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21
编号:4307
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pdf
http://www.100md.com 2020年4月7日
第1页
第10页
第13页
第24页
第47页
第156页

    参见附件(3366KB,196页)。

     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众所周知与孩子的沟通时最难的,如果你没有一个好的技巧方法是很难和孩子进行友好沟通的,本书作者作为有50年的专业经验,为你带来一些与孩子友好沟通合作的技巧。

    不吼不叫介绍

    本书基于气质研究和正念理论,为你提供强有力的技巧,以减少家庭冲突,促进合作、尊重和相互理解。你还会学到一些策略,帮助你在沮丧达到峰值时管理好自己的压力;掌握实用的解决方法,帮助你恢复冷静,能够以让大人和孩子都受益的方式带着同情心与孩子有效沟通。

    不吼不叫作者

    罗娜·雷纳(Rona Renner,RN),1966年毕业于布鲁克林学院的护士学校,从此献身于帮助家庭解决麻烦、减少痛苦。她的主要经历包括:在纽约和加利福尼亚的多个医院工作,参与多个精神健康项目;在非洲的扎伊尔(今天的刚果民主共和国)训练妇女们预备分娩;在印度的普纳帮助开始一个学习障碍项目;在南加利福尼亚的凯撒医疗机构提供父母教育和儿童多动症与气质咨询。雷纳是“童年时代的事情”(Childhood Matters)和“Nuestros Ni?os”父母热线的创始人,她主持“童年时代的事情”广播秀有十年之久。她自己有一群最棒的教师,他们是他的四个孩子,两个孙子,还有她的丈夫米克。她住在加利福尼亚的伯克利。

    不吼不叫主目录

    第一部分 理解吼叫

    第1章“是我在大吼大叫吗?”学会了解自己

    第2章 我为什么吼叫?理解促发吼叫的日常因素

    第3章 ”为什么是我在吼叫?“看到更深层的原因

    第4章 气质会带来什么影响?让你的养育方式适应孩子的天性

    第二部分 减少吼叫的日常策略

    第5章 “吼叫这么容易就出口……我真能停下来吗?观察和收集数据,为成功做准备

    第6章 “除了吼叫,我还能做什么?逐步调整,慢慢改善

    第7章 “救命,又一波风暴即将来袭!”保持平静,休整,规划路线

    第三部分 特殊情况

    第8章“救命!吼叫的人不是我”处理家里其他人吼叫的情况

    第9章“生活有那么多难题,我怎么能做到停止吼叫?”解决困境、混乱与差异

    本书告诉你什么

    父母们吼叫的原因以及他们为什么想要改变。

    吼叫会对孩子和成人有什么影响。

    日常生活中是哪些因素的逐渐积累最终导致我们又吼又叫。

    如何辨识引发吼叫的隐性因素。

    你的个性以及你的孩子的个性对“吼叫”有什么影响。

    你为什么想要停止吼叫。

    如何减少吼叫——就从现在开始。

    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截图

    目录

    各界赞誉

    序言:我为什么会对孩子吼叫?

    前言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第一部分 理解吼叫

    第1章 “是我在大吼大叫吗?”学会了解自己

    如何知道自己在吼叫(或是没有吼叫)

    吼叫可曾有用?

    吼叫如何影响孩子

    感受吼叫对孩子的影响

    做一个“足够好”的父母

    但是我现在就想减少吼叫!

    第2章 我为什么吼叫?理解促发吼叫的日常因素

    那些容易让你发脾气的日常因素

    当吼叫变成习惯

    了解自己

    你的孩子看到了什么?

    准备战斗,还是逃跑?第3章 “为什么是我在吼叫?”看到更深层的原因

    吼叫代代相传

    迁怒于人:我到底是在朝谁发火?

    当吼叫和愤怒导致虐待

    发现藏在愤怒之下的感受

    你的健康状况如何?

    羞愧

    第4章 气质会带来什么影响?让你的养育方式适应孩子的天性

    透过气质的角度观察

    发现和接纳个体差异

    你的孩子和你的气质的协调

    由气质引发的较量

    第二部分 减少吼叫的日常策略

    第5章 “吼叫这么容易就出口……我真能停下来吗?”观察和收集数据,为成功

    做准备

    追踪你的吼叫

    追踪风暴,找到它因何而起

    自我同情

    第6章 “除了吼叫,我还能做什么?”逐步调整,慢慢改善

    另眼看待管教如何练习A-B-C-D-E法则

    1. 沟通

    2. 选择

    3. 结果

    4. 连接

    要理智也要尊重

    第7章 “救命,又一波风暴即将来袭!”保持平静,休整,规划路线

    用道歉修复过往

    积极主动减少吼叫

    丰富多样的“不吼不叫策略”

    第三部分 特殊情况

    第8章 “救命!吼叫的人不是我”处理家里其他人吼叫的情况

    “我的配偶认为吼叫很正常”

    “爷爷朝我的孩子吼叫”

    “我的亲戚们觉得我女儿是个讨厌鬼”

    “我伴侣的吼叫像是虐待”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寻求帮助

    第9章 “生活有那么多难题,我怎么能做到停止吼叫?”解决困境、混乱与差

    异面对离婚和分居

    养育有残疾、发育迟缓的孩子或者特殊儿童

    后记 世界和平始于家庭

    致谢

    附录1 冥想

    附录2 补充阅读材料

    附录3 原书参考文献

    译后记各界赞誉

    父母有责任帮助孩子发展同理心。谢谢罗娜·雷纳这本充满洞见的书,让父母们

    获得了达成这一目的的工具。

    ——迪帕克·乔普拉,医学博士

    《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是一本对所有父母、老师以及亲

    子教育工作者满怀善意与同情的书。罗娜护士通过她丰富的个人经验和职业生涯中

    获得的出色案例,充满热情与爱意地解释了心理学的基本原则和实用的养育方法。

    太棒了!谢谢!

    ——莫里索·莫诺兹-基内,博士,临床心理学家、亲子教育专家、专栏作家和广播节目主持人

    作为儿科医生和父母,我非常欣赏罗娜·雷纳提供的全面又实用的育儿方法,所

    有新手父母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劳伦斯·罗森,医学博士,整全孩子中心(The Whole Child Center)创始人

    引人入胜又贴切实用,既幽默又有实证,深刻但不说教,权威但不生硬,《不

    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迅速上升为我读过的育儿书中最出色的一

    本。所有的父母都会和孩子发生争执,罗娜·雷纳通过各种各样的实例,简单易学的

    自我评估,颇受欢迎的气质总结以及恰到好处的智慧,为父母提供了又深刻又有效

    的解决方案。如果你是个曾对孩子吼叫并且后悔这样做的父母,这本书适合你。

    ——史蒂芬·P.辛肖,《心理学通告》编辑,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旧金山加利福尼亚大

    学精神病学系心理学讲座副主席

    《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针对那些全心全意爱孩子,但忍

    不住还会发脾气的家长。罗娜·雷纳智慧又风趣,适时为家庭中的成年人提供了一份

    非常有效的指南。

    ——凯瑟琳·埃里森,《嗡嗡声:专注的一年》和《方形借口:我的故事和它对培养创新者、远见者和不

    被约束的思想者有何意义》的作者在诸多育儿书籍中,这本书与众不同。因为它帮助我彻底改变了与孩子相处的

    方式。在罗娜·雷纳的帮助下,我停止了吼叫,成了一个耐心、有同理心的家长,这

    是我一直想做到的事。

    ——朗达·柯林斯,纪录片编辑,一对双胞胎的母亲

    没有什么事情比努力想做个更好的父母更能感动人心、更能使伤处愈合了。对

    于想与孩子建立更加健康的沟通、更加良好的关系的父母来说,《不吼不叫:如何

    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是一本充满爱与关怀,同时又非常有效的书。

    ——豪尔赫·帕蒂达,心理学博士,《第五十个太阳的诺言》和《觉醒的一周》的作者

    吼叫没什么用——至少没有长久的效用。孩子习惯了被吼来叫去,就不再听你

    说什么,此时父母就需要用更大的嗓门,说更多伤人的话。《不吼不叫:如何平静

    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是我读过的最好的育儿书,因为它示范了如何停止伤人的吼

    叫,并且与孩子建立真正的合作关系。强烈推荐这本书。

    ——马修·麦凯,博士,《当怒火伤害了你的孩子》的作者

    终于有了一本深刻又实用,并不羞辱人或者试图说教的书。《不吼不叫:如何

    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以同理心和自我觉察,提供了敏锐又实用的技巧,不仅

    能让我们这些父母或者祖父母改变自己,也能在孩子身上获得你盼望的变化。这本

    新鲜的指南将填补亲子教育类书籍的一个巨大空白。

    ——肖莎娜·贝内特,博士,临床心理学家,父母抑郁方向的专家,《产后抑郁傻瓜书》的作者

    从我刚刚成为父母,养育一个精力过剩的孩子的时候,罗娜·雷纳就一直为我提

    供咨询,使我们免于心碎和灾难。我曾经不断大吼大叫——直到我学会了她书中提

    供的技巧和方法。这是一份送给父母和孩子的珍贵礼物。

    ——贝西·罗斯,正念教育工作者,音乐家,妈妈

    《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是一位风趣、温暖、充满洞见的

    作者写的一本风趣、温暖、充满洞见的书。罗娜·雷纳是深受旧金山湾区人们喜爱的

    一位演讲者、作家和广播节目主持人。她终于将多年的育儿智慧总结成书,我强烈

    推荐!——约书亚·科尔曼,心理学家,《当父母受伤害》的作者

    我认识罗娜·雷纳并与她共事了数十年。她清楚地认识到没有一种方法适合所有

    的孩子,而每一种方法都需要考虑到孩子的气质以及父母的气质。《不吼不叫:如

    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一书总结了罗娜所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父母

    们,如果你的内在压力正在升高,这本书就是为你写的。

    ——詹姆斯·卡梅隆,博士,昂斯预防项目(Preventive Ounce,一个致力于精神病患预防的非营利机

    构)执行总监

    《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是送给父母的一份礼物。这本书

    充满智慧,又不失幽默与谦逊,对于无论是只需要细微调整还是应该做出重大改

    变,或者介于两者之间的所有家庭都很有价值。罗娜不带任何评判地向我们提出了

    挑战。这本书虽言辞简洁,却能为我们,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卫·C.雷图,医学博士,儿科精神病学副教授,佛蒙特大学医学院儿科精神病学诊所主管,儿童及

    青少年精神病研究基金主管

    当父母需要养育方面的建议和支持时,我认为大部分养育者需要的是诚实、直

    接和不过于复杂的建议,它们来自与他们有过相同经历、经验丰富的人。罗娜·雷纳

    的《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似一股清新的风,诚恳、有用、易

    读,无论对家长还是专业人士都很实用。

    ——英提萨·谢里夫,教育学博士,圣保罗康特拉科斯塔学院幼教系联合主任

    罗娜·雷纳的方法温暖、实用又睿智。即便是最艰难的情况她也提供了强有力的

    帮助。这本书提供的方法依托真实的生活体验,细腻、合理,并且十分有效。应该

    推荐给每一位家长阅读。

    ——玛丽·希迪·柯尔辛卡,教育学博士,《养育精力旺盛的孩子》和《失眠在美国》的作者

    未来将由我们正在养育的这一代人塑造。面对全球的各种挑战,我们不能忘

    记,身为父母,我们的每个决定都有可能影响未来。我们的孩子将改造社会、改变

    商业模式,重新建立人与自然的关系。他们将创新未来,缔造和平;他们肩负各种

    责任;他们既要有远见,又要有执行力。为孩子提供最好的开始,这是我们对孩子

    也是对世界的责任。而这一切,要从了解自己、疗愈家庭,以及有意识的行动开

    始。正如罗娜所言:“世界和平始于家庭。”——罗纳尔多·S.布鲁托克,未来学家,商业领袖,“世界商业学院”创始院长

    《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是把罗娜·雷纳温暖睿智的建议介

    绍到你的家庭的一个绝佳机会。身为护士、气质咨询师、父母培训师和电台节目主

    持人,她的建议对任何有孩子的人都很有价值。不管他们曾经怎样大吼大叫,有了

    她的支持,这些爸爸妈妈就会平静和自信很多。

    ——威尔·库特奈,博士,《渴望成为男人》的作者

    序言:我为什么会对孩子吼叫?

    这是一个寻常的下午,孩子们的课外活动结束后,我开车去接他们,然后一起

    去我嫂子家吃饭。因为下班比平常提早了一个小时,所以我还有几个电话要打。

    我觉得我可以一边开车一边打电话。晚高峰拥堵的好处是让时间变得更宽裕。

    我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家写作,就在厨房门口的房间,所以边工作边留意孩子们的动

    静对我并非什么难事。现在,我当然也可以一边打电话,一边注意路面上的状况。

    我为孩子们放了一部有声书,然后用语音识别系统拨打我的第一个电话。电话

    直接被转到了留言信箱。我要留给对方的信息很长,正说之间,孩子们也来凑热

    闹,要求我把有声书的声音开大一些。他们明明听到我正在跟别人说话,却还是要

    打扰我,这让我非常恼火。

    “你们难道没听见我正在给别人留言吗?”我冲他们嚷嚷道。“你们在跟一个

    人说话的时候,难道还能同时跟另一个人交流吗?”一整天的各种压力好似火上浇

    油,让我继续发作。“我讨厌你们这样!在我跟别人说话的时候非要打扰我!我都

    要被你们弄疯了!你们这样做让我听起来非常不职业!”

    这时,我听见耳机里传来长长的一声“嘟——”音,一个电脑女声告诉我留言

    时长已到,电话即将挂断。老天,我居然在发给同事的语音留言里冲着孩子们大吼

    大叫,这才真叫“听起来非常不职业”呢!

    当我又吼又叫的时候,我的孩子们通常不会退缩(或者突然变得听话)。当我

    对他们发火,或者表现得很焦躁时,他们会说,“妈妈,你能说话和气一点儿吗?”或者甚至这样说,“你这样说话,我根本听不懂你的意思。”这些话都是他

    们原封不动从我这儿搬过去的。当他们语出不敬或者哼哼唧唧时,我就是这样要求

    他们改变语气的。

    但是,无论孩子们对我提要求的方式是礼貌还是莽撞,我都不曾因此改变过自

    己的语气。相反,我还为我冲孩子们吼叫的做法找到了正当理由:不是因为我不喜

    欢他们对我说话的方式,而是因为我是他们的妈妈。如果孩子让父母抓狂,父母当

    然会发火。孩子们本就不该做让父母抓狂的事,这样我们自然就不会冲他们嚷嚷

    了。因此,如果我又叫又嚷,很明显就是孩子们的错。所以,应该做出改变的是他

    们。

    其实我多少也明白,这个逻辑不太对劲。在同事面前冲孩子们嚷嚷的尴尬场景

    让我猛然意识到,自己的这种做法毫无道理。而且,冲孩子吼叫实际上并不能改变

    他们的行为。尽管我们都知道,吼叫偶尔在短期内会有效果,但总的来说,这并不

    是一种有效的教育工具。作为一个养育专家,我知道一些更有效的规范孩子行为习

    惯的方法。

    罗娜·雷纳的《是我在又吼又叫吗?》提供了一种思路,让我得以探寻自己冲孩

    子吼叫这种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工具,让我以后可以找到不同

    的应对方式。通过运用第五章提供的“吼叫追踪工具”,我发现自己最容易对孩子

    提高嗓门的时候往往是我在同时处理多项任务时——这种时候,我的注意力通常在

    工作而不是在孩子身上。在家工作或者开车的时候工作,往往意味着我需要同时处

    理两件甚至三件事。这种状态使我更加易怒。

    我制订了一个计划,那就是孩子们在场的时候尽量少工作,全心全意地陪伴他

    们。他们还是会有些让我生气的行为,但与之前不同的是,当我一心不再二用时,我就能够更有技巧地应对他们的错误。

    《是我在又吼又叫吗?》的重大贡献在于,令人性焕发出更好的一面,当我们

    能够心平气和、善解人意地与孩子相处,那么,相应地,孩子们就能够内心平静,怀抱善意。这种状态,在这个满是冲突和烦恼的世界上,恰好是我们最需要的。

    克里斯蒂·卡特博士(Christine Carter,PhD)

    幸福学专家和社会学家,《养育幸福》的作者2013年9月

    前言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几年前的一天,我女儿卡瑞娜在楼下冲她弟弟马特大叫大嚷,让他不要烦她。

    我气冲冲地冲下楼,用尽全力大喊:“卡瑞娜,别嚷啦!”那一瞬间——很显然我

    不是第一次遭遇这样的“瞬间”——我听见自己的声音:这是我在大吼大叫吗?我

    相当震惊:身为一个护士和育儿专家,我不该这样。在那一天,我对自己发誓不再

    做那些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做的事情,就从不再大吼大叫开始。我发现,对孩子来

    说,我的做法并非总是最好,但是只要我能意识到这一点,并且愿意努力改进,随

    着时间推移,我就能从错误中学习很多东西。不管怎样,我既然能成功戒烟,我也

    一定能停止吼叫。

    父母们会发现,他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冲孩子们大吼大叫。也许你的父母就

    曾经这样对待你,所以你也改不掉这个习惯,总是任由怒火发泄在孩子身上。现

    在,你想要摆脱这些你认为对自己和家人都不健康的传承。

    或者你压力太大,因此会短时间遗忘或者错放了你的同情心、善意与感激。这

    种情况在为人父母的初期最容易发生——即便你往往同时也怀抱着对孩子最深的

    爱。

    我在20世纪70年代时初为人母,那时起我才意识到人人都会犯错,意识到完美

    父母并不存在,意识到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我们都怀抱最良好的意愿,但我们也

    都所知有限。

    你可以学会停止向孩子大吼大叫

    大部分父母都会朝孩子嚷嚷,但那只是偶尔为之。对孩子发脾气,往往是因为

    某些事情超出了我们所能承受的底线——当我们累了,孩子也累了的时候,就会有

    这种感觉。然后我们会道歉,会大笑,会重新找回平静和耐心对待孩子。但是,如

    果你正在意识到自己“就像当年我妈妈冲我又吼又叫一样冲我的孩子又吼又叫”,或者“喊得嗓子都疼了”,或者“吼叫是因为不知道还有什么其他方法能够让孩子

    听话”,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我的研讨会上,父母们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我如何能够不再对孩子又

    吼又叫?”我猜你也是带着同样的疑问才拿起这本书的。你已经意识到这种吼叫对

    你和家人并无益处,这就意味着你已经在为减少吼叫作努力了。

    有些感受父母们都曾有过,却都不太愿意谈论:对经常冲孩子吼叫而感到羞

    愧,对无法控制自己的冲动却又要求孩子有自控力而感到绝望。

    我发现,将理解气质(一个人的做事风格)与找到认知行为取向(思维、感情

    和行动)综合在一起,会对那些有意愿了解自己,并且想要做出积极改变的父母很

    有帮助。幸运的是,我们可以从错误中学习,改变我们的习惯和境况。这就是本书

    的目的。

    在这里你将学到:

    ◎ 父母们吼叫的原因以及他们为什么想要改变。

    ◎ 吼叫会对孩子和成人有什么影响。

    ◎ 日常生活中是哪些因素的逐渐积累最终导致我们又吼又叫。

    ◎ 如何辨识引发吼叫的隐性因素。

    ◎ 你的个性以及你的孩子的个性对“吼叫”有什么影响。

    ◎ 你为什么想要停止吼叫。

    ◎ 如何减少吼叫——就从现在开始。

    也许你选择这本书是为了帮助另外一个常常吼叫的人——你的配偶、伴侣,或

    者你生活中另一个值得信赖、帮你照顾孩子的人。你真是找对了地方。虽然你无法

    改变一个人——只有他自己才能改变自己——你的行为和你的反应仍然会对你周围

    的人产生巨大的影响。

    我不建议你直截了当地对你的配偶或者伴侣说,因为他有朝孩子吼叫的毛病,他需要看这本书。更好的办法是你自己先读一遍,然后陪他一起读,看看你们能达

    成什么共识。重新开始永远都不晚

    我写这本书是为了给你提供灵感与工具,让你可以更少地对孩子大吼大叫,更

    好地了解自己,同时可以原谅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以及将来不可避免地还会犯的错

    误。重新开始永远都不晚,当你开始减少吼叫,就可以看到并感觉到这个变化对你

    的健康和幸福产生的莫大的正面影响。你赠予孩子的,将是一个世代相传的礼物。

    那些因为自己总是吼叫而担心的父母如果知道其他人也在被同样的问题困扰,他们会从中得到释放。我希望这本书提供的很多故事会让你产生共鸣,但本书要做

    的不仅仅是把这些处境相同的人集中在一起。当你从书里学到更多,你就会发现与

    朋友和家人讨论这些问题会很有帮助。

    我的专业知识来源于我所受的教育和培训,来源于我养育自己的四个孩子的经

    历,来源于我对我的孙辈们成长的观察,来源于数以千计的像你一样的父母——他

    们来到我的课堂,收听我的广播节目,找到我寻求建议和支持。当我在恺撒医疗机

    构(Kaiser Permanent,美国最大的非营利医疗机构——译注)的里士满医疗中

    心儿科工作期间,我很荣幸能够帮助父母们学习新的育儿方法和技巧。在与他们接

    触的过程中,我了解了他们的文化,他们的传统,以及他们在为哪些问题焦虑。

    让家庭气氛更加和谐是可以做到的。而我有机会将我作为一个女儿、母亲、妻

    子、护士、气质咨询师、培训师、广播节目主持人以及人群观察者而学习到的东西

    传递给更多人,对此,我满心感激。

    当我想到那些摆在我们以及我们的子孙后代面前错综复杂的世界问题时,我发

    现自己总在重复这句话:“世界和平始于家庭。”读这本书,你不仅是在为自己和

    孩子做有意义的事,更是在为改变这个世界而努力——而世界就是一个大家庭。

    罗娜·雷纳(Rona Renner,RN)

    2013年8月,加利福尼亚伯克利

    第一部分 理解吼叫

    这一部分各章节的目的是帮助你理解自己为什么会吼叫,以及吼叫对每个家庭成员的影响。在你能够帮助孩子改变他们的行为之前,你需要满怀爱意地审视自

    己。本杰明·富兰克林在他的《穷查理年鉴》中写道:“有三件事最难:炼钢,采

    钻,自知。”

    或许很难,但你做得到!

