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21
编号:4865
水平思考:如何开启创造力.pdf
http://www.100md.com 2020年4月20日
第1页
第9页
第14页
第27页
第45页
第150页

    参见附件(3192KB,286页)。

     水平思考:如何开启创造力是一本教你更加清晰思考的书籍,书中从大脑的工作方式谈起,帮助你了解思考中的运作原理,让你能够有一套独特的思考法,从而提升想事的方法。

    内容介绍

    水平思考是一种开启创造力、打破僵化的固有思维模式、拓展思路、培养创新思维的思考方法。与强调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垂直思考不同,水平思考容许暂时地犯错,包容多种方案的存在,不是一味地追求正确性,而是追求丰富性,不是完善旧观点,而是提出新观点。

    书中提供了一套水平思考的方法、工具、步骤,还包含了充满趣味性的例子,帮助我们在实践中反思自己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固有感知和做事方式,通过对信息进行重组,发现创新性的、有效的新方案。

    作者简介

    [英]爱德华·德博诺(Edward de Bono)

    英籍马耳他人,哲学、医学、心理学博士,剑桥大学思维基金会主席。

    他被誉为20世纪人类思维方式革命性变革的缔造者,欧洲创新协会将他列为历史上对人类贡献大的250人之一。德博诺这个名字已经成为创造力和新思维的象征。“水平思考”(Lateral Thinking)一词被收入专业的《牛津英语大词典》。

    书籍主目录预览

    0.关于本书

    1.大脑的工作方式

    2.水平思考与垂直思考的不同

    3.对水平思考的态度

    4.水平思考的本质

    5.水平思考的应用

    6.技巧

    7.生成多种方案

    8.挑战假设

    9.创新

    10.暂缓判断

    11.设计

    12.主导思想和关键因素

    13.分解

    14.反转法

    15.头脑风暴

    16.类比法

    17.入手点和关注区域的遢

    18.随机刺激

    19.概念、分割、两极化

    20.新词PO

    21.顺畅带来的阻塞

    22.描述、问题解决、设计

    水平思考:如何开启创造力截图

    书名:水平思考:如何开启创造力

    作者:【英】爱德华·德博诺

    译者:王瑶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4-30

    ISBN:978-7-300-25451-7

    价格:58.00元目录

    CONTENTS

    推荐序 洞察力创新:看见“看不见”

    序

    前言

    0.关于本书

    1.大脑的工作方式

    2.水平思考与垂直思考的不同

    3.对水平思考的态度

    4.水平思考的本质

    5.水平思考的应用

    6.技巧

    7.生成多种方案

    8.挑战假设

    9.创新

    10.暂缓判断

    11.设计

    12.主导思想和关键因素

    13.分解

    14.反转法

    15.头脑风暴

    16.类比法

    17.入手点和关注区域的选择

    18.随机刺激

    19.概念、分割、两极化

    20.新词PO

    21.顺畅带来的阻塞

    22.描述、问题解决、设计

    结语推荐序 洞察力创新:看见“看不

    见”

    朝一个方向看得再远,你也未必能看到新的方向。一道大门,任谁

    都能发现,可是一道曲径通幽的小门也许能引领我们看到新景色。总是

    走在老路上,未必能到达新的地方。

    所以,如果机会没来敲门,那就创建一扇门!在同质化现象越来越

    普遍,差异化越来越小的时代,我们将如何规划,以寻找新机会、拓展

    新领域、建构新的独特价值呢?这意味着设计,意味着创造,意味着新

    思路。所以“思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关键,而“创新”与“创

    造”也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因为这种能力是引领者和追随者的分水

    岭。

    然而,不论是孩子还是成人,我们在学校乃至企业,很少单独把思

    维,或者创新思维作为独立的课程和训练进行系统学习。然而现实却

    是,越是重要的岗位就越需要思考,越是困难的地方就越需要创新。当

    下,思维模式的升级已经成为一个常态。创新,不再是旧式的头脑风

    暴,不再是艺术家式的灵感突降,而是饥渴地寻求系统的思考方法和步

    骤,获得新的价值。

    那么,本书所介绍的水平思考可能就是帮助我们洞察创新、拓展思

    路的方法。“水平思考法”(Lateral Thinking,又译为“横向思维”),是

    爱德华·德博诺(Edward de Bono)博士于1967年在心理学、生理学和哲

    学的基础上,设计的一套思维工具。它让我们看到,突破性的创意并不

    一定只是因为运气或偶然。创新也并不总是一种天赋,而是一种可以学

    习的技巧。本书中,德博诺博士主要从大脑的模式、水平思考的必要性、水平

    思考的方法论三大方面,以简单而深入的方法,以生动而有力的诠释,让我们对创新有一个全新的认知——它是我们的核心能力,可以通过学

    习提高,要经过刻苦的努力和锻炼,练就我们的思考肌肉。

    首先,德博诺博士对人们的思考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大脑是

    基于信息建立模式系统的观点。举例来说,孩子们经常问“为什么天是

    蓝的?”“为什么我是女的?”“为什么青蛙是蝌蚪变成的?”通过探索,孩子们在无拘无束地感受、体验、观察着这个世界。慢慢长大了,孩子

    们又会问“为什么不”了。例如,“为什么不让我玩游戏?”“为什么不让

    我吃汉堡包?”“为什么不能先去玩再写作业?”这个时候,他们会质疑

    大人给予他们的约束和要求,甚至还去挑战“权威”。再长大一些,他们

    便进入了会回答“因为”的年龄。教育和经验都致力于给出正确的答案,却不致力于培养独立的思考和探索能力。越来越多的“标准的盒子”框住

    孩子们的挑战和质疑。慢慢地,他们也认为:“好吧,事物本来就应该

    是这个样子吧。”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信息、更多的经验,促进大

    脑的模式系统逐渐形成,而突破模式的创造力的火花可能越来越微弱

    了。

    正因为如此,德博诺博士接着论证了水平思考的必要性,提出水平

    思考就是改变模式、突破模式的方法。他将思维方式分为两种类型:一

    种是“垂直思考”,以逻辑与数学为代表的传统思维模式;另一种是“水

    平思考”,其核心是提供一套有意识的、系统创新思维的方法,培养人

    们对于创造力的态度,赋予人们有效的思考工具,进行更高效而富有建

    设性地思考。水平思考与垂直思考的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在运用垂直思

    考时,逻辑控制着整个思维,而运用水平思考时,逻辑只是处于待命状

    态,提供了一种“有方向的混乱”,在思考的整个过程中,我们的逻辑思

    维随时待命,从产生的各个创意中做出最终的评判和选择。可以看到,水平思考旨在鼓励我们打破常规的思考习惯,不过多考虑事物的确定

    性,转而去考虑多种选择的可能性;它关心的不是完善旧观点,而是提

    出新观点;它不一味地追求正确性,而是追求丰富性。以此,将我们的

    经验和信息进行重组,形成新的洞察力。

    当然,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提供了水平思考的方法、工具、步

    骤。德博诺博士指出,我们希望达成的改变,往往要经历辩论和冲突等

    外部环境产生。但这种方法并不能使改变从根本上发生。于是,水平思

    考的方法可以使我们通过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洞察和重组,有方向有步骤地产生新想法,改变自己的旧观念,改变原有的感知和做事方式,真

    正从自身和内在发生改变。不论是引入“关注点”聚焦创新的方向,还是

    利用“随机刺激”产生新颖的主意,再或者是运用创新的功能词“P.O.”进

    行颠覆式的大胆创意,打破固有的思维,驯化疯狂的想法,都是在重构

    我们的认知,形成新的洞察力,带来真正的改变。想想看,我们的大脑

    不限于记录信息、应用信息,还能通过洞察和重组信息产生新观点,这

    种能力提升,对个人或组织乃至整个人类来说其价值不可估量。

    德博诺博士在应用水平思考工具以及水平思考能力的训练中,还强

    调了以下三个重点:

    第一,智力是一种潜能,每个人都有,但是思考则是一项操作性的

    技术,它可以通过学习获得。思考是人类最根本的资源,而我们对思考

    方法的追求永无止境。不论我们已经有多好,我们总想变得更好。所以

    思考的目的是使我们变得更好。因此,培养思考的意愿,尤其是培养创

    新思维的态度尤为重要。德博诺博士在书中首先把水平思考(Lateral

    Thinking)称为“水平思考态度”(Lateral Attitude)。德博诺博士提醒我

    们:如果头脑固执,不能改变,那么长头脑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所以,本书中,他建议要以积极的态度、延迟的判断对待创新的想法。如果一

    开始就否定,那么批判就像久久不能散去的乌云,令人压抑,那就没有

    人愿意或者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了。因此,创新思考的训练是让我们点

    燃创造力的激情,通过想法、态度和工具的辅助让我们打破自己固有的

    思考模式,跳出原有思考的束缚,为找到机会,解决问题,持续改善打

    开思考的窗户,擦亮探索的眼睛。

    第二,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学习变得富有创造力,但是我们需要思考

    的工具为我们助力,为我们提供指引。通过本书中有步骤的水平思考的

    训练,人们可以进行系统性的、有方向性的、纪律性的按需创新或者定

    制化创新。通过运用水平思考的工具,我们首先产生更多的主意,开拓

    视野,打开感知的角度,之后再去收获高质量的主意。

    我记得,有一家啤酒公司,在一次水平思考训练刚刚开始的时候,大家想出了节省包装成本的20个主意,但是一看市场总监,他还是眉头

    紧锁,因为实际上这些主意并没有什么新内容。但是当大家用“挑战现

    状”和“重新设计”的创新方法产生了100多个替换方案的时候,市场总监

    的眼睛亮了起来,也开始频频点头。最后,在众多的想法中,他们筛选

    出其中的一两个主意进行实施。基于多样性的创新产出,最终诞生了高

    质量的落地想法,这种方法让市场总监感到非常满意。第三,工具的应用有一个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的操

    练,才能做到熟能生巧,得心应手。德博诺博士在书中屡次强调,在工

    具的教学中仅靠鼓励和赞美有时并不能带来提高,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给

    出明确的步骤,具体指引学习,通过刻意训练,不断强化思考的力量,才能逐渐掌握对工具的认知和应用。本书中,德博诺博士基于水平思考

    的方法,几乎是手把手地提出了细化的讲解、设计、指导、训练、反

    馈、再训练的流程,让我们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所以,德博诺博士建议,我们应该按照这一流程进行规范化思考,不再坐等灵感乍现,而是把注意力引导到创新的思考上来,即便运用现

    有的知识和经验,也能针对问题的核心产生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但

    是,这样的能力必须通过刻意的训练才能获得,我们的思维才能得到指

    引。否则,再大的潜力也不一定知道该如何发挥。

    思维的质量决定了未来的质量。但是思维需要工具指引,指引需要

    方法训练。德博诺博士曾经举过一个形象的例子:一个人的双手被捆住

    了,脚边放着一把小提琴。那么,仅仅把他的双手解放出来,他就一定

    能拉小提琴吗?还要看他是不是有拉小提琴的能力,是否掌握了拉小提

    琴的技巧。创新思维也是如此,不是说我们被赋予了自由,就一定会创

    新,能创新。我们还需要创新思维的方法论和工具,并且需要努力地训

    练,才能成长。试试“水平思考”的方法吧,希望它可以让我们突破固有

    的模式,建构新的洞察,拓展新的方向,寻求新的角度,开辟一扇新的

    大门,设计一条向前的路,使我们真正能够看见以前没有看见,或者即

    便看见却没有感知到的新景色。

    王琼

    德博诺(中国)认证讲师

    《六顶思考帽》、《水平思考》课程首席讲师序

    本书可用作学习的教材,也可用作拓展知识的业余读物。传统教育

    向来强调垂直思考,这种思考方式虽然有效但并不全面,垂直思考是选

    择性的,缺少了创造性思维方式包含的“创造”特性。近年水平思考方式

    越来越被重视,但即便其创新的可取之处已被认可,激发创新思考的方

    法却仍然有限和含糊,缺少经过深思熟虑的实用方法。本书所探讨的就

    是利用信息来激发新创意或对已有知识体系进行重构的水平思考过程。

    水平思考可学习、可练习、可应用。和数学技能一样,水平思考技能同

    样可以习得。

    水平思考变得日益重要,很多老师都在寻求教授和引导学生水平思

    考的实用方法,本书正是他们的福音。书中提供了练习水平思考的机

    会,同时也解释了相关流程。老师可自行决定如何使用本书,也可以以

    本书为基础来设计课堂作业。

    学校教育全面推广创新实践仍需要一定的时间,有些家长不愿意被

    动地等待。他们希望在家庭教育中引入水平思考,作为对学校教育的补

    充。

    值得强调的是,水平思考和垂直思考两种思考方式并不是对立的,垂直思考和水平思考都必不可少。垂直思考的用处也很大,但要融入创

    新并避免僵硬才能更大限度地发挥效用。有朝一日学校一定会完成这项

    工作,但在此之前有必要先在家庭教育中推广水平思考。

    阅读本书时不能一口气读完,而是要循序渐进,花上几个月甚至几

    年的时间认真琢磨。因此,书中的很多原则会反复出现,这样才能保证

    主题完整,避免仅仅掌握一些零散的技巧。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要切

    记:实践比理解重要得多。前言

    水平思考与洞察力、创意和幽默密切相关。四个过程的基础是相同

    的。但洞察力、创意和幽默可遇不可求,水平思考则是刻意的过程。它

    和逻辑思考一样,也是一种使用大脑的特定方式,但两种方式区别很

    大。

    文化是很多知识、思想的合集,而教育则是把这些知识、思想传输

    给他人。两者都需要不断地进化、更新,做到与时俱进。冲突是改变观

    点的唯一途径,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第一种方式是两种对立观点的正面

    交锋,一种观点压倒另一种观点,占据主导地位,后者被压制却并未被

    改变。第二种方式是新信息和旧的观点之间发生冲突,旧的观点最终被

    改变。这是一种科学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生成新信息以得

    到新观点,放弃旧的观点,其实这不仅是科学方法,也是人类获取知识

    的方法。

    教育所基于的假设是,一个人只有不断地获取更多信息,才能将其

    整理为有用的信息。我们为此发明了多种信息处理工具,包括用数学来

    扩展信息、用逻辑思维来提炼信息。

    如果能以客观的方式来评估信息,利用冲突来改变观点的方法就能

    有效发挥作用。但如果只能通过旧观点来评估新信息,“冲突方法”就是

    无效的。旧观点非但不会改变,反而会得到强化,进而变得越发顽固。

    要改变观点,最有效的方式不是借助外部冲突,而是从内部重新梳

    理对现有信息的洞察。在无法客观地评估信息时,洞察是在谜之环境下

    使我们改变观点的唯一有效方法。即便在科学的环境下,有能力客观地

    评估信息,重新整理大脑中对信息的洞察也能带来巨大飞跃。教育不光

    要教会人们如何获取信息,还教会人们利用已获取信息的最佳方式。如果大脑中的观点领先于而不是落后于外部的信息,就能带动飞速

    发展。但我们并没有处理脑中的洞察的实用工具,只能不断地获取信

    息,寄希望于洞察力在某个阶段自动降临。水平思考其实是一种处理洞

    察力的工具。

    洞察力、创意及幽默之所以难以捉摸,是因为人类的大脑十分高

    效,它能从周围环境中总结模式。模式一旦形成,大脑就能辨别模式,对模式做出反应,并运用模式。而模式也会在不断运用中得到进一步巩

    固。

    模式运用系统是一种高效的信息处理方式。模式一旦形成,就会形

    成某种代码,而代码系统的好处就在于,人类只要获取足以确定代码的

    信息就可以识别相应模式,这就好比利用书目编号来调取图书馆中某个

    主题的书籍。

    在讨论中将大脑理解成某种信息处理机器(如电脑)确实会更方

    便,但大脑不是机器,而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信息可以

    自己组织成某些模式。大脑这种自我组织、自我最大化的信息系统很擅

    长创建模式,这也正是大脑的高效之处。

    这种模式化的系统有很多好处,但也有很多局限性。在这样的系统

    中,将不同模式组合起来或增加新的模式是很容易的,但很难将模式进

    行重组,因为模式控制人的注意力。洞察力和幽默都涉及模式的重组。

    创意虽说也涉及重组,但更强调打破模式的局限性。水平思考不只是重

    组和打破,还包含新模式的激发。

    水平思考与创意密切相关。但创意通常只是描述结果,水平思考则

    是描述过程。对于结果,我们只能羡慕,但对于过程,我们却可以学习

    与运用。有观点认为创意是神秘的,包含了天资及众多无形因素。这种

    观点在艺术界是合理的,因为在艺术领域,创意涉及美学鉴赏力、情感

    共鸣、表达天赋。但它并不适用于其他领域。人类越来越将创意视作变

    革与进步的关键要素。随着知识和技巧越来越容易获得,人类开始认为

    创意的价值凌驾于两者之上。为发挥创意,人类必须剥掉这层神秘的外

    衣,将创意视作一种使用大脑及处理信息的方式。这也正是水平思考的

    意义所在。

    水平思考在于生成新想法。奇怪的是,有人认为新想法必须与技术

    发明相关,但实际上技术发明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方面。新想法涵盖各个领域的变化与进步,从科学到艺术,从政治到个人幸福。

