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21
编号:2108
高维度思考法.pdf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月21日
第1页
第4页
第15页
第26页
第40页
第198页

    参见附件(10037KB,206页)。

     高维度思考法,这是一般帮助你成长的籍,在书中能够教到你从解决问题到发现问题,让你提前把问题给解决了,这样才能避免出更多问题。

    高维度思考法内容提要

    一直在解决问题的人,永远不可能发现问题。理解“发现问题的思路”,意识到“无知、未知”,就能获得打破“常识之墙”的创意。现阶段,我们往往被“解决问题型”的价值观所支配,在已知的范围内努力解决已经存在的问题。然而,“靠知识量取胜”和“解决既有问题”已不再是我们该努力的课题,发现并定义存在于未知领域内的问题才是我们更应该做的。

    书中以伊索寓言中的“蚂蚁和蝈蝈”来做比喻,分析“解决问题型”和“发现问题型”这两种思考方式的不同和特征。指出擅长解决既有问题的人并不擅长发现问题,反之亦然。但是这二者在企业中同时存在,掌握发现问题的思考方式,自觉认识到自己原本在哪些部分上占优势,思考如何活用自己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才是关键的。

    同时,为了更好地在未知领域中发现问题,书中还介绍了三种提升视角或思考“维度”的方法,让大家更好地发现问题,正确定义问题,从而做到真正的问题解决。

    高维度思考法作者信息

    细谷功,商务顾问。毕业于东京大学工学部。初任职于东芝,后进入安永咨询公司(Ernst&Young Consulting,QUNIE 前身),负责产品开发等领域的战略制定及业务改革计划的制订、执行和定义。现任QUNIE 顾问研究员,另于企业和大学开展思维能力相关的研修和业务。著有《地头力:从结果出发解决问题》等作品。

    高维度思考法主目录

    PARTⅠ “知”与“无知、未知”阐明其结构

    PARTⅡ “解决问题”的困境 能“解决问题”的人不能“发现问题”

    PARTⅢ “蚂蚁的思维”vs.“蝈蝈的思维” 从解决问题到发现问题

    PARTⅣ 发现问题所需的“元思考法”升维发现问题

    高维度思考法截图

    高维度思考法 如何从解决问题进化到发现问题

    [日]细谷功 著;程亮 译

    书名: 高维度思考法:如何从解决问题进化到发现问题

    作者: [日]细谷功

    译者: 程亮

    书号: ISBN 78-7-5113-7633-6

    版权: 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前言

    一生留下近40册著作的管理界巨匠彼得·德鲁克在逝世前约两年(2

    004年初)时曾接受美国 《财富》杂志的采访,记者问他:“假如您还有

    没写的主题,会是什么?”德鲁克答道:“是无知的管理。要是早写出来

    ,大概已经成为我的最高杰作了。”

    无知的管理……早已对经营洞悉无遗、预见了“知识社会”和“知识

    劳动者”的德鲁克,在人生的最后关头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

    说起无知,距今两千多年,苏格拉底曾提出“无知之知”的概念。在

    那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中,苏格拉底听说德尔斐神庙传出神谕,称“苏格

    拉底是最有智慧的人”,可他自己对此“毫无印象”,便同众多“智者”交

    谈,然后得出了结论——自己与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我知道‘自己多么

    无知’”。这便是“无知之知”的由来。

    奇妙的是,“经营学之父”和“哲学之父”探寻到的领域却都是“无知”。也就是说,“无知”是孕育新智慧的最重要的关键词。

    这听起来有些像禅学问答。“知识丰富”为好,“无知”为不好——这

    是世间“最基础的常识”,但本书反而挑战这一价值观,探究“德鲁克和

    苏格拉底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同时也尝试着对用来实践发现问题的

    思维方法论做出阐释。

    “无知、未知”与解决问题的困境

    “写下你对‘租庸调’的认识。”

    这是1908年日本旧制一高(现日本东京大学教养学部)的入学试题。这个题目对考生的“填鸭式知识量”有着极高的要求。如今,这样的问

    题已经完全不适用于人才需求了,因为如果只是单纯地比拼“知识量”,人类是敌不过电脑的。

    IBM的人工智能“沃森”,曾在美国最受欢迎的智力问答节目《危险

    边缘》中战胜人类冠军。从人工智能击败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开始,电脑

    逐渐在各种智力活动中凌驾于人类之上。“靠知识量取胜”和“解决既有

    问题”已不再是人类该努力的课题。

    现阶段,人类应该把努力的方向转换至(广义的)解决问题,即发

    现并定义没人意识到的新问题这一“上游部分”。在商业、教育等多种场

    合,均要求这种“从下游到上游”的需求转换。

    以商业而言,所有业界一致要求员工以“发现问题型”的方式工作,也就是说要能够主动发现顾客的潜在需求,而不是被动应对来自顾客的

    交易需求;不是在其他公司的后面苦苦追赶,而是创造出业界前所未有

    的革新性的商品或服务;不是单纯提供个别的商品或服务,而是从需求

    中挖掘出顾客的根本性需求并提交方案。用河流来比喻,就是不要在下

    游静待顺水而下的猎物落网,而是应该站在险峻的上游,即便需要在岩

    石间反复搜寻,也要找出隐藏其间的猎物。

    这里的问题在于,“下游”和“上游”不仅要求各自必需的着眼点,所

    要求的工作价值观和技能也不相同,有时甚至完全相反。也就是说,擅

    长(狭义的)解决既有问题的人不擅长发现问题,反之亦然。这便是本

    书所阐述的“解决问题的困境”。

    如今,社会、公司、学校所提倡的价值观几乎已统统被优化为“下

    游的价值观”。因此,我们现在需要溯流而上,逆转价值观,将必要的

    思路转换至“上游”。

    “上游”所需要的,不是囿于旧有成见的思维,而是发挥“想象力”和

    “创造力”以开拓新世界。换言之,就是要将人类的“思考”能力完全发挥出来,仅此而已。为此,我们不能把知识当成“存量”来用,而必须将其

    视作“流量”来活学活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换价值观,着眼于“无知”

    和“未知”,而非积存的知识。

    “困境”的机制和解决方法

    那么,这种“困境”是由怎样的机制产生,又需要如何解决呢?

    本书将以“无知、未知”为线索,从两个角度加以分析。一个是“作

    为‘知’的对立概念”。“知”有时会成为阻碍新发现的重大要因,所以本书

    会着眼于将“知”重置(unlearn)这个意义上的“无知的优点”。

    另一个是“无知之知”这一侧面。苏格拉底所提倡的重点不在于“无

    知本身”,而在于“无知的无知”(不自知无知的状态)这一“元级(meta-

    level)”的无知。

    正如前文所述,解决既有问题的(狭义的)“解决问题”,与作为其

    “上游”的发现新问题的“发现问题”,二者所要求的思路和价值观是正相

    反的。然而迄今为止,在极大程度上受到重视的却是(狭义的)“解决

    问题型”的思路。本书将对二者进行彻底的对照和比较,阐明如何活用

    无知以消除“困境”的思路。其核心便是“从知到无知的视角转换”,以及

    与此相关的三组关键词——“从存量到流量”“从封闭体系到开放体系”“

    从固定维度到可变维度”。

    本书会以“蚂蚁和蝈蝈”作为比喻,对基于上述三种视角的思路加以

    比较,尝试从“无知”的观点出发,对一直被人们视为理所当然的“蚂蚁

    是善,蝈蝈是恶”这一价值观进行检验,同时展开新的讨论。

    此外,本书还提出“通过元级超越维度”的思考法,将其作为活用“

    无知”和“无知之知”的具体思考法,用来发现问题和定义问题。

    如此,本书便介绍这种着眼于无知和未知来发现新问题和创造新视角的思考法,并将其作为解决“困境”的方法。

    德鲁克在其1994年的著作《后资本主义社会》中,关于“知识提高

    生产力”做了如下论述,可供参考:

    伟大的英国小说家爱德华·摩根·福斯特(1879 - 1970年)

    提倡“联结”。(中略)联结所需要的,是用来定义问题的方法

    论,其重要程度甚至超过当今流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中

    略)需要“未知事象的体系化”(Organizing Ignorance)。事实

    上,这也是我从40年前便已开始写的书的标题,但至今仍未完

    成。

    这里的“定义问题”,接近本书所说的“发现问题”。而从这段话中,也能看出德鲁克一生的问题意识。

    本书全貌

    本书的结构和整体概要如图所示。

    本书的结构和整体概要本书大体上由四个部分构成。PART Ⅰ对“未知的未知”加以阐述,同时提出本书对于“知”和“无知、未知”的定义和框架。

    PART Ⅱ针对“‘解决问题’的困境”,通过对比“河的上游和下游”,阐释“解决问题与发现问题的思路差异”,即在何种场合需要何种思路,它们之间存在怎样的结构性矛盾,也就是“困境”,以及“为什么”会出现

    这种困境。发现问题居于解决问题的上游,但二者之间并非一路坦途相

    通,而是存在不连续的裂隙。很多时候,人们正是因为没有意识到这一

    点,才难以发现问题。世人往往被“解决问题型”的价值观所支配,本书

    会在这个部分谈及该现象的原因,并探求困境的解决办法。

    PART Ⅲ通过“蚂蚁和蝈蝈”的类比,明确对比两种思路,思考二者

    的对立结构和“共存共荣”的方向性,同时指出基于“奇点”的发现问题和

    用以预测未来的着眼点。任何领域均存在蚂蚁思维的人和蝈蝈思维的人

    ,关键在于理解这两种思路的机制,根据不同的场合加以区分,各尽其用。

    PART Ⅳ讲解了三种通过超越维度打破壁障的元思考法,即能像蝈

    蝈那样“跳跃思考”的“用以发现问题的思考方法”。

    这里的关键词是“上位概念”和“元视角”。本书将通过三种上位概念

    的用法,讲解蚂蚁和蝈蝈的思路差异之一——“是只用下位概念思考,还是配合上位概念思考”,将其作为关系到具体创意的思考法介绍给读

    者。

    本书将直面“无知”“知”等抽象概念,尤其是PART Ⅰ、Ⅱ中的讨论

    ,非常抽象,部分读者可能会感到难以理解。若出现这种情况,建议这

    部分读者把PART Ⅰ、Ⅱ当作“要点”,从相对容易理解的PART Ⅲ开始

    读起,然后再回头去读PART Ⅰ、Ⅱ。

    希望读者能理解“用以发现新问题的思路”的机制,重新审视“无知

    、未知”“上位概念”“元视角”。只要读者能够想出打破旧有的“常识之墙”

    的创意,向着新领域不断跃进,本书的目标就算达成了。

    细谷功目录

    前言

    PART Ⅰ “知”与“无知、未知” 阐明其结构

    1.1 “未知的未知”这一死角

    你能列举出几个“便利店里不出售的东西”?

    拉姆斯菲尔德所说的“未知的未知”

    “常识”是位于“已知的未知”外侧的墙

    1.2 “知”是“事实和解释的组合”

    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解释”

    事实是零维,解释是N维

    解释就是“分”和“连”

    “画线”须明确“方向”和“长度”

    知识是“可重现”的快照

    想象和创造是指“知识的重构”

    1.3 “无知、未知”的思考框架

    “无知、未知”和“三个领域”

    通过“维度”所见的三种无知关于无知的对立轴

    1.4 已知和未知的不可逆循环

    “知”和“未知”扩张的边界

    “无知、未知”和“知”的循环

    “无知管理”的思维方式

    1.5 苏格拉底和德鲁克所提倡的 “无知”的两种视角

    “元认知”是基于“无知之知”的意识的原点

    用无知重置既有知识

    你能做到unlearning(舍却所学)吗?

    德鲁克所说的“无知”的活用法

    PART Ⅱ “解决问题”的困境 能“解决问题”的人不能“发现问题”

    2.1 “知(识)的困境”

    “问题”源自事实和解释的乖离

    创新者是指“重新画线”的人

    模式识别有助于理解,模式化导致死脑筋

    “画线”导致“出乎预料”

    定义问题造成“封闭体系”

    2.2 “封闭体系”的困境

    “封闭体系”和“开放体系”的循环

    “公司”这一“封闭体系”也会成长、退化

    同样适用于人类的“封闭体系”的困境

    2.3 “解决问题”的困境

    从下游的解决问题到上游的发现问题上游和下游是不连续的

    社会、企业、学校被“下游”最优化的原因

    PART Ⅲ “蚂蚁的思维”vs.“蝈蝈的思维” 从解决问题到发现问题

    3.1 “蚂蚁思维”与“蝈蝈思维”的差异

    蚂蚁与蝈蝈的思维的三个差异

    判断是蚂蚁还是蝈蝈的检查表

    3.2 从“存量”到“流量”

    当蚂蚁的美德瓦解时

    “有产者”与“无产者”的区别

    从“未知”=“不知道的事”开始思考的蝈蝈

    积蓄“已知”=“知(识)”的蚂蚁

    3.3 从“封闭体系”到“开放体系”

    “画线”的蚂蚁与“不画线”的蝈蝈

    重视“中心和序列”的“封闭体系”

    “二选一”的蚂蚁与“二分法”的蝈蝈

    “封闭体系”思路的优势和弱点

    3.4 从“固定维度”到“可变维度”

    为了“升维”,要以“上位概念”思考

    是使固定变量达成最优化,还是创造新的变量

    各单位所体现的经营管理的维度的不同

    低维比高维容易理解

    “固定的蚂蚁”与“可变的蝈蝈”的对立结构3.5 从“奇点”出发的问题发现法

    “奇点”是如何产生、进化的

    蚂蚁和蝈蝈对待奇点的不同反应

    权力阶层vs.革新者

    画线?不画线?

    奇点进化例——智能手机时代的信息安全

    用来思考“奇点”的框架和练习题

    奇点发现法——着眼于“禁止”“其他”

    3.6 蚂蚁和蝈蝈能否共存共荣?

    各领域的蚂蚁和蝈蝈

    在“二维”中,蚂蚁常占据压倒性的优势

    蝈蝈在蚂蚁窝里跳不起来

    互相怎么看

    通过“元级”克服对立结构

    决定是蚂蚁还是蝈蝈的性格和环境

    PART Ⅳ 发现问题所需的“元思考法” 升维发现问题

    4.1 上位概念与下位概念

    上位概念是指用以思考的解释层

    上位概念是指用“元”思考

    脱离“现在、这里、这个”

    “无知之知”是“元认知”的产物

    4.2 通过“抽象化、类推”升维

    “分类”是源自抽象化的上位概念“关系与结构”的抽象化

    不用方程式难以教算术的理由

    抽象化没有“公民权”的理由

    作为抽象化应用的“类推”

    4.3 通过思考的“轴”升维

    思考的“轴”是指解释的方向性

    思考的“轴”的三个种类

    “多样性”之所以重要的理由

    4.4 通过“Why(上位目的)”升维

    目的与手段、原因与结果是“一个道理”

    “为什么?”是向上位概念回溯的唯一口令

    “How型疑问词”的“维度”

    只有“为什么?”能“重复5遍”

    以上位目的思考的Why型思维

    通过Why型思维“改变赛台”

    4.5 为了活用“元思考法”

    与上游工作契合的元思考法

    上位概念的工作不可能“分担”

    后 记PART Ⅰ

    “知”与“无知、未知”

    阐明其结构

    PART Ⅰ的整体概念图PART Ⅰ的要点

    思考时要将知的世界分成“三个领域”:“已知的已知”“已知的未

    知”“未知的未知”。

    尤其重要的是,要把未知的领域一分为二,意识到“不知道自身

    还有不知道的事”=“未知的未知”这一领域的存在。

    “知”是“事实和解释的集合体”,知识即定义为该集合体的快照。

    通过“维度”理解“知”和“无知、未知”的世界,而维度大体上可分

    为事实(零维)、宽(一维)、轴(N维)。

    活用苏格拉底和德鲁克所提倡的“无知”的两种视角,有助于发

    现问题。

    在PART Ⅰ中,我将尝试对发现问题所必需的“无知、未知”做结构

    化处理,将其作为框架呈现,进而通过与“知(识)”的对比,从多个角

    度切入,对无从捉摸的“无知、未知”进行整理和讲解。在“知识是一切的原点”的(狭义的)解决问题的阶段,为了把“已

    知的未知”变成“已知”,使固定变量达成最优或者比喻为“给固定轮廓中

    的空白图案上色”——这一点至关重要——就需要灵活运用已经具有一

    定体系的知识。

    与之相对,在发现问题的阶段,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较高,此时要求

    的则是“找出变量本身”,所以需要在运用既有知识的基础上发挥新的创

    造性,因此着眼于“无知、未知”就会变得很关键。

    那么,着眼于“无知、未知”具体该怎样做呢?本应无所不能的知(

    识)为何有时反而会变成消极因素?无知和未知何以能成为积极因素?

    下面我们就来一同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1.1 “未知的未知”这一死角

    “根本没意识到自己不知道”以及“无知、未知”,它们有何意义?让

    我们先来找出需要着眼于此的动机。

    首先,作为全书的绪论,这里会利用简单的练习和常见的事例,同

    大家分享把视角从“知(识)”拓展至“无知、未知”的过程。

    你能列举出几个“便利店里不出售的东西”?

    请备好纸笔,实际动手尝试解答以下问题。

    两个问题为一组。限时一分钟,请尽可能多地列出答案。

    【问题①】 “列举便利店里出售的东西”(限时一分钟)【问题②】 “列举便利店里不出售的东西”(限时一分钟)

    你列出了哪些东西?有多少个?