    你也许会按捺不住想跳过这些内容,直接去读第二部分中我提供的解决方案。

    但我还是强烈建议你花些时间读完第一部分的所有章节。你对自己和孩子的真正理

    解,将帮助你有能力面对以后出现的各类新问题。

    第1章 “是我在大吼大叫吗?”学会了解自己

    因为没有受到警告,我的儿子把他的玩具汽车朝妹妹扔过去。结果是,女儿大

    哭,儿子大笑。想都没想,我就开始大声嚷嚷起来。我告诉儿子他的行为多么令我

    讨厌,我说他已经变成了一个多么顽劣的孩子。两个孩子都哭着躲到了桌子下面。

    我恨自己,怎么会变成一个情绪失控的家长。

    ——詹妮弗,一个5岁男孩和一个3岁女孩的妈妈

    想要改变,就已经是你送给自己和家人的礼物了。

    很多父母告诉过我,他们渴望改变是因为最终意识到自己不够有耐心,缺乏同

    情,大吼大叫的行为也为孩子树了个坏榜样。他们还发现,长远来看,吼叫对于减

    少孩子的失当行为并没有什么效果。

    你意识到应该减少吼叫,意识到可以做点什么来扭转自己这种下意识的反应,这已经是在改变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如何知道自己在吼叫(或是没有吼叫)

    当父母嚷嚷的时候——不管声量大小——他们往往都充满怒气和挫败感,并且

    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控制。当你审视自己时,很容易就能看到区别。比如说,当我

    对我的孩子吼叫时,我内在的紧张感就会逐渐增强——呼吸变得粗重,心跳开始加

    快,我还会感觉到身体真的在发热。我的思维变得不清晰。我的主要目的是表达自

    己的恼怒,要让孩子们知道如果他们胆敢不听话,“那么……”相反,若你审慎地以坚定的语气跟孩子沟通,这是一种与吼叫完全不同的管教

    方法。坚定而平静往往是让孩子倾听你的要求的有效方法。当你能告诉孩子你的期

    望,以及如果他不照做会有什么后果时,你就不是在吼叫。

    一个“不吼不叫”的例子

    下面是一个“不吼不叫”的例子:奥利维亚正开心地在地板上玩耍。诺拉蹲下

    来,用坚定的语气对女儿说:“该穿好衣服去上学了。我知道你很喜欢玩,但现在

    时间不允许你继续玩。”奥利维亚没有理会她,继续玩。诺拉继续用坚定的语气

    说:“如果你今天上学迟到了,那么下午就不能和小朋友一起玩了。你能自己把衣

    服穿上吗?你需要帮忙吗?”

    这个例子里,诺拉的语气和态度是关键。同样的话可以用尖利的嗓音,以威胁

    的语气喊出来,也可以用坚定平静的语气说出来。如果你的目的是为了指责孩子不

    穿衣服,害你迟到,那么你很可能迅速转变为吼叫。但如果目的是为了帮助孩子有

    条理地安排早晨的事情,那么保持平静非常重要。如果诺拉一看见女儿没有把衣服

    穿好就开始嚷嚷,很可能奥利维亚的注意力会放在害怕或者愤怒的感受上,而不是

    去穿衣服。她的感受可能触发对压力的反应,导致她开始哭泣,畏缩,或者干脆听

    不进妈妈的任何话。于是,早晨穿衣服变成了日日上演的母女战争。当父母嚷嚷的时候——不管声量大小——他们往往都充满怒气和挫败感,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控制。当你审视自己时,很容易就能看到区别。比如说,当我

    对我的孩子吼叫时,我内在的紧张感就会逐渐增强——呼吸变得粗重,心跳开始加

    快,我还会感觉到身体真的在发热。我的思维变得不清晰……

    吼叫达到的效果是让孩子们知道你对他们或者他们的行为非常生气。吼叫往往

    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而只是通过威胁或者恐吓阻止某些行为,只是表达了你的负面

    情绪。你吼叫的声量或许每次不同,但效果都是一样的,总会导致过度的紧张。

    有时候你需要坚定

    我曾经帮忙照顾一个朋友的孩子,他总是不听大人的话。他是一个很有主见的

    可爱的3岁小男孩。一天,我们一起走在一条热闹的街道上,他跑到了我的前面。我

    叫他回来。我知道他肯定听见了我的话,但他却仍然自顾自往前走。我追上他,在

    他面前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大声但有控制地对他说:“不要再跑到我的前

    面。”

    我很坚定,但并没有失去控制。我希望他能感受到我语气中的力量,这样他会

    明白他做的事情是我不赞同的,并且是危险的。对这个经常忽略大人的话的孩子来

    说,这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当他止不住哭起来的时候,我拥抱他,告诉他我很关心

    他,让他知道为什么和我走在一起很重要。安抚好他之后,我们继续往前走。后

    来,我把发生的事情告诉了他的妈妈,以便她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做出后续回应。

    为人父母是一门需要即兴发挥的艺术,没有一定之规,总在变化当中。只要你

    对孩子的管教是以他的身体和情感需求为中心,只要你能够时常关照你自己的想

    法、情绪和呼吸,那么,再加稍许运气,你就能培养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什么时

    候吼叫一声是必要的,什么时候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管教方法,这完全都是你自己

    的决定。我要提醒的只是,你与孩子的关系是一辈子的事。

    吼叫可曾有用?

    什么时候可以吼叫,人们有各种观点。你应该在观察了你的吼叫产生的影响之

    后,再来回答这个问题。我询问过的很多人都认为吼叫有时是必要的,尤其是在危

    险、有可能导致人身伤害的情境下——阻止一个孩子把手伸向火热的炉子或者冲入

    交通繁忙的街道。下面是我想到的有必要吼叫的情况:

    ◎ 当你看到一辆汽车正在开过来,而你的孩子正毫无觉察地穿过马路。这时候

    可能就需要一声大喝让他及时停住脚步。(你可别嚷个没完,反复唠叨那些可能会

    产生的后果。)

    ◎ 如果你的大孩子正要喂小宝宝吃花生米,而你离得太远没法阻止,大喊一

    声“不要!”应该会很有用。如果吼叫不是你用于沟通的默认装备,一旦使用,就

    会特别有效。

    ◎ 如果你的孙子把水洒在你的电脑附近,你可能会大喊:“噢!不要!快拿毛

    巾来!”这种情况下,你的吼叫不是针对孩子,而是为了阻止电脑短路而做出的反

    应。(注意:如果你情绪不好,吼叫就可能变成对洒水的责备。诸如“你怎么就不

    能再小心一点呢”的想法会为你的吼叫再添一把火。我们将在第二章探讨吼叫的触

    发器。)

    练习:父母们为什么想要减少吼叫?

    来参加我的工作坊的父母们可能跟你很相像。他们爱自己的孩子,努力想成为

    好父母,竭尽所能要管好家庭或干好工作,或者二者兼顾。跟我沟通过的很多父母

    本身就曾被他们的父母呵斥过。当发现自己在冲孩子吼叫时,他们相当惊讶,因为

    他们曾答应过自己不要重蹈上一辈的覆辙,不要呵斥孩子,不要对他们说刻薄的

    话。但是,不知为何,那些话好像自己会跑出来。

    有人曾经告诉我,他们对如何养育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在成为父母之

    前,他们很少有跟孩子相处的经验,无法理解要有怎样的时间、金钱以及情感付

    出。

    下面是一个关于父母们为什么想要停止吼叫的清单,是我在这些年的培训中从

    课堂上收集的。请你看一遍,勾出跟你一样的理由,也可以加入新的你自己的理

    由。

    □ 我爸爸总是吼来吼去,而且言辞粗暴。我不想像他一样。

    □ 我嚷嚷的时候,女儿根本就不听。她切断了和我的联系。□ 我想为孩子们树立一个行为优雅的榜样。

    □ 我想成为一个比现在更好的父母。

    □ 我想教给孩子们如何解决冲突。

    □ 我居然当着儿子朋友们的面大吼大叫。

    □ 我不喜欢吼叫的时候自己的感觉。

    □ 我憎恶父母对我又吼又叫。

    □ 当我大喊大叫,口出恶言时,我感到内疚和羞愧。

    □ 我想要打破家里代代相传的吼叫的循环。

    □ 我不想看到孩子脸上的恐惧。

    □ 我听到儿子嘟囔说:“妈妈不爱我了。”

    □ 女儿开始学我的样子。

    □ 当我开始吼叫,其实是因为我并不胜任自己的工作。

    □ 吼叫消耗了我的能量。

    □ 我的孩子开始冲对方吼叫。

    □ 我担心最后会导致我打孩子。

    □ 邻居开始对我另眼相看。

    □ 当我大喊大叫的时候,孩子们会跑向我的伴侣,因为他们害怕我。

    □ 我觉得自己是个可恶的父亲。

    □ 因为孩子脸上的表情,我想要停止吼叫。□ 我不想把孩子毁了。

    □ 大吼大叫让我憎恶自己。

    □ 我妻子说我得减少吼叫。

    □ 我被我自己的吼叫吓到了。我好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 当我冲孩子连吼带叫时,我的伴侣也害怕我。

    □ 我不希望孩子们有羞愧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些时间想想吼叫在你的生活里扮演怎样的角色。用这个列表来帮助你反思自

    己想要减少吼叫的渴望。

    吼叫如何影响孩子

    当你对减少吼叫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当你准备好了要做出改变,此时,你还需

    要做一件很重要的事,那就是考虑吼叫对孩子们的影响。在上面的“为什么想减少

    吼叫的理由”列表里,我们已经列举了一些吼叫导致的后果。诸如“我不想看见孩

    子脸上恐惧的表情”以及听到孩子说“妈妈不再爱我了”这样的表述,都是想要改

    变的强烈动机。我们稍后会回来讨论吼叫对孩子具体的影响,但首先我们来看看吼

    叫如何在整体上影响到孩子的精神健康。

    大多数专业人士都认同,吼叫会影响到孩子对自我、对世界的感受,以及他们

    与父母及其他人的关系。心理学家默娜·舒尔(Myrna B.Shure,2005)认为,如果

    父母的管教方式是呵斥和命令,孩子就很容易在心理和言辞上表现出攻击性。这些

    孩子将很难学习到积极的社交方式,比如轮流参与和同理心。

    你的用词很重要

    在考虑吼叫对孩子的影响时,你要考虑到频率、持续时间、话语的密集程度以及用来表达自己感受的具体词汇。比如,在隔壁房间冲孩子嚷“我让你别在沙发上

    跳”,与嚷嚷“你真是个野孩子,我告诉你别在沙发上跳!你怎么就不能学学你姐

    姐?”两种方式的影响是不同的。后者在暗示“你是个坏孩子”,而孩子还会把爸

    爸的意思翻译为“他更喜欢姐姐”。

    你们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样的?

    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你们家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你们会常常有自在

    的交流和开心的玩耍吗?家人会感觉到爱和相互信任吗?或者家里经常气氛紧张,时有争吵,大家都感觉到很大的压力?如果日常生活伴随着争吵和压力,那么最关

    键的事就是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来慢慢应对家里最重要的事。在你学习减少吼叫的

    时候,这种有意识的连接能够帮助平息冲突。

    很多父母都爱吼爱叫

    研究表明很大比例的父母承认会朝年幼的孩子吼叫,会在心理上攻击孩子(施

    特劳斯Strauss和菲尔德Field,2003),所以你可以放心一点,你不是唯一。

    不难估计你的大部分亲戚朋友也都会朝他们的孩子连吼带叫,但是因为难堪,或者担心这会显得无能,他们也许不愿意谈论这个话题。在某些程度上,吼叫已经

    成为“新的体罚”。基于那些有关体罚会产生负面效果的研究,很多父母已经决定

    不再体罚,或者不再打孩子,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如果不这么做,那么该怎么做。既

    然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很有可能遭遇过至少一位家长的吼叫,那么你当然很容易把吼

    叫作为教育孩子的便利手段之一。

    提前警告你:经常性地朝孩子吼叫将会导致他们在状况百出的青春期遭遇更多

    挑战。《当怒火伤害你的孩子》一书中提到的研究表明,“家庭中累积的愤怒对孩

    子青春期的几乎每个重要时期都有影响。愤怒会投下长长的阴影,不仅有即时的杀

    伤力,而且会损伤孩子的情商和社会性。”(蒂瑟等Tesser et al.,1989)

    如果你和你的孩子在上学前对嚷了一通,双方发泄的怒气导致了他心理和情感

    上的反应,这样会分散他对早晨英语测验的注意力。我知道当我与丈夫发生争执,我的理性思考和就事论事的能力就会被损伤,直到我能够平静下来,安抚自己,或

    者为我的反应道歉。了解并且放掉那些伤人的情绪,这需要洞察力,也需要练习。生气是一种常见的情绪,人人都会有。感到生气没什么错,事实上,你的怒气

    可以帮助你在生活中找到更合适的处理问题的方式。生气会鼓励你在工作中站稳立

    场,说清误解,或者把混乱的车库清理整齐。如果你十几岁的女儿不收拾盘子,而

    且对帮她收拾的人毫无感激之情,如果她每次这样做都让你生气,那么你的情绪就

    传递了一种信息:是时候该有所改变了。在这种情况下,你需要和女儿做一次真心

    诚意的交谈,聊一聊“感恩”的价值。

    在这本书中你将会学到一些练习,当你的孩子淘气,或者只是因为表现出他这

    个年龄应有的状态而让你生气时,这些练习会帮助你意识到自己的负面情绪,管理

    情绪发展的程度而不至于演变成吼叫。经常吼叫会让你付出太大的代价,你必须改

    变。你正在失去的是那么多本来可以充满连接、尊重与爱的美好日子。

    感受吼叫对孩子的影响

    现在你已经了解了吼叫通常会造成的负面效果,我们该来看看吼叫又是如何影

    响你的孩子的。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做父母的任务之一就是成为自己孩子的专

    家。如果你有观察自己和观察自己孩子的意愿,最终你将收获更多的喜悦和乐趣,并且,当你的孩子淘气时,你也更容易找到合适的应对方法。

    我承认,很多时候,我也会蒙住双眼,我也会不愿意去看因为我的作为或不作

    为而产生的后果。我花了很长的时间(现在依然在努力)以获得足够的勇气,能够

    做到既看见事情的真相,又不对自己过于苛刻。如果你能关闭内心那些过度指责的

    声音,你将会有巨大的收获。如果过度自责,你就会不愿意看见自己身上不那么有

    魅力的一面。

    有整整一年的时间,我在做这样一个练习:每当我犯错,或者当我听见我对自

    己有负面的评价(无论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时,我都会吻自己的手,对自己

    说:“我很棒。”刚开始这样做让我觉得尴尬,觉得傻乎乎的。但这是我增加对自

    己的情感的一种具体方式。你越将爱和善意导向自己和他人,你就会变得越放松和

    有觉知。我在这里特地提出这一点,是因为当你开始观察你的孩子,诸如悲伤、懊

    悔或者罪恶感这样的情绪就会出现。观察吼叫对孩子的影响这个步骤,对于实现减

    少吼叫的目标至关重要。你正在为了解真相做出承诺。

    练习:观察你的孩子在这个练习中,你的目标是了解孩子对于你吼叫的反应。不用特意改变,遵从

    你日常的行事方式,然后观察影响。如果你已经开始减少吼叫了,那么就想想你以

    前观察到的结果。

    孩子们的反应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他们自身的气质。比如说,如果你

    的儿子生性敏感,你失望的表情和嚷嚷的语气会影响他好几个小时。你会发现他坐

    车的时候一言不发,不肯跟你亲吻道别。当他应该专心做数学题的时候,却不能集

    中注意力,因为他的内心都被之前你冲他发脾气、指责他自私的事占满了。敏感的

    孩子通常也有很高的感知能力,并且很容易将负面情绪内化。而另外一个冲动又活

    泼的孩子则很可能会冲你嚷回去,然后就去上学,高高兴兴过一天。她甚至看起来

    很享受一大早就跟你或者跟小妹妹对嚷一通。

    气质是一个人天生的对人对事的反应方式。世上人人都带有与生俱来的特质。

    在第四章你将了解到你的孩子以及你自己的气质。对自己在与孩子的性情相关的特

    质方面了解得越多,就越有助于你减少互相较力和大吼大叫。

    在一个星期当中,当你跟随这个练习,逐步了解你的孩子,你会成为一个业余

    社会学家。用一个日记本或电脑,把你观察到的,孩子在你发脾气或言语粗暴时或

    者之后的表现记录下来。这样今后当你需要时,这些记录可以提醒你为什么要努力

    改变自己的习惯性吼叫。记住,现在的目标是观察孩子在你吼叫的过程中或者之后

    的反应。不要分心去考虑你的行为,吼叫的原因或者你的感受。这些是以后要做的

    事。

    孩子对于吼叫的反应各有不同。以下列出了一些典型反应。在你观察到的相同

    的反应旁打钩,同时记录下你的观察结果。

    我的孩子:

    □ 对我的吼叫置若罔闻;

    □ 当我吼叫时显得害怕;

    □ 说类似“你不再爱我了”这样的话;

    □ 模仿我,也开始又吼又叫;□ 哭着跑向妈妈;

    □ 冲他的朋友甚至宠物连吼带叫;

    □ 藏在桌子下面,直到我答应不再嚷嚷了才肯出来;

    □ 在我冲他吼叫之后,非常黏我;

    □ 放学回家后情绪很糟糕,直接就进了自己的房间;

    □ 告诉我让我说出自己真正的意思;

    □ 报之以大笑,直到我威胁说要揍他;

    □ 在屋子里走来走去,郁郁寡欢;

    □ 在我嚷嚷之后他睡不着觉;

    □ 用他的毛绒玩具玩拳击游戏;

    □ 只有当我嚷嚷时才会听我说话;

    □ 对我的吼叫毫不在意;

    □ 再也不带朋友回家玩了;

    □ 我冲他吼叫时会按我的话去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坚持下去

    观察吼叫对孩子的影响是件很困难的事,但要坚持。这个练习能增强你的同理

    心并且在你学习做父母的过程中给你指引。比如,如果你看到孩子对你的吼叫无动

    于衷,你就更容易下决心尝试新的方法。如果你发现女儿也成了吼叫“高手”,那

    么你就会清楚地知道是为她示范其他沟通方式的时候了。

    做这个练习的同时别忘记要对自己满怀善意。当你开始熟悉自己,更能够接纳自己,你对孩子的善意也会随之增长。

    卡拉是一对双胞胎的妈妈,她告诉我就因为一次观察让她坚定了要停止吼叫的

    愿望。“一天早上,弗丽希娅对她的娃娃说:‘我对你很生气。’她打那个娃娃,并且一遍遍对它喊叫:‘快睡觉去!’”听女儿这么说让卡拉很痛苦,但这对她想

    改变每晚的睡前斗争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除非面临危险,没有父母会教孩子大吼大叫。既然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么你要想想你希望给孩子怎样的教育。你在日常生活中会教给孩子一些重要的生

    活技能和经验,但别让经常性的吼叫遮掩了它们。

    孩子会告诉你什么?

