮助你快速辨认出你想找的内容。

    中心主题是指中心配图上具有概括性的标题,它以文字的形

    式表示出主题内容,是对中心配图的补充说明。中心主题书写时

    一般要加粗,以突出主题内容。

    中心配图也可以使用草图画法,即使用一个简单的云朵作为

    中心配图,如下图所示。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其他简单图形,例

    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均可以。重要的是,中间部分要占有一

    定的面积,这样可以突出主题。

    思维导图草图画法分支

    导图中每条曲线均可以称为分支,最大、内容最重要的分支

    就是主干。

    主干

    主干又叫一级分支,紧靠中心图,是整张图的框架内容。博

    赞式思维导图要求从1点钟方向的那个主干作为绘制起点(阅读

    起点),顺时针绘制(阅读)。

    支干

    支干是由主干和分支组成的完整结构。

    支干

    如下图所示的“第三个支干”,指的便是从1点钟的绘制起点

    (阅读起点)顺时针起第3个完整结构。第三个支干

    级层

    导图中的分支分为不同级别,同级别的分支又称为同一级

    层。

    配图

    可在某些关键词处,用上插图,以起到修饰、定位、记忆的

    作用。这些插图,均称为配图。

    关键词

    每个分支上的词语称为关键词。博赞式思维导图绘制时,要

    尽可能用关键词记录信息。关键词很重要,后面的章节,我们会

    给它做专门的介绍。一般来说,关键词的书写颜色可以与支干相同,也可以统一

    用黑色。

    与支干同色,整个绘制过程会用同一支笔,避免了换笔带来

    的思路打断;与支干同色,还能让整体层次更加分明。

    统一为黑色也有它的好处。黑色比较深,写出来的内容比较

    清晰,也比较符合使用习惯,而且黑色笔更方便我们在导图结束

    之后用荧光笔进行要点的二次标注。所以,彩色和黑色都是可以

    的,各有千秋,按照自己的习惯去选择就好。

    阅读顺序

    思维导图的阅读是有顺序的,如下图所示,阅读顺序为

    A~G,主干从1点钟起,按顺时针方向读起。一般先读靠近中心

    图的分支,再读下一级层的分支。思维导图阅读顺序

    思考与练习

    请根据下面的内容,按照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试着手

    绘一张思维导图。第四节 思维导图绘制技术升级

    上一节我们学习了思维导图的绘制,并且完成了第一张思维

    导图。但是对于初学者而言,所画导图的美感会比较弱。这一

    节,我们将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升级,绘制出更具美感、层次感

    更强、内容更清晰的导图。

    具有美感的导图

    这样的导图,思维呈现更清晰,可读性更强,也更能训练我

    们可视化的表达能力。想要画出这样具有色彩吸引力的导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技法升级。

    中心图升级

    每张中心图都应该有中心主题和中心配图。

    中心主题与中心配图

    中心主题应该显眼、突出,可以使用比较大的粗体字。

    中心配图所绘制的是一张可以表达主题内容的图画,一般要

    求颜色丰富,至少要有三种颜色以上(黑色除外),并且和中心

    主题相匹配。颜色鲜艳的中心图可以吸引注意力,当你绘制很多

    张导图的时候,也可以让你更快地识别和区分它们。布局构图和支干颜色

    布局构图就是让支干均匀地分布在纸张上。那我们如何才可

    以让支干分布均匀呢?这需要我们在每次绘图之前,对整体的内

    容进行或多或少的思考和把握。比如一些地方内容比较多,那在

    画之前需要多预留一点位置,尽量使支干均匀分布。否则会出现

    一些位置地方不够、另一些位置又太过宽松的情况。

    开始绘制前有个小技巧,就是用彩色笔定位主干位置。

    当然,这个过程你依然要考虑内容,内容多的地方,要多预

    留点空位。

    用彩色笔摆位确定布局和颜色这个时候也可以利用彩色笔的摆位,把主干颜色确定下来。

    思维导图支干颜色选择时要注意相邻两个支干颜色的对比要

    大,例如不要出现一个支干深红色、相邻的支干浅红色的情况。

    因为每个支干内容一般都是独立的,使用大色差能让大脑更快区

    分,看起来层次感就更加鲜明清晰。

    色差大的颜色可以选择冷暖色交错。下面是常用冷暖色对

    照,可以参考使用。每次可以随意选择一种暖色并随意搭配一种

    冷色,便可让支干颜色冷暖错开。

    冷暖色对应表

    主干纹路升级

    给主干添加纹路,可以让主干色彩变得更加丰富。

    添加纹路主要有两个步骤,一是绘制,二是上色。

    先来看看纹路的绘制。纹路可以绘制成点、线、面,或者它

    们的组合图案。发挥你的创意,在主干上绘制上图案。加上点形成纹路:

    用线绘制出纹路:

    用面绘制出纹路:

    点线面混合绘制纹路:

    上面是各种纹路的绘制。绘制的上色过程要注意,我们绘制的纹路颜色只能有点缀主干的作用,不能喧宾夺主成为主干的主

    要颜色,也就是说,整个支干的主体颜色应该是一致的。另外,我们也可以搭配不同质感的画笔,创造出不一样的视觉效果。比

    如主干字体使用彩色水笔上色,而纹路使用彩铅铅笔上色,这样

    用不同的工具,可以搭配出非常特别的质感效果。

    主干创意升级

    主干除了常规由粗到细的支干外,还可以根据内容把主干有

    创意地画成图案。

    创意主干画法

    分支升级分支的颜色要与主干颜色一致,也就是说,完整支干的整体

    颜色应该是一致的,不能出现主干和分支颜色不一致的情况,如

    下图所示。

    主干与分支颜色不一致

    分支的绘制应该平滑、平稳,切忌倾斜过度,以保证关键词

    在上面不会有要掉下来的感觉。

    分支下垂不够平稳

    对中心图正下方的支干,可以采用向右或者向左的画法,使

    得分支平稳。正下方支干偏向一方可绘平稳

    有时候,分支数目太多,需要画很长的分支时,可以像藤一

    样打几个圈,这样可以让分支看上去更加自然。但是,一般分支

    绘制不要超过5个,如果超过5个,可以把内容合并以减少分支数

    目。打圈可让长分支更加自然

    思考与练习

    画15组向右的主干,并绘制上不同纹路。第三章 导图中蕴藏的经典思维方法

    我们说导图的应用面很广,能够很好地提升我们的思维能

    力。那导图究竟能帮助我们提升什么思维,又是怎样提升我们的

    思维呢?这一章将和大家介绍思维导图中蕴含的思维模式,当我

    们了解了这些思维模式之后,才可以在思维导图的使用过程中,更好地察觉自己思考的过程,更好地使用导图所蕴含的思维模式

    去思考,从而提升自己的思考力。第一节 用导图打造高效思维

    小王是应届毕业生,进入一家公司做行政工作。每天的工作

    事务很多,要整理很多材料,并且要汇报给领导。他经常感觉头

    脑混乱、反应迟钝,和领导汇报的时候不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

    思;领导也很难理解他要表达的内容,因此对他颇有不满。小王

    感受到了压力,没过多久便深感力不从心,提交了辞职申请。

    力不从心的小王

    小王的事务处理与表达能力欠缺,不能顺畅沟通,面对烦琐

    的工作任务没有正确的梳理能力与解决问题的思路,导致“不知

    道从何入手”,最后“力不从心”而辞职。

    工作中会遇到各种问题,但是我们发现,同样的问题,职场

    上的精英人士处理起来轻车熟路,而新手们却困难重重。这是因

    为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不一样,职场精英展现出高效的思维

    模式,而且养成了思维习惯,大大提升了效率,他们不用过多思

    考就可以按照思维习惯完成任务。

    而新人的思维模式十分低效,问题就在于没有养成高效的思维习惯。这种高效思维除了来自于职场精英们多年的经验累积以

    外,还有更加科学的方式,就是通过工具来辅助这种高效思维模

    式。

    思维导图就是这样的工具,它能帮助我们更好、更快、更精

    准地进行思考。

    为什么思维导图能有效促进我们的思维能力呢?

    思维导图有固定的结构和步骤,这些结构和步骤都蕴含着高

    效的思维模式。所以,正确的思维导图步骤和方法本身就是一种

    高效的思维模式,也就是说,当我们按照正确的步骤和方法完成

    一张思维导图时,整个思考和创作过程就是一个高效思维过程。

    当我们经常使用思维导图,就意味着我们不断地用高效的思

    维来思考分析。养成习惯之后,即使不再使用思维导图,也会延

    续这种思维模式,这个时候,大脑的高效思维模式也就养成了。用思维导图就是高效思维

    对于任何一个脑力工作者,都很有必要去学习思维导图里面

    蕴含的这些高效思维模式。因为这是思维导图的底层原理,当你

    知道了原理之后,就知道了思维导图的哪个步骤、哪个技巧对哪

    种思维有帮助,自然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提升思维能力,也才能更

    灵活地把思维导图落地运用。所以,真正的思维导图高手都是非

    常了解思维导图的底层原理的。这一章我们重点介绍蕴含在思维

    导图中的底层原理,看看为什么养成正确使用思维导图的习惯,便可以提升我们的思维能力。

    思考与练习你在工作中,是否也有遇到和“思维”相关的苦恼?

    在看到这本书之前,你是否有想过,这些“思维”的问题

    应该如何更好地去解决?第二节 定向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

    首先,我们看看什么是发散思维。

    如果我说“KTV”你会想起什么?可能是麦克风、唱歌、啤

    酒、麦霸、骰子、朋友、灯光等。大脑这个思考的过程,就是发

    散,也叫发散思维,就是由某个中心主题(如KTV)产生一系列

    相关联想的过程。

    发散产生多种想法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发散的过程往往没有那么顺利。因为我

    们思考的主题永远不会是“KTV”那么好玩、熟悉和简单。我们常

    常需要思考的事情可能是“今年的工作总结”“写一篇参观学习的观

    后感”“策划一个有效的活动方案”……如果我们平时不熟悉这些项

    目,可能会感觉无从下手,然而工作中这些枯燥又不熟悉的事务

    常常令人抓狂。

    容易被打断的发散思维

    假如你是个新手,要制订一个“年会策划”,我们来看看光靠

    类似KTV案例的发散思维是不是能够高效地完成思考:

    关于“年会”我们能想到什么呢?

    通过发散,我们会想到A同事会跳舞、可以请他准备节

    目,买些气球布置,在哪个酒店吃,要买些礼物……

    照理说,借助发散思维进行思考,想的内容会越来越多,总

    能把年会相关的细节全部想出来。但是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

    我们的大脑讨厌做不熟悉、不喜欢的事情,在这种状态下,我们

    的注意力非常不集中,很容易被打断。打断有两种可能。一是被外界的干扰打断,比如你的朋友打

    来电话,一聊就一个小时,你的思考中断了。

    二是被自己发散思考的内容打断。比如说,通过发散思维想

    起“在哪个酒店吃”的时候突然又想起“吃寿司”,然后联想到“已经

    好久没吃寿司了”“要不这周约闺蜜去吃寿司”,这个时候,可能你

    已经拿起手机和闺蜜聊起来,思考再次中断了。发散容易被打断

    我们的大脑在非注意力集中的自然状态下很喜欢天马行空,看到一个就发散地想起另一个。

    我们围绕着“年会”这个主题进行相关发散的时候,发散出的

    内容越多,这些内容对我们的干扰就越大。因为大脑在这时候处

    于注意力非常不集中的状态,所以很容易就变成和主题毫不相关

    的发散思考了。

    这也是很多拖延症患者“犯病”的根本原因。思考一个不熟

    悉、不感兴趣的事,想着想着就跑题了,甚至做起白日梦,最后

    思考中断造成拖延。思维导图是视觉化工具,所谓视觉化是指它能把大脑思考的

    过程和结果在纸张上呈现出来。思维导图可用图像和线条表示关

    系,用关键词表示关键信息,绘制的时候脑手同步,脑袋想的是

    什么内容,就在纸张上对应地方表示出来。

    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目前自己思考的是什么,能

    时刻关注自己的思考状态,更好地控制自己不要偏离发散主题;

    二来也可以降低外部的影响,即使被外来因素打断了,也可以马

    上从未完成的思维导图中看到自己原来思考的思路,从而重新进

    入思考。

    低效率的发散思维

    请思考下面的问题:

    如何将500mL的水装进200mL容量的杯子中?

    你的答案是什么?把水喝掉一些、让水溢出来、蒸发掉一

    些……你脑海里面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都是针对这个问题,我

    们大脑发散思考的结果。大脑凭借自己的经验,快速地发散,产

    生各种答案。但是最后究竟正确答案是什么,有多少个,怎么样

    才能想出更多的答案?我们却难以确定。整个思考过程目的性不

    强,效率不高。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George A.Miller的7±2法则,我们大脑的信

    息加工能力是有局限性的。如果发散内容范围过大、组块过多,不利于信息加工和记忆;如果发散缺乏方向性,效率是非常低下

    的。所以我们在思考之前,可以先想想,是否可以缩小发散范围,以及要从哪几方面去进行发散思考?

    像刚才“将水装进杯子”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去思考才能使

    效率更高呢?

    开始寻找答案的时候,首先需要问问自己,可以从哪几方面

    来思考这个问题。要完成题目的要求,涉及的整个情景里面有几

    个可以改变的条件:一是水,二是杯子,三是整个大环境。

    按三个思路进行思考

    这样问题就好解决很多了,要将500mL的水装进200mL容量

    的杯子中,我们可以从水、杯子、大环境三个方向思考。比如,水方面,我们可以把水冻成冰;杯子方面,我们可以假设杯子是由超强吸水性海绵做的,可以吸收容量以外的水;环境方面,如

    果整个环境处于失重状态,那么水也不会外流。当然,你可以发

    挥自己的想象力,在这几个方向上,尽情发散思考。这样,我们

    的整个发散过程就更有方向,目标更明确,思维更高效了。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思考模式也要不断地学习和优

    化。很多时候我们拿到新问题就开始思考问题本身,而常常忽略

    了这个问题要怎样去思考才比较高效。用不同的方式去思考,就

    是不一样的思维模式。如果你一拿到自己不熟悉的事务就去发散

    思考,没有想想这个问题应该如何去思考,那么你的思考也很可

    能是低效率的。

    定向发散思维

    前面已经提到,我们发散的时候,要先想想,应该往哪几个

    方向思考。其实这种思维模式,也叫定向发散思维。

    什么是定向发散思维呢,和发散思维有什么区别呢?