    其实稍经思考就会发现,回答这两个问题需要“不同的思路”。

    问题①“列举便利店里出售的东西”,相对而言比较简单。想必九成

    以上的读者都会想起自己常去的便利店,然后从货架的一端开始逐次“

    浏览”,同时列出这些商品:“饭团、盒饭、副食品、乳制品……”如果

    单词的“细度”(例如饭团所用的具体食材等)暂且不论,则几乎所有列

    举出来的商品都是这样的。

    可以说,这同我们依赖“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思考创意时的“用脑法”

    是一样的,即找到脑中的“货架”——也就是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然

    后从一端开始浏览,按需取出上面的物品。在这种情况下,思路的个体

    差异是非常少的(大家的想法都一样)。

    那么,“不出售的东西”又如何呢?这个问题不同于前者,其思路和

    答案因人而异,千差万别,能够如实体现“头脑的灵活度”。

    首先,无法摆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人,会想起与便利店类似的

    其他商店,例如百货商店、家电卖场等,然后仍旧在“货架”上浏览商品

    ,如钱包、皮包、鞋、服装、寝具、冰箱、手机,等等。总之比起前一

    个问题,只有“货架的种类”变了,思路还是完全一样的。

    头脑再灵活些的人,会扩大范围,想到与便利店差异较大的商店,比如各种兴趣爱好用品的专营店,然后在这类商店的“货架”上浏览商品

    ,如“自行车、钓鱼竿、高尔夫球、滑雪板、小提琴……”然而,这种思

    路仍未脱离“知识和经验”的范畴。

    头脑更灵活的人,可能会想到“大件”(汽车、房屋)或“奢侈品”(

    珠宝、高级手表),甚至还可能想到下面这样的答案:

    ·(不属于产品的)“服务”(保洁、咨询……)·“生物”(狗、蛇、独角仙……)

    ·“无形之物”(电、煤气、空气……)

    ·“极巨大或极昂贵的东西”(银河系、非洲之星……)

    ·“以前有而现在没有的东西”(平安时代的空气……)

    ·“本就不是商品的东西”(爱、人行横道……)

    ·“世上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永动机、时光机……)……

    “便利店里不出售的东西”其实是无限多的,如图1-1所示(这只是

    其中一例,若从其他侧面观察,还可能通过各种切入点进行不同的扩张)。

    图1-1 便利店里不出售的东西的范围的扩张

    可以想到仙女座星系、宿醉、助动词、希格斯粒子、邪马台国、跳

    蚤的心脏、长生不老药……倘若进一步发挥想象力,还有迪士尼乐园的百年免费门票、无人能解的微积分、青春的苦涩回忆、跟源赖朝的握手

    券、奔跑时速高达200公里的蟋蟀……可谓无穷无尽。

    总而言之,包括荒诞无稽的事物在内,“不出售的东西”是“应有尽

    有”的。然而我们听到这样的创意时,却常会做出“这样也行?”的反应。这正是一种“囿于固定观念”的状态。

    虽然回答这个问题只需要一分钟,却能轻易检验出思维之环可以扩

    张多远(视野能扩张多远),亦即“头脑的灵活度”。

    将这部分引导练习与“知(识)”和“无知、未知”联系起来,更能得

    出几条训示:

    ·运用既有的知识和信息获得创意会更加简单快捷

    ·想出创意的过程几乎不会因人而异

    ·既有的知识和信息中存在“向心力”(知道得越多,越难摆脱)

    ·轻易意识不到“根本没意识到自己不知道”

    ·崭新的创意是指“乍看很蠢”“引人发笑”的东西

    此外,通过这样的引导练习,还能从各方面对创意有所意识。关于

    这部分的内容,会在本书的各章节进行讲解。

    拉姆斯菲尔德所说的“未知的未知”

    经过上一节的“便利店例题”,本节将针对“未知的未知”这一“连不

    知道都不知道”的领域,重新思考它与“知(识)”的相对关系。

    说起“无知、未知”,有一段话值得注意。2002年2月12日,时任美

    国国防部长的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在记者会上被问及“伊拉克政府向持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恐怖分子提供援助一说有何证据”时,他给出了

    闻名全美的回答:

    首先存在知道自己知道的“已知的已知”(known knowns)

    ,然后存在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已知的未知”(known unknowns),另外还存在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未知的未知”(unknown

    unknowns)。

    (There are known knowns; there are things we know we kno

    w. We also know there are known unknowns; that is to say we kno

    w there are some things we do not know. But there are also unknow

    n unknowns-the ones we don’t know we don’ t know.)

    这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未知被分成了两类,在“已知的未知”外侧

    还存在“未知的未知”(图1-2)。这使我们重新意识到一件理所应当的

    事——关注“连不知道都不知道”的领域,是开拓知的世界的第一步。

    图1-2 拉姆斯菲尔德所说的已知和未知的三个分类

    无论个人还是企业等组织,通常存在一种误解和盲信,那就是以为“第二个环”的内侧——“已知的未知”和“已知的已知”就是“整个世界”。

    人们很容易忘记一个至理:人类的未知远超(足有天文学上的差距)已

    知。

    正如图1-3所示,从内向外的第一、第二个环,其实只是我们所处

    世界的一小部分(如同宇宙空间中的地球)。可以说,深刻地认识到这

    一点是发现问题的基本前提。为了便于表现,“第三个环”也用线画了出

    来,但它实际上应该是无限的,是不停膨胀着的,完全可以代表“宇宙

    的尽头”。

    图1-3 “三个环”的相关误解和实际形态

    这种体验与“便利店的引导练习题”类似。“便利店里不出售的东西”

    其实存在无限的可能性,但我们会在不知不觉间被“世上出售的东西”这

    一“知道不出售”的领域束缚,至于其外侧那无限大的领域,则甚至连想

    都想不到。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这样的例子。后文还会提到,我们会被这个“外

    侧的环”以各种形态“包围在内”,很难发现其存在。这也恰恰关系到“无

    知之知”的重要性。例如在风险管理的世界里,人们会设想可能发生的风险并思考相应

    的处理办法。但实际上,作为风险而被认识到的风险(可能发生哪些事)已然属于“已知的未知”,而真正应该考虑的是“甚至无法设想的事”,也就是“未知的未知”。“出乎预料”这个词有两层含义,一是“未知的未

    知必然存在,所以就算知道也无计可施”;二是对于“未知的未知”这一

    领域毫无预料。对于风险管理而言,后者是很糟糕的状况,正是“对于

    未知的未知连想都没想过”的典型。

    举个例子,比如用互联网检索引擎搜索信息。我们往往会陷入一种

    错觉,以为任何未知的信息都能搜索出来,但实际上,当你想到要输入

    “关键字”的一瞬间,搜索出来的结果就必然无法脱离“知道自己不知道”

    这一领域,而真正的“连不知道都不知道”,则处在其外侧无限扩展的“

    连关键字也想不出来”的领域。

    “常识”是位于“已知的未知”外侧的墙

    再把“三个领域”扩展到商业顾客的范围来看。既有顾客处于最内侧

    的环里;被视为现有市场的对象顾客——“知道有可能购买,还没买”的

    顾客处于第二个环里;目前甚至还没被设想为顾客的人,即所谓的“未

    创造”的顾客,处于第三个环里。

    德鲁克曾经说过:“商业就是创造顾客。”身处稳定业界的人,总是

    容易张口闭口“有或没有市场”,这恰恰体现了局限于“第二个环”内侧的

    思路。可以说,德鲁克的那句话直截了当地呈示了一种精神,就是要着

    眼于第二个环的外侧。

    世间所谓的“常识”也正是如此。可以说,位于“已知的未知”外侧的

    墙,其名即为常识。在这种情况下,世间“非常识的”行为和现象自然并

    非不可见,但就算能亲眼见到“事实”,人们仍会建起一堵名为“常识”的隐形之墙,并在墙上安装过滤器,把墙外侧的“非常识的”领域排斥在外

    ,认为那不值得思考。也就是说,即使亲眼能见,也认识不到其存在。

    世间所谓的常识,终归是虚幻的东西,会因时间、场合、地点而改

    变。昨天的常识可能变成明天的非常识,这个业界的常识可能是那个业

    界的非常识。依着固守常识的事物观,反而看不见重要的东西。也就是

    说,我们不仅会陷入无知的状态,更会陷入没意识到自己正处于这种状

    态的“无知的无知”的状态。

    举个身边常见的例子,比如在职场上,上司叫下属“拿出更有新意

    的创意!”可一旦下属提出“真正有新意”的创意,上司无非会给出“其他

    公司也在做这个方案吧?”“这个构想为时尚早”之类的评价。这其中的

    结构,也可用上述的“三个环”来加以说明。

    上司所说的“有新意”,根本没脱出“第一个环的外侧,第二个环的

    内侧”这一领域,而且恐怕连上司本人也没意识到这个结构的存在。下

    属提出的创意,却处在(对于上司而言)“第二个环的外侧”。突然“有

    新意”到如此程度的创意,往往会遭到上司的否定。

    此外,“三个领域”是因人而异的。对于某些人而言属于“已知的未

    知”这一领域,对于其他人而言可能就是“未知的未知”。

    我们即使在无意识中谈到未知的领域,也往往是在谈论“已知的未

    知”,对于连不知道都没意识到的“未知的未知”这一领域则毫无意识。

    在本书中,基于对“未知的未知”所意识到的“无知之知”的思考被称

    为“开放性思考”。相对地,处于对“未知的未知”毫无意识的“无知的无

    知”状态下的思考被称为“封闭性思考”。如何才能有意识地实践“开放性

    思考”,使之为己所用呢?首先,我们来思考本书中的“知”和“知识”指

    的是什么。1.2 “知”是“事实和解释的组合”

    在思考“无知”和“未知”之前,我们先来明确其对立概念——“知(

    识)”在本书中的定义。“知(识)”是我们平时不假思索就拿来用的词

    语,各人对其定义的理解大概是千差万别的。“什么是知(识)?”若真

    正探究起来,这是一个十分深奥的课题。本书考虑到实用意义及其与“

    无知”的关联性,或者说是与本书中的信息和思考法的关联性,简单定

    义如下:

    ·“‘知’是事实和解释的集合体”

    ·“‘知识’是可再利用的‘知’”

    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解释”

    我们先来明确“事实”和“解释”的关系。首先,事实和解释的关联性

    如图1-4所示。

    图1-4 事实只有一个,解释因人而异人类为了获得“知”,会以模式化的形式表现自己认识和理解到的状

    况。像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体、现象,或是种种(比如“××如何了”)真

    实存在的、不因人而异的对象,本书将其定义为“事实”。反之,可能因

    人或时代而变的对象,本书将其定义为“解释”。“事实”通常有实体,一

    般能“通过五感感受到”,或者至少也能用语言表述。相对地,“解释”主

    要来自人类的大脑,既有能表述的,也有不能表述的(不能表述的知,就是所谓的“隐性知识”)。

    事实与解释的特征对比,如图1-5所示。

    图1-5 事实与解释的对比事实不因人而异,对于任何人而言都一样,是“客观”的;解释则因

    人而异,千差万别,是“主观”的。事实本身不随时间而变(例如像“某

    某时间的什么什么”一样限定在某个时间点),事实(即使是同一个现

    象)的解释则会随时间而变。例如,历史事实会随时代及当时掌权者的

    意向而发生变化。

    再比如,对于“A公司本年度的利润比去年提高了5%”这一“事实”,可以有诸如“去年比前年提高了10%,说明进步变慢了”“即便如此,对比

    业界标准也是相当好的业绩了”“从提高营业额的角度来看,利润率很低”等多种“解释”。

    事实是中立的,其中不存在“意思”,所以事实本身是没有善恶的。

    意思存在于解释当中,所以其中包含着因人而异的对善恶的价值判断。

    事实是零维,解释是N维

    也可以说,事实是“点”,因为“任何人从任何角度看都一样”。本书

    中的事实就是如此定义的(严格来说,零维的点“没有大小”,所以是无

    法“看”的。这里用日常所说的“点”的形象来解释)。例如,“线”和“面”就不一样。“线”从不同的角度看,可能会变长或

    变短;至于“面”,以从中截出的“正三角形”为例更容易理解。从正面看

    ,三角形的三条边线长度相同,但若改变角度斜着看,边线的长度就会

    发生变化,甚至连三角形也不复存在。立体的情况也一样。

    图1-6 事实和解释的形象图

    这里向知的世界引入了“维度”的概念。事实是“点”,是零维,也就

    是“没有维度”。与之相对,解释是从多个视角对事实的看法的组合,可

    以理解为是由“多个维度”构成的。这对于之后的讨论有重要意义。

    解释就是“分”和“连”

    “事实”相对容易理解,“解释”则有些抽象,不太好理解,所以下面

    我们再做进一步的思考。

    深究起来,本书中的“解释”可称为“分”和“连”的组合。人类在认识

    各种事实时,首先会明确对象事象与其他事象有何不同,属于什么类别

    ,然后将其与各种事象、事件联系起来。所谓的“分”和“连”,换言之就

    是“分类”和“建立关系”。可以说,我们的绝大多数认知行为都是这样的组合。

    例如,绝大部分语言能力便是连续的“分”和“连”。所谓“分”,就是

    捕捉对象事实或概念的特征并加以抽象化,使之与具备其他特征的事象

    区别开来。

    人们常说,“理解”的含义就是“分”。也就是说,“分”是人类理解事

    物的基础之一。那么,“分”究竟是指什么呢?在本书中,“分”是指在某

    集团与其他集团之间“画线”。

    线该怎么画?就是要捕捉集团中的某个特征,将符合该特征的事象

    与不符合该特征的事象区别开来。为此需要针对某一属性,将除此之外

    的其他性质统统抛弃,根据有无该属性来把集团一分为二。

    如此一来,人类就能通过“分”认知事象,将其转换成语言或数学公

    式。例如,彩虹之所以看起来有7种颜色,也是因为人们在一定程度上

    将原本连续变化的颜色分割开来,通过“画线”造成了不连续,而并不是

    说自然界的彩虹本身就有界线。此外譬如国境、选区等,皆是如此。只

    要是真正的自然事象,本身都没有界线,“画线”的是人类。

    为了给事象命名,须将其与其他事象“分”开。为了使已掌握的、已

    用语句完成表述的事象变成有意义的信息,还须以文章或列表的形式将

    其组合起来。

    数学公式也是如此,首先要把经过分类、整理的元素通过建模组合

    起来。从这一点上可以说,数学公式与语言的操作方式是一样的。

    无论是用来理解自然现象的自然科学,还是用来理解社会现象的社

    会科学,都需要将复杂的事象经过建模后记述下来,而要想实现建模,就必须定义对象(分)并记述相关性(连)。这正是“分而连之”的范例。

    还有“分”和“知”的关联。知,就好比“分辨率”,意味着“能分解到多细的程度”。例如,在“文科生”看来,理科和工科大概是“完全一样”的

    ,但在理科生眼中,二者是完全不同的学科。

    反之亦然。在不懂经济学的“理科生”看来,“微观经济学”和“宏观

    经济学”肯定也是“完全一样”的。也就是说,知就是可以进行细致分割

    的区分能力。

    在商界同样如此。例如市场营销,根据特性区分顾客的客户细分就

    属于“分”。可以说,将其与特定的技术或产品等“诀窍”联系起来以满足

    顾客需求的计划的制订,正是通过“分而连之”实现“理解顾客”的实践例

    子。

    “画线”须明确“方向”和“长度”

    对于“解释”这一“知”的构成要素而言,“画线”是不可或缺的。要想

    画线,须事先明确“方向”和“长度”。这里所说的“方向”,也包括“坐标轴”本身。比方说,就算是一维,也存在一正一反两个方向,二维的平面

    世界则可以认为有“360度”的方向性。这里所说的“方向”,指的是基于

    什么样的“坐标轴”这一“轴”本身。而且一旦这个“轴”确定下来,就需要

    明确在其中的哪个范围画线,也就是要明确位置或作为位置差的“长度”。亦即是说,在具备“方向”的视角中,长度代表了“程度”或“尺度”。

    这就是“解释”的两个要素。结合刚才提到的“维度”来考虑,由于长

    度是特定坐标轴上的两点间的距离,所以可将其视为“值”,即一维,而

    将方向视为各坐标轴本身,即多维。也就是说,长度、宽度、范围是一

    维,方向(仅从方向的数量这一意义而言)是N维。这些对应关系在后

    文关于“无知、未知”的讨论中也会用到。

    仅有事实或仅有解释,也能构成知识。例如,我们上学时背诵的“

    某地产金”“应仁之乱始于1467年”等等,就是仅有事实的知识。而纯粹的理论(逻辑的展开方法等)、定律、公式或框架,则是仅有解释的知

    识,向其中“代入”事实,就能形成可具体实践的知。

    解释的代表例是“相关性”。例如,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ma)便

    是“力(F)与质量(m)和加速度(a)的相关性”这一知的具体实例。“

    拿在手中的物体,松手就会下落”也是与“因果关系”存在相关性的知。

    再举个生活中更常见的例子,比如通过日常闲谈来理解、想象其中

    登场人物之间的“关系”,也属于解释中的“相关性”。

    即使对于同一个事实,解释也会因人数而定。进一步说,就算只有

    一个人,解释也可能随时间、场合而变,所以理论上解释是有无限多的。其实,随着事实的增多,解释的数量甚至会达到天文数字。

    现实中的事实和解释极少脱离彼此而单独存在。在大多数场合,二

    者会成为浑然一体的“组套”,很难分离开来。尼采曾经说过:“事实并

    不存在,存在的只有解释。”因为事实是经过解释后才被人类认知的,所以不会独立存在。

    本书只是在讨论的概念上,才将二者分开处理。

    此外,本书将“事实和解释的集合体”,即知的静态固化物定义为知

    识。我们可以尝试将这一定义套用于身边的具体概念。

    表述知识时,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是“语言”、“数字”和“概念”。它

    们无疑是构成绝大部分知识的要素,其共同点是“抽象”。抽象是“分”和

    “连”的集大成者。

    这是因为,将具备共同特征的事象归为一类,与其他事象区别(分)开来,命名后再“同等对待”(连),正是抽象化的基本行为。

    “概念”也是先捕捉个体事象的集合体的共同点,然后加以抽象化并

    命名而成的,所以也适用于解释“分”和“连”的固化物这一定义。除此之外,表述知识还有其他切入点,那就是“分类”和“体系化”。

    例如,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学的许多内容都是建立在分类和体系化之

    上的。为具备相同特征的多种动植物命名,再有体系地对其进行分类,也可称为“分”和“连”的集大成者。

    分类和体系化所不可或缺的是思考的“轴”。这里的“轴”,指的是通

    过“大小”“重量”等变量来表现的一个“维度”,也通过相互对立的两个“极”来表现(例如“北和南”“是××,而不是○○”)。由于它们是在捕捉各种

    事象的特征后投影在轴上的,也是抽象化的产物,所以是上述的知识表

    现方法的派生。

    某个思考的轴,加上基于该轴某分类所组成的“思维组套”“思维略

    图”等,通常被称为“框架”。用某种思维方式的“画线法”组成套后加以

    模板化,可说是知识的一个典型模式,这也正是“分”(以“轴”的形式)

    “连”模式的一例。

    在人类所积累的知识里,“画线”这一要素在“分”和“连”中都占有重

    要的位置。但如后文所述,在构思新创意时,它也有可能成为障碍。这

    是本书的要点之一。

    知识是“可重现”的快照

    前面所讲的“事实”和“解释”的关联,适用于人类所有与“知(识)”

    有关的认识和理解。例如,接触45℃的热水会感到“热”,这一状况也可

    从概念上分成“存在45℃的水”这一“事实”和觉得水“热”这一“解释”来理

    解。不过,仅仅如此只能叫“认识”,还称不上“知识”。这是因为,这样

    的理解只限于该场合,通常对于其他场合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本书所说的“知识”,是指通过抽象化或分类,将这样的认识以某种