    如果你的孩子能够说出吼叫对他的影响,你觉得他会说什么?

    在一次治疗咨询中,我去家里拜访,问一个7岁的男孩:“如果你有一根魔杖,可以实现一个愿望,改变你的爸爸,你希望改变他什么?”他毫不迟疑地回

    答:“我希望他别再冲我和妈妈连吼带叫了。”听到儿子的话,爸爸严厉的表情有

    所缓和,但他忍住了眼泪。他当下就做出承诺,要想办法管理自己的怒气和改善婚

    姻。

    诚实面对自己,观察家庭中发生的事情,这是个困难但十分重要的任务。意识

    到错误以及自身行为产生的后果,同时又要对自己满怀同情与爱,这是我们大多数

    人都未曾学习的功课。完成这项任务就好像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或者一项运动。你需

    要工具,需要周围人的支持,需要耐心,需要对达成目标的渴望,为此甚至甘愿犯

    错。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建议你找一个可以信任的人,与他分享你的思考。

    做一个“足够好”的父母

    最初,发现自己的吼叫对孩子们的影响时,我觉得自己真是个糟糕透顶的妈

    妈。我觉得这意味着我失败了,我永远也学不会如何做好“当妈妈”这项工作,尽

    管这是所有工作中我最渴望做好的。之后的几年中,我逐渐了解到,自己经常有不

    安全感和挫败感,好像总有新的挑战在前面等着我。通过练习,我学会了如何少嚷

    嚷,少骂人,学会了意识到自己本来就具备的良好的“妈妈本能”。通过观察孩子们的幼儿园老师,我学到了如何不吼不叫也能让孩子们合作。我阅读关于儿童发展

    的书籍,明白了哪些是孩子在特定年龄段的正常表现。同时我也跟别的父母交流,向他们学习。我了解到自己并不是唯一一个感到困惑的父母。这本书概括了我这些

    年学到的东西。它将告诉你,你也能成为一个“足够好”的父母,也能学会承

    受“不知该如何是好”的感受,学会对孩子的行为做出理性的回应,而不是本能的

    反应。

    在做父母这件事上,从无完美可言,所以,要在愉快时欢庆,从艰难中学习。

    想要做出改变,任何时候都不晚。

    不自责,不羞愧

    明白你为什么需要减少吼叫,了解你的情绪发作会在孩子身上造成什么结果,这都将成为你减少吼叫的动力。因此,最关键的是你要诚实面对自己,不自责,不

    羞愧。

    当你开始因为暴躁而内疚或羞愧时,可尝试给自己一些不同的评价以改变自己

    的负面想法。不要想:“我毁了孩子的一生”,试试这样想:“我已经尽力了,而

    且我会继续学习”,或者“改变永远都不晚”。花时间来觉察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然后找到更好的词来替代它们。如果总是放不掉对自己的负面评价,你就可能会觉

    得失望,从而挫伤想要改变的动力。你的自我评价至关重要,“不苛责自己”是一

    种值得用心培育的态度。

    孩子们年幼时,我常因为不知该怎么办而自责,有时还会觉得自己是个糟糕的

    妈妈。在这样的心态下,我也很容易苛责身边的人,尤其是我的孩子。与其自责和

    羞愧,不如想些实际的办法,从懊悔,到原谅自己,然后找到可以改变的方法。学

    会为自己喝彩,满怀热情地付出努力,为自己的成功铺路。

    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

    前面我要求你改变思维方式以改变自己的感受。这是因为我认识到了为众多治

    疗师采用的“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be behavioral therapy,CBT)的价

    值。我最初了解这个方法是从《当怒火伤害了你的孩子》(When Anger Hurts

    Your Child,麦凯等著,1996)这本书中。当时我正在和马修·麦凯一起为一部20集的电视片工作,电视片说的是关于父母的愤怒情绪。这种治疗法帮助人们更加了

    解怎样的思维和情绪影响了自己的行为。

    这种方法之所以有效,原因之一在于它认为,为了获得更好的感受或者在遭遇

    困境时有更好的应对方式,人人都具备认识自己的想法,从而改变想法的力量。观

    察自己的想法,留意并分辨自己的情绪,然后追踪到行为的根源,这是减少吼叫的

    关键过程。我已经目睹了许多父母从这个方法中获益。

    现在,你可以开始觉察到自己的负面想法,然后用积极的想法取而代之。我记

    得在一次颠簸的飞行中,我十分焦虑。然后我意识到与其不停地对自己说“我要死

    了,再也见不到孩子们了”,不如换一种更简单、更积极(也是可能性更大)的想

    法:“这一切很快就会过去,我会没事的。”对自己重复这些让人安慰的言语很快

    就帮我减少了焦虑。在接下来的章节里,你将学到用想法来激发感受和安抚暴躁的

    情绪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

    但是我现在就想减少吼叫!

    改变有可能很快发生,但通常会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

    大概在30年前,我忽然在某个瞬间清醒地意识到我应该永久戒烟。我曾经在怀

    孕和母乳喂养的时候戒过烟。但是因为吸烟能帮助我集中注意力和放松,所以,一

    旦不需要给孩子喂奶,我就又开始抽烟。第三个孩子出生以后,他还没有到断奶的

    时候,我就非常想抽烟。我从朋友手中拿过烟吸了一口,立刻,我感到心脏跳动暂

    停了一次——不是你坠入爱河时心怦怦乱跳的美妙,而是心跳紊乱的恐惧感。我立

    刻感觉到吸入的这口烟雾会损伤我的心脏,让我在孩子们还年幼时就濒临死亡。这

    对我很有效,我发誓戒烟,并且,我做到了。

    有的时候,与前面描述的我的体验类似,你会突然获得某种动机或洞察,让你

    很快得到改变。但通常情况下,改变需要得到支持,可能会犯错,需要耐心,需要

    练习,需要长期持之以恒的努力。与想不想抽烟不同,当收拾玩具的要求开始演变

    成一场争吵时,你不可能每次都有觉察。当我被淘气的孩子刺激,做出我并不希望

    做出的反应时,这种情况下要管理好自己的愤怒和挫败感,要远比戒烟难得多。

    务必记住,情绪失控只是你身为父母诸多行为的一部分。你并不是每天24小时都在朝孩子吼叫。花一点时间想想最近一次你对孩子做出的充满爱和同理心的回

    应。当你没有吼叫,你用了什么方式,收效如何?你的感受如何?花一分钟想象一

    下那样的场景,以及你和你的孩子从中获得的积极结果。这种体验会成为未来家庭

    和睦的美好蓝图。

    我记得有一天我看到儿子欺负他妹妹(他老这样做)。我没有冲他嚷嚷(我老

    这样做),而是说:“马特,今天有人欺负你了吗?”他停了下来,显得有点难

    过。我知道他需要一个拥抱,也需要时间聊聊在学校里的遭遇。他的行为有隐藏的

    含义,而平静的心态也让我能够觉察到这一点。他也需要明白,欺负妹妹并不能解

    决他的困境。

    你观察到的,脑海中浮现的,你和孩子相处的结果会提醒你,让你想要减少吼

    叫。当我意识到我的健康受到威胁,我就有了戒烟的渴望。当我发现我正在示范我

    所不赞同的那种回应方式,并且不想继续这样做时,我就有了减少吼叫的愿望。诚

    恳的评估会帮你挣脱束缚,取得进步。

    在下一章中,你将学习观察自己。这种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的艺术将帮助

    你观察自己行动的方式,观察自己的反应、呼吸、说话,以及感受。这种观察充满

    同理心,不带评价,只求看到事情的本来面目。当你能够觉察到是哪些行为或者场

    景将你推入骂战,你就会更容易保持平静,减少对孩子的情绪化反应。

    值得思考:我为什么容易吼叫

    即便你知道吼叫并不是管教孩子的最好方法,但请注意你是多么频繁地在这么

    做。吼叫总是突然发生,而并非提前谋划。持续注意吼叫对你以及孩子的影响。它

    能帮你达到你期望的目的吗?

    对你来说,吼叫或许很容易,但是对孩子倾注关切与爱也并不难。可以思想这

    样的画面,当你不再随便对孩子吼叫时,你会有怎样的感觉。

    第2章 我为什么吼叫?理解促发吼叫的日常因素

    我从未想到我的孩子会还嘴,并且认为所有人都得听她的。她怎么会变成这

    样?我现在该怎么办?——布瑞丝,心理学家,有一个7岁的孩子

    几年前,我读过一本很受欢迎的育儿书,书中就如何让孩子肯听父母的话给出

    了详细的技巧和方法。但是我惊讶又失望地发现,每当我试图按照书里的指示去做

    时,反而会更容易冲孩子大叫大嚷,然后感觉一团糟。之所以造成这样的结果,我

    觉得是因为尽管书的初衷是好的,尽管我也很努力,但是我并没有注意到是什么因

    素刺激了我的情绪。我从书上学来的应对孩子的方法并不一定合适,反而让孩子们

    更加刺激我。

    在这一章里,你将会识别出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刺激你情绪的因素,也将发现当

    你就要大发脾气时,你的身体会有怎样的感受和反应。一旦你找到了来自你的孩

    子,来自周遭环境,来自你的想法以及你的感受的刺激因素,你就可以有的放矢地

    做出改变。

    在继续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你将会学到一些方法,让你更加熟悉自己和孩子的

    气质类型和反应模式。这一章里我们先来探索那些日常生活中会瞬间把你“点

    着”的因素。随着自我认知的加深,当自己再陷入不知如何是好的状态时,你就会

    更有容忍度。在选择对孩子的管教方式时,你将更有想法,更理智,更能够在基于

    对自己和孩子的爱和了解的基础上尝试并且做出决定。

    那些容易让你发脾气的日常因素

    崔西有两个孩子,一个7岁,一个4岁。他告诉我:“下午4点是我最容易崩溃的

    时间。真希望我能坚持到5点,在我妻子到家前,不发脾气。那个时间,孩子们累

    了,容易暴躁,总是互相指责。我在忙了一天之后也很需要一点安静的空间。可我

    面对的总是孩子们的哼哼唧唧和调皮打闹,搞得我很头痛。”

    克里斯蒂是一个妈妈博客的作者,也是两个女孩的妈妈。她说:“我最讨厌的

    事情就是当我正在打扫房间,为出门作准备时,却发现我刚打扫完这间屋子,另一

    间又被孩子们搞得乱七八糟。这让我觉得有永远也干不完的活儿。是的,我是整洁

    控。永远准备着说不定哪天会在买菜的时候遇见女王,能邀请她到家里来喝茶

    呢。”

    观察一天当中怎样的环境和哪个时间段是你最容易情绪崩溃的时候,这样做需要勇气,但很值得。虽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情绪触发点,但父母的日常生活中也有

    些共同的“热键”,会启动他们的吼叫模式。比如崔西,他们需要一个计划,让那

    个崩溃时段的状况有所改变。这一家人负荷过重,很可能他们一整天都在努力工

    作,在拼命适应,在试图控制冲动。他们应该一起重新思考下午的安排,采取一些

    措施来减轻每个人的压力。

    克里斯蒂的幽默会帮她度过一天当中一些艰难时刻,但她也承认,放弃一些自

    己的完美主义有助于安抚她的情绪。

    外部触发器

    触发器指的是一种暗示或者指令。外部触发器来自除了你自身之外的其他因

    素,可能是任何会让你采取行动的因素,比如:

    ◎ 开车时,当你看到前面的车亮起了刹车灯,你就知道要踩刹车了。

    ◎ 每次你女儿一开始哼哼唧唧地抱怨,你就会生气。如果她没完没了,你就会

    开始冲她嚷嚷。这里,外部触发器就是她的声音和她的要求。

    ◎ 当你看见你的伴侣又把内衣扔在浴室地板上,你就会生气。他的行为就是你

    情绪反应的外部触发器。

    一天当中,你会对各种人和事做出回应。你对一件事的解读会影响你的情绪和

    你做出的回应。

    不断升级的想法和情绪

    当你开始吼叫,你的想法和情绪会不断升级。这是一种内部状态。你可能会感

    觉到焦虑、害怕、失望,或者生气,或者会对刺激你情绪的当前局面产生许多混乱

    狂躁的想法。一个外部事件可能成为愤怒情绪的导火索,但之后就是你的想法在为

    这怒火提供燃料。在《当怒火伤害了你的孩子——父母指南》(麦凯等著,1996)

    一书中,麦凯指出,在愤怒之前,总有两个排头兵:压力和触发怒火的想法。我赞

    同这个观点。不过,我用了“不断升级的想法和情绪”这个概念来作为与外部触发

    点共同导致情绪爆发的因素。比如,当你看到你的伴侣的内衣在地板上(外部触发器),你开始想(升级的

    想法):他真是个懒鬼,我干嘛要事事都替他做呢?或者,我都跟他说过一百次

    了,让他把衣服放进篮子里,但他根本不在乎我的要求。想到你跟在他身后捡衣

    服,他却毫不在意,你可能还会感到悲伤或愤怒。

    当你继续对自己说这些消极负面的话时,你的情绪就会变得更加紧张。当你的

    伴侣一进门,你酝酿已久的想法和情绪就会爆发,你冲他大嚷,指责他是个冷漠的

    懒鬼。如果旁边还有孩子,那么他将成为你的下一个打击目标。内衣是外部触发

    器,之后你的想法令你的情绪升级到一个爆发点,然后你通过大吼大叫表达了愤怒

    和伤痛。

    当你逐渐了解了自己的触发器以及想法和情绪是如何升级的,你就可以开始作

    一些改变,阻止情绪的爆发。你无法控制自己每天将会面临什么挑战,但是你却能

    够控制自己的回应,调整你对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的解读方式。这种认知行为疗

    法对解决问题和改变行为十分有效,但是需要你有决心反思自己的感受、想法和行

    为。

    下面两个故事就展示了外部触发器如何在内部发生作用,以及想法是如何升级

    的。即便它们与你的实际状况并不完全吻合,但你也许可以因此联想到自己的情

    形。

    尼克的故事

    尼克是一位在读研究生,正在努力写论文。一天晚上,他6岁的儿子杰森开始吵

    闹,不肯上床睡觉。儿子的抱怨惹恼了尼克,增加了他的压力。尼克迅速进入了一

    种常见的思维模式:他之所以吵闹,就是因为我要完成学校的功课。他总是不服从

    我的管教。他的行为像个小宝宝,他都那么大了,完全可以自己上床睡觉。

    尼克逐步升级的想法增加了心中的厌恶,然后他用朝杰森吼叫的方式表达了自

    己的情绪:“因为你吵闹,今晚的睡前故事取消。什么时候你才可以不麻烦我,自

    己去睡觉呢?我烦死你了!”

    尼克吼叫的结果是让自己整个晚上都感觉很糟糕。他想做完功课,但总因为内

    心的罪恶感而无法集中注意力。而对杰森来说,尼克吼叫的结果是他哭着上了床,他很希望睡觉前能跟爸爸亲热一会儿。在学校待了一整天,他很想念爸爸。他常常

    感觉爸爸有比跟他在一起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如果尼克能够不让自己的想法继续升级,他也许会想起来,杰森并不擅长适应

    生活场景的转换。一个在适应变化和转变方面表现迟缓的孩子很容易让父母不耐

    烦。杰森需要帮助来建立自己的睡前习惯,如果爸爸能放点儿音乐,或者给他讲个

    舒缓情绪的故事,情况就会好得多。在这本书后面的部分,你会学到如何扭转那些

    不断升级、导致负面反应的想法。

    帕特的故事

    帕特的故事是个典型的例子,展示了想法和感受如何刺激你进入坏情绪,触发

    吼叫,并且让你一整天都不得解脱。

    帕特一早醒来就觉得烦躁不安。她发现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她没时间在晚饭前

    买菜,所以只能又叫外卖。她对于今天要跟老板进行的会议很担心,然后又想起不

    能去看女儿的足球比赛,她开始觉得自己是个糟糕的妈妈。

    帕特很想陪伴在孩子身边,但是她也努力想要在自己的新工作中留个好印象。

    她和她的伴侣分手了,所以要独自承受很大压力。

    当帕特在屋子里忙活着收拾准备,孩子们开始央求她做米奇薄饼当早餐,她马

    上朝他们嚷道:“你们当我是什么?你们的私人厨师吗?今天要上学,你们自己弄

    早餐吃!”

    孩子们哼哼唧唧地抱怨,帕特继续吼叫:“赶快!我今天可不能迟到!你们知

    道按时上班对我有多重要吗?你们总是让我买这买那,如果我丢了工作,哪有钱买

    东西。赶快!”