    我们来看看下面的这张图,发散强调的是箭头部分,定向发

    散强调的是发射原点A。先考虑发射原点(定向),再考虑原点

    下级内容,这是高效的思维模式。基于发射原点的发散

    我们再看一下思维导图的层级结构,都是这样基于某个原点

    的发散。

    一般说到思维导图很多人都会说它可以帮助我们思维发散,其实关键并不在于“发散”。思维导图给思维的促进作用更多是“定

    向”,目的不明确、范围过大的发散是没有太大作用的,甚至会增加干扰,降低我们的思考效率。所以,要高效发散思考,“定

    向”应该是大前提。这就要求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先定向,再

    发散。这就是高效思维模式。

    思维导图的发散结构

    用导图思考

    我们回到本节开篇“年会策划”的例子,看如何用思维导图

    的“定向发散思维”策划年会。

    第一步,定向。

    先设想,举办一个年会,可以从哪几方面进行思考。比如可以从节目、预算、会场布置、文案、礼仪、后勤六个方面进行发

    散思考。

    先为主题定向

    第二步,对每个主干内容进行发散。

    发散时,依然不能少了定向发散思维,思考一下,这个主干

    可以分为哪几个方面去思考。如此类推,不断设想往哪些方向思

    考,直到感觉实在想不出更合适的方向为止。

    接下来,按照定向发散的思路,将每个内容发散,直至思考

    内容满足自己的需求。每次发散都该先思考定向

    这就是定向发散思维,其关键在于每次发散之前,都要问问

    自己,可以往哪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思考与练习

    找出你工作中遇到的一个问题,用思维导图进行思考。

    注意以下两点:

    (1)先思考主干内容,看可以从哪几方面进行思考;(2)写完主干后,想想每个主干都可以从哪几方面进

    行发散。第三节 归纳思维

    请你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日常生活当中,哪些地方会用到归

    纳思维呢?

    学生时期学习的各个学科、工作时期看的每一本书,他们的

    起源,无一不是归纳思维的杰作。归纳思维就是找出事物之间的

    相同属性,把这些事物归类在一起。

    美国教育家John Dewey曾说过,所有的知识都是分类的结

    果。世界上本来没有数学、物理、化学这些学科,都是后来一

    些“牛人”把有共同属性的知识归纳分类,分割为一个个独立的学

    科。

    归纳思维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随处可见,小到整理房间时需

    要把相同属性的物品进行分类,大到理清工作思路时需要把事情

    概括表达,都要用到我们的归纳思维。有超强的归纳思维,能够

    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工作和生活中的任务。

    那要怎样提升自己的归纳思维呢?思维导图就是一个能够帮

    助我们提升归纳思维的工具。

    归纳提炼能力

    思维导图要求我们在绘制时提取句子的关键信息,这个过程

    便是归纳思维训练过程。

    我们来感受一下,在学习过程中用思维导图和不用思维导图的区别。下面有一段笔记,如果在课堂上,老师要求你记录下

    来,你是如何做的?

    “课后作业:看一个电影或者一个故事,记录下里面主要人

    物的关系,把他们的关系绘制成概念图。”

    一般情况下,我们记录的时候都习惯于把这句话在记录本上

    抄一遍。老师在讲台板书,学生在下面抄笔记。这个过程我们是

    原文抄写,是不需要思考也可以完成的。

    传统笔记方式不利于思考但是如果你掌握了思维导图,就会先找关键词,把这段话归

    纳为这几个关键词:电影、故事、主要人物、概念图。

    这几个词就足够表达那句话的意思了,而这个过程正是在训

    练你的提炼能力。看到了吗,思维导图找关键词的要求,正是让

    你每次做笔记时都要思考,都是在锻炼你的思维能力。

    归纳思维训练

    思维导图在提炼完关键词之后,还需要把关键词按照总分关

    系进行分类,把最重要的,具有概括性、归纳性的词放在前面。

    比如之前那个例子,就可以把关键词按照下面的层级结构进行排

    列。

    按照层级结构排列关键词

    当把内容画成导图之后,你就完成了归纳思维的练习。而这

    个过程,必须是要动脑子思考的。导图笔记就是时刻训练思考力

    我们抄写线性笔记的时候不需要过多的思考,而绘制思维导

    图时却需要不断去思考,这便是用导图和不用导图的区别。

    这就是思维导图里面蕴含的思想,按要求完成一次思维导

    图,你也就得到一次提升思维的训练,长年累月下来,你的思维

    便得到提升。这便是思维导图能“倒逼”你思维进步的原因。思考与练习

    请用分类归纳的思维,把下面的词语绘制成一张思维导

    图。

    箭头、轿车、显示器、马路、红绿灯、玫瑰、巴士、跑

    车、人力、植物、榕树、自行车、小草、滑板、轮滑、设

    施、机动车第四节 视觉化表达思维

    生活中我们随处都可以看到各种广告和标识图像,因为它们

    的设计师知道,用图像能够更加直观地表达自己想表达的意思,这便是设计师的视觉化表达思维。比起设计师,我们一般人记录

    和表达的方式更多是语言和文字,视觉化表达思维使用得比较

    少。

    视觉化表达思维早在几千年前就出现了,祖先们用图像记录

    他们的生活。但是由于图像的绘制、保存和传播都存在困难,于

    是随着时代发展,这种视觉化表达慢慢演变成现在的汉字。如

    今,视觉化表达已经变成一个专业学科,使用它的更多的是各行

    业的设计师们。

    对于我们来说,究竟有没必要学习视觉化表达的思维,又应

    该怎样去学习?

    祖先用图像来表达信息

    我们的大脑先天就对视觉表达非常敏感,对视觉记忆和理解的效率比起文字要高数十倍。下面来做两个测试:

    (1)如果给你1秒的时间,你可以记下多少个文字?

    (2)请你用1秒的时间看一下你的房间,你可以记下多少个

    物品?

    1秒的记忆测试对比

    你会发现你只能记下屈指可数的几个文字,而房间的物品

    呢?你既可以记下物品,还可以记下物品的数目、大小、颜色、形状等信息。同样是1秒,大脑对后者的记忆效率高得多。可

    见,大脑对情景和图形记忆的效率很高,这是大脑的一个优势。

    我们再看一个对比测试。

    首先,看看单词over、on和above的区别。

    ovver,“在……上面”,表示正上方。

    on,“在……上面”,物体与物体表面之间相接触,一件东西在另一件之上。

    上面是用文字的方式对这三个词语进行的解释。

    同样的信息,我们用视觉化的形式进行表达,看看效果怎

    样?

    视觉化表达单词的区别

    表达的信息是一样的,但是用视觉化表达显得更加直观、清

    晰。可见,大脑对情景和图形的理解效率相当之高。

    在这个信息量爆炸的时代,用最直观的方式表达信息将成为

    必然,拥有视觉化表达思维是未来的优势。

    视觉化表达这么好,我们普通人能学会和做到吗?当然可

    以,思维导图就是一个视觉化表达工具,当你使用得多了,便在

    一步步地促进自己养成视觉化思维。当未来某一个时候,你想表

    达或者记录一个信息,很自然地考虑到用视觉化思维来进行,你

    便养成了视觉化思维习惯。思维导图的视觉化表达思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学习。

    思维导图的配图

    我们在前面的章节介绍过配图,它可以表达出关键词的意

    思。配图的绘制有3种方法。

    1.一般配图法

    一般配图法是在关键词附近绘制一个与关键词相关的小图

    标。

    反馈:镜子放松:音符

    护照:护照

    文化自信:笑容

    2.融合法

    根据关键词的内容,把配图、关键词、支干融为一体,充分

    调动想象力。文化民生:

    配图为一个大水壶,里面的水流出来后,沿着支干一直流到

    后面的分支,并与后面分支上的关键词“生态”匹配;

    下方长出绿叶,与关键词“大环境”匹配抬高自己:

    配图为一个人把梯子架在分支上,爬上去,自然便是抬高自

    己

    3.情绪法

    情绪法就是用一些能让你产生情绪的关键词,用情绪表达来

    作为配图。

    记录情绪也可以更好地帮助你记忆和回忆。

    段子、笑话、游戏:

    配图为一个哈哈大笑的嘴巴,正是这三个关键词让我产生的

    情绪。

    紧张感:

    配图为一些波浪线,呈现出害怕的情绪,这也用了融合法,分支也是配图本身

    引导的视觉化

    下方是一个箭头,你能说出箭头表达了什么意思吗?

    生活中“箭头”随处可见

    没错,它表示厕所(WC)在右方。你有没有思考过这样的

    问题,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当中,箭头好像已经成为一种约定

    俗成的表达方式。生活中会看到很多箭头,我们都能知道它们在

    表达什么意思。那这么一个小小的箭头,要怎样通过它进行视觉

    化表达。

    单箭头可以表达动态指向的一个动作,例如给予、变化、传

    递等。

    来看看下面的案例:

    (1)张教授发了封邮件给小陈(2)小明把你拖进沟里面

    (3)从广州到北京坐飞机要用3小时

    两个单箭头组合形成双箭头,有相互交换、相互传递的意

    思。

    来看看下面的案例:

    (1)老人给了一颗糖,孩子就跟着他走了

    (2)小明用5000元向小芳买了台(3)我在广州,这次去贵阳准备坐火车,回来的时候坐飞

    机

    曲线的引导作用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多次提到曲线,可见曲线在思维导图

    的视觉化表达中非常重要。还记得前面让大家做练习的时候,要

    求主干的绘制要由粗到细、过渡均匀、线条平滑吗?

    给大家这样的要求,不是说思维导图的主干就一定要从粗到

    细,而是对于初学者来说,练习画好平滑的曲线非常重要。根据

    多年的教学经验,能按照这个要求严格练习的学员,很快就可以

    随心所欲地进行平滑的曲线绘制。而熟练之后,只要你的线条够

    平滑,主干画成什么形状都是可以的。

    为什么导图的线条要平滑呢?因为平滑的曲线对我们的视觉

    有引导作用,也就是说,它能像箭头那样,产生一个先后的逻

    辑。

    来看看下面这张图,你觉得这几个文字,他们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

    理清几个随机文字的顺序

    在这条平滑曲线的引导下,很容易就能理清顺序:

    定 国 语 可 看 快 将 量 吗 科 来

    如果曲线不平滑,那引导也会变得不顺畅。我们来感受一下

    下面的图,不平滑的曲线会给视觉引导带来很多卡顿感。

    不平滑的曲线带来卡顿感

    不过有时候,我们也可以利用这种卡顿感,来呈现另一种视

    觉化表达的效果。平滑曲线出现的卡顿点

    可以看到上面的这条平滑曲线上有一些黑点,这些黑点正是

    曲线的卡顿处,我们称之为卡顿点。我们的视线沿着平滑曲线走

    到卡顿点时候,便会产生卡顿。如果在这些卡顿的地方放上内

    容,那就是刚好能利用上它带来的视觉卡顿感,让我们自然地关

    注黑点上的内容。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些时间轴就是用这样的原理

    来表达的。下图便是通过在平滑曲线上设置卡顿点,让整体视觉

    表达具有易读性的。

    利用卡顿点让视觉停留在信息上思考与练习

    (1)请用“一般配图法”给下面的关键词绘制配图。

    爱情 聪明 方法 单车 富裕

    猴子 固定 天使 水杯 积木

    禁止 指示 榴莲 阴影 厕所

    购物 思考 力量 时间 错误

    (2)请用曲线(或者箭头)表达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我清洁了教室,老师奖励了我5朵小红花。

    ②我用优惠券换了1支雪糕。

    ③我用自己的篮球和小明换了个足球回来。

    (3)请思考曲线的这种视觉化表达效果还能如何使用

    在思维导图上。第五节 公共逻辑思维

    我们在第一章第三节介绍过什么是公共逻辑,这一节我们来

    了解一下,思维导图如何帮助我们养成使用公共逻辑来表达的习

    惯。

    前面我们说到,常见的公共逻辑有时间逻辑、空间逻辑、结

    论先行逻辑、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逻辑等。其中,时间逻辑、空

    间逻辑、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逻辑都是具有先后顺序的,都属于

    顺序逻辑;而结论先行逻辑指的是把重要的结论放前面,其实就

    是总分逻辑。

    如果你没有养成使用公共逻辑的习惯,那么在表达的时候,就很容易变成我们平时所说的“流水账”,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听

    众很难听得懂。如果我们公共逻辑的意识薄弱,那应该怎样去训

    练自己,让自己慢慢养成用公共逻辑思考和表达的习惯呢?其实

    很简单,表达之前,画一张思维导图就可以了。因为导图中蕴含

    的顺序逻辑、总分逻辑都可以让你在使用导图的过程中,养成使

    用公共逻辑的习惯。常见的公共逻辑

    导图中的顺序逻辑

    在导图的横向结构中,导图的绘制(阅读)是具有先后顺序

    的:从1点钟开始,顺时针方向绘制(阅读),这就是导图的顺

    序逻辑。要完成一张导图,先要想想导图在内容上要按照什么顺

    序表达。这个顺序可以是时间、空间,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等。

    比如你要汇报昨天一天的工作情况,你可以用导图这样去思

    考。

    首先,按照导图绘制顺序思考一下从哪些角度、按什么顺序

    进行表达和汇报。思考按什么顺序表达

    然后,可以选用时间、空间,或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顺序

    逻辑,回忆出一天的工作。按照地点先后顺序回忆出一天的工作

    这个过程,你就已经用上公共逻辑来梳理你的思考内容了,这样表达起来自然更容易让人听懂。

    其实除了主干顺时针方向可以表达顺序逻辑以外,分支也可

    以表达顺序逻辑。

    如下图所示,早餐、午饭、晚饭、夜宵就是按照时间逻辑排

    列的,在二级分支上形成了顺序逻辑。由上到下形成顺序逻辑

    所以,导图这些具有先后顺序的结构,可以引导我们用顺序

    逻辑来思考和表达,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养成高效的思维习惯。

    导图中的总分逻辑

    导图横向结构可形成顺序逻辑,纵向结构则可形成总分逻

    辑。先看森林再看树木、结论先行、先总后分等这些都是更容易

    让理解的逻辑表达方式。而导图的纵向结构,正蕴含着这样的逻

    辑。

    下面有一张思维导图,请按照绘制(阅读)导图的顺序排列

    图中的字母。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K→F→E→D→C→B→A→G→H→I→J。先绘制(阅读)靠近中