    形式表现出来,形成可重现的状态。归纳前述的分析,作为“事实”和“解释”的可重现组合的知识,其形

    象如图1-7所示。

    图1-7 知识是事实和解释的快照

    以“分”和“连”的形式,使一个个事实经过分类、建立关系所形成的

    集合体,就是知。其静态固化物,即所谓的“快照”就是知识。假如知识

    只是事实和解释的集合,那就跟通常的认识和理解的“知”没区别了。而

    为了某个目的使其重现,是使知真正成为“知识”的另一个要素。也就是

    说,如果把“知”本身比作动态的东西,那么以静态的形式将其固化而成

    的东西就是知识。换言之,根据本书的定义,知识并不存在时间维度。

    实际上,这也是作为“快照”的知识的阿基里斯之踵。

    所谓的可重现,要么是通过语言化等手段而拥有形态的“显性知”,要么是没有形态、只存在于头脑之中的“隐性知”,总之都必须经过固化。也就是说,知识必须是某时间点上的事实和解释的快照。快照和“照片”一样,能够移动、保存,能“随时”“随地”“给任何人看”,也就是确保了“WhenWhereWho的可移植性”。但同时它也有缺点,那就是每一张快照终究都会变成深褐色,也就是“陈旧”。

    正如后文所述,这关系到以“无知”形式重置大脑的必要性。知识迟

    早都会变得陈旧,可由于环境变化,人类往往意识不到知识正在变得陈

    旧,结果一直固执墨守。为这一危机敲响警钟的,便是“无知的重要性”。

    想象和创造是指“知识的重构”

    知识必须是“可重现”的,而“重现”的方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将作

    为快照固化的知识“原样不动”地重现使用,另一种是将知识的解释部分

    打散,然后重新进行“分类”和“建立关系”。

    后者属于“思考”行为,是想象和创造的组合。因此对于想象和创造

    而言,知识这一“材料”是不可或缺的,主要是为了获得崭新的创意而对

    其“解释”部分进行重置。也就是说,在本书中,知识=静态,思考=动态

    ,二者是区分开来的。人们常说,绝大多数“创意”都是既有想法的组合

    ,这下大家应该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吧。

    反过来说,停止思考指的就是既有解释“固着”而不流动的状态。因

    为“使解释固化”后可再利用的是将之变为知识,而使其流动化后加以重

    构的是思考行为。这是一种“无知”,是创造和想象所不可或缺的本质的

    结构。

    对于以某种形式经过固化而可重现的知识,本书将其作为一个体系

    来对待。正如“建立体系”这一表达方式所示,在多数场合,知识都是作

    为一个互相关联的统合整体而存在的,在这个意义上即可作为体系处理。相对而言,单独的事实或信息是不能称为体系的。本书所说的事实和解释,以及由具备多个解释的维度所构成的复合体,均被定位在这里所

    说的体系当中。之所以非要如此处理,是因为后述的“开放性体系”和“

    封闭性体系”的区别对于知识和无知的考察而言非常重要。

    1.3 “无知、未知”的思考框架

    用一句话表述“无知”和“未知”,可以有多种方式。知(识)与“无

    知、未知”并非平等的对立概念,而是非对称的,同时还存在单向通行

    的不可逆性。关于这一点,只要想想“有”和“无”的关系(例如,证明“

    无”的难度远高于证明“有”),或是“有限”和“无限”的关系就能明白。尤

    其是后者,无限的深奥程度远超有限,同时无从捉摸,这跟知(识)与

    “无知、未知”的关系是一样的。

    本书的主题是“无知、未知”的活用,所以针对上一节整理的“知(

    识)”及其对立概念——“无知、未知”,均已事先整理出若干视角作为

    考察的框架。关于我们平时几乎意识不到的“无知、未知”,本书从多种

    视角出发,对包括书中用语的定义和范围在内的对象进行了分类,希望

    能在后面的章节中帮助大家认识到应该如何发现问题,如何具体构思。

    很少有像“无知”和“未知”这样难以分类、整理的(所以才称其为无

    知和未知)。话虽如此,世上的无知和未知有各种存在方式,而且每个

    人的理解方式也不相同,所以本书将尝试对这种种侧面做一整理。

    “无知、未知”和“三个领域”

    有些用语,人们向来是不假思索就拿来用的。在这里,我们先来明确这类用语在本书中的区别。关于“无知”和“未知”的区别,本书以“不

    知道”这一认知状态为“无知”,而以作为其“对象”的事实和解释(不知

    道什么)为“未知”。

    因此,拉姆斯菲尔德的框架中对于“知道不知道的对象”,使用的是

    未知一词,而在表述人类理解的时候,则使用了“无知”“无知之知”“无

    知的无知”这样的措辞。

    本书同时提及二者时,统一表述为“无知、未知”;单独提及时,则

    分别表述为“无知”、“未知”。

    下面再来思考“知”“未知”的“三个领域”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

    联。

    可以说,(狭义的)解决问题就是将拉姆斯菲尔德框架中从内侧数

    的第二个环——即“已知的未知”这一领域,变成最内侧的“已知的已知”

    (图1-8)。

    图1-8 “知”的三个领域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系

    如前文所述,钻研欧美企业能做到而自己做不到的领域,通过贯彻

    标准的分析而努力赶超并最终达成最优化,是日本汽车和电机界向来的取胜模式。可以说,最优化就是指能够消除瑕疵、使某个框架内部达成

    最佳状态的思路,是“知道自己不知道”(认识到目前做不到)这一领域

    内的胜负之争。

    对“已知的未知”和“未知的未知”的探究,二者的区别用一句话形容

    ,就是“寻找已经提出来的问题的答案”与“从问题本身开始寻找”的区别。也就是说,解决问题的要点正从“狭义的解决问题”变为“广义的解决

    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要想发现问题,首先应该着眼于“什

    么是我们不知道的”。

    对此,基于“问”和“答”视角的整理成果如图1-9所示。

    图1-9 “广义的问题”与“狭义的问题”的区别

    该图基于①“‘答案’已知吗?”和②“最初的‘问题’已知吗?”这两个视

    角,整理了我们身边常见的“问题”。如此一来,我们的日常课题就可以

    分为三个领域。

    第一个是“问题和答案均已知”的领域,对应既有的经验和知识。该

    领域是在商业和日常生活中已经发生的事,重中之重是共享、保存以便

    今后活用。可以说,入学考试等场合的试题便是其代表。这里的解决问

    题只是单纯解答已给出的问题,而且在大多数场合,给出的问题是肯定“存在正确答案”的,所以只要集中精力于“如何有效、准确、快速地解

    答问题”即可。

    以公司内部的业务而言,“日常工作”对应的便是这个领域,即经过

    标准化和手册化的、“任何人用同样的做法都能得到同样结果”的工作。

    第二个是“问题已知而答案未知”的领域,狭义的“解决问题”便是指

    这一领域,也就是解决已给出的问题。例如关于“知道成本低的商品更

    畅销但不知道该如何实现”的产品开发等,对应的便是这个领域。日本

    以前格外擅长在这一领域战斗,而“问题已经给出”是大前提。

    以入学考试的试题为例。稍微想一下就能明白,“出题”远比“答题”

    更难,况且这一领域所创造的问题未必全是“能够完美解答”的问题。然

    而学校的教科书或考试中出现的问题,与实际的复杂社会中的问题相比

    ,只不过是“很小一部分简单的”问题而已。

    以公司业务而言,“项目工作”对应的便是这个领域。所谓的项目,通常已确定特定的目标、时间周期及对象范围,而通过这些“目标、周

    期、对象范围”,工作中的问题便已有了明确的定义。

    最后第三个领域,是“连问题也不知道”(自然也不知道答案)的领

    域。可以说,这是广义的解决问题,即发现问题的领域。当今商界的不

    确定性很高,仅靠因循守旧地思考并不能取得成功,因此必须创新,所

    以真正应该关注的部分正以压倒性的比例转向这一领域,而“第二个领

    域”已在逐渐成为新兴国家的主战场。

    正如前文所述,开篇介绍的拉姆斯菲尔德框架中所说的“三个领域”

    ,与此处的分类几乎完全一致。也就是说,“已知的已知”对应知识和经

    验,“已知的未知”对应狭义的解决问题,最外侧的“未知的未知”对应这

    里所说的“第三个领域”。

    总而言之,“已知的已知”就是已解决的(有答案的)问题,“已知

    的未知”就是未解决的问题,“未知的未知”就是连问题还未提出的事象。

    再通过解决问题的流程对此进行整理,如图1-10所示。

    图1-10 意识到问题→发现问题· 定义问题→解决问题的流程

    画线即处于定义问题的阶段,在规定好的范围内“上色”是狭义的解

    决问题。思考“白纸上的哪块地方可能存在问题”是发现问题,那么接下

    来画线就是定义问题。

    通过“维度”所见的三种无知

    接下来要定义的无知的视角,是与知相对应的无知的“维度”(图1-

    11)。图1-11 “知”和“无知”的维度

    这里要对通过维度所见的“三种无知”做些说明。零维=事实的无知

    ,一维=范围的无知,N维=维度的无知。

    本书最重要的视角,就是“维度”这一思维方式。无知也有多种“维

    度”。本书将在意识到这一视角的基础上分析世间的种种无知,并给出

    活用“无知”的切入点和思路。

    事实的无知和解释的无知

    如图1-11所示,下面把对应于知识的“事实”和“解释”的无知分开来

    思考。先从所有人都能轻易理解的“事实的无知”开始说明。

    “那人对于○○很无知”,通常指“事实的无知”。政治家不知道简单的

    史实或地理、身边的人不知道汉字的读法……人们日常谈论的这些话题

    ,也几乎都是“事实的无知”。

    “事实的无知”是“重罪”吗?一般来说并不是什么大过。政治家若不认识简单的汉字,会被国民嘲笑,但这是“所有人都能轻易看出的无知”

    ,并不会直接损害国家的利益。

    至于“解释的无知”,是指知道事实,但没有用于解释事实的框架、分类方法或“视角”。例如,一个人意识到了“汇率正在剧烈变动”这一“

    事实”,却没意识到事实的解释,即这件事对于国家利益或企业的意义

    ,因而没有采取任何应对措施。这种情况就属于“解释的无知”。

    此外,对事象的原因、目的等“相关性”毫无意识的无知,也对应“

    解释的无知”。所谓科学,即是指将诸般事象的相关性作为定律记述下

    来。从这一点上讲,追寻“未知的相关性”可谓是科学的一大动机。

    与“事实的无知”相比,“解释的无知”是自己难以察觉、别人也很难

    指出的。由于“解释的无知”是当事者和周围人均难以察觉到的,所以与

    任何人都能轻易理解的“事实的无知”相比,“解释的无知”很少造成问题

    ,但实际上,它的问题才是根深蒂固的,也有可能导致决策上的决定性

    错误。因此,真正应该着重关注的问题恰恰是“解释的无知”。

    对“事实的无知”与“解释的无知”的对比的归纳,如图1-12所示。

    图1-12 “事实的无知”与“解释的无知”其中,“解释的无知”是本书的主要研究对象。正如前文所述,“解

    释的无知”不仅难以察觉,处理起来也比“事实的无知”困难得多,但它

    触及本质性问题的可能性也要远远高于前者。

    此外,关于难以察觉的“解释的无知的无知”,可以用认知偏差的无

    知做例子。所有人在理解事实的时候,多少都会存在一些偏差,或是以

    自我为中心去看待问题,或是对于最近发生的事印象更深刻,又或是选

    择性地放大对自己有利的事,对自己不利的事则装作视而不见。实践“

    无知之知”的一个侧面,就是要意识到“解释的无知”并将其重置,从而

    在无偏见的状态下进行思考。

    范围的无知

    这里再把“解释的无知”大致分成两部分。一是持有某种视角或事物

    观,但并未意识到在该视角中所见的范围是有限的,即“有范围的无知”。打算通过某视角纵观全局,却(并未意识到)只能看见局部的状态即

    属此例。“视野狭隘”这一表述所对应的便是这种“有范围的无知”,或是

    作为其元级(上位)的“有范围的无知的无知”。

    “有范围的无知”可称为“一维的无知”,主要是指自己所持有的“尺

    度”在某视角的“坐标轴”上只能覆盖部分范围,并且自己对此毫无意识

    的状态。“有范围的无知”的模式化表现如图1-13所示。

    图1-13 “范围的无知”的机制依据某个“尺度”衡量事象的时候,即使针对的是同一个事象,在坐

    标轴上所能认识到的范围不同,认知也会大相径庭。

    举个身边的例子,比如一个人看见4000日元一瓶的葡萄酒,会觉得

    贵还是便宜,通常是由这个人以哪种标准看待葡萄酒的价格来决定的。

    如果是认为“葡萄酒的价格不应超过3000日元”的人,就会觉得这瓶酒贵;而若是经常接触“一万乃至数万日元”的葡萄酒的人,就会觉得这个价

    格“很实惠”。格列佛在“小人国”里就是巨人,在“大人国”里就是侏儒,也就是说对于持有“更高一级的视角”的人来说,这是不言自明的事,但

    对于那些只知道本国世界(想不到还存在其他尺度)的人来说,格列佛

    就是巨人(或侏儒)。如果只是这种程度的事态,并且是像价格、尺寸一样能够用固定标

    准表现的视角,那么很容易就能意识到自己与对方在认识上的不同,但

    若是无法定量表现的视角或坐标轴,“有范围的无知”往往就会成为交流

    上的问题所在。

    “有范围的无知”多会在“对重要性的认识的不同”上造成问题。

    向习惯迟到的人说明“时间的重要性”,只会得到“我知道”这样的回

    答。例如,对于“每个月迟到一两次”这件事,有的人认为“我知道这样

    不好,但还在容许的范围内”,有的人则会觉得“这对步入社会的人来说

    是致命的”。尽管双方均持有“严守时间的重要性”这一视角,其“范围”

    却大相径庭。而且很多时候,双方的交流是在当事者对于此种情况并无

    明确意识的状态下进行的。

    能够明显表现出“有范围的无知”这一现象的就是普通人常会表现出

    “已经做到”的态度,而这方面的专家则会表现出“还没做到”的态度。前

    文提到的对于“顾客导向的重要性”的认知度便是如此。说起“顾客导向

    很重要”,在这方面意识程度高的人会做出“确实如此,但实践起来很难

    ,我还没能做到”的反应,而意识程度越低的人,越容易做出“那当然了

    ,我已经在这样做了”的反应。

    “范围的无知”之所以会产生,是由于不同的人即使持有同一个视角

    (坐标轴),也很难意识到其最小值和最大值的范围是大相径庭的。尤

    其是无法像“价格”“尺寸”一样用数字表现的事物,连共享这之间的不同

    都很难。

    总而言之,“有范围的无知”源自“认识不到计量仪表指针的摆动”。

    归根结底,能否意识到“计量仪表的范围有问题”,是“有范围的无知”的

    关键所在。

    越是深明事理的人,越会说“我不明白”;越是不明事理的人,越会

    说“我明白”。关于苏格拉底所说的“无知之知”的重要性,“解释的无知”的占比要远远大于“事实的无知”。

    “有范围的无知”常见于交流、讨论等场合,也可称为“分场合的无

    知”。日常生活中,我们周围的人以“○○好”“××坏”等形式,进行着关于

    善恶的各种讨论。比起绝对的“A或B”,不如说“○○的场合是A好,××的

    场合则是B好”。也就是说,善恶是分场合而有所不同的,可人们在讨论

    时却往往混为一谈。

    例如,明明正在讨论“在大公司里正确而在小公司里不正确的事”,可如果一方以大公司为前提,其他人却以小公司为前提,那双方当然谈

    不拢。在这种情况下,(当事者没意识到自己)完全没考虑到“公司规

    模”这一变量的相关“范围”。

    人的意见既不会是绝对正确的,也很少是绝对错误的。在这种情况

    下,讨论的矛头本该指向“场合之分”,可人们往往将自以为是的场合奉

    为金科玉律,没意识到自己所看见的“只是其中的一种场合”(图1-14)。

    图1-14 “分场合的无知”示意图

    维度的无知研究“事实的无知”和“解释的无知”时,我们应该关注“维度”这一视

    角。关于“维度”,在PART Ⅲ中会作详述,这里只将“维度”简单定义为“

    变量”“视角”或思维的“自由度”,也可以表述为“将事物观逐一分解后的

    产物”,其无知主要包括“与视角无关的事实的无知”和“对于新变量或新

    视角本身毫无意识的无知”。

    举个身边的例子,比如读书时,认识到“同体裁”中未知领域的存在

    (例如,历史爱好者“不了解公元前的非洲……”等),便属于“同维度

    的无知”,而对于连“体裁本身”或同体裁也会存在“出自完全不同的视角

    的解释”这一状况也毫无意识,则属于“新维度的无知”。

    从事实和解释的关联来说,事实是“零维”,“从任何视角看都一样”。也就是说,与事实有关的无知是仅存在于同一维度的无知,而解释是

    “多维”的,所以存在对于新维度本身毫无意识的另一种无知,这种无知

    仅存在于“解释的无知”当中。

    前文提到的“范围的无知”,是“一个变量或维度里的范围的无知”。

    从这一点上,可将其称为“一维的无知”,因为它是在变量固定的状态下

    的无知。

    在这前面的、没意识到某个视角或变量本身的无知,则属于维度的

    无知,即所谓“N维的无知”。人们在看待事物的时候,往往难以意识到

    某种事物观的缺失,也就是“变量本身”的缺失,这就是“维度的无知”。

    像这样分类后,“事实的无知”是零维,“有范围的无知”是一维,在

    其之前的“维度的无知”则是N维。如此一来,便形成了一种通过维度给

    无知分类从而展开思考的视角。

    前文中曾提到,“解释的无知”很难察觉,而且它对于发现问题的作

    用最大。但更进一步说,在“解释的无知”当中,对于“新维度”的无知是

    最难察觉的,而且它对于发现问题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比起事实,本书打算将思考的重点放在解释上,即“有范围的无知”这一新维度上。“批判的无知”可作为“维度的无知”的范例。通常,批判是在批判方

    所擅长的领域里进行的,也就是在变量固定的状态下进行的,所以在这

    个意义上的局部战对“被批判方”是极其不利的。

    一般来说,被批判方——也就是选手,是在有多个变量的状态下行

    动或发言的。相对而言,批判方只要设法从变量中选出自己所擅长的,或是能成为对方弱点的变量,然后发动“攻击”即可,所以很容易就能驳

    倒对手,而且乍一看自然是获胜者。

    然而问题在于,辩论中包含许多“看不见的变量”。从选手的角度来

    说,就是“另有隐情”。如果对此毫无意识,只聚焦于特定的领域进行批

    判,自以为获胜并为此洋洋得意,那就是典型的“维度的无知”。

    关于无知的对立轴

    除此之外,关于无知还存在若干视角。下面从对立轴的视角出发,列举几个例子。也就是说,该视角本身也可作为本书所说的无知的“维

    度”。

    被苏格拉底视为问题的“无知的无知”

