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21
编号:4209
疫病千年横,明月何曾缺:人类战疫小史.pdf
http://www.100md.com 2020年4月1日
第1页
第4页
第13页
第22页
第50页
第151页

    参见附件(3207KB,161页)。

     疫病千年横,明月何曾缺:人类战疫小史,这本是针对2019年末爆发的新冠肺炎写的一本最新瘟疫史记书籍,书中为读者们从新概述了关于瘟疫的由来记载,让你更正确认识到瘟疫。

    内容介绍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的领导下,三秦出版社充分发挥文史古籍的专业出版优势,组织省内医学专家、社会史研究专家以及骨干编辑夜以继日,加班加点,成功编写了《疫病千年横 明月何曾缺——人类战疫小史》。

    该书从正史、传记与笔记等资料中收集、梳理出关于中外疫情史的有关资料,由瘟疫的概念、类别及记载,世界大瘟疫实录,中外名人与瘟疫三部分组成。透过这部图书,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类历史上病毒曾多次肆虐,看到人类抗击疫情的方法和智慧,更能感悟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万众一心战胜疫情的自信和勇气!

    主目录

    上编 瘟疫的概念、类别及记载

    一、瘟疫的概念和类别

    二、文献记载的瘟疫

    三、考古发现中的古代瘟疫

    中编 世界大瘟疫实录

    一、公元前430年雅典大瘟疫

    二、罗马帝国的大瘟疫

    三、欧洲黑死病

    四、米兰大瘟疫

    五、伦敦大瘟疫

    六、16世纪的美洲瘟疫

    七、马赛大瘟疫

    下编 中外名人与瘟疫

    一、中国历代医家与瘟疫

    二、中国历代名人与瘟疫

    三、西方名人与瘟疫

    瘟疫的概念是什么

    瘟疫,又名时行、天行时疫或疫病、疫。中医认为癌疫是指感疫病之气造成的一时大流行的急性、烈性传染病。“瘟疫”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本病论》篇说:“厥阴不退位,即大风早举,时雨不降,湿令不化,民病温疫。”元代朱震亨《丹溪心法·癌疫五》称:“瘟疫,众人一般病者是,又谓之天行时疫。”其发病急剧,证情险恶。

    在现代医学的概念上,瘟疫是指大规模的传染病。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即传染性疾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引起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有病毒、立克次氏体、支原体、细菌、真菌、寄生虫等。最常见的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乙肝、细菌性痢疾、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结核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传染病的病理过程取决于病原微生物的性质和机体的反应,以及是否得到及时适当的治疗。大多数传染病通过机体抵抗力增强和适当的治疗可获痊愈。若抵抗力差而又未获及时治疗,可能转为慢性传染病或使其蔓延扩散,甚至引起死亡。由于传染病能够通过相互传染,对人的健康甚至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各国都对传染病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

    当一种传染性疾病影响到一个广大的地理区域时,就称为大流行,中文惯称瘟疫。除可造成死亡,摧毁城市、政治、国家,瓦解文明外,甚至可以歼灭族群、物种。若人类有幸得以控制疫情,则会使医疗体系更加健康、制度更加完善,进而提升人类福祉。

    疫病千年横,明月何曾缺:人类战疫小史截图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小

    史

    战

    人

    类

    疫

    疫病

    千年横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明月

    何曾缺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

    言

    前002

    疫病千年横

    明月何曾缺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人类战疫小史

    自人类在地球上诞生以来,其进化史

    和文明史都是伴随着各种灾害向前发展的,包括自然灾害、战争及各类疫病灾害等。其

    中,瘟疫灾害数千年来始终伴随着人类发展

    的历史,黑死病、天花、伤寒等疾病,曾夺

    去成千上万人的生命,给人们造成了很大的

    恐慌。我们中华民族记载和应对疫病的历史

    有三千多年,最早见于殷商的甲骨卜辞。纵

    观整个中国古代历史,尤其是唐宋以降,在

    元明清各代发生的历次瘟疫中,我们都可以

    看到朝廷和地方政府各级官吏防控和处置疫

    情的情况,还能看到地方贤达和医者抗疫治

    病的身影。疫病凶残肆虐,气势吓人,但人

    类却从未向它屈服,它也从未能阻挡人类文

    明浩浩汤汤、砥砺前行的脚步。相反,魔高

    一尺,道高一丈,人类面对疫病蔓延,奋起

    反击,不断探索战胜疫病、制服疫魔的办

    法,不断取得医学进步,成为最终的赢家。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前 言

    003

    同时,每一次疫病的流行,人类都仿佛经历

    了一次浴火重生,在对一次次抗疫斗争的总

    结中,不但催生了新的科学发现,而且促进

    了各方面的兴利除弊,促使社会文明迈上了

    新的台阶。

    公元2020庚子年前后,一场突发的新型

    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九省通衢的武汉发生,并迅速蔓延至全国,让我们的祖国自“非

    典”疫情后再次陷入困境之中。在人民群众

    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遭受威胁的危急关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即做出决

    定,成立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

    作领导小组,抽调各省、市、自治区及军队

    医院的医护工作者组成医疗队驰援武汉和湖

    北各地市,展开了一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这是一场与死神赛跑的战役,这是一场

    没有硝烟的战争!作为出版工作者,作为党

    的出版宣传机构,我们不能置身事外,要做004

    疫病千年横

    明月何曾缺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人类战疫小史

    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的使命任务,投身于这场关系人民生命安全

    和身体健康的战斗!为此,在中共陕西省委

    宣传部的领导下,我们发挥文史古籍出版社

    的专业优势,组织省内医学社会史研究专家

    及社内编辑,编写了这本《疫病千年横 明

    月何曾缺——人类战疫小史》。这也是我公

    司落实习近平同志关心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

    身体健康重要指示精神,助力打赢新型冠状

    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举措!

    这部书稿从历代正史、编年体史书、传

    记与笔记史料以及世界史等史料中搜集整理

    出中外疫情史的有关资料,由瘟疫的概念、类别及记载,世界大瘟疫实录和中外名人与

    瘟疫上、中、下三编组成。其中不乏许多陕

    籍名医、明贤抗疫治病的事迹,如著名中医

    内科专家米伯让多次深入陕南、关中、陕北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前 言

    005

    流行病疫区以中医治疗方法展开钩端螺旋体

    病、出血热病的防治工作,以及关中大儒牛

    兆濂先生在1932年那场几乎席卷全国的霍乱

    疫情中赈恤救灾、平息恐慌、稳定人心的事

    迹。

    透过这本图书,我们可以看到,在人类

    历史上曾有很多疫病肆虐,但同时我们也可

    以看到人民群众抗击疫情的方法和智慧、中

    华民族战胜疫情的自信和勇气!透过这本图

    书,我们可以看到,任何艰难险阻也阻挡不

    了中华民族迈向文明富强的未来!透过这本

    图书,我们可以看到,任何灾难也阻挡不了

    中华民族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2020年2月19日小

    史

    战

    人

    类

    疫

    疫病

    千年横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明月

    何曾缺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目录

    上编

    瘟疫的概念、类别及记载

    中编

    世界大瘟疫实录

    下编

    中外名人与瘟疫002

    疫病千年横

    明月何曾缺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人类战疫小史

    上编 瘟疫的概念、类别及记载

    002 一、瘟疫的概念和类别

    002 1. 瘟疫的概念

    003 2. 瘟疫的类别

    008 二、文献记载的瘟疫

    008 1. 甲骨文中记载的商代瘟疫

    011 2. 先秦文献中记载的中国上古瘟疫

    012 3. 出土简帛文献中记载的瘟疫及防治

    014 4. 中国历代史志中所记载的瘟疫及防治

    042 5. 中国古代防治瘟疫的方法

    049 6. 西方文献所记载的重大瘟疫及发现

    060 三、考古发现中的古代瘟疫

    中编 世界大瘟疫实录

    068 一、公元前430年雅典大瘟疫

    072 二、罗马帝国的大瘟疫

    072 1. 古罗马安东尼瘟疫

    075 2. 查士丁尼瘟疫

    078 三、欧洲黑死病

    082 四、米兰大瘟疫

    084 五、伦敦大瘟疫

    088 六、16世纪的美洲瘟疫

    090 七、马赛大瘟疫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目 录

    003

    下编 中外名人与瘟疫

    094 一、中国历代医家与瘟疫

    094 1. 一代医圣张仲景

    096 2. 神医华佗

    098 3. 小仙翁葛洪

    100 4. 药王孙思邈

    102 5. 药圣李时珍

    104 6. 吴有性

    106 7. 叶桂

    108 8. 薛雪

    110 9. 吴瑭

    112 10. 王士雄

    115 二、中国历代名人与瘟疫

    115 1. 建安七子

    117 2.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苏轼

    119 3. 关中大儒牛兆濂的抗疫之举

    121 4. 防疫战士——伍连德

    123 5. 苍生大医米伯让

    125 三、西方名人与瘟疫

    125 1. 马可·奥勒略·安东尼——因感染瘟疫而死

    126 2. 查士丁尼

    129 3. 牛顿

    132 4. 爱德华·詹纳

    135 5. 普希金

    附录 138 2003年的“非典”——不应忘却的记忆

    后 记 144后记小

    史

    战

    人

    类

    疫

    疫病

    千年横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明月

    何曾缺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

    瘟疫的概念、类别及记载

    上编002

    疫病千年横

    明月何曾缺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人类战疫小史

    一、瘟疫的概念和类别

    1.瘟疫的概念

    瘟疫,又名时行、天行时疫或疫疠、疫。中医认

    为瘟疫是指感疫疠之气造成的一时大流行的急性、烈性传染病。“瘟疫”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本病论》篇说:“厥阴不退位,即大风早

    举,时雨不降,湿令不化,民病温疫。” 元代朱震

    亨《丹溪心法·瘟疫五》称:“瘟疫,众人一般病者

    是,又谓之天行时疫。”其发病急剧,证情险恶。

    在现代医学的概念上,瘟疫是指大规模的

    传染病。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即传染性

    疾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

    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引起传染病

    的病原微生物有病毒、立克次氏体、支原体、细

    菌、真菌、寄生虫等。最常见的传染病有流行性

    感冒、乙肝、细菌性痢疾、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结

    核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传染病的病理过程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上编

    瘟疫的概念、类别及记载

    003

    取决于病原微生物的性质和机体的反应,以及是

    否得到及时适当的治疗。大多数传染病通过机体

    抵抗力增强和适当的治疗可获痊愈。若抵抗力差

    而又未获及时治疗,可能转为慢性传染病或使其

    蔓延扩散,甚至引起死亡。由于传染病能够通过

    相互传染,对人的健康甚至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各国都对传染病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

    当一种传染性疾病影响到一个广大的地理

    区域时,就称为大流行,中文惯称瘟疫。除可造

    成死亡,摧毁城市、政治、国家,瓦解文明外,甚

    至可以歼灭族群、物种。若人类有幸得以控制疫

    情,则会使医疗体系更加健康、制度更加完善,进而提升人类福祉。

    2.瘟疫的类别

    按照传染途径,常见的传染病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呼吸道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肺结核,腮腺炎,麻疹,百日咳

    等 (空气传播)。

    消化道传染病:

    蛔虫病,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等 (水、饮004

    疫病千年横

    明月何曾缺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人类战疫小史

    食传播)。

    血液传染病:

    乙型肝炎,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丝虫病

    等 (生物媒介等传播)。

    体表传染病:

    血吸虫病,沙眼,狂犬病,破伤风,淋病等

    (接触传播)。

    由于在已知传染性疾病中,部分可对人类造

    成重度伤害,或是引发大流行(瘟疫),许多国家

    因此借用政府的公权力,协助医疗体系严密监控

    这类疾病的发生及后续发展,避免疫情扩大。这

    些传染病特称为法定传染病。在相关法律下,通

    常医师有义务依照疾病分级,在指定的时间内或

    以规范的流程向卫生主管机关进行通报。

    目前,中国法定传染病包括:(1)甲类传染

    病:鼠疫、霍乱。(2)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

    肺炎、艾滋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毒性肝

    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

    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上编

    瘟疫的概念、类别及记载

    005

    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

    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人感染H7N9

    禽流感。(3)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

    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

    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

    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中国古代文献所记载的瘟疫主要有以下八种:

    (1)伤寒

    伤寒是古代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危害很大,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中说:“余宗族素

    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196)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2)痢疾

    金元时期四大名医之首张从正《儒门事亲》

    一书记载:“余亲见泰和六年(1206)丙寅,征南

    师旅大举,至明年(1207)军回,是岁瘴疠杀人,莫知其数,昏瞀懊,十死八九。”006

    疫病千年横

    明月何曾缺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人类战疫小史

    (3)天花

    天花最早见载于东晋医学家葛洪(约281—

    341)的《肘后备急方》:“比岁有病时行。仍发疮

    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疮,皆戴白浆,随决

    随生,不即疗,剧者数日必死,疗得瘥后,疮瘢紫

    黯,弥岁方灭。”

    (4)麻疹

    麻疹一词始载于明代医书,明代医学家吕坤

    《麻疹拾遗》:“古人重痘轻疹,今则疹之惨毒,与痘并酷,麻疹之发,多在天行疠气传染,沿门

    履巷,遍地相传。”

    (5)白喉

    清代医学家郑梅涧(1727—1787)精于喉科,其《重楼玉钥》一书中记载了白喉这种传染病,“喉间起白腐一症,此患甚多,小儿尤甚,且多传

    染,所谓白缠喉也”,“近年夏间,津北一带,时疫

    喉症盛行”。

    清代沈青芝《喉科集腋》载:“白喉之症,愈

    出愈奇,有早发而夕死者,沿街合巷,互相传染,治之不速,十难全一。”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上编

    瘟疫的概念、类别及记载

    007

    (6)猩红热

    猩红热始载于《叶天士医案》,其记载:“雍

    正癸丑年间(1733)以来,有烂喉痧一症,发于冬

    春之际,不分老幼,遍相传染,发则壮热烦渴,斑

    密肌红,宛如锦纹,咽喉疼痛肿烂。”

    (7)鼠疫

    清代洪亮吉《北江诗话》记载:1792年“赵州

    有怪鼠,白日入人家,即伏地呕血死,人染其气,亦无不立殒者” 。

    俞樾《右台仙馆笔记》载:1866年“疫起乡

    间,延及城市,一家有病者,则其左右十数家即迁

    移避之,踣于道路者无算,然卒不能免也。甚至

    阖门同尽,比户皆空,小村聚中,绝无人迹” 。

    (8)霍乱

    清代中医温病学家王士雄《霍乱论》一书记

    载:“道光元年(1821)直省此证大作,一觉转筋

    即死,京师至棺木卖尽,以席裹身而葬,卒未有

    识为何症者。”008

    疫病千年横

    明月何曾缺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人类战疫小史

    二、文献记载的瘟疫

    1.甲骨文中记载的商代瘟疫

    汉字“疫”最早见于甲骨文。

    甲骨文“疫”字 睡虎地秦简“疫”字 小篆“疫”字

    东汉许慎《说文》解释“疫”:“疫,民皆疾也。从疒,役

    省声。”

    甲骨卜辞中的“疾疫”也就是“瘟疫”,有下面两例卜辞:

    ①甲子卜,殼贞:疾疫,不延?