    心图的级层,再一层层往后绘制(阅读),因为越靠近中心图的

    地方越重要。这是导图正确的绘制(阅读)方法,只有按这样的

    顺序绘制(阅读),才能培养出总分逻辑的习惯。

    很多初学导图的学员并没有按照上面的顺序使用导图,而是

    按照K→F→G→H……这样的顺序绘制(阅读)。这就是为什么

    虽然画了很多张导图,却没有对思维起到促进和改变作用。所

    以,学习导图底层原理和规律,正确使用导图至关重要。

    顺序逻辑和总分逻辑都是常见的公共逻辑,而不管是横向的

    顺序逻辑,还是纵向的总分逻辑,都是思维导图结构所蕴含的。

    正确地使用导图,就是在用公共逻辑思考,帮助养成使用公共逻辑思考和表达的习惯。

    思考与练习

    (1)请复述一下什么是公共逻辑。

    (2)你还可以用思维导图表达出哪些公共逻辑?第四章 如何运用思维导图实现高效记忆

    记忆是我们学习生活中最重要的技能之一,我们也常常会因

    为自己记忆不好而苦恼不已。但是记忆其实有很多方法可寻,本

    章将告诉大家如何用思维导图提高记忆效率,帮助我们更高效地

    学习。第一节 导图的筛子效应

    思维导图要求每一个分支都对应着一个关键词,这个要求让

    思维导图成为一个信息“筛子”,把信息中最核心的内容保留下

    来。我们完成思维导图之后,便“强迫”了自己把要分析的信息精

    简化,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导图的筛子效应。

    筛子效应可以保留信息的核心内容以及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关

    系。把信息精简和把关键词逻辑梳理清楚,都有利于我们对信息

    的理解和记忆。

    信息精简化

    信息精简化的关键是关键词提炼。下图是根据“罗辑思维:

    《时间的朋友》2017跨年演讲”(约13500字)精简过后的思维导

    图。

    一篇1万多字的文章,通过关键词提取可以把文章信息精炼

    为数百字,前后相差了近百倍。对于记忆而言,同样的信息内

    容,关键词提取可以帮我们大大精简信息,从而达到高效记忆的

    效果。

    那我们应该如何提取关键词呢?关键词提取就是指在完整的

    句子(文段)信息中,提取能帮助自己回忆整个句子(文段)意

    思的重要字词。也就是当我们把关键词提取出来之后,关键词能

    够基本恢复信息的大概内容。“罗辑思维:《时间的朋友》2017跨年演讲”导图

    我们看看下面的信息(信息来源于“罗辑思维跨年演讲”):

    过去四十年,我们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认知是“火

    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先富带动后富,发达地区带动不

    发达地区,沿海地区带动内陆地区,一线城市带动二三线城

    市,精英带动普通人。

    我把上面的信息(76个字)进行精简,提取了关键词

    (28个字):四十年、中国经济、基本认知、车头、富、发

    达地区、沿海地区、一线城市、精英。后面的富、发达地区、沿海地区、一线城市、精英等都是以对比的方式进行表

    述的,所以我只选取了前面的作为关键词。看着关键词,基

    本能复述出原文意思。原文信息有76个字,精简化之后只有

    28个字,从整个过程来看来,记忆效率提高了一倍多。

    这种从信息源头减少信息量的方式,其实也是提升记忆的方

    式。同等时间内,用这种方式可以大大提升记忆的效果。

    关键词提取进阶

    一般说到思维导图的关键词提取,很多人会以词性作为提取

    的依据,比如说要提取名词、动词等。但事实上,这只是在具有

    完整句式结构的基础上才能使用。而一般我们看到的文章,都是

    非常复杂的,有时句式不规范,甚至口语化,但是这并不影响我

    们的阅读和理解。

    研表究明,汉字的序顺并不定一能影阅响读,比如当你看完

    这句话后,才发现这里的字全是都乱的。

    所以如果单纯用词性来提取关键词,在实际运用中是非常困

    难的。那我们应该如何提取关键信息呢?在能读懂信息的基础

    上,可以采取两个步骤,帮助我们提炼信息的关键词。

    第一步,把你觉得重要的字词标记下来。

    我们成年人都有很多年的阅读经验,当我们能够读懂一个信

    息的时候,就具备了捕捉关键词的能力,只是强弱不同罢了。这

    里有一个前提很重要,就是读懂。如果没有读懂,你是找不出关键词的。因为你都不知道什么意思,怎么会知道哪个词比较重要

    呢?所以我们应该先把信息慢慢读,慢慢揣摩直至读懂、理解。

    接下来就是寻找关键词了。关键词的寻找并不是固定的,而

    是因人而异。原因在于每个人对信息的理解和概括能力不一样,每个人的阅读目标也未必一样。

    这里说到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很好明白,那阅读目标又是什么

    呢?它就是每个人对信息理解记忆的要求,有些人读它仅仅为了

    了解大意,有些人可能为了把每个字都记下了。阅读目标不一

    样,关键词的选取也会不一样。

    所以,不管你是哪种情况,最好的方式就是在你读懂之后,觉得哪个词重要,就标记下来作为关键词。比如下面一位学员标

    记的结果。

    过去四十年,我们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认知是“火车跑

    得快、全靠车头带”,先富带动后富,发达地区带动不发达地

    区,沿海地区带动内陆地区,一线城市带动二三线城市,精英带

    动普通人。

    可以发现,在信息读完之后,这位学员标记了很多关键词,这就是他对文段的理解。如何验证自己找的关键词是否正确?可

    以看看自己找的关键词,如果能够把原文的意思还原出来,那就

    证明你的关键词是正确的。

    第一个步骤中,我们已经找出很多关键词,接下来就是看一

    下找的这些关键词是否能够删减。第二步,多次删减,直至最简。

    这一步骤我们要把刚才找的关键词进行二次精简。

    二次精简有两个方法。第一个方法是,删掉那些删除之后不

    会产生歧义的词语。

    比如说“过去四十年”,很清楚这里指的是“过去”而不是“未

    来”,所以可以把“过去”删掉;其中的“年”字也很清楚是“年”而不

    是“天”,所以也可以删掉。同样的道理,还可以把“我们”“跑

    得”“地区”“城市”等词去掉。因为这些词都很清楚,不会因为它们

    的删除而产生歧义。

    如何验证自己找的关键词是否正确?还是刚刚说的真理:看

    看自己找的关键词,如果能够把你希望了解的意思还原出来,那

    就证明你的关键词是正确的。

    经过删减,我们又精简了刚才找的关键词。

    过去四十年,我们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认知是“火车跑

    得快、全靠车头带”,先富带动后富,发达地区带动不发达地

    区,沿海地区带动内陆地区,一线城市带动二三线城市,精英带

    动普通人。

    二次精简的第二个方法是,找到逻辑规律,进行删减。

    如果发现这些关键词都有一定的规律,那可以只保留规律中

    的一个作为线索,帮助自己回忆。像上面的信息,后面部分都是正反对比,所以可以只保留前面的关键词。

    过去四十年,我们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认知是“火车跑

    得快、全靠车头带”,先富带动后富,发达地区带动不发达地

    区,沿海地区带动内陆地区,一线城市带动二三线城市,精英带

    动普通人。

    那究竟怎样找规律,怎样保留又怎样删减呢?这个没有绝对

    唯一的答案,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可能我找的规律你未必能

    接受,同样的,你找的规律和做的删减我也未必能理解。但是不

    管如何,记住找关键词的准则—看看自己找的关键词,如果能够

    把你希望了解的意思还原出来,那就证明你的关键词是正确的。

    关键词源于你自己,重要的是看你自己。

    再看看下面的导图,你能根据其中的逻辑进行精简吗?

    上图的逻辑关系中,冬黑麦的特点就是品质好,所以可以

    把“特点”删掉。另外,抗寒和抗病都是指一个特性,就是抵抗,所以把“抗”字又做了删减。

    做出下面的图:如果你觉得品质好、适应性好都不是你所关注的点,也可以

    把它们删掉,如:

    通过多次的提炼删减,我们找出了关键词。同样的一个信

    息,每个人找的关键词可能不一样,因为每个人阅读的目的不一

    样,理解也不一样。所以再次强调验证关键词是否正确的方法:

    看看自己找的关键词,如果能够把你希望了解的意思还原出来,那就证明你的关键词是正确的。

    前面的章节也和大家介绍过,关键词提炼是我们的归纳能

    力,当归纳能力非常强的时候,其实不用什么步骤,也可以把信

    息浓缩为最精简的关键词。而我们通过正确精简信息的方法,让

    思维导图充分发挥筛子效应,就能达到“记一即百”“以少记多”的

    效果。

    思考与练习

    (1)请画出下面文段信息的关键词。那是在1898年,纽约洛克雷村发生了一桩悲剧。那里有

    个小孩去世,出葬的那天,村里的人都准备去送殡。汇阿雷

    也是送殡行列中的一个,他去马棚里拉出一匹马来。这时正

    值寒冬,地上积了一层厚厚的雪。那匹马被关在马棚里已经

    有很多天了,它来到外面,开心非凡,身体打转玩着,把两

    条腿高高地举了起来,汇阿雷一不小心,被马脚活活踢死

    了。所以洛克雷村在那一个星期里,举行了两桩葬礼。(摘

    自《人性的弱点》)

    (2)请用学过的两个步骤,把上面画出的关键词精简

    化。第二节 思维导图逻辑记忆法

    逻辑不仅可以促进我们的记忆,甚至可以说所有的理解记忆

    都是建立在逻辑之上的。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之前介绍过公共逻

    辑的概念。逻辑是我们大脑长久以来形成的认知习惯和规律,有

    逻辑才能够更好地理解记忆。

    我们来看看下面的这些无规律、无逻辑关系的词语:

    箭头 轿车 显示器 马路 红绿灯 榕树

    玫瑰 巴士 跑车 人力 植物 机动车

    自行车 小草 滑板 轮滑 设施

    接下来,用思维导图把它们整理,找出它们之间的逻辑关

    系。

    所有词语其实都是和马路相关事物,有设施、机动车、人力

    和植物4个方面的东西。把这些事物的逻辑都搞清楚之后,就非

    常好记忆了。可见,具有逻辑规律的事物,我们就能够更好、更

    快地去记忆,而且逻辑关系越清晰,对于阅读者来说就越好记。将孤立的信息用导图梳理出逻辑

    本节将给大家介绍逻辑以及完美逻辑的概念。通过把信息逻

    辑完美化,提升大脑对信息的记忆能力。学习本节前建议大家再

    看一下第三章第五节公共逻辑思维部分,这有利于你对本节知识

    的学习理解。

    完美逻辑

    前面我们讲过公共逻辑,公共逻辑的表达形式更加容易让我

    们理解和记忆。完美逻辑是公共逻辑的一种,但它不仅是公共逻

    辑,因为它的每个元素之间都有固定的规律或属性,逻辑关系相

    当清晰明确。看一下案例一:

    1点、3点、7点、8点、13点……

    上面的几个时间点组成了时间逻辑,但是这不是完美逻辑。

    再看看案例二:

    1点、3点、5点、7点、9点、11点……

    大家思考一下,案例一和案例二都属于时间逻辑,但是有什

    么不一样?

    不难发现,案例二中的每个时间点之间都是有规律的,它们

    是一个等差数列,所以案例二的时间点之间就是完美的时间逻

    辑。

    来看看案例三:

    宇宙飞船、白云、大树、自行车

    这几个词之间有从上到下的空间逻辑顺序。

    再看看案例四:

    宇宙飞船、飞机、汽车、地铁

    案例四和案例三比较起来,我们就可以认为案例四的这些词

    之间是完美的空间逻辑。因为它们是有统一规律的,都是交通工

    具,属性一致。通过上面两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完美逻辑的每个元素之间

    都是有某一共同特征和规律的。逻辑有利于记忆,完美逻辑是逻

    辑的一个升级版本,它对记忆更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所以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平时在导图绘制当中,能用完美逻

    辑表达的,我们就尽可能用完美逻辑去表达。

    完美逻辑的导图

    前面的章节已经介绍了,导图中蕴含着公共逻辑。那对于导

    图中的逻辑而言,应该如何构建逻辑让它成为完美逻辑呢?按照

    完美逻辑的定义,我们可以有以下结论:同级级层的属性、维度

    或者规律一样。也就如下图所示,如果序号相同的地方内容都有

    着相同的属性、维度或者规律,我们就说这个支干逻辑是完美

    的。

    当然,对于主干而言,主干也是中心图的下级级层。所以真

    正的完美逻辑是主干这个级层形成完美逻辑,且其下级分支均形

    成完美逻辑。完美逻辑的导图支干

    下面两个支干,它们表达的都是总分逻辑关系,是“说到水

    果你可以想到什么”的主题发散游戏中两位学员画出来的导图。

    两位学员所画导图的逻辑对比画左边导图的学员,说到水果,他想到了苹果、雪梨、杨

    桃、榴莲。这些物品都是果实,所以它们的属性是一样的。

    画右边导图的学员,说到水果,他想到了苹果、雪梨、杨

    桃、榴莲蛋糕。你会发现前面三个的属性是一样的,都是果实,而最后一个榴莲蛋糕不是果实。所以,在二级分支这个级层中,它们的属性不一样。

    根据定义,我们可以判定,左边的图逻辑是完美的,而右边

    的图没有构成完美逻辑。

    在实际导图绘制中,我们遇到的词比上面案例中的苹果、雪

    梨、杨桃、榴莲复杂多了,这个时候除了属性一致,如果级层上

    的词维度或者规律一样,也是属于完美逻辑。

    我们来看看下面这段文字信息,画下划线的是关键词(本书

    中下划线如没有特别说明,都是表示关键词):

    王老师很关心我们,记得有一次,我的纽扣掉了,捡起

    来的时候被王老师看见了。王老师二话不说,从她办公室的

    抽屉里拿了个针线包,认认真真地缝起纽扣来。

    我们用导图梳理出关键词的逻辑,画成一个导图支干,如下

    图所示。梳理关键词逻辑画成导图支干

    文字信息是王老师关心我的一件事,所以“关心”最重要,把

    它放在主干上。信息里面有两个主角,一个是我,另一个是王老

    师,所以“关心”的下一分支便是“我”和“王老师”。“我”发生的行

    为是“掉纽扣”和“捡起来”,而王老师发生的行为是打开“抽屉”,拿出“针线包”“缝扣子”。

    可以看到每个下级分支虽然属性不一样,但是表达的维度都

    是一样的,也有一致的规律,所以这个支干是一个完美逻辑导

    图。维度或规律一样的完美逻辑

    局部完美逻辑的导图

    完美逻辑导图虽然很好,但是实际上在我们平时的阅读当

    中,信息是非常复杂的,每个作者表达逻辑又不尽相同,所以很

    难从主干到分支,每个级层都形成完美逻辑关系。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尽可能让局部的级层形成完美逻辑。

    下面这张导图,是从游玩计划导图截取下来的一部分,我们

    可以看到,并不是每个下级分支都保持着完美逻辑,只有“游

    玩”这个分支的下级级层维度明显一致,其他分支仅仅使用了导

    图结构中的归纳逻辑和总分逻辑,这就是局部完美的案例。实际

    用思维导图分析文章时,这种局部完美的情况是很常见的,有时候我们很难做到每个分支都形成完美逻辑。

    局部完美逻辑的导图支干

    这里要说明一点,完美逻辑和关键词提取一样,没有绝对的

    正确和错误,因为属性、维度和规律都是主观性非常强的,每个

    人的理解不一样,可能对完美逻辑的判定就不一样。我们追求完

    美逻辑,但只是尽可能地达到完美逻辑。完美逻辑是美好的,但

    是每个人的逻辑能力不一样,加上梳理素材的难度不一样,如果

    一味追寻,可能会让你慢慢失去绘制导图的兴趣。思维能力的提

    升是一点一滴的过程,平时我们只需要有完美逻辑的意识就可以

    了,慢慢地,你的思维能力提升上来后,绘制一个完美逻辑的导

    图也就水到渠成了。

    思考与练习(1)请重新绘制下面的图,让它的分支逻辑更加完

    美。

    (2)运用前面两节的知识,把下面的内容画成一个支

    干。

    提示:①用上第一节【思考与练习】精简出来的关键

    词;②尽可能考虑完美逻辑进行总分排列;③可以根据需

    要,使用其他(非文章信息中的)关键词。

    那是在1898年,纽约洛克雷村发生了一桩悲剧。那里有

    个小孩去世,出葬的那天,村里的人都准备去送殡。汇阿雷

    也是送殡行列中的一个,他去马棚里拉出一匹马来。这时正

    值寒冬,地上积了一层厚厚的雪。那匹马被关在马棚里已经

    有很多天了,它来到外面,开心非凡,身体打转玩着,把两

    条腿高高地举了起来,汇阿雷一不小心,被马脚活活踢死

    了。所以洛克雷村在那一个星期里,举行了两桩葬礼。(摘

    自《人性的弱点》)第三节 六感记忆法

    一般说到记忆,我们都会想到背书、学习、考试,但是实际

    上大脑的记忆远远不止于此。

    通过刻意而把高效的思维内化,这种内化其实也是一种记

    忆。还有我们早上刷牙的动作、骑单车技能、回公司的路线等,都是记忆。记忆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当你回到办公室的时候,我

    问你下面几个问题,你能回答出来吗?