    提及维度的无知,不能忘记“无知之知”这个概念。被苏格拉底视为

    问题的并非“无知”(Ignorance),而是“无知的无知”(Meta-Ignorance)。也就是说,“无知”本身并不是问题,不知道自己无知才是最大的问题

    ,也就是说并非对于其他事象无知,而是“对于无知本身没有自觉”的状

    态。正因如此,“无知之知”才尤为重要。

    也就是说,苏格拉底指出了客观审视自身的“元”视角的重要性。苏

    格拉底所关注的,并非知的广度这种“横向”的问题,而是能否从其上方

    俯瞰“纵向”的问题。无论如何增加知识,拓宽“横向”知识面,人类的知识量毕竟是有限的,覆盖不到“未知的未知”这一领域(反而是学得越多

    ,未知的领域越大。关于这一点留待后述)。

    这种“元视角”是“升维”的象征性范例。这里所说的“元”维度,体现

    了在主观视角?客观视角这个“轴”上,从第三方视角审视自身时的要点。

    在这种场合,解决方案并非“努力学习”,而仅仅是站在“元视角”上

    ,意识到“(以为)自己知道”的局限,时刻牢记无比庞大的“未知的未

    知”这一领域的存在。

    换言之,“无知之知”就是客观审视自身从而排除盲信的“意识”。人

    类是在各种各样的认知偏差的前提下,“以自我为中心”看待事物的。也

    就是说,由于是主观性的理解,所以认知偏差会阻碍我们发现适用于所

    有人的问题。此外正如前文所述,“解释”这一层是完全因人而异的,这

    一点也有必要事先有明确的认识。

    “元无知”可视为“维度的无知”的特例。它是关于“自己—他人的轴”

    这一维度的无知,关键在于能否把自己彻底当作一个客观对象看待。可

    以说,即使在“维度的无知”当中,这也是最难以自己意识到的一种无知。而且,由于“自己”是过于特殊的存在,所以在各种各样的思考的轴中

    ,也可以将其理解为“除○○和○○以外”这一突出、特殊的轴。总之无论

    如何,“元无知”都该作为一种视角(维度)去理解。

    “已知的已知”与“未知的已知”

    关于“解释的无知”,我们已经分析过它与“事实的无知”的区别,而

    这里应该着眼的一点,是在解释的领域内存在“未知的已知”这一领域。

    也就是连正在做出某种解释都没有意识到的状态,例如前面提到的认知

    偏差,以及“没有意识到偏见”的状态,等等。

    人类只会在某种解释下认识事实,而对于这一情况本身毫无察觉、没意识到自己已被某个解释所桎梏的状态,要比“解释的无知”本身更加

    难以察觉,也很难处理,是通往发现问题的道路上的巨大障碍。

    积极的无知与消极的无知

    下一个关于无知的视角,是“积极还是消极”。

    在99%的场合,无知会被人们消极地理解,认为是“可耻的”,例如“

    那人会因无知而陷入困境”“那是无知造成的悲剧”等。无知常被用于因

    缺乏某种知识而发生的否定性事象。

    德鲁克当然也曾谈及无知的消极的一面。例如在《管理:任务、责

    任、实践》一书中,他举出无知作为组织抗拒变化的原因,阐述了“抗

    拒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无知,在于对未知的不安”。

    然而,无知有时也能从积极意义上去理解。“眼不见为净”这句话便

    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尽管在某些场合,这句话也会被用来讽刺,并不是

    褒义词,但大体而言,它还是从积极意义上去诠释“不知道”的。例如,有别人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当事者往往会觉得“幸好不知道”。这句话

    不仅适用于日本,英语圈里也有一句话与之对应,那便是“Ignorance is b

    liss(无知是福)”。可见这是一个普遍的概念。

    “眼不见为净”通常被用来形容“事实的无知”,但很多时候,“解释

    的无知”,尤其是“范围的无知”也可以这样说。“范围的无知”的根本原

    因在于(没意识到)自己所能理解的层次的上限太低。简而言之,就是

    指对某个领域的“眼光不高”。

    在鉴赏艺术品等场合,从“能够理解高级事物”的角度来说,“眼光

    高”自然更容易度过充实丰盈的人生,但这未必就能称为真理。

    譬如饮食,“口味高的人”和“口味不高的人”哪个更“幸福”?从某种

    意义上讲,比起那些因为了解最高级的美食而无法满足于“普通美食”、无论吃什么都会表达不满、觉得哪儿哪儿的什么东西更好吃的人,反倒

    是觉得所有食物都好吃的人更称得上幸福,不是吗?由此可见,还存在

    这种“解释的无知的积极一面”。

    作为无知发挥积极作用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在决断中冒风险的场合。“所知过多”有时会导致决断力的钝化。在存在多个未知变量的场合,冒风险的决断是必需的,而知识丰富往往会成为“无法决断的理由”。在

    这种情况下,反而是“不知道”能起到积极作用。这也可说是“眼不见为

    净”的另一种解释。

    将积极消极的视角与前文的事实解释的视角组合起来考虑,即如

    图1-15所示。

    图1-15 积极 消极的无知

    首先,左上方的“事实的无知”是从积极意义上理解的领域,通常被称为“眼不见为净”。接下来,左下方是事实的无知被消极理解的领域,这是“无知”一词最常用的“可耻的无知”。

    至此是通常所说的“事实的(零维的)无知”,而本书的重点是(一

    维以上的)“解释的无知”。它可大致分为两类,分别是接下来讲的“将

    既有的解释重置,进行无差异的平均思考”,即右上方的“积极的解释的

    无知”这一领域,以及“元级”的“高维的无知”,比如右下方的“消极的解

    释的无知”的代表是“无知的无知”。

    正如前文所述,“事实的无知”无论积极还是消极的程度都比较低,而“解释的无知”无论积极还是消极的影响都很大。尽管如此,本书的着

    眼点仍在于“难以察觉”这一本质性课题。

    1.4 已知和未知的不可逆循环

    我们在思考无知和未知的时候,事先就对已知和知识的基本关系有

    所认识了,而已知和未知的关系是非对称的。也就是说,“知道”和“不

    知道”并非对等关系。

    例如在时间轴上,无知具有“不可逆性”。也就是说,无知一旦变成

    知识,就不会再度变回无知。一旦已经知道,就不可能“当作没这回事”。并不是说不会“忘记”,而是已经知道的知本身不会消失。纵观人类历

    史,知识基本上都是单方面地增加和蓄积的。天体运行的椭圆轨道定律

    的发现者、十六世纪的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曾留下这样一句话:“所谓

    未知,就好比产下知识这个孩子后死去的母亲。”

    “知”和“未知”扩张的边界如前文所述,“知道”的最前沿正在随着人类的进步而向外扩张。基

    本上,一旦知道,就不会再变回不知道了。就这一点而言,从无知到已

    知的转换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已知的领域是只增不减的。

    然而有趣的是,已知的增多并未导致未知部分的减少,而是恰恰相

    反,“知道得越多,未知的领域就变得越大”。

    爱因斯坦曾说:“越是学习,就越知道自己有多无知;越是意识到

    自己无知,就越想更深入地学习。”据称,剧作家萧伯纳曾在一次宴会

    上对爱因斯坦说:“科学一直在犯错。因为每解开一个问题的同时,就

    必定会造成十个其他的问题。”

    “无知之知”的机制就藏在这句话里(图1-16)。

    图1-16 “无知之知”和“无知的无知”的进化过程

    无论个人还是企业之类的集团,知识均会不断地提升,“已知的已

    知”领域则会随着知识的增长而拓宽。与此同时,正如萧伯纳所言,原

    本的“已知的未知”这一领域也会扩大,而“未知的未知”这一领域更会以

    指数级扩大。然而人类对于这件事的认识,大致可分为两类。对“未知的未知”这

    一领域毫无意识,也就是说没有“无知之知”的自觉的“无知的无知”的人

    ,会觉得“第二个边界线”——“已知的未知”这一领域是固定的。既然“

    已知的未知”减少了,那么当然是“自己随着知识的增长而变聪明了”。

    与之相对,“无知之知”的实践者所感受到的“无知”是“未知的未知”

    这一领域,它理应随着知识的增长而变得越来越大,所以会觉得“自己

    随着知识的增长而变愚蠢了”,从而具备了实践“无知之知”的思维方式。

    知的边界线正在扩张,对此可以举个容易理解的例子。比如在地震

    、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中,“失踪者”的数量会逐渐增多。想想有些奇

    怪,那些后来“下落不明的人”,为什么没进入最初的“失踪”名单呢?这

    是因为,那些人最初属于“连是否下落不明都不明”这一“连不知道都不

    知道”的领域。

    “无知、未知”和“知”的循环

    由此可见,人类的知的发展过程,可称为“由无知、未知状态产生

    知的不可逆过程”。这里的关键在于,“无知、未知”的存在是产生“知”

    的必要前提,而且这一过程基本上是“单行道”。也就是说,人类的历史

    就是接连不断地将“未知”这一未来的广袤“荒野”开拓成“知”的道路(不

    过与此同时,在其他领域又会产生“新的未知”)。

    知识在产生的一瞬间,就会成为旧物。人类对知的探求,也可称作

    是对“知”和“无知、未知”之间状若地平线的海市蜃楼的追逐。也就是说

    ,知的边界线只会前进从不后退,一直是不断扩张的。因此反过来说,对知的探求就是对未知的探求。真正的先驱,必须率先开拓那片没人见

    过的、位于知的边界线对面的领域。在知的世界里,按照未知→已知这一不可逆过程,“知(识)”不断

    创造出其他新的“知(识)”,同时借此实现知的世界的整体扩张。也就

    是说,从无知到已知或从未知到已知的不可逆过程,会产生新的“无知

    、未知”,如此便形成了一种循环。下面我将通过上位概念,对这种循

    环作进一步分析(图1-17)。

    图1-17 未知→已知→下个未知的循环

    正如前文所述,“无知、未知”和“知(识)”的关系,是二者共同形

    成了不可逆的“循环”,并呈螺旋状发展。对于产生新的知识而言,俯瞰

    循环整体的视角是非常重要的。接下来,我们将尝试俯瞰包含“无知、未知”在内的“知(识)”的整体。“无知管理”的思维方式

    对于关系到新知产生的发现问题而言,“无知、未知”是至关重要的。无论在商界、个人的世界还是组织的世界,都需要有意识地活用“无

    知、未知”。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须具备“无知管理”的思维方式。

    “无知管理”是英语圈里的常用词汇,但它并不是像“知识管理”那样

    已确立的概念,其定义和范围因主张的学者和顾问而有千差万别。二者

    的共通点只有一个,就是“需要重视并活用的是未知,而非已知”。

    从某种意义上讲,无知(Ignorance)是知识(Knowledge)的反面

    ,所以与其将无知管理理解成知识管理的对立概念,不如把它定位为对

    知识管理的一个侧面的补足,而这恰好与从狭义的解决问题向包括发现

    问题在内的广义的解决问题扩张的形象相吻合。

    可以说,自20世纪90年代起,各企业所采用的知识管理都是“狭义”

    的,也就是共享、管理、活用企业内的既有知识。在这一点上可以说,知识管理与无知管理是完全对立的。然而,真正的知识管理是用来产生

    新知识的,在这一点上又可以说,无知管理是对知识管理的入口的补足

    和强化。

    通常,无知多被人们从否定的角度去理解,而本书的立场是从“对

    无知的关注是一切创造性活动的触发器”这一肯定的角度去理解。关注

    其积极的一面,就有可能引发革新。为此,可以通过尽可能实现无知的

    结构化,来探寻活用无知的方法。在这个发现问题越来越重要的时代,“无知管理”可谓是组织运营也要牢记的必需概念。

    1.5 苏格拉底和德鲁克所提倡的 “无知”的两种视角前文阐述了“知(识)”“无知、未知”的相关定义、分类及其功过。

    接下来在本节中,将对如何活用本书的主题之一,即“无知、未知”进行

    讲解。有两个大方向,一个是苏格拉底所提倡的“无知之知”,另一个是

    德鲁克所提倡的“无知和未知的活用”。

    “元认知”是基于“无知之知”的意识的原点

    第一个对于“无知”的着眼点,是“无知之知”。正如前文所述,“无

    知之知”是从“元”级,即站在俯瞰自身的视角来认识自己的无知。用前

    面的话来形容,就是成败取决于对“未知的未知”能有多大程度的意识。

    元认知是为“意识”准备的视角。没有意识,寸步难进。它是发现问

    题的“第零步”。没有“无知之知”,一切思路都不会启动。因此,我们需

    要对前文所讲的无知的种种侧面和种类有足够的自觉。

    苏格拉底所提倡的“如果我是最有智慧的人,说明‘我对于自己多么

    无知有所自觉’”这句话,可谓道尽了“无知之知”。若将“无知之知”用“无

    知、未知的维度”来表现,关键就在于能否通过“自己和他人”这一视角

    的轴来“实现自身存在的相对化”。可以说,这是“维度的无知”中的特殊

    (高难度)例子。通过客观地审视自己,从而达到“无知之知”的境界,启动思路,是发现问题的最难的第零步。

    用无知重置既有知识

    “无知”的第二个活用法,是持有与知识量庞大的专家视角相对的“

    外行视角”。在认为知识就是一切的世界里,只要是一度进入脑中的知

    识,就是“既存”的,所以会做出堆积式的思考。可实际上,发现问题所

    需要的反而是将这种知识重置。尤其是“解释”这一层次的知识,有时会成为贬义上的“坚信不疑”,导致人的判断变得迟钝。能否果断地将这类

    解释统统重置,在无知的境界里朴素地看待事物,是发现问题的关键所

    在。

    可以说,“知识”和“偏见”是硬币的正反两面。“直观”与“盲信”、“自

    尊”与“顽固”同样如此。人类的思维委实复杂。把其他动物与人类区别

    开来的一切智力,都有可能变成弊端(动物的“烦恼”比人类少得多)。

    而且,人类只会以自我为中心去思考,简直到了可怕的地步。正如

    前文所述,本书中的解释不论好坏,都是“主观”的,所以一旦在宛如白

    纸的状态下发现问题,那样的“自私”往往就会变成智慧负债,妨碍我们

    的智力活动。

    智力活动也不例外。已有为数众多的创造性人士和重视思索的人指

    出,在绝大多数场合被用于否定意义的“无知”,有时也会对我们有益。

    同样也有人指出,“知(识)”也会阻碍思考。

    作为代表例,因《思考的整理学》等作品而闻名的外山滋比古在其

    著作《思考力》一书中,关于知识反而会阻碍思考以及无知的重要性,做出了如下论述:

    “思考能力低下的最大原因,在于偏重知识的风潮。若无

    必要,绝大多数他人的论文皆可不看。为了创新,没必要了解

    科学的历史。一旦知道了,就会受困而不得脱身。”

    “英语里有这样一句俗话——‘被祝福的无知(Blessed Igno

    rance)’。因为不知道,反而能产生新想法。知识渊博的人未

    必聪明机灵。不一味刻意地掌握知识,反而能使头脑变得轻松

    灵活,发挥出独创性。

    “‘无知’一般被认为是坏事,但因为没有多余的知识而产生

    的‘无知’,反而应该欢迎。”你能做到unlearning(舍却所学)吗?

    英语有个单词叫unlearn,就是在“学”=learn一词的前面添加带有否

    定这一语感的前缀“un”而成。顾名思义,其含义就是“将曾经所学重置

    为空白状态”(可以用PC操作中的“undo”类比,这样更易理解)。

    这个词对于思考“无知之知”很重要。怎样才能把曾经学过的知识unl

    earn(舍却所学),是创新所必需的。

    以前曾一度流行“脑筋急转弯”。

    【问题①】 怎样把大象装进冰箱?(这是“预热问题”,可以先看答

    案)。

    【问题②】 怎样把长颈鹿装进冰箱?(假设冰箱的大小刚好只能

    装得下一头大象或长颈鹿)

    首先,【问题①】的答案分为以下3步:

    步骤1:把冰箱门打开

    步骤2:把大象装进冰箱

    步骤3:把冰箱门关上

    以上内容可当作“预热问题”给出的提示。

    在此基础上,真正值得思考的是【问题②】。

    乍看起来,似乎只要把 【问题①】的答案中的“大象”换成“长颈鹿”

    即可,但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更深入地思考。

    【问题①】的大象和【问题②】的长颈鹿究竟有何不同?给些提示:

    ①冰箱只能装得下一头大象或长颈鹿

    ②比装大象多一个步骤

    好了,答案分为4步:

    步骤1:把冰箱门打开

    步骤2:从冰箱里取出大象

    步骤3:把长颈鹿装进冰箱

    步骤4:把冰箱门关上

    对此,本书将从“重置”的重要性这一视角来进行说明(尽管这个问

    题的真正用意并不在此)。

    也就是说,关键在于“尽管第一次和第二次做的是同样的事,却有

    很大的区别”。

    为了在已经装有动物的冰箱里再装进其他动物,必须把先装进去的

    动物挪开。关于知识,可以说同样如此。

    尤其是关于后述的上位概念。一般来说,要想掌握新的上位概念,必须把此前学到的上位概念统统抛弃。实际上,这一步是非常辛苦的(

    相当于取出“冰箱里的大象”)。“知识桎梏”的现象在发现问题的阶段尤

    为明显,所以务须铭记。

    正如后文所述,为了实现想象和创造,必须“重新画线”,而重新画

    线所需要的正是unlearn,也就是“要把以前画的线重置为空白状态后再

    思考”。

    在前面所讲的“无知、未知”中,与此有关的是“上位概念”的无知,也是后述的“解释的无知”的一个例子。没意识到自己已在不知不觉间被某种固定观念束缚,也可称为一种无知。它比单纯只是“知道”“不知道”

    事实这个层次的无知更难觉察,所以很棘手。

    前文提到的外山滋比古的《思考力》一书,在阐述完“无知”的重要

    性之后,同样还有这样一段论述:

    此时‘忘却’很重要。忘记曾经学到的东西,有意识地营造

    近于无知的状态。这并非自然的无知,而是由大脑的功能所实

    现的‘智慧型无知’。在这种状态下思考,因为知识并不是不可

    或缺的,所以自然就能忘记。

    这里所说的“忘却”,可以理解为上述的“unlearn”。

    “把大象拖出冰箱”是很费劲的。大象平时生活在非洲或印度的炎热

    地区,难得进入舒服的冰箱,肯定感觉无比惬意,所以叫它出来是没用

    的。而且既然是“大象”,简单的推拽也没用。把长颈鹿装进冰箱之前,光是把大象拖出来这一步,大概就能叫人精疲力尽。

    因此,前面那个问题的“真正的解决方案”也许是这样的:

    步骤1:准备一个新冰箱

    步骤2:把冰箱门打开

    步骤3:把长颈鹿装进冰箱

    步骤4:把冰箱门关上

    这个办法可能需要花钱,但既然能用钱来解决,似乎还是这样做要

    轻松得多,可见把已经装进去(enter)的大象“unenter”有多麻烦。

    德鲁克所说的“无知”的活用法为了探究“前言”中所讲的德鲁克关于无知的问题意识,我们来看看

    他在其著作及采访中的语录。

    首先介绍威廉·艾伦·科恩的著作《德鲁克的一堂课》(A Class with

    Drucker)中的引用:

    一个学生询问成功的秘诀,老师是这样回答的:“没什么

    秘诀,全在于恰当的提问,仅此而已。”

    突然又有一个学生举起手,接连提了三个问题。

    “‘恰当的提问’该如何寻找?”