    在吼叫之前,帕特想到的是她忙碌的一天以及工作中的焦虑。她的内心不断产

    生怒气。做薄饼的要求点燃了导火索,她就爆发了。她的怒火伤害了孩子们,他们

    只得又困惑又沮丧地去上学。

    帕特本可以不通过吼叫的方式拒绝,这样就不会让孩子们觉得是自己的错,而

    实际上他们只是提出了小孩子都可能提出的正常需求。练习:“那是我的导火索!”发现常见的触发器

    导致父母们情绪爆发的典型原因包括疲劳、压力、兄弟姐妹争斗以及孩子不听

    话和淘气导致的烦躁。每天有太多事情让人无法保持淡定。

    下面的列表中你将看到一些常见的触发器和内在状态。认真找出经常刺激你的

    那些情况。你将发现一些可预见的会引发吼叫的因素。

    内部触发器。我大吼大叫,是因为我感觉到

    □ 烦躁

    □ 饥饿

    □ 疲劳

    □ 不知所措

    □ 孤独

    □ 悲伤

    □ 焦虑

    □ 被误解

    □ 厌恶

    □ 没有安全感

    □ 困惑

    □ 被催促

    □ 尴尬

    □ 没耐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外部触发器。我大吼大叫,是因为孩子们

    □ 互相打闹

    □ 不按我说的做

    □ 不理会我

    □ 和我争执

    □ 抱怨

    □ 发脾气

    □ 不睡午觉或者不按时上床

    □ 不按时起床

    □ 不自己穿衣服

    □ 磨磨蹭蹭,永远也出不了门

    □ 抱怨食物

    □ 缠着我,黏着我,吸引我的注意

    □ 弄出太多噪音

    □ 不说实话

    □ 反反复复问问题

    □ 我都说了别做的事,仍然不肯停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孩子无关的外部触发器。我会对孩子吼叫,是因为

    □ 我的丈夫(妻子)不按时回家

    □ 我开了个很糟糕的会

    □ 屋子里乱七八糟

    □ 无法和我的伴侣相处

    □ 我的妈妈来了

    □ 我们要迟到了

    □ 祖父母指责我教育孩子的方式

    □ 我快来月经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本子上记下你的触发器,并且随时增加你新发现的状况。在之后的章节中你

    将要利用你对自己“吼叫触发器”的了解来制订改变计划。不过现在要做的就是继

    续了解哪些事情会把你“点着”。

    当吼叫变成习惯

    对一部分人来说,压力和经常出现的情绪触发器会使得吼叫成为一种习惯。一

    旦成为习惯,就变成了一种不假思索的行为——就像早晨起来先要刷牙,跟孩子们

    告别时会亲亲他们,还有,进门第一件事是脱鞋。和其他的习惯一样,你不需要思

    考要不要这么做,而只是按你已经习惯的方式做出反应。导致父母们情绪爆发的典型原因包括疲劳、压力、兄弟姐妹争斗以及孩子不听

    话和淘气导致的烦躁。每天有太多事情让人无法保持淡定。

    我只想让他们听我的

    当你想要孩子们听你说话时,会大声吼叫,这似乎很自然。因而你经常会这么嚷嚷,也似乎总能达到目的。你会嚷好几遍,当你的声调足够高,孩子们就会停止

    争吵。既然只有当你提高声调他们才肯听,那么他们的这种回应也就在某种程度上

    促使你持续这样做。吼叫也因此成了这个家庭解决问题的方式。正如我在第一章中

    所言,关键是要观察你吼叫导致的后果,否则,你的这种习惯就会变得更加牢固。

    按习惯行事能让我们的生活更轻松,因为可以把精力集中在更重要的事情上。但是

    吼叫的习惯对你和孩子都没有好处。

    扫罗的故事

    扫罗,一位有三个儿子的单身父亲,生活的担子让他有些不堪重负。他和孩子

    们刚刚搬到一个新地方。他任由自己的压力和挫败感主导与孩子们的交流。

    通常都是扫罗帮助三个儿子做好上学前的准备。大部分的早晨,他的儿子诺亚

    都不肯起床也不肯穿衣服。扫罗对此的回应是冲他大嚷:“我都叫你三次了。如果

    你还不起床,到晚上一点电视都不能看!还不快给我起来!”

    当扫罗开始大吼大叫时,诺亚就知道真的该起床了。他不喜欢爸爸吼叫,但是

    多睡几分钟对他来说太有诱惑力了,再加上他很害怕去新学校。他的兄弟们非常讨

    厌每天早上这种例行的吵嚷,所以会尽一切所能避免让爸爸生气。

    扫罗的怒火和吼叫有效地让诺亚爬了起来,所以这个习惯就这么继续了下去。

    很有可能,扫罗并没有观察和感受过他这样的吼叫对他与儿子们的关系有怎样的影

    响。

    开始打破习惯

    你也有动不动就爱吼叫的习惯吗?如果有,不要太苛责自己——习惯是很难打

    破的。不要期望自己能在一夜之间就改变什么。观察是哪些因素成为你发脾气的触

    发器,观察你的感受和想法。让自己看到和感受到你的行为对自己和孩子产生的影

    响。

    在上面的例子里,扫罗和诺亚应该有一次真心的交谈,聊聊学校里发生了什么

    事,是什么原因让诺亚如此疲惫,聊聊搬家是多么困难的经历,一起想想怎样安排

    才能够让早晨的一切变得井井有条。如果扫罗对儿子的性格有所了解,他就会知道

    适应搬家带来的改变对诺亚来说非常困难,他就会想一些办法来帮助诺亚顺利起床上学。他也会意识到诺亚是多么敏感,因此自己大发脾气会让他感觉非常糟糕。扫

    罗也许会愿意再早些起来,在孩子们起床前就先喝完自己的咖啡,吃完早餐,这样

    就能让他感觉不那么紧张。扫罗还需要一些时间认真考虑:现在他们住在一个新地

    方,没有家人在旁边,他和孩子们应该去寻求怎样的支持。

    在后面第四章关于气质以及第二部分关于行为方式的内容里,我们会再深入探

    讨这个例子。

    酝酿吼叫的土壤

    除了吼叫触发器,还有一些很常见的情境会明显降低你对亲子冲突的忍受度,成为酝酿吼叫的土壤。其中最主要的是孤立无援、睡眠不足以及感觉完全没有自己

    的时间。

    孤立无援的父母

    和我交流过的很多父母都觉得自己孤立无援,得不到支持。这些父母通常都是

    搬离了自己原来的家庭,独立养育孩子,没有祖父母或者叔叔婶婶的帮忙。再加上

    自己工作时间很长,没有时间结交朋友或者寻求帮助。养育一个孩子往往需要社会

    的合力,但是有相当多的父母缺乏这样的互助网络,完全依靠自己。几年前,我也

    是这样。

    作者的故事

    当我随我的第一任丈夫搬到旧金山时,他作为一个住院医师,总是要工作很长

    时间。孩子出生之后,我发现自己陷入孤独:没有和我一样在家照看孩子的朋友。

    那个年代很少有妈妈互助组织,从网络上也几乎找不到支持。我开始感觉失落和沮

    丧,而我原本并不是这样的个性。

    有一天在公园里,我看到一个女子独自带着一个跟我儿子年龄差不多的孩子。

    我走过去对她说:“我可以坐在你旁边吗?我正想找个朋友。”她笑了,也说到带

    着个小婴儿在城市生活会感到多么孤独。我们交换了电话号码,答应很快再联系。

    之后的很多年,我们一直是好朋友。有另外一位父母相伴,调整了我的情绪,帮助

    我成为一个更有耐心的妈妈。因为有人可以倾诉,减轻了我作为一个年轻妈妈的挫

    败感和不确定性。我们常常在黄昏时分一起做点心,或者喝杯红酒,同时让孩子们在一起尽情玩耍。

    孤立无援的感觉可能会成为你发脾气的触发器。如果是这样,那就鼓起勇气,到公园、图书馆或者你孩子的学校与其他父母交朋友吧。大部分城市都有父母可以

    参与的活动,网络上的父母组织也会很有帮助。

    缺乏睡眠

    如果你感到筋疲力尽,就像大多数父母一样,你该知道自己需要更多的睡眠。

    当你在上班时打盹儿,总是忘记事情,或者朝孩子们嚷嚷,这些日常小事都已经在

    告诉你这一点。缺乏睡眠会导致很多问题,比如注意力不集中、烦躁、很难控制情

    绪、神思恍惚以及容易生病。美国心理学会发布的研究报告称,妈妈的睡眠质量是

    情绪、压力和疲惫的重要预警信号(梅尔策和明德尔,2007年)。

    回顾你的触发器列表的时候,别忘了留意缺乏睡眠对你发脾气的影响。注意当

    你熬夜看电影或者照看生病的孩子之后的那天的状态。当你深夜守候参加聚会的大

    孩子归来,第二天你是什么感觉?如果你同时有一个新生的宝宝和一个大孩子,你

    会发现夜里起来喂奶真的会让你在第二天早上为老大准备上学时忍不住冲他大嚷。

    如果睡得不够,爸爸们也容易情绪爆发。大部分有小宝宝的夫妻能够轮流承担

    责任,一个人夜里起来安抚哭泣的宝宝,一个人早晨照顾天一亮就睁开眼的孩子。

    如果你是单身父母或者你的伴侣不怎么能帮上忙,你就得想各种办法来帮自己补足

    睡眠。比如请人帮你把孩子带到他们家玩几个小时,让你小睡一会儿,或者从单位

    请病假,好好睡一天。

    尽管多睡一会儿并不容易,但是这真的是缺觉的唯一解决方法。有很多不错的

    书和网站可以提供帮助,让孩子好好睡一整夜,我在附录部分列举了一些。

    许多找我咨询的父母说虽然他们的孩子能按时睡觉,并且睡得很香,但他们自

    己因为工作的关系,仍然睡得很晚。有人在孩子睡着后又要打开电脑再工作几小

    时,有人晚睡是为了能有时间陪陪自己的另一半,还有人则要打扫房间或者为第二

    天做准备而弄到深夜。

    我也没有简单的方法能帮你得到每天七八个小时的睡眠,但我确实认为这很重

    要。有时候我的孩子们去朋友家过夜,我和丈夫并不会趁机做什么有趣的事,而是早早上床睡觉。

    每周评估自己要做的事,找出优先级,然后让自己多睡会儿。当你睡了个好

    觉,你就能够以平静理智的方式处理问题,而不是大喊大叫。

    没有自己的时间

    “我照顾所有人,除了我自己。”这句话你觉得熟悉吗?我从父母们那里听到

    的排行第一的抱怨就是没有单独给自己充电的时间。一位父亲说:“我简直无法相

    信自己会如此怀念那些简单的事,比如跟哥们儿玩球,读本小说或者从从容容地洗

    个澡。”当你耗光了能量,自然就会很容易焦躁和不耐烦。

    丽莎的故事

    丽莎有一对2岁的双胞胎。产假结束后她决定在家做全职妈妈。她希望能够照顾

    好孩子们,尤其是因为她的儿子是个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她原本的工作是作项目经

    理,非常忙碌。

    丽莎觉得不时请人来帮忙照顾孩子是个奢侈的事,因为她觉得自己本来就已经

    没有收入来养家糊口。她又疲惫又孤单,感觉不堪重负。她怀念上班的时光,那时

    可以跟同事和客户在一起,能够有成年人的交流,能获得积极的反馈。

    在家待了几个星期后,丽莎发现自己越来越频繁地对孩子们发脾气,她很内

    疚,却不好意思把自己的感受告诉任何人。她没有自己的时间。孩子睡觉之后的那

    几个小时,她还要收拾屋子,还要尽力找一些时间与丈夫相处。很多时候丽莎会熬

    夜查邮件,在网上跟朋友保持沟通,这让她更加缺少睡眠。

    有一天丽莎生病了,她的姐姐过来帮忙。丽莎忍不住情感爆发,她已经很久没

    流过那么多眼泪了。她意识到自己已经完全丧失了自我的感觉,对自己的生活毫无

    憧憬。她对自己的孤独感到绝望,她渴望有时能关掉大脑里当妈妈的那个部分。

    很多妈妈都是这样,她们羞于求助,尤其是把自己和那些白天上班、晚上还要

    照顾家和孩子的妈妈做比较的时候。丽莎给自己一种错觉,认为应该把一切都奉献

    给孩子们。后来,她为双胞胎报了托儿所,每周送他们去两个上午。那以后,她发

    脾气的情况明显减少。她甚至开始接一些咨询的工作,可以挣钱贴补家庭开支。她跟其他的双胞胎妈妈有了沟通,决心诚实面对自己“想要有自己的空间”的需求。

    丽莎的处境颇为艰难,但她还算幸运——她有资源,也能找到人愿意帮忙。对

    一些人来说,困难在于缺乏财力,得不到想要的帮助。如果没有钱送孩子去托儿

    所,或者即便父母很愿意在家,但却不得不接受非常忙碌的工作,那怎么办?如果

    你没有亲戚朋友可以帮忙,又或者你住在一个不够安全的社区,那怎么办?如果你

    靠失业救济勉强生活,终日焦虑但仍旧尽力养育孩子,你怎么能够找到放松和休闲

    的时间?最关键的是要找到或者建立一个由相似状况的父母组成的社区。我孩子小

    的时候,我每周都会定期跟朋友们轮流看孩子。这个办法非常好,既不花钱,又有

    助于孩子们以及妈妈之间的交往。一些地域性的养育机构会经常组织活动,这样你

    就有机会认识其他父母。寻求帮助是一个很值得练习的技能,其他的父母可能也渴

    望你的陪伴和帮助。

    无论身处怎样的环境,你陪孩子的时间越多,发脾气的时间越少,孩子们的状

    态就会越好。这是你可以做到的事,本书将告诉你怎么做。

    爸爸们也会疲惫和焦躁

    数十年前,通常是由妇女承担大部分的养育责任,而父亲则只需负责挣钱养

    家。如今,随着父亲们在养育、烹饪、购物和清洁这类事情中扮演了越来越积极的

    角色,他们也会因为无暇充电和休息而苦恼。无论是单亲父亲、养父、继父还是普

    通家庭的父亲,或者祖父,有越来越多的男性参与到孩子的生活中。

    和爸爸们沟通的时候,我了解到他们非常爱自己的孩子,但是也经常感觉到疲

    惫。和妈妈们一样,爸爸们也总是想一力承担所有的事情,他们会发现自己的内在

    和外部的期待都很高。他们最多的抱怨是停不下来,不管这种停下来是独处,与配

    偶或者伴侣在一起,或者有朋友陪伴。无法休息或者找不到办法为自己充电,男人

    们也会变得更容易焦躁。

    扎克在尽力照顾自己的四个孩子。他的妻子要工作,而且还在考虑回学校学

    习。扎克是一个夜班护士,他晚上工作,在家里负责早晨上学之前和下午放学后照

    顾孩子。理想状态下,他每天能睡6个小时。他的生活就是睡觉、购物、做饭、工作

    和照顾孩子们。他和妻子几乎没有时间相处,他也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的爱好,比如在他和朋友

    们组织的乐队里弹吉他。因为能量耗尽又缺乏睡眠,他常常冲孩子们发脾气。他希

    望他们能表现出超过年龄的成熟。如果孩子们在房间里玩得太大声,他就会生气。

    让扎克意识到自己需要帮助的是这样一件事:一天孩子们在家里玩捉迷藏,而

    扎克正准备休息。当他儿子打开卧室门要找妹妹时,他失去了控制。他刚睡熟就被

    叫醒,于是大喊道:“我正要睡觉呢,你们简直是%#@。我跟你们说过多少次别在

    我休息的时候打扰我!你们就只在乎自己。现在,赶紧出去,晚饭前别再让我听见

    你们的声音。”他越吼火气越大:“我真希望一个人住,才能让自己多睡会

    儿!”话一出口他就后悔了,但也收不回去了。

    扎克认为自己是个有爱的爸爸,因此每当他听见自己朝儿子发火时,就会感觉

    很糟。他道了歉,告诉儿子他很后悔冲他吼叫和说那些刻薄的话。扎克意识到自己

    的生活已经失控,他和妻子需要严肃地考虑生活中的优先级。

    这样的情绪爆发,你应该也不陌生。当压力不断累积,内外资源又很匮乏的时

    候,即便是好脾气的人也很容易对孩子发火。

    了解自己

    大多数父母告诉我,当他们开始观察自己的吼叫行为,越来越了解自己的情绪

    触发器以及容易让情绪升级的想法和感受,通常就会自动减少吼叫。当你开始多花

    一些时间观察自己与孩子相处的状态,你就会发现自己改变了对待孩子淘气的方

    式。

    意愿坚定和找到触发器是改变你的吼叫行为的关键因素,但这还不够。如果你

    希望保持更平和和更有耐心的方式来应对孩子的行为与需求,那你要学,要想和要

    做的还很多。萨拉是我的一个学员,也是一个3岁孩子的妈妈,她告诉我:“我觉得

    自己在这个课上学到的,以及从自己的反思中收获的,全都是为了培养内在的平静

    与安宁,这是自我修养,与孩子做了什么没有关系。”

    以后的章节中我们会再回来讨论孩子的行为。但是现在让我们多花一些时间来

    自省,了解你自身的想法、感受和行动。观察自己

    自我观察是邀请你不带对错评判地了解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行动。这是一个你

    需要养成的重要且有用的习惯,是减少吼叫的基础功课。

    自我观察这个概念并不是我幼时从父母或者老师那里学来的。我不记得有谁关

    注过我的感受,甚至也没人有兴趣了解我的想法。我的父母爱我,但我持续接收到

    的信息是:我必须改变自己来满足周围的大人。我的感受对他们毫不重要。

    自我接纳、正念(“正念mindfulness”最初来自佛教的八正道,是佛教的一

    种修行方式,它强调有意识、不带评判地觉察当下,是佛教禅修主要的方法之一。

    西方的心理学家和医学家将正念的概念和方法从佛教中提炼出来,剥离其宗教成

    分,发展出了多种以正念为基础的心理疗法。——译者注)和自我觉知是学校里不

    会教,生活中也鲜有人示范的课题。我也是在生了两个孩子,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

    姻(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才跌跌撞撞地遇见这些源自东方的理念,它们鼓励我

    诚实地看待自己和周遭的人群。当我深陷困境之时,我非常渴望更多了解我的生

    活、我过往的伤痛、我的力量,以及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出现在孩子面前。我希望尽

    量多学习。但我很快就发现,想要时时记得自我观察并非易事。

    当你观察自己,就会发现自己的习惯性行为以及大脑中无法停止的唠叨。举例

    来说,如果你习惯用右手拿包,试试有一天改用左手。你就会发现右手会不由自主

    地去拿包,而你总是会忘记自己本打算改用左手。我们总是会不停地思考过去或者

    未来——试试什么也不要想,从一数到一百。我们总是竭尽全力想要脱离当下,可

    是当下才是生活。

    需要练习才能做到,时刻记得自我观察。我已经练习了差不多40年,但还是会

    忘记。不过我通常能够观察当下周遭的状况,而不是去考虑已经过去或者将要发生

    的事。我学会了不纠结于我什么时候又忘记了自我观察,而是在我想起这么做的时

    候心怀感激。

    你会发现,虽然容易忘记,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你的不加判断就回归当下的能

    力也会增加。你也许可以在手机上设个闹钟,帮助自己回到当下。当闹钟响起,你

    就开始关注自己的呼吸和身体感受。时常自我检查,了解自己的感受。和你每天要

    做的很多事情一样,观察自己的一个好办法是将注意力集中在你的胳膊、腿和呼吸上。所以,如果你在洗碗,你可以跟随自己的呼吸,感受到手放在水里,脚站在地

    上的感觉。这种练习能帮助你更多停留在正在发生的事情上,而少去应对还未到来

    的干扰和压力。

    练习正念

    “正念减压疗法”是乔·卡巴-金博士(Jon Kabat-Zinn)于1990年在马萨诸塞

    州立大学医疗中心创造的。了解到这个项目时,我还是“恺撒医疗机构”的一名护

    士。修习正念能够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重大影响,这一概念让我印象深刻。

    当时正念的概念和练习方法被用于慢性病患者的治疗。他们学习如何改变自己

    对待身体疼痛的态度,如何有耐心和不作评判,如何善待自己,以及如何对健康抱

    有更接纳的态度。卡巴金博士在他的著作《全灾难人生》(Full Catastrophe

    Living,1990.)中将正念定义为“时时刻刻的觉知,有意识地注意那些我们通常

    毫不关心的事情”。

    呼吸就是个例子,我们通常完全不会在意它。在一些特殊的情境下,你会注意

    到自己的呼吸,比如爬山、跑马拉松,或者生病、焦虑、害怕的时候。关注呼吸是

    一个回到当下的方法。如果你能想得起来,试着留意一下当你发脾气时,你的呼吸

    是怎样的。

    你今天就可以练习正念。这并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因为你可以在做各种日常小

    事的时候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身上。开车的时候,刷牙的时候,喝咖啡的时候,你都可以开始关注自己。当你在等红灯感觉没有耐心时,用几分钟来感受你的身体

    和你的呼吸。留意你的手,它们是不是在紧紧握着方向盘?看看你周围的树或者建

    筑。你的心思是在过去、未来,还是当下?