    水平思考还在于挣脱旧观点的概念牢笼。水平思考能带来态度和方

    法的转变,引导人类脱离固有想法,以一个崭新的角度看待事物。从旧

    观点中解放出来并催生新的观点,是水平思考的两个方面。

    水平思考和传统的垂直思考差别很大。垂直思考时,我们要按顺序

    逐步推进,每个步骤都必须合理。两种思考方式差异很明显。例如,在

    水平思考时,人们不是因为信息本身而使用信息,而是因为信息能带来

    的结果去使用它们。在水平思考的过程中,我们可能需要在某个阶段故

    意犯错,才能得到正确的方案;而在垂直思考(逻辑或数学)中,这种

    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水平思考时,我们会故意寻找无关信息;而垂直

    思考时,我们则只筛选出相关信息。

    水平思考无法代替垂直思考。两者相辅相成,都是有用的。前者是

    创造性的,而后者是选择性的。

    垂直思考中,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合理步骤得出结论。因为步骤正

    确,人们对结果的正确性有一种盲目的自信。但无论路径多正确,出发

    点都是某种感性的东西,这一出发点影响了过程中所使用的基本概念。

    例如,感性的东西容易产生明显的分歧和极端两极化,之后的垂直思考

    过程只能基于以这种方式产生的概念来展开。这时就需要水平思考,因

    为感性的东西本身是垂直思考无法企及的。水平思考还能动摇对刻板结

    论的盲目自信,不管得出结论的方式看起来多么可靠。

    水平思考能提升垂直思考的效果,而垂直思考能进一步拓展水平思

    考所生成的想法。不断在一个地方深挖和换个地方挖坑是两件事情。垂

    直思考相当于沿着同一个坑深挖,而水平思考则相当于换个地方挖坑。

    人们过去曾经一味地强调垂直思考,这让水平思考教育变得越发重

    要。仅凭垂直思考,不仅无法实现进步,而且可能是危险的。

    和垂直思考一样,水平思考也是使用大脑的一种方式,是大脑的习

    惯和态度。垂直思考时可以运用特定技巧,水平思考也一样。本书之所

    以在一定程度上强调技巧,是因为它们实用,不是因为它们是水平思考

    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平思考能力的培养不能只靠意愿和听课,还需要练

    习所需的实际环境及必要的技巧。随着人们对技巧的理解不断加深以及

    对技巧的使用越发熟练,水平思考这种思考习惯和态度会得到持续发展。人们还可以在实际中应用这些技巧。

    水平思考并不是什么神奇的新体系。人们利用水平思考来创造成果

    的例子一直都有,天生倾向于水平思考的也大有人在。本书的目的就是

    向读者展示:水平思考是思考的基本组成部分,这种技能是可以培养

    的。除了在为了获得洞察力和创意时应用水平思考,我们完全也可以在

    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应用水平思考方法。

    思考的目的是收集信息并尽可能充分地利用信息。由于大脑倾向于

    创建固定的概念模式,我们只有找到一些方法来对旧模式进行重构,更

    新,才能充分地利用新信息。传统的思考方式教会我们如何完善模式并

    确立其合理性,但只有同时知晓如何创建新模式并摆脱旧模式的控制,才能充分利用可得的信息。垂直思考是证明或发展概念模式,而水平思

    考则是重构已发展出的模式(洞察力)并激发新模式(创意)。虽然水

    平思考和垂直思考相辅相成,两种能力都不可或缺,但传统教育总是在

    一味地强调垂直思考。

    作为一种自我最大化的记忆系统,大脑活动的局限性决定了水平思

    考的必要性。0.关于本书

    本书不是为了介绍一个新课题,也不是为了让读者了解某个领域的

    最新进展,而是供读者使用。读者可以用在自己身上,老师也可以用在

    学员身上。年龄

    书中介绍的都是基本流程,适用于所有年龄和所有教育程度的群

    体。我曾将最初级的演示用在计算机程序员等人群中,而这些人并没有

    觉得浪费时间。越是见多识广的群体,就越善于透过具体的演示方式总

    结过程。年龄偏小的群体可能只会注意题目本身,而年龄偏长的群体则

    会更关注题目背后的要点。较简单的题目适用于所有年龄的群体,而较

    复杂的题目可能只对较年长的群体有用。

    年龄偏小的群体中,视觉形式明显比语言更有效,因为儿童总在试

    图用视觉方式表达,同时也试图理解用视觉方式表达的东西。

    水平思考过程对从七岁的孩子一直到大学生群体都适用。这个群组

    的年龄跨度似乎很大,但水平思考过程原本就和逻辑思考一样基础,这

    种适用性明显并不局限于特定的年龄段。同样的道理,水平思考也适用

    于各种独立学科,它的应用甚至比数学更广泛。无论一个人学的是理科

    还是工科,是史学还是文学,都能运用水平思考。正是因为这种普适

    性,阅读本书不需要有任何特定的学科背景。

    一个人从七岁开始就应该尝试培养水平思考倾向并将其作为一种思

    考习惯。本书介绍的理念能否实际应用于某个年龄段的群组,从一定程

    度上取决于老师是否有经验以适当的方式展示书中的内容。老师在这方

    面常犯两种错误:

    1.想当然地认为每个人都会水平思考,不用细细讲解。

    2.想当然地认为水平思考是一门特殊学科,对一些人不适用,没有

    帮助。

    本书中实践的部分越往后越复杂(这部分内容与为老师准备的背景

    材料是分开的)。整体来看,第一部分实践材料适合七岁的儿童,而后

    续部分则适合所有年龄层。但这并不意味着第一部分只适合儿童或后续

    部分只适合成人,而是意味着总有办法将水平思考的态度清楚地解释给

    任何年龄层的人。形式

    和逻辑思考一样,水平思考也是一种有时可运用某些技巧的一般思

    考方式。但是,水平思考的教学,最好能在正式环境下使用特定的材料

    和练习来教授,这样才能促进水平思考习惯的养成。如果没有正式环

    境,当事人就只能在水平思考发生时得到些许的鼓励和表扬,这两个过

    程对习惯培养都没太大帮助。

    为水平思考教学留出固定时段,比尝试在其他科目教学过程中穿插

    介绍相关原则明显更有效。

    如果水平思考不得不和其他科目教学穿插在一起,老师应该在整个

    课时中抽出固定时段(即便主题是一样的,也应该与课程的其余部分区

    分开)。

    只要每周抽出一小时,就足以培养水平思考倾向(读者也可以凭喜

    好称其为创意思考倾向)。

    本书的实践部分包含几方面。我不建议读者按每节课一章的速度逐

    一学完,因为这种学习方法没有任何效果。读者应该反复运用每章的基

    本框架,直到熟练掌握整个流程为止,可以用几个课时甚至几个月的时

    间来学习一章。整个学习过程中使用的基本材料虽然在不断变化,但训

    练的水平思考过程是不变的。熟记每个流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应用水

    平思考。在培养水平思考倾向的过程中,深入练习一种技巧或者是简单

    练习所有技巧的难易程度是一样的。

    这些技巧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真正重要的是技巧背后的思考方

    法。但仅凭他人鼓励和自身意愿是不够的,因为想要培养一种技能,必

    须要有练习技能的正式环境和可用的工具。要掌握水平思考技能,最好

    的方法就是掌握运用水平思考相关工具的技能。材料

    本书收录的很多例子看起来简单、不真实。确实如此。因为我使用

    例子的目的是清楚地呈现思考过程的一些要点,不是为了教学,而是为

    了鼓励读者深入审视自然的思考行为。寓言和传说的实际内容远不如其

    要传达的中心思想重要。同样的道理,我也希望能通过简单的例子来阐

    明重要的观点。

    遗憾的是,大脑并没有所谓的开关。我们无法在处理重要问题时使

    用一种思考模式,处理次要问题时再切换到另一种模式。

    无论问题的重要程度如何,大脑的思考系统都会按同样的方式运

    行,这是人的大脑的特性。在重要问题上,大脑的思考过程可能会受情

    绪因素的影响,这些情绪在处理次要问题时不会出现。但情绪影响的唯

    一结果,就是思考的过程变得混乱。也就是说,大脑在处理次要问题时

    的缺陷与在处理重要问题时的缺陷是一样的。

    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简单而虚构的题目能以简洁易懂的方式

    交代清楚流程。我们能从题目中提炼过程,就好像透过代数式中的各种

    符号总结出数量关系一样。

    很多题目采用的都是视觉甚至是几何符号。我特意这样安排,是因

    为使用语言表述可能会引起歧义。词汇本身就是对信息的提炼与固定。

    在讨论思考流程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回归情境本身,因为描述性语句中

    的用词隐含了描述者的视角,已经从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思考方式的影

    响。想要尽可能贴近原始情境,避免思考方式的影响,最好的方法就是

    采用视觉和几何符号来呈现,因为这两种符号更明确,处理起来也更简

    单。语言表述不仅涉及视角和用词的选择,而且含义上的微妙之处可能

    会造成误解。而视觉呈现则不具有任何意义。情境就摆在那里,对每个

    人来说都一样,即便他们后续采取的处理方式可能会有差别。

    如果读者能理解虚构的符号演示所阐释的原则,并按推荐流程多加

    练习,就可以开始处理实际问题。这就像在数学的学习中通过数字、符

    号及人为的问题来掌握数学的基本原理,再将这些原理应用到重要问题

    上,是一个道理。本书提供的材料非常有限,而且这些材料只用来举例。读者在阅读

    和学习水平思考的过程中必须自己补充材料。

    视觉材料

    读者可以收集与使用下述素材。

    1.在递进式摆放卡片的环节,读者可以自己设计卡片的形状,也可

    以构思如何通过其他方式来阐明同一个原理。此外,如果你是老师,还

    可以鼓励学员自己设计新图形。

    2.可以从报纸和杂志上剪取照片或图片。这些素材在培养用不同方

    式看待和解读情境的能力的环节能派上用场。当然,对图片的说明性文

    字要事先去掉。为方便使用,还可以将图片粘贴到硬纸板上。如果一份

    杂志上有好几张有用的图片,可以多买几份以供长期使用。

    3.学员自己就可以提供动态场景或人物的速写。一名学员提供的速

    写可以作为其他人的素材。速写的复杂度或准确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

    其他人观察画面的方式。

    4.在用图纸来呈现设计的环节,可以将图纸保存好,用作现有及未

    来学员的素材。

    语言材料

    语言材料包括书面形式的文字、语音或录音材料。

    1.书面材料可从报纸或杂志中摘取。

    2.老师可以就某个主题写一篇观点明确的文章,用作教学活动中的

    书面材料。

    3.学员针对某个主题完成的短文也可用作书面材料。4.语音材料可从广播节目、广播节目录音或模拟演说录音中摘取。

    5.语音材料也可由学员自己提供,教师可以让学员谈一谈对某个主

    题的观点。

    问题材料

    问题适用于鼓励谨慎思考。要让读者马上编出一个问题并不容易。

    问题可以分为几种。

    1.一般性的全球问题。如粮食短缺,这种问题明显属于开放性问

    题。

    2.较直接的问题。如城市的交通管控,这种问题都是学员能够直接

    接触到的。

    3.直接问题。这种问题涉及学员在学校的日常交往。如果确实是私

    人问题,最好的方式可能是采用第三人称叙述的方式。

    4.设计与创新问题。这种问题对成果有明确要求,通常涉及具体物

    品,但也有可能涉及组织管理或观点。例如,你会如何管理一家超市或

    幼儿看护中心?

    5.封闭性问题。这种问题有明确的答案。只要找到答案,按照固定

    的方式来采取行动,就能解决问题。这种问题可能是实际问题(如怎样

    搭晾衣绳),也可能是虚构问题(如怎样在明信片上挖一个足够脑袋伸

    进去的大洞)。问题的来源有很多:

    ●大致扫一眼报纸就能发现很多全球性或较直接的问题(如罢

    工)。

    ●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诸如如何改善铁路服务效率)。

    ●学员本身也可以提出问题。老师可以向学员征集问题,然后

    将问题整理到一起。●构思设计问题时,可以随便选一种物品(如汽车、餐桌、书

    桌),然后思考如何改良它。将过去通常是手工完成的任务交由机

    器来完成,或者是寻求一种更简便的完成该任务的方式。在这个过

    程中往往会出现复杂的设计问题。

    ●封闭性问题很难找。这种问题首先要有明确的答案,而且寻

    找答案的过程要有一定难度才有意思,找到答案时还要让人有恍然

    大悟的感觉。一些经典的问题可能早就被讲滥了。去找益智图书也

    不是好办法,因为这类图书中的很多问题讲的都是普通的数学技

    巧,和水平思考没有任何关系。设计封闭性问题有一种简单方法,就是挑选一些普通任务,然后限制起始条件。比如,如何不使用圆

    规画圆。用这种方法设计的问题,设计者应该自己先尝试解答,然

    后再给别人出题。

    主题

    有时候,我们只想思考某个话题,顺着这个话题(如杯子、黑板、书籍、加速、自由、建筑)深化和发展观点,不涉及任何具体问题或观

    点的表达。这种话题找起来很方便。

    1.观察周围环境,随便挑个物品,然后提炼出一个主题。

    2.浏览报纸,从报纸标题中提炼主题。

    3.要求学员提供主题。

    趣闻与故事

    想要阐明水平思考的思路,趣闻和故事是最好的途径,但找起来很

    难。

    1.可以从寓言集或民间故事中搜集(如《伊索寓言》《阿凡提故

    事》)。2.可以将亲身经历、他人的遭遇、新闻事件记录下来。

    材料集

    找到符合要求的素材看起来容易,但实际上并不简单。最好养成日

    常积累材料的习惯:新闻简报、图片、问题、故事、趣闻、学员提出的

    主题和观点都是很好的素材。只有平时注意积累,需要时才能信手拈

    来。我们可以借助使用素材的过程了解哪些题目最有用,还可以预测对

    题目的标准答案。趣闻、故事和问题要能凸显有关水平思考的要点。主

    题要保持中立性,要具体到能激发明确观点,宽泛到激发多种观点。图

    片要允许有不同的解读方式:一个男人拿着一盒牛肉罐头的图片符合要

    求;消防员灭火的图片则不符合要求;一位女士照镜子的图片可能有很

    多解读方式;警察逮捕犯人或士兵沿街道行进的图片也是如此。如果你

    自己就能想出来至少两种解读方式,那么图片肯定符合要求。

    相反,语言材料应尽可能明确。文章一定要观点鲜明,即使观点偏

    执也没问题。因为笼统而缺乏观点的评述并没有太大用处,只能为考虑

    某个主题提供背景信息。

    和数学等其他思维方式一样,阐明水平思考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抽象

    的方式。但最重要的是实际参与。我们可以从抽象的几何图形入手,然

    后再将过程应用于更实际的情形。不断回到简单图形上以关注过程这种

    做法很有效,因为如果我们一味地专注于现实情形,就会看不清原理的

    本质。另外,在考虑真实情形的过程中,我们思考问题时可能会过分专

    注于获取更多信息,而水平思考的重点,在于调整思路。水平思考的特殊性

    水平思考是思考过程的组成部分。因此,要将水平思考分离出来独

    立教学的想法似乎很不实际。但这样做也有道理,因为水平思考的很多

    方法和其他思考方法是对立的(这是由不同思考方式的功能决定的)。

    除非将水平思考和其他思考方式明确区别开来,否则可能会造成水平思

    考引起怀疑进而破坏其他思考方式教学成果的错误印象。如果能将水平

    思考和垂直思考区分开,我们就能避免这一误区,就能充分认识两种思

    考方式各自的价值。水平思考并不是对垂直思考的挑战,而是通过加入

    创造力从而提升垂直思考效果的一种方法。

    无法保证水平思考的独立性还会带来其他风险,那就是造成水平思

    考可以穿插在其他科目的教学过程中,不需要为其独立开设任何教学活

    动的错觉。实际上,这种态度大错特错。每个人都会想当然地以为自己

    一直在应用水平思考,也在鼓励大家应用。这种错觉很容易出现,但事

    实上,水平思考和垂直思考的本质截然不同,根本无法在教学中同时兼

    顾。而只在教学过程中稍微涉及水平思考是远远不够的。想要有效运用

    水平思考方法,我们首先要培养相关能力,而不是只将它看作一种备选

    的思考方式。本书章节安排

    每章都包含两部分:

    1.该章所讨论的方法涉及的背景素材、理论和本质。

    2.尝试并应用该章所讨论的方法会用到的实际练习。1.大脑的工作方式

    水平思考的必要性是由大脑工作的方式决定的。[1]