    贞:疾疫,其延?(《乙》7310)

    ②甲戌卜,殼贞:王不疫,在…… (《后》下26·18)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上编

    瘟疫的概念、类别及记载

    009

    第一例卜辞是卜问“疾疫”是“不延”还是“延”,也即

    “瘟疫是否会蔓延”,一正一反两次占问。第二例卜辞是卜问

    “商王武丁是否会染上瘟疫”。这恐怕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关于瘟

    疫的记载,而且是商王卜问是否会染上瘟疫。

    在甲骨卜辞中还有“疾年”一词:

    《合集》526

    贞有疾年其死。(《合集》526)

    古文字学家研究认为,“疾年”当如《周礼·疾医》说

    的“四时皆有疠疾”,即一年四季中随时随地可能发生的病毒

    性疠疫传染蔓延。结合卜辞中的“疾人隹父甲害”(《合集》

    2123)、“疾人隹父乙害”(《合集》5480反),认为“疾人”010

    疫病千年横

    明月何曾缺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人类战疫小史

    可能即指受到流疫病毒感染的患者,且当时视此类疠疫乃已故先

    王降灾所致。

    此外,在甲骨卜辞中还发现了最早的有关疟疾的记载:

    己亥卜,争,贞畢有 勿求(咎)有匄,无匄。十月。(《合集》17452)

    □午卜, ……匄。十二月。(《合集》15417)

    □□卜, 疾。(《合集》17458)

    古文字学家认为卜辞中的 从疒从虎,即

    瘧之初字,并引征《墨子·经说下》云:“智者

    若瘧病之之于瘧也。”瘧为疟疾,今俗称“打摆

    子”,冷热病。《周礼·天官·冢宰》云:“秋时有

    《合集》17458 《合集》17452 《合集》15417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上编

    瘟疫的概念、类别及记载

    011

    疟寒疾。”《礼记·月令》云:“民多疟疾。”《黄帝

    内经》之《素问·疟论篇》云:“疟,先寒而后热

    者。”古文字学家认为这些卜辞把可考的最早的

    疟疾记载上推到了商代武丁时期。

    参考资料:

    1.胡厚宣:《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2.宋振豪:《商代社会生活与礼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2.先秦文献中记载的中国上古瘟疫

    瘟疫在中国古代文献史料中早有记载。如

    《周礼·天官·冢宰》记载:“疾医掌养万民之疾

    病,四时皆有疠疾。”《墨子·兼爱》有云:“今岁有

    疠疫,万民多有勤苦冻馁,转死沟壑中者,既已众

    矣。”《吕氏春秋·季春纪》记载:“行夏令,则民多

    疾疫。”说明当时对瘟疫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定水

    平,认为瘟疫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原因则是时令之

    气的不正常,即由“非时之气”造成的。

    现存最早的中医古籍《黄帝内经》也有记

    载。如《素问·刺法论》指出:“五疫之至,皆相

    染易, 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正气存内,邪气

    可干,避其毒气。”《素问·本病论》篇:“厥阴不

    退位,即大风早举, 时雨不降, 湿令不化,民病温012

    疫病千年横

    明月何曾缺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人类战疫小史

    疫,疵废,风生,民病皆肢节痛、头目痛,伏热内

    烦,咽喉干引饮。”指出温疫具有传染性、流行

    性、临床表现相似、发病与气候有关等特点,并

    认为只要“正气存内”,就能“避其毒气”。

    《素问·异法方宜论》云:“北方者,天地所

    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

    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灸焫即艾灸。华夏民族发现并利

    用艾草药用价值的历史非常悠久,而以艾熏、艾

    灸治病,以及在春夏之交挂艾、熏艾的习俗,大约

    始于春秋战国。现代研究和实验表明,艾草中的

    艾蒿黄酮具有抗菌、抗氧化和免疫抑制等作用。

    3.出土简帛文献中记载的瘟疫及防治

    1975年湖北云梦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简是

    公元前217年的随葬物,其中记载了“疠”的临床

    特征是“眉突,鼻突坏,刺之不嚏,肘膝到两足下

    踦,……溃一所”。当时的医生所说的“疠”,睡虎

    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释“疠”为麻风病。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上编

    瘟疫的概念、类别及记载

    013

    睡虎地秦墓竹简 1975年湖北云梦出土

    《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诘》篇有记载:

    一宅中毋(无)故而室人皆疫,或死或病,是是棘鬼在焉,正立而貍

    (埋),其上旱则淳,水则干。

    一宅之中毋(无)故室人皆疫,多瞢(梦)米(寐)死,是是 鬼貍(埋)

    焉,其上毋(无)草,如席处屈(掘)而去之,则止矣。

    人毋(无)故一室人皆疫,或死或病,丈夫女子堕须,羸发黄目,是 人生

    为鬼。

    从以上几则记载可知,当时发生过瘟疫,一家人或死或病,古人认为这是鬼在作祟,这

    种鬼可以叫“疫鬼”。

    睡虎地秦墓竹简中还提到了“疠迁所”,即麻风病隔离区。《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014

    疫病千年横

    明月何曾缺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人类战疫小史

    答问》中也有类似的记录:“城旦、鬼薪疠,可(何)论?当?(迁)疠?(迁)所。”这句

    简文的意思大致是说,如果“城旦、鬼薪”得

    了“疠”,就要“迁”到“疠迁所”,即专为得了

    “疠”的人所设的隔离地。“迁”在当时很有可能

    是为了防止疫病传播而将疫病携带者强制性地

    迁离人口聚居地进行隔离的措施,而这种隔离的

    执行者便是官府。

    参考资料: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

    4.中国历代史志中所记载的瘟疫及防治

    中国历代史志中对瘟疫的记载也非常多,根据前人研究整

    理,如下:

    (1)春秋战国时期

    公元前674年,周惠王三年,丁未年,齐国传

    染病流行。

    ——《公羊传·庄公二十年》

    公元前655年,周惠王二十二年,丙寅年,赵

    国大疫流行。

    ——《史记·赵世家》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上编

    瘟疫的概念、类别及记载

    015

    公元前544年,周景王元年,丁巳年,霍乱流行。

    ——《公羊义疏》引《春秋考异邮》

    公元前369年,周烈王七年,壬子年,秦国大

    疫。

    ——《史记·六国年表》

    (2)秦汉时期

    公元前243年,秦始皇嬴政四年,戊午年,天

    下疫。

    ——《史记·秦始皇本纪》

    公元前181年,汉高后七年,庚申年,南粤暑

    湿大疫。

    ——《汉书·南粤传》

    公元前142年,汉后元二年,己亥年,十月,衡

    山国、河东郡、云中郡民疫。

    ——《史记·孝景本纪》

    公元前64年,汉元康二年,丁巳年,因疾疫之

    灾,宣帝诏令免收今年租赋。

    ——《汉书·宣帝纪》

    公元2年,汉元始二年,壬戌年,设置医院,专收患疫病者。

    ——《汉书·平帝纪》 016

    疫病千年横

    明月何曾缺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人类战疫小史

    11年,王莽始建国三年,辛未年,大疾疫,死

    者过半。

    ——《后汉书·刘玄传》

    16年,王莽天凤三年,丙子年,二月大疫,冯

    茂在句町,士卒死于疾疫者十有六七。

    ——《后汉书·王莽传》

    22年,王莽地皇三年,壬午年,大疾疫,死者

    且半。

    ——《后汉书·刘吉传》

    (3)东汉时期

    25年,建武元年,乙酉年,疾疫流行。

    ——《后汉书·李善传》

    37年,建武十三年,丁酉年,扬、徐部大疾

    疫,会稽、江左甚。

    ——《后汉书·五行志》

    38年,建武十四年,戊戌年,会稽因大疫而

    死者万数。

    ——《后汉书·钟离意传》

    44年,建武二十年,甲辰年,马援在交趾,军

    吏经瘴疫死者十之四五。

    ——《后汉书·马援传》

    49年,建武二十五年,己酉年,武陵五溪大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上编

    瘟疫的概念、类别及记载

    017

    疫,人多死。

    ——《后汉书·马援传》

    50年,建武二十六年,庚戌年,郡国七,大疫。

    ——《后汉书·五行志》

    92年,永元四年,壬辰年,时有疾疫。

    ——《后汉书·曹褒传》

    110年,永初四年,庚戌年,六州大蝗,疫气

    流行。

    ——《后汉书·杨厚传》

    119年,元初六年,己未年,四月,会稽大疫。

    ——《后汉书·孝安帝纪》

    124年,延光三年,甲子年,九月,京师大疫。

    ——《后汉书·顺冲质帝纪》

    125年,延光四年,乙丑年,冬,京师大疫。

    ——《后汉书·安帝纪》

    129年,永建四年,己巳年,六州大蝗,疫气

    流行。

    ——《后汉书·杨厚传》

    151年,元嘉元年,辛卯年,春正月,京师大

    疫。二月,九江、庐江大疫。

    ——《后汉书·桓帝纪》 018

    疫病千年横

    明月何曾缺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人类战疫小史

    161年,延熹四年,辛丑年,正月,大疫。

    ——《后汉书·五行志》

    162年,延熹五年,壬寅年,皇甫规在陇右,军

    中大疫,死者十有三四,规亲入庵庐巡视。

    ——《后汉书·皇甫规传》

    169年,建宁二年,己酉年,疫气流行,死者

    极众。

    ——《备急千金要方·伤寒》

    171年,建宁四年,辛亥年,三月,大疫,使中

    谒者巡行,致医药。

    ——《后汉书·灵帝纪》

    173年,熹平二年,癸丑年,春正月,大疫,使

    使者巡行,致医药。

    ——《后汉书·灵帝纪》

    179年,光和二年,己未年,春大疫,使常侍、中谒者巡行,致医药。

    ——《后汉书·灵帝纪》

    182年,光和五年,壬戌年,二月,大疫。

    ——《后汉书·五行志》

    185年,中平二年,乙丑年,春正月,大疫。

    ——《后汉书·五行志》

    196年,建安元年,丙子年,南阳自此连年疾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上编

    瘟疫的概念、类别及记载

    019

    疫,不到十年之间,张仲景宗族两百余口,死者竟

    达三分之二。

    ——《伤寒杂病论·序》

    217年,建安二十二年,丁酉年,大疫,曹植作

    《说疫气》以描绘当时惨景:“疠气流行,家家有

    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

    族而丧。或以为:疫者,鬼神所作。夫罹此者,悉

    被褐茹藿之子,荆室蓬户之人耳!若夫殿处鼎食

    之家,重貂累蓐之门,若是者鲜焉。此乃阴阳失

    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而愚民悬符厌之,亦可

    笑也。”描绘了当时疫病流行的惨状,并明确指

    出:“疠气流行”并非“鬼神所作”,而是“阴阳失

    位,寒暑错时”所致。

    ——《后汉书·献帝纪》

    208年,建安十三年,戊子年,十二月,大疫,魏军吏士多死。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215年,建安二十年,乙未年,吴疾疫。

    ——《三国志·吴志·甘宁传》

    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己亥年,吴大疫,尽

    除荆州民租税。

    ——《三国志·吴志·孙权传》 020

    疫病千年横

    明月何曾缺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人类战疫小史

    (4)三国时期

    222年,黄初三年,壬寅年,大疫,诏敕尚引诸

    军还。

    ——《三国志·魏志·夏侯尚传》

    223年,黄初四年,癸卯年,三月,宛、许大

    疫,死者万数。

    ——《三国会要》

    234年,青龙二年,甲寅年,夏四月,大疫。

    ——《三国志·魏志·明帝纪》

    235年,青龙三年,乙卯年,春正月,京都大

    疫。

    ——《三国志·魏志·明帝纪》

    242年,正始三年,壬戌年,吴大疫。

    ——《三国会要》

    252年,太元二年,壬申年,夏四月,围新城,大疫,兵卒死者大半。

    ——《三国志·吴志·孙亮传》

    253年,嘉平五年,癸酉年,四月,新城大疫,死者大半。

    ——《宋书·五行志》

    255年,正元二年,乙亥年,吴大疫。

    ——《三国会要》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上编

    瘟疫的概念、类别及记载

    021

    (5)西晋时期

    269年,泰始五年,己丑年,大疫。

    ——《疫症集说》

    273年,泰始九年,癸巳年,吴疫,三年内仅

    京都死者达十万。

    ——《宋书·五行志》

    275年,咸宁元年,乙未年,十一月,大疫,京

    都死者十万人。

    ——《宋书·五行志》

    282年,太康三年,壬寅年,春,疫。

    ——《宋书·五行志》

    291年,元康元年,辛亥年,七月,雍州大旱,殒霜,疾疫。

    ——《宋书·五行志》

    292年,元康二年,壬子年,十一月,大疫。

    ——《宋书·五行志》

    296年,元康六年,丙辰年,关中大疫。

    ——《晋书·惠帝纪》

    297年,元康七年,丁巳年,秦、雍二州大旱,疾疫。

    ——《宋书·五行志》

    300年,永康元年,庚申年,秦、雍二州疾疫。

    ——《宋书·五行志》 022

    疫病千年横

    明月何曾缺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人类战疫小史

    310年,永嘉四年,庚午年,五月,秦、雍二州

    饥疫,至秋。

    ——《宋书·五行志》

    312年,永嘉六年,壬申年,大疫。

    ——《宋书·五行志》

    (6)东晋时期

    317年,建武元年,丁丑年,天行发斑疮流

    行。

    ——《外台秘要》

    322年,永昌元年,壬午年,十一月,大疫,死

    者十有二三,河朔亦同。

    ——《宋书·五行志》

    330年,咸和五年,庚寅年,五月,大饥且疫。

    ——《宋书·五行志》

    353年,永和九年,癸丑年,五月,大疫。

    ——《宋书·五行志》

    356年,永和十二年,丙辰年,鉴于疾疫流行,朝庭规定朝臣有时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