    走进办公大楼的门是什么样子的,能描述出来吗?

    出了电梯之后,你要拐几次弯才到你的座位?

    今天一路走来,你有从植物旁边走过吗?

    说一下今日路上你看到的任意一个人,身上穿着的是短袖还

    是长袖?

    这些问题可能你或多或少都可以回答出来,你会发现走在路

    上时虽然没有刻意去记下一些信息,但是大脑一直在自动保存和

    记忆。

    所以当我问你的时候,你可以回忆出来,但这个记忆过程可

    能你自己都不知道,它是大脑自动执行的过程。

    大脑记忆是神奇的,但也是有规律的。我们要发现这些规

    律,把这些规律应用在学习当中,从而提升学习记忆的效率。五感记忆

    大脑可以通过各个感觉器官进行学习和记忆。比如我们看见

    火车,就记下了火车的模样,这是大脑对视觉的记忆;我们从小

    听父母讲话,就学会了用母语说话,这是大脑对听觉的记忆;我

    们吃麻辣火锅觉得很辣,是因为大脑记下了“辣”的味觉;闻到香

    味,我们能判断出是什么花,是因为大脑记下了这种花给你带来

    的嗅觉;我们摸一个物品,能够判断出这个物品是什么,是因为

    记下了这个物品给我们带来的触觉。

    我们的所有记忆基本来源于这些感官,但是我们平时的学习

    一般来源于听觉和视觉记忆。如果平时的学习可以调用多个或者

    全部感官,那记忆会更加深刻。

    比如要给孩子介绍香蕉是什么?一般的做法是给孩子描述香

    蕉是什么样子的,这只是单一的听觉感官刺激。或者我们拿一张

    香蕉的图片,给孩子进行介绍,那这是视觉和听觉的学习过程。

    如果拿起一个真的香蕉,然后摸一下,感受一下,甚至尝一下味

    道,那这个过程,孩子就是用多感官来认知这个香蕉了。同样的

    学习时间,他对香蕉的记忆会更加持久,认知会更加深刻。

    想象力

    什么是想象力?想象力就是即使现实中不存在,你也可以在

    大脑里面思考出情景的能力。比如在你面前并没有苹果,但是我

    让你说出苹果长什么样子,你可以很清晰地描述给我听。因为在

    以往的生活当中,大脑已经储存了很多素材,所以即使没有出现在你面前的事物,你也可以通过想象把事物描述出来。

    在想象的情景中,可以出现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五种感官。而且,想象足够准确的话,这些想象出来的感官感觉

    和现实当中的感官感觉可以是等效的。比如看到酸梅你会流口

    水,如果想象你在吃酸梅的那个酸味,你也会流口水。就是说,你亲眼看到的酸梅能让你身体产生反应,而想象出来的酸梅同样

    有如此效果。望梅止渴就是这个道理。

    可见,想象力非常厉害。我们可以利用想象力帮助我们快速

    记忆。因为之前说过,多感官刺激可以让记忆更加深刻,而我们

    可以把这种感官刺激放入想象力当中,达到同样的效果。

    第六感

    前面讲了五感对记忆的重要性,这里要和大家讲一下第六

    感。这里称的第六感指的是在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五

    个感官的综合刺激下,我们内心产生的综合感受。

    比如我们看完鬼片之后,走在阴森的小巷里,会觉得很害

    怕,这种害怕就是第六感。我们是看到黑乎乎的小巷,感受到冷

    飕飕的风,听到小巷路边滴水的声音,加上鬼片里面的情景,产

    生了综合的感受。

    第六感的记忆力量也是非常强大的,有时候甚至是刻骨铭

    心。当你最开心或最伤心的时候,那种感受和情绪,记忆会非常

    持久而深刻。我们经常说一件终生难忘的事,第六感功不可没。从上面的介绍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带有第六感的想象力可

    以帮助我们快速记忆。利用这个结论,就可以通过想象力提升我

    们的记忆力。

    六感记忆法

    了解了六感可以增强我们的记忆,那在思维导图绘制当中,应该如何利用呢?

    1.联想法加强记忆

    前面学了很多与记忆相关的方法,尝试一下如何记住下面的

    词语:

    篮球、飞机、墨水、阿姨、电影院、小鸟、联合国、猪八戒、火

    箭、大海

    前面说,通过带有六感的想象力,能够提升我们对信息的记

    忆能力。

    第一步,我们把这些词编成一个故事。请大家想象下面的这

    个故事情景:

    有一天,我手里拿着一个篮球,往天上一扔,碰到了一架飞

    机,飞机破了个洞,掉下很多墨水,墨水洒到阿姨身上,阿姨吓

    得跑到电影院,电影院的大屏幕上飞出很多小鸟,小鸟飞到联合

    国,联合国里面猪八戒在发射火箭,火箭掉到了大海。

    第二步,想象整个过程产生的六感。我把六感设置为以下问题,请想清楚下面的问题:

    手里拿着篮球,你感受到什么?(第六感)

    篮球扔到飞机上,飞机破了洞,你听到了什么?(视觉、听

    觉)

    从洞里漏出来什么颜色的墨水,像雨滴一样往下掉吗?(视

    觉、触觉)

    墨水洒到阿姨哪里了,阿姨的反应怎样?(视觉、第六感)

    阿姨跑到电影院哪个位置了,离屏幕有多远?(视觉)

    屏幕飞出很多小鸟,你看到多少,闻到什么味道了吗?阿姨

    什么感受?(视觉、嗅觉、第六感)

    小鸟飞到联合国开会的地方,这地方是什么样子的?(视

    觉、第六感)

    联合国里面猪八戒在发射火箭,猪八戒和火箭是什么样子

    的?(视觉)

    火箭是怎样掉进大海的?(视觉)

    通过上面这些问题,相信你的想象里面已经出现了六感,也

    相信你能够把所有的关键词牢牢记住。

    以上其实是联想记忆法的两个步骤。一定要注意,一是要有故事情景的想象,二是出现六感,也就是视觉、听觉、味觉、嗅

    觉、触觉和心理感受。六感可以出现一个也可以出现多个,具体

    多少要看你是否能记住,如果记不住,那就再找找这个词语还能

    给你带来哪些感官感受。

    在思维导图中,我们也可以通过这种联想法来记忆。下面是

    教师资格证备考的一个知识点,我把它梳理成导图,然后尝试把

    主干的内容通过联想法来记忆。

    教师资格证备考知识点

    第一步,我们需要把观察、调研、实验、行动、历史这5个

    关键词编成一个故事情景。

    走进教室之后,我们用眼睛看着学生(观察),问了学生一

    些问题(调研),还让一些学生起立,按照要求完成动作(实

    验),手上在信息记录表上登记(历史),最后走出教室,去执

    行整个研究成果(行动)。

    第二步,给想象力加入六感(这一步就交给大家去思考

    了)。想清楚每个过程的动作和产生的感官感受,从而达到记忆目的。

    另外,我们也可以用简笔画,把这个故事在导图中以配图形

    式记录下来,像观察、调研、实验、行动和历史是主干内容。我

    们甚至可以把中心图画成刚刚编的那个故事情景,这样就非常方

    便记忆了,如下图所示。

    将故事情景画成中心图

    2.配图法绘制出六感

    在前面章节讲配图方法中提到,我们可以用情绪法把关键信

    息让你产生的情绪记录下来。把情绪画出来,其实也就是把第六

    感记录下来。另外,对于有故事情节的信息,可以把故事情景在旁边以配

    图形式绘制下来。画出来是指把脑海里面想到的情景画出来,而

    不是临摹。当你能够画出你所想象的情景,证明你脑海里面的想

    象是清楚的,清楚的想象也比较容易触发六感,自然便能强化记

    忆。

    段子、笑话、游戏 关键词配图

    配图为一个哈哈大笑的嘴巴,正是这三个关键词让我产生的情绪

    紧张感 关键词配图

    配图为一些波浪线,呈现出害怕的情绪,这也用了融合法,分支也是配图本身

    来看一下下面的这个《出师表》案例,“形势”的下级分支分

    别是“先帝”“天下”“臣士”,于是我想到了一个情景,先帝站在云

    朵上,下面有臣士在奏事议政。图中云朵代表着“天下”,于是马

    上就可以记下“先帝”“天下”“臣士”了。《出师表》导图案例

    这个章节给大家介绍了想象力以及六感记忆法,核心是调用

    多感官进行学习,工具是通过配图,把想象的元素记录下来,强

    化记忆和方便复习回顾。这也再次提醒我们,导图配图不是单纯

    为了好看,而是要能起到记忆目的。

    思考与练习

    请用六感记忆法给下面的词语编一个故事,并为故事画

    一张导图。

    外星人、电脑、太空、大象、月球、书桌第五章 如何在短时间内读懂一本书

    前面的章节和大家介绍了思维导图的原理,以及用思维导图

    提升记忆效率的方法,这些都是属于局部地使用思维导图。本章

    开始,我们将学习把思维导图运用到一个完整的信息分析和项目

    策划当中。阅读是最常见的学习方式,那如何高效阅读就非常重

    要了。我们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这个工具,帮我们提炼要点、增强

    记忆,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第一节 导图拆解分析术

    第四章第一节中给大家介绍了关键词提取和精简的方法。这

    个过程其实就是把信息内容进行拆解,拆解成一个个关键词。把

    信息内容进行精简化,减少记忆量,提升记忆效率。

    这一节,将介绍如何把这些拆解下来散乱的关键词,通过导

    图重新构建成新的逻辑结构。

    归纳分类思维

    我们来一起完成下面词语的归纳分类过程:

    榕树 冰淇淋 杯子 太阳 勺子 棒棒糖 松树

    草莓 玫瑰 康乃馨 南瓜 快乐 饼干 沮丧

    苹果 筷子 茉莉花 愤怒 毛巾 星星 月亮

    第一步,根据词语意思把它们进行分类,分类过程尽量构

    成完美逻辑:把完美逻辑的分支用绿色框标记起来:主干没有明显的维度或规律,其他分支都算是完美逻辑。

    第二步,进行合并调整,让主干也形成完美逻辑:我们看看,这张图的完美逻辑:通过前面两个步骤,我们将这些原本凌乱无规律的词语梳理

    成了导图。这个过程中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分类也会不一样。

    比如主干上我按照的维度是“野餐”,最后一个支干用心情表示天

    气好坏,这些可能都是属于我自己的维度,如果我不讲可能别人

    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去归类划分。

    这个是随机词语的归类思维,在这个基础上,也可以引申到

    文章信息的梳理上。文章信息提取出关键词之后,按照原文的意

    思,把这些关键词进行归类,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用导图分析

    文章、用导图重构逻辑了。

    所以,用导图做文章信息分析主要是分类思维,它和随机词语分类的区别是,随机词语中每个词语可以有多种含义,比如说

    心情可以指人的心情,也可以理解为天气的心情,所以分类的时

    候就有无限的选择,这也降低了分类的难度。但是文章信息不一

    样,每篇文章都有特定的意义和背景,这就决定了每个关键词的

    意思很可能是唯一的,这个时候分类就要依赖我们对原文的理解

    了,这就给分类增加了难度,需要我们有更高的分析能力。当然

    这个思考过程,也是提升我们归纳能力的过程,它比单纯阅读难

    度高,同时也能更有效帮我们理解文章信息。

    接下来,我们就一点点地学习用导图分析文章信息。

    从一个句子开始

    分析的步骤首先是提取关键词。

    这步要按照关键词提取的方法,尽可能精简。由重要到次

    要,用导图分支梳理出关键词的关系。

    越重要的关键词,越靠近中心图,其实既是总分逻辑,也是

    归纳思维。整理的过程,要注意尽可能构成完美逻辑。

    案例一:

    冬黑麦具有抗寒、抗病、品质好、适应性好等特点。

    上面横线部分是关键词,我们把关键词之间的关系在导图上

    表示。关键词的关系非常好整理,就是把关键词进行分类,重要

    的放在前面(靠近中心图),次重要的放后面:上面几个关键词,最重要的肯定是冬黑麦,然后是“特点”,三级分支都是具体的特点。

    但是可以看到三级分支上的关键词维度并不一样,所以可以

    试着把它们进行二次整理,整理成完美逻辑关系。

    这样的话,每个级层分支都符合完美逻辑的条件了:

    案例二:

    一棵只生长了1米高的苹果树苗,它的根系竟有39000条侧

    根,把这些根一条条连起来,总长度可达600千米以上。

    同样的,找出关键词之后,按照重要性给关键词进行分类排列:

    接下来,检查一下是否能整理成完美逻辑。我们发现是可以

    的,其实它讲的是侧根的多和长,于是就可以完成下面的导图:

    你可能会问,那“1米”“连起来”等关键词怎么不见了呢?如果

    有一些词放到导图分支中,不好表达其逻辑的,那可以用配图和

    标识的方式,把这些关键词在导图中表达出来。这也是我们之前

    所说的,博赞式思维导图主要是归纳逻辑、顺序逻辑,其他逻辑

    有时候会不好表达,这就要求我们对待这些信息要灵活处理、灵

    活视觉化。最后怎样才算画得好呢,还是要重复一句本书中多次

    提到的话:“看着你画的导图,能够还原出你想要的内容”,就可以了。

    可以看到,上面的支干,为了达到完美逻辑,额外加

    了“多”和“长”两个关键词。我们在完美逻辑化的时候可以增加文

    章中没有的关键词,让分支达到完美逻辑。但是,添加关键词的

    时候也要注意,如果为了完美逻辑,而加进去非常多的关键词,这也是不可取的。因为从记忆的角度,你的信息也增加了,这不

    利于记忆。所以,在增加关键词和完美逻辑之间,需要有一个取

    舍,做到平衡。

    “拼接式”错误画法

    思维导图绘制要关注逻辑表达,而且最好是完美逻辑,但是

    我们也经常看到一些错误的绘制习惯,就是“拼接式”导图。

    先来看看下面的这个内容:

    松鼠到处乱跑,跳来跳去的,动作很灵活!