    此刻,现在,就是你可以全心关注的时候。当你的孩子吵闹的时候,利用这个

    机会看看你是否能够留意自己的呼吸和身体感受。

    观察,而不要评判或指责

    如果你已经练习了正念、冥想或者自我观察,你可以将这些技能与孩子的行为

    和你的回应相联系。核心是不要评判对错。你的任务是发现和审视真实的自我,这

    样你才会有更多的选择。看到自己在生活中各种行为的真实情况会带来一种解脱。当你不喜欢自己看到

    的情况,这时如果能不苛责自己,你就会更加愿意继续观察。比如说,你也许会注

    意到,如果孩子在正要出门上学的时候又说要去厕所,你就很容易不耐烦,用恼怒

    的口吻说话。也许你会注意到自己是先感觉不耐烦,然后开始嚷嚷。如果你留意到

    自己的不耐烦,你就会看到这种情况发生的频率。自我观察和自我同情会帮助你增

    进对自己的了解,并且知道“准时”是你很重要的情绪触发器。

    留意自己面对压力时的想法、感受以及身体反应——不要指责自己——非常关

    键。不需要对自己苛刻。我们都渴望接纳自己,即便是犯错的时候。

    练习:你的身体透露你的想法和感受

    当你匆匆忙忙准备去上班或者在做早餐时,你可能不会注意到身体的感受。如

    果你关注自己的身体,你就会留意到当孩子磨磨蹭蹭或者惹怒你的时候,身体会有

    什么变化。最终,熟悉自己的身体变化将帮助你意识到自己正在生气或者感到沮

    丧,同时给你一个信号,让你在被坏情绪占领前做点什么。

    比如,当我因为孩子们总是相互打闹而感到生气时,我的呼吸会变快,我会开

    始踱步,我的脖子、下颌和手会感觉到紧张。时间长了,这些现象就会成为提醒我

    注意的警示信号。

    你的自我评估

    以下哪些是你在开始吼叫前身体会出现的变化,请打钩。

    □ 你的双手开始紧张,你会握拳。

    □ 你的体温升高。

    □ 你的声音变大。

    □ 你牙关紧咬,下颌紧张。

    □ 你的呼吸加快,更多是用胸部而不是用腹部呼吸。

    □ 你的心跳加快。□ 你的头和脖子感觉紧张。

    □ 你的血压感觉要升高。

    □ 你眯起眼睛,脸上表情很奇怪。

    □ 你的双手放在臀部,或者要开始指指点点。

    □ 你的脚开始踏步,或者来回踱步。

    □ 你的脸变得又红又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一次你开始吼叫的时候,看看是否能够感觉到身体的反应。这是在开始吼叫

    之前能够喊停的关键一步。当我开始学习注意自己的身体反应时,我会问自己一些

    这样的问题:我现在的姿势是什么样的?我正在做什么手势?我的面部表情、我的

    呼吸和声调如何?需要多练习才能熟悉你正在经历的身体变化。

    现在试试这样做

    现在提醒自己感觉一下自己的胳膊和腿。它们是什么感受?是沉重、轻松、痒

    痒,还是麻木?现在,注意你的呼吸。毫无压力,做几次随意的呼吸。当你准备好

    了,留意你周遭的声响、光线的强弱,以及你环视四周看到的物体。它们对你来说

    有什么不同?

    从这个较为平静的状态开始,你自然会留意到更多东西。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

    尝试这样做,你将更能够对他们做出理智的回应而不是吼叫。

    你的孩子看到了什么?

    无论你是否看见自己,你的孩子始终在观察你。当你恼怒或者生气时,你觉得

    他们会从你脸上,从你的身体姿态中看到什么?答案可能会让你十分惊讶。

    约翰是一位心理学家,也是个很出色的爸爸。他给我讲了他9岁的女儿凯莉

    用“清晨怪物”对他做出回应的故事。一天早餐的时候,凯莉走进厨房。她扮出一副难看的面孔,两腿大大张开,一跳一跳的,嘴里还发出类似怪物的吼声。约翰禁

    不住大笑起来,他问女儿扮的是什么动物。她回答说:“我现在是爸爸怪兽。早晨

    你就是这个样子。”

    女儿的回答让约翰相当失望,他问女儿为什么会认为爸爸是这个样子。她干脆

    地回答:“因为你整个早上都很生气。”约翰感谢女儿告诉他这一切,然后满面羞

    愧地来到镜子前,要看看那个怪物还在不在。它确实还在。

    约翰开始意识到,早上自己的脑子里总是有数不清的事情,尽管他不会总是生

    气,但也常常心不在焉,很容易因为被拖延或者要做的事太多而焦躁。女儿的反馈

    让他更加觉得有必要观察自己,更多关注当下正在发生的事,而不是为未来担忧。

    你的孩子敏锐又敏感,你也可以具备这样的能力。现在轮到你审视自己了。当

    你也窥见自己生气的怪兽时,试试看你们能否互相了解并且成为朋友。

    准备战斗,还是逃跑?

    你也许听说过“战斗或逃跑反应”。心理学家沃尔特·布拉德福特·坎农(Walter

    Bradford Cannon)在20世纪早期首先描述了这种现象。他研究了动物对威胁产生

    的反应,以及当动物处于战斗或逃跑的准备时,交感神经系统所扮演的角色。他通

    过尸体解剖研究压力对动物体内器官的影响,并且看到了器官因此所受的损伤(坎

    农,1915)。

    我们的交感神经系统也负责调动身体做出战斗或者逃跑的反应。当你的交感神

    经系统开始运转,诸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皮质醇之类的激素就会引发身体

    的多种变化。比如,你的血压上升,心跳加速,消化功能减弱。当面临危险,比

    如,有人要闯进你家时,这些变化会帮助你的身体和内心做好战斗或者逃跑的准

    备。

    当压力频繁导致激素变化,你的身体就会受到伤害,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甚

    至疾病。从坎农的研究开始直到今天,科学家们和医疗健康行业的从业者们进行了

    大量关于压力和愤怒引发的身体反应的研究。

    日常生活中的战斗或逃跑反应压力还会导致你过度反应或者看见实质上不存在的威胁。早晨9点,当你带着一

    个小婴儿和一个3岁孩子准备出门时,你会发现自己在扫视环境中的敌人。敌人并不

    存在,但是你已经处于高度警惕的状态,所以如果孩子不乖,你就会跟他发生冲

    突。当你被孩子的行为吓到,找不到钥匙,或者踩到了乱扔的玩具,这时你的身体

    就会认为自己遭到了袭击,或者需要发起攻击。

    压力导致的反应肯定不会随着孩子长大而消失。洋子的故事会让很多青少年的

    父母找到共鸣。

    洋子的故事

    一天晚上,洋子16岁的儿子加井没经过她同意就邀请了一帮朋友到家里来。那

    天洋子要去赴一个朋友的约会,加井觉得她会很晚才回来。但不幸的是洋子因为身

    体不舒而提前回家。她一进门,就听见巨大的音乐声。灯光昏暗,两个十几岁的孩

    子在沙发上亲热,加井和其他朋友在后院抽烟喝酒。

    洋子瞬间觉得又气又怒。她脑子里出现的是:他竟然把聚会办到了家里?如果

    邻居看见他抽烟怎么办?居然还有女孩在场?

    她立刻大吼大叫起来:“你们这些人在这儿干嘛呢?你们如果不立刻离开,我

    就要叫警察了!你们还没到喝酒的年纪呢!”她根本没有跟加井交流,就已经假想

    了最坏的状况。她不停地嘟嘟囔囔,来回踱步,直到所有人都离开。然后她对加井

    吼道:“你这一段时间就别出门了!我再也不信任你了!”加井压低声音诅咒着妈

    妈,然后砰的一声关上了卧室的门。

    如果洋子能够深吸几口气,阻止自己脑子里不断升级的想法,然后把儿子叫到

    一边谈谈,那么她的脾气就会好一些。在对这种并不容易对付,但也不算少见的青

    少年问题做出回应之前,她需要先让自己的头脑冷静下来。而且,如果她能先平息

    怒火,再考虑处罚,结果会更好一些。她当着儿子朋友的面羞辱了他,结果伤害了

    母子间的关系。

    生气本身不是错

    记住“生气本身不是错”,这很重要。洋子完全有权对加井的行为生气。如果

    是你回家撞见这么一个不三不四的聚会,你也会生气。导致洋子做出带来伤害的言行的,是她对事态的反应——她不断激化的想法和感受以及因此做出的愤怒的回

    应。

    你也许会认为是她儿子的行为导致了她的反应。如果他没有举办聚会,那么一

    切都不会发生。的确是加井的行为加上洋子的想法触发了她的大发作,但是这并不

    能成为她发脾气、尖叫、威胁和羞辱孩子的借口。如果你也做过类似的事,那么你

    并不孤单。类似的反应很常见,但是你为自己设定的目标应该是学会审慎的回应而

    不是过度反应。合适的回应应该是叫加井让大家收拾干净然后离开,之后洋子可以

    告诉加井她觉得又失望又生气,并且在她平静下来之后跟加井谈谈这样做的后果。

    过去的经历告诉我,学习愤怒管理是值得的。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我还不够平

    静和镇定,我会对孩子们说:“我现在太生气了,不能跟你说话。等我平静下来我

    们再谈。请到你的房间去,想想刚才发生了什么。”相比给自己一些时间冷静而

    言,修复一段被愤怒的言辞和叫骂伤害的关系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心力。

    在后面几章,我们会详细探讨触发你吼叫的因素,并且制订计划做出改变。现

    在只需要专注于了解你自己。如果你希望对关于自我观察和正念修习有更多了解,那么在附录部分能得到更多信息。在第三章和第四章我们会更加深入地探讨吼叫的

    缘由。你对自己的理解和洞察是找到符合你个性和价值观的解决办法的基础。

    值得思考:我的感受和想法不应该控制我

    我们每天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感受和想法。要了解它们的模式和节奏,并且明白

    我们不必被它们所控制。

    要学会划分你的注意力。将一部分注意力用来关注你的孩子,一部分关注你自

    己的身心状况。如果你需要更多能量来了解自己,那么,多睡会儿。

    第3章 “为什么是我在吼叫?”看到更深层的原因

    我知道我不该因为女儿自己吃饭弄得乱七八糟就朝她大喊大叫,但是怒火就这

    么从我心底冒了出来。女儿又可爱又有趣,但是我常常感觉焦躁不安,濒临崩溃。

    我总是怀疑自己没有能力做一个好父亲,尤其是当我听见自己大发脾气的声音时。

    ——詹姆斯,2岁的萨莎和6岁的特雷弗的爸爸为什么你会突然吼叫或者感觉无名怒火熊熊燃烧,可能你也很困惑。看起来是

    孩子吃饭时弄得乱七八糟惹怒了你,但是一定还有别的原因导致你有那么强烈的反

    应。有时候,当你深入挖掘时,就会发现隐藏的秘密。

    寻求日常情绪触发因素更深层的原因,将有助于你创造一个更和谐的家庭环

    境,跟孩子有更紧密的联系。这听起来不错吧?那么,拿起你的铲子,开始挖掘

    吧。

    吼叫代代相传

    在你家里,吼叫可能代代相传,已经成为家族文化的一部分。你小的时候,你

    的父母可能是你的第一任老师,你通过观察他们来了解世界。如果你的父母经常吼

    叫,那么你也可能会很自然地朝你的孩子发脾气。另一方面,你也许努力保持平

    静,但遭遇压力时,由于你的童年经历,吼叫就会成为缺省配置。孩子都爱父母,即便他们大发脾气,处罚严厉,孩子仍会以他们为榜样。

    忘掉坏行为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好行为你会愿意效仿,也有一些行为你会努力避

    免。也许,你会有和爸爸一起在花园养花除草的有趣回忆。你从中学到了成年后有

    用的技能,和爸爸相处的时光也十分珍贵。与此同时,你也会下定决心不要对你的

    孩子大吼大叫,就像你爸爸那样。

    爸爸让你看到父母是多么容易就控制不住情绪,而现在你正在努力摆脱从他那

    里学到的这一点。如果你发现自己已经很难记起做小孩时的感受,不用惊讶。找一

    个安静的地方,舒服地坐好,尽可能地回想。如果你给自己一些时间和空间,就会

    找到有用的回忆,帮助你打破吼叫的传承。当你温柔地将过往的经历带入当下,就

    有可能减少被动地做出本能反应的情况,而更加能够平静和善解人意地回应孩子的

    行为。

    詹姆斯的故事

    詹姆斯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他们经常搬家,父母用吼叫和打屁股来管教孩

    子。他的父母经常骂孩子,也互相咒骂。他们十分严厉,经常因为詹姆斯无法理解的原因生气。詹姆斯特别怕他爸爸,很小就学会了怎样不被抓住。一次,他打碎了

    妈妈最喜欢的节日餐盘,为了逃避爸爸的怒火,他说是弟弟干的。作为家里的长

    子,他的本能是要保护弟弟妹妹,但是为了避免成为父母怒火的目标,他学会了让

    他们来承担自己的错误。

    詹姆斯的父母节俭、勤劳,受过良好的教育,总是把家里收拾得整整齐齐,孩

    子们也打扮得很清爽。他们不让詹姆斯带朋友来家里玩,因为他们会把屋子弄乱。

    他的父母性格孤僻,日常生活与笑声和欢乐无缘。他被要求努力学习,如果作业没

    做好,吼叫和惩罚就会接踵而来。一天晚上,爸爸因为他科学作业没有完成而大发

    雷霆,这件事也让詹姆斯对自己发誓,以后绝不对孩子大吼大叫。

    长大之后詹姆斯成为一所高中的老师,他工作努力,深得学生和同事喜爱。他

    喜欢他的工作,但却因收入问题承受很大压力。他和他的伴侣克丽丝想要买一所大

    房子,安居乐业。现在他们俩租住在一个很小的房子里,但所处的社区非常适合孩

    子生活。詹姆斯决心给孩子们安定的生活,这是他的童年所缺失的。

    然而多年环境造就的习惯很难改变。詹姆斯发现自己很快也开始对女儿发脾

    气,他觉得十分沮丧。尽管有觉察也有领悟,但他还是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他的大儿子特雷弗性格温和也很听话。但女儿萨莎倔强、个性很强,什么事情都要

    自己做。(在第四章,我们会探讨气质与引发吼叫的关系。)萨莎的性格常常激怒

    詹姆斯,尤其是当她因为要求未被满足而大哭大闹的时候。在詹姆斯小时候,哭闹

    会招致父母更多的吼叫。所以他得学会安静坚忍。愤怒的火不能烧向孩子们。

    当你反思童年的经历,导致你现在发脾气的原因就会显现出来。我的童年至今

    仍影响着我与我已经成年的孩子的关系,对此,我常有新发现。我25岁的女儿出门

    前,我会问她穿够了衣服没有,这时我耳边会响起我妈妈的声音。当我问了太多的

    问题,儿子脸上生气的表情会让我想起我的父亲。

    “我如何能够不再重蹈父亲的覆辙?”

    詹姆斯的处境许多父母都不会觉得陌生。他来到我的课堂,眼中含泪说:“我

    不想像我父母那样吼叫。我跟我的学生相处得很好,可是面对女儿的时候,我就变

    成了一个恶毒的人。请帮助我不再重蹈父亲的覆辙。”在课上,父母们会思考触发他们吼叫的因素,看这些因素是否跟童年的经历相

    关。听了其他父母的故事,詹姆斯开始更深地了解到,他的父母对待他的方式如何

    影响了他现在对待女儿的方式。詹姆斯知道,有时候他的反应跟他爸爸一样。他

    说,当自己被激怒,变得严厉,双手交叠在身体前面,他能从自己的声音里听见爸

    爸的声音,在自己身体里感觉到爸爸的影响。随着更深入的挖掘,他意识到,当年

    父母坚持要求房间始终保持整洁的做法影响了他如今对萨莎把饭桌弄得乱七八糟时

    的反应。在他小时候,玩食物是不被允许的。

    意识到自己的手势、姿态、面部表情以及语调能够帮助你更加了解自己的行为

    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想法和情感。当你想要有所改变,调整你的身体,你将会对自己

    的感受和需要有更多了解。

    詹姆斯此前从未将自己父母对整洁的要求与自己如今不喜欢女儿吃饭时弄脏饭

    桌联系起来。当你看到这样的联系,你就前进了一步,对下一次自己将作何反应就

    会有所选择。这种洞察就像一束光,照亮前路,帮你选择自己做父母的方式,而不

    是变成你父母作风的回响。

    你的家庭中有“遗传性吼叫”吗?

    “我肯定属于‘代代相传的吼叫’这一类。自从我离开家,摆脱了父母的吼

    叫,我从未想过吼叫会成为我的问题,直到我的儿子2岁时。

    我真希望有类似《怀孕指南》一类的书能有一个章节告诉人们,反思自己的童

    年也是迎接孩子降生时要做的准备。我希望当初有人能警告我,吼叫这个恶魔会再

    次露头。”

    ——杰西,两个活力十足的男孩的妈妈

    你的父母也许无力打破遗传到他们身上的吼叫死结,但是你能:

    现在开始思考下列问题。你的回答会帮你了解生长环境是如何改变你的反应

    的。然后这些思考可以帮助你打破吼叫的传承,打造新的传统,成为你想要成为的

    那种父母。

    ◎ 你的父母、祖父母或者其他看护人是否经常朝你吼叫?◎ 他们吼叫的频率如何?

    ◎ 他们会对哪种行为发脾气?

    ◎ 当他们吼叫时,会说很伤人的话吗?

    ◎ 他们的吼叫是否伴随着咒骂或体罚?

    ◎ 当他们朝你吼叫时,你的感受如何?比较常见的感受包括害怕、屈辱、生

    气、松了一口气、被出卖、被拒绝。

    ◎ 你是否认为自己是个“坏孩子”?

    ◎ 你是否认为自己应该被骂?

    ◎ 他们是否对你道歉?

    ◎ 他们的哪些管教方法你更喜欢?如果有的话。

    ◎ 如果不吼叫,你希望他们怎么做?

    ◎ 他们的吼叫对你管教自己的孩子有什么影响?

    ◎ 他们的吼叫对你成人之后对自己的认识有什么影响?

    可以考虑与你的育儿伙伴或好朋友一起思考这些问题。找出他(或她)发脾气

    的经历。你的努力会帮助你过去的创伤得到治愈,同时打破吼叫的循环。如果你愿

    意,把答案写在本子上。写下来可以帮助你记忆,同时也会让你关注那些你需要特

    别留意的地方。

    改变的机会

    我们的童年都有困境,我们也都曾尽力应对。作为成年人,你如今有能力面对

    童年的经历,能理解许多感受,并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怀抱同情回望当年那个小

    孩,以及你和你父母曾面对的挑战,会让你学会很多。

    当我想起小时候那些伤痛的经历,我很庆幸现在能够超越我的父母,了解自己,了解孩子的需求。我的父母在当时的环境中,以他们所知,已经尽他们所能。

    尽管我未能完全遗忘过往,但我已经原谅了他们的错误。

    我后悔因为自己的无知、不成熟和缺乏经验,在孩子们小时候造成了他们的痛

    苦。当你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感到后悔是正常的。作为父母,我们都不完美,诚实

    地看待这一点就已经是一种巨大的解脱。记住,在这条路上,你并不孤单。

    迁怒于人:我到底是在朝谁发火?