    “提问难道不是建立在已掌握咨询对象的业界相关知识的

    基础上吗?”

    “您在没有经验的新人时期,是如何掌握了知识和专业性

    的呢?”

    老师是这样回答的:“我向顾客提问以及面对咨询课题的

    时候,不记得自己依赖过业界相关的知识和经验。不如说恰恰

    相反,我完全不会依赖知识和经验,而是会以一无所知的空白

    状态去面对。因为不管要解决哪个业界的什么问题,要想帮到

    顾客,一无所知是最大的武器。”

    教室里的学生纷纷举手,老师未作理会,继续说道:“只

    要掌握了活用的方法,知识不足绝非坏事。所有管理者都应该

    掌握这个方法。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活用那些基于过去经验的

    知识,而是找机会迫使自己在头脑空白的状态下面对问题。况

    且,那些知识有误的情况也不少。”

    从德鲁克的发言可以看出,他是在“立问”,也就是强调发现问题的重要性,并表明可以为此活用“无知”。PART Ⅱ

    “解决问题”的困境

    能“解决问题”的人不能“发现问题”

    PART Ⅰ的整体概念图PART Ⅱ的要点

    “知(识)”会对活用“无知、未知”以实现“发现新的问题”造成阻

    碍。

    “问题”源自“事实和解释的乖离”。

    存在这样一种结构性矛盾——“‘知(识)’的困境”:人类通过“

    画线”拓展“知”的世界,但“所画的线”反而会在发现问题并产生

    下个新“知”时变成障碍。

    一旦为了“便于解决问题”而定义“封闭体系”,就会引发造成下

    个问题的“封闭体系的困境”。

    存在这样一种结构性的“解决问题的困境”:“解决问题”和“发现

    问题”各自所需的价值观和技能有着180度的不同,也就是(狭义的)解决问题的人不能发现问题。

    PART Ⅰ阐述了意识到“未知的未知”这一领域的存在对于发现问题

    的重要性。至于为什么重要,是因为我们已知的领域非常有限,倘若局

    限在其中思考,终归只能解决片断的、表层的问题。

    尤其在当今这个时代,重要的不是解决既有问题,而是发现并定义

    问题本身。因此,不带预判和偏见地思考“根本问题是什么”的能力至关

    重要。

    PART Ⅱ将说明一种结构性的困境——由于“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各自所需的价值观和技能有所不同,导致擅长(狭义的)“解决问题”

    的人不能“发现问题”。“知(识)”会妨碍发现问题这一“知(识)的困

    境”、画线容易造成下个问题这一“封闭体系的困境”以及由于“封闭体系”的“闭锁性”而迟迟不能发现下个问题这一根本性的“解决问题的困境”

    ,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

    2.1 “知(识)的困境”

    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思维的根本区别在于此前论述的“知”的性质。在PART Ⅰ中,已将“知识”定义为事实和解释之组合的静态快照。积

    累知识这一行为本身,会成为发现下个新问题时的障碍。

    半导体内存大体分为可读取但不可写入的ROM(Read Only Memor

    y)和能够自由写入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有一种ROM

    叫PROM(Programmable ROM),用户只能在最初写入一次数据,然

    后就只能读取不能写入。人类的基本思维,不是在很大程度上跟这种P

    ROM很像吗?当然从物理上讲,人类的记忆装置应该近似于RAM,但在实际操

    作时,每当重写的次数增多,速度就会变慢,内存泄漏和运行紊乱都会

    加速增多。

    虽说“三岁看到老”并非真理,但在工作和私人生活中,难以跳出最

    初记忆的思维方式是很常见的。

    在这种场合,关于事实的“重写”比较简单,但关于“解释”的“重写”

    则很难。因为很多时候,我们连特定的解释被深埋在脑中这一“未知的

    已知”都毫无察觉。

    例如,在进化迅速的IT等技术更新换代的时候,这样的事象就会被

    如实地呈现出来。

    键盘世界里的传呼机→按键手机→智能手机触屏手写板的变化、“

    金钱”世界里的现金→信用卡→电子货币的潮流,还有购物也从实体店

    发展到网购等变化,都是常见的例子。从通过“一种做法”记住的价值观

    和程序中脱离出来是很难的。在更新换代的时候,过去的经验反而会起

    消极作用,比起从零开始的新一代人,不得不从“负债状态”开始。

    当然,记忆新的技术用语、“升级”技术信息还是可以做到的,但诸

    如“文字的输入方法”和以特定技术为前提的“生活习惯”,则很难跳出最

    初的记忆。曾经记住的价值观是无法轻易舍弃的,这是“知(识)的困

    境”的根本原因。

    “问题”源自事实和解释的乖离

    随着时代发展,各种各样的事象正在发生。根据本书的定义,这一

    个个“事实”本身都具备超越了时间(When)、地点(Where)、个人(

    Who)的普遍性。与之相反,解释则应该是经常随时代在变的。为了使其成为“可再

    利用”的知识,必须截取某个“快照”并做静态固化处理。

    因此,解释并不具备超越时间的普遍性,所以在环境急剧变化的时

    代,很多东西都会因过于陈旧而失去作用。正如PART Ⅰ中所指出的,所谓知识,便是这些东西固定下来的,所以会引发问题。

    自然科学中的事实(天体运行、物理现象等)是发生在自然界的现

    象,所以基本事象并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但人类和动物的行为在社会

    等因素的影响下,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巨变。尤其是在技术飞速发

    展的当代,人类的行为特性也会发生变化。

    在这样的状况下,通过时间轴来看,事实和解释就会发生乖离。然

    而人类的认知并没有那么灵活,基本上是保守的,所以固定下来的解释

    会长期盘踞不去。就这样,解释不得不在某个期间固定下来,但实际正

    在发生的事情却是时时刻刻变化着的,所以事实和解释之间会发生乖离

    ,因而引发问题(图2-1)。

    图2-1 事实和解释的乖离

    例如,单词和语法的关系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所谓语法,是指将

    用于交流的单词(一个个事实)通过某种模式进行解释并固化。如此一

    来,学习语言的方法就会形成体系,效率肯定能得到飞跃性的提升。然而对应每天的单词变化,单词和语法之间就会发生乖离。

    再比如,法律、规章等也适用于这一模式,商业中的“业界”和“习

    俗”同样如此。中途发生“事实和解释的逆转现象”,由此产生二者的乖

    离,即所谓的“本末倒置”状态。这种状态会引起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

    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过去的法律、规章得不到修订,现实因为遵循“旧解

    释”而被扭曲……简直不胜枚举(不过,“规章至高无上”的思路并不会

    产生这样的“扭曲”)。

    也就是说,实践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认识到这种机制并找出偏差。

    人类的语言能力也是建立在“分、连、画线”之上的,所以封闭思路

    的人和开放思路的人在理解方式上并不相同。例如,日本人把口语发音

    限定为“五十”,只要听到某种语言,就会“分割”成五十音来认知。就好

    像大脑里有五十个箱子,把听到的读音与其中最近似的箱子相对应。

    如果只生活在说日语的世界里倒是没什么问题,可一旦想理解外语

    ,这样做反而会变成障碍。原本只是为了促进理解、发展智力活动的日

    语读音的“五十个箱子”,却也想套用在外语身上,结果只能“用片假名

    表现”。

    日本人分不清L和R的原因就在这里。由于日语中的“箱子”数量有限

    ,无法准确对应,导致“rice”和“lice”的读音听起来完全一样。

    这也是受困于“解释”而无法准确把握“事实”的一个例子。好坏暂且

    不论,尚未形成“解释”这一过滤器的小孩子能够准确地学习并掌握外语

    ,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

    同样地,关于Digital一词的日语写法,在“封闭思路”的人看来,“哪

    种写法正确”是讨论“正确的外来语”上的大问题,而在“开放思路”的人

    看来,这是一个“无所谓”的问题。因为Digital就是Digital,用其他语言

    如何解释,归根结底只是手段,而“事实只有一个”(通过语言而发音的

    单词)。创新者是指“重新画线”的人

    只要记住这个结构,“创新”与思路的关系就会自然呈现。所谓创新

    ,便是找出发生在事实和解释之间的“畸变”,展示与之相对的“新画线”

    并使其具象化。这里“畸变”的原因主要是重大的环境变化,例如技术革

    新、社会潮流的变化等。世间的规则,其形式多为“○○以上适用,○○以

    下不适用”,而随着时间流逝,在某个位置“画过线”的事物就会发生畸

    变。

    诸如补助金的发放标准、选区的地域划分等由过去的状况或规则决

    定的东西,很多都不再符合现今的实际情况。例如,“组织”也是要“画

    线”的,一旦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业界确定了负责人,大部分人都会按

    照“因为我是○○的负责人”来画线,确定工作范围。随着环境变化,这部

    分就会发生畸变(而且大部分人和组织意识不到这种畸变,仍会强行遵

    照旧有规则行事)。

    假如说,像这样永远固执地遵守“无形之线”的人是这个世界上的多

    数派,那么能够找出其中“畸变”的人就是创新者。曾经画过的线是非常

    顽固的,即便是已经老化而丧失应有机能的事物,一旦成了习惯,就会

    被人当作是正确的,而那些连续变化后的“先行”事象,反而会被认为是

    错误的。大多数人都会做出这种“本末倒置”的解释。

    如果养老金领取人的标准,或是公司、社会上的津贴发放标准等是

    根据标准制定时的民众状况而确定的,那么即使实际情况随着环境变化

    而变化,这些标准也不会改变。而且,这种边界线的周围必然会发生“

    畸变”。

    商业中的“业界”“产品类别”“顾客类别”等也一样,一旦确定了作为

    某个时间点的快照的类别,相关人员就会以固化的眼光去看待连续变化的事象,从而产生“开发○○类别的产品吧”的想法。创新者则会把顾客需

    求作为“事实”去理解,试图创造出不被现有画线所束缚的产品或服务,使用当前最新的技术和概念重新画线。

    不过在这一瞬间,就会产生“创新的困境”。起初完成新画线的创新

    者,在下一步扩大这一新结构的时候,需要将已定义(重新画过线)的

    体系进行固化管理,所以思路本身会变成封闭性的。

    对于画线后的、条件和规则已经固定的世界里的解决问题而言,电

    脑则显得尤为重要。20世纪90年代,电脑已在国际象棋比赛中击败人类

    的世界冠军。在复杂性、自由度更高的将棋比赛中,电脑也几乎达到了

    人类的最高水平,完成国际象棋比赛般的壮举也只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这些桌上游戏属于典型的“封闭体系”。由此可见,关于边界已被明

    确定义的体系中的最优化,人类的优势已经无从体现。

    与之相反,电脑所不擅长的是解决“边界未被明确定义”的“开放体

    系”中的问题。即使对象问题更为“灵活”,基本上也只是边界有所扩大

    ,仍未脱离“封闭体系”的范畴。

    模式识别有助于理解,模式化导致死脑筋

    能够体现“画线”之功过的另一个例子是“模式识别”。它是抽象化的

    一种形态。按照模式识别,相较于逐一理解个体事物,人类能够同时理

    解多个类似的事物。只需发挥一种经验的效用,就能实现智慧的飞跃性

    发展。

    但同时,模式化也是一柄双刃剑,可能导致思维的固化。

    说到“双刃剑”的一面,思维中的“框架”同样如此。在一定程度的短期内,能让初学者轻松掌握某个领域的整体思维方式和总汇项目的,便

    是框架。从这个意义上讲,框架也是模式识别的一种。

    框架能够帮助我们找出容易存在偏差的视角死角,发现容易忽视的

    领域。

    同样的还有“模板”。从“只要付诸应用,就能轻松做出具备一定程

    度的品质的东西”这一点而言,模板和框架一样,都很有用。只不过,模板也是在短期内达到一定水平的情况下很有效,而在需要发挥“前瞻”

    的创造性时,就有可能变成累赘。

    从中也能看出“在某个程度之前能起到积极作用,而一旦超过某个

    关键点,就会起消极作用”的结构。

    模式识别、框架、模板等,在“通过模式化,起初能起到积极作用

    ,但‘思维会固化’”这一点上是共通的,其根本原因便在于前面提到的“

    事实和解释的乖离”。

    “画线”导致“出乎预料”

    如前文所述,在风险管理的世界里,能把风险“预料”到何种程度是

    问题的关键。无论是产品的设计,还是社会、组织的设计,都不得不以

    有限的资源为前提,所以必须在某处“画线”,明确体系的边界条件,不

    然就无法解决问题。

    然而一旦画线,就必然会发生“出乎预料”的事态,产生根本性矛盾。风险管理本就要面对“必须对‘出乎预料’有所预料”这一结构性的困境。“因画线而产生下个问题”的事例,在风险管理中并不少见。

    此外,“画线”也会成为不幸的根源。国境纷争、民族问题、选举中

    的一票之差,等等。我们周围的很多问题,皆源自某种“边界”,为什么呢?这其中隐藏着“画线”的本质。

    归根结底,“线”只是人类为了脑中的认识和理解而擅自画出的。“

    国境”也好,“选区”也好,“业界”也好,都是人类脑中的概念上的隔墙。有个笑话讲的是,一名乘客一边望着飞机窗外,一边问机舱乘务员:

    “哪儿能看见国际日期变更线?”

    大概没人会真的相信国际日期变更线是实际存在的,但事实上,类

    似这个故事的“笑话”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很多时候,人们在脑中假

    想的画线会在不知不觉间独立出来,使人误以为它是具有绝对权威的。

    “知(识)的困境”的另一个要因在于知识中存在类似向心力的东西。越是有专家之称的人,越难以从积累的知识中跳出来。

    开篇的便利店的例子便是如此,关于便利店货架的知识越详细,就

    越难做到“远离”。

    同样地,自己专业领域内的知识积累得越多,就越难以摆脱其中的

    “引力”。越是“这一行的专家”,越难提出跳出藩篱的崭新意见,反倒是

    “外行的视角”由于没有向心力,摆脱了预判和偏见,所以容易得到零基

    础的创意。

    定义问题造成“封闭体系”

    “封闭体系”源自定义问题。反过来讲,每定义一个问题,就会造成

    一个“封闭体系”。因为要想解决一个问题,就必须设定某种边界,明确

    区分“是问题”还是“不是问题”。

    发现问题→定义问题→解决问题是广义的解决问题的流程,其中的

    “开放体系”与“封闭体系”的关系如图2-2所示。图2-2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流程与“开放体系”“封闭体系”的关系

    定义“封闭体系”的同时,也意味着问题的相关变量已被固定。“固

    定变量”是为了解决相关问题而将应考虑的视角固定下来,以实现其中

    的最优化。

    例如,光说“环境问题”,并没有准确地定义问题。我们是应该最大

    限度地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还是最大限度地提升可循环部件的比例?像这样特定“应该最优化的变量”,才算是明确定义了该解决的问题。

    2.2 “封闭体系”的困境

    如前文所述,解决问题须减少维度并使之固定,然后“画线”。也就

    是说,为了使问题确定下来并变得容易解决,必须在定义“封闭体系”的

    基础上设定边界条件。然而,“封闭体系”内含有一种根本性的困境:“

    使问题变得容易解决”和“容易引发下个问题”。这是因为,画线会引起“

    固定解释导致解释与事实发生乖离”这一现象。

    使问题变得容易解决,在短期内容易发展,就容易导致下个问题的产生,而发展后形成的体系也容易退化——这就是“封闭体系”的困境。

    在热力学的世界里,有一条关于不可逆性的第二定律,通称熵增定

    律。该定律表明,在“封闭体系”,尤其是与外部无交换的“孤立体系”中

    ,熵这一物理量只会增大,不会减小。简单来说,熵的增大就是指体系

    内的“杂乱性”增加,趋向平均化。

    前文所述的组织作为“封闭体系”,同样适用“不可逆性”的定律。成

    长和退化以不可逆的形式同时进行,这一点也与本条定律一致。

    “封闭体系”和“开放体系”的循环

    像这样,人类通过“画线”使工具和文明得以进化,同时因为画线,向下个世界的转变又会变得很困难。人类就是在与这种根本性矛盾的斗

    争中生存至今的。如此巨大的洪流,适用于国家、企业等组织及其他几

    乎所有体系,是不可违抗的。

    由于“画线”,一度已成为资产的那些“知”,随着时代变迁变成了“

    负资产”。相对于身为该时间点上的权力阶层的主流派,作为革新者的“

    挑战派”可以说始终在反复消除其中的畸变。该流程可表现为一个循环

    ,如图2-3所示。

    图2-3 “封闭体系”和“开放体系”的循环首先出现的,是为混沌状态“画线”的人。主要是准确理解那些悄然

    出现的社会或自然倾向并将其总结成规律和理论的学者,以及开发那些

    能够满足该时代模糊需求的企业或服务(等“体系”)并提供给消费者的

    企业家,又或是将自然聚集的民族形成“国家”并施政的执政者。

    如此被定义的种种“体系”,会作为“封闭体系”完成进化,而且在满

    足该时代民众需求的同时,作为体系的完成度会逐渐提升,但此时必然

    会发生“封闭体系的困境”。只要创造了固化的“封闭体系”,这种情况就

    是绝对不可避免的。因为社会和自然事象是连续变化着的,而管理这些

    事象的体系或机构则是固定的,只能做到不连续的变化。这里所说的“

    封闭体系”,可以知识、产品、服务、行政单位等为例。

    也就是说,其间必然产生偏差,出现体系本身逐渐衰退的机制。人

    类就是这样使文化和文明随着发展而衰退、然后再次出现下一个新时代

    的创造者,继而促进下一个文化和文明的发展。《平家物语》中所说的“盛极必衰之理”,其根本原因便在于这种机制。

    因此,只要人类持续活动并在脑中为之“画线”,“问题”仍会在包罗

    万象的一切场所继续发生。

    人类凭借高度发达的智慧解决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然而讽刺的是,其高度发达的智力还不断催生了新的问题。这是一种“知的敲诈勒索”。