    疾,也要百日不得入宫。

    ——《晋书·王彪之传》

    369年,太和四年,己巳年,冬,大疫。

    ——《宋书·五行志》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上编

    瘟疫的概念、类别及记载

    023

    375年,宁康三年,乙亥年,冬,大疫。

    ——《疫症集说》

    376年,太元元年,丙子年,冬,大疫,延至明

    年五月,多绝户者。

    ——《宋书·五行志》

    380年,太元五年,庚辰年,五月,自冬大疫,至于此夏,多绝户者。

    ——《宋书·五行志》

    397年,隆安元年,丁酉年,八月,北魏大疫,人与马牛死者十有五六。

    ——《北史·魏本纪》

    405年,义熙元年,乙巳年,十月,大疫,发赤

    斑乃愈。

    ——《宋书·五行志》

    411年,义熙七年,辛亥年,春,大疫。

    ——《宋书·五行志》

    (7)南北朝时期

    423年,宋景平元年,癸亥年,魏,士众大疫,死者十有二三。

    ——《北史·魏本纪》

    427年,宋元嘉四年,丁卯年,五月,京都疾疫。

    ——《宋书·文帝纪》 024

    疫病千年横

    明月何曾缺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人类战疫小史

    447年,宋元嘉二十四年,丁亥年,六月,京邑

    疫疠。

    ——《宋书·文帝纪》

    451年,宋元嘉二十八年,辛卯年,都下疾疫。

    ——《南史·宋本纪》

    457年,宋大明元年,丁酉年,四月,京邑疾疫。

    ——《宋书·孝武帝纪》

    458年,宋大明二年,戊戌年,会军大疫,乃还。

    ——《魏书·天象志》

    460年,宋大明四年,庚子年,四月,都邑疫疠。

    ——《宋书·孝武帝纪》

    460年,魏和平元年,庚子年,九月,诸军济

    河追之,遇瘴气,多有疫疾,乃引军还。

    ——《魏书·高宗献文帝纪》

    468年,魏皇兴二年,戊申年,十月,豫州疫,民死十四五万。

    ——《魏书·灵征志》

    495年,齐建武二年,乙亥年,剡县发现母子

    俱得赤斑病(天花的最初称谓)。

    ——《南齐书·明帝纪》

    503年,梁天监二年,癸未年,是夏多疠疫。

    ——《梁书·武帝纪》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上编

    瘟疫的概念、类别及记载

    025

    504年,梁天监三年,甲申年,是岁多疾疫。

    ——《梁书·武帝纪》

    510年,魏永平三年,庚寅年,四月,平阳郡的

    禽昌和襄陵二县大疫,死二千七百三十人。

    ——《魏书·世宗宣武帝纪》

    529年,梁中大通元年,己酉年,六月,都下

    疫甚。

    ——《南史·梁本纪》

    547年,梁太清元年,丁卯年,旱疫两年,扬、徐、兖、豫尤甚。

    ——《南北史补志·五行志》

    565年,北齐天统元年,乙酉年,十二月,河南

    大疫。

    ——《北齐书·后主纪》

    (8)隋唐时期

    598年,隋开皇十八年,戊午年,九月,汉王谅

    师遇疾疫而旋,死者十八九。

    ——《隋书·高帝纪》

    612年,隋大业八年,壬申年,大旱疫,人多

    死,山东尤甚。

    ——《北史·隋本纪》

    636年,唐贞观十年,丙申年,关内、河东大疫。

    ——《新唐书·五行志》 026

    疫病千年横

    明月何曾缺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人类战疫小史

    641年,唐贞观十五年,辛丑年,三月,泽州疫。

    ——《新唐书·五行志》

    642年,唐贞观十六年,壬寅年,夏,谷、泾、徐、戴、虢五州疫。

    ——《新唐书·五行志》

    643年,唐贞观十七年,癸卯年,夏,潭、濠、庐三州疫。

    —— 《新唐书·五行志》

    644年,唐贞观十八年,甲辰年,庐、濠、巴、普、郴五州疫。

    ——《新唐书·五行志》

    648年,唐贞观二十二年,戊申年,卿州大疫。

    ——《新唐书·五行志》

    655年,唐永徽六年,乙卯年,三月,楚州大疫。

    ——《新唐书·五行志》

    682年,唐永淳元年,壬午年,加以疾疫,自

    陕至洛,死者不可胜数。死者枕藉于路。

    ——《旧唐书·五行志》《旧唐书·高宗纪》

    687年,唐垂拱三年,丁亥年,是春,自京师至

    山东疾疫,民死者众。

    ——《旧唐书·中宗纪》

    707年,唐景龙元年,丁未年,夏,自京师至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上编

    瘟疫的概念、类别及记载

    027

    山东、河北疫,死者千数。

    ——《新唐书·五行志》

    762年,唐宝应元年,壬寅年,江东大疫,死

    者过半。

    ——《新唐书·五行志》

    763年,唐广德元年,癸卯年,江东大疫,死

    者过半。

    ——《旧唐书·代宗纪》

    790年,唐贞元六年,庚午年,是夏,淮南、浙

    东西、福建等道旱,井泉多涸,人渴乏,疫死者众。

    ——《旧唐书·德宗纪》

    806年,唐元和元年,丙戌年,夏,浙东大疫,死者大半。

    ——《新唐书·五行志》

    832年,唐大和六年,壬子年,春,自剑南至

    浙西大疫。五月,给民疫死者棺。

    ——《新唐书·五行志》《新唐书·文宗纪》

    840年,唐开成五年,庚申年,夏,福、建、台、明四州疫。

    ——《新唐书·五行志》

    869年,唐咸通十年,己丑年,宣、歙、两浙疫。

    ——《新唐书·五行志》

    880年,唐广明元年,庚子年,春末,贼在信028

    疫病千年横

    明月何曾缺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人类战疫小史

    州疫疠,其徒多丧。

    ——《旧唐书·僖宗纪》

    891年,唐大顺二年,辛亥年,春,淮南大饥,军中疫疠,死者十三四。

    ——《旧唐书·昭宗纪》

    (9)宋金时期

    963年,宋乾德元年,癸亥年,湖南疫,赐行

    营将校药。

    ——《宋史·太祖纪》

    992年,宋淳化三年,壬辰年,六月,京师大

    热,疫死者众。

    ——《宋史·五行志》

    994年,宋淳化五年,甲午年,六月,京师疫,遣太医和药救之。

    ——《宋史·五行志》

    996年,宋至道二年,丙申年,江南频年多

    疾疫。

    ——《宋史·五行志》

    1000年,宋咸平三年,庚子年,江南频年旱

    歉,多疾疫。

    ——《文献通考·物异考》

    10 03年,宋咸平六年,癸卯年,五月,京城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上编

    瘟疫的概念、类别及记载

    029

    疫,分遣内臣赐药。

    ——《宋史·真宗纪》

    1010年,宋大中祥符三年,庚戌年,三月,陕

    西民疫,遣使蛮药赐之。

    ——《宋史·真宗纪》

    1027年,宋天圣五年,丁卯年,夏秋大暑,毒

    气中人。

    ——《宋史·五行志》

    1033年,宋明道二年,癸酉年,南方大旱,种

    粒皆绝,人多流亡,因饥成疫,死者十二三。

    ——《文献通考·物异考》

    1036年,宋景祐三年,丙子年,以广南兵民苦

    瘴毒,为置医药。

    ——《宋史·仁宗纪》

    1046年,宋庆历六年,丙戌年,官军久戍南

    方,夏秋之交,瘴疠为虐,其令太医定方和药,遣

    使给之。

    ——《宋史·蛮夷传》

    1049年,宋皇祐元年,己丑年,二月,以河北

    疫,遣使颁药。

    ——《宋史·仁宗纪》

    1054年,宋至和元年,甲午年,春,碎通天030

    疫病千年横

    明月何曾缺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人类战疫小史

    犀,和药以疗民疫。

    ——《宋史·仁宗纪》

    1060年,宋嘉祐五年,庚子年,五月,京师民

    疫,选医给药以疗之。

    ——《宋史·仁宗纪》

    1075年,宋熙宁八年,乙卯年,南方大疫。两

    浙贫富皆病。

    ——《梦溪笔谈·神奇》

    1078年,宋元丰元年,戊午年,邕州疫疠。

    ——《宋会要辑稿·瑞异》

    1094年,宋绍圣元年,甲戌年,京师疾疫,诏

    太医局熟药所即其家诊视,给散汤药。

    ——《宋会要辑稿·职官》

    1109年,宋大观三年,己丑年,江东疫。

    ——《宋史·五行志》

    1113年,宋政和三年,癸巳年,江东旱疫。

    ——《文献通考·物异考》

    1127年,南宋建炎元年,丁未年,三月,金人

    围汴京,城中疫死者几半。

    ——《宋史·五行志》

    1129年,南宋建炎三年,己酉年,虏骑破淮,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上编

    瘟疫的概念、类别及记载

    031

    俱疫疠大作。

    ——《伤寒九十论·风温证》

    1131年,南宋绍兴元年,辛亥年,六月,浙西

    大疫,平江府以北,流尸无算。

    ——《宋史·五行志》

    1132年,南宋绍兴二年,壬子年,春,涪州

    疫,死数千人。会稽时行痢疾。

    ——《宋史·五行志》《续名医类案·痢类》

    1156年,南宋绍兴二十六年,丙子年,夏,行

    都又疫,高宗出柴胡制药,活者甚众。

    ——《宋史·五行志》

    1161年,金正隆六年,辛巳年,诸道工匠至京

    师,疫死者不可胜数,天下骚然。

    ——《金史·李通传》

    1164年,南宋隆兴二年,甲申年,冬,淮甸流

    民二三十万,避乱江南,结草舍遍山谷,暴露冻

    馁,疫死者半,仅有还者亦死。是岁,浙之饥民疫

    者尤众。

    ——《宋史·五行志》

    1181年,南宋淳熙八年,辛丑年,行都大疫,禁旅多死。宁国府民疫,死者尤众。

    ——《宋史·五行志》032

    疫病千年横

    明月何曾缺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人类战疫小史

    1209年,南宋嘉定二年,己巳年,夏,都民

    疫,死甚众,淮民流江南者,饥与暑并,多疫死。

    ——《宋史·五行志》

    1210年,南宋嘉定三年,庚午年,四月,都民

    多疫死。

    ——《宋史·五行志》

    1211年,南宋嘉定四年,辛未年,三月,亦如

    之(指嘉定三年)。

    ——《宋史·五行志》

    1213年,金贞祐元年,癸酉年,元兵围汴,加

    以大疫,汴城之民死者百余万。

    ——《金史·宣宗皇后传》

    1222年,南宋嘉定十五年,壬午年,赣州疫。

    ——《宋史·五行志》

    1223年,南宋嘉定十六年,癸未年,永、道

    二州疫。

    ——《宋史·五行志》

    1226年,南宋宝庆二年,丙戌年,元,下灵

    武,既而军中病疫,服大黄辄愈。

    ——《续名医类案·疫门》

    1231年,南宋绍定四年,辛卯年,姑苏春疫,吴渊设济民药局。

    ——光绪三年《苏州县志》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上编

    瘟疫的概念、类别及记载

    033

    1232年,金天兴元年,壬辰年,汴京大疫,凡

    五十日,诸门出死者九十余万人。

    ——《金史·哀宗本纪》

    1237年,南宋嘉熙元年,丁酉年,怀州大疫,士卒多病。

    ——《新元史·纯只海传》

    1258年,南宋宝祐六年,戊午年,饥疫。

    ——《续文献通考·物异考》

    (10)元朝时期

    1271年,元至元八年,辛未年,侵宋播州士

    卒,遇炎瘴多病。

    ——《新元史·兀良合台传》

    1274年,元至元十一年,甲戌年,(江陵)城

    中疾疫,诸军疾疫已十四五。

    ——《新元史·贾居贞传》《新元史·郝经传》

    1275年,南宋德祐元年,乙亥年,六月,四城

    迁徙,流民患疫而死者,不可胜计,天宁寺死者尤

    多。疫疠大作,服大黄者生。

    ——《宋史·五行志》《宋史·刘黻传》

    1276年,南宋德祐二年,丙子年,数月间,城

    中疫气薰蒸,人之病死者,不可以数计。

    ——《宋史·五行志》

    1297年,元大德元年,丁酉年,八月,真定、顺034

    疫病千年横

    明月何曾缺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人类战疫小史

    德、河间旱疫;河间之乐寿、交河疫死六千五百余

    人。十二月,般阳路饥疫,兵多死于瘴疠。

    ——《元史·成宗本纪》《新元史·史耀传》

    1308年,元至大元年,戊申年,春,绍兴、庆

    元、台州疫死者二万六千余人。

    ——《元史·五行志》

    1313年,元皇庆二年,癸丑年,冬,京师大疫。

    ——《元史·五行志》

    1321年,元至治元年,辛酉年,京师疫。

    ——《元史·英宗本纪》

    1322年,元至治二年,壬戌年,恩州水,民饥

    疫。十一月,岷州旱疫。

    ——《元史·英宗本纪》《文献通考·物异考》

    1323年,元至治三年,癸亥年,春,岷州疫。

    ——《文献通考·物异考》

    1325年,元泰定二年,乙丑年,岷州春疫。

    ——《元史·泰定帝本纪》

    1329年,元天历二年,己巳年,集庆、河南府

    路旱疫。

    ——《元史·文宗本纪》

    1330年,元至顺元年,庚午年,八月,河南府

    路新安、沔池等十五驿饥疫。

    ——《元史·文宗本纪》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上编

    瘟疫的概念、类别及记载

    035

    1331年,元至顺二年,辛未年,疫疠死者

    十九。

    ——《元史·文宗本纪》

    1332年,元至顺三年,壬申年,宜山县饥疫,死者众。

    ——《元史·文宗本纪》

    1334年,元元统二年,甲戌年,杭州、镇江、嘉兴、常州、松江、江阴水旱疾疫。

    ——《元史·顺帝本纪》

    1344年,元至正四年,甲申年,福州、邵武、延平、汀州四郡夏秋大疫。

    ——《元史·五行志》

    1345年,元至正五年,乙酉年,春夏,济南大疫。

    ——《元史·五行志》

    1352年,元至正十二年,壬辰年,正月,冀宁、保州、德州大疫;夏,龙兴大疫。

    ——《元史·五行志》

    1353年,元至正十三年,癸巳年,黄州、饶州

    大疫。十二月,大同路大疫。

    ——《元史·五行志》

    1354年,元至正十四年,甲午年,夏四月,江

    西、湖广大饥,民疫疠者甚众,凉师大疫。

    ——《元史·顺帝本纪》 036

    疫病千年横

    明月何曾缺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人类战疫小史

    1356年,元至正十六年,丙申年,春,河南大疫。

    ——《元史·五行志》

    1357年,元至正十七年,丁酉年,六月,莒州

    蒙阴县大疫。

    ——《元史·五行志》

    1358年,元至正十八年,戊戌年,夏,汾州大

    疫,京师大饥疫。

    ——《元史·五行志》《元史·朴不花传》

    1359年,元至正十九年,己亥年,春夏,鄜州并

    原县,莒州沂水、日照二县及广东南雄路大疫。

    ——《元史·五行志》

    1360年,元至正二十年,庚子年,夏,绍兴山

    阴、会稽二县大疫。

    ——《元史·五行志》

    1362年,元至正二十二年,壬寅年,山阴、会

    稽又大疫。

    ——《元史·五行志》

    (11)明朝时期

    1408年,明永乐六年,戊子年,正月,江西建

    昌、抚州,福建建宁、邵武,自去年至是月,疫死

    者七万八千四百余人。

    ——《明史·五行志》

    1410年,明永乐八年,庚寅年,登州宁海诸州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上编

    瘟疫的概念、类别及记载

    037

    县自正月至六月,疫死者六千余人。

    ——《明史·五行志》

    1413年,明永乐十一年,癸巳年,六月,湖州

    三县疫;七月,宁波五县疫。

    ——《明史·五行志》

    1444年,明正统九年,甲子年,冬,绍兴、宁

    波、台州瘟疫大作,及明年死者三万余人。

    ——《明史·五行志》

    1456年,明景泰七年,丙子年,五月,桂林

    疫,死者二万余人。

    ——《明史·五行志》

    1475年,明成化十一年,乙未年,八月,福建

    大疫,延及江西,死者无算。

    ——《明史·五行志》

    1485年,明成化二十一年,乙巳年,新野疫疠

    大作,死者无虚日。

    ——《名医类案·瘟疫》

    1493年,明弘治六年,癸丑年,吴中大疫,常

    熟尤甚,多阖门死。

    ——《都公谭纂》

    1506年,明正德元年,丙寅年,六月,湖广平

    溪、清凉、镇远、偏桥四卫大疫,死者甚众。靖州

    诸处自七月至十二月大疫,建宁、邵武自八月始亦038

    疫病千年横

    明月何曾缺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人类战疫小史

    大疫。

    ——《明史·五行志》

    1523年,明嘉靖二年,癸未年,七月,南京大

    疫,军民死者甚众。

    ——《明史·五行志》

    1525年,明嘉靖四年,乙酉年,九月,山东

    疫,死者四千一百二十八人。

    ——《明史·五行志》

    1530年,明嘉靖九年,庚寅年,痘灾盛行,死

    者过半。

    ——《痘症理辨·序》

    1534年,明嘉靖十三年,甲午年,春,痘毒流

    行,死者十有八九。

    ——《疫症集说》

    1582年,明万历十年,壬午年,四月,京师

    疫,霸州、文安、大城、保安,患大头瘟症,死者

    枕藉。

    ——《明史·五行志》《顺天府志·祥异》

    1586年,明万历十四年,丙戌年,大梁瘟疫

    大作,甚至灭门。

    ——《万病回春》

    1622年,明天启二年,壬戌年,(时行疫痢)

    夏末秋初,沿门阖境患此,病势极为危迫。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上编

    瘟疫的概念、类别及记载

    039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痢门》

    (12)清朝时期

    1681年,清康熙二十年,辛酉年,晋宁疫,人

    牛多毙;曲阳大疫。余姚痘疫盛行。

    ——《清史稿·灾异志》《学箕初稿·天花仁术序》

    1703年,清康熙四十二年,癸未年,春,琼

    州、灵州大疫;五月,景州大疫,人死无算;六月,曲阜大疫,东昌疫,钜野大疫;八月,文登大疫,民死几半。

    ——《清史稿·灾异志》

    1704年,清康熙四十三年,甲申年,春,南乐

    疫,河间大疫,献县大疫,人死无算;六月,菏泽

    疫;秋,章丘、东昌、青州大疫,福山瘟疫,人死无

    算;昌乐疫,羌州、宁海、潍县大疫。

    ——《清史稿·灾异志》

    1723年,清雍正元年,癸卯年,秋,平乡大

    疫,死者无算。

    ——《清史稿·灾异志》

    1727年,清雍正五年,丁未年,夏,揭阳、海

    阳大疫;秋,澄海大疫,死者无算;冬,汉阳疫,黄

    冈大疫,钟祥、榆明疫。

    ——《清史稿·灾异志》

    1732年,清雍正十年,壬子年,昆山大疫,死040

    疫病千年横

    明月何曾缺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人类战疫小史

    者数千人;夏,会城疫。

    ——《洄溪医案·瘟疫》

    1733年,清雍正十一年,癸丑年,镇洋大疫,死者无算;昆山疫;上海、宝山大疫。

    ——《清史稿·灾异志》

    1786年,清乾隆五十一年,丙午年,春,泰

    州、通州、合肥、赣榆、武进、苏州大疫;夏,日

    照、范县、莘县、莒州大疫,死者不可计数;昌乐

    疫,东光大疫。

    ——《清史稿·灾异志》

    1821年,清道光元年,辛巳年,三月,任丘大

    疫;六月,冠县、武城、范县大疫,钜野疫,登州府

    属大疫,死者无算;七月,东光、元氏、新乐、通

    州、济南大疫,死者无算,东阿、武定、滕县、济

    宁州大疫;八月,乐亭大疫,青县时疫大作,至八

    月始止,死者不可胜计;清苑、定州瘟疫流行,病

    毙无数;滦州、元氏、内丘、唐山、蠡县、望都大

    疫,临榆疫,南宫、曲阳、武强、平乡大疫;九月,日照、沂水大疫。

    ——《清史稿·灾异志》

    1832年,清道光十二年,壬辰年,三月,武

    昌、咸宁、潜江大疫;四月,蓬莱疫;五月,黄陂、汉阳、宜都、石首大疫,死者无算;崇阳大疫;监

    利疫,松滋大疫;八月,应城、黄梅、公安大疫。

    ——《清史稿·灾异志》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上编

    瘟疫的概念、类别及记载

    041

    1846年,清道光二十六年,丙午年,夏,暑风

    甚剧,时疫大作,俱兼喉痛,亡者接踵。

    ——《冷庐医话》

    (13)民国时期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爆发了全国性的霍

    乱。据记载,截至7月份,就有甘肃、陕西、河南、绥远等18个省发生了霍乱,疫区达157个县市。霍

    乱在西北地区一度非常猖獗,一开始从河南传入

    陕西,波及陕西60多个县,患者死亡率高达40%,一下子便夺去了20多万人的生命,人人谈虎色变

    (虎即虎烈拉,也称霍乱)。

    ——《大公报》1932年8月6日、10日,《陕西省志·人口志》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湖北省保康县发生

    伤寒98人;赤痢508人,死亡2人;斑疹伤寒21人;

    回归热106人,死亡19人;疟疾1090人;天花61人,死亡13人;白喉1人;流脑2人;猩红热2人。

    ——《湖北省十一种传染病分类表》

    参考资料:

    邓拓:《中国救荒史》,北京出版社,1998年。042

    疫病千年横

    明月何曾缺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人类战疫小史

    5.中国古代防治瘟疫的方法

    有文字记载以来,就不断有瘟疫流行。据邓

    拓《中国救荒史》统计,中国古代历代发生疫灾

    的次数为:周代1次,秦汉13次,魏晋17次,隋唐17

    次,两宋32次,元代20次,明代64次,清代74次。

    无论是伤寒、温病还是风温、毒疫(包括鼠

    疫、霍乱、麻疹、天花等烈性传染病),都对人类

    的生命健康危害极大。

    随着社会和技术的进步,人类寿命也在不断

    地延长,也就是说人类最终还是战胜了瘟疫。从

    以上文献史料中,我们可知,在中华民族几千年

    文明史中,同瘟疫的预防和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

    过,也总结出众多的治疗方法,在今天仍有重要

    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1)日常预防

    首先,保持居住环境整洁干净、空气流通。

    宋代温革在《琐碎录》中提出:“沟渠通浚,屋宇洁净无秽气,不生瘟疫病。”告诫人们房前屋

    后要保持洁净,沟渠要通畅,这样才能预防疫病。

    清代名医王士雄说:“疫病时行,……住房不论大

    小,必要开爽通气,扫除洁净。”强调瘟疫流行时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上编

    瘟疫的概念、类别及记载

    043

    要开窗通风透气,并且要打扫房屋保持洁净。

    其次,注重个人卫生,勤洗手洗澡,并通过熏香净身。

    《礼记》载“日五盥”,说的是每天洗漱5次,意即要勤洗手。唐代孙思邈要求“常习不唾地”,提倡人们不要随地吐痰。秦汉时期的《汉律》规

    定“吏五日得以下沐,善休息以洗沐也”;清代名

    医尤乘在《寿世青编》中载:“人卧室宇,当令洁

    净……即一身亦尔,当常令沐浴洁净。”即个人要

    经常洗澡。此外,古人还通过熏香来达到防疫的

    目的。古人日常有熏衣的习惯,东晋葛洪《肘后备

    急方》中有“六味熏衣香方”,唐代孙思邈的《千

    金翼方》《千金月令》中都记载了熏衣、香体的香

    方。熏衣服具有防虫、净身、清净空气的效用。元

    代医家还建议保持口腔清洁,指出:“凡清旦刷

    牙不如夜刷牙,齿疾不生。”中国很多地区至今还

    保持着古代传下来的预防保健习惯。南方的端午

    节饮菖蒲和雄黄酒等习惯,很多都同预防瘟疫有

    关。“治未病”是中医预防保健的重要理论基础

    和准则。千百年来的抗疫实践证明这些古老的方

    法行之有效,值得借鉴和思考。

    再次,注意饮食卫生,吃熟食、喝开水。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中写道:“六044

    疫病千年横

    明月何曾缺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人类战疫小史

    畜自死,皆疫死,则有毒,不可食之。”强调了人

    不能食用病死的家畜。唐代名医孙思邈《千金要

    方》中说:“夫霍乱之为病,皆因饮食……勿食生

    肉,伤胃,一切肉惟煮烂。”强调瘟疫源于饮食不

    净,预防瘟疫不能吃生肉,而要吃煮熟的食物。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其城市近沟渠

    污水杂入(井)者成硷,用须煎滚,停一时,硷澄

    乃用之。”强调用水要卫生,应当烧开沸腾之后澄

    净再饮用。

    (2)瘟疫时的防控

    古人在疫病流行时的防控方法主要有隔离

    病人及接触者、内服中药、外用中药、精神调节

    几个方面。其中外用中药又包括佩戴香囊、焚

    香烧熏、涂抹药粉、中药沐浴等各种治疗方法

    与措施。

    第一,隔离病人及接触者。

    古时已经出现在疫病流行时隔离病人或其

    接触者的措施。《汉书·平帝纪第十二》载:“民

    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相当于设置现

    在的隔离医院,为患者提供专门的治疗场所和

    医药。《晋书》载:“朝臣家有时疾染易三人以上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上编

    瘟疫的概念、类别及记载

    045

    者,身虽无疾,百日不得入宫。”规定了隔离的人

    员和时限。明代萧大享《夷俗记》载,在内蒙古

    一带的少数民族有“凡患痘疮,无论父母,兄弟、妻子,俱一切避匿不相见”的习惯。清代陈耕道在

    《疫莎草》中也指出:“家有疫瘤人,吸收病人之

    毒而发病者,为传染,兄发瘤而预使弟服药,盍

    若弟发瘤而使兄他居之为妙乎?”认为在疫病流

    行时,隔离患病者的方法要比服药更为有效。

    第二,内服中药。

    晋人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的记载“老君

    神明白散”如下:“术一两,附子三两,乌头四

    两,桔梗二两半,细辛一两,捣,筛,正旦服一钱

    匕,一家合药,则一里无病,此带行所遇,病气皆

    消。”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时气温病,初

    得头痛,状热脉大。即以小蒜一升,杵汁三合,顿

    服。不过再作便愈。”

    第三,外用中药。

    古人中药外用的方法比较多,或者是将中药

    (香药)装入香囊佩戴,或者焚烧熏香,或者外用

    涂抹、塞鼻,或者用中药洗浴。

    佩戴香囊

    古人最早佩戴香囊的目的是“辟秽防病”,046

    疫病千年横

    明月何曾缺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人类战疫小史

    当时医家们认为“香”能散疫气。古人佩香的历

    史悠久,可追溯到先秦时代,据《礼记·内则》记

    载:“男女未冠笄者,……皆佩容臭。”秦汉时期

    帝王身旁常置芳香的香药,《史记·礼书》载帝王

    身“侧载臭茝,所以养鼻也”。清代吴尚先的《理

    瀹骈文》中,记载了一味“辟瘟囊方”非常实用,即将羌活、大黄、柴胡、苍术、细辛、吴茱各等

    份,共研细末,佩于胸前。

    焚香烧熏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焚香也是一种疗疾法,以此来抑制霉菌、驱除秽气等。由于所用原料四

    气五味的不同,制出的香也功能各异,或解毒驱

    虫,或防腐除霉,或健脾镇痛。在医书中常有祛

    邪辟秽的香方,明人王肯堂《幼科证治准绳》载:

    “辟秽香,苍术一斤、大黄半斤,右细捻,放火炉

    中烧之。”清代爱虚老人《古方汇精》中有可佩带

    可焚烧的“辟瘟神方”:“乳香、苍术、细辛、川芎、甘草、降香、檀香各一两,共研细末。枣肉为丸。

    芡实大。晒干佩之辟瘟,烧之辟疫辟秽。”清人刘

    奎阐明了通过焚香清洁空气的原因:“人在气交之

    中,如鱼在水。一毫渣滓混杂不得,设川泽泼灰、池塘入油,鱼鲜有得生者,人受疫气何以异此?”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上编

    瘟疫的概念、类别及记载

    047

    涂抹药粉

    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载:“姚大夫,辟温病

    粉身方。川芎、白芷、藁本,三物等分。下筛,纳粉

    中,以涂粉于身,大良。”

    涂抹或者塞药丸于鼻孔中。明代万表《万世

    济世良方》曰:“凡入疫疠之家,以麻油涂鼻孔

    中,然后入病家,则不相传染。”孙思邈《千金要

    方》记载赤散:“藜芦、踯躅花(各一两)丹皮、皂

    荚(各一两六铢)附子、桂心、真珠(各一两)、细

    辛上九味末之,纳真珠合治之。分一方寸匕置绛

    囊中带之,男左女右,着臂自随。觉有病之时,便

    以粟米大纳着鼻中。”赤散可以做成香囊随身佩

    戴,也可以做成药丸,睡觉时塞在鼻中。

    中药洗浴

    《黄帝内经素问遗篇·刺法论》提出:“又一

    法,于雨水日后,三浴以药泄汗。”《普济方》治时

    气瘴疫浴汤方:“桃枝叶(十两)、白芷(三两)、柏叶(五两)上为散。每服三两,煎汤浴之,极

    良。” 清人刘奎《松峰说疫》记载:“用川芎、苍

    术、白芷、零陵香各等分,煎水沐浴三次,以泄其

    汗,汗出臭者无病。”

    第四,精神调节。048

    疫病千年横

    明月何曾缺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人类战疫小史

    遇到疫病不过分恐慌,保持内心安定。清人

    刘奎在《松峰说疫》卷一《述古》中说:“家中传

    染者,缘家有病人,旦夕忧患,饮食少进则气馁,感其病气,从口鼻入。”因此,当时的医家提倡疫

    病流行时要调节情志,不惊恐,不松懈。

    调摄精神。《黄帝内经素问遗篇·刺法论》

    曰:“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不相染者,正气

    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因“邪之所凑,其

    气必虚”,告诫人们“冬不藏精,春必病温”,“虚

    邪贼风,避之有时”,并要求“恬淡虚无,真气从

    之”,以达到“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目的。

    通过焚香安神,安定内心,保持精神愉悦。苏

    轼在《十月十四日以病在告独酌》一诗中便提到:

    “铜炉烧柏子,石鼎煮山药。”明代医学家李中梓

    说:“入室闭户,烧香静坐,方可谓之斋也。”在传

    染病流行的时候,可借助香安定内心、愉悦精神。

    《黄帝内经素问遗篇·刺法论》中介绍了意

    念吐纳法:“气出于脑,即室先想心如日,欲将入

    于疫室,先想青气自肝而出,左行于东,化作林

    木;次想白气自肺而出,右行于西,化作戈甲;次

    想赤气自心而出,南行于上,化作焰明如赫赫之

    炎燥;次想黑气自肾而出,北行于下,化作水;次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上编

    瘟疫的概念、类别及记载

    049

    想黄气自脾而出,存于中央,化作土,如大地之黄

    色。五气护身之毕,以想头上如北斗之煌煌,然后

    可入于疫室。”

    参考资料:

    《黄帝内经素问遗篇》

    6.西方文献所记载的重大瘟疫及发现

    约公元前1500年,埃及发生疫病大流行。这可能是有史以

    来最早的炭疽流行。炭疽是由炭疽杆菌所致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

    性传染病。人因接触病畜及其产品,或食用病畜的肉类而发生感

    染,主要表现为皮肤坏死、溃疡、焦痂和周围组织广泛水肿及

    毒血症症状,偶可引致肺、肠和脑膜的急性感染,并可伴发败血

    症。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这种病菌早在古埃及法老王时期就已存

    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科学家马丁·休·琼斯认为,炭疽

    杆菌可能最初起源于非洲。

    公元前1140年,以色列发生疫病大流行。在《圣经·撒母

    耳记》上卷中记述,大约在公元前1140年,以色列人对腓力斯丁

    人两次开战,均战败。腓力斯丁人掳获了以色列人的约柜,把它

    抬到亚实突,那里立刻爆发了疫病。于是应公众要求,约柜被移

    到迦特,然后又送到以革伦,这两个地方都立即遭受到了疫病袭

    击。在经受了7个月的苦难后,腓力斯丁人得出结论,他们唯一

    的希望就是把约柜送还以色列。约柜被送到伯示麦人约书亚的田050

    疫病千年横

    明月何曾缺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人类战疫小史

    里,受到杀牲迎接的礼遇,但好奇的伯示麦人观看了约柜,因而

    遭到惩罚,大瘟疫爆发。疫病传遍了以色列,死了大约5万人。

    公元前430—前426年,雅典瘟疫流行。雅典近一半的人口

    死亡,整个雅典几乎被摧毁。雅典瘟疫是一场毁灭性的传染病,希腊史学家修昔底德对雅典瘟疫的描述:“身强体健的人们突然

    被剧烈的高烧所袭击,眼睛发红仿佛喷射出火焰,喉咙或舌头开

    始充血并散发出不自然的恶臭,伴随呕吐和腹泻而来的是可怕的

    干渴,这时患病者的身体疼痛发炎转成溃疡,无法入睡或忍受床

    榻的触碰,有些病人裸着身体在街上游荡,寻找水喝直到倒地而

    死。甚至狗也死于此病,吃了躺得到处都是的人尸的乌鸦和大雕

    也死了,存活下来的人不是没了指头、脚趾、眼睛,就是丧失了

    记忆。”

    雅典瘟疫是雅典军队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败北的重要原因之

    一,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道:“哈格浓的重装

    步兵有4000名,但40天的时间里,因瘟疫死亡的人数就达到1050

    人。士兵的大量死亡,必然会影响雅典的作战能力,雅典人在战

    争进程中处于劣势,因为伯罗奔尼撒人没有染上这种可怕的疾

    病。”罗伊·波特也在《剑桥医学史》中写道:“雅典大瘟疫导

    致了雅典一半以上居民和四分之一的城邦军队死亡。”

    公元前1世纪罗马低湿地疟疾流行。在罗马附近的沼泽地区

    出现了一种异常危险的疟疾,它在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喷发后大

    规模流行。这次疟疾的传染范围局限于意大利,主要在城市中肆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上编

    瘟疫的概念、类别及记载

    051

    虐。英国医学史研究者卡特赖特与历史教授比迪斯合著的《疾病

    改变历史》一书中写道:“罗马的蔬菜供应地坎帕尼亚死了许多

    人,整个地区全部抛荒,直到19世纪末都是名声不佳的疟疾流行

    区。……因为疟疾,意大利罗马人成活胎儿的比率急剧下降。而

    且,因难以治疗疟疾造成人们长时期患病,身体虚弱,寿命缩

    短,使得国力衰退。到公元4世纪,有强大战斗力的军团不再由

    意大利人组成,不单是士兵,连军官也来自日耳曼部落,……造

    成了罗马晚期典型的精神不振。”

    165—180年安东尼瘟疫流行。安东尼统治下的罗马帝国发生

    了伤寒、天花、麻疹以及中毒性休克综合症等多种瘟疫事件。史

    学家一般认为,此次瘟疫是镇压叙利亚的罗马军队把瘟疫带回罗

    马帝国的。它给罗马军队造成了十分之一的损失,罗马本土人口

    减少了三分之一,导致罗马帝国“黄金时代”走向终结。

    350年医院雏形在东罗马帝国出现。390年法比奥拉在罗马建

    立医院。

    541—749年第一次鼠疫流行。 542年君士坦丁堡爆发“查士

    丁尼鼠疫”。有关这次瘟疫的史料主要来自普罗柯比的记录。其

    著名的《战记》一书中把这次瘟疫称为“毁灭人类”的灾难,并

    且比较详细生动地记载了这次瘟疫爆发的情况:“拜占庭城的瘟疫

    流行了4个月,其传染性最强烈的阶段持续了大约3个月。起初死

    亡人数略低于正常状态,而后死亡率持续上升,后来死亡总人数

    高达每天 5000人,最多时甚至达到每天10000人或更多。”052

    疫病千年横

    明月何曾缺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人类战疫小史

    爱德华·吉本在其《罗马帝国衰亡史》中对查士丁尼鼠疫发

    表看法:“战争、瘟疫和饥馑这三重灾祸同时降临在查士丁尼的臣

    民的头上;人口数量明显的减少成了他统治时期的一个极大的污

    点,这种人口减少的情况,在地球的某些最美好的地方至今也并

    未完全恢复。”英国著名学者琼斯在其《晚期罗马帝国史》论及

    查士丁尼时代史的部分中也指出:“可能这个时期对帝国影响最严

    重的灾难是鼠疫。”君士坦丁堡瘟疫使该城瘫痪,瘟疫蔓延到卡

    拉布里亚、希腊和西西里,死亡20万人。

    瘟疫造成了极为严重的人口损失,当时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

    阻止瘟疫的蔓延,因此只能在处理尸体时采取一些简单原始的措

    施,草草埋葬了事。

    6世纪拜占廷出现专供麻风病人居住的房屋。大约在公元560

    年左右,在拜占廷医院里出现麻风病隔离病院,这种隔离治疗的

    方法比中国要迟500多年。据汉书记载,公元2年急性传染病流行

    时,就出现把病人送到空房子里进行隔离治疗的措施。

    846年入侵法国的维京人中突然爆发天花。维京人的首领只

    好下令,将所有的病人和看护病人的人统统杀掉。这种可怕的手

    段,是当时唯一可以扑灭天花的措施。

    1080年萨拉勒医学校建立,1123年伦敦圣巴塞洛缪医院建

    立,1136年君士坦丁堡潘托克拉托尔医院建立。

    1347年欧洲黑死病爆发。十四世纪四五十年代,黑死病席卷

    了整个欧洲,2500万欧洲人在这场瘟疫中丧生,占当时欧洲总人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上编

    瘟疫的概念、类别及记载

    053

    口的三分之一。对于欧洲来说,那是一个极为悲惨的时期。

    黑死病在人类历史上是最致命的瘟疫之一。一般认为是由

    一种鼠疫的细菌造成的。一些历史学者认为黑死病开始于14世纪

    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或中亚。在随后的数年内由商人和士兵携带到

    欧洲。

    黑死病侵袭最早发生在意大利,其中最为惨重的城市是佛罗

    伦萨,这里百分之八十的人因染黑死病而死。在亲历者薄伽丘所

    写的《十日谈》中,描写的这场瘟疫:“症状表现为胳膊、大腿和

    全身长满黑斑或铅色斑点……在出现上述症状三天之内,患者几

    乎无一例外地死去。”“佛罗伦萨突然一下子成了人间地狱,行

    人在街上走着走着突然倒地而亡;待在家里的人孤独地死去,在

    尸臭被人闻到前无人知晓;每天每小时大批尸体被运到城外;奶

    牛在城里的大街上乱逛,却看不到人的踪影……”

    1348年欧洲出现历史上首批卫生局。1377年杜布罗夫尼克进

    行历史上首次海港检疫。1400年米兰设立卫生局。

    16世纪美洲瘟疫爆发。在新航路开辟以前,美洲大陆长期与

    欧亚非大陆相隔离,印第安人没有接触过这些疾病。但在哥伦布

    发现新大陆之后,欧洲的疫病也被带到了美洲。腮腺炎、麻疹、天花、霍乱等开始席卷美洲大陆,这些疾病对印第安人具有非常

    大的杀伤力,因为他们此前从未接触过这些疾病,所以他们的免

    疫系统对于这些疾病几乎不具备任何抵抗力,尤其是对天花病

    毒更是如此。1521年科尔特斯率西班牙人灭美洲阿兹台克帝国。054

    疫病千年横

    明月何曾缺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人类战疫小史

    1543年南美洲首次发现麻风病。1555年墨西哥爆发天花大流行,死亡200万人。

    1596—1602年西班牙鼠疫流行。

    1607年中欧炭疽大流行,死亡6万人。

    1629—1631年意大利北部鼠疫(米兰大瘟疫)流行。

    1647年黄热病在美洲巴巴多斯爆发流行。

    1648年美洲尤卡坦半岛爆发黄热病流行。

    1665—1666年伦敦大瘟疫。英国的大规模传染病爆发,有

    75000—100000人死于这次瘟疫之中,超过当时伦敦总人口的五分

    之一在这场瘟疫中丧生。该次的疾病后来被确认为是由淋巴腺鼠

    疫引起的,一种由鼠疫杆菌造成并以跳蚤为载体的细菌感染。瘟

    疫最终因为伦敦的一场大火而消失。这场前后扰攘大约一年的流

    行病被人们形容为大灾难,很大程度是由于它是英国本土最后一

    次广泛蔓延的鼠疫。之后随着英国政府着手改善地区卫生条件,鼠疫对英国民众的威胁也逐渐消失。

    1668年北美纽约爆发疑似黄热病。1699年北美查尔斯顿爆发

    美国历史明确记录的首次黄热病大流行。

    1701年普拉利尼在君士坦丁堡接种天花疫苗。1717年蒙塔古

    夫人把人痘接种技术带到英国。

    1720—1722年马赛大瘟疫爆发。这次瘟疫也是18世纪初欧洲

    最严重的瘟疫之一。1720年,法国马赛突发瘟疫,整座城市和周

    边城市都受到影响,10万人在此次瘟疫中死亡。这场瘟疫不像14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上编