    我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感到愤怒时,孩子往往很容易成为发泄的对象。当你把

    怒火指向另一个人,而不是最初让你生气的那个人,这就是迁怒。人们经常会选择

    一个更安全的对象,比如孩子,来发泄怒火。

    当你吼叫时,问问自己:我到底是在对谁生气?你可能会发现根本不是你的孩

    子,而是别人:你的老板、配偶、搭档或者你妈妈。

    比如詹姆斯,他因为女儿弄乱了饭桌而吼叫,但这其实是对自己的童年被过于

    严格要求的反应。当他思考这个问题时,他发现自己其实也对伴侣克丽丝生气。当

    克丽丝出差时,詹姆斯早上要负责安排孩子们起床去上学,晚上还要收拾床铺让孩

    子睡觉。当詹姆斯全天候“当值”,面对一大堆事情时,他对克丽丝的怒火就被点

    燃了。詹姆斯的愤怒表明他需要对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做出调整,并且与克丽丝进行

    更好的沟通。找出他需要克丽丝做什么,将有助于减少他冲孩子们发脾气时感受到

    的愤怒和沮丧。

    想想是否有这样的情况,当你冲孩子们吼叫时,你其实是因为对其他人生气。

    这里有几个例子可以帮助你觉察自己是否因为别人的问题拿孩子出气。

    汤姆的故事

    汤姆的老板管得又多又严厉。几乎每天回到家,汤姆都是怒气冲冲,满腹埋

    怨。一个晚上,忙碌了一整天,又开了很长时间车才回到家的汤姆,一进门就发现

    儿子没有把该做的家务做完。他想也没想就冲儿子大声嚷嚷起来:“你为什么还没

    把你的房间整理好?我昨天就告诉你了。你真懒!你永远要等到最后一分钟才肯做

    事!”如果汤姆能够停下来听听自己的声音,他就会意识到他很像自己的老板。就在

    几小时前,他的老板说:“汤姆,你今天没完成报告让我很失望。我希望你能更好

    地管理自己的时间。这样你才能做好工作。”汤姆觉得老板是在威胁他。开车回家

    的路上,他的想法进一步升级——我搞糟了!我永远也没法升职了——诸如此类的

    想法,让他心中充满羞愧。

    当他又生气又害怕地回到家,看到儿子拖拖拉拉没做完家务,他脾气大发,说

    了难听的话。儿子乱糟糟的房间,加上认为儿子懒惰的想法,触发了他的吼叫。他

    是在借此释放自己的郁闷,而且,也可能是在儿子身上看到了他对自己不满意的部

    分。

    有时候,当你看到自己开始对通常并不会在意的事情过度反应,那么你或许能

    够在发脾气之前觉察到自己在迁怒于人。下面是另一个迁怒于人的例子,不过那是

    我亲身的经历。

    作者的故事

    我还记得几年前的一个晚上,我控制不住自己,冲孩子们大吼大叫,因为他们

    没有配合我布置好餐桌。那天下午我非常忙,晚上还有一个会议要参加。我丈夫米

    克正十分放松地在一旁休息,看报纸,完全没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事后我意识到,我基本是因为米克的原因朝孩子们发火。就在我忙进忙出做各

    种事情,情绪越来越糟糕时,他居然完全没看到,还在一旁休息。这令我十分生

    气。我过激的反应显然超过了应有的尺度。孩子忙着玩,不肯停下来收拾桌子并不

    是什么大错,他们往往只需要提醒一下而已。

    我的吼叫达到了想要的效果:它吓得米克从报纸堆中抬起头来,他听见了我的

    声音,知道我需要帮助。但我没有直接找他帮忙,我生气是因为米克应该不用我说

    就主动查看需要做的事。听起来很熟悉吧?我甚至还记得自己升级的想法。大概

    是:他怎么那么麻木?什么事都要我做,他居然能看报纸。还有,孩子们为什么就

    不能听我的话,做好该做的事呢?每个人都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除了我!

    实际上,米克已经做了他负责的那部分家务。所以我明白是压力导致了我的愤

    怒。我很抱歉把自己的情绪倾泻在孩子们的身上。米克听到我的吼叫,赶紧过来帮忙。他本来也可能加入战团,也冲孩子们嚷嚷,但他保持了平和的情绪,并没有和

    我一起发作。

    你能看得出来吗?这样的场景可能助长我以后继续朝孩子们吼叫。米克放下报

    纸,起来帮我,让孩子们收拾好了桌子。我的吼叫,颇为讽刺地,让我达到了目

    的。这可能促使我不愿意学习跟孩子平等沟通,或者与丈夫直接交流,而选择通过

    朝孩子发火来达到目的。为了收拾桌子朝孩子吼叫是不应该的。导致我朝家人发火

    的原因是我对自己,自己的想法和需求的不了解。一旦你开始注意到自己有时候会

    迁怒于人,会通过朝孩子发火来发泄你对其他人的不满,那么你就会开始改变:你

    将能够减少吼叫。

    从你的愤怒中学习

    愤怒可能无法避免。但是了解你的愤怒——谁真正惹你生气,以及你选择如何

    表达自己的愤怒——确实能够帮助你停止吼叫。

    比如,当我开始朝孩子而不是我的丈夫吼叫,我的愤怒帮助我看到我并不关注

    自己的需求。在我开始生气之前,我并没有要求丈夫帮我。但是因为我断开了与自

    己的感受和需求的连接,所以直到我朝孩子发了火,丈夫起来帮忙时我才意识到自

    己的感受。发脾气之后我感觉很糟,我再也不想这样了。这件事之后,我想要改变

    的决心更为强烈。

    你的怒火可以被熄灭也可能被点燃。一旦你理解了自己的目标并且学会了新的

    方法,你就会有所选择。在《当愤怒造成伤害》(When Anger Hurts,麦凯等著,1996)一书中,你能找到对愤怒情绪的实用且有见地的探索。我再次提到这本书,因为我发现它对于那些从未听说过愤怒管理以及认知行为疗法的父母来说非常有帮

    助。麦凯谈到愤怒有时能够作为一种警示,帮助我们看到:这里有问题需要解决。

    比如,如果你发现自己常常因为十几岁的孩子还总把脏盘子扔在水池里不管不

    顾而生气,那么,你就需要有所行动。你可以召集家庭会议重申规矩并且让大家了

    解不遵守规矩的后果。(我们会在第二部分了解如何不通过发脾气来表达愤怒。)

    当吼叫和愤怒导致虐待感到愤怒与把愤怒当作武器伤害别人是不同的。每个人都会表达自己生气的情

    绪,但你用自己的情绪来做什么,这对你与周围人的关系以及你自己的身心健康都

    十分重要。

    大量研究结果证明,“宣泄怒气”对你和你关心的人都没有好处。麦凯在《当

    愤怒造成伤害》一书中解释道:“表达愤怒有可能让你更加生气并且巩固了一种生

    气的态度。”(麦凯等,2003,18)

    愤怒很快会导致大怒,无法控制情绪然后开始大吼大叫,变得暴力(扔东西、摔东西或者对别人造成身体伤害),或者欺负人。如果你的愤怒升级,变得很难控

    制,那么你有可能会虐待你的孩子。

    在我担任顾问的一个电视短片中,摄制组在三个希望减少对孩子发火的家庭中

    架设了摄像机。有一位母亲,平时很爱孩子,常常陪孩子一起玩,但是一旦压力过

    大就会骂人甚至虐待孩子。她正怀着第三个孩子,从小她父母就常常对她吼叫。在

    短片中,我们看到就因为儿子不听话,她就让他像狗一样吃掉地板上的食物。

    另有一天,孩子们的哭泣和埋怨惹恼了她,她的吼叫开始升级,突然抓起儿子

    用力摇晃。事后她对自己的行为十分后悔和羞愧。她说:“我想如果没有我,他们

    也许能过得更好。”在这个例子中,这位妈妈需要咨询和帮助来处理她的愤怒,以

    及可能的抑郁情绪。很清楚,她非常关心自己的孩子,但是她的压力太大,已经不

    能够处理日常生活中的某些问题。

    即便遭遇吼叫或者怒火,孩子们仍然会爱他们的父母。你的孩子需要你寻求支

    持和帮助,懂得尊重他们,不要伤害他们。诚实地了解你对愤怒的表达方法。如果

    你的吼叫经常演变为大怒,那么除了阅读本书,专业的帮助也很重要。

    发现藏在愤怒之下的感受

    当你生气时,你也会经常经历其他给你带来压力的情绪,而愤怒的叫喊会让你

    无法感受到其他的情绪,比如恐惧、悲伤、无助,或者受伤。吼叫也许能帮助你暂

    时释放压力和痛苦,但这样却会给你和孩子带来其他不良后果。如果你想更好地了

    解自己,你的愤怒能够帮助你看到其他的情绪,这样你就可以感受它们,找到办法

    照顾好自己。下一次当你朝孩子发火时,问问自己:除了愤怒,我现在还感受到了什么?是

    否还有一些难以名状的感受?这些感受可能是害怕、难过、悲伤、失望、被拒绝、被伤害、羞愧和沮丧。当我们的情绪自动转为愤怒时,就很少有机会了解自己复杂

    的感受。

    詹姆斯,就是那位因为女儿吃饭弄乱了饭桌而发脾气的父亲,后来告诉我们,他隐藏的感受是悲伤。他因为没有一个自由自在、想乱就乱、爱玩就玩的童年而悲

    伤。当他开始反思自己儿时的缺失时,他发现这反而能让女儿获得她需要的乐趣。

    后来,他可以全情投入,和女儿一起开开心心做傻事,这真是了不起的成就。是隐

    藏的悲伤让他不能够和女儿一起获得快乐。他本来是想躲开那些痛苦的回忆,但他

    后来意识到,找出痛苦的源头反而能够减少它的力量。他和伴侣一起讨论这件事。

    克丽丝同意减少出差,给他更多支持。

    当我因为孩子们没有布置餐桌而发脾气,我没有意识到其引发原因是隐藏着的

    对丈夫的情绪。容易看到的是,我因为他没有注意到我需要帮助而生气。但更难承

    认的是,我也因为我们好几个星期没有时间单独相处而感到伤心失望。前一周我们

    错过了约会,但他看起来毫不在意。当我们谈起我冲孩子发脾气那个晚上发生的事

    时,我才会跟他说起我其他的感受。他保证说他也很想能跟我单独约会,并且坚持

    立刻在日历上确定一个新的约会日期。对我们来说,这样的沟通模式并不陌生,因

    为有它,我们最终能够更快地认同自己隐藏的感受。我还在努力学习如何直接寻求

    帮助。当你生气时,你经常也会经历其他给你带来压力的情绪,而愤怒的叫喊会让你

    无法感受到其他的情绪,比如恐惧、悲伤、无助,或者受伤。吼叫也许能帮助你暂时释放压力和痛苦,但这样却会给你和孩子带来其他不良后果。要想处理吼叫的问

    题,你要发现藏在愤怒之下的感受。

    当你能够意识到自己卡在哪里,能够认同自己的感受和需要,那你很快就能得

    到疗愈。如果顺利,你将能够努力接近你希望自己成为的那一种父母。你从这本书

    中学到的工具将帮助你不需要通过吼叫也能减少压力,了解自己的感受,并让自己

    为应对常常惹你发脾气的日常场景做好准备。

    你的健康状况如何?

    你的身体健康影响你的情绪,而你的情绪也反过来影响你的健康。大量对身体

    的研究发现,压力会让人更容易生病。很多父母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睡眠不足,吃饭总是匆匆忙忙,并且没有时间锻炼(科恩等,1991,1998)。这些与生活方式

    有关的问题会增加你患病的概率,也让你更加焦躁和易怒。

    太多父母和看护人想不起来关注他们自己的健康。问问自己是否忽视了自身的

    健康,反思一下你的生活方式。与你爱的人做一次严肃的谈话,聊聊如何能够通过

    一些细小的改变来减少你的压力,重视自己的健康。在第九章,我们会涉及其他一

    些会导致你大发脾气的身体和情绪因素:疾病、失调或者变动。下面两个故事说明

    了健康问题是如何导致吼叫的。

    乔西的故事

    乔西总是头痛,但是他不愿意花费时间和金钱去看医生。他动不动就冲孩子们

    大叫大嚷。最容易令他发火的就是,孩子们在屋子里跑来跑去,发出各种声音——

    这些事一般小孩都会做。他注意到,每次嚷嚷完,他的头痛就会加重,还经常会脸

    红和头晕。因为他家有高血压和肥胖的遗传史,他开始担心自己的血压会升高。

    乔西陷入了一种因为不舒服而增加压力,压力又导致吼叫,吼叫引发更多不舒

    服的循环。他持续的吼叫损伤了自己和孩子们的健康。和大部分男人一样,乔西认

    为没必要一有点小小的不舒服就往医院跑。他也不希望讨论自己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和缺乏锻炼的问题,而这绝对是他的医生会提到的话题。

    乔西的例子并不少见。大量针对男性健康的研究表明,他们远比女性更少接受专业的医疗帮助,这种现象在不同收入状况和不同种族中都很常见(维尔伯格,1985,1989;库特奈,2011)。

    你认识那种觉得自己无所不能的男人吗?男孩从小就被认为应该坚强,敢于冒

    险。我们的社会和媒体经常向大家灌输“男性更强大”,不需要任何帮助的形象。

    男性健康专家和心理治疗师威尔·库特奈(2011)说,大部分男性都不愿意为自己的

    健康状况负责,事实上,在有关体重和健康问题方面,他们的认知远不如女性。他

    还认为,男性常会得出错误的假设,认为自己不容易受伤或生病。

    海瑟奶奶的故事

    海瑟奶奶有四个孙子,年龄从2岁到10岁。自从她开始负责照顾这些孩子,她和

    丈夫就很少有时间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我常常在海瑟带孙子来体检或者看病的时

    候遇到她。最大的孩子在学校不断遇到问题,为了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尽力提供帮

    助,海瑟已经筋疲力尽。每次预约门诊时,海瑟都会把最小的孩子带在身边,这样

    她丈夫就可以在家休息一会儿。我们经常会听到海瑟对小宝宝嚷嚷:“现在坐下,什么都不许碰!坐着!别出声。”海瑟稍不留意,那个小家伙就会跑到大厅里。此

    时海瑟奶奶就会一路追赶,一路吼叫。

    一天,海瑟感到眩晕,并跌倒在地。我们赶快实施急救,并把她送到住院部,然后帮她照看孩子。海瑟被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TIA)。这种病实际上就是轻微的

    中风,往往因为大脑缺血导致。TIA被看作是中风的先兆,绝不能忽视。

    海瑟的高血压以及其他一些健康问题得到了治疗。检查和药物减少了她发脾气

    的状况,尤其是,作为治疗的一部分,医生让她参加了一个基于正念修行的减压课

    程。一位社工帮她找到了大孙女需要的教育方面的帮助,2岁的小孙女也找到了一所

    可以提供帮助的幼儿园。

    海瑟愿意为她的孙子们付出一切,但是她也需要明白健康对于她的易怒、疲劳

    和爱发脾气有巨大的影响。她承受的压力影响了她的健康,而健康状况又增加了压

    力。有越来越多的祖父母在抚养孙辈,导致他们在晚年无法照顾好自己。

    羞愧在一个周末的女性休闲活动上,我一拿起布瑞尼·布朗(BrenéBrown)的《不完

    美是一份礼物》(The Gifts of Imperfection)(2010)这本书就放不下,直

    到一口气读完。它帮我放下了另外一种自责。“我们对自己了解多少非常重

    要,”她写道,“但有另一件重要的事值得你在生活中全心投入:爱自己。”

    当你感到羞愧时,你可能有一种潜藏的感觉是你不够好,有瑕疵,不值得被

    爱。当你对孩子吼叫,用尖刻的话指出他们的不完美,这种羞愧感就很容易传递给

    孩子。如果你对自己苛责,就一定会对孩子苛责。当你的孩子做了什么你不赞同的

    事,你朝他嚷嚷:“你真是个坏哥哥,你怎么就不能乖一点?”与对他说:“你不

    让弟弟玩球会让他很难过”,这两种回应有巨大的差别。第一种说法暗示他是坏孩

    子,而第二种指出了你希望纠正的具体行为,并且强调了同情心。当你冲孩子又吼

    又叫,骂他们坏、刻薄、愚蠢或者自私时,你会让他们感到羞愧,也延续了隐藏在

    吼叫之下的你自己的羞愧。

    治愈你的羞愧

    和许多养儿育女的问题一样,首先需要从自己开始。在这里,第一步就是治愈

    你自己的羞愧。

    我所知道的治愈羞愧最好的办法是,当羞愧的感受出现时,接纳它。要尝试了

    解你身体和内心的感受。

    当我有羞愧之心时,常常感觉自己渺小、困惑、无力。当我对某件事情有过度

    的情绪反应时,我就知道问题出现了。当我发现自己感到失败、准备要放弃、想要

    吮着拇指缩回到胎儿状态,我就知道羞愧又抬起了它丑陋的脑袋。因为羞愧,我变

    得短视,只能看见自己的错误并且对这些错误纠缠不休。

    我已经学会问自己为什么会感觉那么糟糕,并且能够与一个充满同情心的倾听

    者分享感受。我知道跟我丈夫(他总是愿意倾听)或者朋友倾诉需要勇气,但它能

    帮助我打破羞愧的魔咒。现在,当我感觉到来自童年的羞愧或者屈辱时,我会观察

    这些感受。我会提醒自己:我现在是个成年人了,拥有小时候没有的自由和力量。

    我有选择,也有强烈的善待自己、尊重自己的愿望。当你不再从羞愧感的面前躲

    开,它们也就没那么大的影响力了。羞愧是人类的一种情感,每个人都有,但却很少有人谈论。总是把这种感受藏

    起来,它就会变成负面的想法或行为。将它暴露出来,它反而有可能消散。如果可

    以,给你的朋友或者你爱的人打个电话,告诉他你想聊聊,因为你陷入羞愧之中,你想要重新找回对自己的同情与爱。

    林的故事

    如果你的童年经常遭受羞辱,你要注意现在当事情不如你意时,你是否会对孩

    子过分苛责或者因为他们而感到羞愧。40岁的平面设计师林的故事就是这样。她来

    找我探讨女儿的问题。她聪明有礼,非常真心地想改变自己做妈妈的方法。

    她有两个年幼的孩子,都是在美国长大。她的父母出生在中国,如今是慈爱的

    祖父母,帮她带孩子。他们负责全天照看小宝宝,以及送3岁的孩子去幼儿园。林对

    他们的感受十分矛盾,因为他们总是批评她做妈妈的方式。她感激父母也依赖他们

    的帮助,但又常常因为他们而觉得自己是个失败的妈妈。

    林的父母指责她经常冲孩子发脾气,但有时候又说她太惯着孩子,只要一哭就

    满足他们的愿望。林想要找到合适的管教方式,但大部分时候她实在太累了,根本

    无力思考。她丈夫试图帮忙,但他们又总是争吵。

    一天,她2岁的女儿麦麦(她这段时间正在练习自己上厕所)笑眯眯地看着她

    说:“你看,妈妈,我尿尿在地板上了。”林迅速抓过女儿大嚷起来:“麦麦,这

    太恶心了。你真淘气,你必须马上把它清理掉,要不然你哥哥会被你的臭尿滑倒

    的。”林让女儿自己把尿清理干净,然后把她送回她自己的房间。当女儿在地板上

    尿尿时,林升级的想法是:她是为了吸引我的注意,故意这么做的。她不应该那么

    淘气。在那个时刻,林无法做到教育孩子而不羞辱她。

    林不记得小时候练习过自己上厕所,但她妈妈说这事儿很容易,还说林小时候

    很乖,从来没有在这件事上出过差错。但这只增加了林觉得自己无能的感觉。尽管

    她知道每个父母都会犯错,都会不知所措,她仍为自己的不完美而羞愧。她也知道

    每个孩子都会犯错,羞愧感并不能带来任何帮助,但那些伤人的话就这么从她嘴里

    蹦了出来,她为此十分懊悔。她从未真正谈论过自己的羞愧感以及儿时缺失的关

    爱。林努力平衡工作和家庭生活,但深感力不从心。她是个完美主义者,拼命想做

    一个美丽、性感、工作努力、把家打扫得干干净净、把孩子养得彬彬有礼的妈妈。

    她感到婚姻不幸福,期望咨询能给她帮助。她已经准备好主动行动,寻求帮助,让

    自己与丈夫的关系重新找回亲密和友好。她明白与丈夫的亲密感能让自己少发脾

    气,让生活重拾欢乐。

    我看到,在通往健康和治愈的旅途上,林已经准备好要出发。她经常性的吼叫

    让她看到了自己的愤怒、挫败与羞愧。她想学习新的与家人沟通的方法。她对自己

    吼叫的觉察帮助她触摸到童年,那个被骂、被处罚和羞辱的小女孩。现在,即便已

    经成年,她的父母还在继续让她感觉自己很糟糕。

    值得思考:我为什么那么生气?