    “公司”这一“封闭体系”也会成长、退化

    “封闭体系”和“开放体系”,往往会经历与商界中的企业、业界或特

    定的产品、技术相似的过程。

    这是因为,黎明时期的先驱大多会“在白纸上画线”,定义“封闭体

    系”,通过创造一个闭锁性的世界来享受先行者利益,并砌起一堵“墙”

    以牵制、阻碍后来者进入。从技术上讲,“专利”便相当于这堵墙,技术

    也多未实现标准化,而是以各自不同的规格呈现出差别。

    接着,先行者会使该“封闭体系”在闭锁状态下完成。正因为是“封

    闭体系”,外界干扰很少,所以这一阶段的完成用时较短。

    然而在多数场合,“封闭体系”此时会遇到障碍,原因在于“封闭体

    系”的困境的出现,即“质”的进化很快,但“量”的进化,即扩大的速度

    太慢,因而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创建公司”是定义了“公司”这一“封闭体系”的组织,相当于定义了

    该公司想要解决的(社会或生意上的)“问题”。

    从这个角度出发,适用于“封闭体系”的定律仍然适用于“公司”这一

    组织。“存在中心和序列”是定义并维持“封闭体系”的原则,它也同样适

    用于公司组织。公司里明确存在“具有超凡魅力的经营者”“独揽大权的创业者”这一

    中心,以及“组织阶层”这一序列,而且它们越是牢固,公司就越能快速

    成长。然而,这样的结构有着排他性、内向性等消极面,也容易跟不上

    环境的变化。

    从这一点上讲,以员工迅速“毕业”为前提的招聘公司,作为一个组

    织,其“体系”的存在颇值得关注。如果不把该公司看成一家公司,而是

    当作一个包括“毕业生”在内的生态系统来看,那么从该体系本身呈外向

    性成长这一视角出发,可以说它是日本企业中罕见的近于“开放体系”的

    机构。

    同样适用于人类的“封闭体系”的困境

    “封闭体系”和“开放体系”的讨论也适用于人类活动。这里假设对外

    界持有强烈排他性思维方式的人属于“封闭体系”,能够灵活接受他人思

    维方式的人属于“开放体系”。

    “封闭体系”的人,便是所谓“哲学已确立的人”。从本书的“事实和

    解释”这一分类而言,这类人已经为自己确立了牢固的“解释模板”,所

    以面对事物时的判断迅速且坚定。反过来讲,面对持有不同哲学或价值

    观的人或思想,他们有着强烈的排他性。

    只要想想我们周围存在的这种“封闭体系”的人就会明白,能在短期

    内完成某件事的人,通常都是持有这种“坚定价值观”的人。也就是说,“拥有已固定的体系的人完成速度更快”这一规律在这里也适用。

    同样,这也是“封闭体系”的缺陷。从经验上就能理解,“不能应对

    完成后的环境变化”也适用于这类人。

    与之相反,持有“开放体系”的思维方式的人,很难构筑并确立自己的世界,但他们也有长处,那就是能够灵活地应对任何人,也容易避免

    “衰退”。

    2.3 “解决问题”的困境

    如前文所述,“封闭体系”存在结构性的困境:易发展,但也容易衰

    退,并且不容易向下一代转变。“人类的知(识)”这一“封闭体系”也不

    例外。

    而且,它也适用于“问题”。

    可以说,这一困境的本质在于,用于解决问题的技能和价值观与用

    于以“开放体系”为前提的发现问题的技能和价值观在根本上是完全对立

    的。

    下面我们来实际看一看,这一困境在商业场合是如何成为问题的。

    “想开发出不被既有框架束缚的崭新的商品和服务。”

    “我们所需要的人才,不是顾客说什么才做什么的人,而是能够主

    动发现顾客的问题并提出方案的人。”

    在商界,不管哪个时代,这些话都会被反复提及,而且其重要性近

    年来尤为高涨。换言之,随着环境变化和技术革新,商业中解决问题的

    重要性正从下游转向上游。广义的解决问题,可大致分为上游的“发现

    问题”和下游狭义的“解决问题”。从这里开始,本书所说的“解决问题”

    均指狭义的“解决问题”。

    关于“从下游到上游”的需求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从解决问题到

    发现问题”这一当前正需要的视角变化,我们下面就来论述它们为什么是必要的、是以怎样的机制产生的以及该如何应对。

    图2-4模式化地表现了“发现问题”与狭义的“解决问题”之间的关系。

    图2-4 “发现问题”与“(狭义的)解决问题”

    这里所说的位于上游的“发现问题”,是指“在白纸上定义(问题这

    一)框架”,而位于其下游的狭义的“解决问题”,则是指“进行‘已确定的

    框架’内部的最优化”。二者的分界线便是问题这一“框架”的定义。

    以手机开发为例,“手机开发”这一问题(What)被提出之后,开发

    性能和功能最强的手机(How)就是“解决既有问题”。

    新发现了“希望能让工作和生活随时随地变得丰富多彩”这一顾客需

    求(Why),定义“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这一新类别的产品的开发”

    这一新问题(What)并实现,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广义的解决问

    题的流程。换言之,在What被提出的时候将其落实到How,是解决问题;而从

    Why导出What本身,则是发现问题。

    再看另一个例子,系统开发和导入。可以说,顾客提出“想制作这

    种规格的系统”这一希望(What)后,将其落实到详细规格并实现(Ho

    w),属于解决问题型的业务;而通过经营课题或系统本身找出顾客希

    望解决的真正需求(Why),并由此提出方案,像这样的“归根结底需

    要这样的系统”(What),则属于发现问题型的业务。

    从下游的解决问题到上游的发现问题

    我们再来重新思考“上游”和“下游”这两个词。上游和下游,指的是

    同一条河流在时间、空间上位于前面的领域和在同时间、同空间上位于

    后面的领域。关键在于,本书会从“空间”和“时间”这两方面来研究“上

    游”和“下游”(图2-5)。

    图2-5 上游和下游的例子首先关于“空间”,全球范围的产品开发流程很容易理解。其空间上

    的流程即是:主要在发达国家发起创新,开发出拥有新概念的产品,然

    后新兴国家加以模仿,设法降低成本(容易让人混淆的是,在一个国家

    从新兴国家发展成发达国家的“时间上的”过程中,上游和下游会发生逆

    转,详情会在后文再作交代)。

    比如,20世纪80年代以前,日本主要擅长“下游”型的产品开发,体

    现为追赶欧美。如今,这个任务正由新兴国家承担。日本现在应该完成

    的任务是转向发达国家的类型,即领导创新。以往“应该解决的问题”,是在已定义的线的内部进行最优化,而今应该考虑的则是“在哪里画线”。

    接下来,在“时间轴”上的上游和下游,是作为一个工作或企业从开

    始阶段到最终阶段这一生命周期的进程。以公司为单位来看,通过创业

    而诞生的新锐公司是所谓的“最上游”,它会随着自身成长和企业并购带

    来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变大,最终成为传统型的大企业,即“下游”。

    就商业的“实质”而言,其流程也是从开发新产品、新结构的创新这

    一上游阶段,转向高效的运营这一下游阶段。

    同样地,作为时间轴上的上游和下游,一无所有阶段的创意和企划

    通常是上游,将其落实到具体计划上的执行则是下游。例如销售,把握

    难以捉摸的顾客需求并使之成形,便是上游;以商谈的形式为顾客明确

    而具体的要求提供具体的商品或服务,则是下游。

    再以人的一生作比,上游就好比孩子,下游就好比大人(老人)。

    无论组织还是社会,从上游到下游的流程,可以理解为是和人类一样的。

    上游和下游是不连续的那么,企业中为何会经常发生“转向上游”的需求呢?那是因为,上

    游和下游的特性有很大不同,并非简单的连续变化,有时需要把价值观

    扭转180度来考虑。如此一来,人才的技能和价值观也必须变得完全不

    同才行。然而这方面既耗时间,又存在种种阻碍要因,同时归根结底,这一根本性区别尚未被人们明确认识到,所以变革才会难以推进。

    下面就来实际看看上游和下游有着怎样的对立特性(图2-6)。

    图2-6 上游和下游的各自特性的对比

    首先列举的上游的特征,是需要处理不确定性高的、混沌的事物。

    组织及职责分担的边界也不明确,要求一个人灵活地完成多个任务。与

    此相对,下游的不确定性低,任务已被明确定义,可以细分到每个部门

    或负责人。上游的工作内容大多抽象度高,比如确定整体概念,或是确定大体

    上的基本构架。相对地,下游的工作会落实到每一步实施,同时伴随着

    具体的执行,所以具体性高。

    此外,技术诀窍和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积累,在上游自然是

    从一无所有的状态开始的,而到了下游,就会在各方面有所积累。

    至于工作本身的量,到了下游就会增多。资源的积累度也是到了下

    游就会加速增长。与之相对,上游更重视“质”而非“量”。

    下游须具备用以管理、评价多人的“共同指标”,而最好的共同指标

    ,就是“金钱和时间”。与之相对,“重视质”的上游潜在具有多个必要指

    标,无须具备共同指标。本来,“考虑指标本身”就是上游的工作,使已

    确定的指标达成最优化才是下游的工作。

    此外,由于上游的工作是非定型的、创造性的,所以不论好坏,都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人的能力。“属人的”自然是好事——这是上游的

    思维方式,而尽可能做到标准化、不依赖于人,则是下游的思维方式。

    这些价值观并不一定是以“非0即1”的方式从白变成黑的,随着从上

    游到下游的移动,平衡会逐渐变化,而在某个要点前后,会发生明显变

    化。那个要点便是“定义问题”的阶段。

    随着这样的流程和价值观的变化,上游和下游所需要的价值观和技

    能也会变得“正相反”(图2-7)。

    图2-7 上游和下游的各自特性的对比“从零开始创造新事物”的创新意向这一上游,需要的是创造性。相

    对地,指标已经固定、在指标中“使80分的东西变成90分或100分”的运

    营意向这一下游所需要的,则是以最佳方式解决既有问题、使相应指标

    达成最优化的效率性。

    此外,在不确定性较高的上游,重要的并不是详细分析过去的数据

    、通过只做有胜算的工作来“使一切走向胜利”的“决定论”的思维方式,而是在进行一定程度的尝试后,插入一定比例失败的所谓“概率论”的思

    维方式。

    从“个人还是组织?”这一视角出发,在依赖个人能力的上游,怎样

    才能发挥个人的能力是重中之重。相对地,在要求多人高效运作的下游

    工作中,即使压制个性,也要优先确保组织性能的最大化。也就是说,在上游是“个人>组织”的关系,在下游则是“组织>个人”的关系。

    在抽象度高的上游,需要的是抽象化的思考能力;在现实行动最重要的下游阶段,首要的则是具体的行动力。

    在技术诀窍得以积累的下游,知识量很重要;在要求从零开始的创

    造性的上游(由于原本就没有积累的知识),需要的则是将有限的信息

    与过去的类似知识组合、联系起来从而创造新事物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此外,上游并未确定工作分担,始终要求灵活柔软的姿态;而在下

    游,从组织秩序的角度来说,也不希望个人轻易脱离被分配的任务,所

    以对遵守规则的依从姿态有着强烈的要求。

    上游时刻要求主动性,因为没有人提供指示,毕竟“发现问题”本身

    就多是主动的行为。相对地,在下游,为了确保组织的秩序,对于“服

    从上级的命令”或“切实履行手册化”等被动姿态则有着压倒性的要求。

    社会、企业、学校被“下游”最优化的原因

    如前文所述,在当前环境下,出于种种原因,存在向“上游”转移的

    需要,因此要求相应的价值观和技能。然而,社会、企业、学校大多已

    被下游的思维方式最优化了,因此存在这样的结构性矛盾——尽管真正

    需要的是适合上游的人才,却无法培养并充分发挥其能力。

    为何世人会依据“以下游为中心的价值观”行动呢?此外,各种领域

    均在掀起从上游依时间序列“被冲向下游”的潮流。这种情况又是以怎样

    的机制发生的呢?下面,我们尝试通过“上游”“下游”这两个词的存在基

    础,即河的类比来进行思考(图2-8)。

    图2-8 上游、下游的“河”的类比原因1:下游总是多数派

    首先,第一个原因在于,河的水流(水量)会随着流向下游而增多。也就是说,“下游总是多数派”。例如,不管是商品的企划,还是城市

    、社会的设计,真正的初期计划往往是在少数人(通常是“一人”)的脑

    中开始的,直到该计划被具体化,来到详细的设计或构筑阶段,才会有

    多数人参与进来。

    而且越是往下游去,越会从有限的少数人所做的决策变成“多数人

    所做的决策”,形成基于“众多顾客呼声”和“积累的数据”的决策方式。

    也就是说,“多数派”的意见更容易通过。而且在上游,河底多是“尖锐

    的大石块”,而到了下游,随着水流的“冲刷”,细小的圆石子就会变多。也就是说,下游世界是由平均化的多数人所支配的。

    在这种状况下,依靠特定个人的力量推动工作的上游式思维退处劣

    势,可谓是必然的结果。原因2:驱动世界的下游

    第二个原因在于,除了“量”的问题之外,即使从“执行和运营”这一

    “质”的角度来看,在每天驱动世界、公司、组织“运转”的人里,下游的

    人也占据了压倒性的大多数。人力、物力、财力等用于执行的资源,基

    本上存在于“下游”。这些丰富的资源并不会轻易流向“无形的”创意和创

    造性,其运转总是以下游为中心的,所以这个世界显然也会以下游为中

    心运转。

    此外,乍一看很光鲜的上游的创意,大多只是不涉及人力、物力、财力的纸上空谈罢了。当然,如果这种纸上的“大创意”不启动,执行就

    无从谈起,但在绝大多数场合,具体成形还是在进入下游阶段后才实现

    的。

    原因3:下游的具体性便于所有人理解

    第三个原因在于,下游“更容易理解”。下游有多数人参与,而且具

    体地“形成可见的形式”,而上游的理解难度则相对更高。下游的工作经

    过标准化,属人性质被排除。说得极端些,就是内容“便于所有人理解”。越往下游去,“任何人都能理解”的东西越会被优先考虑。下游的决策

    基本上是“多数决定”,所以能够确保多人理解的内容存活下来,可谓是

    必然的结果。

    如此一来,占少数的上游的“难以被多人理解”的价值观便自然没了

    生存的余地。这也是“下游化”在组织、社会中加速发展的原因,恰如“

    水往低处流”。

    原因4:从上游流向下游的水流是“不可逆”的

    “水往低处流”这句话适用于一切事物。从上游流向下游的水流是单

    向的,绝不会往回流,也就是不可逆的。可以说,前面所讲的上游和下游的特性的变化也一样。

    水流一旦流向效率性,就不会重新回到创造性。一旦由多数派执行

    的标准发展起来,就不会再回归原来的状态。“下游”这个状态会悄然无

    声地发展下去。

    因此在相同的体系中,走向下游这个状态总是会永不后退地单向发

    展下去。

    如此一来,从本质的性质而言,自然总是会在无意识中形成“下游

    占优”的社会和组织。而且在一个社会或公司等社会体系中,“下游”会

    不可逆地进行下去。

    然而讽刺的是,“不可逆地变为下游”越是进行下去,就越会出现重

    新创造新河流的“上游需求”。而且,由于上游的需求与下游的特性有着

    180度的不同,所以会潜藏着靠自然水流无法消除的结构性矛盾。这就

    是本书所说的“解决问题的困境”。

    与此同时,为了实现着眼于“无知、未知”的发现问题,我们还要思

    考:上游的人才需要具备怎样的价值观和技能组合?社会、企业等组织

    要怎样做才能活用这些人才?

    在自然界,流到下游的河水会注入大海,经过蒸发变成云,然后以

    雨水的形式回流到上游。在“知(识)”、组织等“封闭体系”中,这样的

    “回流”是以怎样的机制发生的呢?一言以蔽之,创新便相当于“回流”,但创新的构成看起来并不像自然界那般顺利。在PART Ⅲ中,我们将探

    究其原因和解决方法。PART Ⅲ

    “蚂蚁的思维”vs.“蝈蝈的思维”

    从解决问题到发现问题

    PART Ⅰ的整体概念图PART Ⅲ的要点

    明确“解决问题的困境”的原因在于解决问题型的思路与发现问

    题型的思路不同这一对立结构。

    二者的不同特征可归结为“存量vs.流量”“封闭体系vs.开放体系”“

    固定维度vs.可变维度”这三个根本要因。

    通过“视储存为美德、有巢、在二维世界中行动=蚂蚁的思维”与

    “视使用为美德、无巢、在二维和三维世界间往来=蝈蝈的思维”

    的类比,将二者的行为原理加以对比。

    对社会、企业中的蚂蚁和蝈蝈的对立结构进行整理,寻找共存

    共荣的办法。

    关于发现问题所应着眼的“奇点”,思考从两种思路研究的重要

    性及其方法。PART Ⅱ阐述了解决问题与发现问题在思路上的巨大差异,指出了

    存在“解决问题的困境”,还分析了“解决问题的困境”为何会成为导致上

    游和下游之间产生裂隙的根本原因,以及社会、企业、学校均被“下游”

    最优化的原因。

    我们平时能够隐约意识到,解决问题与发现问题在思路上存在巨大

    差异,但往往并不明确。

    在PART Ⅲ中,我们将把活用“无知”的发现问题的思路与解决问题

    的思路进行对比,突出二者的差异,明确活用“无知”需要满足哪些条件。这里将利用“蚂蚁和蝈蝈”的类比,因为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在思路上

    的三个明显不同点,与蚂蚁和蝈蝈的特征是一致的。发现问题型=蝈蝈

    ,解决问题型=蚂蚁。

    要想消除“解决问题的困境”,不能单纯对表面事象和行为模式进行

    类型化,而要聚焦于根本的“思路”,讨论“为什么”会形成相反的行为模

    式和对立结构。

    此外本书还会讨论,要想把活用“无知”的发现问题的思路以及蝈蝈

    思考法运用于企业等组织、集团时,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3.1 “蚂蚁思维”与“蝈蝈思维”的差异