    作为信息处理系

    统,大脑虽然很高效,但也有特定的局限性。大脑的这些局限和其优点

    是密不可分的,因为大脑的局限和优点都是由大脑系统的本质决定的。

    想要剔除其局限性只保留优点是不可能的。水平思考,就是在保留优点

    的同时努力弥补其局限性。代码沟通

    沟通就是信息传递。想让某人完成某事,你可能会给对方详细的指

    令,明确地告诉他具体要做什么。这种做法虽然能保证准确性,但可能

    很浪费时间。如果能只告诉对方“去执行方案4”,那就简单多了,这一

    句话就代替了几页纸的文字说明。军事领域用代码表示某些复杂的行为

    模式,只要说出具体代码,就能启动整个行为模式。计算机也是同样的

    原理:将常用程序存储到命名好的文件夹中,只要输入程序名称就能启

    用整个程序。在图书馆找书时,你可以详细描述自己要找的书,提供作

    者、书名、主题、大纲等信息,或者,你也可以只提供这本书对应的馆

    藏目录代码。

    用代码沟通的前提条件是预先设定好模式,事先制定高度复杂的模

    式,然后编上代码名称。这样沟通时就不需要传输所有信息,只传输代

    码名称就够了。这种代码名称作为触发词,能用来确定并调取你所需要

    的模式。这种触发词可以是真实的代码名称,如影片名称,也可以是能

    让我们联想起其他信息的部分信息。例如,有人可能想不起来某部影片

    的具体名称,但如果他说:“你记不记得有部朱莉·安德鲁斯主演的片

    子?她在里面扮演一位在非洲照看孩子的家庭女老师。”影片剩下的信

    息呼之欲出。

    语言是最明显的代码系统,词语本身就是触发器。所有代码系统都

    有明显的优势,使用代码系统可以很轻松、省时省力地传递大量信息。

    通过代码系统,可以快速地识别出某种情形并做出适当反应,不需要核

    实所有的细节;也不需要等到情况充分发展,就能借助早期现象辨认情

    形进而做出适当反应。

    人们通常认为沟通是双向的:有人发出信息,有人识别信息。轮船

    桅杆上旗帜的排列方式是有意义的,知道代码就能理解其中的含义。但

    是,懂代码的人也会从派对或加油站随意排列的装饰旗子中提取出信

    息。

    沟通也可能是单向的流程,如与环境沟通。我们会从环境中收集信

    息,即使这些信息并不是有人故意放在那儿的。如果让一群人观察随机排列的线条,他们很快就会开始总结重要规

    律。他们坚信规律是刻意编排的,看似随机的排列实际上并不随机,而

    是隐含了特殊的规律。研究人员要求学员对响铃做出某种反应,虽然响

    铃的间隔是随机的,但学员很快就相信,响铃的方式是有规律的。

    用代码或预先设定的模式沟通,前提是要事先建立一个模式目录。

    这就好像图书馆要先整理好馆藏目录,读者才能用图书编码调取书籍一

    样。如前文所述,每种模式不一定要对应实际代码,模式本身的组成部

    分也可以用来代替整体。如果听到“约翰·史密斯”的名字就认出某人,用的就是代码名称。但如果在派对上听到他的声音就认出来这个人,用

    的就是模式的组成部分。图1-1中是两种常见图案,每个图案都被幕帘

    遮挡住一部分,但我们很容易就能通过露出来的部分判断出整体的图

    案。

    图1-1 通过部分判断整体图案大脑是模式制作系统

    大脑是模式制作系统。大脑这个信息系统的工作方式就是创建模式

    并识别模式。这种行为取决于脑部神经细胞的功能布局。

    大脑之所以能在与环境的单向沟通中保持高效,是因为它能创建、存储并识别模式。有几种模式可能扎根于脑海中,表现为本能行为。但

    和低等动物相比,本能对人类并没那么重要。大脑能接受被灌输的现成

    模式,但它最重要的特征,是能独立创建模式。大脑创建模式的方式将

    在其他部分另作讨论。

    大脑系统能自行创建并识别模式,所以能高效地与环境沟通。模式

    只要明确就行,对错并不重要。鉴于模式都是大脑创建与虚构出来的,所以可以说大脑运行是错误的。一旦模式形成,筛选机制会按照功能

    (恐惧、饥饿、口渴、性欲等)给模式分类,将对生存有用的保留下

    来。但首先要形成模式,因为筛选机制只负责筛选,不能创建或调整模

    式。大脑是自组织系统

    读者可以想象秘书主动管理归档系统、图书管理员主动制作馆藏目

    录、计算机主动整理信息的场景。但大脑并不是主动整理信息,信息会

    通过自我整理组成模式,大脑在这一过程中完全是被动的,它只提供信

    息自我组织的机会和环境。这种特定的环境就是具备特定特点的记忆表

    层。

    记忆是任何已发生、并非完全未发生的事物,记忆的产物就是留存

    下来的痕迹。这种痕迹持续的时间可长可短。记忆表层是由神经细胞构

    成的,进入大脑的信息会改变神经细胞的行为,进而留下痕迹。

    我们可以将记忆表层想象成地表,表面轮廓就相当于降雨经年累月

    留下的记忆痕迹。降雨形成涓涓细流,汇聚成小溪,再奔向大河。排水

    模式一旦形成,就会不断巩固加深,因为雨水汇入水道之后,会将水道

    冲刷得更深。雕塑地表的工作确实是由降雨完成的,但降雨雕塑地表的

    方式,则是由地表的反应所决定的。

    地表的物理特征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降雨对表面的影响。表面的性

    质决定了会形成什么类型的河流,露出地表的岩层决定了河流的走向。

    我们再来想象雨水掉落在均匀表面的情形。用一浅盘果冻来举例。

    热水滴落在果冻表面会导致一部分果冻融化;而水柱倾泻下来则会在果

    冻表面留下浅坑。第二勺水如果落在第一勺旁边,就会流到第一勺留下

    的浅坑中,加深浅坑,同时还会在周围留下新印记。如果之后接连不断

    地倒热水(上一勺冷却后马上再倒一勺),就会将果冻表面雕塑成高低

    不平的形状。均匀的果冻表面提供了一勺勺热水组建模式的记忆表层。

    虽然表面轮廓是降水造成的,但轮廓一旦形成,就会直接决定水的流

    向。轮廓的最终模式取决于一勺勺水倒落的位置和顺序。同样的道理,大脑的最终模式取决于进入信息的本质和到达的次序。果冻为信息自组

    织模式提供了环境。有限的注意力持续时间

    被动的自组织记忆系统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注意力持续时间有限,正是因为这个,一次只能往果冻表面倒一勺水。被动的记忆表层为什么

    注意力有限,具体的机理原因就不在这里介绍了。但注意力持续时间有

    限意味着,在任何一个时点,只有一部分记忆表层能被激活。具体是哪

    个部分取决于大脑记忆表层当时及不久前受到了什么刺激,以及表层当

    时的状态(也就是说表层过去经历了什么)。

    有限的注意力时间会带来重大影响,因为这就意味着被激活区域是

    一个单独的连贯区域,也是记忆表层最容易被激活的区域(相当于果冻

    模型中最深的浅坑)。最易激活的区域或模式也是我们最熟悉的,最经

    常遭遇的,在记忆表层留下印迹最多的。大脑倾向于使用熟悉的模式,随着不断使用会对这些模式更熟悉。大脑以这种方式逐渐积累预先设定

    的模式,由此产生的模式库就是代码沟通的基础。

    因为注意力持续时间有限,所以大脑被动的自组织记忆表层同时也

    是自我最大化的系统,于是大脑中的选择、拒绝、组合和拆分过程成为

    可能。这些过程赋予大脑强大的计算功能。信息到达的顺序

    图1-2中展示了两块塑料薄板的轮廓,要求测试者将其摆放好,组

    成易于描述的图形。测试者通常会按照图中所示的方法排列图形。接下

    来再添加一块塑料板,要求不变。测试者会直接将其放在正方形的一

    侧,组成一个长方形。现在又加上两块板。先将两块板拼合起来,再和

    之前的长方形组合,形成一个正方形。最后再加一块板。测试者会发

    现,这块新板放哪儿都不合适。虽然之前的每个步骤都操作正确,但操

    作却无法继续下去。因为按照现在的形状,根本没有合适的地方放这块

    新板。

    图1-2 塑料薄板摆放过程

    图1-3展示了排列塑料板的另一种方式。按照这种新方式,所有塑

    更多免费PDF电子书下载:http:料板都有合适的位置,包括最后一块。但很少有测试者会尝试这种方

    法,因为正方形比平行四边形更显而易见。

    图1-3 另一种摆放塑料板的方式

    如果测试者一开始就组合成正方形,就必须在之后的某个阶段重新

    将塑料板排列成平行四边形,否则无法继续。因此,虽然我们可能在每

    个阶段都正确,但我们还是要将信息打乱后重组,才能推进下去。

    我们用塑料板演示了自我最大化系统的运行原理。在该系统中,任

    何时刻掌握的信息都会按最佳方式排列组合(也就是生理学上最稳定的

    方式),新涌入的信息会被添加到已有排列组合中,这与添加更多塑料

    板的过程大同小异。但是,能在某几个阶段理解已有信息,不代表能持

    续下去。可能在下一个时刻,我们就不得不打乱现有模式。因为如果不

    打破之前一直管用的旧模式并以新方式重组旧信息,我们就无法继续。

    自我最大化系统必须每时每刻都合乎逻辑。该系统的问题在于,信

    息到达的顺序决定了排列组合的顺序,因此,系统通常不会按照最佳方

    式排列信息,因为最佳排列方式和信息片段到达的先后顺序无关,如图

    更多免费PDF电子书下载:http:1-4所示。

    大脑是一个累积记忆的系统,它在对概念、观点等信息进行排列组

    合时,通常无法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信息。图1-4说明,大脑利用信息

    的惯常水平明显低于理论最佳水平,只有通过重构洞察力才能接近最佳

    水平。

    图1-4 大脑利用信息的一般方式和最

    大化方式

    更多免费PDF电子书下载:http:幽默与洞察力

    和塑料板一样,已有信息通常也有不同排列方式,也就是可以切换

    为其他排列方式。这种转换常常突然发生。暂时性的转化会产生幽默,永久性的转换会产生洞察力。有趣的是,我们对洞察力式的解决方案做

    出的反应通常是放声大笑,即便解决方案本身并不可笑。

    一名男子从摩天大楼楼顶一跃而下。有人听到他在经过三层楼的窗

    户后喃喃自语:“目前为止还不错。”

    丘吉尔先生用餐时坐在了阿斯特夫人旁边。阿斯特夫人转身对他

    说:“丘吉尔先生,如果我嫁给了你,我会在你的咖啡里下毒。”丘吉尔

    先生转过身答道:“夫人,如果我娶了你,我会喝下这杯毒咖啡。”

    有人看到一个警察沿着主街往前走,手里还拉着一段绳子。你知道

    他为什么要拉条绳子吗?因为,你能推动绳子吗?

    在上述每个情境中,讲述者都先以某种方式组合信息以制造某种预

    期,之后再突然打破这一预期。但这种出乎意料的发展,实际上只是换

    一种方式组合信息。

    幽默和洞察力是信息处理系统的两大特征,这两种过程都很难刻意

    激发。

    更多免费PDF电子书下载:http:系统缺陷

    前文已经介绍过预设模式信息系统的优点。这些优点基本体现在快

    速识别、快速反应上:只有能迅速辨别出寻找的目标,才能高效探索周

    围环境。当然,这一系统的缺陷也同样明显。大脑信息处理系统的部分

    缺陷总结如下。

    1.因为模式会控制注意力,所以一旦形成就会越来越固化。

    2.模式一旦形成,就极其难以改变。

    3.被组合到某一种模式中的信息难以用在另一种不同的模式中。

    4.中心化趋向,即类似标准模式的模式会被视为标准模式。

    5.可以通过分割形成某种模式,但分割在一定程度上是随机的。一

    个连续整体可以被分为独立的单元,这些独立的单元随着发展渐行渐

    远,它们会自我延续。也就是说,这种分割即便失去效用也仍会延续,还可能进入无法发挥效用的领域造成干扰。

    如图1-5所示,我们会习惯性地将正方形分割成方块,如(a)图所

    示,但方块很难用于(b)图。

    更多免费PDF电子书下载:http:图1-5 分割和模式的形成

    6.系统有明显的连续性。在某个节点略微发散就会造成明显差异。

    7.信息到达的顺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排列方式。因此,任何信息排

    列方式都很难代表现有信息的最佳排列方式。

    8.我们倾向于从一种模式突然切换到另一种模式,中间没有平稳过

    渡的过程。这就好比有两个稳定位置的墨水瓶,如图1-6所示。随着从

    一个稳定模式转换到另一稳定模式,变化就突然发生了。

    更多免费PDF电子书下载:http:9.即便两种竞争模式差别再细微,人们选择一种模式时也会彻底忽

    略另一模式。

    图1-6 模式的突然切换

    10.人们带有明显的两极化趋向,即走向某一个极端,而不是在两

    个极端之间寻找某个平衡点。

    11.模式一旦形成会不断放大。这意思是说,单个模式串联在一

    起,会形成越来越长的序列,这一序列如此强大,它自己就构成了一种

    模式。系统中没有任何元素能打破这个长长的序列。

    12.大脑是一个制造陈旧观念并应用陈旧观念的系统。

    水平思考提供了重构洞察力、摆脱陈旧模式、重新组合信息的方

    法,以打破上述局限。为实现这一目标,水平思考会利用这种系统自身

    的特征。比如,随机刺激只对自我最大化系统才有效,而破坏和激发只

    更多免费PDF电子书下载:http:在重新组合信息以形成新模式时才管用。总结

    大脑以其特有的方式处理信息,该方式效率很高,并且有巨大的实

    用优势,但也有局限,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大脑擅长建立概念模式,却不

    擅长重构模式以便及时更新模式。正因为存在这些固有局限,我们才需

    要水平思考。

    [1]《大脑的机制》(The Mechanism of Mind)一书中详细描述了大脑是如何处理信息

    的,这本书1969年在英国伦敦出版(Jonathan Cape出版社),1971年在英国由哈蒙兹沃思的

    Pelican Books再版,1969年在美国由Simon&Schuster出版。显然我们不可能在这里回顾这本

    书中对这一问题的描述,但我们可以利用书中对系统类型的划分。需要的读者可以进一步阅读

    这本书。2.水平思考与垂直思考的不同

    鉴于大多数人都认为传统的垂直思考是唯一可行的高效思考方式,我们有必要通过对比水平思考与垂直思考的差异,来体现水平思考的性

    质。后文列举的都是最突出的差异点。有些可能会冒犯读者,因为垂直

    思考已经成了我们根深蒂固的习惯;有些看起来似乎只是为了对立而对

    立。但在大脑这个自我最大化系统的行为背景下,水平思考有意义,也

    有必要。

    垂直思考是选择性的,而水平思考是创造性的。

    垂直思考关注的是正确性,而水平思考关注的是丰富性。垂直思考

    通过排除其他道路的方式选定一条道路;而水平思考的目的不是选择,而是为了开辟其他道路。垂直思考要选出最有希望解决问题的方案或看

    待问题的最佳方式;水平思考则要最大限度地创造出备选方案。垂直思

    考是在不同方式中找出一个有希望的方案便停止;而水平思考时,即便

    已经找出一个有希望的方案,也还要继续生成新方案。垂直思考力求选

    出最佳方案;而水平思考则以生成不同方案为终极目标,如图2-1所

    示。图2-1 垂直思考与水平思考的不同

    垂直思考是有了行动方向再行动,水平思考是先行动再找方向。

    垂直思考方向明确,就是为了努力解决问题。垂直思考会使用明确

    的方法或明确的技巧。而水平思考时,行动的目的只是为了动起来。

    水平思考者可能在朝某个方向行进,也可能是背离某个方向,渐行

    渐远,重要的是行动或变化本身。水平思考者行动的目的不是追寻既定

    方向,而是创造新方向。垂直思考的实验设计目的是展示效果,而水平

    思考的实验设计目的则是改变观念。垂直思考必须永远奔向某个方向,而水平思考则是漫无目的或毫无方向地四处玩乐,无论是对实验、模

    型、标注,还是对观点,都抱着闲散的态度。

    水平思考过程中的行动、改变,这些都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

    通过水平思考的过程调整大脑中的模式。行动和改变一旦发生,大脑的最大化属性就会确保有效事件发生。垂直思考者会说:“我知道自己在

    找什么。”而水平思考者会说:“我虽然在寻找,但并不知道自己在找什

    么,找到了才知道。”

    垂直思考是分析性的,水平思考是启发性的。

    一名学员得出了“尤利西斯是个伪君子”的结论。人们对这一结论可

    能有三种不同的态度:

    ●“你错了,尤利西斯并不是伪君子。”

    ●“有意思,讲讲你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

    ●“很好。接下来呢?你从这个观点出发,会得出什么样的结

    论?”

    要利用水平思考的启发性特征,首先要利用垂直思考的选择性特

    征。

    垂直思考是连续的,水平思考可以跳跃。

    垂直思考时,一次只能前进一步。每一步都由前一步直接推导而

    来,两者联系紧密。一旦得出结论,结论的正确性可由推导步骤的正确

    性证明。

    水平思考不必按顺序走,可以直接跳到新起点,之后再填补间隙。

    如图2-2所示,垂直思考按照固定路线,从A推进到B、C,再到D。但水

    平思考则可以通过G直接到达D,然后再反推回A。图2-2 水平思考的跳跃性和垂直思考

    的连续性

    如果直接跳到解决方案,则解决方案本身的正确性显然无法靠推导

    过程的正确性来证明。但解决方案本身的合理性并不依赖于推导路径。

    这和试错法是一个道理。即便尝试并没有合理的理由,但成功的尝试仍

    然是合理的。还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到达某一点后就能建立完整的逻

    辑路径推回出发点。这种路径一旦建立,从哪个终点回溯就变得不再重

    要,除非这个终点本身是错误的。有时只有站在山顶上,才能发现最好

    的登山路线。

    垂直思考要求每一步都正确,而水平思考没有这一要求。

    垂直思考的根本在于每一步都必须正确,这是由垂直思考的本质所

    决定的。没有这一必要条件,逻辑思考和数学将不复存在。但水平思考

    并不要求每一步都正确,结论正确就够了。这就像修桥一样,不需要桥

    梁组件在每个阶段都能承受自身重量,只要最后一个组件安装就位后整

    个桥梁能承受自重就行,如图2-3所示。图2-3 完整的桥梁能承受自重

    垂直思考用否定来排除某些路径,而水平思考不存在否定。

    我们有时必须先错后对。比如,对比当前的参考框架,我们可能是

    错的,但换个参考框架就是对的。即使参考框架没有变化,先穿过错误

    区域,到达能看到正确路径的位置,有时也是必要的,如图2-4所示。

    虽然最终的路径中我们不会穿过错误区域,但穿行这一区域有助于我们

    发现正确路径。

    图2-4 水平思考不存在否定

    垂直思考要求专注,排除一切无关信息;水平思考则欢迎各种随机干扰。

    垂直思考通过排除来选择,先圈定一个参考框架,再剔除一切无关

    信息。而水平思考则认为模式无法从内部重建,必须依靠外部影响来打

    破。所以说水平思考者认可外部影响的启发作用。这些影响越不相干,推翻既有模式的可能性就越大。一味地专注于相关事物相当于是在维系

    现有模式。

    垂直思考中的分类和标签是固定的,水平思考则不然。

    垂直思考中,分类和标签只有保持不变才能发挥作用,因为垂直思

    考的基础就是将某物归属到某一门类或从某一门类剔除。一旦被赋予某

    个标签或划归到某个门类,就不会再有变化。而水平思考中,标签是可

    以改变的,因为看待事情的方式可能会发生变化。分类和类型并不是用

    来帮助鉴别身份的固定分类架,而是帮助行动的指示牌。水平思考中,标签并不是永久的,贴标签只是为一时方便。图2-5表示了水平思考和

    垂直思考在分类和标签方面的差异。

    垂直思考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严格定义,就好比数学依赖于符号含

    义,一旦确定就必须保持不变。而在水平思考中,含义发生变化有助于

    启发思考,就好比语义突然转变会带来幽默一样。

    图2-5 水平思考和垂直思考在分类和

    标签方面的差异垂直思考走的是最有可能的路,水平思考走的是最不可能的路。

    水平思考故意不走寻常路。水平思考者试图发掘最不显眼的方法,而不是可能性最大的方法。他们这种摸索最不可能路线的意愿非常重

    要,因为这样做除了自身意愿外往往找不到任何其他理由。即便站在入

    口看不到任何向前摸索的价值,这条路仍然可能通向有价值的终点。垂

    直思考者则是沿着宽阔明朗的道路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垂直思考的过程是确定的,水平思考的过程是概率性的。