    有学员把它画成导图:也有学员画成:

    能否发现这两个导图有什么特点吗?它们像造句一样,把信

    息的关键词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排列起来。

    很多思维导图初学者,在绘制关键词关系的时候,会把关键

    词画成上面这种“拼接式”导图。“拼接式”只是简单地拼接在一起

    了,没有主次逻辑。这种方式不符合导图的原则,也不符合我们

    学习的习惯。因为要点不突出,离完美逻辑甚远,自然是低效甚

    至无效的。所以,我们要杜绝这样的导图绘制方式。

    思考与练习

    请把下面的句子画成导图。(摘自《影响力》)(1)我们不只希望它省钱,还希望它帮我们节省思考

    如何去做的时间和精力。

    (2)尽管自动行为模式的用处十分广泛,将来还会变

    得越来越重要,可我们大多数人对它知之甚少,或许这正是

    因为它们总是以机械化不假思索的方式发生和出现的。

    (3)有两种鱼存在一种不同寻常的合作关系,其一是

    体形较大的石斑鱼,另一种则是体形较小的鱼,小鱼是大鱼

    的清洁工。第二节 思维导图做文章分析

    文章由段落组成,段落由句子组成,完成文章导图,思路与

    绘制句子的导图差不多,但也有很多不同。这节将介绍完整文章

    的导图绘制。

    收敛词

    在画句子导图的时候提到过,要把重要的关键词放在靠近中

    心图的支干上,这个重要的关键词就是收敛词。收敛词指的是在

    一个句子或文章信息中,能起到概括总结作用的关键词。这里说

    的能起到概括作用指的是任何能起到概括作用的词。

    比如这个导图支干:

    “关心”“我”“王老师”都是收敛词,因为它们都起到概括总结

    的作用。只是“关心”这一个关键词收敛性最大,概括性最强而已。

    文章分析步骤

    第一步,读懂文章,画出关键词和收敛词。

    这一步我们要通读全文,理解文章意思。边读边画出关键词

    和收敛词,最好用上不同的符号。

    第二步,找出主干上的收敛词。

    完成第一步之后,在画出来的收敛词中,找出主干的关键

    词。也就是说,这篇文章写了哪几个方面。如果觉得你自己有更

    好的词去概括,也可以不用文章中的收敛词,但是一般90%以上

    的情况,主干上的关键词都可以在文章内找到。因为主干是文章

    最重要的内容,最重要的内容当然是文章中出现可能性很大的。

    所以找收敛词要尽可能在文中找,这也能更加贴切原文本意。

    第三步,整理精简,确定导图内容。

    把关键词与收敛词进行逐级整理,合并成导图,并且注意尽

    可能构成完美逻辑。

    第四步,配图。(选)

    如果希望达到记忆效果的,可以用之前介绍的方法,配图增

    强记忆。

    第五步,中心图及颜色。(选)如果希望把导图保存、收藏或传播分享的,可以画好草稿,按照导图技法画好中心图,上好颜色。

    灵活巧变

    如果第二步你觉得困难,可以以一个自然段为单位,进行前

    面三步。

    文章的关键词选择要学会“断舍离”,不要什么内容都想记录

    下来,导致最后导图体量很大,反而不利于学习。一般我要求主

    干不超过7个,分支不超过5个,尽量控制在一张A4纸上画完。如

    果超过了,就要将内容取舍或者合并。

    如果觉得内容太多、纸张太小,根本画不下去怎么办?那就

    把关键词继续归纳浓缩、精简删除。这也是为什么我建议如果你

    想对内容理解得更加透彻,比起用APP画导图,手绘是更好的选

    择。当然你也可以用其他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比如用大一点的纸

    张,或者分开两张纸进行绘制。

    绘制过程应该是灵活的,根据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

    要一成不变。

    具体文章拆解分析案例

    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学习如何用“拆解分析法”解读一

    篇文章。(摘自李颖的《给小木的一封信》)

    致儿一封信赵李易辰:

    吾儿,今天是5月11日,母亲节。做你的妈妈已有86

    天,借特别之日,写下此信。初为人母喜悦、慌张之感一直

    伴随。养儿如经营事业,一年企业和十年企业最大的不同莫

    过于文化底蕴。在养育你的过程中妈妈会尽力用科学的育儿

    方式养育你成长,用温柔细腻的情感滋润你的个性。望你渐

    渐成为一个有“文化底蕴”的人。

    在这特别的日子里妈妈有话想对你说。

    要感恩你的爸爸,爸爸给予你生命,也为你起了一个响

    亮的名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你名字的由

    来,自然也是对你人格的希冀。爸爸是一个有学识、有能

    力、有责任感的人,你定能学习并超越爸爸。

    要感恩你的奶奶、外婆。作为妈妈她们值得敬仰和尊

    重。30多年的妈妈与我这个86天的妈妈最大的区别就是时间

    沉淀的母爱是厚重的、深远的。而对于你,她们又是百般的

    呵护与疼爱,对于这份恩宠,希望儿不要娇惯任性,而是常

    怀赤子之心、以孝为先。

    在这特别的日子里妈妈有两个心愿。

    心愿一,养儿莫忘初心。妈妈怀胎十月,生你、养你、教你,在这过程中,我们相互依存、彼此成长、享受天伦。

    长成了你,修炼了我。对你我不会过分苛求、尽可能给你自

    由的空间。不会以母为尊、以母为大,我们相互尊重、相互欣赏、其乐融融。

    心愿二,以简养德。在未来的日子里,所有的一切我们

    不会给你最好的,但一定会给你最适合的。爸妈的恩爱为你

    营造最温馨的生活环境。爸妈的陪伴为你创造最安全的生活

    状态。这两点是我们能做到的,也能给予的。望儿懂得知

    足。

    最后,祝儿健健康康、快快乐乐!也祝天下的母亲节日

    快乐,健康长寿。

    妈妈:李颖

    2014年5月11日

    这是我的一位好友在她孩子86天的时候,写的一篇随笔,是

    真实内心情感的表达,没有构思,也没有提前规划逻辑结构。

    选这篇文章作为案例是因为它是我们平时常见的信息类型之

    一,结构并不明显,读完好像明白了,也有所感受,但是头脑对

    信息记忆不强,看完之后让你复述大概内容,你会觉得很困难。

    这也是为什么之前说的,我们不能靠选择名词和动词的方式来提

    取关键词,来绘制导图。因为现实中,我们所阅读到的信息是非

    常复杂的,难以用某种固定的结构把它们解读。

    接下来,我们用之前学的方法,一起来拆解分析它。

    第一步,读懂文章,然后找出关键词和收敛词。(横线是

    关键词,加粗的是收敛词)致儿一封信

    赵李易辰:

    吾儿,今天是5月11日,母亲节。做你的妈妈已有86

    天,借特别之日,写下此信。初为人母,喜悦、慌张之感一

    直伴随。养儿如经营事业,一年企业和十年企业最大的不同

    莫过于文化底蕴。在养育你的过程中妈妈会尽力用科学的育

    儿方式养育你成长,用温柔细腻的情感滋润你的个性。望你

    渐渐成为一个有“文化底蕴”的人。

    全篇文章都在写“86天”这一天,而且是在写信,所以“致

    儿一封信”“5月11日”“母亲节”都是收敛词,而且收敛性都非

    常强,可以放在中心图上。“初为人母”也列为收敛词,这段

    讲的都是初为人母的心情和对孩子的期待。

    在这特别的日子里妈妈有话想对你说。

    要感恩你的爸爸,爸爸给予你生命,也为你起了一个响

    亮的名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你名字的由

    来,自然也是对你人格的希冀。爸爸是一个有学识、有能

    力、有责任感的人,你定能学习并超越爸爸。

    收敛词我选了“感恩”“爸爸”“希冀”,“希冀”有希望的意

    思,此段信息谈了很多期待,所以把“希冀”也列入收敛词。

    要感恩你的奶奶、外婆。作为妈妈她们值得敬仰和尊

    重。30多年的妈妈与我这个86天的妈妈最大的区别就是时间沉淀的母爱是厚重的、深远的。而对于你,她们又是百般的

    呵护与疼爱,对于这份恩宠,希望儿不要娇惯任性,而是常

    怀赤子之心、以孝为先。

    此段收敛词有“感恩”“奶奶”“外婆”,同样的,文段也写

    了很多作者的期待,所以也把“望”作为收敛词。

    在这特别的日子里妈妈有两个心愿。

    心愿一,养儿莫忘初心。妈妈怀胎十月、生你、养你、教你,在这过程中,我们相互依存、彼此成长、享受天伦。

    长成了你,修炼了我。对你我不会过分苛求、尽可能给你自

    由的空间。不会以母为尊、以母为大,我们相互尊重、相互

    欣赏、其乐融融。

    心愿二,以简养德。在未来的日子里,所有的一切我们

    不会给你最好的,但一定会给你最适合的。爸妈的恩爱为你

    营造最温馨的生活环境。爸妈的陪伴为你创造最安全的生活

    状态。这两点是我们能做到的,也能给予的。望儿懂得知

    足。

    最后,祝儿健健康康、快快乐乐!也祝天下的母亲节日

    快乐,健康长寿。

    妈妈:李颖

    2014年5月11日

    这两段讲的是心愿,自然“心愿”就是收敛词。好了,关键词和收敛词就找完了,可能会有遗漏,也可能会

    找多,没关系,我们在绘制导图的过程中,对文章信息的理解会

    越来越深入,可能会不断修改关键词和收敛词。

    上面的关键词和收敛词寻找的过程,我都是在通读一遍、理

    解意思之后,在第二遍阅读的时候开始画的。在这里我尽可能呈

    现出最真实、没有修饰的拆解分析过程给大家看,希望大家能切

    身感受导图绘制的过程。文章中收敛词以加粗表示,我们平时也

    可以用其他符号,比如用圈圈、双横线都可以。

    接下来,把关键词精简化。根据自己的目的,删掉一些关键

    词。相信大家还记得:看着关键词,能大概复述出你需要理解的

    意思。每个人理解不一样,最后剩下的关键词也会不一样。精简

    的过程记得“断舍离”,不能希望所有信息都留下,只留重要的、有意义的。

    致儿一封信

    赵李易辰:

    吾儿,今天是5月11日,母亲节。做你的妈妈已有86

    天,借特别之日,写下此信。初为人母,喜悦、慌张之感一

    直伴随。养儿如经营事业,一年企业和十年企业最大的不同

    莫过于文化底蕴。在养育你的过程中妈妈会尽力用科学的育

    儿方式养育你成长,用温柔细腻的情感滋润你的个性。望你

    渐渐成为一个有“文化底蕴”的人。

    在这特别的日子里妈妈有话想对你说。要感恩你的爸爸,爸爸给予你生命,也为你起了一个响

    亮的名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你名字的由

    来,自然也是对你人格的希冀。爸爸是一个有学识、有能

    力、有责任感的人,你定能学习并超越爸爸。

    要感恩你的奶奶、外婆。作为妈妈她们值得敬仰和尊

    重。30多年的妈妈与我这个86天的妈妈最大的区别就是时间

    沉淀的母爱是厚重的、深远的。而对于你,她们又是百般的

    呵护与疼爱,对于这份恩宠,希望儿不要娇惯任性,而是常

    怀赤子之心、以孝为先。

    在这特别的日子里妈妈有两个心愿。

    心愿一,养儿莫忘初心。妈妈怀胎十月,生你、养你、教你,在这过程中,我们相互依存、彼此成长、享受天伦。

    长成了你,修炼了我。对你我不会过分苛求、尽可能给你自

    由的空间。不会以母为尊、以母为大,我们相互尊重、相互

    欣赏、其乐融融。

    心愿二,以简养德。在未来的日子里,所有的一切我们

    不会给你最好的,但一定会给你最适合的。爸妈的恩爱为你

    营造最温馨的生活环境。爸妈的陪伴为你创造最安全的生活

    状态。这两点是我们能做到的,也能给予的。望儿懂得知

    足。

    最后,祝儿健健康康、快快乐乐!也祝天下的母亲节日

    快乐,健康长寿。妈妈:李颖

    2014年5月11日

    通过精简,已经剩下很少的关键词了,可以开始进入下一

    步。

    第二步,找出主干收敛词。

    在刚刚找的收敛词中,我选了三个收敛词作为主干收敛

    词:“初为人母”“感恩”“心愿”。所以,可以确定下主干:

    第三步,整理精简。按总分逻辑、顺序逻辑整理关键词:第四步,整理精简,尽可能形成完美逻辑。

    把同一维度的完美逻辑用绿色框标记起来:可以发现大部分支干都有“期望”,所以“期望”与其同级分支

    的维度都不太一样,因此,将“期望”进行处理:我把“期望”独立放在导图之外,用打圈曲线链接在对应的关

    键词处,表示与之相关。这样,区域导图支干就完美起来了。这

    里需要说明,博赞式思维导图是有局限性的,我们要更好地表

    达,就要灵活使用,切忌固守规则。

    第五步,画中心图和配图。

    中心图我选择了“赵李易辰”“致儿一封信”“5月11日”“母亲

    节”作为主题。这篇文字让我想起信封,所以中心图案选择了一

    个信封:如果你觉得有哪些重要的、需要记忆的,也可以按照之前学

    到的方法进行配图绘制。因为对于这篇文章,我的目的仅仅是想

    了解一下,所以也就没有画配图。最后成图如下所示。如果你还

    需要把此图对外分享,也可以对它的美观度进行升级。文章拆解分析最终形成的思维导图

    利用导图的定向发散辅助分析

    在第三章第一节中介绍过思维导图定向发散的概念。我们可

    以利用思维导图的这个特性,进行辅助思考和阅读。我们知道思

    维导图只是一个工具,它可以配合其他优秀的理论和思维工具去

    使用。当它结合其他理论去使用的时候,导图发挥的作用是定向

    发散、定向思考。之前说过,混乱的发散会影响我们思考,我们

    需要给大脑一个正确的方向,引导它正确地思考。可以说,这个

    时候导图反而没那么重要了,选择哪个理论、怎样去使用理论则

    显得更加重要。下面介绍几种在文章阅读中常用的理论和思维。1.5W2H分析法

    5W2H分析法又叫七问分析法,是“二战”时由美国陆军兵器

    修理部首创,当用“七问”去思考的时候,能够更加全面、减少疏

    漏。

    5W2H中,5W是指What(是什么?)、Why(为什么?)、Who(是谁?)、When(什么时候?)和Where(什么地

    方?)。

    2H是指How(怎么样?)和How Much(什么程度?)。

    我们可以把这7个维度作为主干去思考,这样能更全面理解

    全文意思。这种思考方式适合各种类型的问题。“七问”可以根据

    自己的需要选择,不一定每次分析都用上7个问题。

    5W2H分析法的发散方向

    2.记叙文分析思维记叙文是写人物经历和事物发展的文章体裁。一般的记叙文

    包含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我们在分析记叙

    文的时候,就可以从这几方面进行发散思考。

    记叙文的主要发散方向

    3.议论文分析思维

    议论文是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章体裁。议论

    文主要包含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我们在分析议论文的时

    候,就可以从这几方面进行发散思考。议论文的主要发散方向

    定向发散的思路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重要的是

    平时注意累积,找到适合自己的理论,结合思维导图进行思考。

    说到这里,可能大家会问,我们用这些理论、思维分析文章,和

    直接拆解分析区别在哪里?首先,拆解分析是万能的,适合任何

    文章;其次,拆解分析更多的是自己的思维逻辑,要自己去理

    解,最后形成属于自己对文章理解的框架脉络。而结合理论定向

    发散是使用一般情况下大家会使用的思维方式进行分析。

    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如果你读完一篇文章之后,毫无头绪、很难理解,那就选择结合理论定向发散去分析。否则,可用普通

    的拆解分析法解读文章。

    思考与练习

    请拆解分析下面的文章。(材料摘自网络)

    入职的第一天今天是我入职的第一天,早上我在家吃了一份早餐,早

    餐很丰富,有鸡蛋、面条、豆浆。我看时间有点早,就把刚

    刚订的《广州日报》和《时尚杂志》给看了。

    然后我坐了2个小时208公交车,来到公司总部。在人事

    处见了李秘书,签了合同。他让我到后勤部领电话卡和工作

    证,再去分公司报到。

    因为时间比较紧,我打了个车去分公司。分公司和总公

    司离得很近,就10分钟车程。到了分公司,我看到了李总,他给我介绍了公司的基本情况,还介绍了张师傅给我认识。

    在张师傅的带领下,我开始了第一天的工作。

    晚上八点,我回到了家。第三节 思维导图做读书笔记

    读书是很多人都做的事情,但是能把书读好的并没有多少。

    很多人读书还是停留在小时候读书考试的阶段,觉得把每个字读

    下来,会引用书本的内容就可以了。而事实上,在我们踏入社会

    之后,读书的意义会变得更加宽广,它成为我们自我成长的一种

    重要途径。读书不再是把里面的字阅读一遍那么简单了,我们还

    需要提炼书中精髓,理解书中观点,更重要的是还要把收获的一

    切为己所用。

    书有很多种类,有的像小说一样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给了我

    们精神食粮,也有一些工具类图书能帮助我们用新的思考维度应

    对困难。但是很多时候,我们读完书,却有一种感受,就是好像

    明白这本书说了什么,但是却无法表达出来,对读完的知识似懂

    非懂。这是因为整个阅读过程我们只关注到书中的每个字、每句

    话,却没有整体思考书中每个内容之间的关系,到了最后,你读

    的这些知识就像碎片一样残留在你的大脑当中,似懂非懂,然后

    慢慢地被你遗忘。

    将知识系统化,把碎片的知识织成一张网,让每个关键词之

    间都建立联系,这是在知识学习中思维导图能起的重要作用。

    前面两节,我们已经完成从一个句子到一篇文章的导图绘

    制,这一节来学习整本书的导图绘制。书本内容比文章多出几十

    倍,如何用思维导图进行书本拆解,帮助自己将知识碎片系统化?

    读前准备

    有些人有阅读强迫症,每次读书非得要把每一个字都读完,否则就会觉得很不舒服。有些人拿到一本书就从第一页读起,读

    者读着就坚持不下去了,所有的书几乎都一样,就读了前面几

    页,好像坚持读完一本书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这些现象都是因为

    我们不了解阅读这件事。

    一本书主要是由作者的观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干货”)和

    一些案例论证堆积而成,一般“干货”占了全书的25%,其他内容

    占75%。也就是说,我们只需要把这25%找出来就可以了,剩下

    的75%只是帮助找到和理解这些“干货”罢了。那在阅读一本书之

    前,要怎样才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对整书进行拆解分析呢?关键在

    于激发对书中知识的好奇,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问题、新的疑惑,推进我们对书本知识的探索。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

    骤,通篇了解书籍,并通过初步了解,提出问题。

    1.看书的“门面”

    拿到一本书,首先进入我们眼帘的是书的封面、标题、宣传

    文案、作者介绍、序言、目录等,这些信息都是作者和出版社最

    重视的信息,它们相当于这本书的“门面”,对书的内容具有高度

    的概括性。我们可以阅读它们,了解一下这本书是关于什么的,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相关阅读相关阅读,也可以叫主题阅读,就是根据书本的内容,通过

    网络等找到相关的内容介绍,比如书评、读后感等信息。我们阅

    读相关的信息并不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掌握我们要读的书籍,而是希望通过这些信息阅读,激发出关于书籍的疑问,这样就可

    以带着问题去阅读了。带着问题和目的去学习,能让你的学习效

    率明显提高。

    3.合并同类项与简化

    通过阅读前的准备,相信你已经找出非常多的问题了。接下

    来,就要开始通过阅读,解决你心中的疑惑。可以先从目录下

    手,看着目录把它们进行归类,这个过程称为合并同类项。目录

    其实本身就是一种分类,但是它是作者的思维。通过阅读前的准

    备工作,你对书的整体内容有所感受,便可以按照你自己的思

    维,把目录重新分类。当然,如果你觉得作者的概括很完美,那

    也可以采用作者的分类。

    合并同类项之后就是简化。你必须把划分出来的类别,用一

    个词去概括。也就是说,要通过找收敛词把分出来的类别概括起

    来,而且这个词最好是在原文中出现的。

    到这里,我们就可以把这本书的导图主干确定下来了,也就

    是把整本书的阅读思路确定下来了。

    来看看下面的案例(摘自《非暴力沟通》):

    第一章 让爱融入生活第二章 是什么蒙蔽了爱?

    第三章 区分观察和评论

    第四章 体会和表达感受

    第五章 感受的根源

    第六章 请求帮助

    第七章 用全身心倾听

    第八章 倾听的力量

    第九章 爱自己

    第十章 充分表达愤怒

    第十一章 运用强制力避免伤害

    第十二章 重获生活的热情

    第十三章 表达感激

    第一次阅读这本书,通过主题阅读和了解,将目录按照理解

    初步进行重新分类,并用收敛词进行概括:按照导图的思路,我们可以从主干到二级分支,一级一级地

    拆解分析,最后回归到文章和句子的拆解分析。这个过程中要注

    意的是,一定要从框架开始,先见森林后见树,这是用导图快速

    学习最常见的思维。

    这个过程中,如果内容太多,可以分开绘制几张导图,也可

    以在一张导图上绘制。如果只在一张导图上绘制,那就需要对信

    息精简得更加彻底,也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书本信息。

    下面用一张导图给大家梳理用导图分析书本内容的步骤。用导图分析书本内容的步骤

    思考与练习

    请选择一本书,给它画一张思维导图。第六章 高效能人士都在用的思维笔记

    说起笔记大家都不陌生,我们从小学上学的时候就开始记录

    笔记,一直到工作,少说也有20多年。做了那么多年的笔记,你

    每次记笔记是关注“记笔记”这件事呢,还是关注通过记笔记让自

    己有了提升?

    现在,笔记的内容也变得广泛,它可以是我们微信看到的一

    篇文章,或者是一次游记、一本书的阅读摘抄、一次会议的记

    录、一场讲座的要点等,但是不管什么内容的笔记,我们的目的

    无非都是下面三个:

    (1)暂时没理解或者害怕忘记的东西,记笔记用作后面复

    习;

    (2)可能有用,记下来以后可以用上;

    (3)仪式感和乐趣,这是一个美好的回忆。

    从三个目的来看,笔记具有后用性,就是为以后想要再次使

    用做准备。我们知道大脑记忆资源有限,所以“记笔记”这个举

    动,把一些记不住、可能忘记或者暂时没那么重要的信息记下

    来,留着以后需要时使用。我们常常会在看到信息之后就忘记

    了,哪天要用的时候觉得似曾相识,想不起来哪里看过,想找也

    找不到。所以笔记就像人体外部的“第二个大脑”,把我们觉得重

    要的信息记下,留作备用。我们想一想,如果你这“第二大脑”内容很多,非常凌乱,非

    常复杂,哪一天需要信息的时候,花了很多时间都没找到,这个

    时候,原来记的笔记就变得毫无意义了。笔记的管理其实也是知

    识管理,因为能为我们所用的信息也叫作知识,笔记就是把那些

    未来可能会用上的知识记录下来。

    那如何才能让自己的笔记清晰简单、方便查找呢,思维导图

    的关键词、分类、主次思维就能发挥作用了。本章介绍的内容,思维导图并没有出现得太多,但是可以发现,很多问题都可以用

    思维导图的思维来解决,可见养成思维导图的思考习惯多么重

    要。通过本章,我想再次和大家说明本书多次提及的观点,思维

    导图中蕴含的思维比它本身的形式重要得多,养成思维导图的思

    维,将大大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和思考力。第一节 打造私人的“百度”知识库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笔记的形式已经由纸质的线性笔记转

    向视觉化和电子化的笔记。视觉化笔记更直观、有趣,更利于阅

    读和记忆;电子化笔记更方便快捷。

    每天,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接收各种信息,阅读各种碎片资

    讯。据统计,我们每天打开微信查看信息的次数在50次以上,甚

    至有人学习、工作、生活的事务都能在微信上处理。如果不知道

    如何处理每天出现在你眼前巨量的信息,那就会出现虽然阅读了

    很多但也都忘记了的情况,知识并没有在你脑海里面留存。要不

    然就是没有一个很好的电子笔记管理方式,微信收藏夹里收藏着

    无数信息,却从来没有再看过。

    其实如果利用导图的分类思维、关键词思维,把信息进行分

    类,配合上搜索功能,就能帮助我们在几秒之内,找到想找的笔

    记。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APP,帮助大家快速对信息收集、整理

    和查找,轻松解决平时电子笔记的使用问题,打造一个私人

    的“百度”。它就是全球超过2亿人使用的“印象笔记”。印象笔记的

    功能有很多,本书给大家介绍它最重要的收集整理功能的使用思

    路,更具体的操作可以到印象笔记的官网上查看教程。

    我们先来看看平时看到的消息和文章的来源都有哪些?微

    信、微博、今日头条等APP,以及电脑网页、纸张报纸、会议讲

    座等,印象笔记的功能在于,它可以快速地把这些地方出现的信息记录下来。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万能收藏夹,一键就可以

    把你要的信息存起来。

    快捷收集

    1.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等APP收集

    我们经常使用各种APP来看消息,如果看到好的内容就会分

    享给其他人。如果你懂得如何把一个页面分享出去,那你就懂得

    怎样把各种APP中的信息保存到印象笔记中。因为手机安装完印

    象笔记之后,在分享栏处就会出现印象笔记的图标,直接单击,就可以保存起来了。

    分享页面出现图标

    另外,注册印象笔记账号之后,会生成一个私有邮箱地址,只要往这个私有邮箱地址发邮件,这个邮件就会存进印象笔记之

    中。也就是说,除了分享,也可以通过发邮件的形式存储想保留

    的信息。分享页面的邮件分享图标

    这些信息保存之后,可以在手机、电脑、平板等设备上的印

    象笔记中同步查看,无论在什么平台上,只要登录印象笔记的账

    号,便可以查看收集回来的内容。

    2.电脑网页收集

    除了手机,平时在用电脑浏览网站的时候看见一些图片和文

    字资料,也可以收藏在印象笔记当中。这里可以用到剪藏功能,如果平时使用的是一些主流浏览器,如QQ浏览器、360安全浏览

    器、360极速浏览器、猎豹浏览器、Chrome等,都可以安装剪藏

    插件。

    选中想记录的内容,单击剪藏插件的小象图标,马上就可以

    存储起来。

    安装插件后工具栏上的图标

    3.其他收集

    生活工作中要记录的东西很多,例如客户的名片、路边的一

    个创意广告,时尚杂志上的时装图、会议的录音等,在这些场景

    中,印象笔记都可以快速收集。印象笔记中有拍照存储和录音功

    能,看到想收集的信息,拍个照片就可以存起来了。录音功能也

    很强大,开会或听讲座时,打开录音就可以记录下来了。整理

    上面说到的这些收集方式所收集回来的内容都存储在哪里

    呢?每一次收集,印象笔记都会生成一个笔记文件,这些笔记会

    存在默认笔记本中。

    说到笔记本,要向大家介绍一下印象笔记的存储结构。印象

    笔记有三级结构,分别为笔记本组、笔记本和笔记。平时收集回

    来的资料,要定期进行整理,这个整理周期我建议为一周,就是

    说每周必须要找时间出来将收集回来的信息进行整理。整理内容

    就是把这些收集回来的资料进行分类、合并,方便日后的查找。

    当然这个整理的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有时候也可

    以在一个项目收集完成之后马上进行整理,比如在看一篇几万字

    的文章,内容非常多,这个时候就可以边看边把重点收集到印象

    笔记中,等全部看完之后就可以把这些收集来的笔记合并整理。印象笔记的三级存储结构

    右图是我的笔记本组和笔记本分类命名,你可以根据自己的

    需要,设置笔记本名称,然后进行整理。大家是否发现,每个笔

    记组或者笔记本名称前面我都加了序号,这个序号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排序用的。

    笔记本分类命名示例

    查找

    将收集回来的笔记整理分类之后,后面要使用的时候自然就

    好找很多。但这并不是最佳的查找方式。因为一旦数据量非常大

    的时候,一个个分类去找,效率也会很低。这个时候,就可以使

    用印象笔记的搜索功能,打造个人的数据库。想找什么,搜索一

    下即可。

    印象笔记的搜索功能

    印象笔记的搜索功能非常强大,它的搜索范围为笔记的标

    题、内容、标签,以及所有笔记的全部信息,所以可以说非常精

    准。它甚至可以深度搜索图片和PDF文件上的文字,只要对自己

    的笔记有一点印象,就可以进行关键词搜索。对于一些特殊的笔

    记,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给笔记设置标签,这样找起来便更加

    精准了。印象笔记的功能很多,大家可以自行去了解印象笔记的更多

    功能,用来打造自己的专属知识库。这里要和大家强调的是,笔

    记整理的目的是帮助自己快速找到收集的笔记,切勿追求完美,比如过度关注统一的标题、整齐的排版、精准的分类等,把过多

    时间放在笔记整理之上实际上已经偏离了做笔记的初衷。那笔记

    整理的程度应该怎样去把握?如果能够在5~10秒之内把自己想要

    的笔记搜索出来,那就可以了。

    在这里给大家介绍印象笔记是希望说明高效收集和整理资料

    的重要性,你也可以选择其他方式和其他工具。在信息量爆炸的

    时代,学会整理好自己的知识库,是每个人必须学习的一项技

    能。

    思考与练习

    下载安装一个印象笔记,完成下面的任务。

    (1)注册一个印象笔记账户;