    正如前文所述,指向用于解决问题的“下游”的创意,与指向用于发

    现问题的“上游”的创意,在价值观和视角上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平时需

    要的主要是解决问题型的思维,无论学校、公司还是日常生活,大致都

    被这种价值观支配着。

    这种价值观大体上来说正确,但在“发现问题”的场合,则有可能变成阻碍。这就是“解决问题的困境”。因此,为了将目前占统治地位的解

    决问题型的价值观转变为当前急需的发现问题型的思维,必须彻底逆转

    齿轮的转向。从“重视知识”的思维方式转为指向“无知、未知”的思维方

    式,就是一个具体的例子。

    PART Ⅱ中讨论过的“知(识)的困境”的产生,源自“静态固化导致

    的衰退”“封闭体系”“向心力”等知识的内在本质特征。这会直接导致“解

    决问题的困境”。

    考虑到这些因素,思维的转换大体上有三个要点:

    ·从“存量”到“流量”

    ·从“封闭体系”到“开放体系”

    ·从“固定维度”到“可变维度”

    下面我将尝试从这三个视角出发,对两种相反的思路进行对比,讨

    论着眼于“无知、未知”的发现问题需要怎样的思维方式。在对比两种思

    路的时候,将利用“蚂蚁和蝈蝈”的类比。

    因为蚂蚁和蝈蝈在这三个视角上是各自不同的,而且从以前被看好

    的“蚂蚁的思维”转变为以前受尽白眼的“蝈蝈的思维”,可谓形象生动,容易把握。

    蚂蚁与蝈蝈的思维的三个差异

    众所周知,蚂蚁和蝈蝈的对比来自著名的伊索寓言。在夏天辛勤劳

    动“蓄积财富”的蚂蚁到了冬天也不愁,而在夏天“唱歌、跳舞、游手好

    闲”的蝈蝈毫无积蓄,到了冬天就会陷入困境。这则寓言通过蚂蚁辛勤

    劳动增加积蓄的行为,教我们知道了存量的重要性。接下来,本书将提出这种一直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价值观的反论。

    首先列举解决问题型思路与发现问题型思路的三个根本性差异,这

    就是我们用“蚂蚁和蝈蝈”的类比来表现的原因。

    请见图3-1。

    图3-1 “蚂蚁”与“蝈蝈”的思维差异

    “储存的”蚂蚁和“使用的”蝈蝈

    “蚂蚁思维”与“蝈蝈思维”的三个差异如图所示。

    第一点是“存量”与“流量”的区别。主要的不同在于:是重视由智慧

    资产,即过去的经验和知识积累的“存量”,还是重视用后就扔掉也没关

    系的“流量”。

    想想那个著名的伊索寓言故事,很容易就能明白:“储蓄型”的蚂蚁拥有的是存量思维,而“有了就立刻用掉”的蝈蝈则是流量思维。伊索寓

    言中的对象是财产,即“金钱”。相较于有了就立刻用掉的蝈蝈,蚂蚁将

    以备将来之用的积蓄视为美德。这就是二者价值观的差异。

    若把“金钱”换成“知(识)”来看,本书所说的重视知识,就是把知

    识当成“存量”的思维方式,而重视“无知、未知”则决不是在轻视知识本

    身,可以视其为“重视流量”的思维方式,也就是为了生成新知识,用后

    就扔掉也没关系。这便是我们通过用“蚂蚁和蝈蝈”做比喻来对比思路的

    最大理由。换言之,也可称为“发自已知的想法”与“发自未知的想法”的

    不同。

    “有巢”的蚂蚁和“无巢”的蝈蝈

    第二点是“封闭体系”与“开放体系”的区别。直接来说,区别在于:

    是根据自己的常识和判断基准给事物“画线”,“将其内侧与外侧分开考

    虑”,还是“原样不动(不画线)地看待所有事物”。有自己的“巢”的蚂

    蚁,会将“组织的内与外”“常识与非常识”明确地区分开来思考。与之相

    对,没有“可依之巢”的蝈蝈则会“不画线”地、一视同仁地看待事物。

    “二维”的蚂蚁和“二?三维”的蝈蝈

    第三点是“固定维度”与“可变维度”的区别。简单来说,就是基本上

    只能进行前后或左右这种“二维”动作的蚂蚁,与必要时可以选择进行“

    跳跃”这种“三维”动作、“能在二维和三维之间自由往来”的蝈蝈的区别。这里所说的维度,指的是“对象问题的变量”。把变量的种类固定下来

    进行思考的是蚂蚁,使变量的种类出现增减等变化来思考的是蝈蝈。

    总结上述思路的三个差异即为:“重视解决问题”的蚂蚁“重视存量”

    ,并且在“封闭体系”内以“固定维度”进行思考;蝈蝈则“重视流量”,在“

    开放体系”内“自由增减维度”。在后面的章节中将会针对这三个差异和行动模式的不同逐一进行讲

    解。

    判断是蚂蚁还是蝈蝈的检查表

    你或你周围的人,是有着“蚂蚁的思维”,还是有着“蝈蝈的思维”?

    哪一方的倾向更强?

    请使用图3-2的检查表,判断自己(或周围的人)属于哪一类。

    图3-2 判断是蚂蚁还是蝈蝈的检查表总分在-20和+20之间。

    作为一个大概的衡量标准,可以说,低于-10分的人明显有着“蚂蚁

    型的思路”,高于+10分的人明显有着“蝈蝈型的思路”。

    根据检查表的内容,总结先前导致“思路的三个差异”的行为特性,可以得出蚂蚁与蝈蝈的不同如图3-3所示。

    图3-3 蚂蚁与蝈蝈的不同请逐一观察,看看思路和行为特性上的这些不同,究竟是通过怎样

    的对比体现出来的。

    当然,蚂蚁和蝈蝈不一定像“非0即1”那样能用数字分割开来,二者

    的要素在每个人身上都是同时存在的。而且在一个人的人格之中,会根

    据场合区分使用二者的功能。例如在工作中,可能蝈蝈的要素更明显,而在家庭中,则是蚂蚁的要素更明显。

    正如表中所示,蝈蝈是“小孩”,蚂蚁是“大人”,随着时间流逝,曾

    是蝈蝈的要素往往会变成蚂蚁的要素。

    蚂蚁是存量型思维,这意味着一个人一旦开始积蓄,就很可能从蝈

    蝈型思维变为蚂蚁型思维。随着年龄增大,人会逐渐积累经验,建立地

    位和财产,增强专业性,提升自己对组织、集团的归属感——这些都是

    推动思维向蚂蚁型转变的要因。

    本书将基于这样的背景,将两种思路进行对比。

    此外,本书之所以使用各种形式,在“二分法”的结构下进行讨论,是为了将那些要素作为不同视角明确区分开来,明确各场合的论点及其

    视角,避免无用的对立,各尽其才地活用各个特性。希望读者理解这一

    点。

    后文还会谈到,“二分法”的视角与单纯的“二选一”有很大的不同。

    本论并不是在进行“是蚂蚁还是蝈蝈”这样单纯的“是0还是1”的二选一讨

    论,而是在揭示“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中的视角。希望读者能够充分

    理解这一点,然后再去阅读后面的讨论。

    在这部分,本书不会将二者理解为表面的对立事象,而是根据二者

    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源自“思路的三点差异”这一脉络,配合其结构性理由

    ,阐释这样的差异“为什么”会发生。

    思路的三点差异未必是完全独立的,下面就对其进行大致分类,说

    明彼此的不同。

    3.2 从“存量”到“流量”

    首先阐述第一点的“存量”与“流量”的差异。

    伊索寓言里“蚂蚁和蝈蝈”的故事,描写了在夏天辛勤储存粮食以备

    冬用的蚂蚁,以及在夏天有什么就用什么,结果到了冬天没有任何积蓄

    的蝈蝈。也就是说,蚂蚁重视“存量”,蝈蝈重视“流量”。

    当蚂蚁的美德瓦解时

    在这则寓言里,“蚂蚁是善,蝈蝈是恶”的一面体现得非常明显。然而在当代环境中,这一关系有时会发生逆转。例如,为了引发能够摆脱

    因循守旧状态的“破坏性创新”,需要将以往的积蓄重置,在“零基”上进

    行思考。要想实现“在白纸状态下思考”,关键恰恰在于能否将以前作为

    存量所积累的资产全部抛弃。

    而且这里所说的存量,一般是指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即人力

    资产、物质资产和金融资产在内的品牌、技术诀窍等。

    在解决问题的阶段,资源是不可或缺的。问题的解决方案确定之后

    ,要想落实到执行上并取得成果,“人力、物力、财力”自然不可缺少,而且通常是“越多越好”。所以,蚂蚁才会有平时把能积攒的东西积攒起

    来的想法。

    再加上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这种本质结构的差异,使得作为商业

    中智慧资产的知识的定位,也正从“重视存量”变为“重视流量”。

    环境变化对此影响很大。首先能够举出的一大要因,是ICT(Infor

    mation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的发展。由于互联网和云端存储的

    发展,知识和信息成为能在网络上随时检索的共有财产的趋势越来越明

    显。这是因为,“作为存量的知识”不再由企业个体和个人把持,而是由

    作为共通仓库的云端和互联网来存储。也就是说,对于企业个体和个人

    而言,知识和信息从“积攒”变成了“使用”。

    SNS的普及,也使交流中的信息从存量变成了流量。“时间线”将信

    息理解为流量,“曾经问过的问题的答案,要向过去的存档中寻找”是存

    量式的想法,而“再问一遍能更快地得到答案”则是作为流量的时间线的

    想法。

    此外,当代商业环境的变化显著加快,也是出于“知识流量化”的推

    动。在变化极少的环境里,“因循守旧”进行思考,大多能得到好的结果

    ,所以存量型的思维是有利的。而在变化激烈的世界里,“过去的知识”

    的价值会相对降低,如此一来,需要在各方面把知识和信息当作流量的场合就会增多(“新鲜的蔬菜”不可能统一贮存整个冬天的量)。

    当然也有人认为,通过网络得到的知识难堪大用。这种意见自然不

    无道理,但尤其是关系到“事实”或“可重现”的知识,网络上的信息肯定

    正在飞跃性地增多,所以确实存在向这个方向发展的趋势。

    “有产者”与“无产者”的区别

    存量思维与流量思维的区别体现为:不管在哪方面,一方是“发自

    现有的东西”的想法,另一方则是“发自现在没有的东西”的想法。

    重视存量的思维,就是所谓“有产者”的思维。知识也好,物品也罢

    ,总之蚂蚁已经积累了一份财产,所以会思考“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活

    用现有的东西”。这自然就成了“重视守护”的思维。以知识的世界来说

    ,这样的思维很难向颠覆既有定论的方向发展,因为一旦那样做了,自

    身地位这一存量就会受到威胁。

    在商界,最先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活用既有顾客、技术、工厂设备等“现有的东西”,所以很难产生引入全新结构的想法。由于重

    视“现有的知识和经验”,无时无刻不对“去年的实绩”和“竞争对手的事

    例”有所意识,将一切事物的“积累”都视为美德,所以总是因循守旧地

    考虑问题。

    目前已在业界内建立起一定地位的企业,自然是“蚂蚁型思维”,即

    使在同一家企业内部,比起弱小的事业部,拥有强大产品的事业部的蚂

    蚁型思维也更明显。品牌也一样。已经拥有“口碑和名声”的组织或个人

    ,会想方设法地守护这些东西。因此,所谓的“沉浸于过去的成功体验

    中”也是蚂蚁型思维的弊端之一。

    蚂蚁始终认为,自己现在所属的组织或业界的规则、常识、社会规范都是“理所应当”的。对于蚂蚁而言,它们就是思维的“牢笼”。

    与之相反,流量型的蝈蝈是“无产者”的思维,其意识始终从“现在

    没有的东西”出发,指向未知的事物。蝈蝈对“囤积”毫无兴趣,总是觉

    得“使用才有意义”。对于蝈蝈而言,存储在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大概是

    绝佳的“食材”吧。

    此外正如前文所述,二者的结构未必一定要简单地分成“蚂蚁型思

    维的人(或组织)”和“蝈蝈型思维的人(或组织)”。哪怕只是一个人

    ,即使(暂且不论好坏)在自己的“外行”领域里能够进行蝈蝈型的思考

    ,一旦到了自己的专业领域或“有东西要守护”的领域,往往就会不可避

    免地变成“蚂蚁型思维”。

    因此,并不是说“创业家”就能一直秉持蝈蝈型思维。一旦事业步入

    正轨,业绩和组织规模扩大,自然就会变成“有产者的思维”,然后要么

    在不知不觉间彻底变成蚂蚁的守护型思维,要么由于无法适应或不想适

    应而变成“连续创业者”,离开自己创建的这家公司,重新回到能够活用

    蝈蝈型思维的创业阶段。

    也可以说,二者的区别在于,一种是喜欢定居的农耕型思维,一种

    是不定居的、频繁搜寻新猎物的狩猎型思维。

    从“未知”=“不知道的事”开始思考的蝈蝈

    在安定的时代,蚂蚁的存量型思维是有利的,但是缺乏变化。一旦

    到了变化剧烈的时代,就像好不容易积攒的金融资产瞬间化为乌有一样

    ,知识资产也有可能一下子变得毫无用处。

    在环境变化迅速的世界里,知识资产的衰退是不可避免的。对于某

    个时代或领域的专家而言有用的知识资产,到了下个时代反而会变成“负担”。正如“行李多的人”搬家很麻烦,这同“动作迟钝”的结构是一样

    的。

    像蚂蚁这样对变化表示抗拒,原因正在于“存量型思维”所导致的巨

    大的“惯性力”。

    在这一点上,流量型的蝈蝈更加灵活,能发挥“无产者的优势”,灵

    活地应对变化。蚂蚁的思维是“守”,蝈蝈的思维是“攻”。这在很大程度

    上是因为,蚂蚁有“要守护的东西”,而蝈蝈“没什么要守护的东西”。

    蚂蚁会从“知道自己能做到的事”开始切实执行,但对于蝈蝈而言,“已经知道自己能做到的事”便不再是感兴趣的对象。蝈蝈之所以在旁人

    看来“没长性”,原因便在于此。

    可以说,从“知道的事”开始思考的是蚂蚁,从“不知道的事”开始思

    考的是蝈蝈。蝈蝈的智慧好奇心总是朝向“新的未知事物”,即便在使用

    知识的时候,其目标也非常明确,归根结底就是“为了创造出未知事物”。显而易见,要想在“在白纸上定义框架”的发现问题的阶段进行零基思

    考,蝈蝈的思维更合适。

    对“现有事物”顽强执着的蚂蚁的姿态在解决问题时很有效,但在发

    现新问题的时候,反而会起负面作用。

    积蓄“已知”=“知(识)”的蚂蚁

    对于蚂蚁而言,了解“现有的巢的复杂结构”是其最大优势,而且巢

    的结构越复杂,就越能跟其他蚂蚁拉开差距,所以这一点很关键。这一

    类比如果应用到业界知识上,也可以说,洞悉规制产业中的规制,是在

    那个世界生存下去的最佳方法。对于蚂蚁而言,洞悉现状的复杂结构就

    是生存技能。组织中的规则、人脉、权力斗争越复杂,熟悉“业界情形”“公司内

    幕”的人就越强大,越有机会晋升。对于闭锁性的组织,可以直接应用

    这一类比。

    对于蚂蚁而言,“存钱”很重要,要么以备将来之用,要么用来提高

    自己的地位。与之相对,蝈蝈则认为“使用才有意义”,会把现有的东西

    统统用光。这就是二者在思路上的决定性差异。

    这种经济积蓄中的蚂蚁与蝈蝈的性格差异,同样适用于“智慧积蓄”

    ,即知识。从蚂蚁的思维来看,辛勤地反复学习知识并积蓄起来,是对

    下个时代的最大储备。也就是说,重视积蓄“知(识)”的蚂蚁看着过去

    的成功规律和体验这一“存折余额”,会暗自窃喜。

    然而,认为“使用才有意义”的蝈蝈可不会这样想。换个季节就会重

    置的蝈蝈,可以说“连隔夜的知识也没有”。

    对于蚂蚁而言,“过去的原委”很重要。过去的事永远不会忘记,因

    为现在就存在于过去的积累之上。与之相反,蝈蝈不会留恋过去,它只

    会考虑“当前”的事,决断总是不厌其烦地“变来变去”,随时都能变成其

    眼中最好的选择。这里也明确体现了“存量思维”与“流量思维”的区别。

    3.3 从“封闭体系”到“开放体系”

    接下来说明思路的第二点差异,即“封闭体系”和“开放体系”之间的

    差异。

    将PART Ⅱ所讨论的“封闭体系”与“开放体系”的区别跟蚂蚁和蝈蝈

    的形象联系起来,可以说就是“以巢为中心活动的蚂蚁”与“无巢的蝈蝈”

    的区别。就解决问题而言,“在框架内思考”是“封闭体系”的思维,除去框架思考是“开放体系”的思维。

    在“封闭体系”内思考时的思路有两个特征:①“观察对象已被画‘线’”;②“存在内外之分”。也就是说,“封闭体系”的思维是内向的。这里

    的“内”和“外”,指的是“包括自己”和“不包括自己”。也就是说,“封闭体

    系”总是以“主观”为中心进行思考,“开放体系”则拥有客观看待自身的

    视角。

    与之相反,“开放体系”不画线,没有内外之分,思维总是外向的。

    思路的各种差异如图3-4所示。

    图3-4 “封闭体系”与“开放体系”的思维差异

    “画线”的蚂蚁与“不画线”的蝈蝈在思考“知”“无知、未知”的时候,“画线”的意义正如PART Ⅱ的说

    明。下面再来重新确认蚂蚁和蝈蝈有着怎样不同的思路。

    蚂蚁画线思考,蝈蝈不画线思考。其形象如图3-5所示。

    图3-5 “画线”的蚂蚁、“不画线”的蝈蝈

    在图3-5中,位于下方中部的是不包括个人解释在内的具体的“事实”本身,与之相对应的解释各不相同。对于这些解释,蚂蚁是通过画线

    明确区分“内和外”来加以认识的,而蝈蝈则故意不画线,按照原样直接

    理解。可以说,蚂蚁的事物观(非0即1般的二值视角)是数字型的,蝈

    蝈的事物观(连续变化的视角)是模拟型的。

    其他例子还有前文所述的“业界”“组织”的画线。对于蚂蚁而言,商

    业中的企业或个人活动的重点在于“哪个业界或组织的活动”。如果该组织的结构是由不同部门负责不同业界,则只有明确定义了具体的负责部

    门,蚂蚁才会付诸行动。

    相反,不论好坏,蝈蝈都是灵活机变的。面对无法明确定义具体业

    界的顾客,蝈蝈首先会洞悉该顾客的特性,然后若有必要,就会欣然地

    “重新画线”(重新定义组织)。

    “封闭体系”与“开放体系”的具体差异经过整理,如图3-6所示。

    图3-6 “封闭体系”与“开放体系”的差异

    下面分别解释这些特征。PART Ⅱ中曾讲过“画线”的功过。

    下面列举几个对观察对象画线的例子。第一个是已经说过的“常识”