    瘟疫的概念、类别及记载

    055

    世纪发生的黑死病破坏性那么大。这场瘟疫结束得快与法国政府

    采取的强硬措施有关。政府规定隔离马赛市民,如马赛市民与普

    罗旺斯等其他地方的人有任何来往或沟通将会被处以死刑。为加

    强隔离,还建立了瘟疫隔离墙。

    1729年欧洲出现流感。

    1736年美国内科医生道格拉斯描述猩红热。

    1738—1739年鼠疫大流行加速俄土战争终结。

    1747年林德发现柠檬果治疗坏血病。

    1761—1762年围攻古巴哈瓦那的英军遭遇黄热病流行。

    1768年怀特首次描述儿童结核性脑膜炎。

    1772—1773年波斯爆发最严重鼠疫流行,死亡约200万人。

    1778年塞内加尔河口驻岛英军爆发黄热病。

    1781年霍乱袭击驻印度英军。

    1789年安德伍德首次临床描述脊髓灰质炎。

    1793年费城爆发黄热病大流行。

    1796年詹纳进行牛痘接种试验,改进天花疫苗。

    1800年比沙用氯净化水,西班牙加的斯爆发黄热病。

    1805年牛痘接种法经澳门葡商传入中国。

    1817年第一次霍乱大流行开始。

    1818—1820年突尼斯爆发鼠疫大流行,约四分之一人口死亡。

    1821年西班牙巴塞罗那爆发黄热病流行 ,约六分之一城市人

    口死亡;朝鲜半岛爆发有记录首次的霍乱流行。056

    疫病千年横

    明月何曾缺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人类战疫小史

    1827年第二次霍乱大流行开始。

    1846年第三次霍乱大流行开始。

    1848年英国根据第一部公共卫生法案建立卫生总局,负责领

    导地方卫生官员。

    1849年巴西里约热内卢爆发黄热病流行;德国兽医波兰德首

    先观察到炭疽杆菌。

    1853年英国实施义务接种天花疫苗。

    1854年斯诺运用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伦敦霍乱爆发缘自街头水

    井污染。

    1860年南丁格尔护士学校在伦敦圣·托马斯医院建立。

    1863年第四次霍乱大流行开始;炭疽被正式冠名。

    1864年国际红十字会成立。

    1867年第一次国际医学大会在巴黎举行。

    1872年美国流行天花。

    1873年或1874年汉森发现麻风杆菌。

    1875年英国通过《公共健康法案》。

    1876年科赫发现炭疽杆菌。

    1879年曼逊发现蚊子传播丝虫病。

    1880年拉弗朗分离出疟原虫。

    1881年第五次霍乱大流行开始;巴斯德研制出炭疽疫苗。

    1882年科赫分离出结核杆菌。

    1883年科赫发现霍乱弧菌。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上编

    瘟疫的概念、类别及记载

    057

    1890年贝林和北里柴三郎研制成功破伤风和白喉抗毒素。

    1894年耶尔森发现鼠疫杆菌(耶尔森氏杆菌)。

    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

    1897年罗斯发现疟疾寄生虫存于按蚊体内并靠其传播。

    1898年赖特研制出伤寒疫苗;西蒙德揭示鼠疫感染的“鼠—

    蚤—人”传播模式。

    1899年第六次霍乱流行开始;巴西出现首个鼠疫病例。

    1900年美军黄热病委员会成立;旧金山爆发北美首次有记录

    的鼠疫大流行。

    1901年里德证明黄热病病原体是滤过性病毒。

    1905年绍丁和霍夫曼发现并隔离梅毒螺旋体。

    1906年伤寒菌健康携带者“伤寒玛丽”被发现。

    1908年首次合成磺胺;埃尔利希研制出治疗梅毒的药物606。

    1912年埃尔利希研制出更安全的治疗梅毒的新药914。

    1916年美国爆发大规模脊髓灰质炎。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大流感爆发。

    1923年卡尔默特和介兰发明对抗结核病的卡介苗。

    1924年新西兰最严重的脊髓灰质炎流行在惠灵顿爆发。

    1926—1931年乌干达鼠疫大流行,死亡率近90%。

    1928年德林克和肖发明“铁肺”。

    1928年弗莱明在霉菌中发现了青霉素;圣乔其分离出维生素C。

    1934年洛杉矶爆发II型脊髓灰质炎流行。058

    疫病千年横

    明月何曾缺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人类战疫小史

    1936年蒂勒发明黄热病疫苗。

    1938年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建立小儿麻痹全国基金。

    1940年弗洛里和钱恩研制成功抗生素青霉素;苏丹爆发严重

    的黄热病流行。

    1941年砜类药物用于治疗麻风获得成功。

    1943年瓦克斯曼发现链霉素。

    1946年首次使用链霉素治疗结核病。

    1947年美国爆发梅毒大流行,106000余人死亡。

    1948年联合国成立世界卫生组织(WHO)。

    1953年索尔克研制出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IPV)。

    1957年萨宾研制出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

    1961年第七次霍乱大流行开始;中国全面消灭天花。

    1967年发现出血热病毒。

    1970年美国开始投产炭疽疫苗。

    1972年国际大会宣布发展或存储炭疽等生物武器为反人类行为。

    1975年亚洲出现最后一例天花病例。

    1976年苏丹和扎伊尔地区流行埃博拉病毒。

    1977年索马里发现世界上最后一例自然发生的天花病例。

    1978年津巴布韦发生人类炭疽大流行。

    1979年苏联发生斯维尔洛夫斯克生物武器试验室炭疽泄露事件。

    1980年乙肝疫苗研制成功;世界卫生大会正式宣布天花被

    消灭。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上编

    瘟疫的概念、类别及记载

    059

    1981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首次发现艾滋病。

    1985年疯牛病在英国首次被发现。

    1986年提出人类基因组计划;尼日利亚爆发黄热病大流行。

    1994年美国被宣布为无脊髓灰质炎地区。

    1996年世界上发现首例疯牛病患者;英国政府承认疯牛病会

    感染人类。

    1998年欧洲最后一例脊髓灰质炎病例在土耳其被发现。

    2000年几内亚爆发大规模黄热病流行,近200人死亡。

    2001年美国发生炭疽吸入恐怖事件;巴西爆发黄热病流行。

    2003年法国和英国科学家破译麻风杆菌基因图谱。

    2004年利比里亚爆发黄热病流行;世界部分地区爆发禽流感。

    参考资料:

    1.王旭东、孟庆龙:《世界瘟疫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2.弗雷德克里·F.卡特赖特、迈克尔·比迪斯:《疾病改变历史》,陈仲丹

    译,华夏出版社,2018年。060

    疫病千年横

    明月何曾缺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人类战疫小史

    三、考古发现中的古代瘟疫

    在《周礼》中,驱赶“厉鬼”的官职叫作“方相”——方相

    氏穿熊皮,手执戈盾跳大神驱赶“疫疠之鬼”。

    《周礼·春官·宗伯》:“乃舍萌于四方,以赠恶梦,遂令

    始难驱疫。”郑玄注:“方相氏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为之驱疫鬼也。”

    《周礼·夏官·方相氏》:“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难,以索室驱疫。”郑玄注:

    “蒙,冒也。冒熊皮者,以惊驱疫疠之鬼。”

    考古所发现的汉代墓葬中经常可以看到方相氏的形象——人

    和熊的特征兼有。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上编

    瘟疫的概念、类别及记载

    061

    四川博物院藏汉代方相陶俑062

    疫病千年横

    明月何曾缺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人类战疫小史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上编

    瘟疫的概念、类别及记载

    063064

    疫病千年横

    明月何曾缺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人类战疫小史

    汉代画像砖中的方相氏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上编

    瘟疫的概念、类别及记载

    065

    1997—2012年,考古学家在埃及卢克索的发掘中,发现了古

    代作为葬礼场所使用的建筑。

    这里发现了大量的石灰。石灰在当时是被用作杀菌处理的

    消毒药。另外,还发现了厚厚的石灰覆盖的尸体和火葬后的遗骨

    等,被火焰烧毁的是世界上最可怕的瘟疫的牺牲者。

    公元3世纪时,瘟疫肆虐罗马帝国,包括埃及在内的所有国

    家人口急剧减少。迦太基的主教居普良斯详细记录了公元250 —

    271年发生的这场瘟疫。瘟疫的症状是不断呕吐和腹泻,身体衰

    弱,口腔溃烂,四肢坏死。考古学家对尸骨进行研究后发现,猝

    死的人在没有举行葬礼的情况下被遗弃。从症状上看,该疫病可

    能是麻疹或天花,后来被称为基普里阿努斯疫病。

    世界大瘟疫实录

    中编

    小

    史

    战

    人

    类

    疫

    疫病

    千年横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明月

    何曾缺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

    世界大瘟疫实录

    中编

    人类战疫小史

    疫病

    千年横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明月

    何曾缺068

    疫病千年横

    明月何曾缺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人类战疫小史

    一、公元前430年雅典大瘟疫

    公元前5世纪下半叶,正处于巅峰时期的雅典和同为希腊城

    邦的斯巴达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的内战——著名的伯罗奔尼撒战

    争。双方交战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430年,一场前所未有的

    大瘟疫降临到雅典。这场席卷雅典的大瘟疫从公元前430年持续

    到公元前426年,造成雅典一半人口死亡,给整个雅典带来了致

    命的社会灾难,原有的社会秩序和信仰极速崩塌,进而影响了伯

    罗奔尼撒战争的走向,最终改变了雅典的历史进程。

    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瘟疫爆发的时候恰好居住在雅典,不幸

    的是他也感染上了瘟疫,这一年他25岁,幸运的是他活了下来,并记录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感。他给我们描述了当时雅典的

    惨状:人们像苍蝇一样地死亡着。垂死者的身体互相堆积起来,半死的人在街上到处打滚,或者群集于泉水的周围。……他们所

    居住的神庙中,充满了死者的尸体。许多死者的尸体没有埋葬,那些吃了尸体的鸟兽都会因此而死亡。

    这次疫情以很多身体完全健康的人突然开始发烧,眼睛

    变红、发炎,喉部和舌头出血,呼吸不畅,打喷嚏,嗓子变哑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中编

    世界大瘟疫实录

    069

    等症状开始,随之病情恶化而转移到胸部。然后伴随着腹部疼

    痛、呕吐和痉挛,出现肠道的严重溃烂与腹泻。到病人生命的

    最后阶段,患者会突然拥有超越常人的大力,直至将自身体力

    耗尽为止。整个疾病会持续7—9日,虽然医生认为病人身体不

    热,但患者自己却感到如同火烧。修昔底德写道:“他们大部

    分人喜欢跳进冷水中,有许多没人照料的病人实际上也是这样

    做了,他们跳进大水桶中,以消除他们不可抑制的干渴。”虽

    然有人能靠免疫力等因素幸存,但轻则失去记忆,重则失去手

    指、脚趾、视力或者生殖器官。

    、整个雅典弥漫着巨大的恐慌,因为一旦感染上瘟疫,任何医

    疗技术都没有效果。面对瘟疫,医生们束手无策,他们也不知道

    什么才是正确的治疗方法。更致命的是,由于传染性非常强,医070

    疫病千年横

    明月何曾缺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人类战疫小史

    生也是死亡率最高的人。人们未能找到一种特效药,那些身体强

    壮的人不见得比身体弱的人更能抵抗这种疾病,病人几乎难逃死

    亡的厄运,就是那些在饮食上特别注意提防的人也是一样。由于

    相互看护而染上瘟疫的人,像羊群一样地死去。连雅典“黄金时

    代”的缔造者伯利克里也染病而死,这直接影响到当时的伯罗奔

    尼撒战争的走向。公元前404年,雅典战败向斯巴达投降,从此

    古希腊这颗星陨落了,再也没有出现过雅典这样的辉煌。

    最严重的是,无法救治这一严酷现实,不但摧毁了人们的

    意志,同时也瓦解了社会关系。为了使自己免受感染,人们纷纷

    背弃了人情世故。更悲哀的是,“由于瘟疫的缘故,雅典开始有

    了空前违法乱纪的情况。人们看见幸运变更得这样迅速,这样突

    然,有些富有的人突然死亡,有些过去一文不名的人现在继承了

    他们的财富,因此,他们决定迅速地花掉他们的金钱,以追求快

    乐,因为金钱和生命同样短暂,至于所谓荣誉,没有人表示自己

    愿意在意它。”雅典的社会秩序开始崩坏,这才是对雅典的致命

    打击。

    公元前426年年底,正如瘟疫悄无声息地降临一样,来势汹

    汹的瘟疫又无声无息地走了。关于瘟疫结束的原因,传说是希波

    拉底在全城燃起大火赶走了瘟疫,但后世对这个说法的真实性一

    直存在质疑。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中编

    世界大瘟疫实录

    071

    关于这次瘟疫的病因,后世学者认为鼠疫、天花、麻疹、斑

    疹伤寒,甚至梅毒以及麦角中毒都有可能。而其起源至今都无人

    能探明,正如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学荣誉教授威廉所说:雅典瘟

    疫“这种病没法在现代医学中被确认”,“假使修昔底德的话可

    信,那是一种新疾病,而且它的消逝也和它的出现一样神秘”,“神秘的传染病来了又走,不留一丝痕迹”。

    参考资料:

    1.刘榕榕:《试析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瘟疫问题》,《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2.【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徐松岩、黄贤全译,广西

    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3.【美】罗伊·波特等:《剑桥医学史》,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

    4.【美】威廉·H.麦克尼尔:《瘟疫与人:传染病对人类历史的冲击》中译

    本,台北天下远见出版公司,1998年。

    5.百度百科。072

    疫病千年横

    明月何曾缺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人类战疫小史

    二、罗马帝国的大瘟疫

    1.古罗马安东尼瘟疫

    公元2世纪中后期(165—191),一场因为传染而引起的

    大规模持续性瘟疫袭击了罗马帝国。因为此时正值马克·奥勒

    略·安东尼·奥古斯都王朝统治时期,故而史称“安东尼瘟

    疫”。 这场瘟疫使罗马损失了十分之一的兵力, 罗马本土失去

    了 三分之一的人口,并直接导致罗马帝国“黄金时代”的终结。

    161年,罗马—安息战争爆发,此时瘟疫已经在安息帝国的

    境内蔓延。当罗马大军攻陷了安息人的重镇塞琉西亚和泰西封

    后,领兵的将领发现许多士兵都被传染上了瘟疫而且很严重。再

    三权衡之下,罗马人只能放弃已经取得的胜利果实,无可奈何地

    罢兵而还,而魔鬼却随战争而来……

    165年,瘟疫被远征安息的罗马军队带回了罗马。历史学家

    伊瓦格瑞尔斯记录这场瘟疫的文字读来令人心惊胆战:“因无人

    埋葬而在街道上开裂、腐烂的尸体——腹部肿胀,大张着的嘴里

    如洪流般喷出阵阵脓水,眼睛通红,手则朝上高举。尸体重叠着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中编

    世界大瘟疫实录

    073

    尸体,在角落里、街道上、庭院的门廊里以及教堂里腐烂。在海

    上的薄雾里,有船只因其罪恶的船员遭到上帝惮怒的袭击而变成

    了漂浮在浪涛之上的坟墓。四野满是变白了的挺立着的谷物,根

    本无人收割贮藏,大群快要变成野生动物的绵羊、山羊、牛及猪

    已然忘却了曾经放牧它们的人类的声音。在君士坦丁堡,死亡人

    数不可计数……尸体只好堆在街上, 整个城市散发着恶臭。”