    需要勇气你才能够深入挖掘,找到让你无法尊重孩子,与孩子顺畅沟通的障

    碍。你是否在一个经常发脾气的家庭长大?你是否在生某人的气?你的健康是否影

    响到你的情绪?你是否有其他感受没有被注意?这些都是值得探索的问题。

    如果你觉得没时间深入探索,要记得,从长远来看,这样做会节约你的时间。

    陷入力量斗争和吼叫比赛既耗时又费力,最终会损伤你的健康。

    下一次当你又朝孩子吼叫时,抓住这个机会自我觉察:深入挖掘,找到藏在你

    的愤怒之下的东西。直面你的恐惧,用爱关照你的羞愧,或者原谅自己因为又在商

    店里发火而感到的尴尬。藏在愤怒下面的感受需要被发现,被注意,被同情。

    第4章 气质会带来什么影响?让你的养育方式适应孩子的

    天性

    我是个商人,我在家工作,每天很早就有很重要的电话。当我看到儿子磨磨蹭

    蹭出门、上车去学校,我就气得要命。我都跟他说过一百次了,我早晨的电话非常

    重要。他总是沉浸在自己的想法里,对我的吼叫置若罔闻。对任何人来说,一个小

    时足够做好准备、走出家门了吧。

    ——布鲁斯,一个没有耐心、情绪紧张的父亲,有一个适应性差、注意力不集中的10岁儿子各种不同的事件、想法和情绪都会触发你的脾气,但这些影响都能被三个特殊

    又重要的因素减弱或者加强。这三个因素是:你的气质,孩子的气质以及两者如何

    互相适应。

    在这一章中,你将会了解到,为什么总是你的某个孩子常常惹你生气,而其他

    孩子则没有是非。或者为什么邻居的孩子总是那么安静温和,而你的孩子却从早到

    晚着急忙慌。你还将知道,在刺激你吼叫、引发你与孩子争执的各种因素中,你的

    气质扮演了怎样重要的角色。

    透过气质的角度观察

    在经典书籍《你的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Your Child is a Person)(史

    黛拉·切斯、亚历山大·托马斯和赫伯特·伯奇,1977)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气质是

    一个人的行事风格。他们解释说气质不是“做什么”,或者做了什么事,也不

    是“为什么”,或者行为的动机,而是“怎样做”,是我们行动的方式,是行为的

    另一种表达。不同的气质——你的和你孩子的——影响着你与孩子在一起的日常生

    活。

    你的孩子天生就具备一套性格特质,从婴儿期开始就影响着她所面对的挑战与

    经历。随着时间推移,由于环境和营养的不同,他的气质可能会有所改变。理解气

    质的差异——你的,你伴侣的,每个孩子的——可能会给你启示,并给你一把钥

    匙,让你开启你与孩子连接和理解的大门。它还能帮助你找到减少吼叫、享受亲子

    时光的方法。

    气质眼镜

    对气质的思考会给你一个看待行为的独特角度,也能帮助你获得从未有过的对

    孩子学习方式的理解。

    想象一下,你去找验光师,她拿给你一副旧眼镜。你透过这副眼镜看见你的儿

    子,他的样子模模糊糊的,他的行动看起来像个谜。你意识到自己的旧眼镜已经不

    能够看清楚自己的孩子。随后,验光师给你一副新的“气质眼镜”,让你戴上再看

    看你的儿子。突然之间,你的视线清晰了。你看见他的微笑,眼中闪烁着淘气的光

    芒。你看到他嘴角留着巧克力的痕迹,正在告诉你他为自己可以够得到巧克力蛋糕而十分骄傲。你看到他的力量、他的坚持,以及他对学习的热情。你头一次发现你

    们俩是多么相像。你奇怪自己为什么那么容易对他发火。你要求留下这副“气质眼

    镜”,以便能够继续看见和接纳儿子本来的样子。

    如果孩子的行为总是让你觉得很难对付,充满挫败感,那么对气质的了解能够

    给你们共同面对的难题带来一些启示。我真希望在孩子小时候就能明白这些道理,不过,学习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在与我的已经成年的孩子的互动中,在与我的丈

    夫和孙辈相处的过程中,我常常会从气质的角度思考问题。

    气质:“正常”的定义很宽泛

    大部分专家认为气质的基础是基因:我们生来就有自己的风格。在心理学家史

    黛拉·切斯和亚历山大·托马斯——他们是气质研究领域的先锋——的研究工作之前,父母,尤其是妈妈常常要为孩子的行为问题承担责任。他们倍受尊重的研究项

    目:“纽约纵向研究(1955-1985年)”帮助父母和专业人士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看

    待孩子的行为。他们相信孩子与生俱来的差异是决定他们行为方式的关键因素。他

    们将这些差异定义为9种气质类型:活动量、节律性(或者规律性)、接近或者回避

    性、适应性、反应阈值(敏感度)、反应强度、情绪本质、注意力分散度、坚持

    度。

    了解孩子的气质才能理解他的行为问题、社会交往、偏好、争执方式。气质不

    是孩子行为的动机。一个孩子好动(气质),喜欢跑来跑去,与一个孩子因为不肯

    离开公园而从你身边跑开(行为动机)是不一样的。孩子会如何面对一个新的任务

    或者挑战,部分取决于他的气质。谨慎的孩子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接受一个新保

    姆。而一个外向、适应性强的孩子会马上开始和新保姆一起玩,跟你挥手道别。这

    两种情况都是正常的。

    在我们的文化中,会很快将在一个宽广的范畴中孩子正常的行为归类为某种病

    态的解释。老师可能会把孩子慢热的表现看作是难过,但这可能只是这种气质的孩

    子接近陌生人和新环境的正常方式。如果老师能够理解一个害羞的孩子需要的是安

    全感,那么他就有可能提供适合谨慎孩子的环境和态度。时间长了,老师就能够判

    断孩子的行为是否是气质的反映,或者是否需要对他进行评估和干预。如果家长和

    老师能够及早沟通,他们就能够一起找到办法,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减少他的压

    力。气质的特征在婴儿身上就有表现

    在做产后护理护士时,我观察到有的婴儿哭声轻柔,很容易安抚,而有的却紧

    握小拳头,扭来扭去,哭声大得能把所有人都招来。正是因为看到了气质的差异,因此我知道孩子来到世上绝不是“一张白纸”。有的妈妈告诉我,当宝宝还在在她

    们肚子里做体操时,她们就知道这会是个活泼的孩子。

    哭个不停的宝宝会挑战你的信心和耐力,但如果你知道这哭声揭示了孩子的气

    质,那么你就容易保持平静,去发现孩子的需求。当我在恺撒医疗机构儿科担任气

    质咨询师时,我们从宝宝4个月起就能提供气质描述,这非常有助于为父母提供个性

    化的养育指导,让父母了解在孩子成长的路上将会遇到怎样的情况。

    如果你知道自己的孩子很容易产生挫败感,你可以鼓励她去够地上的球,以此

    来拓展她对挫折的容忍度。如果你的宝宝十分敏感,你可能得花好几个小时才能安

    抚他。当他长大一些,你得教他如何自己入睡。这些都说明,在孩子小时候了解他

    们的气质,能帮助你为将来做好准备——那时你可能比你想象的更容易发脾气,大

    吼大叫。不过,如果你的孩子已经不再是婴儿,现在开始了解他们的气质也不算

    晚。

    “我的孩子个个都不一样”

    父母常常因为老二和老大性格完全不同而惊讶。你可能会发现对老大非常有用

    的方法到老二这里就会失效。我的大儿子佩会开心地吃掉我放在他盘子里的任何食

    物,但二女儿玛拉的态度却完全不同,她会因为口感不同而拒绝吃某些食物。当我

    偶尔不在家时,她就会拒绝用奶瓶喝奶。我无法理解为什么我的孩子会有那么大的

    差别,而且对一个孩子很有效的方法对另一个却完全不起作用。

    我刚做妈妈时很年轻,我有很好的直觉,但是对儿童发展的认识有限,也缺乏

    关于气质的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学到了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调整做妈妈的方

    式。这样做需要尝试,会出错,而且要能够接受孩子间巨大的差异。我最小的孩子

    卡瑞娜出生几年后,我终于了解到了气质的概念,这是一个非常棒的发现。我时常

    会想,为什么这个概念没有被纳入高中课程,教给那些未来也会当父母的人。

    尽管每个孩子天生有自己的气质,但是兄弟姐妹间的关系也对行为有巨大的影响。比如,一个孩子可能天生反应强度低,性情温和,但是因为她姐姐脾气很大,经常吼叫,她很快就会跟她学,通过吼叫来表达需求。而另外一个孩子则有可能避

    开他兄弟姐妹的气质影响,而不是去模仿。

    需要好奇心和观察力才能理解气质在孩子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很难确定某种特

    定行为(比如哭闹)是来源于孩子的气质(反应强度),环境因素(噪音和拥

    挤),内部需求(饿了),某一发展阶段(两岁的孩子总是什么都想要),或者过

    往的经历(在购物车里待得不舒服)。行为就像一个拼图,当你一片一片拼起来,就会得到一幅丰富又复杂的孩子的画像。气质是这个拼图中关键的一片,经过一段

    时间的观察,你就能对孩子的行为有一些预测。

    发现和接纳个体差异

    任何一种健康关系的关键要素都在于接纳对方的本来面目。当我们试图让别人

    符合我们对完美孩子、丈夫、妻子、母亲、兄弟姐妹或者朋友的认识,那么当他们

    没有达到我们的期待时,我们就会失望。当观察和了解到孩子独特的气质后,你才

    能根据孩子的需求,相应地调整你的回应、规则和期望。

    与之同样重要的是,了解你自己的气质以及你的气质跟孩子的气质是如何匹配

    的。看到你们的相似与不同会帮助你深入思考,减少你们之间的争执,也减少吼

    叫。

    了解你孩子的气质

    下面的练习是一个气质速查。想想你孩子平时的常规反应。如果你有伴侣或者

    帮助你看护孩子的人,可以和他或她一起,各自做一次这个速查。完成之前先不要

    讨论。然后,比较结果,看看你们看待孩子的方式是否一致。

    这应该会是一次很有成果甚至令人惊讶的交流。因为各自的性格和经历不同,父母双方看待孩子的方式往往也不一样。比如,如果你整洁有序、敏感、固执,主

    要负责孩子的日常照顾和管教,而你的伴侣活泼、灵活、好相处,主要负责周末带

    孩子玩,那么你们对孩子的评估肯定不一样。

    下面的练习总结了9种气质类型。记住,没有好的气质或坏的气质——人人都可能在自己身上展现出这些气质类型的某些方面。在最适合你孩子的数字上画圈。如

    果你不确定也别担心,可以猜一猜。做这个速查的过程也是擦亮你的“气质眼

    镜”,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过程。

    练习:对孩子气质的整体印象

    1. 敏感度

    你的孩子对于噪音、温度、光线、食物的味道以及物品的质感的敏感度如何?

    你的孩子对衣服的触感有特别的要求吗?她很容易不知所措吗?她会注意到环境中

    的微小变化吗?或者她对大部分事情的反应度都不高?(孩子可能会对某些事情比

    如噪音或触感的敏感度高达5分,而对其他东西则没那么敏感。)

    2. 活动量

    你的孩子是否总是精力旺盛,总是不停地在动?你的孩子是否很难安静地玩,总是更喜欢活动?或者你的孩子很安静,能够长时间参与不需要太多身体运动和语

    言的活动。(活动量大的孩子也能安静地坐着看电视或者参与特别有意思的事

    情。)

    3. 反应强度

    你的孩子是否会有很强烈的情绪反应?你的孩子是情绪外露还是比较内敛、圆

    熟,很难揣测?(反应强度高的孩子会满怀感情地体验到生活的高潮与低谷。)4. 适应性

    你的孩子能很快适应变化、转换以及面对与他的期待不同的结果吗?或者他很

    难接受新的常规和日程?当需要开始和结束一件事情时,你的孩子会很难做到吗?

    或者他很灵活,大部分时候能够跟着时间流程走?(低适应性的孩子天生擅长计

    划,他们对于事情发展过程的预估可能与你的想法不同。)

    5. 情绪本质

    大部分时候,你的孩子是开心愉快的,还是严肃的,更容易纠结于负面信息?

    (情绪有时也跟孩子的其他性格特征以及对环境的适应度有关。)

    6. 接近或回避性

    对于陌生人,新的情景、想法或者地方,你的孩子通常的第一反应是什么?他

    会立刻加入还是保持谨慎?(当谨慎的孩子感觉舒服时,他们也能适应陌生的地方

    和人。)7. 坚持度

    你的孩子是否会就算累了,或者你叫他停下来,他仍然坚持做一件事?或者他

    很容易烦躁和放弃?他能持续努力多长时间?(你的孩子也可能是对自己想要的东

    西比较执着,而对其他事就容易烦躁。)

    8. 规律或者节奏

    你的孩子通常每天都在同一时间吃饭、睡觉、醒来和便便吗?你孩子的行为容

    易预测吗?或者他比较多变,不好预测?(看看周末当你不像平常一样对他的日程

    有要求时,他是什么状态?)

    9. 注意力分散度

    你的孩子容易被声音或人分散注意力吗?如果有别的东西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他会容易忘记你叫他做的事吗?当孩子悲伤或者失控时,你能分散他的注意力吗?

    或者你的孩子能够专心于某件事,不容易被打扰吗?(容易被分散注意力的孩子往

    往也是感觉非常敏感的孩子。)注:这部分内容由Preventive Ounce(这是一家针对精神健康预防的非营利组

    织,1984年成立于美国加州——译者)的詹姆斯·卡梅隆博士(James Cameron,PhD)和大卫·赖斯博士(David Rice,PhD)授权刊载。此处使用的气质评估模型

    来自史黛拉·切斯博士和亚历山大·托马斯博士在“纽约纵向研究”中的成

    果。“整体印象”的概念来自威廉姆·B.卡瑞医学博士(William B.Carey,MD)和

    西恩·C.麦克德维特博士(Sean C. McDevitt,PhD)及其助手制作的气质问卷。这

    里提供的数值并不是为了替代对气质的完整评估(你可以从很多渠道找到完整评估

    的方法)。你将在本书的附录部分得到更多信息。

    了解你自己的气质

    当你选定了关于你孩子的全部9项特征后,请回到开头,再考察一遍你自己的气

    质。用一个不同的符号(三角或者方框)来选择接近你的气质的数字。

    关注你的自然状态,而不是你在工作中或者学校不得不呈现的状态。这么多年

    来,你已经学会了根据环境和家人的期待调整自己。但是,尝试思考你真正的个

    性。也许你生性活泼,但是你的工作要求你整天坐在电脑前。出于工作需要,你调

    整了自己,但是一到周末,你就想动起来。那么,你可能会在活动量部分给自己打4

    或者5分。

    用一些时间仔细思考一下你如何看待自己和孩子的气质。想想你们是否有冲

    突,以及在哪些方面可以相处愉快。对于任何你想要深入探讨的情境,可以问问自

    己:“气质与此有什么关系?”这是一个好机会,让你以从未有过的方式看待你和

    孩子的关系。你还可以为另一位家庭成员再做一次这个速查。这样你将逐渐构建一

    张很有用的家庭成员动力图。

    比如,当我最初认识到气质概念,并且做了这个速查后,我就更清楚地明白了

    为什么我女儿玛拉总是很难接受我和丈夫大声说话或争执。她比我们俩都敏感,我

    们的大声嚷嚷真的会带给她困扰。我想我家所有的孩子都害怕吼叫,但是越敏感的孩子受的影响越大。我丈夫是个演员,他并不认为自己严厉的声音算是吼叫,尽管

    家里所有人都这么觉得。他那时就会说:“我没有嚷嚷,你们想听听我嚷嚷是什么

    样吗?”

    透过气质眼镜,我也理解了为什么我急躁、快节奏的说话和行动对我的小女儿

    会是个挑战。卡瑞娜比我节奏慢,脾气更温和。她提醒我要慢下来,倾听,在开口

    之前给她把话说完的机会。这对我很有帮助,但是并不容易做到。

    也许你比较敏感,当你听到妻子和儿子吵架时,就恨不能从屋子里跑出去。他

    们俩也许并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但对你确实是很大的困扰。也许你的女儿很情绪

    化,当她想要将你拖入她焦躁的情绪时,你要么想逃跑,要么会冲她吼叫。

    花一些时间思考你的气质对家里其他人会产生什么影响。你也许会很惊讶,会

    找到一种新的方式来理解你们的关系。当我指导气质工作坊时,总会有人

    说:“哇!我从未想到我的孩子跟我那么像。难怪我们总有冲突,我们都太倔

    了。”或者:“看起来,我儿子跟我丈夫简直是一个模子做的。当初结婚时,我可

    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跟两个又焦虑又敏感的男人在一起生活。”

    你的孩子和你的气质的协调

    现在你对孩子的气质以及你们俩的气质如何协调已经有所了解,那么在不同的

    情景之下,透过气质眼镜,你就能确定该注意什么。我们有方法帮助孩子“拓

    展”他的先天气质,但是首先要放弃不切实际的期待。

    配合度

    你的气质与孩子的气质之间有可能适应得很好,也有可能适应得不好。适应不

    好时,就会更容易出现冲突与争执。而你身为父母,应该主动努力,推动良好的适

    应。

    “当个人的性格与能力,以及环境的要求和期待能够协调配合时,就可以促成

    健康有效的发展。”(切斯和托马斯,1986,12)当你根据孩子的气质调整他周围

    的环境以及对他的要求时,他就会更少出错,你也会更少生气。理解了气质与行为

    之间的关系,就能减少你或者孩子承受的指责和内疚。你还是会遇到很难调整的场景,比如要求一个适应较慢的孩子按时出门,或者让一个敏感的孩子置身于热闹的

    聚会。如果你知道孩子很容易沮丧,可以在他开始写作业的时候提供些帮助,帮他

    先从会做的功课开始,然后待在旁边看他需要什么。如果你也很容易沮丧,那你也

    许可以考虑雇一个人或者请一个亲戚每周几次来辅导孩子的功课。

    如果你了解了孩子的气质,就可以为将要发生的情况提前采取措施,帮你的孩

    子做好准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不断实践,你和你的孩子将能学会适应各种挑战。

    在学校会出现什么情况?