    垂直思考一定会得出答案。比如,我们使用数学方法解题时肯定会

    得出答案。水平思考也许不能得出任何答案,只能为我们提供重构模

    式、发现有洞察力的解决方案的可能性,这两个目标最终不一定会实

    现。垂直思考至少能保证找到最小化解决方案,而水平思考虽然能提高

    找到最大化解决方案的概率,但没有任何保证。

    一个袋子里有多个黑球和一个白球,从袋子中拿出白球的概率很

    低。如果一直往袋子里倒入白球,拿出白球的概率就会持续上升。但无

    论怎样也无法保证拿出来的一定是白球。水平思考能提升实现洞察力重

    构的概率,而且思考者越擅长使用水平思考方法,洞察力重构的概率就

    越大。水平思考的过程就好比不断将白球放到袋子里,但无论怎样,结

    果仍然是概率性的。但形成新观点以及对旧观点进行洞察力重构有很多

    好处,所以水平思考值得尝试,再说这种尝试不会带来任何损失。因

    此,垂直思考碰壁时不妨使用水平思考,即便成功的概率很小。总结

    水平思考和垂直思考之间的差异是根本性的,两种思考过程是截然

    不同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过程比另一个过程更好,因为两种过程都

    是必要的。关键是要能认识到两者之间的不同,进而高效地运用两种思

    考过程。

    垂直思考利用信息本身来寻找解决方案。水平思考不局限于信息本

    身,而是利用信息来启迪想法,进而重建模式。 3.对水平思考的态度

    水平思考与垂直思考差别很大,因此让很多人不安。他们更愿意接

    受水平思考只是垂直思考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者水平思考根本不存在。

    下文列出了一些人们对水平思考较常见的态度。

    虽然人们普通认识到了洞见式解决方案的效果,新想法的价值也备

    受认可,但没有任何实用的方法来获得这两者。人们只能等着,等

    着洞见式解决方案和新想法出现,然后发现和认出它们。

    这种消极的态度既没有考虑洞察力机制,也没有考虑被困在陈旧模

    式中的信息。洞察力的形成靠的是通过启发性的刺激改变模式次序,而

    水平思考恰恰能提供这种刺激。一旦模式被打破,被束缚于陈旧模式中

    的信息通常能自动地以全新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水平思考的意义,就是

    通过挑战陈旧模式来解放信息。将洞察力和创新视作偶然事件无法解释

    为什么有些人的想法总比其他人多。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人们都能够通

    过具体步骤激发偶然过程。此外,实验也证明了水平思考对形成新想法

    的作用。

    任何通过水平思考得出的解决方案,总能通过逻辑路径推导出来。

    所以说水平思考只不过是对逻辑思考的升华。

    人们永远无法判断某个具体的解决方案来自水平思考还是垂直思

    考。水平思考描述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由垂直思考推导出来的某个解

    决方案,不一定不是由水平思考得出的。

    某个解决方案能被接受,肯定有能被接受的逻辑依据。人们总能在

    解决方案摆在眼前时后知后觉地推演出逻辑路线。但一开始就借由这一

    后知路线推导出解决方案则是另一回事。这一点很容易证明。有很多问题看似棘手,但一经解决,答案往往是显而易见的。在这种情况下,我

    们无法认为使问题变难是因为缺少必要的基础逻辑。

    洞见式解决方案和新想法一经发现就会变得显而易见,这是由它们

    本身的特征决定的。这种现象说明,逻辑在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充分应

    用,否则这些简单的解决方案早就被发现了。从绝对意义上讲,我们显

    然无法证明后知后觉的逻辑路线一开始不会被采用(除非用大脑处理信

    息的机制来解释)。但从实践意义上讲,事后能被证明的逻辑路线不一

    定能被正向推导出来,这也是显而易见的。

    既然所有能产生效果的思考实际上都是逻辑思考,那么水平思考也

    只不过是逻辑思考的组成部分。

    这种反对意见看起来不过是文字游戏。水平思考被视作独立于逻辑

    思考还是从属于逻辑思考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理解水平思考的真实本

    质。如果将逻辑思考和有效的思考画等号,那么水平思考显然包括在逻

    辑思考之中。但如果将逻辑思考定义为由一系列顺序固定的步骤(且每

    个步骤都必须正确)组成,那么水平思考显然不属于逻辑思考。

    如果将大脑的信息处理行为考虑进去,这种态度就不只是文字游

    戏。因为就这种行为本身而言,跳脱逻辑的桎梏也是有逻辑的,挣脱理

    性的束缚也是合理的。如果不是这样,我就不会专门针对这一主题写本

    书了。但我们这里使用的逻辑是从“能生产效果”的角度定义的,不等同

    于我们熟知的操作过程。

    实际上,将水平思考划归到逻辑思考中只能模糊对两者的区分,导

    致无法利用这种必要区分来解决问题。

    水平思考等同于归纳推理。

    这一主张的根据是对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区分,假设区别于演绎

    推理的任何事物一定等同于同样区别于演绎推理的任何其他事物。归纳

    推理和水平思考确有相似之处,体现在两者通常都从框架外部而不是从

    框架内部入手。但即便如此,水平思考也有可能从框架内部出发,通过

    逆向、扭曲、质疑、颠倒等方式达到重建模式的目的。归纳推理本质上

    是遵循理性的:和演绎思考一样,归纳思考也尽可能追求正确。但水平

    思考可能是有意地、自发地打破理性束缚,以启发新模式。无论是归纳

    推理还是演绎推理,关注的都是生成概念,而水平思考则关注打破概念,通过启迪和破坏刺激大脑重建模式。

    水平思考并不是刻意的思考过程,而是有人有,有人没有的天赋。

    有人更擅长水平思考,就好像有人更擅长数学一样。但这并不意味

    着水平思考过程是无法通过学习来获得和运用的。研究人员已经成功证

    明,人们可以借助水平思考生成更多想法。而天赋,顾名思义,是无法

    传授的。水平思考本身并无神秘之处,它只是一种处理信息的方式而

    已。

    水平思考和垂直思考相辅相成。

    有些人之所以对水平思考怀有敌意,是因为他们认为水平思考威胁

    到垂直思考的合理性。但事实并非如此。两个过程实际上是互补的,不

    是对立的。水平思考有助于想法和方案的生成,而垂直思考则有助于想

    法和方案的深化。水平思考能为垂直思考提供更多选择,进而提升垂直

    思考的效果。而垂直思考则能充分利用生成的想法,进而显著提高水平

    思考的效果。

    人们大多数时间内可能都在进行垂直思考。但在需要水平思考的情

    况下,垂直思考即便优点再多也无法取而代之。明明应该使用水平思考

    却坚持只使用垂直思考,后果可能很严重。所以说,两种思考方式的技

    巧都要掌握。

    水平思考就好比汽车的倒车挡,没有任何一位司机开车时会一直挂

    倒车挡,但车里还是要安装倒车挡,司机也要知道如何使用倒车挡,才

    能自如地操纵汽车,才能从死胡同中退出来。4.水平思考的本质

    在第2章中,通过对水平思考和垂直思考的比较,我从侧面向读者

    介绍了水平思考的性质。而本章则专门介绍水平思考的基本性质。

    水平思考的关注点是改变模式。

    模式指的是大脑这一记忆表层对信息的排列方式。模式是可重复的

    神经活动序列。我们没必要将这个概念定义得过于僵硬。实践中,模式

    包括任何可重复的概念、想法、思路、图像;模式也可以指概念和观点

    的可重复的时间序列;模式还可以指其他模式的排列,这些模式共同构

    成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一种视角及看待事物的方式。模式没有大小上的

    限制。唯一的要求就是模式必须是可重复的、可识别的,可应用的。

    水平思考就是改变模式。垂直思考是选择模式,然后深化模式,而

    水平思考则尝试以不同方式组合事物,进而重建模式。因为在自我最大

    化系统中,信息到达的顺序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信息排列的方式,所以

    要通过某种形式的模式重建才能充分地利用禁锢在旧有模式中的信息。

    在大脑这个自我最大化系统中,信息排列永远达不到可行条件下的

    最佳排列方式。

    将信息重新编排为一种新的模式,这个过程就是洞察力重构。信息

    重新编排的目的是发现更好、更有效的模式。

    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是逐渐发展而来的。在历史上某一时期特别有

    用的一种观点,在今天可能失去了效用。但这不妨碍我们从陈旧而过时

    的观点中直接孕育出符合当下情况的观点。一种模式的发展可能会沿循

    某种特定的轨迹,因为它是因其他两种模式的结合发展而来的,但如果从一开始就已知所有信息,这种模式可能就会大不相同了。一种模式可

    能因为仍然有用或者适应当前情况而被保留下来,但如果对这一模式进

    行重构,可能会产生更好的模式。

    在图4-1中,两个图形先组合为一个图案,再直接和另一块相似的

    图形组合为另一图案。即便不添加任何新图形,现有图形也可以直接重

    组为更好的图案。如果一开始就有四块图形,最终图形可能就是这个更

    好的图案。图形出现的顺序导致最终组合而成的图形是另一个样子。

    图4-1 图形的顺序产生的影响

    水平思考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使用信息的方式。

    水平思考的态度是,任何看待事物的方式都是有用的,不是唯一的

    或绝对的。也就是说,水平思考者认可某个模式的效果,但只将其视作

    信息组合的一种方式,而不是必然方式。这种态度颠覆了当下最热门的

    模式就是唯一可行模式的假设。另外,这种态度还缓和了僵化思想和教

    条主义的狂妄态度。水平思考态度首先拒绝接受僵化模式,其次尝试以

    不同方式将信息重新组合。水平思考者总是努力想出新的方案并重构模

    式。但水平思考并不宣判现有模式是不正确的或不合适的。水平思考永

    远不进行判决。水平思考者即便对现有模式很满意,也还是会不断尝试

    想出其他模式。对水平思考而言,某个模式唯一可能存在的问题,就是

    盲目拥护这一模式的人所表现出的狂妄与刻板的态度。

    水平思考不仅是态度,而且代表利用信息实现模式重构的具体方

    式。水平思考有些技巧是可以刻意应用的,我们将在后续章节讨论。技

    巧的背后实际上是一般原则。水平思考者使用信息不是为了信息本身,而是为了信息的效果。这种使用信息的方式是前瞻式的,而不是回顾式的:水平思考者感兴趣的不是使用某一信息的原因和道理,而是使用信

    息能产生的效果。垂直思考将信息组合成某种结构、桥梁、路径,信息

    本身是发展路线的一部分。而在水平思考中,我们使用信息来改变结

    构,而不是让信息成为结构的一部分。

    我们可以用大头针把两张纸固定在一起,也可以用大头针扎人,让

    对方吓一跳。水平思考的目的不是追求稳定,而是为了启发和颠覆。只

    有这样才能实现模式重构。遵循现有模式的发展路线是不能重建新模式

    的,所以水平思考故意不走寻常路。同样的原因,水平思考中会使用不

    相关的信息,会推迟得出结论,会让一个想法不断深化,而不是急于宣

    判想法错误,彻底地将其拒之门外。

    水平思考与大脑的信息处理活动直接相关。

    水平思考的必要性是由大脑自我最大化的记忆系统的内在局限所决

    定的。大脑系统的功能是先创建模式再维系模式,没有相应的机制来改

    变模式与更新模式。水平思考就是尝试启动这种重构洞察力的功能。

    大脑的信息处理行为不仅决定了水平思考的必要性,也决定了水平

    思考的有效性。水平思考以启发性的方式利用信息,这种思考方式能打

    破旧模式,进而解放信息。水平思考将看似不可能的信息组合在一起,以刺激新模式的诞生。所有这些行为都能对大脑自我最大化的记忆系统

    产生积极影响,刺激大脑系统将信息整理成新模式。如果没有大脑系统

    的这一行为,水平思考就只是单纯地在颠覆,没有任何意义。5.水平思考的应用

    人们一旦具备了水平思考态度,就会自发地视需要应用水平思考。

    本书自始至终都在强调水平思考和垂直思考的不同之处。这样处理

    是为了避免读者将两者混为一谈,也是为了确保读者在习得某些水平思

    考技能的同时不必牺牲自己的垂直思考技能。读者在熟练掌握水平思考

    后就不必再区分两种思考方式,也不必再刻意注意自己是在应用水平思

    考还是垂直思考了。两者可以结合起来用,可以在这一刻使用垂直思

    考,在下一刻用水平思考。但有些情况下还是需要刻意运用水平思考。新想法

    我们虽然对新想法的降临心怀感激,但大多数时间里并不会意识到

    开创新想法的必要性。我们之所以不去尝试开创新想法,是因为不确定

    刻意的尝试能否成功。新想法总是有用的,而且有时候我们也能迫切地

    感受到开创新想法的必要性。有些工作甚至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新想

    法,如研究、设计、建筑、工程和广告等工作。

    刻意去生成新想法往往并不简单。垂直思考在这方面效果不大,否

    则我们不仅能很容易地产生新想法,而且能编写计算机程序让程序自动

    批量生产新想法。对于新想法,我们可以等待机会降临或灵光闪现,也

    可以祈祷自己拥有天赋异禀的创造力。而水平思考,则是一种有意识地

    安排新想法诞生的方式。

    很多人认为新想法指的就是机械新发明。这可能是新想法最明显的

    表现形式,但实际上新想法还包括做事的新方式、看待事物的新方式、组织事物的新方式、呈现事物的新方式,以及有关思想的新想法。从广

    告到工程设计,从艺术到数学,从烹饪到运动,处处都需要新想法。这

    种需求不必是普遍的信号,可能会因个人喜好而很具体。我们实际上可

    以通过具体行动来生成新想法。问题解决

    我们可能原本没有任何开创新想法的动机,但面对从天而降的问

    题,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努力地解决问题。问题不一定以常见形式出

    现,也不一定是拿着纸笔算算就能找到答案的。问题可能只是现有状态

    和个人希望之间的差距,可能表现为规避某事物、获得某事物、摒弃某

    事物、了解自己的需求等。

    问题可以分为三类:

    1.要解决第一类问题,我们需要更多信息或更好的信息处理技巧。

    2.要解决第二类问题,我们不需要新信息,但需要重新排列现有信

    息,即洞察力重构。

    3.第三类问题是没有发现问题,人们被现有方案蒙蔽了双眼,不去

    追寻明显更优秀的解决方案。他们之所以不会集中精力寻找更好的方

    案,是因为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还存在更好的方案。所以他们真正要面对

    的问题是意识到问题的存在,要意识到事情仍有改善的空间。而形成这

    种意识,就是他们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类问题可以通过垂直思考解决,第二类和第三类问题则需要依

    靠水平思考解决。处理感性选择

    逻辑思考和数学都是第二阶段的信息处理技术,只能等第一阶段结

    束后才能应用。在第一阶段,信息通过人的感性选择过程打包,这样第

    二阶段就可以进行高效的处理。每个包中装入什么信息,是由感性选择

    决定的。感性选择是大脑自然的模式创建行为。但人们也可能不接受由

    感性选择直接提供的信息包,不愿意直接对这些信息包进行逻辑或数学

    处理,而是希望进行有意识的处理。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使用水平

    思考。定期的再评估

    定期再评估的意思是重新审视被广泛接受的观点、看似毋庸置疑的

    观点。再评估还意味着质疑所有假设。定期再评估并不是因为有再评估

    的需求,这种需求可能并不存在。再评估可能只是因为评估的对象存在

    而且很长时间都没有经历评估了。这种以崭新方式重新看待事物的尝试

    是刻意的、没有任何理由的。避免过于苛刻的划分与两极化

    也许水平思考者最需要培养的思维方式,是不再刻意地使用水平思

    考,而是将其发展为一种思考的态度。大脑会对研究对象进行过于苛刻

    的划分和两极化处理,而水平思考态度有助于避免因此而出现的问题。

    虽然大脑创建的模式确实是有效的,但同时也可以运用水平思考来对抗

    狂妄态度与僵化思想。6.技巧

    前面几章介绍了水平思考的性质和应用。从头到尾地读完,读者会

    对水平思考到底是什么有清晰的认识。但最常见的结局是,读者虽然在

    阅读过程中理解并接受了书中内容,但很快就会忘得只剩下一个模糊的

    印象。这种结果完全在意料之中,因为观点原本就是抽象的存在。即便

    读者在脑海中对水平思考的性质形成了清晰的认识,要在不结合具体实

    践的情况下将这些观点传递下去也是非常困难的。

    点头认可水平思考的价值没有多大意义,我们需要的是培养水平思

    考的实际应用技能,而这些技能的培养必须建立在充分练习的基础上。

    通常情况下,我们总在等待正式的有组织的练习活动,但实际上本不该

    如此。后续章节罗列了一些技巧,为练习水平思考提供了正式机会。有

    些技巧看起来带有更明显的水平思考特征,还有些技巧看起来就是我们

    惯常的做法——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每种技巧的背后都是以水平思考的方式应用信息的基本原则,但我

    们没必要过分强调这些原则,也没必要将这些原则摆到桌面上讲。

    介绍这些正式技巧的目的是提供实际应用水平思考的机会,帮助读

    者逐渐养成水平思考的习惯。这些技巧并不是正式流程,学习过程中不

    需要按原样照搬,学完后也不需要刻意使用。但读者在熟练掌握水平思

    考之前可以照搬这些正式技巧来指导自己的水平思考活动。

    后面每章都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技巧的性质和目的;第二部

    分针对该技巧在一些场景下的实际应用提供建议。书中材料仅用于告诉

    大家可以收集什么类型的材料。本书一开始就专门讨论了进一步材料的

    收集和练习环节处理方面的问题。7.生成多种方案

    水平思考最基本的原则是“任何看待事物的方式都只是众多可行方

    式中的一种”。水平思考的目的就是通过重新构建及重新编排现有信息

    来探讨看待问题的其他方式。“水平”这个词说明,为了生成其他模式,我们的思考方向应该向侧面发散,而不是抱着深化某一具体模式的目的

    一路纵深向前。图7-1体现了水平思考和垂直思考两者之间的差别。

    寻找看待事物的其他方式看起来像一种自然行为,很多人都觉得自

    己平常也是这么做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确实如此,但沿水平方向寻找

    其他方案绝对不仅仅是一种自然行为。图7-1 水平思考和垂直思考

    的差别

    自然寻找其他方式时,我们寻找的对象是可行条件下的最佳方式;

    而水平寻找其他方式时,我们会尽可能多地找出一些不同的方式,也就

    是说我们寻找的对象不是最佳方式,而是可行条件下最多样的方式。

    自然寻找其他方式时,我们找到一个有希望解决问题的方式就会停

    下来。而水平寻找其他方式时,即便找到某个有希望的方式,最终可能

    就采用这一方式,但我们还是会继续发掘更多的新方式。

    自然寻找其他方式时,我们只考虑合理的方式。而水平寻找时,我

    们不会局限于合理方式。

    自然寻找其他方式通常只是一种意愿,不是事实。而水平寻找则是

    一种刻意的自发行为。

    两者的主要区别体现在寻找其他方案的目的上。自然倾向下,寻找的目的是发现最好的方案。而水平思考中,寻找的目的是解放刻板模

    式,启发新模式诞生。在寻找其他方案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几种情形,如图7-2所示。