    这场瘟疫足足肆虐了7年才趋于消停,据罗马史学家迪奥卡

    称,当时罗马一天就有2000人因染病而死,相当于被传染人数

    的四分之一,估计总死亡人数高达500万。其中,两位罗马帝王

    的生命也被这场瘟疫夺走——第一位是维鲁斯,于169年染病而

    死;第二位是他的继承人马可·奥勒略·安东尼,他做帝王做到

    公元180年时,也因被传染难逃厄运。

    当时,被后世誉为古罗马时代最伟大的医生盖伦正在罗马

    游学,可他也没能阻止瘟疫蔓延的脚步,只是将它的种种可怕症

    状详细地记录下来,为后人对瘟疫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

    料,后人根据其记录,认为安东尼瘟疫极有可能是天花。

    根据后世的历史学家保守估计,这场浩劫使超过500万人痛

    苦地死去,整个罗马帝国的死亡率在10%—20%,许多村庄从此彻

    底消失,大城市人口也遭遇重大损失。即便是侥幸生还的人,也

    会因为曾经的黑色疱疹而毁容,面目骇人,只能终生离群索居,不敢以真面目示人。

    这场瘟疫对罗马帝国的伤害更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人口大074

    疫病千年横

    明月何曾缺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人类战疫小史

    量锐减,尤其是适龄青壮年的稀缺,直接导致社会生产力大幅度

    下降;同时士兵数量的减少,也使曾经名动一时的罗马大军团不

    得不缩小规模,军事实力远不如往昔。

    瘟疫不仅削弱了帝国的军力,对罗马帝国的社会和政治,特

    别是对文学和艺术领域也造成了很大打击。

    罗马帝国在“五贤帝”统治下的“黄金时代”,也在安东尼

    瘟疫爆发后一去不复返了。

    从此,曾经在人类历史上叱咤风云的罗马帝国不在了,取而

    代之的是无休止的衰落。

    尼古拉斯·普桑在画作《阿什杜德的瘟疫》中忠实地纪录了

    古罗马安东尼大帝执政时期这场恐怖瘟疫的实况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中编

    世界大瘟疫实录

    075

    2.查士丁尼瘟疫

    公元6世纪中期,在东地中海地区曾爆发过一次大瘟疫,由于

    时当皇帝查士丁尼一世统治,后人因此称其为“查士丁尼瘟疫”。

    “查士丁尼瘟疫”在拜占廷帝国境内首次爆发,并于541—

    544年间迅速蔓延至地中海沿岸的亚历山大里亚、君士坦丁堡、安条克、罗马等众多城市及地区,导致疫区居民大量死亡。之

    后,在地中海周边地区的人口尚未完全恢复之时,瘟疫分别于

    558、573、590、599年四度在帝国境内各地复发,令拜占廷帝国

    的元气大伤,走向崩溃。

    有关这次瘟疫的史料主要来自当时的作家普罗柯比。他在其

    著名的《战记》一书中比较详细生动地记录了这次瘟疫爆发和在

    首都君士坦丁堡流行的情况。他这样形容灾难的发生情况:“我

    们很难用言语来表达这次瘟疫的发生情况,更难以对其发生的原

    因进行解释,因为似乎不能确定其来源及确切的发生时间 ,所以

    只能将这一灾难的发生归结为上帝惩罚的结果 。”

    公元541年10月,瘟疫在地中海世界爆发。瘟疫在培琉喜阿

    姆发生后,迅速在拜占廷帝国境内扩散,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即横扫帝国境内众多的海港城市。541年8月,加沙出现疫情;

    541年秋,瘟疫传播到北非的亚历山大里亚城;随后,瘟疫传到

    巴勒斯坦地区 ,并于542年年初从巴勒斯坦地区传至叙利亚。542

    年春,君士坦丁堡出现瘟疫大规模流行的状况,据记载,瘟疫在

    君士坦丁堡城内前后共肆虐了4个月的时间,君士坦丁堡俨然成076

    疫病千年横

    明月何曾缺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人类战疫小史

    为人间地狱。其后,瘟疫对君士坦丁堡的影响逐渐减小,却向东

    西两个方向传播:向东传到了东地中海沿岸的叙利亚等地,并向

    美索不达米亚地区逼近;向西则到达帝国西部的意大利、高卢甚

    至大西洋上的爱尔兰,并在这些地区造成大量损失。包括曼戈、埃文斯等在内的近现代国内外学者结合普罗柯比的记载,根据

    “腺股沟处出现肿块”这一症状判定这次横扫地中海沿岸瘟疫的

    性质主要为鼠疫。

    从541年开始,在帝国境内逞凶达3年之久的瘟疫仅仅是查士丁

    尼时代灾难的开始 。558年春 ,瘟疫再次爆发,主要地点是君士坦

    丁堡。阿伽赛阿斯记载了瘟疫爆发的相关情况 :“在那年春初,瘟疫开始对君士坦丁堡进行第二轮侵袭。患者身上出现高烧和肿块

    的症状,大量居民死亡。”571—573年 ,瘟疫再次袭击意大利、高卢辖区及君士坦丁堡。据格雷戈里记载,一次可怕的腺瘟疫在

    571年袭击意大利和高卢地区并令当地很多居民死亡。其后,瘟疫

    向东传播,于573年到达君士坦丁堡。瘟疫反映在身体上的症状之

    一是腺体上长脓包。590—592年,瘟疫在帝国境内再次爆发,在此

    过程中,罗马城首当其冲。格雷戈里在其《法兰克人史》中提到,590年1月,有“腹股沟出现脓包”症状的瘟疫出现在罗马城内。 此

    后,瘟疫于597年在塞萨洛尼卡地区爆发,并在两年之后传播到君

    士坦丁堡。瘟疫在6世纪后半期的肆虐过程中,表现出了与首次爆

    发时相同的症状,所以可视之为“查士丁尼瘟疫”的复发。

    作为一种致死率极高的烈性传染病 ,瘟疫在帝国境内频繁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中编

    世界大瘟疫实录

    077

    复发必定会给帝国造成巨大损失。瘟疫所造成的损失中最为显著

    的便是拜占廷帝国的人口呈 现出剧烈且持续性的下降趋势。大瘟

    疫严重影响的不仅仅是一代人,而是几代人。瘟疫在帝国境内的

    不断复发及其对患者的选择性特征令拜占廷帝国在 6世纪下半期

    乃至 7世纪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大受影响,并对帝国的经济发展

    极为不利。

    参考资料:

    1. 陈志强:《“查士丁尼瘟疫”考辩》,《世界历史》2006年第1期。

    2. 刘榕榕、董晓佳:《浅议“查士丁尼瘟疫”复发的特征及其影响》,《世界

    历史》2012年第2期。

    3.刘榕榕、董晓佳:《试论“查士丁尼瘟疫”对拜占廷帝国人口的影响》,《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078

    疫病千年横

    明月何曾缺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人类战疫小史

    三、欧洲黑死病

    十四世纪四五十年代,对于欧洲来说是一个极为悲惨的时

    代。因为这里曾经发生过一次特大的瘟疫,造成了2500万人死

    亡。这个数字相当于当时欧洲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比例甚至比一

    战和二战欧洲死亡人数的总和还要多。这场瘟疫就是欧洲人曾经

    谈之色变的黑死病。

    欧洲“黑死病”又叫淋巴腺鼠疫,是一种鼠疫杆菌借助鼠

    蚤传播的烈性传染病,是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瘟疫之一。大规模

    寄生在老鼠身上的鼠蚤在瘟疫传播的过程中充当了人与老鼠之间

    桥梁的角色,即人在与鼠蚤接触后若被它叮咬,鼠蚤便将鼠疫杆

    菌感染到人的伤口上,然后通过血液的流动使得病菌在人体中产

    生,之后这种瘟疫便在人群中大规模地传播开来。感染黑死病的

    患者皮肤上会出现许多黑斑,而且会痛苦地死去。

    随着贸易活动的日益频繁,鼠疫迅速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

    开来。相传,原本在东方泛滥成灾的可怕鼠疫开始在地中海的港

    口出现,但谁也没有想到,这种瘟疫会袭击整个欧洲。1346年意

    大利的商人在卡法受到蒙古人的围攻,据说当时蒙古的军中已经

    爆发了鼠疫,蒙古人为了攻克卡法,便将死于瘟疫的尸体用投石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中编

    世界大瘟疫实录

    079

    机抛入城内,瘟疫便在卡法城中开始蔓延,城内侥幸活下来的意

    大利人纷纷乘船逃亡,其中有一些染病的人在1347年逃到君士坦

    丁堡;同年10月,这些人的船只来到了西西里岛的主要港口城市

    墨西拿,就在他们登岛的短短几天之内,整个西西里岛便被瘟疫

    侵袭,到11月中旬,黑死病就遍及全岛。其后瘟疫便从西西里岛

    出发,四处扩散,直到1348年1月,整个意大利半岛就都笼罩在

    黑死病的阴霾之下。其中,佛罗伦萨受灾最严重,全市有9.5万

    人,因瘟疫传染就死亡了5.5万人。黑死病在侵袭意大利半岛的同

    时,并没有放缓它的脚步,病毒随老鼠身上的跳蚤四处传播。当

    时欧洲正处于中世纪晚期,城市里的生活环境非常恶劣,大街小

    巷污秽遍地,整个城市都弥漫着令人作呕的恶臭,这种情况对人

    类来说是非常糟糕的,可对瘟疫来说却是肆意蔓延的温床,黑死

    病就在这种环境下迅速传播开来。在法国,以马赛为起点,瘟疫

    横扫了从普罗旺斯到诺曼底的整个国家,巴黎在1348年8月“沦

    陷”;1348年夏天,黑死病又找到了进攻英国的突破口——多塞

    特郡的港口,第二年就征服了整个不列颠;1349年年初,黑死病

    从法国的东北部越过莱茵河,5月到巴塞尔,8月到法兰克福,11

    月到科隆,1350年抵达汉堡、不来梅……1352—1353年,瘟疫传

    播到了俄罗斯,也就此结束了它触目惊心而又血腥的征程。以国

    家而论,意大利和法国此次受灾最为严重;以城市而论,受灾最

    为惨重的则是薄伽丘的故乡——佛罗伦萨。

    亲历者薄伽丘所写的《十日谈》中说道,佛罗伦萨突然一080

    疫病千年横

    明月何曾缺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人类战疫小史

    下子就变成了人间地狱,行人在街上走着走着就突然倒地而亡,待在家里的人得不到及时医治,只能孤独而凄惨地死去。每天都

    有大量尸体被运到城外。黑死病是借助呼吸道传染的,当人们交

    谈时,病毒就从一人传染至另一人。所有患者都感到剧痛难忍,他们臂部及股部会呈现出豆核状的脓疱,致使患者猛烈吐血。这

    种症状没有办法医治,持续三日后即宣告死亡。当时不仅与患者

    交谈会被传染,就连从患者那里接触到任何东西,都能受传染而

    死。在黑死病的袭击之下,意大利陷入了一片恐慌。人们发现:

    任何人一旦染病,几乎没有可能康复,其传播速度极其迅猛,似

    乎一个人就足以传染全世界。惊恐之下,人们甚至把仍然活着的

    感染者的门窗全部用木板钉起来,最终让他们饿死在里面……瘟

    疫极强的传染力让它所到之处一片凄凉,使整个欧洲都陷入了无

    边无际的恐怖气息中。

    黑死病给中世纪的欧洲带来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是

    一场人类的悲剧。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诠释,黑死病也逐步催生了

    文艺复兴。在黑死病爆发之初,统治欧洲的天主教会解释不了这

    种现象,只能草率地称之为“天谴论”。按照这种理论,黑死病

    是上帝对人类的惩罚,人们只有通过祈祷、忏悔来洗脱自己的罪

    孽。然而,人们很快就发现,在来势汹汹的黑死病面前,任何祈

    祷和忏悔都是无效的,就连高高在上的天主教士,都没能幸免,人们不免对神权统治产生了怀疑。在这种情形下,意大利作家乔

    万尼·薄伽丘创作出了短篇小说集《十日谈》。这部小说集批判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中编

    世界大瘟疫实录

    081

    了天主教会,讽刺教会传授黑暗和罪恶,体现了难能可贵的人文

    主义思想,揭开了文艺复兴的序幕。在医学方面,为了更好地探

    索黑死病的致病原因,医生对患病者的尸体进行了解剖,从而诞

    生了解剖学。随后,比利时医生维萨留斯发表了伟大著作——

    《人体构造》一书,使他成为近代解剖学的奠基人;英国解剖学

    家哈维系统地阐释了血液运动的规律和心脏的工作原理……近代

    生理学和医学诞生了。

    黑死病过去之后,劫后余生的人们在思想观念上也发生

    了巨大的变化。他们从天主教宣扬的“来世主义”向“现世主

    义”转变,从“禁欲主义”向“享乐主义”转变,这也促进了

    文学、美术、音乐的发展。莎士比亚、塞万提斯、拉伯雷、达

    芬奇、米开朗基罗等一批文艺复兴的巨匠出现了,创作了大量

    传世的经典著作。

    黑死病对中世纪欧洲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科技等方面造成了剧烈的冲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经历了黑

    死病后,欧洲文明走上了一条更加光明的发展道路,原本艰难

    的社会转型因为黑死病的出现而突然变得顺畅了。它加速了欧

    洲医疗卫生事业向近代化的转变,打破了天主教会专制统治的

    地位,促进了理性意识的萌发,在一定程度上为日后的文艺复

    兴、宗教改革乃至启蒙运动埋下了伏笔,从而也改变了欧洲文

    明进程的发展方向。082

    疫病千年横

    明月何曾缺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人类战疫小史

    四、米兰大瘟疫

    1629年,威尼斯军队在战争中感染了疾病,当他们撤退到意

    大利中北部时,将疾病传染给了当地人。1629年至1631年,意大

    利爆发了一系列的鼠疫,通常称之为“米兰大瘟疫”。

    这幅《米兰的瘟疫》刻画的正是米兰从人间天堂一夜堕入地狱的瞬间——尸

    体多到连运尸车都载不下,市民需付给运尸人一笔不菲的报酬才能勉强让亲人的

    遗体有一席之地。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中编

    世界大瘟疫实录

    083

    这次瘟疫使米兰成了名副其实的人间地狱。据当时统计,瘟疫夺去了28万人的生命。究其根源,这场灾难并不是天灾,而

    是人祸——战争。德法军队把瘟疫带到了意大利城市曼托瓦,威

    尼斯部队也染上了疾病,并把瘟疫传播到了意大利中部和北部地

    区。1629年10月,瘟疫波及伦巴底地区的商业中心——米兰。虽

    然米兰市政府迅速启动了有效的疾病防治措施,包括隔离检疫、限制德意志士兵和商品进入等,然而,1630年3月的一次狂欢节

    使一切努力化为乌有,瘟疫开始在米兰大规模流行。1631年春季

    和夏季又开始了第二波冲击,米兰13万人口中有6万人死亡。

    位于伦巴底东部地区的威尼斯共和国瘟疫流行情况也很严

    重,威尼斯当时人口为14万,其中4.6万人受到感染,西方历史

    学家认为,这场瘟疫造成了威尼斯的衰落,这不仅表现在商业方

    面,最终也使威尼斯在政治上开始走下坡路。教皇国统治的博洛

    尼亚失去了1.5万臣民,附近的摩德纳和帕尔马同样深受瘟疫困

    扰,瘟疫还通过蒂罗尔进入了奥地利西部。“米兰大瘟疫”爆发

    时,罗马教皇乌尔班八世并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受难的人民,教廷的威望在这次瘟疫中深受打击。意大利人开始寻求祖国统一

    之路,以便未来用全国之力来应付这样的大灾难。084

    疫病千年横

    明月何曾缺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人类战疫小史

    五、伦敦大瘟疫

    毫无疑问,今天的伦敦是一座真正的国际化大都市。它有

    2000多年的历史,城市里的每个广场、每条街道都留有历史的足

    迹。然而我们今天所熟知的伦敦也有一段可怕的过去,那就是

    1665—1666年爆发的大规模瘟疫。

    其实欧洲对瘟疫一点也不陌生,伦敦亦是如此。在黑死病之

    后,鼠疫在欧洲大陆沉寂了一个多世纪,到了16世纪,伦敦又发生

    近20次大大小小的瘟疫,其危害程度比黑死病要弱很多。但是,到

    了1665年,英国伦敦再次爆发了严重的疫情。此时正值伦敦“脏乱

    差”的特殊时期,穷人们住在狭小潮湿的房间里,没有卫生设施,难以保证环境的整洁;街道上流淌着一道道散发着臭气的污水,两

    旁遍布生活垃圾和动物粪便。就是这样的环境,为大规模爆发鼠疫

    埋下了深深的隐患。起初,鼠疫袭击的只是伦敦的圣吉尔斯教区,然而小范围出现的疫情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1665年春天,由

    于人口激增和卫生条件的急剧恶化,疫情才大规模地传播开来,各

    种恐怖的谣言也遍布全城,市民也跟着恐慌起来。

    这种靠老鼠身上跳蚤传播的疫情在当时被称为 “贫民的瘟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中编