    和“非常识”的区分。孩子在长成大人的过程中,应该掌握的最重要的东

    西之一,便是“常识”,但常识必然会随时间而衰退。

    例如,以前除了电话之外,个人之间还用电子邮件作为联络手段,但通过电话提出正式请求属于“常识”,通过电子邮件沟通要事则属于“

    非常识”,所以有时会频繁使用“用邮件联系,真是失礼了”这样的开场

    白。

    然而随着时代改变,现在的这一代人生活在电子邮件是“常识”的环

    境里,认为打电话有可能妨碍私人时间而讨厌通过电话交流的人逐渐成

    了多数派。由此可见,所谓的“常识”终归会随时代或状况而变,可很多

    人却把通过画线完成的“常识和非常识”奉为金科玉律。

    蚂蚁将那些与自身群体所共有的价值观相一致的事象作为“常识”予

    以肯定,对其外侧的事象则视为“非常识”予以否定。与之相对,蝈蝈会

    把所有事象当作连续的变化去理解,所以在思考时不会有明确的常识与

    非常识之分。也就是说,蝈蝈的词典里不存在“常识”和“非常识”这两个

    词汇。

    例如,蚂蚁会将自己无法理解的新一代人的行为视为“非常识”,做

    出二选一的判断:要么促其行为改变,使之进入“常识世界的内侧”,要

    么否定拒绝。相对地,蝈蝈只会觉得“有那种倾向的人正在增多”,淡然

    地理解事象的变化,既不否定也不肯定。

    以语言来形容,蚂蚁的思维就是固执于“正确的用法”。语言这东西

    是随时代而变化的,但蚂蚁会用线画出“语法”等“正确的用法”,思维局

    限于固定视角。即便是很多人使用的“惯用读法”的词,蚂蚁也始终会从

    语法的角度去判断,坚持“这样才是正确的”。

    相反,蝈蝈对此不会觉得正确或错误,而是会以“有20%的人正在使用这个词”“最近像这样说话的人越来越多了”之类的形式,原封不动

    地、连续地把握事实,不在其中“画线”。蝈蝈对于变化很敏感,同时会

    灵活应对,而且能够迅速意识到蚂蚁所画之线的矛盾之处。

    重视“中心和序列”的“封闭体系”

    外框和中心确定的“封闭体系”,会受到“向心力”的作用。其中存在

    明确的“依据”,也就是存在“巢中的蚁后”般的中心。这种向心力越强,作为“封闭体系”的排他性就越强。由此,提高体系完成度的速度会加快

    ,但与之同时,排他性会导致体系迟迟不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谓

    功过参半。这关系到本书一贯主张的“体系的不可逆性”所引发的困境。

    在存在这种中心的场合,“序列”很重要。

    将组织看作一个体系比较容易理解。例如,无论国家还是组织,在

    “向心力”很强的独裁国家或具备超凡魅力的经营者所领导的组织中,其

    所依据的价值观很明确(独裁者的“哲学”),同时大多牢固地维持着以

    之为中心的“序列”。

    蚂蚁的组织即是如此,存在“蚁后”这一中心,也存在蚁后、兵蚁、工蚁这样序列明确的“种姓制度”。可以说,这也直接反映出,这样的序

    列最适合蚂蚁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据此经营“巢”这一“封闭体系”。

    “封闭体系”中不存在“下克上”。不难理解,视维持秩序为最优先的

    封闭组织,其不可逆发展的程度越甚,越会早早确定“阶层”。通常,在

    传统的大规模官僚型组织中,入职时的学历或最初分配的工作岗位几乎

    决定了在该公司的整个职业生涯。以“闭关锁国”和“士农工商”制度为象

    征的江户幕府之所以能维持日本史上罕见的“长期政权”,绝非偶然。

    反之也不难理解,将长期安定的组织或社会进行重置的革新者,大多奉行“不看身份用人才”的宗旨。

    此外,蚂蚁“封闭体系”思维中的所谓“内和外”,就是明确区分自己

    所在的一侧和自己不在的一侧。因为有巢,蚂蚁会尽心竭力地守护内侧。蚂蚁总是会依据组织的逻辑及上一节所述的存量型的“有产者思维”而

    行动。蚂蚁的思路就是通过画线区分“对方”和“己方”,始终以“己方”为

    中心思考事物,否定、排除并规制“对方”。

    与之相对,蝈蝈没有“巢”,所以不会带着预判去看待事物。不是“

    支持或不支持哪一方”,而是先从中立的视角开始观察——这就是蝈蝈

    的立场。

    对于生活在以中心为顶点的序列下的蚂蚁而言,“服从蚁后”是金科

    玉律。要想高效地维持组织,需要大量的“依附权势”的成员。

    蚂蚁不会破坏队列,基本上会“仿效排头”。相对地,基本外向且高

    度自由的、(在蚂蚁看来)“任性”的蝈蝈则与集团行为不相融合。蝈蝈

    所依据的前提条件和思路,与其工作风格密切相关。

    “二选一”的蚂蚁与“二分法”的蝈蝈

    “画线”的蚂蚁和“不画线”的蝈蝈。我们再来从其他角度分析二者思

    维的差异。通过画线明确区分巢的内外的蚂蚁,容易形成“二选一”的思

    维。

    在这里,经常与二选一相混淆的,是“二分法”的思维方式。

    所谓二分法,是指在解释事物的时候,将以两个相反概念为“两极”

    的轴设为思考的轴的思考方法。本书中也出现了多种二分法的思维方式

    ,比如“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蚂蚁和蝈蝈”等,它们恰恰提供了“用来

    思考的视角”。二分法与二选一的区别如图3-7所示。

    图3-7 “二分法”与“二选一”的区别

    所谓二分法,归根结底就是明确“对立轴”,但这未必意味着“所有

    事物都可分为两类”,而二选一的思维,则是认为所有事物都可分成两

    类。

    通过二分法,可以明确思考的轴(视角)。

    换言之,为了表现“灰色的程度”,如果明确了“白”和“黑”这两个极

    端,就能通过一个坐标轴和该值(程度)来表现“何种程度的灰色”。这

    便是前文所述的“画线思考”的思维与“不画线按原样理解”的思维的差异。

    正是这些差异,导致了是具体理解个体事象还是作为“概念”理解的

    区别,即通过上位概念理解还是通过下位概念理解的区别(图3-8)。图3-8 “二选一”是下位概念,“二分法”是上位概念

    “封闭体系”思路的优势和弱点

    从“封闭体系”还是“开放体系”的角度来说,日本人的思路可用“村

    落社会”和“岛国根性”等词语来代表,总之毫无疑问是“封闭体系”。

    例如日语这一语种,全世界懂日语的人和不懂日语的人的分布是“

    数字型”的。在日语能力这方面,几乎完全呈现为“会的人”和“不会的人”这种两极化(就整体而言,掌握日语的“外国人”是极少数派)。

    相对地,关于英语能力,假如当地人的能力是一百分,那么可以说

    ,全世界连续分布着“二十分”“五十分”“七十分”等“蹩脚”的人。也就是

    说,英语是“开放体系”型的语种。

    此外,“鬼在外,福在内”这句话象征性地体现了日本人的思维模式。明确意识到“内和外”,“鬼在外”,表明了让鬼出去的意思,而从“开

    放体系”的思维来看,则意味着“出去的鬼自有其作用”。

    再比如,依照商界习惯,向其他公司的人提到本公司的人,不会在

    姓名后附加敬称。这也是通过画线明确区分自己所在公司内外的“封闭

    体系”的思维的象征。

    在开放式创新和外包日益发展的过程中,如此明确画线的思维往往会导致偏差的出现。

    这样想来,对于擅长“在封闭体系内思考”的日本人而言,“使固定

    框架内部达成最优化”可以说是绝佳的成功模式。被揶揄为“加拉帕戈斯

    化”的、实现了日本特有进化的产品和服务,容易得到“这是在日本以外

    并不通用的特有样式”之类的负面评价,但同时也不乏“框架内的成果非

    常出色”这样的评价,可见这方面的优势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汽车、电机产品等也是如此,当被加上“产品”这种程度的“外框”时,使其达成

    最优化就是典型的成功模式。可以说,既有的日本企业很好地体现了“

    封闭体系”的优势和弱点。也就是说,日本人所拥有的传统思路,擅长

    的即是“解决问题型”而非“发现问题型”。

    在研究今后的商业时,“全球化”“社会化”等关键词不容忽视,而它

    们无一不是以“开放体系”为前提的。此外,以ICT的世界为中心,“云”“

    平台型商业模式”等概念的重要性日益提高,而这些概念均需要定义新

    的体系,所以要求“重新画线”的思维。通过这些视角不难看出,发现问

    题型的思维,即“蝈蝈的思维”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公司内部SNS”的自我矛盾

    因推特、脸书等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而在全世界得到

    爆炸性普及的“社交”风潮,从大的意义上讲,意味着人际交往和交流正

    逐渐从“画线”的封闭体系转向“线被擦掉”的开放体系。

    具体来说,把各种维度下的分界,包括“公司内部”与“公司外部”的

    分界、“私人”与“工作”的分界、“在校生”与“毕业生”的分界、“上级”与“

    下级”的分界等的“线”擦掉,是“社交”的基本思路。

    脸书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在2010年1月于美国旧金山举办的活动

    现场表示:“个人隐私已不再是社会规范。”人们对此臧否不一,但这句

    话也证明,SNS的根本是无公私之分的哲学。这句话的内涵与社交的基本思路是一致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近年来为了革新企业内的信息共享而被很多公司

    导入的“公司内部SNS”,从开放体系封闭体系的维度来看,实在是一个

    很复杂的工具。

    “公司内部”明确体现了“(与公司外部之间的)墙”的意识,SNS则

    意味着“开放体系”。这两个词组合起来本身就显得很矛盾。

    当然,这一工具是将旧有的“封闭体系”的信息共享系统置换为最新

    的(就ICT技术而言)SNS系统。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其出色的

    效果也不难想象。

    只不过,就SNS的本质,即从“封闭体系”到“开放体系”的“哲学转变”这点来看,“局限在公司内部的社交活动”可说是极不完善的次品。

    “横向串联”“跨职能协作”是“封闭体系”的思维

    在纵向领导关系牢固、本位主义盛行的组织里,常能见到横跨组织

    ,即所谓“横向串联”“跨职能协作”的活动。然而,这些活动中仍残留着

    “各组织间存在墙”这一“封闭体系”的思路,因为这样的交流中仍然残留

    着必须通联起来的“串”的基本结构,以及“职能”这一限制。

    如果目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打破壁障,就要求思路本身必须转变为“

    开放体系”,不然就会表现出某种自我矛盾。

    “国内”“海外”事业部的命名是“封闭体系”

    如今,全球化正在日渐发展。乍一看容易以为全球化=“开放体系”

    ,但事实未必如此。从组织的命名方式即可窥见一斑。日本企业中常见

    的“国内事业部”“海外事业部”等命名,就是存在“中心”、画了线的,是

    典型的“封闭体系”的思路的体现。总而言之,这样的命名就是在区分日本与“日本以外”,而全球化则

    是将等距离看待一切“开放体系”作为前提的。从这一点来看,将所有地

    区以均等距离(考虑到营业额和公司优势等因素,强弱之分是免不了的)编成组织,才能称为真正的全球化。

    通过前面提到的SNS、横跨组织的活动、全球化等例子,可以看出

    一般的公司组织是怎样由“封闭体系”的思路构成的。即使进行新的尝试

    ,一切思路依然如此。

    通过解释看待事实的蚂蚁与通过事实创造解释的蝈蝈

    “封闭体系”的优点和缺点均在于“画线”解释事物。根据PART Ⅰ的

    讨论,画线发生于解释层面而非事实层面。因此,蚂蚁和蝈蝈对事实和

    解释的看法存在很大的差异(图3-9)。

    图3-9 是通过解释看待事实,还是通过事实创造解释对待任何事都会画线思考或视所画的线为金科玉律的蚂蚁,会通过

    固定的解释去看待事实,拿事实配合解释。蚂蚁把“规则”“组织的逻辑”

    或“世间的常识”当作判断基准,一旦现实中发生的事象与之相违,就会

    表现出改变事实以配合解释的姿态。

    与之相对,蝈蝈并不会画下解释的线,而是按照原样去理解事实,如果觉得解释不通,就会配合事实创造新的解释。这里所说的“事实”,不一定意味着“实际存在过的”,而是指将PART Ⅰ所定义的“零维”解释

    去除的原始信息或事象(创造性活动未必全部“基于事实”)。

    蝈蝈若是觉得“现有的规则”“世间的常识”与事实不符,就会毫不犹

    豫地改变它们。换言之,蚂蚁是“静态”地理解解释,蝈蝈则是“动态”地

    理解解释。

    重视直观和偶然性的蝈蝈

    内向的“封闭体系”的思维,重视的是必然性和逻辑性。与之相反,外向的“开放体系”的思维重视的则是偶然性。在以已经可见或是已经成

    形的事物为对象的解决问题的世界里,由知识有逻辑地导出结论是常理

    ,而在以未知为对象的发现问题的世界里,则不得不在某种程度上依赖

    直观和偶然。历史上的发现,往往来自偶然的失败,也可说是缘分注定。

    通过纯粹的逻辑思考,绝不会得到超出作为根据的事实、信息或前

    提条件的结论。而且,逻辑思考的最大武器是任何人据此都会得出相同

    结论的重现性和必然性,而在进行真正的创造性思考时,仅仅如此是不

    够的。要想从未知的世界得到新的有创造性的创意,直观和偶然性是无

    论如何都不可缺少的。

    内向的“封闭体系”的思维,是以一切问题和麻烦都能在逻辑上进行预料和假设为前提的,所以会认为一切都能防患于未然。至于“出乎预

    料”的事情的发生,则被认为是由于事前没有足够考虑好对策。

    与之相对,外向的“开放体系”的思维本就以不确定性为前提,所以

    会用发生后应该迅速应对的眼光去看待问题。也可以说,外向的“开放

    体系”的思维是以失败作为前提的。

    换种说法,“封闭体系”的思维是“将一切导向成功”,对于一种创意

    ,会细致入微地对照过去的知识,检查逻辑匹配性。相反,“开放体系”

    的思维从一开始就预料到,在概率上必然发生一定数量的失败,所以会

    肯定“一胜九负”,重视创意的“数量”。

    从“不足之处”思考的蚂蚁与“零基础”思考的蝈蝈

    “封闭体系”存在“边框”,因此不论好坏,“满分(目标水平)”是确

    定的,所以蚂蚁会着眼于此,思考“还有什么不足”。当杯中装有八成水

    的时候,蚂蚁会思考“距离装满杯子还差两成”,于是设法补满那两成水

    ,如此则必然(从不好的角度讲)善于“对现有事物吹毛求疵”。想把八

    十分变成一百分的时候,需要的便是基于这种思维的行为模式。

    拿工作来说,一旦反复“评价别人制作的基础方案”,就容易变成这

    样。例如,在外部委托占比较大的大企业里,“评价外部委托方或供货

    商制作的东西”的工作往往很多。一旦持续进行这样的工作,就会形成

    蚂蚁的思维模式并固定下来。

    依照前文提到的拉姆斯菲尔德的框架,蚂蚁关注的是把“已知的未

    知”变成“已知的已知”。在这里,“已知的未知的外框”就是“杯子的上限”

    ,而改变这一上限本就不在蚂蚁的思考范围之内。

    与之相对,蝈蝈的工作多是在杯底只有薄薄一层水的状态下进行的。而且,蝈蝈认为“杯子的上限”只是假想出来的东西,所以光是装满杯

    子并不会令蝈蝈感到满足。蝈蝈总是把视线对准“杯子的外侧”,所以会考虑“要是准备个大水桶,多少水都能装得下”。

    换言之,由于蝈蝈是将意识指向没有边框的“未知的未知”,所以是

    永无上限的。

    日本人之所以擅长“改善”,或许在很大程度上便是源自这种结构。

    因为“封闭体系”的思路的最大优点,即在于使某种程度上存在边框的事

    物趋于完美。

    不在意他人嘲笑的蝈蝈

    生活在“封闭体系”里的成员,彼此之间的关系基本上也是固定且闭

    锁的。

    俗话说“枪打出头鸟”,置身其中的生存技巧便是与别人处在同一条

    水平线上,不显山露水,老老实实地工作。出众、显眼、独占功勋会扰

    乱集团的规则。同时反过来说,也不会让任何一个成员掉队。这就是蚂

    蚁的组织。

    与之相对,蝈蝈不会在意他人的嘲笑(或是不会逐一在意每次嘲笑)。因为蝈蝈知道,思考的“维度”是因人而异的,所以自己不被“异维

    度”的人理解是理所当然的事(关于“维度”,下一节会作详细说明)。

    蚂蚁会察言观色,蝈蝈则不会,而且蝈蝈认为费心尽力察言观色本就是

    毫无创造性的“无用之举”。

    换言之,蚂蚁的视线总是对准“横向”(同事或其他公司的同行等)

    ,而蝈蝈的视线总是对准“纵向”(上位概念或目的与手段的关联等)。

    为了避免误解,这里再稍作补充。在组织里“只看上面的眼色工作”

    ,是蚂蚁的典型的行为模式。此时蚂蚁所看的“上面”,在蝈蝈眼中只是

    局限在组织这个小的“误差范围”内,从组织内部这一点来说,终归还是

    没脱出“横向”的含义。3.4 从“固定维度”到“可变维度”

    在“解决问题型”的蚂蚁和“发现问题型”的蝈蝈在思路上的“三个视

    角的差异”上,本节将对最后的“固定维度”与“可变维度”的区别进行说

    明。

    在思路的三个差异当中,本节的视角或许是最难以直观理解的。蚂

    蚁的行动被束缚在“只有前后左右”的二维世界里,蝈蝈则能在必要时选

    择“跳跃”,能够往来于存在“上下”的三维世界和二维世界之间。通过二

    者的对比来形象地思考,或许更容易理解(图3-10)。

    图3-10 “固定维度”的蚂蚁和“可变维度”的蝈蝈

    关于“可变”一词需要补充的是,蝈蝈在不使用后腿和翅膀等“飞行

    工具”的状态下行走,即二维世界里的活动是可以同蚂蚁一样的,同时还能根据需要自由使用“高度”这另一个维度,因此可以表述为“能在二

    维和三维之间来去自如”。

    为了“升维”,要以“上位概念”思考

    那么,“固定维度”的蚂蚁与“可变维度”的蝈蝈有着怎样的思路差异

    呢?

    一言以蔽之,就是“上位概念”的差异,也就是能否从元视角进行思

    考。上位概念与下位概念的对比如图3-11所示。

    图3-11 上位概念与下位概念的关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10037KB,2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