    (2)收藏一篇公众号文章;

    (3)新建笔记本,并根据需要命名。第二节 纸质笔记高效记录法

    学习生活中,电子化的信息很多,但是还有很多场合习惯于

    用纸质笔记记录,纸质笔记依然非常普遍。纸质笔记的应用场合

    很多,它有以下优点:

    (1)更加习惯,记录更快,思考更便捷;

    (2)更加方便,可以随时随地记录;

    (3)能用于一些不适合使用电子产品的场合;

    (4)更加有仪式感和纪念意义。

    相信记纸质笔记是我们最有经验的记录方式了,在曾经的读

    书阶段,用的基本都是纸质笔记。记录方式也基本一样,是线性

    笔记。线性笔记是指主次不突出、颜色单一;另外线性笔记因为

    都是整句摘抄,没有关键词,也不能利用好纸面的空间,所以它

    还缺乏整体性,难以在一张纸上呈现全部内容。但是线性笔记不

    是一点好处也没有,它可以很好地保留信息完整性,对于一些自

    己尚未理解或者需要一字不差记忆的信息,用它记录就非常合

    适。下图为典型的线性笔记。这一节将通过一些方法,给线性笔

    记增加一些思维导图的思维,让笔记内容呈现重点,增强整体

    性。典型的线性笔记示例

    标记重点

    相信标记重点是大家常用的记笔记的方式。大家一般会用直

    线或波浪线在重要的地方进行重点标注,有时候也会用荧光笔来

    标注。荧光笔的覆盖面积比较大,笔迹在纸上特别明显,能达到

    重点突出的目的。而且它是半透明的,可以覆盖文字却也能显示

    出文字,所以非常推荐大家用荧光笔在自己的笔记中标记重点。

    荧光笔的使用有几点非常重要的技巧,如果方法不对,即使用了

    荧光笔,也未必能产生我们想要的笔记效果。

    (1)发挥“色”的作用。

    是否还记得思维导图每个支干的颜色一致这个法则?每个支

    干属于一个内容,不同支干的内容又不同,用不同颜色可以让大

    脑快速区分,从而提高效率。用荧光笔标注,颜色的使用也有讲

    究。

    荧光笔标注的时候,颜色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2种。一种

    颜色标记出主要内容,另一种颜色可以标记出帮助理解的关键内

    容。具体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前做好设定。一种颜色代表一种意

    义,这样可确保过很久之后再看笔记的时候,依然知道所标记内

    容的意义。

    另外,在记录了多个类别的本子上用荧光笔做标记的时候,也可以用“一类一色”的方式进行记录,这样可以快速通过颜色进行类别定位。

    (2)越短越好。

    越短越好就是说在用荧光笔标记重点的时候,标记的内容要

    尽量简短,甚至尽可能只标记关键词。这个是不是似曾相识?其

    实原理和思维导图是一样的,标记太长反而会让我们再看的时候

    失去对重点的回顾。

    (3)越少越好。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页文字满满地被荧光笔所标记(如下

    图所示,内容摘自《时间管理从入门到精通》)。其实这样的笔

    记缺少重点,当再次查看的时候,基本就是重新看一遍。所以标

    记的重点应该尽可能地少而浓缩。用荧光笔满满标记的示例

    巧用导图曲线

    我们很多时候的笔记可能都是建立在教材之上的,是记录老

    师在教材内容之外的补充和讲解。这个时候就可以充分发挥导图

    的曲线优势了。

    来看看下面这篇文章:

    假如现在要记录一条补充笔记:冬黑麦又名东牧草、冬长

    草,它的品质好、适应性强,具有抗寒和抗病的特征。那便可以

    快速地在上面增加内容:

    可以看到,这种记录方式相当于画上了一个微型的思维导图。利用曲线的灵活性,即使增加更多笔记内容,只要纸面有空

    间,都可以轻松应对:

    “场景再现法”做会议笔记

    会议是我们实现工作协同的重要方式,每周例会、家庭会

    议、项目研讨等,都是很常见、每个人都能经历的场景。

    开会前通常有一段等待的时间,这个时间其实就可以开始做

    笔记了。我们可以把现场的情景简单画出来,如会议桌及桌上的

    物品、参会人员、人物的情绪、人物的表情等。这种方式既可以

    帮助你更好地回忆,这种简单的涂鸦和简笔画绘制也可以让你尽

    快进入会议的状态。你还可以边画边想会议的内容,并在自己的

    人物位置处记录下来。用示意图再现场景

    会议开始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以每个人物为中心图,用思

    维导图记录下每个人讲话的内容了。相应的地方用导图分支记录

    完成记录之后,还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把重要的、与自己

    相关的内容标记出来。如有必要,也可以把它们重新整理。

    以上就是在纸质笔记上通过关键词标记、绘制导图曲线来提

    升笔记效率的方法。当然我们也可以直接用博赞式思维导图来做

    笔记,应用的场景也非常多,本书中做了很多专项的介绍,这里

    就不再赘述了。用颜色笔标记出关键点

    思考与练习

    请用“场景再现法”做一次会议记录。第三节 办公桌笔记速记的法宝

    每天我们需要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需要协调同事之间

    的事务,事情繁杂,如果没有好的事项记录方式,做起事来恐怕

    会丢三落四,事情安排得混乱不堪。

    我们可以在便利贴上列出代办事项,然后把便利贴贴在显眼

    的地方来提示重要的事务,我们还可以把冒出来的灵感写在便利

    贴上,便利贴是办公桌笔记的法宝。虽然很多人都在使用便利贴

    来记录工作事项,但是其中有很多小技巧可能会被忽略。

    由撕出一张便利贴开始

    什么?撕出一张便利贴都需要学吗?

    可能大家并没有在意自己在撕便利贴的时候,撕下来的便利

    贴封胶处是弯曲翘起的,这样贴起来自然也会很容易脱落。

    一般撕便利贴方法

    其实只需要将封胶端向左,从下往上撕,这样撕下来的便利

    贴弯曲度会降低很多,而且贴起来非常平整。将便利贴横转可减少弯曲度

    用便利贴制作事项清单

    在便利贴上记下需要完成的一件件事务,前面加个小方框,当完成的时候可以在前面方框打钩,或者直接划掉也可以。

    如果一张只写了两行,便利贴空空的显得很浪费怎么办?对

    于有“强迫症”的小伙伴来说,有个小技巧,就是把便利贴侧过来

    写,便利贴剩下的部分也可以继续利用,此时只需要把使用过的

    剪掉,就又是一张新的便利贴。便利贴制作事项清单

    分割便利贴的小技巧

    给便利贴做个分类

    写完的便利贴需要找个地方给它“安身”,这便是我们的信息收集区,是我们的第二个大脑。我们一般比较喜欢把它们贴在办

    公桌和电脑旁,但是你会发现,一旦便利贴多了,便利贴收集的

    事项和想法就会变得混乱起来。

    便利贴随手贴在电脑上

    不用担心,我们可以把便利贴的“安身”之处进行区域划分,比如把电脑屏幕划分为四个象限,并根据自己的情况为每个象限

    进行定义,例如按项目、按事情重要程度等划分。

    便利贴本身也有颜色,也可以作为依据进行划分。按区域划分后变得清晰

    思考与练习

    请用便利贴给自己一天的工作做一个待办事项。第七章 快速提升写作能力的思维技巧

    写作是最常见的表达方式,小到发一条微信朋友圈、给朋友

    写两句祝福,大到写一篇工作总结、做一个活动策划,写作在生

    活中占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相信大家虽也知道写作重要,但却常常会苦恼于没灵感,不

    知道从何写起,怕写不好,这让我们难以提笔写作。这一章将教

    大家如何使用思维导图帮助我们挖掘大脑的写作素材,梳理写作

    结构,快速提升写作能力。第一节 写作的误区

    走过了读书上学的时代之后,“写作”这个词好像已成为作家

    的专属词语,对于平时忙于工作的我们来说,如非必要,都很少

    会主动提笔写作。和说话一样,写作也是表达方式的一种,平时

    语言表达我们可能没问题,但是为什么在文字表达的时候却觉得

    遇到困难了呢?

    为什么我们害怕写作

    是否记得上一次提笔写作是什么时候,是不是每次写作都像

    挤牙膏那样却也挤不出内容。这是因为我们对写作产生了畏难情

    绪。

    从小到大我们都在学习写作,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为了

    考高分而写作,为了写作而写作。而为了考高分,写作必然会被

    加上各种条条框框、各种要求,要背各种范文。慢慢地我们会觉

    得写作是一件难事,在我们心目中写作表达已经变成一件有很多

    要求、很困难的事了。试着想想,如果你每说一句话都有人指出

    你的说话措辞和语句有问题,你还会想说话吗?写作也是如此,一旦我们把写作当成难事,写作就变成一件“非主动”的事情,如

    果不是因为考试、作业这种必须写作的情景,我们一般不会去写

    作的。所以当写作这项技能如此被搁置,没有去练习使用,那么

    一定会形成恶性循环,越不写,就越不敢写,也越不会写。

    每个人都可以很好地写作要写出一篇好文章,第一步要先搞清楚写作的本质是什么。

    写作和说话一样,是我们与人沟通的一种方式。

    把脑袋里面的想法清楚地写出来,把内心的感受清楚地写出

    来,这便是写作,而所谓的清楚就是让读者清楚。按照这种思

    路,我们对各种文章体裁的理解也简单多了,记叙文就是把一件

    事写清楚,议论文就是把观点写清楚,散文就是把一种情感写清

    楚……把作文写好看成是把事写清楚,写作看起来就好像没那么

    难了。因为对很多人来说,日常生活中表达清楚这件事还是能做

    到的。

    敢写比会写更重要

    对一个写作新手而言,敢写比会写更重要。什么是敢写?敢

    写就是即使你写出来的文章是流水账、逻辑混乱,你也敢大胆写

    出来。不怕写得差,不怕没话写,脑袋里面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开始写作时,只有克服了对写作的那种完美主义情结,不怕自己

    写出的文章很糟糕,你才能让喜欢写作变成可能。

    克服不敢写的“突破障碍训练法”

    取出一张纸,拿起笔,围绕某一主题,给自己5分钟,对主

    题进行不间断的头脑风暴。这个过程中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笔不

    能停、不能间断,如果脑袋里面什么都想不到,那就在纸上

    写“我现在脑袋里面一片空白,什么都想不到”。

    随心所欲地把脑海里面的声音写出来,这就是写作的“突破

    障碍训练法”。可能在大家看来,练习就是写“流水账”,但是其实我们可以通过突破障碍训练,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让我们感受

    到,写作就是把脑海里面的想法表达出来的过程;二是让我们体

    验到,其实自己也可以行云流水地写作,以此突破写作畏难的障

    碍,增加写作信心。我们每天可以花5分钟,进行突破障碍训

    练,慢慢地,你对写作的恐惧感便会减弱。

    思考与练习

    给自己5分钟,对“生活”这个主题进行突破训练。尽情

    记录大脑的想法吧。第二节 用导图做好写作准备

    上一节提到的突破训练大家可以多做,它可以帮我们突破写

    作障碍,感受写作的乐趣。只有当我们敢于写出来的时候,才可

    能有写出好文章的机会。本节我们将用思维导图,从审题、找素

    材、列提纲3个方面让文章的可读性大大提升。

    通过题目拆解做审题分析

    对于一些给定主题的写作,审题就很重要了。主题就像一个

    靶,当知道靶心在哪里的时候,才能把箭射准。虽然对于已经步

    入社会的人来说,按照命题写作好像是学生时代的事,但事实上

    却并非如此。我们的领导就常常给我们出命题写作,比如让你给

    活动做一个总结,要求有情感、逻辑强、总结到位。对领导的命

    令解读也就是审题过程,只有认真解读才能写出符合领导要求的

    材料。

    那什么是审题?审题就是要将题目看清楚,理解清楚。这个

    时候就可以用到前面介绍的思维导图的方法给题目做拆解。这里

    利用了导图关键词的原理,将烦琐的文字信息简化,让题意更易

    理解,目标更清晰。通过一道高考题目,来看看如何用思维导图

    拆解题目。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年。40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

    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

    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

    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角;看今天,你正在与全国

    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

    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

    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来源:2017年高考题目)

    这个命题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材料,另一部分是要求。我

    们可以用导图对它进行拆解。注意,拆解的时候不宜过细,一般

    拆解到主干和二级分支就可以了。因为我们的目的是把握作文题

    目中关键信息的逻辑,即让审题准确,但一般审题时间有限,所

    以保留一到两级支干即可。后面细化的内容,需要时可以回到原

    文中查看,因为内容不多,查找也不会太难。

    先阅读材料,绘制导图:可以看到这个材料主要说的是高考的作用、高考给人们带来

    的情感变化和两届特殊的高考的意义。

    接下来,对作文要求进行拆解:

    首先从题目下手,题目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我的高考”,另

    一个是“我看高考”。拆解分析后,题目透露出几个关键

    点:“我”“看”“高考”。所以写作的时候,必须是要去写“我”,不

    能写其他人;“看”是指看待、看法,是思考结果;还有就是“高

    考”,不是其他考试。其他的3个关键词是副标题、角度立意和字

    数,这些都是很关键又容易被忽略的关键点。

    通过对命题拆解,清晰地了解了题目要求,靶心找准了,接

    下来就可以大展拳脚开始构思作文了。

    用导图做头脑风暴我们经常会遇到没有灵感的时候,一篇文章花了四五个小

    时,都花在找灵感上。实际上,灵感可以通过使用工具而激发出

    来。比如接下来要介绍的,用导图激发写作灵感,确定主题及内

    容。

    在读书的时候是否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明明背过了的知

    识,一到考试就忘记了,考完试旁边同学提醒一个字,就能全部

    想起来。我们的大脑里面存着很多信息,但是这些信息不是都能

    随时调用,它们需要一些线索才能被激发出来,否则就会感觉大

    脑一片空白,死活想不起来。

    那就可以利用发散思维,对现有的信息激荡发散,从而想起

    越来越多的信息和素材。

    头脑风暴一般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在原题目拆解的导图上

    进行,第二种是用圆圈图法。

    1.原拆解导图分析

    可以先找到与接下来写作相关的一系列词语,从这些词语开

    始不断发散,激发出新的关键词,回忆起新的素材和信息。前面

    提到的高考作文题目,我们就可以在题目拆解的两个导图之上进

    行头脑风暴。看着这两个导图上面的内容,关于写这篇作文的任

    何思路和想法,都可以用关键词在上面记录下来。这个类似于前

    面说到的突破障碍写作训练,只是这个过程写的是关键词,而且

    有很多已知的信息作为引导。在题目拆解的导图上进行头脑风暴

    2.圆圈图法

    圆圈图法也是头脑风暴的好工具,它从一个中心主题开始,发散出相关的关键词,并一直不断发散直至找到足够的素材为

    止。

    例如围绕“我看高考”这个主题,用圆圈图法进行头脑风暴。

    首先画两个圆,一个大一个小。小的写上中心主题,这是为

    了提醒我们在做头脑风暴的时候,不要偏离主题了。

    接下来,把关于“我看高考”这个话题的任何想法或者思路写

    在两个圆之间。注意这个过程中要写关键词,不要写句子。还

    有,所有关键词尽量均匀分布在两个圆之间,这样可以留出更多

    灵活空间,方便后面补充。很多学员经常有疑惑:圆圈图里面发散出来的内容的多少是

    否有限制?其实这个还是要看自己,如果写着写着突然有灵感、想到怎样写了,那就可以停止了,否则还可以继续。

    在圆圈图上做灵感记录

    也有人喜欢用下面博赞式思维导图的方式来进行头脑风暴,相比圆圈图,这种方式显得没那么便捷。一是每次还需要增加一

    条曲线,相比之下就没那么直接和快速。因为灵感一出来可能马

    上就会消失,所以记下来的速度越快越好。二是博赞式思维导图发散内容过多的时候,会有不好布局的情况,甚至会有放不下的

    情况。

    导图并不适宜直接做量较大的头脑风暴

    确定逻辑框架

    确定逻辑框架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列提纲。写作之前确定好逻

    辑框架很重要,因为要为文章确定一个公共逻辑,避免在写作的

    时候把文章写得看不懂、写成流水账等。

    文章一般分为开头、中间、结尾三部分,所以可以画出下面

    的导图模型(同样是“我看高考”的例子):中间是头脑风暴的内

    容,三个分支分别代表着开头、中间、结尾三部分。用主干确定方向

    大家是否注意到这个图的主干内部写了“开头”“中间”“结

    尾”,这既代表了这个主干的属性,也是想告诉大家,主干上方

    还需要填写内容。不是说把开头、中间、结尾这三个方向列出来

    就完成提纲了,而是说一开始起码有一个思考方向,这样更有利

    于后面的思考。

    接下来可以通过问问题,激发更深入的了解。首先要问自

    己:“你要怎样用三部分把这件事说清楚呢?”我想到的逻辑是“高

    考对于我的重要性、我走过的高考路、我对高考的期待”。确定方向上的内容

    这里并没有用关键词,而是用短句来描述。不知道大家有没

    有发现,短句里面有些贴题的词语比如“我”和“高考”。把这些词

    写上去,可以帮助我写出和题意相符的文章,避免了审题不清和

    跑题的风险。可以看到,导图最重要的不是怎么画,而是要用它

    来做什么,要落地实践才是真理。

    接下来继续对每个支干提问,边提问边写出分支。提问可以

    围绕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比如:(1)高考对于我的重要性,可以提问:为什么高考对我很

    重要?

    (2)我走过的高考路,可以提问:我走过来的高考路上有

    些什么样的事情?

    (3)我对高考的期待,可以提问:我对高考的期待是什

    么?

    当把这些问题回答出来的时候,文章的框架也就出来了。

    如果列提纲的时候没有太多的想法,也可以按照各种文章体

    裁的结构进行定向发散,比如记叙文的结构是时间、地点、人

    物、经过、结果,议论文的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等等。

    写作框架必须有较强的公共逻辑性,读者才能更容易读懂你

    的文章,你的写作才算是写得清楚。但这要求我们有较缜密的逻

    辑思维,工具只能起辅助和促进作用,不能直接提升我们的思

    维。所以平时应该有意识地多学习和多累积好的思维逻辑,比如

    可以试读别人的文章并找出其中的逻辑框架,通过多次这样练

    习,既学习了写作的逻辑框架,又锻炼了归纳思维。

    思考与练习

    请用本章学习的方法,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第三节 让文章活灵活现的方法

    一篇能够触动读者的文章,往往有大量细节描写,细节可以

    增加对读者想象力的刺激,丰富读者感官感受,带动读者情绪变

    化。那应该如何用视觉化思维增强写作中的细节描写功力呢?

    用绘图法描写细节

    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会为了表达清楚而简单描述,但是描述过

    于简单的时候,只能表达清楚一件事或者行为,却难以表达出这

    件事中所蕴含的情感。如果要把一种情感表达出来,那就要让读

    者置身于情景当中,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读者产生多感官感受。

    如何做到这点,就需要我们把现场的细节描述清楚。影响情绪的

    因素很多,有环境、人物表情、眼神、肢体动作等,在写作时可

    以描述这些细节,达到情感表达的目的。

    1.现场环境细节绘图描写

    来看看这样一个句子:

    她擦了擦眼泪。

    如果她是在医院,可能是因为担心至亲手术而感到紧张;

    如果她是在运动场,可能是因为赢得比赛而感动;

    如果她是在傍晚回家的路上,可能是因为回想起今天的工作

    而委屈。我们会发现环境可以带来无限的联想和情感,所以把环境写

    好、写细,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渲染出更真实的情感。

    场景细节主要是从视觉、听觉两方面进行描写,让读者读文

    章的时候身临其境,看到你所看的,听到你所听的。要清晰描述

    和表达,我们可以把情景用简笔画的方式绘制出来,并在图像上

    标出要进行描述的细节。

    看一下这个案例,说的是一个刚毕业的小姑娘加班到凌晨的

    情景:

    小李今天凌晨3点还在公司做明天的策划案,她虽然感到很

    累,但是她知道不管如何都要坚持,因为这是入职以来第一次做

    策划,无论如何都要做好。

    首先,把小李加班的情景简单示意出来:然后,对情景进行细节描写:

    最后,将细节片段整理成句。

    “终于完成了!”看了一下时间,已经凌晨3点了。

    小李伸了一下懒腰,往窗外望去。远处几座高楼灯火阑珊,她想:也许有人和自己一样,在为梦想奋斗吧。

    明天就要交策划案了,辛苦了几个月,就是在等待这一刻,这是梦想的第一步。公司从来没有让一个工作未满3年的员工做

    过策划案,自己是第一个。这少不了入职这一年踏踏实实的努

    力……

    2.动作和状态绘图描写

    动作和状态的细节描写可以充分表达出角色的内心活动,更

    能让读者感受到角色内心的情绪变化,从而使描写更立体。同样的,我们可以通过绘图,更直观地看到人物的动作细节,从而帮

    助我们更清晰地描述细节。

    来看看这样的一个句子:

    他气坏了!

    首先,画出人物的简单图示:其次,描写关注到的细节:最后,整理成完整的句子:

    他气得眉头紧皱,手紧紧握着拳头,整个脸都通红了。修改笼统描述的词语

    一篇好文章需要修改很多次才可以完成。

    一篇好文章一定会有初稿,然后在初稿上修改,即使是非常

    优秀的作家,也有这样的写作过程。有些好文章甚至是一个团队

    一起创作的,比如现在很多公众号阅读量“100000+”的文章。一

    个写作的新手可能会有一次性写出佳作的念头,但是越给自己设

    定这样完美的目标,最后越难以完成,越容易对写作产生恐惧。

    所以,我们首先需要大胆写出来,写完后再慢慢修改,把它一点

    点丰满成一篇好文章。

    关于修改有个很直接的技巧,就是修改那些笼统描述的词

    语。笼统描述词语就是指那些表达起来具有笼统性的词语。比

    如,“很”这个词就是笼统描述词语,它指的是程度,但是又不能

    把具体的细节体现出来。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换掉这些笼统描述

    词,用另一种可以描述细节的方式来表述。

    举个例子:

    他很困!

    换掉“很”,可以改成:

    他几天没睡了,眼睛里充满红血丝,虽然努力睁大眼睛,但

    眼前还是模糊一片。

    我们写作的时候习惯于用这些笼统描述词,这些词虽然用起来简单,但在表达上却缺少情感。所以遇到这些词时,可以考虑

    换一种表达方式,增加细节和情感表达。

    常见的笼统描述词语有“很”“非常”“十分”“想”“说”等,如果

    你的文章里有些这词,可以考虑换一种方式表达。第八章 思维导图帮你成为演讲达人

    要成为一个演讲达人,清晰的表达思路和台上的自然自信是

    必不可少的。对于新手而言,在演讲之前,克服紧张情绪,是把

    准备好的内容讲好的前提。第一节 克服台上紧张情绪的妙计

    紧张的本质

    不要以为台上的紧张感只有你才会有,一个演讲老手在演讲

    前都可能感到紧张。紧张是人类的本能反应,它深深刻在我们的

    基因当中。

    地球上的动物从出现的时刻,就以弱肉强食的规则生存着。

    当我们觉得不安全的时候,就会因警惕而进入自我保护的状态:

    精神紧张、多巴胺分泌增多、肌肉绷紧准备进攻或逃走。上台很

    紧张的时候,同样也会出现这种现象,这是因为我们觉得不安全

    了。当然,随着人类的进化与发展,“不安全感”不再是指生命危

    险了,而是你无法预判演讲是否会得到认同,怀疑讲完之后听众

    心里会不会嘲笑你,是这些未知的风险预测让你产生了不安全

    感。

    理解了紧张的本质有利于对它进行调整。因为如果知道了某

    个问题形成的原因,那么在这个问题出现的时候,就会有更多的

    安全感。理性认识紧张,这一点本身就可以帮助我们减少紧张

    感。如果紧张了,就告诉自己,是自我保护模式又启动了。你要

    承认紧张是属于你基因里的一部分,它并不是你独有的,你也永

    远丢弃不了它,但是可以去缓解它。

    设法获得认同

    如果听众对你的演讲鼓掌致意,这是给你认同,它能让你觉得安全,从而减少紧张感。

    一般可以通过让听众笑起来或者鼓掌等与演讲者互动的方

    式,让演讲者获得被认同感,从而减少紧张感。所以可以在演讲

    中加入能让听众产生认同感的元素。

    (1)幽默。

    如果通过精心准备,用幽默的方式引得听众哄堂大笑,那一

    定能让演讲者获得认同感。

    (2)互动。

    很多演讲者在开场的时候都会使用游戏。通过游戏既可以破

    冰,也可以切入主题。互动可以增加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沟通交

    流,使听众看上去在配合演讲者的任务,认同感增加,进而减少

    演讲者的紧张感。

    想象自己获得认同

    当你逼真地想象听众对你是认同的,你的身体便会没那么紧

    张。做一做逼真的白日梦,让你的身体信以为真。

    (1)主动寻找支持和友善的目光。

    把目光投向台下看上去友善的支持者,让注意力集中在让你

    感觉比较舒适的人身上,想象他很认同你、正在认真听你说话。

    (2)通过想象转变自己的角色。想象自己有点名气,抬高自己。想象自己正在给大家分

    享“干货”,就像给每人发个小礼品一样。想象人群中总有一些

    人,需要你帮助他们去改变。想象有几个忠实粉丝正在认真期待

    着听你的演讲。

    (3)期望值低一些。

    别指望每个听众都认同你。对自己的期望越高,就越容易受

    影响。不管经验多么丰富的演讲者,都难以保证让每个听众都喜

    欢。不过至少可以用自己的演讲影响那些志同道合的人,即使只

    有一个,演讲都可以算是成功。

    做好演讲准备

    乔布斯在演讲前都会花数十个小时准备,每一个优秀的演讲

    背后,都是很长时间的试讲和打磨。充分的准备能增加上台前的

    自信,紧张感自然也会随之减弱。

    当然,演讲的准备有很多方法,下面将给大家介绍,如何用

    思维导图做演讲准备。

    思考与练习

    请把本节内容绘制成思维导图,下次演讲前可以拿出来

    阅读。第二节 5分钟导图快速演讲构思

    我们在台上常常会因为心里只想着接下来要讲什么而忽略了

    与听众互动,而用一张导图把思维视觉化,便能解放大脑和双

    手,让演讲更加自如。你再也不需要拿着一叠厚厚的演讲稿读

    了,你完全可以把所有的演讲内容浓缩到一张导图上,用关键词

    提醒核心主题,发散思考,让表达畅通无阻。

    前面还介绍过公共逻辑的概念,我们在沟通表达中,使用上

    公共逻辑能让对方快速地听明白。博赞式思维导图中便蕴含了公

    共逻辑,再加上导图的发散思考、关键词特性、思维可视化等好

    处,如果想让自己的演讲条理清晰、容易明白,用思维导图来辅

    助势必事半功倍。

    用思维导图思考演讲三要素

    演讲三要素分别是:听众、环境、核心主题。这三要素决定

    了整场演讲设计的基调,一场好的演讲要从三要素开始。

    (1)听众。

    听众就是我们的演讲对象,演讲必须符合听众的身份、专业

    度等。如果听众是你的领导,那说话方式就要规范、尊重,多点

    眼神交流,面带微笑,让领导觉得你自信;如果听众专业水平较

    低,那就不能太过理论化,应该把内容设计得通俗易懂,多用案

    例说明;如果听众是行业专家,那需要有专业的数据和严谨的论

    证。所以,根据听众的情况,在内容设计上需要有所不同、有针

    对性。

    (2)环境。

    演讲的场地、设备、时间等环境因素都能够影响听众对演讲

    的专注程度。演讲前应对现场的设备进行检查,比如麦克风音

    量、讲台高度是否适合。尤其对于演讲新手而言,如果可以到演

    讲场地试讲练习,提前感受一下现场,那么在真正演讲时将更加

    自信流畅。演讲时间段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12269KB,2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