    图7-2 寻找更多的备选方案你可能会在得到几种不同的方案后,又回到最初最显而易见的那个

    方案。可能你得到的某个方案会是一个有用的起点。可能某个方案其实

    就能解决问题,不需要再付出更多的努力了。

    生成的备选方案有助于重新编排信息,进而间接地解决问题。

    在特定情形下,寻找其他方案的过程可能最终被证明只是在浪费时

    间。但即便如此,这些尝试也同样有利于培养寻找其他方案而不是盲目

    接受最明显方式的好习惯。

    寻找其他方案绝不会阻碍我们使用最明显的方式。寻找过程只是在

    推迟使用最可行方案,在为最可行方式提供一系列备选方案,这不会分

    散我们对最可行方式的关注。实际上,寻找过程反而会提升最可行方式

    的价值。因为我们最终选择这一方式,不是因为它是摆在面前的唯一方

    式,而是因为我们经过与众多其他可行方案的对比,发现它是最佳方

    案。定额

    想要将寻找更多备选方案的行为从一种良好的意愿转变为实践中的

    必要流程,可以依靠设置定额的方法。定额指的是要求自己以一定数量

    的不同方式来审视形势。事先设置定额的好处在于它能鞭策我们不断生

    成不同方案,直到达到定额为止。也就是说,即便在寻找过程中早早发

    现某个很有希望的解决方案,我们在认可这一方案价值的同时还是会继

    续寻找其他方案,不因现有方案的获得而停止不前。设置定额的另一个

    好处是我们会有意识地努力发现或生成其他方案,而不是简单地等待它

    们自然降临。我们会为达到定额而不断努力,即使生成的其他方案看起

    来并不实际甚至有些荒唐,我们也不会停止思考。将定额设定为三个、四个或五个,都是合适的。

    设置定额不会阻止我们寻找更多其他方案,但能确保我们至少达到

    最低要求。练习

    几何图形

    可视化图形的好处在于材料的表现形态是明确的。一个人如何解读

    眼前的材料并不会影响材料本身,材料依然保持不变。而语音材料则做

    不到这一点,因为任何语调、重音及含义上的细微差别都会赋予材料鲜

    明的个人色彩,这种个人色彩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体会到的。

    几何图形的好处在于,它们是标准化的图形,使用简单的词汇就能

    描述出来。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轻松地从一种描述跳到另一种描述,可以容易地描述观看图形的角度,如图7-3所示。

    老师一开始先用几何图形举例,说明生成不同方案具体是什么意

    思。等学员有了清晰的认识后,老师也可以引入更实际的例子。

    实践中,老师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方式:

    图7-3 图形角度的描述

    1.在黑板上向全体学员展示图形,或者将图形印在纸上,分发给每

    个学员。

    2.要求学员以不同方式描述图形。3.老师可以将学员写在纸上的答案收上来,也可以不收,具体取决

    于上课人数及时间的充裕程度。

    4(a).不收上来。老师请举手想发言的学员描述图形。如果没人举

    手,可以随机找个学员来描述图形,之后再请其他学员说出不同见解。

    将其他描述罗列出来。

    (b).收上来。老师不需要翻阅每一份答案,挑出一两份读出来就

    足够了。接下来,老师可以要求学员分享不同观点,或者从书面答案中

    挑出不同描述。

    如果时间充裕,老师还可以在翻阅所有书面答案后针对不同描述方

    式整理出一份柱状图,如图7-4所示,并和学员分享。

    图7-4 各种方案统计柱状图

    5.老师的作用是鼓励并接受不同观点,而不是大肆批判。如果某种

    不同意见看起来有些离谱,老师不应该指责学员,而是应该给学员充分

    解释的机会。如果这名学员无法说服其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老师最好

    将这名学员的观点写在名单的最下面,但无论如何都不要驳回任何观

    点。

    6.如果学员在生成不同观点的过程中遇到了瓶颈,老师应该分享自

    己事先准备的几种观点。

    材料1

    你会如何描述图7-5中的图形?

    不同观点两个圆由一条直线连接。

    一条直线的两端各有一个圆。

    有两个各带一条小尾巴的圆,摆放时保证两条尾巴在一条直线上,并连接在一起。

    一个沟槽倒扣在另一个上面。

    图7-5 图形素材1

    评语

    有人可能质疑“两个圆由一条直线连接”与“一条直线的两端各有一

    个圆”这两种说法是一样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前者的关注点一开

    始落在圆上,而后者则落在直线上。从大脑活动的角度讲,关注的顺序

    至关重要,关注顺序不同也构成不同观点。

    有些描述可能是静态的,借助所示图形就足以解释清楚;而有些描

    述可能是动态的,要借助更多图示才能看清楚。

    如果某图被视为其他图形排列完毕的最终状态,就需要更多图示来

    表现。

    材料2

    你会如何描述图7-6中的图形?不同观点

    L形。

    木匠的角尺。

    倒置的吊架。

    只剩下一半的镜框。

    两个长方形紧靠在一起。

    一个大长方形挖去一个小长方形。

    图7-6 图形素材2

    评语

    将眼前的图形描述为“木匠用的角尺”等实物可能会有些麻烦。麻烦

    在于,这种描述会开启无穷无尽的描述方式。比如,图形也可以被描述

    为一栋建筑的俯瞰图。我们要明确认识到,题目的要求是以不同的方式

    描述现有图形,不是问图形可能是什么物体,也不是问图形让你联想到

    什么。你必须能让听者根据你所做的描述把图形画出来。因此,“图形

    看起来像建筑的俯瞰图”这种说法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除非事先指明建

    筑本身是L形的,但这和图形是“L形”的描述也就没有区别了。我们不要

    求描述高度精确,比如,“两个长方形紧靠在一起”的表述是应该交代方

    向的,但我们没必要咬文嚼字,因为这样会弄错重点。有些描述会表明具体的过程。比如,“两个长方形紧靠在一

    起”或“一个大长方形挖去一个小长方形”这样的描述实际上要求听者先

    联想到其他图形,然后在其他图形的基础上删减或改动。这种描述方法

    显然合理,基本描述类型包括:

    ●将小单位组合。

    ●与另一图形比较。

    ●通过增减改变另一图形。

    和前述情形一样,这种情况也需要其他图示的辅助来表现要描述的

    含义。如果老师没理解学员的意思,也可以要求学员做出解释。

    材料3

    你会如何描述图7-7中的图形?图7-7 图形素材3

    不同观点

    两个部分重合的正方形。

    三个正方形。

    两个L形图形摆在一起,形成一个正方形缺口。

    一个长方形一分为二,将分成的两块图形推离同一条直线。

    评语

    “两个部分重合的正方形”是最明显的描述,它的存在让任何其他描述听起来都违反常理,这说明显而易见的模式有着强大的优势地位。有

    人可能觉得“两个部分重合的正方形”和“三个正方形”的说法是一样的,因为后者可由前者推导而来。但我们要克制这种倾向,因为即便稍稍改

    变看待事物的方式也常常带来很大不同。我们必须抵制住诱惑,不能仓

    促地判定一种描述在含义上等同于另一描述,进而将其归为文字游戏。

    有些描述可能会细致到足以全面覆盖所有可能性:“两个正方形一

    角重合,重合部分也是正方形,该正方形的边长为初始正方形边长的一

    半。”如此全面的描述几乎能让听者精准地画出图形,所以它肯定囊括

    了各类其他描述。但其他描述必须作为独立描述被接受。从逻辑上讲,可由另一描述推导而来的描述是多余的。但从认知上讲,即便是同样的

    描述也可以采用新模式。例如,“三个正方形”的观点也是有意义的,即

    便这一观点隐含在“两个正方形部分重合”的描述中。

    材料4

    图7-8(a)中的图案是如何组成的?

    不同观点

    一个小正方形四周围绕多个大正方形,如图7-8(b)所示。

    一个大正方形在其角上有小正方形,如图7-8(c)所示。

    一排大正方形顺次排列,形成阶梯图案,如图7-8(d)所示。

    由一大一小两个正方形组成一个基本单位,如图7-8(e)所示。

    将小正方形的四边延长,基于这些延长的边画更多小正方形,如图

    7-8(f)所示。

    将一条直线三等分,过各三等分点画垂线,如图7-8(g)所示。

    网格图形中以特定方式选出部分小正方形勾勒边框,之后将边框线

    擦掉并用大正方形填充空间,如图7-8(h)所示。

    大正方形紧邻摆放,相邻两正方形有一半边长重合。

    两个重叠线条图案,一个图案与另一个图案呈直角。图7-8 图形素材4图7-8 图形素材4(续)

    评语

    除了上述描述外可能还有很多其他描述方式。但描述必须是有效

    的,必须能清晰地表明观察图案的角度。我们要重点关注的是解构图案

    的不同方式,着眼点可以是大正方形、小正方形、大正方形和小正方

    形、直线、空间及网格图案。

    本书收录的例子都要求对所示图案给出不同描述。我们也可以从看

    待事物的不同方式出发,延伸到处理事情的不同方式。这种转换实际上

    很难,因为描述只涉及选择现有信息,而事情的处理还牵扯补充其他信

    息。

    材料5

    如何将一个正方形四等分?(这个练习最好让每个学员都动笔画出

    不同分割方式,而不是仅仅看着黑板思考。练习结束后,老师可以将学

    员草稿纸收上来,分析结果,也可以将草纸留给学员勾选出不同方

    法)。

    不同观点

    纵向等分。

    分成四个小正方形。沿对角线切分。

    先将正方形分为十六个小正方形,再组合成“卍”字形或L形,如图

    7-9所示。

    其他形状(见图7-9)。

    图7-9 图形素材5

    评语

    很多学员一开始会将思路限制在纵向等分、沿对角线切分和分成四

    个小正方形这三种方法上。之后会有人提出将大正方形分成十六个小正

    方形,再以不同方式组合。接下来,他们会发现一条原理,就是连结正

    方形一边某点及对边某点的直线,如果两个点对两条对边的分割是一样

    的,则该直线将正方形等分。换到垂直方向上以相同方式连线,就可以

    将正方形四等分。显然,这种方式可以分割出的图形是无限的。有些学

    员可能基于这一原理提出了各种分割方法,却没有注意到背后的原理。

    老师不需要逐条列举不同分割方式,只要将它们都归属到同一条原理下

    面就可以了。我们还可以在这一原理基础上稍加改动:先将正方形一分

    为二,再将每半份各自一分为二。就每个半份而言,如果穿过中心的分

    割线两侧图形完全对等,则分割方法符合条件。从这一思路出发能衍生

    出各种各样的图形。

    上述练习不是几何或设计作业。练习的目的不是探讨分割图形的所

    有可行方式,而是借此证明当我们以为已经穷尽所有可能性时,往往还有更多其他方法等待发现。因此,老师应该等到没人发言之后再分享上

    文提到的不同方法,一次介绍一种。(当然,学员也有可能独立发现上

    述不同方法。)

    材料6

    如何将正方形纸板剪开,组成和正方形面积相等的L形(最多可以

    剪两刀)?(可以使用正方形纸板,也可以通过画图表示。)

    不同观点

    将正方形剪成两个长方形,如图7-10(a)所示。

    从大正方形中剪下一个小正方形,如图7-10(b)所示。

    沿对角线切分,如图7-10(c)所示。图7-10 图形素材6

    评语

    “最多剪两刀”的要求相当于引入了一个限制条件。规定限制条件不

    是为了约束思路,而是为了鼓励学员不满足于简单的解决方案,进一步

    挖掘其他复杂的方法。

    我们一般习惯用水平线、竖直线或直角来分割图形,不太容易发现

    沿对角线分割的方法。要发现这种方法,最好的办法也许就是“先沿对

    角线将正方形剪开,看看是什么结果”。实际上,在这样做的同时就已

    经超越了简单的分析性行为,开始升级为启发性行为了。

    非几何图形到目前为止,我们一直在使用几何图形来说明如何有意识地寻找不

    同方案(及探讨各种方案的可能性)。现在,读者可以开始尝试更复杂

    的题目。这些题目不再要求读者从中总结出不同的标准模式,而是要求

    读者整合信息以发现模式。

    材料7

    一品脱的牛奶瓶里装了半品脱的水,你会如何描述这个瓶子?

    不同观点

    半空的水瓶。

    装着一半水的牛奶瓶。

    半品脱水装在一品脱的牛奶瓶里。

    评语

    牛奶瓶这个例子虽然微不足道,却足以说明看待问题的两种方式可

    能截然不同。它还说明,如果人们选择了其中一种方式,通常就会完全

    忽略其他方式。有趣的是,装了一半奶的瓶子常被描述为半空,而装了

    一半水的瓶子常被描述为半满。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人们想当然地认

    为牛奶瓶原本是满瓶,而水瓶原本是空瓶。事物之前的状态对人们看待

    问题的方式影响很大。

    图片

    报纸或杂志上的照片最容易获得,难点在于如何将它们呈现给一大

    群人。老师可以保存报纸的复印件反复使用,直到材料过时为止。有绘

    画能力的老师也可以将照片画在黑板上,但这样做效果会差很多。具体

    需要什么类型的材料,我们在本书前面详细讨论过。

    使用图片的方法有两种:

    ●描述你认为照片中发生了什么。●描述照片中可能发生的三种情形。

    使用第一种方法时,老师要选用一张含义不明的照片,要求每位学

    员自行解读,之后将所有解读方式收集起来。各种解读方式之间的差异

    说明看待照片的角度是多种多样的。老师要注意避免评判最佳方式或驳

    斥某一方式的合理性,也不要揭晓照片背后真正的故事(老师可以推说

    自己也不记得了)。

    使用第二种方法时,老师要求学员至少要给出一定数量的不同解读

    方式。如果学员的思路被最明显的解读方式堵住,不愿意再猜想其他方

    式,可以要求他们按可能性大小将已有的解读方式排序。除此之外,老

    师还可以针对使用的具体图片抛出一些大胆的想法,鼓励学员打开思

    路。

    材料8

    照片中有一群人蹚水前进,他们的穿着不像是在踩水嬉戏,背景似

    乎是一片沙滩。

    不同观点

    一群人遇上了涨潮。

    人们正横渡涨水后的大河。

    人们蹚水前往岛屿或沙坑。

    蹚过洪水。

    人们蹚水是为了登上不能靠岸的轮船。

    人们遭遇沉船事故后上岸。

    评语

    实际上,照片表现的是一群抗议者在抗议海滩的糟糕状况。但有没

    有人猜得到并不重要,因为练习不是为了训练逻辑推理,而是要得到对

    照片中情形的不同解读方式。对于这些不同方式,我们不仅要注意到它

    们的存在,还要能主动把它们想出来。(如果不行,能驳斥某些不合理的想法也可以。)

    材料9

    照片中有个男孩坐在公园的长椅上。

    不同观点

    照片中的男孩懒散或不好动。

    公园长椅上还有空位。

    男孩没有弄湿那部分长椅。

    评语

    描述者对这张图片的描述和上述例子截然不同,他们没有尝试描述

    发生的故事(例如,男孩在等朋友;疲惫的男孩在休息;男孩从学校逃

    课;男孩在晒太阳),描述的重点是场景本身而不是背后的意义(如男

    孩坐在长椅上,长椅上还有空位)。这是在尝试以不同于寻常的方式观

    察照片。“男孩没有弄湿那部分长椅”,这样的描述似乎有些出格,但实

    际上思考本来就不该设限。对任何图片的描述都可以分为不同层面,关

    注点可以是呈现的画面、正在发生的故事、已经发生的故事,以及即将

    发生的故事。老师要求学员提出不同观点时,一开始可以不设限制,之

    后再规定描述应针对哪一层面。

    处理过的照片

    用照片做材料的问题在于显而易见的解读方式通常完全占据优势地

    位。学员难以发现其他观察角度,还会觉得其他解读方式看起来愚蠢而

    不真实。要避开这个难题并提高练习的趣味性,老师可以对照片稍加处

    理,遮住一部分画面。只凭露出来的部分来判断照片呈现的故事,不仅

    会增加练习的难度,也能让学员不受显而易见的解决方式的影响,进而

    发现更多的可能性。另外,因为整幅照片显露出来后谜题就会揭晓,所

    以学员会更有动力去猜测正确答案。材料10

    照片有一半遮住了,只能看到一名男子站在大楼伸出的平台边缘努

    力保持平衡。

    不同观点

    男子威胁他人要结束自己的生命。

    男子试图解救一只困在平台上的小猫。

    男子正从着火的大楼中逃生。

    男子是一名电影特技替身演员。

    男子不小心把自己锁在了门外,正试图翻窗进入自己家的房间。

    评语

    照片其余部分表现的可能是男子正在张贴一些学员海报。使用部分

    照片更易于启迪不同解读方式,但人们最终希望的可能是重组画面,突

    破明显的解决方式去发现被隐藏的其他解决方式。越是那些被明显的解

    决方式所主导的画面,越适合练习重组,简单的部分画面同样可以用来

    积累经验。只有部分画面的另一个好处在于,它能说明答案可能存在于

    画面之外,它能提醒观察者不要局限于眼前真实情境包含的信息,而是

    要思考画面以外的信息。

    书面材料——故事

    故事可以选自报纸或杂志,甚至是其他任何书籍。这里所说的故事

    不是狭义上的故事传说,而是包括任何书面叙述。

    故事的处理方式有几下几种:

    1.挖掘当事人的不同角度。

    2.在只改变重点和看问题的方式而不改变素材本身的前提下,将正面叙述转换为负面叙述。

    3.根据所给信息提炼出与作者不同的重点。

    材料11

    新闻报道称,一只鹰从动物园逃了出来,捕捉难度很大。这只鹰落

    在高高的树杈上,对饲养员引诱其进笼子的尝试不予理睬。

    不同观点

    饲养员的角度:得快点儿把这只鸟哄回来,一旦它飞走了就会迷路

    或者被射杀。要爬到这么高的树上追鸟肯定不容易,别人会觉得我是傻

    瓜,都怪那个一开始让鸟逃走的人。

    新闻记者的角度:这只鸟外逃的时间越长,故事就越精彩。我们能

    不能再靠近一点拍些更清楚的照片?应该有人去挖掘其他兴趣点,比如

    人们对如何抓鸟的不同意见。

    鹰的角度:不明白这帮人为啥乱糟糟的。待在笼子外面的感觉好奇

    怪。我好饿。不知道要往哪个方向飞。

    路人的角度:希望这只鹰飞走,获得永远的自由。看他们费劲地抓

    鸟真好玩。这只鹰现在看起来比关在笼子里好多了。可以借抓鸟的机会

    证明自己很聪明,因为其他人做不到。

    评语

    只要故事牵扯多个当事人,就不难挖掘各个当事人的视角。老师可

    以要求所有学员挖掘全部当事人的视角,也可以要求不同学员挖掘不同

    当事人的视角。这个练习的目的不是猜测他人的想法,而是为了证明同

    样的情境有不同的解构方式。

    材料12

    故事描述了一个原始部落的不幸生活,部落成员不会读写,只能靠

    在农田里辛苦劳作勉强果腹。

    不同观点舒服的生活就是过惯了的生活。如果人们已经习惯了触手可及的简

    单生活,可能比一心追求复杂生活最后却因为发现它们遥不可及而大失

    所望要好。

    读写会让人们知道世界上其他地方正在发生的可怕的事情,这样只

    会让他们更难过。也许读写只能让人们对生活更失望。

    大多数人通常都在为了某种追求而努力奋斗。也许在农田里劳作更

    有满足感,因为他们不仅可以亲眼见证庄稼慢慢成长,而且可以享用自

    己的劳动果实。

    评语

    学员提出的不同观点不一定要符合自己的主张,因为他们真实的主

    张可能和作者一样。这个练习是为了说明看待事物的方式多种多样,而

    不是要证明一种观点比另一种观点更优越。争论“等到有人生病或者面

    临死亡时,这个简单的部落还会不会过得依然开心”是没有任何意义

    的,但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避免争辩,也很难提出自己并不赞同的观

    点。提出反对观点的好处在于能显著提高重组观点的可能性。

    材料13

    故事以年轻男子蓄长发和衣着花哨为例,认为他们正在逐渐丧失男

    子气概,变得更加女性化,如今已经很难分辨年轻人的性别了。

    不同观点

    蓄长发是勇气的表现,说明年轻人勇于挑战传统。

    男子蓄长发的做法由来已久,在维多利亚时代已然如此,但当时的

    男性不仅不女里女气,反而更有男子气概。色彩鲜艳的衣服虽然花哨,但不等同于女性化,这说明男性也在追求个性。

    男生和女生本就该看起来很像。

    女性也有同等权利这样做。

    评语这种类型的观点重组并没有加入额外信息。观点重组不是为了呈现

    故事的另一面,而是为了证明材料能以不同方式组合起来以阐释不同观

    点。

    问题

    问题可以从日常生活的不便中总结而来,也可以从报纸上寻找。报

    纸专栏报道的都是各种各样的难题、骚乱、不利发展和各种民怨。虽然

    这些素材没有以问题的形式表述出来,但调整一下措辞就可以转化为一

    个问题表述。笼统地交代问题主题就够了,我们没必要正式设计具体问

    题,任何仍有改善空间的局面,以及任何能设想到的困难,都能构成问

    题。

    使用问题素材来练习挖掘不同观点有两种方法:

    1.思考问题的不同表述方式。

    2.思考问题的不同处理方法。

    重点不在于尝试解决问题,而在于寻找看待问题的不同方式。当

    然,我们也可以进一步探索解决方案,但这不是关键。

    材料14

    孩子在人群中与家长走散的问题。

    不同观点

    (1)不同表述方式

    防止孩子与家长走散。

    防止孩子走失。

    寻找走失儿童,并让他们回到父母身边。

    避免家长将孩子带入人群(展览活动提供儿童看护服务等)。评语

    有些问题表述无法启发答案。问题的表述越笼统,得出答案的可能

    性就越小。面对笼统的问题表述,我们也很难对问题进行同样笼统的重

    述。这种情况一般需要思考者将问题具体化,以便得出不同观点。例

    如,“孩子在人群中走失”这个问题,可以表述为“家长在人群中粗心大

    意”或“孩子身处人群之中”,我们也可以将问题具体化为“让走失儿童回

    到家长身边”这样的表述。

    (2)不同处理方法

    将孩子和父母牢牢地捆绑在一起。(给孩子拴条链子?)

    更容易辨别孩子的身份(佩戴写明家庭住址的吊牌)。

    不让孩子走入人群(儿童看护服务等)。

    家长和孩子事先约定走散后去哪个地点等候。

    张贴走失儿童的名单。

    评语

    前文列举的方法大多数都是实际的解决方案,但有时提出的方法可

    能只代表处理问题的方式。例如,针对儿童走失这一问题,有人提出的

    方法可能是“收集统计数据,分析有多少家长因为希望孩子接触人群而

    主动将孩子带入人群,有多少家长是因为孩子无人看顾而不得已这么

    做”。

    问题的类型

    学员所选用的问题的类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年龄,下述问

    题按照学员年龄进行了分类。

    低龄群组

    让洗碗变得更省时、省力。按时到校。

    制作更大的冰淇淋。

    把落在树上的球取下来。如何在车上换衣服。

    提升雨伞性能。

    年龄稍大的群组

    堵车。

    机场用地。

    实现铁路系统盈利。

    保障充足的廉价住房供应。全球粮食问题。

    板球运动员冬天应该做什么?

    改进帐篷的设计。总结

    本章介绍了如何生成不同观点。这一活动并不是为了寻找看待问题

    的最佳方式,虽然在挖掘不同观点的过程中最佳方式可能会显露出来,但我们没有刻意寻找。如果只是在寻找最佳方式,我们在找到看似最佳

    方式的解决方案后就会停止思考,在本章的练习中,我们并没有就此停

    手,而是继续挖掘其他方式。这个过程的目的是打破看待问题的刻板方

    式,证明只要努力寻找就一定能发现更多的解决方案。另外,这一过程

    还有助于培养重构模式的习惯。

    最好采用人为设置定额的方法,而不是单纯地依靠意愿来寻找看待

    问题的其他方式,因为这种泛泛而谈的意愿在一切顺利时能发挥作用,却无法支撑我们战胜困难。而定额则规定了一个必须完成的下限值。8.挑战假设

    前一章的主题是组合信息的不同方式,探讨寻找不同方式将A、B、C、D组合在一起,以形成不同模式。而本章关注的是A、B、C、D

    本身,它们每一个本身都是被接受的标准模式。

    陈旧的东西可能指陈旧的词汇,也可能指看待事物或描述事物的陈

    旧方式。陈旧不仅指想法编排的陈旧,也可能指想法本身的陈旧。人们

    经常假设基本想法没有任何问题,并在这一假设基础上将不同想法组合

    在一起,形成不同的模式。但实际上,基本想法本身也是可供重构的模

    式。水平思考的目的,就是挑战所有假设,因为这种思考方式的意义在

    于尝试并重构模式。即便某一假设获得了广泛赞同,它的正确性也无法

    保证。大多数假设被保留下来是因为历史传承,而不是因为它们的正确

    性得到了反复评判和印证。

    在图8-1中有三个图形,要求将这三个图形组装成一个容易描述的

    简单形状。这种组装方式很难找。但如果我们考虑的不是如何组装现有

    图形,而是重新观察每个图形,就有可能发现可以先将大正方形分割为

    两个长方形,之后再将所有形状拼装成一个简单的整体形状就容易多

    了。这个例子说明,有时候仅仅靠尝试不同方式将现有部分编排在一起

    不能解决问题,还需要重新审视每个部分本身。图8-1 三个图形的组合

    如果将上述问题表述为问题并给出先拆分再组装的答案,很快就会

    有人抗议这种答案是“投机取巧”,因为他们认为题目的要求是不能改变

    现有图形。这种“投机取巧”的抗议说明我们总是在预设这样或那样的界

    限或限制。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总是会预设这样那样的界限,这些界限

    会缩小尝试的范围,降低解决问题的难度。如果有人给你一个伦敦的地

    址,找起来可能很难。如果有人告诉你这个地方在泰晤士河北岸,找起

    来可能稍微容易一些。如果有人告诉你到这个地方可以从皮卡迪利广场

    直接走过去,找起来就容易多了。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常常会限制

    自己尝试的范围。一旦有人跳出来打破界限解决问题,马上就会出

    现“作弊”的抗议声,但限制常常是我们自己设定的。另外,设定这些限

    制的理由,只是为追求方便而已。如果设定的界限和限制有问题,问题

    可能就永远无法解决,因为一味地朝着泰晤士河北岸看绝对找不到南岸

    上的地点。

    但要重新审视眼前的一切往往不太可能,所以我们在任何情境中都

    要做出大量假设,无论相关情境是不是存在问题。一个周六的上午,我在商业街遇到一个卖花的小贩。他举着一大束康乃馨,叫价两先令。这

    个价钱听起来很便宜。我觉得这是因为临近中午了,这个小贩是在甩

    货。于是我付了两先令,但对方只从一大束花里抽出了一小束花交给

    我,一共只有四朵康乃馨。这一小束事先已经用一小段铁丝绑好了。我

    是因为贪心,才会一开始就想当然地认为两先令可以买下他手里所有的

    花。

    一片新住宅区刚刚落成。在开盘典礼上,人们注意到所有房屋结构

    都有点低。天花板有点低,门窗也有点低。谁都不知道怎么会这样。最

    后,相关人员发现有人对工人用的量尺动了手脚,每把量尺都被切掉了

    一英寸。使用量尺的工人自然不会怀疑量尺的准确性,因为量尺本身存

    在的意义就是检验尺度的准确性的。

    瑞士出产一种香梨白兰地,酒瓶里可以看到一整个梨。这个梨究竟

    是怎么放进去的?人们通常的猜测是先把梨放到瓶子里,然后再装上瓶

    颈。还有人猜测先放梨,再装瓶底。因为酒瓶里的梨是完全成熟的,所

    以人们想当然地认为梨放进去的时候就是已经完全成熟的。但实际上,如果将刚抽芽的嫩枝从瓶颈放进酒瓶里,梨就会在瓶里慢慢发育,一般

    不会有人猜想到这种方式。

    在挑战假设的过程中,我们会挑战界限和边界的必要性,也会质疑

    每个概念的正确性。水平思考一般不是为了攻击假设的正确性或者提出

    更好的不同观点,而是为了尝试重构模式。顾名思义,假设原本就是先

    入为主的模式,通常会避开重构过程。练习

    演示问题

    问题1

    一个园艺师得到的指令是栽种四棵珍稀树木,要求四棵树之间两两

    距离相等。你会怎么安排?

    解决方案

    常见流程是尝试在一张纸上排列四个点,保证每个点到其余各点等

    距,但这是无法实现的。这个问题似乎没有答案。

    我们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我们假设所有树木必须栽种在同

    一个平面上。如果我们挑战假设,就会发现上述要求是可以满足的。有

    一棵树种在山顶,其他三棵种在山麓,就可以保证它们两两距离相等

    (实际上,它们分别位于四面体的四个顶点上)。我们还可以将一棵树

    种在坑底,将其他树种在坑口周围,这样也能解决问题。

    问题2

    图8-2中的这道旧问题很能说明问题。图中有九个点,排列方式如

    图8-2(a)所示。要求只能用四条连续的直线将九个点连接起来,连线

    过程中笔尖不能离开纸面。图8-2 九个点连接起来

    解决方案

    这道题看起来很简单。但我们尝试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连线后,就会

    发现需要四条以上的直线。这道题似乎无解。

    因为我们假设直线必须连接所有点,而且不能超出各点最外侧的直

    线所构成的界限。如果我们打破这条假设突破界限,这个问题就很容易

    解决了,如图8-2(b)所示。

    问题3

    一名男子在一座摩天大楼里工作。每天早上,他都在一楼上电梯,按下十层,在十楼下电梯,然后走到十五楼。每天晚上,他会在十五楼

    上电梯,在一楼下电梯。他为什么这样做?

    解决方案

    人们会给出各种各样的解释,包括:

    ●这名男子想要爬楼梯锻炼。

    ●他想要在从十楼到十五楼的路上和人聊天。

    ●他想要一边走一边欣赏风景。

    ●他想让别人觉得自己在十楼工作(十楼的办公地点可能更高

    级)。

    事实上,这名男子之所以会这样搭乘电梯,是因为他别无选择。他

    是个侏儒,最高只能碰到十楼的按钮。

    人们不由自主地假设这名男子本身很正常,不正常的只是他的行

    为。

    这种问题我们能联想到很多。很多行为看似反常,但一旦了解背后

    的原因就说得通了。我们可以注意收集这种问题。列举这些问题是为了

    说明,接受假设可能增加解决问题的难度,甚至是消除解决问题的可能

    性。

    块问题

    问题4

    取四个块状物体(可以是火柴盒、书本、麦片盒或洗衣粉盒,下

    称“矩形块”),要求将它们按限定的具体方式摆放。具体方式限定的是

    摆放后矩形块彼此接触的情况。两块彼此接触的矩形块,必须是平面的

    任何部分都完全接触——只有边角接触并不算数。

    具体摆放要求如下:1.摆放矩形块,保证每个矩形块都和另外两个接触。

    2.摆放矩形块,保证其中一个与另一个接触,其中一个与另外两个

    接触,其中一个与另外三个接触。

    3.摆放矩形块,保证每个都和另外三个接触。

    4.摆放矩形块,保证每个都和另外一个接触。

    解决方案

    1.满足要求有几种方式。其中一种如图8-3(a)所示。在这种“转

    圈”的摆放方式中,每个矩形块都和另外两个相邻的矩形块接触——一

    个在前一个在后。

    2.第二个问题有点儿难度,因为我们会假设按提问的顺序来解题,也就是说,先保证一个矩形块和另一块接触,再保证一个和另外两个接

    触,一个和另外三个接触。但如果我们从后往前,先保证一个矩形块与

    其他三个接触,就可以逐渐调整,形成如图8-3(b)所示的排列方式。

    3.有些人觉得第三问很难,因为假设所有矩形块都必须放在同一个

    平面上(在所用平面上分散开来)。一旦脱离了这一假设的限制,将矩

    形块堆叠起来,就可以满足要求,如图8-3(c)所示。

    4.第四问的难度有些出人意料。人们常犯的错误就是将矩形块排成

    一列。放在两端的矩形块只和另外一块接触,但中间的矩形块却各自和

    另外两块相邻。实际上,甚至有人因此判定这道题无解。但正确的摆放

    方式其实非常简单,如图8-3(d)所示。

    评语

    大多数人在解决矩形块排列问题的过程中会将矩形块摆来摆去,看

    结果如何。但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让矩形块彼此接触,就没有太大意

    义。为了方便,他们会假设所有矩形块必须以某种方式接触彼此。正是

    这一人为的限制让原本简单的最后一问变得难以解决。

    提问法我们可以借助游戏来练习挑战假设,也可以将其作为一种方法有意

    识地加以应用。提问法和普通小孩习惯性地问“为什么”的做法高度相

    似。区别在于,平时人们在问“为什么”时是因为他们不知道答案,而这

    里所说的“提问法”是指人们即便已经知道答案了也会问一句“为什么”。

    平时,在回答人们提出的“为什么”这样的问题时,我们会用他们能听得

    懂的概念来解释他们不明白的东西,以便于他们接受;而在这里所说

    的“提问法”中,人们能听得懂的这些概念本身也是问题,没有什么是神

    圣而不可挑战的。

    图8-3 矩形块的摆放使用提问法的过程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我们很容易想不出新解

    释,或者又回到原点给出之前已经用过的解释。另外,如果被质疑的对

    象是显而易见的,我们还会不由自主地解释原因,替它辩解。这个练习

    的根本目的,就是消除思考者为这种质疑对象辩护的思维惯性。

    先由老师提出某种陈述,再由学员来提问“为什么”,老师给出解释

    后,学员继续针对解释提问“为什么”。整个过程如果只是在自动重

    复“为什么”,就根本不需要由学员提问,除非学员已经养成了不做任何

    假设的习惯。在实践中,我们永远不会自动重复“为什么”,因为每次提

    问肯定都会针对之前解释的某个具体方面,它不是空洞的提问反

    应。“为什么”是应该有针对性的。

    示例

    为什么黑板是黑的?

    因为否则它们就不会被叫作黑板了。

    它们叫什么为什么重要?

    实际上不重要。

    为什么?

    因为它们只不过是用来写字或画图的。

    为什么?

    因为如果想要向整个班级展示什么,写在黑板上展示会更容易,这

    样所有人都能看到。

    上述提问过程完全可以有不同的发展路径。

    为什么黑板是黑的?

    这样才更容易看到白色的粉笔印。

    为什么要看到白色的粉笔印?或:为什么粉笔是白色的?

    或:为什么要用白色粉笔?

    或:为什么不用黑色的粉笔?

    每次提问针对的都是主题的某个具体方面,决定了问题的发展方

    向。当然,老师也可以根据回答问题的方式来决定对话的发展方向。

    老师应该努力让整个问答过程延续下去,也可以随时提问:“我不

    知道答案。你认为原因是什么?”如果学员给出了答案,老师和学员就

    可以互换角色,由学员来回答问题,由老师来提出问题。

    这种练习可以选择下述主题:

    为什么轮子是圆的?

    为什么椅子有四条腿?

    为什么房间大多数是正方形或长方形的?

    为什么男女穿着会不同?

    我们为什么要上学?

    人为什么有两条腿?