    当你考虑配合度时,也要考虑到孩子学校的环境。一个活动量很大的孩子被要

    求长时间坐着,那么他一定会烦躁不安,扭来扭去,这容易被认为有行为问题。如

    果把他转移到另一个不要求长时间坐着的课堂,因为期望值和环境非常适合他的气

    质,这些问题自然就会消失。而且,有的老师也会比另一些老师更灵活。

    如果一个敏感的孩子置身于又大又嘈杂的学校环境,因为环境带来的过度刺

    激,他很可能常常抗拒上学。也许你最终会发现,一大早冲他嚷嚷,让他赶快准备

    好去学校,并不能解决学校环境带给他内心的不适。如果能控制住你的脾气,退后

    一步来看,你就会有机会对孩子的行为有新的了解,并且看到需要对环境做出的改

    变。

    作者的教训

    我学会降低对孩子们的反应强度,一部分原因是看到了我的怒火和吼叫会对他

    们造成怎样的伤害。我感觉如果我想要教他们什么更好的方法,我自己得先做出改

    变。

    我儿子马特4岁左右的时候,一天有朋友顺路过来找我聊天,当时马特正处于很

    想活动但又不知道该干什么的状态。我跟朋友说话时,他不停地跑过来,要么问问

    题,要么要这要那。我试图把他支开,但他因为没有人陪他玩而十分不开心。最终

    他惹恼了我,我冲他大发脾气,而且,未加思索地打了他。我以前也冲他发过火,但是从未打过他,我看到了他的眼泪和脸上震惊的表情。我的朋友也很惊讶,匆忙

    地说“得走了”。我又尴尬又羞愧,我居然失去控制打了儿子,这真让人崩溃。

    这次经历给了我一个很深的教训。我的紧张感很多时候是人生的一种财富,但是作为父母,这也是我需要学会管理的气质。当年我还是单身妈妈时,压力曾让我

    冲大儿子发脾气,甚至打他屁股。这很不幸,但是我已经走出了那段生活。

    我并没有意识到马特的反应强度会刺激我的紧张感,也没想过在我专心跟朋友

    谈话前应该先把他安顿好。那天我发誓再也不打他,我做到了。然后我花了更长的

    时间学习如何降低自己的紧张感,不要让它发展到大吼大叫。后来,我学会了一句

    非常有用的话:“我现在感到非常生气,所以我需要冷静几分钟。我一会儿就回

    来。”

    气质对吼叫的影响

    气质在很多方面会对你的吼叫产生影响。注意那些符合你的情况的例子。通过

    气质速查表来了解你的气质、孩子的气质,触发吼叫的因素以及吼叫对孩子的影响

    四者之间的关系。

    ◎ 如果你有一个敏感型的孩子,你的吼叫对她的影响可能比对其他孩子的影响

    要大。

    ◎ 如果你的女儿是紧张型的,你可能会发现她几乎天天惹你发火,尤其是如果

    你也是紧张型。当你吼叫时,她的反应会更激烈。

    ◎ 如果你不爱动,又敏感,而你的孩子喜欢在屋子里跑来跑去,如果此时你刚

    好需要安静,这样的举动就很容易惹你发火。

    ◎ 如果你适应性强,你的孩子却需要缓慢的过程才能适应各种变化,那么你就

    常常会因为失去耐心而吼叫。

    ◎ 如果你热爱交际,那么你女儿的羞怯就足够刺激你吼叫,说出些令人后悔的

    话来。

    ◎ 如果你儿子情绪不佳,爷爷奶奶来的时候笑都不笑,那么老人一走,你的失

    望就会让你对他大叫大嚷。

    ◎ 如果你容易焦虑而你女儿十分倔强,那么当她想要什么东西而且绝不肯改主

    意时,你们之间就会出现争执。◎ 如果你处事十分随意灵活,就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你儿子总是坚持要知道什

    么时间该做什么事,尤其是不明白为什么每天都非要在相同的时间吃饭、便便和睡

    觉。而当你因此冲他发火时,他反而更加固执。

    如果你认真考虑过气质的不同,也许就会能够更加了解孩子的经历与处境。孩

    子们是如此努力地去了解周遭世界的运作机制,并且常常感到困惑、吃力,有时甚

    至害怕。看到这一点,你也许会对他们投以赞赏的眼光。

    而当你看到自己的错误、困扰、焦躁和缺乏经验时,对自己怀抱同情也十分重

    要。如果你能在心中接纳家庭成员各自的不同,你的脾气就会越来越少。

    不同的气质:玛雅和女儿安娜

    下面是玛雅为自己和女儿填写的气质速查表。她们在很多方面都有不同。你可

    以从下面这个故事看到玛雅如何利用速查获得的信息以及自己的观察总结出一套适

    合她的家人的方法。

    1. 敏感度

    2. 活动量

    3. 反应强度4. 适应性

    5. 情绪本质

    6. 接近或回避性

    7. 坚持度8. 规律或者节奏

    9. 注意力分散度

    玛雅本性敏感慢热。她天生需要独处的时间来为自己充电,晚上她也更愿意安

    静地待着。她是个幼儿园老师,她的工作让她在教室的时候能够比较外向,所以她

    的同事如果听说她认为自己害羞、谨慎和敏感,会十分惊讶。她爱整洁,有秩序

    感,有规律的日常生活更能让她感觉舒适,不过做了妈妈之后,这一点已经很难做

    到了。

    她的女儿安娜6岁,是个大嗓门,性情外露,总喜欢黏着妈妈。她又任性又不够

    专注,所以很难长时间玩同一个游戏。每天放学一回家,安娜就开始央求陪她玩游

    戏。玛雅要求女儿自己找点东西玩,因为安娜不依不饶(她非常坚持己见),要求

    很快就变成吼叫。安娜的另一个行为模式是她烦躁时会挑弟弟的毛病,这一部分是

    因为她希望来点儿刺激和互动。安娜的大嗓门和弟弟的哭闹对玛雅来说简直是种折磨,导致她又会大发脾气。作为有两个孩子的上班妈妈,她根本没有时间跑步或做

    运动,她感觉自己的情绪越来越糟糕。

    玛雅不能改变女儿的个性,但是她可以学到新的解决方法和策略来帮助自己减

    少吼叫。下面是几个例子。

    玛雅为自己从工作状态到陪孩子状态的转换做了准备。她让保姆多留一阵子陪

    她的儿子,她到学校接女儿,在回家之前陪她玩一个小时。有时她们会到附近的湖

    边跑跑步,吃点小点心,有时候会一起去农贸市场或者图书馆。

    单独和妈妈在一起的时间很好地安抚了安娜。回到家之后,安娜有一个妈妈帮

    忙做的时间表,这样她就能清楚下午和晚上会有什么事。周六妈妈给安娜报了个足

    球训练营,那段时间她会坐在草地上看她踢球,同时陪小弟弟玩。然后,安娜常常

    会被邀请到朋友家去玩,弟弟午睡时,妈妈就有时间休息一会儿。

    玛雅还开始利用定时器来帮助安娜学会等待,她告诉她:“我10分钟之后就能

    陪你玩。”安娜有个新录音机,她可以把自己唱的歌录下来送给爷爷奶奶听。当妈

    妈忙的时候,这件事让她很开心。她甚至会先在自己的房间练习,然后换好演出

    服。她也喜欢晚饭后为全家人演出。

    现在,她们之间的争执减少了很多,玛雅感觉更加放松,也更能够接纳安娜。

    玛雅也明白了如果不能够先照顾好自己的需求,就会积累愤懑,就很难享受和孩子

    在一起的感觉。她发现安娜的大活动量可以被引导到参与创意性的活动中去,这样

    让大家都感到愉快。如果妈妈能够提前考虑,准备一个舒适并能提供恰当刺激的环

    境,那么吼叫就少多了。

    由气质引发的较量

    你是否有时会感觉你和孩子各拉着一条绳子的两端,都在拼命拉扯,想要获

    胜。每次当你说“该写作业了。把这里收拾干净。该睡觉了。早上好,该起床了。

    快上车”的时候,孩子却无动于衷,坚持要按自己的方式做事。这时候你和他们的

    拉锯战一点也不好玩。

    这样的较量在家庭中很常见,并且经常导致吼叫、唠叨、威胁和惩罚。经常与孩子发生冲突会让你感觉精疲力竭。如果你总是拉锯战中力量最大最强壮的一方,孩子就容易与你疏远,感到挫败和无力,甚至变得叛逆。如果总是孩子获胜,他将

    学会拉得更用力,叫得更大声、更频繁,而你的怒火也将与日俱增。

    在较量中,每个人都固执于自己的立场、需求或者信念,不愿意倾听对方的意

    见或者寻找解决的办法。你也许会想:如果我不坚持正确的意见,就会显得软弱。

    如果我屈服,就永无翻身之日。我可不想做这样的家长。到最后,往往斗争的焦点

    已经被遗忘,大家关注的只是:谁会赢?

    曼尼和玛丽卡的故事

    你和孩子的气质可能是导致较量的关键因素。下面是曼尼和女儿玛丽卡的故

    事,他们俩都是个性强硬的人。

    曼尼开始准备晚饭,他在厨房喊:“玛丽卡,快5点了,你该开始写作业了。”

    玛丽卡的回答又是老样子:“再等一分钟,我要把画画完。”

    几分钟后,曼尼看到玛丽卡还在画画,并没有写作业。他想,这个晚上又会很

    忙乱,要完成作业,然后还要赶去上钢琴课。他的想法开始升级,觉得玛丽卡总是

    那么我行我素,都被惯坏了。他大声嚷道:“玛丽卡,我要你马!上!停下手里的

    事,开始写作业。按我说的做!不然你会后悔的!”

    玛丽卡回答:“好吧。”但是她并没有理会爸爸的要求,还是继续画画。她知

    道他会继续做饭,看新闻,然后才会回到房间,坚持要求她停下。她也特别想画完

    这幅画,这样可以带去学校给朋友们看。

    10分钟后,曼尼回到客厅嚷道:“我讨厌你总是这样不听我的。你必须现在就

    停止,否则你就别去上课了。你到底有什么毛病?”玛丽卡抬头看着爸爸,烦躁地

    坚持说:“我才不在乎我那个愚蠢的课呢。你怎么就不明白,我必须画完这幅画。

    我不明白为什么我的任何事都得是你说了算。”

    曼尼现在已经非常恼火了,他吼着:“够了,姑娘!在这个房子里,你就是不

    能想干嘛就干嘛。现在给我起来,到你房间去写作业,不许画画了!”他抓过她的铅笔和纸,继续吼:“画画又不能帮你得到大学学位。”

    玛丽卡低声嘟哝着:“我恨你。你是世界上最讨厌的爸爸。”玛丽卡的房间里

    有画画用的东西,所以她打算用晚上睡觉的时间把画画完。

    曼尼的个性是容易转移注意力,情绪反应度高,并且适应力很强。而玛丽卡则

    固执、很难转移注意力并且敏感。她不喜欢爸爸大吼大叫,但是往往很难不受他影

    响或者将他的要求置之不理。画画的时候,她非常专注。当玛丽卡不理会爸爸时,他的情绪就会激化,变得没耐心,好胜心也被挑了起来。他们俩对自己的目标都很

    坚持,但是对玛丽卡来说,把画画完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化解争执

    我想你一定已经替曼尼想到了一些与女儿相处时不引发争执的方法。他可以:

    ◎ 与玛丽卡面对面讨论时间表,而不是在另一间屋子里大声喊叫。

    ◎ 让她也参与意见,想办法能完成所有的事情。

    ◎ 倾听女儿的需求。

    ◎ 对她正在专心画的画给予积极的评价,然后制订一个计划让她能够在做完作

    业之后把画画完。

    ◎ 想办法降低自己的情绪反应,比如先暂停几分钟,想清楚自己的目标和优先

    级。

    当然了,相比被挑衅或被忽视的当事人,旁观者总是更容易看清形势,找到方

    法。但你也难免会迷失,看不清什么是最重要的事。尽管玛丽卡的坚持、不容易转

    移注意力以及她的创造能力强化了与爸爸的争执,但是这些特质也能帮她取得巨大

    的人生成就。如果曼尼对自己的性格有更多了解,他就能知道如何调理女儿倔强的

    气质,同时不用压抑自己的个性而把事情处理好。理解气质对于减少争执非常关

    键。

    如果你想要化解争执,气质并不是你需要看待事情的唯一角度。你也要看到自

    己和孩子所承受的压力水平。问问自己,你们中间是不是谁饿了?你们昨天睡得好吗?你们有时间放松和沟通情感吗?你或者孩子身上有没有发生什么事刺激了你

    们,将你们推向一场拉锯战?你有没有花时间倾听孩子,接纳他的感受,表达你的

    需求?

    我们将在第七章讨论避免争执的其他方法。推荐一本有助于深入理解争执的

    书:《孩子、父母和争执:赢在一生》(Kids,Parents,and Power

    struggles: Winning for a Lifetime,克里琴卡Kurcinka,2000)

    值得思考:我要定基调

    作为父母,你是定基调的人。你对孩子的反应让他知道自己该如何反应。你需

    要自我检查,确定你定的基调是你真正想要的。如果你的孩子无法控制情绪,那么

    最重要的是你要能保持平静。

    当你逐渐熟悉自己和孩子的气质,你就会开始明白什么状况会刺激你们。你也

    将认识到自己和孩子的力量所在。拓展你的个性,变得更加灵活有度,逐渐向你的

    孩子靠拢。不要不耐烦,给孩子几分钟让他做完游戏。就像一棵树,你既可以随风

    弯曲,也能在风暴中挺立。

    第二部分 减少吼叫的日常策略

    “对于任何人,我们能赠予的最宝贵礼物就是我们的关注。当我们的意识拥抱

    所爱之人时,他们就会如花般盛放。”

    ——一行禅师

    现在,你已经读完了第一部分的各个章节,对于自己为什么会吼叫以及吼叫对

    家庭成员的影响已经有了更多的了解。现在,你也已经准备采取关键步骤,改变自

    己的一些行为和反应模式。

    在这个部分,我们将探讨如何追踪你的吼叫,观察自己的模式,然后利用得到

    的信息,制订出你马上就可以采用并且能够每天使用的策略来减少吼叫。这些方法

    也能够帮助你在远期实现行为转变,同时你保持平静的能力也会增强。阅读后面这些章节的时候,你不要忘记孩子的独特气质,也需要常常参考第四

    章的内容。这样可以帮助你加深对气质如何影响行为方式的理解——无论是对你,还是对你的孩子。气质专家玛丽·西迪·柯尔辛卡(Mary Sheedy Kurcinka)提醒我

    们说:“与孩子相处就像跳舞——向前两步,向后一步,暂停,再开始。对舞步越

    熟悉,你就跳得越轻松。”

    随着时间推移,你一定会逐渐找到新的沟通、连接方式,并把事情做好。

    第5章 “吼叫这么容易就出口……我真能停下来吗?”观察

    和收集数据,为成功做准备

    每次轮到儿子洗碗的时候他不洗,我都会生气,大吼大叫。我能感觉到紧张的

    情绪从我脖子这里升起来,直抵喉咙。它就像被点燃的火焰,而我变成了一只准备

    进攻的喷火龙。有时候,我能在感觉到情绪紧张时离开,但大部分时候我都会发

    火。

    ——苔丝,12岁男孩的妈妈

    当你开始关注自己冲孩子吼叫的瞬间在做什么事,有什么感受时,别对自己太

    苛刻,你已经往正确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了解自己的感受、思想和反应的模式会

    为你提供基础信息,帮你制订有助于改变的策略。

    这些模式和信息十分宝贵。把自己看作是一位科学家:让好奇心和紧迫感指引

    你了解新信息和新的行事方法。

    追踪你的吼叫

    追踪法——在一段时间内注意你的吼叫触发器和你的反应,纪录发生的事情

    ——是改变行为的有效工具。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都在使用这个方法帮他们的客户

    达成目标。营养学家利用追踪法帮助人们减肥,财务顾问帮助客户追踪他们的开

    销,睡眠咨询师用追踪法帮助父母寻找新的睡眠规律和习惯,让孩子学会更好的睡

    眠。觉察到自己的实际状况是做出改变的基础。

    下面的例子是嘉比家经常出现的场景。嘉比有两个孩子。我们会看到追踪法如何帮助她学会尊重和沟通。

    嘉比的故事

    嘉比有两个儿子,一个4岁,一个7岁。大部分的早晨,她都会大叫大嚷,让孩

    子们穿好鞋去上学。两个男孩磨磨唧唧,完全无视她的要求,继续玩。她一边帮他

    们穿鞋,一边责骂他们没有做好准备,然后在最后一分钟匆忙把他们送出门。一天

    以这样的方式开始让人觉得很有压力。尽管她也不喜欢这样,但她觉得要想让孩子

    们按时上学,别无他法。

    当嘉比开始追踪自己的吼叫时,她看到早晨是她最困难的时间段。她得独自帮

    孩子们起床,做好上学准备,而她也知道应该头天晚上就把一些事情做好。但是晚

    上孩子们睡了之后,她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大部分时间,过了11点她就会筋疲力尽

    瘫倒在床上。

    嘉比的性格特点是注意力很容易转移,精力充沛,不在意规律,反应强度高。

    她的儿子们则在活动量、反应强度和敏感度上都是中等。小儿子的适应性很好,而

    大儿子的适应性很差。大多数早上,男孩们会在早餐后专心玩他们的火车。大儿子

    很难在妈妈叫停的时候就停下来,而小儿子则一切唯哥哥马首是瞻。

    穿鞋是一个信号,意味着他们得停止游戏去上学。所以,如果玩得正开心,他

    们自然不肯这么做。因为他们都不敏感,所以很容易对妈妈的吼叫置之不理。而她

    强烈的情绪反应似乎也对他们没有作用。

    嘉比开始看到自己卡在了一种惯例中。在追踪自己的吼叫时,她发现了从几个

    月前自己返回工作岗位后就开始的一种模式。在重新上班之前,她不用在家里忙来

    忙去,恨不得一次完成两件事,也没那么大压力。她现在还看到,在另一个房间里

    吼叫,就是暴风雨即将来临的信号。经过一些练习,在孩子们无视她“现在穿上

    鞋!”的指令之后,她能识别出自己升级的想法。

    嘉比的想法我们都不陌生:这两个被惯坏的小家伙,他们以为不理我就算了!

    我在他们那么大的时候,可喜欢上学了……他们这都是怎么了?为什么他们就不能听

    我的话,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呢?怎么会有这么多负面想法,连嘉比自己都觉得惊

    讶。当她忙进忙出,想着自己就要迟到了的时候,她就会失掉所有的理智。她还注

    意到,在这种状态下,她更容易分心,常常会找不到钥匙或者手机。她感到头晕、紧张,这两个信号说明她在出门前得吃点什么东西。

    有一天,她深呼吸了几次,坐到床上,开始跟自己说话。她听见自己说:“他

    们还只是孩子,他们俩在一起玩得那么好,我真是个幸运的妈妈。”她又深深地吸

    了几口气,决定不再发脾气,到儿子的房间去看看,是否能做点儿别的什么。当她

    走进去的时候,孩子们玩得正开心。她坐在地板上,心平气和地看着他们,大约有

    30秒。这是他们都需要的时间。看到她,小儿子跳到她怀里,大儿子给她看新设计

    的火车。然后,她平静地说,该穿鞋了,等放学以后,她会很愿意更多地了解他们

    的火车的故事。她帮小儿子穿上鞋,大儿子自己穿。坐下来与他们连接,并不比冲

    他们吼叫花费更多的时间。之后她走出家门,觉得这一天一定会是美好的一天。

    追踪的用处

    在接下来的章节里,我们会进行更多细节的探讨:如何觉察你的感受和想法,采取措施改变你对孩子的反应方式。现在,你有机会像嘉比一样开始追踪你自己的

    触发器和反应模式。

    追踪是一种很棒的方式,可以增进你对自己习惯和反应模式的觉知与接纳,继

    而做出改变。如果你能够诚实地看待自己,并充满同情,我相信你一定能越来越少

    发脾气。

    练习:追踪你的吼叫

    使用下面的吼叫追踪表来追踪你的吼叫。你可以复印本书中的吼叫追踪表,你

    也可以将这个表格调整为自己喜欢的形式。比如你可能更喜欢用电子表格,或者更

    愿意用日记本来做记录。

    至少每周使用一次这个追踪表,用得越多越有助于你收集信息。如果你对追踪

    有抗拒心理,可以考虑先只专心做一天,之后找一天再次尝试。如果整个追踪的过

    程让你觉得有很大负担,可以一次只专注于其中的一个步骤,习惯之后再增加新的

    步骤。

    1. 确定一个开始追踪的日期。准备好表格复印件或者其他任何你想要的资料。2. 在吼叫发生的当天记录这个追踪表,这样你就能准确记下发生的事情。也许

    你可以立刻开始记录,也许要等到孩子们睡觉以后,也许在他们写作业或者玩的时

    候你能有几分钟时间记录。如果家里的另外一位父母也有吼叫的问题,看看他或者

    她是否愿意也来做这种追踪。吼叫追踪表

    注:这个追踪表的部分想法来源于《当怒火伤害了你的孩子》(麦凯等著,1996)。

    詹姆斯如何利用吼叫追踪表

    你在第四章中读到过詹姆斯的故事,他在2岁女儿吃饭的时候冲她吼叫。尽管詹

    姆斯已经意识到他发脾气的部分原因来源于自己童年的经历,他还是需要更多工具

    来找到回应女儿的不同方式。下面的例子告诉你詹姆斯是如何填写他的吼叫追踪表

    的。

    第一步:记录事件

    从记录简单的事实开始。它们是非常有价值的线索。就像拼图的碎片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3366KB,1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