    世界大瘟疫实录

    085

    疫” 。因为在瘟疫爆发的时候富人可以选择离开伦敦,避免被

    传染,而住在卫生条件极差的贫民窟的底层人,他们自身免疫力

    低下,且没有足够的条件逃离,因此成了鼠疫快速扩散的基础人

    群。 感染了鼠疫的民众,痛不欲生,有的人身上出现或红或黑的

    斑点之后开始头痛呕吐,很快死去;有的人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经

    被感染,在街上走着走着突然倒地而亡,扒开他们的衣服一看,全身已布满黑色坏死的小肉瘤……市民害怕直接接触病原体被感

    染,索性将尸体丢在街道两旁,这样吸引了老鼠大规模的光顾,它们在啃食尸体时,身上的跳蚤又带来了下一轮大规模的传播。

    当时每周死亡1000—2000人,到9月的高峰时激增到每周7000多

    人。由于瘟疫蔓延速度太快,人们不得不将患病者所住的房子都

    封死,在大门上漆上红十字,每天在限定的时间,由专人从窗口

    送进食物和水,成千上万的病人就这样凄惨地死去,原本热闹的

    伦敦城就这样变成了一座寂静的死城。城内所有店铺关了门,街

    上几乎没有行人,唯一能够打破这死寂的,便是那运尸车的车轮

    声。起初,运送尸体只在深夜进行,后来死者人数太多,不得已

    也在白天进行,尸体被横七竖八地装到运尸车上,运到各处的埋

    尸坑。在那里,负责埋尸的工人蒙面捂嘴,摇着铃,口中默念

    着:“安息吧!”然后把尸体倒入坑内,掩上薄土,匆忙离开。当

    时的伦敦城仿佛变成了人间地狱。

    与此同时,富商们和各行各业的精英都纷纷撤离,连国王

    查理二世也放弃了伦敦城,带着家人前往牛津郡避难。而伦敦市086

    疫病千年横

    明月何曾缺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人类战疫小史

    市长等主要政府官员则选择坚守岗位。选择留守的还有神职人员

    与少量医生,他们每日穿梭于空荡荡的街道,救助病人,处理尸

    体。当时的政府出台了很多措施想要控制疫情的扩散,但其中大

    多数都只是盲目之举。比如,鼓励人们烧硫磺和乳香,试图用刺

    激的气味来抵御疫病的侵入。因为当时人们并不知道是老鼠传播

    了疾病,所以在瘟疫期间,市民盲目捕杀了4万条狗,另外惨遭

    捕杀的还有猫、猪等动物。医生们也尝试了各种治疗瘟疫的手

    段——放血疗法、烟熏疗法甚至用尿液洗澡,然而这些方法并未

    奏效,死亡还是不断降临人间。

    几乎一瞬间,伦敦鼠疫的阴霾笼罩了整个英国南部,幸运的

    是没有传到英国北部地区。直到1665年夏天,一位伦敦商人将一件

    寄生着跳蚤的衣服发给亚姆村的裁缝亚历山大·汉德夫,疫情最终

    还是扩散到了北方。疾病的到来打破了亚姆村原本的宁静,尽管对

    疫情束手无策,但是村民们还是做出了一个令世人惊叹的决定——

    将整个村庄隔离,让疫情不会大面积继续扩散。村民们在神父威廉

    姆·莫泊桑的带领下,用石头筑成高墙,发誓永不穿过这条界限。

    就这样,原本宁静的亚姆村很快瓦解,每个人都无奈地看着亲人朋

    友一个个死去,活着的埋掉死去的,只为把生的希望传递下去。到

    了1666年8月,全村344个村民中,已有267人死亡。村民的义举使瘟

    疫在此停下了向北蔓延的脚步。

    1666年9月2日开始,伦敦城突遭火灾。大火整整肆虐了四天

    四夜 ,古老的中世纪伦敦被烧毁殆尽。然而9月之后,这场大规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中编

    世界大瘟疫实录

    087

    模的瘟疫竟然渐渐停止了。有学者称,瘟疫的止息或许与这场火

    灾有关,大火一举多得,既烧毁了贫民区被瘟疫感染的房间,又

    使藏匿在贫民区的老鼠被烧得一干二净,从源头上切断了病毒传

    播的途径。这种说法虽然在当时看来令人难以置信,但这座城市

    未来的主人有充分的理由感谢这场令人因祸得福的大火。

    这场前后持续大约一年之久的大规模瘟疫被人们形容为大灾

    难,很大程度是因为它是英国本土最后一次广泛蔓延的鼠疫,之

    后随着英国政府着手改善地区卫生条件,鼠疫对英国民众的威胁

    也逐渐消失。从此之后,在伦敦甚至整个英国再也没有出现过此

    类疫情。

    参考资料:

    唐娜·戴利、约翰·汤米迪著:《17世纪,伦敦经历了瘟疫和大火》,张玉

    红、杨朝军译,《中外书摘》2011年第12期。088

    疫病千年横

    明月何曾缺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人类战疫小史

    六、16世纪的美洲瘟疫

    15世纪末,欧洲人开辟了抵达美洲的新航路。这本该是全球

    化的起点,却成为美洲灾难的开始。

    1519年,科尔特斯率领的西班牙的军队在美洲墨西哥海岸

    登陆,攻打美洲的阿兹特克帝国(一说阿兹台克帝国)。他率军

    打到阿兹特克帝国的首都特诺奇蒂特兰城(后重建为墨西哥城)

    时,已经损兵折将不得不败退回海岸。他率军发起的第二次进攻

    又遭到了阿兹特克军队的英勇抵抗,这一度让他感到攻城无望。

    1520年,科尔特斯败退,却不见追兵,派人进城打探,才知道一

    个患天花的黑奴引发了天花在阿兹特克族印第安人中疯狂流行,一时间,特诺奇蒂特兰城内死尸遍地。于是西班牙军队再次攻

    城,几周内就征服了以勇猛好战著称的阿兹特克帝国。这个原本

    有2000万人口的帝国,在10年内人口数锐减至650万,及至1618

    年,墨西哥只余约160万人。

    1526年,天花病毒入侵美洲的印加帝国,杀死了国内包括皇帝

    瓦伊纳·卡帕克及其指定继承人在内的一大部分人口,卡帕克的另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中编

    世界大瘟疫实录

    089

    两个儿子为争夺皇位打得两败俱伤。1531年,皮萨罗率领168人在

    秘鲁海岸登陆,轻松征服了分裂的印加帝国,坐收渔翁之利。

    欧洲殖民者们很快意识到病毒是有力的武器,他们将染病人

    的毯子、衣物作为礼物送给美洲当地的印第安人,还用弹弓将被

    天花传染的牲畜射入被包围的城中,推进瘟疫的蔓延,为自己的

    殖民扩张铺平道路。不觉中,瘟疫的蔓延速度超过了欧洲殖民者

    向美洲大陆的推进速度,那些从海岸居民口中得知欧洲人到来的

    美洲印第安人,多半也同时被感染上了疾病。大规模的死亡造成

    了印第安人的恐慌,他们误以为一切都是“天神”的旨意,或相

    信欧洲人的军队拥有超自然的力量,因此丧失了抵抗意志,使欧

    洲殖民者以极少的军队轻易征服了美洲。

    除天花、麻风病外,欧洲人带去的麻疹、伤寒等早已被欧

    洲人适应的疾病对美洲人来说也极具杀伤力,美洲当地2000万至

    3000万人被感染,至16世纪末,生存下来的人口刚刚超过100万。

    史学家认为,就美洲的早期历史而言,天花在16世纪被引入

    后,不仅在4个世纪里杀死了大批土著人口,而且病毒在部落中

    传播引起的恐慌,让瘟疫成为了西方殖民者的“帮凶”。

    参考资料:

    1.李耕拓:《传染病:殖民者的“帮凶”》,《青少年科技博览》2008年 第

    Z1期,第40页。

    2.王旭东、孟庆龙:《世界瘟疫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

    23、41、241、242页。090

    疫病千年横

    明月何曾缺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人类战疫小史

    七、马赛大瘟疫

    法国马赛城拥有著名的商业海港,每天都有商船往来装卸货

    物。1720年,一艘名叫大圣安图望号的商船,经过的黎波里和当

    时正在爆发瘟疫的塞浦路斯后,从黎巴嫩出发前往马赛。航行途

    中,商船上的一名土耳其乘客患病而死,随后数名船员及船上的

    医生也相继死去。航行到意大利里窝那时,当地港口拒绝了它的

    停泊要求。船继续向前,到达了马赛港外海,此时马赛港口已收

    到消息,港口机关下令对该商船采取隔离措施。然而,马赛城内

    有权势的商人急需将船上的丝绸和棉花运到一个博览会去销售,他们强迫港口机关取消了隔离措施。

    数天后马赛就爆发了腺鼠疫。城内医院迅速爆满,死亡者众

    多,恐慌的市民挖出来填埋尸体的万人坑很快被填满,最终不得

    不将死尸堆积在城市周围。为了阻止腺鼠疫蔓延,法国政府下令

    将马赛城隔绝,并修建了一堵高2米、厚70厘米的石头墙,墙后

    卫兵把守,禁止出入。两年时间,马赛城及周围地区中有逾8万

    人丧生。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中编

    世界大瘟疫实录

    091

    瘟疫过后,通过贸易扩张,马赛城在数年后经济复苏,人口

    也恢复到了瘟疫爆发前的水平。

    参考资料:

    1.王旭东、孟庆龙:《世界瘟疫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

    122、124页。

    2.《人类历史上十大瘟疫——马赛大瘟疫》,百度百科。

    中外名人与瘟疫

    下编

    小

    史

    战

    人

    类

    疫

    疫病

    千年横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明月

    何曾缺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

    中外名人与瘟疫

    下编

    人类战疫小史

    疫病

    千年横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明月

    何曾缺094

    疫病千年横

    明月何曾缺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人类战疫小史

    一、中国历代医家与瘟疫

    1.一代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东汉末医学家,名机,南阳郡(治今河南南阳)人,学医于同郡张伯祖。相传曾任长沙太守。当时伤寒流行,病死者很

    多,遂辞官业医。他钻研《内经》《难经》《胎胪药录》等,广泛收

    集有效方剂,著《伤寒杂病论》。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下编

    中外名人与瘟疫

    095

    张仲景自小便笃实好学,博览群书,在书中看到扁鹊望诊齐

    桓侯的故事后,对扁鹊的医术十分钦佩,自此对医学产生了浓厚

    的兴趣,立志要学医救人。张仲景十岁左右便跟随张伯祖学习医

    术,经过多年的诊病、开方、采药,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同

    时,他还很注重吸收各医家的经验,成长十分迅速。

    张仲景所处的东汉末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动荡的时代,中央政府政治黑暗,军阀豪强势力崛起,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天

    灾与瘟疫频发,老百姓饱受战乱和疫情之苦。据史书记载,东汉

    时期大大小小的疫情不下二十余次。其中,桓帝时大疫三次,灵

    帝时大疫五次,献帝时大疫四次。《伤寒杂病论·序》中记载: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

    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建安元年(196),丙子年,南阳自此连年疾疫,不到十年之间,张仲景宗族两百余口,死者

    达三分之二,伤寒类疾病占了七成。面对肆虐的瘟疫,张仲景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决心潜心研究伤寒症,控制

    瘟疫的流行,救民于水火。他游历各地行医,丰富自己的经验,“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

    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终成“《伤寒

    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

    余所集,思过半矣”。(《伤寒杂病论·序》)

    《伤寒杂病论》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大成,是我国医学

    史上影响重大的古典医著之一。书中系统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096

    疫病千年横

    明月何曾缺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人类战疫小史

    状、发展过程以及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

    分证”和“辨证论治”原则,阐述寒热、虚实、表里、阴阳的辩

    证,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历代医家对其整理、注

    释者,多至数百家。是现存中医学中做系统论述外感疾病的重要

    文献,对后世医学发展有重要贡献。日本汉方医学的经方派至今

    还用张仲景的原方治疗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

    2.神医华佗

    华佗(?—208),东汉末医学家。又名旉,字元化,沛国谯

    (今安徽亳州)人。精通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针灸等,尤其

    擅长外科。对“肠胃积聚”等病疮用麻沸散作全身麻醉后施行腹

    部手术,反映了中国医学于公元2世纪时就已在麻醉方法和外科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下编

    中外名人与瘟疫

    097

    手术方面有相当成就。华佗独创用于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的五禽

    戏。所著医书已佚。

    华佗出生于东汉末年,此时战火纷飞,瘟疫横行,为了救百

    姓于水火,华佗潜心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行医足迹遍及江苏、安徽、山东、河南等地,医学成就颇多。华佗对当时屡发的瘟疫

    也有所研究,史料中有很多关于他治疗各种传染性寄生虫病的记

    载,证明他对某些寄生虫病的病因已有了较准确的认识。《后汉

    书》卷八十二《方术列传》载:“广陵太守陈登忽患匈中烦懑,面赤,不食。佗脉之,曰:‘府君胃中有虫,欲成内疽,腥物所

    为也。’”在现代医学中,吃了带有寄生虫的生鱼或生肉会感染

    疾病已得到证实。此外,华佗还发现了用青嫩茵陈蒿草治疗流行

    性黄疸病的疗法,后来民间流传着“三月青蒿能治病,五月六月

    当柴烧”的谚语。在现代医学研究中,研究者从新鲜青蒿中分离

    出青蒿素,成为治疗疟疾的一种药。098

    疫病千年横

    明月何曾缺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人类战疫小史

    3.小仙翁葛洪

    葛洪(约281—341),东晋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术家。

    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葛玄从孙。少好

    神仙导养之法,从葛玄的弟子郑隐受炼丹术。任掾、谘议参军等

    职,赐爵关内侯。闻交趾出丹砂,求为勾漏令。携子侄至广州,止

    于罗浮山炼丹。葛洪以神仙养生为内,以儒术应世为外。对化学、医学的发展有一定贡献,记载了当时流行的炼丹方法,保存了中国

    早期医学典籍和民间方剂,其中有对天花和恙虫病的世界最早的

    记载。著作有《抱朴子内篇》《抱朴子外篇》《肘后备急方》《神

    仙传》等。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下编

    中外名人与瘟疫

    099

    葛洪一生著述宏富,精晓医学和药物学,主张道士兼修医

    术。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是一部古代中医方剂著作,是中

    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书中记载了治疗各种急性病症和慢性病

    急性发作的方法,而这些急性病大多即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急性传

    染病。《肘后备急方》卷二载:“比岁有病时行。仍发疮头面及

    身,须臾周匝,状如火疮,皆戴白浆,随决随生,不即疗,剧者

    多死。疗得瘥后,疮瘢紫黑,弥岁方减,此恶毒之气。世人云,永(元)徽四年,此疮从西东流,遍于海中,煮葵菜,以蒜齑啖

    之,即止。”葛洪描述的这种流行疾病,正是天花。这是世界医

    学史上对天花最早的记载。

    《肘后备急方》卷一载:“尸注、鬼注病者,葛云,即是

    五尸之中尸注,又挟诸鬼邪为害也。其病变动,乃有三十六种至

    九十九种,大略使人寒热、淋沥、恍恍、默默,不的知其所苦,而无处不恶,累年积月,渐就顿滞,以至于死,死后复传之旁

    人,乃至灭门。”这里所描述的疾病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结核

    病,葛洪是我国最早观察和记载结核病的人。

    《肘后备急方》卷七载:“山水间多有沙虱,甚细略不可

    见,人入水浴,及以水澡浴。此虫在水中,着人身,及阴天雨行

    草中,亦着人。便钻入皮里,其诊法。初得之皮上正赤,如小豆

    黍米粟粒,以手摩赤上,痛如刺。三日之后,令百节强,疼痛寒

    热,赤上发疮。此虫渐入至骨,则杀人,自有山涧浴毕,当以布

    拭身数遍,以故帛拭之一度,乃敷粉之也。”这里描述的就是恙100

    疫病千年横

    明月何曾缺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人类战疫小史

    虫病。葛洪在广东一带居住了很久,在实践中发现了沙虱,并指

    出它是传染疾病的媒介,这比美国医生的记载早了1500多年。

    葛洪这些有关传染病的记载及诊治方法,对后世医学的贡献

    是十分重要的。

    4.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581—682),唐代医学家,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

    市耀州区)人。自少研究医学,并博涉经史百家学术,兼通佛典。总

    结唐以前的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论述各种疾病数百种,收集方剂近万帖,是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

    全书。对预防、养生、食疗、针灸、药物学以及临床各科疾病诊疗

    等有较大贡献。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下编

    中外名人与瘟疫

    101

    孙思邈自小体弱多病,饱尝病痛之苦,所以他很早就萌发了

    学医的愿望,希望能为病人解除痛苦。他天资聪颖,知识广博,研究道家经典,同时也博览众家医书。他鄙弃仕途,隐居山中,将“济世活人”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一方面钻研医学,另一方

    面研究药物学。为了解中草药的特性,他走遍了深山老林,采

    集各种草药。同时,他还不断走访行医,广泛收集民间流传的药

    方,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孙思邈对治疗瘟疫的方剂做了许多研究,其著作《千金要

    方·伤寒方上》中专设了“辟温”一章,记载了各种瘟疫的治疗与

    预防药方。唐朝初年,南方时有瘟疫发生,孙思邈一路游历行医,对疫情进行实地勘察,研制出了治疗的药方,使瘟疫得以被控制。

    但时隔不久,疫病再起。为了预防此病,孙思邈研制出了药酒配

    方,名“屠苏酒”,《千金要方·伤寒方上·辟温第二》中载屠苏

    酒为“辟疫气令人不染温病及伤寒之方”。每年腊月,孙思邈将做

    好的药包送给大家,让他们以药泡酒,瘟疫自此没有再发生过。后

    来,岁末饮屠苏酒成为江南各地的习俗,也远传至日本。

    麻风病是一种不易治愈的慢性传染病,孙思邈在行医过程

    中,对麻风病有深入研究,经他治疗护理的麻风病人有六百余

    人,因此,孙思邈又被称为我国第一位麻风病专家。孙思邈在深

    山里设立了麻风病人的隔离病床,对麻风病进行了系统观察和研

    究,总结出了麻风病的病因,并发现了此病与虫的关系,这与现

    代医学中认为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有相似之处。孙思邈在102

    疫病千年横

    明月何曾缺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人类战疫小史

    《千金要方·痔瘘方·恶疾大风第五》和《千金翼方》卷二十一

    《耆婆治恶病第三》中对麻风病进行了专篇论述。

    孙思邈终身不仕,隐于山林,采制药物,潜心研究医学,为

    人治病。他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又在实践中提炼出新的医药学研

    究成果,对医学和医药学贡献极大,后世尊其为“药王”。

    参考资料:

    安贺军:《孙思邈对麻风病的临床实践》,《中医文献杂志》2003年第3期。

    5.药圣李时珍

    李时珍(1518—1593),明代医药学家。字东璧,号濒湖,蕲州

    (今湖北蕲春)人。世业医。继承家学,致力于药物和脉学研究,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下编

    中外名人与瘟疫

    103

    重视临床实践与革新。常上山采药,向农民、渔民、樵夫、药农、铃医请教,并参考历代有关书籍八百余种,对药物加以鉴别考证,纠正了古代本草书籍中药名、品种、产地等的某些错误,又收集整

    理了宋元以来民间发现的药物,充实内容,历经二十七年著成《本

    草纲目》,收录原有诸家《本草》所载药物1518种,新增药物374

    种。总结了16世纪以前丰富的药物学经验,对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

    巨大的贡献。

    李时珍的祖父是草药医生,父亲也是当时的名医,李时珍自

    幼热爱医学,并不热衷于科举,在三次应试均不第后,决心弃儒

    学医,潜心研究医学。李时珍在多年阅读古籍医书和行医的过程

    中,发觉古代本草书籍中存在许多错误,由此产生了重新编纂一

    部本草书籍的想法。他搜罗百氏,采访四方,足迹遍及湖广、江

    西等地,尝遍百草,终于写成了《本草纲目》。

    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吸收了历代本草著作的精华,蕴含着丰富的药学和医学内容。对瘟疫这种医学界的疑难杂症,李时珍也进行了颇多研究。《本草纲目》卷三《百病主治药》中

    专列了瘟疫篇,记载了很多防止瘟疫的药物和方剂。“苍术山岚

    瘴气,温疾恶气,弭灾疹。烧烟熏,去鬼邪。升麻吐温疫时气毒

    疠。”“豆,除夕正月朔望投井中,辟瘟病。正月七日,囊盛置

    井中,三日取出,男吞七粒,女吞二七,一年无病。元旦向东吞

    三七粒,一年无疫。立秋日面西吞七粒,不病痢。”“豉和白术104

    疫病千年横

    明月何曾缺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人类战疫小史

    浸酒常饮,除瘟疫病。”“蒜,时气温病,捣汁服。立春元旦,作五辛盘食,辟温疫。”“初病人衣蒸过,则一家不染。”这些

    李时珍创立的烟熏、酒服、蒸衣等预防瘟疫的方法,对当时防止

    瘟疫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至今仍有实用价值。

    参考资料:

    丁慧芬、张炳立、常淑枫等:《李时珍〈本草纲目〉对温病学的贡献探

    析》,《时珍国医国药》2017年第4期。

    6.吴有性

    吴有性(1582—1652),明末清初著名传染病学家。字又可,江苏吴县人。

    明崇祯十五年(1642),全国瘟疫横行,以五六月最为严重,南北直隶、山东、浙江等地,患者甚多,甚至延及全家。当时医

    者都用传统的治疗伤寒的方法治疗,往往无效;或妄用峻攻祛邪之

    剂,致攻补失叙而死亡;或以急病用缓药,导致病情迁延,进一步

    向危重阶段发展,致使枉死者不可胜数。鉴于上述情况,吴有性依

    据治验所得,推究病原,潜心研究,撰写了《温疫论》一书。该书

    为我国第一部研究瘟疫的专书,开我国传染病学研究之先河。

    在吴有性以前,主流医家认为疫病的病因主要是风、寒、暑、湿、燥、火,即中医传统的“六淫”致病说,吴有性则创造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下编

    中外名人与瘟疫

    105

    性地提出“戾气”致病说。他在《温疫论》中指出“夫温疫之为

    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伤

    寒自毫窍入,中于脉络,从表入里。故其传经有六,自阳至阴,以次而深。温疫自口鼻入,伏于膜原,其邪在不表不里之间。其

    传变有九。”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膜原,其邪在不

    表不里之间,其传变有九。“其间有与伤寒相反十一事,又有变

    证、兼证,种种不同”,辨证瘟疫不论从病因、病机到诊断、治

    疗均与伤寒不同,从病因学角度将瘟疫与伤寒区分开来。吴有性

    一一加以分辨论述,并论著制方。在治疗上,他提出了一整套祛

    邪达原理论,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古代尚未有关于瘟疫的专

    书,吴有性的《温疫论》,是对温病学发展的一大贡献。

    在温病学的发展过程中,《温疫论》作为我国第一部关于

    瘟疫病的专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吴有性在温病学上所提出

    的独特见解和诊治经验,为后来温病学说的发展和系统化奠定了

    基础。清代戴天章《广温疫论》,刘奎《松峰说疫》《温疫论

    类编》,余霖《疫疹一得》,杨璿《伤寒温疫条辨》等均论述瘟

    疫,都是受到吴有性思想的影响。

    《温疫论》成书于崇祯十五年(1642),自刊行以来,版本

    多达80余种。该书虽在明未刊行,但原版已焚毁,目前被用作校

    点底本的康熙序刊本主要有石楷校梓本(石本)、张以增评点本

    (张本)、刘敞校梓本(刘本)、《醒医六书》本(醒医本)。

    《温疫论》分上下两卷,补遗一卷。上卷50篇,阐述瘟疫之病106

    疫病千年横

    明月何曾缺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人类战疫小史

    因、病机、证候、治疗等,并从多方面论述瘟疫与伤寒的不同。

    下卷36篇,主要论述瘟疫的各种表象及相关疫病的诊治等。

    参考资料:

    1.赵尔巽:《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

    2.蒲公英:《由〈瘟疫论〉引发的思考》,《医药世界》2003年第7期。

    3.张志斌:《〈瘟疫论〉现存版本的考证研究》,《中医文献杂志》2006年

    第3期。

    7.叶桂

    叶桂(1666—1745),清代著名医学家,四大温病学家之一。

    字天士,江苏吴县人。祖籍安徽歙县,祖、父皆精医。

    叶桂幼时跟随家人学医。后父亲去世,又学于父亲的一位门

    人。他孜孜好学,“闻言即解”,渐渐超过师父,声名远播。他

    善于吸收其他医家的理论与经验,且能融会贯通,诊病往往会有

    一些意想不到的办法,在当时名满天下。

    叶桂“神悟绝人,贯彻古今医术”,但因诊务繁忙而著述甚

    少。他留给后世学者的医学著作,多是其门人和后人搜集、整理

    而成,主要有《温热论》《三时伏气外感篇》《临证指南医案》

    等。其中《温热论》《三时伏气外感篇》最为医者所奉习。此

    外,叶桂在儿科、杂科、妇科等方面也有许多独到的见解。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下编

    中外名人与瘟疫

    107

    清代温病学已有了长足的发展,温病学在理论上形成了完

    整体系。使温病学趋于成熟的,是以叶桂、薛雪、吴瑭、王士雄

    等为主要代表的一批医家。其中叶桂是温病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人

    物,其《温热论》在温病学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

    用,为温病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明清以前,中医论治热病皆宗《伤寒论》,自明末清初吴

    有性著《温疫论》,始将伤寒与温疫明确鉴别开,可惜他将温疫

    与广义的温病等同认识,因此他对温病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只起到

    了先导作用。叶桂则首次阐述了温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明确提

    出“温邪”是导致温病发生的主因,突破了传统的“伏寒化温”

    的认识范围,从根本上划清了温病与伤寒的界限。其中“逆传心

    包”理论,是对温病传变规律认识的一大创见,其不仅仅是理论

    上的重大突破,更是在温病危重急症的治疗方面独辟蹊径,拯救

    了众多垂危病人的生命。他创立的卫气营血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丰富了外感热病辨证论治的内容,成为温病辨证论治的纲领。在

    诊断上,他发展了察舌、验齿、辨斑疹、审白疹等方法,丰富了

    诊法的内涵。

    除精通医术外,叶桂严谨治学的精神和高尚的医德医风也体

    现在他的日常,他曾在临终时诫其子曰:“医可为而不可为。必

    天资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以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

    以药饵为刀刃也。”显示出他在医学认知乃至人生追求上所达到

    的至高境界,被作为医者的名言警句而世代传颂。108

    疫病千年横

    明月何曾缺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人类战疫小史

    参考资料:

    1.赵尔巽:《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

    2.孟彦彬、石艳华、孙盛等:《叶天士辨证论治学术思想及对后世的影

    响》,《陕西中医》2006年第11期。

    3.张玉辉、杜松:《叶天士学术思想探析》,《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年第

    12期。

    8.薛雪

    薛雪(1681—1770),清代著名医学家,四大温病学家之一。

    字生白,号一瓢,江苏吴县人,与叶桂同时而齐名。

    薛雪早年游于名儒叶燮之门,诗文俱佳,又工书画,善拳

    技,精奕棋,博学多才。乾隆初,征鸿博而不就,遂以医学为毕

    生之业。其医术精湛,“于医时有独见。断人生死不爽,疗治多

    异迹”。与叶桂两相并立,但“每见桂处方而善,未尝不击节

    也”。他长于湿热证治,所著《湿热条辨》一卷,为学者所宗,于温病学发展有相当的贡献。又选辑《灵枢》《素问》,成《医

    经原旨》六卷,并有独到的见解。

    在中医学史上,历代医家对湿热病多有论述,但对湿热病进

    行专篇论说的,薛雪是第一人。《湿热条辨》是一部系统论述湿

    热病辨证治疗的著作,是完整阐述湿热证治的最早文献。该书采

    用条文形式,共计46条,条条有注,对湿热病的病因病机、发病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下编

    中外名人与瘟疫

    109

    部位、感邪途径、病机演变情况及其与伤寒、温病的区别等做出

    了较为全面和深刻的阐述,条分缕析,甚为精详。条文的对比显

    示出辨证论治的精神,体现了湿热病治疗的特点,被后学奉为圭

    臬。其中许多精辟的理论阐述和治法方药,无论是在温病学说的

    形成和发展上,还是湿热类外感病的认识和治疗上,都起到了重

    要的推动作用和指导作用,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指导价值。

    《湿热条辨》初刊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徐行的《医学

    蒙求》五柳居刻本中,这是该书的最早刻本。全书不逾万言,然

    于湿热病“感之轻重浅探,治之表里先后,条分缕晰”,深切详

    明。无论处常处变,皆有案可据,有法可循,对湿热病的辨证论

    治法则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薛雪的《湿热条辨》与叶桂

    的《温热论》,可称为阐发湿热、温热病的姊妹篇,二者在温病

    的病因、感邪途径及传变趋势、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

    的论述方面基本一致,同时互相影响,互相补充,在温病学理论

    的形成上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资料:

    1.赵尔巽:《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

    2.屈强:《薛雪〈湿热条辨〉探析》,《光明中医》2010年第4期。

    3.俞志高:《吴中名医薛生白》,《江西中医药》2001年第6期。

    4.文小敏:《〈温热论〉与〈湿热病篇〉学术思想的比较研究》,《湖南中

    医杂志》2005年第4期。

    5.赵立勋:《〈湿热条辨〉类解》,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110

    疫病千年横

    明月何曾缺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人类战疫小史

    9.吴瑭

    吴瑭(1758—1836),清代著名医学家,四大温病学家之一。

    字鞠通,江苏淮阴人。

    吴瑭十九岁时,其父病逝,他以“父病不知医,尚复何颜立

    天地间”,放弃科考而立志学医。四年后,其侄患温病,请诸医

    “其于温病治法,茫乎未之闻也,后至发黄而死”。当时吴瑭因

    初学未成,“未敢妄赞一词”,但他深感痛心,遂发奋读书,精

    究医术,悉心钻研温病。三年后,他赴京检校《四库全书》,得

    以阅读大量古今医著,其中就有吴有性《温疫论》,“观其议论

    宏阔,实有发前人所未发,遂专心学步焉”。“又遍考晋唐以来

    诸贤议论”。他学本于叶桂,但认为其“立论甚简,但有医案散

    见于杂证之中,人多忽之”,于是在继承其理论的基础上,采辑

    历代名贤著述,去其驳杂,取其精微,并结合自身的见解和临证

    经验,撰成《温病条辨》,对温热病学说做了进一步的发展。

    《温病条辨》于嘉庆十八年(1813)由吴瑭好友汪廷珍刊

    行问世。刊行之后,为医家所重,并有王士雄、叶霖等诸家评注

    本,或编为歌诀之普及本。全书共六卷,不仅收取了前贤在温病

    学方面的成就,尤其使叶桂温病学说更加系统化、理论化,而且

    在温病的理论、治法、处方、用药等方面都有所发展和提高。该

    书创立了“三焦辨证”学说,三焦即上焦、中焦、下焦,三焦辨

    证不仅层次清晰、明确,而且能落实到具体脏腑,而非难以捉摸

    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下编

    中外名人与瘟疫

    111

    的“膜原”,满足了温病临床的实际需要,完善了温病的辨证体

    系;确立了三焦的正常传变方式是由上而下的“顺传”途径,揭

    示了温病的病理发展规律,并提出了一系列温病治疗原则,成为

    此后温病治疗的圭臬,其中一些学术见解直到现在仍为临床医家

    所重视。

    吴瑭的一大贡献还在于留下了许多实用的方剂。《温病条

    辨》共选方212首,用药282味。所用方剂多为吴氏首创,具有极

    高的理论和实用价值,同时反映了吴氏治疗温病的特点。一些方

    剂诸如银翘散、桑菊饮、加减正气散、三仁汤、加减复脉汤、加

    减承气汤等,仍为后世医家所常用。

    吴瑭也是一位医德高尚的医者。乾隆五十八年(1793),京都温病流行,吴瑭用自己精湛的医术,治好了不少垂危的病

    人,而当时医者多采用伤寒治法,“其死于世俗之手者,不可胜

    数”,他由是感慨道:“呜呼!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体现了一位医

    者高尚的职业道德。其后他便着手开始《温病条辨》的撰写,“然未敢轻易落笔”。及至六年后友人催促,才“瑭愧不敏,未

    敢自信,恐以救人之心,获欺人之罪,转相仿效,至于无穷,罪

    何自赎哉”,表现出其严谨的治学精神和负责的治学态度。

    参考资料:

    1.赵尔巽:《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112

    疫病千年横

    明月何曾缺

    YIBINGQIANNIANHENG

    MINGYUEHECENGQUE

    人类战疫小史

    2.周丽雅、岳冬辉、孙耀东:《吴鞠通学术成就探析》,《中国中医基础医

    学杂志》2007年第2期。

    3.贾树杰:《吴鞠通学术思想浅析》,《河北中医》2001年第4期。

    10.王士雄

    王士雄(1808—1866),清代著名医学家,四大温病学家之

    一。字孟英,浙江海宁人。祖上三代为医。

    王士雄早年在杭州行医,因其父早殁,矢志继承家学,纵然

    家贫,但学医之志愈坚。咸丰年间转徙上海。当时吴越地区难民

    众多,瘟疫流行,王士雄尽力医治,救活了很多人。王士雄一生

    著作颇丰,但其中最为著名的有二书:一为《霍乱论》,被医者

    奉为圭臬;二为《温热经纬》,是温病学的集大成之编,对温病

    学的发展和成熟起到了重要作用。

    《霍乱论》着重探讨了历代医学文献对霍乱病的认识,并结

    合自身临床实践,论述了霍乱病的病因病机及症候表现,总结出

    霍乱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该书还特列“守险”一节,专论预防霍

    乱病的具体措施和注意事项,说明王士雄已经意识到预防对杜绝

    该病发生、蔓延的重要性,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在王士雄之前,温病学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吴瑭的

    《温病条辨》,标志着温病学说体系已经建立。但其学术内容多

    取材于叶桂,甚少吸取其他温病学家之论述,因而在内容方面尚

    不够完善,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出温病学的全貌。有鉴于此,更多免费电子书搜索「精品下载」 http:下编

    中外名人与瘟疫

    113

    王士雄编著了《温热经纬》。该书共五卷,“以轩岐、仲景之文

    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辑集各家医论,广采名家注释,阐发自身见解,使温病学说遂成系统,蔚为大观。

    《温热经纬》首选《内经》《伤寒论》有关温热病证治之

    经旨、注释,其次采辑叶、薛等论治温热病、湿热病、温疫的心

    得,最后精选温病验方113首,可谓荟萃前贤。该书尊古而不泥

    古,以临床为本,惟实践修正谬误,查缺补漏,辨证细腻,用药

    周到,反映了王士雄在温病论治方面的精深造诣和独特见解。

    在清代尊古思潮的影响下,许多医家开始对温病理论进行

    反思,重新考虑《内经》《伤寒论》等在温病论治方面的作用。

    王士雄在温病理论方面的成就虽不及叶、吴,但他承前启后,对

    温病学作了较为系统的整理与发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末以前

    温病学的发展水平。《温热经纬》自刊行以来,已被反复传抄刊

    刻,版本众多,具有相当广泛的影响。

    该书现存较早的版本,有清同治二年刻本、清同治十三年

    湖北崇文书局刻本、清光绪三年湖北书局刻本、清光绪十一年松

    韵阁刻本、清光绪三十年石印本、清光绪三十一年上海奇石山房

    石印本等版本。民国期间亦有诸多版本,如民国十五年上海萃英

    书局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3207KB,1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