    日常生活中的提问是为了获取信息,我们希望能放心地接受让自己

    满意的解释。而水平思考中的提问目的恰恰相反,是为了对任何解释都

    存疑。只有拒绝放心地接受解释,才能尝试以不同方式看待事物,才能

    提高重构模式的可能性。

    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老师不需要千方百计地证明某个解释是唯一

    的,他还可以给出各种不同解释。“为什么黑板是黑的?”这个问题的回

    答可能是“它不一定是黑的,还可以是绿色或蓝色的,只要能让白色的

    粉笔字显眼就可以”。

    我们必须摆脱固有印象,不再相信一切背后都有独特而必要的原

    因。比较下面的回答:“黑板之所以是黑的,是因为黑色能让白色的粉笔字更显眼。”

    “黑板之所以是黑的,是因为否则很难看清黑板上的字迹。”

    即便某个事物的形成确实存在真实的历史原因,老师也不能给学员

    留下这个历史原因足够充分的印象。假设,黑板之所以是黑的,是因为

    人们先发明了白色粉笔。从历史角度讲,这就是选用黑色的确切原因。

    但从实践来看,这个原因并不充分。因为它只能解释人们为什么一开始

    选择黑色,并不能解释为什么黑色被继续保留下来。有人可能会

    说:“黑板一开始被涂成黑色,是因为当时人们在寻找一种能显现白色

    粉笔印的表面。他们继续使用黑色,是因为黑色的效果令人满意。”总结

    我们在处理状况或问题的过程中会做很多假设。为了生存,我们必

    须不停地做假设。但每一个假设都是陈旧模式,只有重组这些模式才能

    更好地利用现有信息。也只有打破预设的界限,才有可能重组更复杂的

    信息。本章的中心思想是要说明任何假设都是可以挑战的。我们不是要

    假装在任何情况下都有足够的时间去挑战每一个假设,而是要证明没有

    任何假设是不可挑战的。

    本章的目的不是埋下怀疑的种子,导致我们因为无法做出任何假设

    而犹疑不决。正相反,我们要认可假设和陈旧模式的重要作用。事实

    上,如果我们知道自己不会被假设和陈旧模式禁锢思想,就能更自由地

    去运用它们。9.创新

    前面两章探讨了水平思考过程的两个基本方面:

    1.有意识地联想看待事物的不同方式。

    2.挑战假设。

    这两个过程本身和一般的垂直思考并没有太大距离。不同之处在于

    水平思考和垂直思考运用上述两种过程的目的不同,水平思考运用这两

    种过程的方式是“不合理”的。水平思考关注的不是发展,而是重建。

    上述两个过程都被用于描述或分析情况。这种活动也叫反向思考,也就是通过观察已有结果来推导过程。而正向思考则是向前推进,重点

    是建立新事物,而不是分析旧事物。反向思考和正向思考之间的区别完

    全是主观上的,两者之间不存在真正的界限,因为我们有时必须以新方

    式回顾问题才能推进思路。创新的描述可能和创新的想法一样具有启发

    性,因为反向思考和正向思考的主题都是改变、提升及引发某种结果。

    在实践中,反向思考更贴近解释结果,而正向思考更贴近引发结果。

    在探讨创新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探讨思考的一个层面,这个层

    面在正向思考中的应用比在反向思考中广泛得多,它就是评估和暂缓判

    断。10.暂缓判断

    思考的目的不是要做到正确,而是要有效。当然,有效也就意味着

    最终结果正确,但两者之间存在重要差别。正确的意思是从头到尾都正

    确,而有效只要求最终正确。

    垂直思考要求从头到尾一直正确,每个思考阶段都要做出判断,思

    考者不能采取不正确的步骤,也不能接受不正确的信息编排。垂直思考

    是通过排除从而做出选择的过程。判断是排除的方法,而否定

    (“不”“不是”)是排除的工具。

    水平思考允许思考者在过程中犯错,只要求最终结果正确。水平思

    考也允许思考者利用不正确的信息编排方式来启发正确的重组方式。因

    为思考者可能先从一个站不住脚的立场出发,最终才能找到一个站得住

    脚的立场。

    水平思考关心的不是具体的信息编排,而是它最终能通向何方。所

    以水平思考者不会评判每一种信息编排,也不会只保留正确的编排,而

    是会暂缓一段时间,等稍后再做出判断。这并不是不带判断地做事,而

    是推迟到后续环节再做判断。

    从过程看,水平思考的重点是改变,不要求任何证据支持。也就是

    说,水平思考看重的不是某个具体模式的正确性,而是这一模式在启发

    新模式方面的作用。

    目前介绍的其他水平思考过程也没有任何“不合情理”之处,但暂缓

    判断的要求与垂直思考有着根本差别,所以更难理解。

    要求时刻正确是教育的基础条件。整个教育过程传授的都是正确的事实、基于正确事实的正确推论,以及得出推论的正确方式。学员学的

    是如何对错误保持异常敏感,以保证正确;学的是如何在各个思考阶段

    都做出判断,之后根据这一判断否决一切不同观点;学的是如何表

    达“不对”“事实并不是这样的”“事实不可能是这样的”“由A不可能得出

    B”“你这儿错了”“这种方法绝对行不通”“没理由这样做”等主张。这些是

    垂直思考的根本,是其高度有效的原因。有人想当然地认为光靠垂直思

    考就够了,但事实并非如此。这种态度难免会埋下隐患,因为垂直思考

    一味地强调随时保持正确,创意与进步因此被拒之门外。

    时刻保持正确的要求是阻挡新思路的最大障碍。只要想法足够多,即便其中一些是错的,也比时刻正确却什么想法都没有要好。

    大脑本身是一个自我最大化的记忆系统。大脑活动要求我们必须利

    用启发性的信息编排来实现洞察力重组。在实践中,推迟判断就可以满

    足这一要求。我们只要等到在想法生成阶段之后的想法选择阶段再做出

    判断就好了。大脑系统的性质决定了某一阶段的错误想法可能在后续阶

    段孕育出正确想法。李·德·弗雷斯特顺着电火花能改变燃气喷嘴反应的

    错误思路钻研,却发现了具有重要意义的热离子阀门。马可尼从电波沿

    地球曲面传播的错误认知出发,却成功地将无线电波信号传过了大西

    洋。

    要求时刻保持正确的主要隐患包括:

    1.对思路本身正确但源于错误前提的想法抱有盲目的确信。

    2.虽然从错误的想法中也能孕育出正确的想法(或有效的尝试),但前者的作用如果无法证明,可能早早就会被枪毙掉。

    3.人们会满足于正确答案——一旦发现适当的方案,就不会继续寻

    找可能更好的方案。

    4.过分注意时刻保持正确,会滋生因为担心犯错而畏首畏尾的心

    理。延迟判断

    水平思考流程有时会故意犯错,以启发对信息重新编排。我们将在

    后续章节探讨这一流程。本章考虑的内容只是简单地推迟判断,也就是

    不马上做出判断。在实践中,下述环节都可以做出判断。

    1.关于某个信息领域是否与正在考虑的主题相关的判断,应该做出

    判断再发展观点。

    2.关于个人在内在思考过程中产生的某一观点的正确性的判断,剔

    除这样的观点而不是探索。

    3.在与他人分享观点之前做出观点的正确性判断。

    4.在拒绝承认或实际谴责对方观点时,应对他提出的观点进行判

    断。

    从这个角度讲,判断、评估和批判的过程都很相似。推迟判断不仅

    意味着推迟谴责,还意味着推迟判断结果究竟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

    推迟判断能造成以下结果:

    1.任何想法都能存续更长时间,都能衍生出更多的想法。

    2.其他人会分享被自己否决的想法,这些想法可能会对听者产生巨

    大的影响。

    3.我们会接受他人想法的启发作用,而不是彻底地否定对方想法。

    4.在现有参考框架下被判有误的想法能存续更长时间,最终证明参

    考框架本身需要调整。

    图10-1中,A代表问题的起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考者先朝

    着K前进,但这个想法本身并不正确,所以被否决掉了。之后思考者开

    始朝C推进,但到了C之后就无路可走了。如果思考者到达K之后可以由

    此出发到达G,再由G到B,就可以找到解决方案了。一旦到了B,就能看到经由P到A的清晰路径了。

    图10-1 推迟判断能帮助找

    到解决方案实际应用

    上文探讨了推迟判断原则。我们有必要简单地介绍这一原则的实际

    应用,因为只认可原则却从来不用对我们没有太大意义。在实践中,这

    一原则能指导下述行为。

    1.思考者不急于判断或评估想法,也不将判断或评估视作最重要的

    处理方式,而是更倾向于慢慢探索想法。

    2.有些想法一看就是错的,根本不需要深入判断。在这种情况下,思考者会转而关注如何挖掘它的潜在用处,而不是纠结于它错误的原

    因。

    3.思考者即便清楚地知道某个想法最终一定会被抛弃,还是会尽量

    推迟抛弃,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它的用处。

    4.思考者不会强行推动想法朝判断的方向发展,他们只会将判断作

    为参考。

    一只有漏洞的木桶装不了多少水。我们可以直接把它丢在一旁,也

    可以看它到底能装多少水。就算有洞,这只木桶到底还是能发挥一定作

    用的。11.设计

    设计和照搬不一样,需要大量的创新,所以通过设计活动,可以很

    好地练习我们前面学过的水平思考的那些原则。关于设计的流程,我们

    将在后续章节详细介绍,本章只将其作为练习水平思考的手段。练习

    设计方案必须以视觉形式呈现,可以是黑白的,也可以是彩色的。

    图纸旁边可以附上文字描述,解释设计的某些特色或相关原理。采取视

    觉形式的好处有很多:

    1.设计者不能只给出模糊而概括的描述,所以肯定会从一定程度上

    关注动手处理问题的方式。

    2.视觉设计能让所有人都看得到。

    3.用视觉呈现的方式来表达复杂结构比用文字描述容易得多,由于

    描述能力而限制了设计水平会令人惋惜。

    设计实践可以布置成课堂练习,也可以布置成课后作业。最好要求

    全体学员都完成同样的设计作业,而不是自由选择。这样老师可以针对

    所有作业给出评语,也有更多的素材可以比较,同时可以保证学员更积

    极地参与分析过程。

    如果所有作业都能使用标准纸张会更方便。布置完设计作业后就不

    要再补充任何信息,也不要试图将设计项目限定得更加具体。无论学员

    提出什么问题,老师都可以用“按照你自己的想法拿出最佳方案”来回

    应。

    作业点评

    如果学员人数很少,可以让学员围坐在一起,把作业摆在中间。如

    果人数太多,就需要使用投影仪或幻灯机展示,或者也可以将它们用大

    头针挂起来展示。老师在展示学员作品前可以在黑板上列出要点,先展

    开适度的讨论。在点评作业的过程中,老师应该牢记以下几点。

    1.克制评判作品的冲动,不要说“这个方案行不通,因为……”2.克制选出最佳处理方式的冲动,避免设计作品朝单一方向极端发

    展。

    3.强调实现某一具体功能有不同方式。列举不同建议,并补充自己

    的观点。

    4.尝试探讨某一具体设计的实用性。尝试将设计师意图和实际操作

    方式区分开来。

    5.注意以功能性为目的以及单纯以装饰性为目的的设计特征。

    6.针对某些设计元素提问——提问不是为了批判该设计,而是为了

    挖掘某些设计元素背后是否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特殊原因。

    7.留心有些设计是否是从电视、电影或漫画里照搬的。

    建议

    设计项目可以是对现有事物的改进,也可以是具备某种功能的新发

    明。实物设计最容易,因为实物很容易画出来,不一定是严格意义上的

    机械设计,比如,可以要求学员设计一个新教室或一种新型鞋子,只要

    是具体的项目就行。另外,也可以尝试让学员进行组织设计,这种设计

    会涉及做事情的方式,比如如何快速建成一栋大楼。

    设计:

    ●苹果采摘机。

    ●土豆削皮机。

    ●能在崎岖不平的路面上行进的车辆。

    ●防洒茶杯。

    ●隧道挖掘机。

    ●辅助停车设备。再设计:

    ●新型奶瓶。

    ●椅子。

    ●学校。

    ●新型服装。

    ●改良版雨伞。

    组织设计:

    ●如何迅速建成一栋房屋。

    ●如何安排超市里收银台的摆放。

    ●如何组织好收垃圾工作。

    ●如何统筹购物行程,以最大限度节约时间。

    ●如何在热闹的路段安装排水设施。

    多样性

    设计练习的目的是证明处理问题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最重要的不

    是单个设计方案,而是不同设计方案之间的比较。为强调这种多样性,老师可以比较整个设计方案。但更有效的方法是选出某个具体功能,分

    析不同设计者是如何处理的。比如,在设计苹果采摘机的过程中,老师

    可以选择“够苹果”这个功能,要够到苹果,有些学员会使用伸缩臂,有

    些会将整台机器安装在起重机上,有些会尝试让苹果落到地面,还有些

    学员会直接将苹果树种在沟里。可以针对每项功能罗列学员使用的不同

    解决方法,并且要求学员给出其他建议。老师本人也可以分享自己的想

    法,或者以前学员在完成这一设计项目时贡献的想法。

    苹果采摘机可以包含如下这些特别的功能:●够到苹果。

    ●找到苹果。

    ●摘下苹果。

    ●将苹果运到地上。

    ●分拣苹果。

    ●将苹果放到容器里。

    ●继续转向下一棵树。

    不建议学员在完成设计的过程中兼顾所有功能。即便在无意识的状

    态下,他们也能照顾到大多数功能。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分析学员的处理

    方式,展示不同处理方式的差异。很多时候,设计者并没有注意到某个

    功能(如如何将苹果移到地面)。面对这种情况,老师应该表扬体现了

    这一功能的设计,但不要批评没做到这一点的设计。

    评估

    我们有时会冲动地批评设计存在疏漏,存在机械错误、效率错误、尺寸错误及这样那样的错误。但我们必须克制这种冲动,尽管做到这一

    点很难。

    如果有些设计有疏漏,老师可以通过点评无疏漏的设计方案来让设

    计者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如果有些设计存在机械问题,老师可以点评设计者意欲实现的功

    能,而不是实现功能的方式。

    如果有些设计在某些问题的处理上绕远了,不要批评,而是要介绍

    其他一些更有效的设计。

    10~13岁年龄组的学员常犯的设计错误就是偏离设计方案,在作品

    中细致描绘直接从电视或太空漫画等作品中照搬的某种工具。所以,他们笔下的苹果采摘机插满了机枪、火箭、雷达和喷气装置。他们还会详

    细介绍搭载“船员”数量、速度、里程、马力、建造成本、建造时间、零

    部件数量、建筑材料等。老师没必要批评这种过度设计的行为,而是要

    强调其他设计在功能上的简约性和高效性。

    重要的是,不要批评机械原理。一位苹果采摘机的设计者建议每个

    苹果都植入一小块金属,并在每棵树下都埋上巨大的磁铁,这样就可以

    利用磁力将苹果拽下来。我们很容易就会想到下述批评意见:

    1.每个苹果都植入金属和直接摘苹果一样费事。

    2.磁铁必须有巨大的吸力,才能把距离这么远的苹果拽下来。

    3.苹果落地时会被摔坏。

    4.埋在地下的磁铁只对一棵树上的苹果有效。

    这些意见都有道理,我们还能想到很多,但老师不要使用这种批评

    的口吻,而是要说:“很多同学的思路都是爬到树上去摘苹果,但有位

    同学想把苹果吸引到地面上,这样就可以一下子把所有的苹果都收集到

    一起,不需要一个一个地找,一个一个地摘。”这种观点其实也有道

    理。用以实现功能的方法可能很明显没什么效率,但老师最好对这些无

    效的设计保持沉默,不要批评设计者实现功能的方式,以免被误解是在

    否定功能本身。等这个设计者对磁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自己就会发

    现磁铁能发挥的作用并不大。但在当下,这是他知道的能产生“远距离

    引力”的唯一办法。

    另一个项目要求设计能在崎岖路面上行驶的车辆。有个设计者建议

    使用某种“光滑物质”,车辆自己能吸入车辆后方的光滑物质,然后将它

    们撒在车辆前方的路面上,这样车辆就可以一直在光滑物质上行驶,如

    图11-1所示。车辆还配备了一个储存装置,以保证光滑物质的供应。我

    们很容易就会想到下述批评意见:

    1.什么样的“光滑物质”才能填平深沟?这个需求量太大了。

    2.车辆不可能将撒下去的物质全部回收回来,所以几米之后材料就

    用完了。3.车速必须很慢。

    图11-1 能在崎岖道路上行驶的车辆

    我们很容易就能想到这些批评意见,但我们同时也应该认可设计者

    的创新之处。他没有像大多数人一样借助特殊轮胎或其他设备来克服路

    面崎岖不平的问题,而是尝试改变路面本身。从这一理念出发可以引申

    到履带式车辆,这种车辆就是先将光滑物质(履带)放下去再收回来。

    还有一些军用车辆会搭载钢网或玻璃纤维垫,必要时用垫子铺路,让车

    辆从垫子上开过去。

    有些想法虽然看似荒唐,却可以抛砖引玉,如图11-1所示,光滑物

    质的思路虽然解决不了问题,但能让人直接联想到履带式车辆的思路。

    如果我们一上来就否定了前者,可能很难发现后者。我们不该抱着“这

    个方法行不通,直接舍弃吧”这样的态度,而是应该考虑“这个想法虽然

    行不通,但它能让我们联想到什么”。

    不管别人怎么看,没有人是为了愚蠢而愚蠢。一个人当时记录下了

    某个想法,就肯定有其认为合理的理由。别人如何看待这个想法并不重

    要,因为我们的目的是启发水平思考。无论设计方案背后的依据是什

    么,无论设计方案看起来多么荒唐,它都能有效地刺激我们联想到其他

    想法。假设

    我们在设计过程中会倾向于使用“完整部件”,也就是说,我们从别

    处借鉴某个部件的设计以在实现某一特定功能时将部件“完整地”照搬过

    来。因此,用于采摘苹果的机械手臂会有五根手指,因为人手就有五根

    手指。想要打破这种困局,需要从完整部件中分离出真正需要的元素,我们可以质疑背后的假设:“为什么一只手要有五个手指才能摘苹果?”

    我们也可以质疑设计方案背后的基础假设:

    为什么我们要把苹果从树上摘下来?

    为什么苹果树是这个形状?

    为什么每摘一个苹果手臂都要上下移动?

    我们挑战的一些观点很容易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质疑这些观点能

    引导我们开辟新思路。例如,我们可以把苹果从树上摇下来,而不是一

    个一个地摘下来。加州已经有人在尝试以特殊的方式种植果树,以降低

    水果采摘的难度。机械手臂也不需要每摘一个苹果都上下移动,我们可

    以想办法让苹果直接掉落在斜槽或其他容器里。

    提问法可以用于设计项目的任何一个环节。老师可以在讨论设计方

    案时就开始提问。和往常一样,使用提问法的目的不是为某个观点辩

    护,而是探索我们对某一问题处理方式的唯一性的质疑将带来的结果。总结

    设计的过程是培养水平思考的便捷方式。本章强调的是处理问题的

    不同方式、看待事物的不同方式、挣脱陈旧观念的束缚及挑战假设。我

    们要暂时推迟批判性评估,以便形成启发性的思考框架,并在这一框架

    下满怀信心地发挥灵活性和多样性。想要设计练习发挥效果,主持练习

    的老师应该了解练习的目的。它的定位不是设计练习,而是水平思考练

    习。12.主导思想和关键因素

    几何图形不存在任何含糊之处,任何几何图形传递的信息都非常明

    确,所以我们知道摆在眼前的是什么。但实际中大多数状况要含糊得

    多,很多时候我们对状况只有一个模糊的认识而已。思考如何以不同方

    式分割与组装确定的几何图形很简单。但如果只是模糊地了解状况,思

    考的难度就会明显放大。

    每个人都坚信,自己知道自己在说什么、读什么、写什么。但如果

    被要求总结主导思想,他们往往很难办到。因为将一个模糊的认识转化

    成明确的陈述并不容易,他们给出的陈述或者太长太复杂,或者遗漏了

    太多信息。有时,他们会发现无法将话题的不同层面组合在一起形成一

    个主题。

    如果我们无法将模糊的认识转化为明确的模式,就很难联想到其他

    更多模式及看待状况的其他方式。在定义状况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总

    结出主导思想,这样做不是为了被它束缚,而是为了能引申出其他想

    法。

    如果无法辨别主导思想,我们就会被它支配。不管我们尝试用什么

    方式来看待问题,都有可能被一直存在却未被界定的主导思想所控制。

    总结主导思想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挣脱它的束缚,因为一个明确

    的对象,要比一个模糊的对象更容易摆脱。水平思考的目的,就是从僵

    硬模式中解放出来并引申出不同模式。先总结出主导思想,会在很大程

    度上降低这两个过程的难度。

    如果无法提炼主导思想,我们联想到的任何其他想法都难逃这一模

    糊的整体思想的禁锢。图12-1说明,我们所引申出的不同观点,实际上

    和主导思想(也就是初始观点)同属一个思考框架,只有认识到这个框架的存在,我们才能跳出框架,从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不同观点。

    主导思想不仅关乎状况本身,还关乎我们看待状况的方式。有些人

    明显擅长提炼主导思想,还有些人明显擅长用一句话概括情况,这可能

    是因为他们能将主导思想和细节区分开,或者因为他们看待事情的角度

    更简单。想要提炼出主导思想,我们必须有意识地采取行动,并多加练

    习。

    12-1 思考的框架不同的主导思想

    如果老师要求学员总结报纸上一篇文章的主导思想,他可能会听到

    各种版本的答案。如果文章介绍的是公园,主导思想可能包括:

    ●公园的美丽景色。

    ●相比城市周边,公园的价值。

    ●开发更多公园的必要性。

    ●开发或保护公园的难度。

    ●公园能让人放松身心或愉悦心情。

    ●作者正在测试抗议的效果,公园恰好是一个合适的主题。

    ●城市发展需求所带来的隐患。

    这些观点虽然各不相同,但都和文章相关。有些观点确实更主流,但选择其他观点的人也有充分的理由认定自己的观点才是文章的主导思

    想。我们的目的不是讨论真正的主导思想是什么,而是引导读者养成提

    炼主导思想的习惯。我们不是为分析情况,而是为了对情况有一个清晰

    的认识,以便在此基础上形成不同观点。我们不是利用主导思想本身,而是为了分辨主导思想进而摆脱它的束缚。

    我们在第11章中讨论设计问题的时候认识到了主导思想在组织思路

    方面的明显作用。不同群体会得出不同的主导思想,即便他们并没有明

    确地表述过这一思想。在设计苹果采摘机时,孩子的主导思想是“够到

    苹果”,他们从个人的角度出发,考虑的是如何一次摘一个苹果,以及

    真正够到苹果有多么困难(对年龄较小的孩子而言)。面对同样的设计

    问题,工业设计小组的主导思想是“商业化效率”,这个宽泛的概念包括

    保证操作速度和低廉成本,并确保苹果完好无损。从这个角度看,够到

    苹果不算问题,真正的问题是如何发现苹果、一次采摘多个苹果、将苹

    果完好无损地搬运到地面上,并使用能在树木之间轻松移动的低成本设备完成前述操作。总而言之,工程师的主要问题是“对比人力的优势”,而孩子的主要问题则是“拿到苹果”。主导思想的层次

    在提炼主导思想的过程中,我们很快就会发现主导思想的综合程度

    不同,主导思想可能涵盖了整个主题,也可能只涉及一个方面。因此,阅读有关犯罪的文章后,我们可能总结出下述主导思想:

    ●犯罪。

    ●人们的行为。

    ●暴力。

    ●社会结构与犯罪。

    ●犯罪趋势。

    ●可行措施。

    显然,“犯罪”和“人们的行为”这两个主题比“暴力”和“可行措施”宽

    泛得多。但这些主导思想都是合理的。这些想法由下至上,由具体到宽

    泛,形成了一个等级体系。提炼主导思想并不是要寻找最综合、最全面

    的想法,因为想法过于宽泛可能会让我们无法跳脱。提炼主导思想也不

    是要向其他人证明自己的想法才是唯一的主导思想,理由是它涵盖全

    局,因此不容置疑。实际上,我们只是为了提炼出在我们看来能主导整

    个问题的想法。比如,针对有关犯罪的文章,主导思想可以是“关于刑

    法措施的价值存在不确定性”

    或“保护罪犯作为公民的权利”。关键因素

    主导思想是一个中心主题,统领着我们看待整个状况的方式。主导

    思想虽然存在,但很少被界定,我们提炼主导思想只是为了摆脱它的束

    缚。而关键因素是状况的组成因素,无论我们如何看待状况,都会将其

    包含其中。关键因素是一个约束点。和主导思想一样,关键因素也会固

    定局面,导致我们无法再转变视角。和主导思想一样,关键因素也会在

    我们无意识的情况下发挥巨大影响。

    图12-2表现了主导思想和关键因素之间的差异。主导思想统领整个

    状况,而关键因素只是约束状况。虽然状况还可以变化,但变化幅度有

    限。

    识别关键因素是为了检验这些因素。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假定某个

    因素是关键因素。先分离出一个因素,然后质疑它是不是必要的,如果

    这一因素并不关键,那么它的约束力消失,我们就可以有更多的自由以

    新方式来构建状况。在苹果采摘机的设计中,关键因素可能是“必须保

    证苹果完好无损”或“只能采摘成熟的苹果”。这两个关键因素如果是必

    要的,我们看待问题的方式就会受到限制。比如,晃动树木就不是一个

    好办法。图12-2 主导思想和关键因素

    关键因素可能有一个、多个,或者一个都没有。不同的人可能会选

    择不同的关键因素。和寻找主导思想一样,重点是按个人想法分辨出关

    键因素,无论它是否真正关键,无论别人怎么看,都不重要,我们找到

    它只是为了质疑它的必要性。

    寻找主导思想是为了搞清楚“为什么我们总是以同一种方式看待事

    情”;寻找关键因素是为了搞清楚“阻碍我们的因素是什么”“我们为什么

    要固执地坚守这种旧方法”。

    寻找主导思想或关键因素的过程并不等同于水平思考的过程,它只

    是提高水平思考效率的一个必要步骤。我们如果看不清现有模式,就很

    难重构模式。如果发现不了模式的僵化之处,就无法给它松绑。练习

    报纸文章

    给学员读一篇报纸上的文章,要求大家归纳:

    ●主导思想(一个或多个)。

    ●关键因素(多个)。

    老师将答案收集上来,将不同观点逐条罗列出来。也可以要求学员

    解释选择某一观点的原因。这样做不是为了阐明自身选择的合理性,也

    不是为了证明它不如其他观点,只是为了让学员把自己的观点说清楚。

    老师不要尝试否定任何观点,也不要按观点的好坏排序。

    如果学员明显没有理解有关主导思想和关键因素的要点,老师应该

    重点分析那些能传达要点的答案。如果没有这样的答案,老师应该分享

    自己选择的主导思想和关键因素。

    不建议将学员的主导思想和关键因素写在黑板上,因为看到一个不

    错的观点后,学员可能就不愿意继续思考了。最好让学员独立写出自己

    对主导思想和关键因素的看法,然后再向他们展示不同观点。

    广播或录音机

    老师可以朗读一段文字,也可以播放电台专题节目或录制的广播节

    目。使用录制的音频好处在于可以重复播放。

    打印文章老师可以将一段文字打印出来发给学员,而不是为他们朗读这段文

    字。这种做法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学员可以有更多时间思考,他们的理

    解方式不会受朗读方式的影响,而且还可以回顾原文,看它是否能支持

    某一个观点。

    讨论

    要求两名学员在课堂上针对某一主题展开辩论。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可以挑出那些对某个话题持反对意见的学员,也可以指定某些学员

    (不管他们是否持反对意见)来担任反方进行辩论。其他同学在聆听辩

    论的过程中记录主导思想和关键因素。为检验观点的正确性,他们可以

    向正反两方提问。

    设计项目

    无论是在设计项目进行过程中,还是在讨论他人完成的设计作业

    时,老师都可以要求学员尝试提炼主导思想和关键因素。这样他们就能

    检验关键因素,看它们的关键地位是否经得起推敲,看如果将它们从设

    计中删除会产生什么结果。对主导思想也可以采取同样的处理方式:先

    将它们提炼出来,然后再考虑如何摆脱它们的束缚。

    虽然将提炼主导思想和关键因素的练习和水平思考的过程结合起来

    并不难,但最好不要这样做。因为如果我们将生成不同观点的过程和提

    炼主导思想的过程合而为一,提炼出的主导思想很可能与想出的这些不

    同观点高度契合。很快,我们对主导思想和关键因素的选择都会受到影

    响,因为我们会巧妙地主动回避。所以,就目前而言,能熟练地提炼主

    导思想和关键因素就足够了。13.分解

    水平思考的目的在于以不同方式看待事物、重组模式、生成更多方

    案。有些时候,只要有生成不同方案的意愿就足够了,因为它能让我们

    停下来多看一看,避免固守看待问题的明显方式,一条道走到黑。在四

    处观察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发现还有其他方式可供考虑。但有些时

    候,有生成不同方案的意愿还远远不够,因为意愿本身不能创造更多方

    案,我们还需要借助一些实际方法。同样的道理,激励他人寻找不同方

    案有一定的意义(尤其有助于缓和固守某种特定观点的狂妄态度),但

    开发生成更多不同方案的方法同样重要。

    在自我最大化的大脑记忆系统中,模式一旦形成就会不断扩大,可

    能通过延伸,也可能通过两个模式合二为一。模式不断扩大的这种趋势

    在语言方面表现得很明显。大脑将描述个体特征的词汇组合起来以描绘

    新情况。这种组合很快就会被贴上独立的语言标签,一个新的标准模式

    也就应运而生,新模式随后会得到独立应用,很少有人会再去追溯构成

    模式的原始特征。

    模式整体性越强,重构的难度就越大。因此,如果多个模式组合成

    一个标准模式,要换一种崭新的方式来审视情况就变得更加困难。为降

    低重构难度,我们可以尝试回过头分析构成这一模式的子模式。直接给

    孩子拼装完毕的娃娃屋,孩子只能惊叹于娃娃屋现在的样子,拿过来直

    接玩,除此之外别无选择,但如果给孩子一箱积木,他就可以以不同方

    式拼装出各式各样的娃娃屋。

    图13-1是一个L形的几何图形,要求将这一图形分成四份,每份的

    尺寸、形状和面积必须完全一致。我们通常会先尝试左侧的分割方式,这种方式显然不符合条件,因为拆分后的图形虽然形状相同,但尺寸不

    同。正确答案如图13-1右侧所示,原始图形被分成四块L形图形。要得

    出答案,有一种简单的方法是先将原始图形分成三个正方形,再将每个

    正方形分成四份,也就是将整个形状分成十二份。这十二块图形再按三

    个一组(共四组)的方式组合,就能形成图中图形。

    这样就能按要求将原始图形分成四份。

    图13-1 L形图形的切分

    前面出现过这样一道题目,要求将正方形分成尺寸、形状和面积完

    全相同的四份。最常见最明显的答案是正方形直接四等分。而有些人进

    一步将原始图形分成了十六个小正方形,然后再以各种新方式重新组

    合,最终实现将正方形四等分的目的。

    从某个角度讲,语言的全部意义就是提供了各自独立的单元,这些

    单元能以不同方式、不同顺序进行组合。但很快,这些方式本身就被确

    定为固定单元,不再是其他单元的临时组合。

    任何事物都可以先分解为部分,再以全新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最终

    达到重组的目的。真的和假的分割方式

    前文看似在建议读者将事物分割为组成部分再加以分析,但事实并

    非如此,我们的目的不是努力寻找事物真实的组成部分,而是创造组成

    部分。天然的或者说真实的分割方式通常不太有效,这是因为这样拆分

    而成的部分重新拼凑起来仍摆脱不了原始模式,因为原始模式一开始就

    是由这些部分组合而来的。以非天然的方式进行分割,往往更可能以新

    方式将单元组合起来。水平思考就是这样,我们的目的是寻找启发性的

    信息组合以推导出看待问题的新方式,而不是去发现原有的天然的方

    式。我们需要的只是让过程持续进行。为实现这一目的,任何形式的分

    割都是可接受的。

    设计苹果采摘机的问题可以拆分为下述部分:

    ●够到苹果。

    ●找到苹果。

    ●摘下苹果。

    ●将苹果运到地面。

    ●保证苹果完好无损。

    重新组合这些部分时,有人可能将够到苹果—找到苹果—摘下苹果

    组合在一起,然后用“晃动果树”来代表这个组合。接下来就只剩一个问

    题:如何完好无损地将苹果运往地面。还有人可能将“够到苹果”与“保

    证苹果完好无损地运往地面”这两个部分组合起来,设计出用来接住苹

    果的可升降帆布平台。

    还有人可能以另一种方式来分解问题:

    1.针对摘苹果这一问题,从树的角度能做些什么。

    2.针对摘苹果这一问题,从果实角度能做些什么。3.针对摘苹果这一问题,从机器的角度能做些什么。

    从这一特定分解方式出发,就会设法以特定方式种植果树,以方便

    采摘。完全分割与重合

    既然分解的目的是打破固定模式的牢固整体,而不是提供描述性的

    分析,所以如果各部分未能覆盖整个状况是没关系的。我们只要能得到

    处理的素材,只要能重新组合信息以启发对原始模式的重构就够了。

    同样的道理,分解出的各部分之间是否重合也不重要。分解得再不

    彻底,也比坐着苦想如何能彻底分解要好得多。

    “公交车客运”问题可以分解如下:

    1.路线选择。

    2.发车频率。

    3.便利程度。

    4.选乘这一线路的乘客数量。

    5.不同时间选乘该线路的乘客数量。

    6.车辆大小。

    7.经济效益与成本。

    8.其他出行方式。

    9.不得不选乘该线路的乘客数量以及运行后愿意选乘该线路的乘客

    数量。

    很明显,分解而来的部分无法完全割离开来,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

    重合的。比如,便利程度与路线选择、发车频率,甚至车辆大小都有关

    系。经济效益与成本涉及选乘该线路的乘客人数、车辆大小及其他几个

    组成部分。两分法

    无论什么时候,遇上难以拆分的问题,都可以人为地将问题分解成

    两个单元或组成部分,这种方法通常都很有用。拆分而来的两部分再一

    分为二,以此类推,直到达到满意的数量为止,如图13-2所示。

    图13-2 两分法

    这种方法非常刻意,忽略了几个重要因素,但它的好处在于找两个

    组成部分比找几个部分要容易得多。两分法不是要将问题拆分成两个对

    等的部分,一分为二得来的两个部分无论多不对等都无所谓。分割方式

    也不必遵循事物天然的组成方式。拆分方式虽然刻意,但可能依然有

    效。

    用两分法解决苹果采摘问题的过程如表13-1所示。

    表13-1 用两分法解决苹果采摘问题两分法实际上算不上技巧,只能说是用来引导解构情况的方法。练习

    分解

    给学员布置一个题目,要求他们将题目进行分解。题目可以是设计

    项目、问题或任何具体的主题,推荐题目包括:

    ●港口轮船装货。

    ●餐厅用餐。

    ●捕鱼与卖鱼。

    ●组织足球联赛。

    ●修建桥梁。

    ●报纸。

    将学员各自的分解清单收上来。如果有时间,就按最普遍的分解方

    式分析结果。如果没有时间,就将一份份清单读出来,着重评述最新颖

    的分解方式。

    该练习的主要目的在于展示方法的多样性或统一性。

    重新组合

    从上述练习(或特定培训课程)获得的清单中提炼出将题目分解成

    两三个组成部分的分割方式,要求学员将部分重新组合起来,以期形成

    看待问题的新方式。找出分解部分

    将学员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布置一个题目,要求学员依次找出分解

    部分,先由一个学员主动分享自己找到的部分,再由其他学员提出自己

    的意见。这个过程不断继续下去,直到不再有其他意见为止。学员找出

    的分解部分即使有一定程度的重合也无妨。如果有学员看起来在照搬之

    前的发言,可以指出两者发言的相似性,并要求对方解释有何区别。区

    别即使站不住脚也无所谓,只要这位学员自己认为有差别就可以。

    回推

    这种练习更像游戏。将前面环节获得的组成部分清单分发给另一个

    小组,要求这一组的学员猜测被分解的题目是什么。将题目中的明显线

    索删去,用“空格”代替。

    还有一种方法是给学员包含五个题目的清单,要求每个学员只分解

    其中一个题目,最后读出分解清单,要求其他学员猜测被分解的题目是

    五个题目中的哪一个。

    两分法

    给学员布置一个题目,要求用两分法分解,之后比较最终结果。可

    以迅速比较不同学员第一步分解而成的两个单元。这一练习能体现不同

    学员选用方法的多样性。

    连续使用两分法

    布置一个题目,要求一名学员将其分解为两个单元,再选出另一名

    学员进一步将分割而来的其中一个单元一分为二,依此类推。和其他练

    习环节不同,这一练习不是自愿贡献方案,而是学员被要求必须提供方

    案。这个练习是为了说明总有办法将题目一分为二,具体方式就是从题目中提取出一个单元,那么剩下的部分就是另一个单元了。总结

    分解看起来也就是直接的分析而已,但实际上两者强调的重点有很

    大差别。分解的目的并不是将问题全面拆分为真实的组成部分,而是要

    通过分解形成素材,以启发对原始问题的重建。也就是说,分解的重点

    在重建而不是解释。因此分解出的各部分不必完整,也不必按照问题天

    然的组成方式进行分解,因为我们看中的不是分解是否正确,而是分解

    能启发什么想法。分解的目的,就是避开固定模式整体上的局限性,以

    更具启发性的方式看待由若干组成部分组合而来的问题。14.反转法

    分解虽然是转换思路看待问题的有效方法,但有一定的局限性。各

    分解部分本身是固定模式,通常也是标准模式。分解的过程通常是垂直

    思考过程,沿循的是事物天然的分割方式,所以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分

    解部分重新组合后仍是看待问题的标准观点。虽然分解便于我们换一种

    方式看待问题,但实际分解出各组成部分的过程限制了生成多样性的方

    案。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3192KB,28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