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21
编号:4937
陪孩子终身成长.pdf
http://www.100md.com 2020年4月29日
第1页
第10页
第16页
第21页
第48页
第170页

    参见附件(1721KB,208页)。

     陪孩子终身成长是樊登最新的一本关于孩子教育书籍,在书中为各位父母们提供亲自试验的教育经验,帮助你能够陪伴自己孩子健康快乐的进行成长!

    内容提要

    樊登不仅是40,000,000会员的领读人,还是参与、陪伴和享受孩子成长的父亲。

    面对东西方多样的育儿理念和方法,家长们无所适从。樊登去芜存菁,将个人认同并验证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写入《读懂孩子的心》。帮助迷茫中的父母解决了各种棘手难题:孩子抵触写作业、叛逆期、性格内向、缺乏社会能力等等。

    继《读懂孩子的心》后,父母们渴望找到家庭教育的底层逻辑:什么样的教育应该发生在孩子出现问题之前?什么样的原则应该渗透到日常所有的教育中?

    樊登在《陪孩子终身成长》中建立起亲子教育的三根支柱:无条件的爱、价值感、终身成长的心态。无条件的爱,为孩子提供幸福和勇气;价值感,让孩子有内驱力去创造成就;终身成长的心态,是一切美德背后的美德。

    本书献给所有渴望和孩子一起成长的父母:

    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将是彼此成长的一次机会。

    书籍作者

    樊登

    “樊登读书”创始人

    西安交通大学本硕、北京师范大学博士

    1999年国际大专辩论赛冠军

    央视主持人,曾在中央电视台主持《12演播室》《三星智力快车》等节目。

    2004年起,在北京交通大学任教。2013年从北京交通大学辞职,创办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樊登读书会”,2018年“樊登读书会”完成品牌战略升级,正式更名为“樊登读书”。至今已影响超过4000万用户。

    著有《读懂孩子的心》《读书是一辈子的事》《读懂一本书》等畅销作品。

    章节目录预览

    Part1 理解养育的本质

    第一章 为什么说亲子关系决定孩子的一生

    第二章 远离劣质亲子关系

    第三章 养育是“复杂体系”

    Part2 三大支柱,重建亲子关系模式

    第四章 培养无条件的爱,让孩子的内心充满力量

    第五章 价值感决定孩子飞多高

    第六章 培养终身成长的心态

    Part3 在冲突中寻找解决方案

    第七章 叛逆不是孩子的错

    第八章 改变自己和父母的关系模式

    第九章 孩子成长中的关键问题

    陪孩子终身成长截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陪孩子终身成长樊登著.—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20.4

    ISBN 978-7-5057-4873-6

    Ⅰ.①陪… Ⅱ.①樊… Ⅲ.①儿童教育-家庭教育 Ⅳ.

    ①G78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20)第036195号

    书名 陪孩子终身成长

    作者 樊 登

    出版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发行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经销 新华书店

    印刷 河北鹏润印刷有限公司

    规格 880×1230毫米 32开

    8.75印张 180千字

    版次 2020年4月第1版

    印次 2020年4月第1次印刷

    书号 ISBN 978-7-5057-4873-6

    定价 59.00元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南里17号楼邮编 100028

    电话 (010)64678009

    如发现图书质量问题,可联系调换。质量投诉电话:010-82069336自序

    你必须成长,才能陪孩子成长

    因为介绍了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很多家长便把我当成了家庭

    教育的专家,总喜欢问我关于孩子的问题:“我儿子不爱学习,该让他

    看什么书?”“我女儿自律性差,应该读什么书?”“我儿子做事缺乏

    耐心……”“我女儿脾气暴躁……”……

    被问得多了,我就总结出了几条规律:

    第一,在家长眼中,孩子的问题是无穷无尽的。孩子不爱说话,家

    长便希望他外向;孩子外向了,家长又觉得他太调皮了;孩子很乖,但

    是不爱学习;爱学习,可是没朋友;朋友多,却不懂得筛选……总之,家长的担心和焦虑无穷无尽,谁也不用羡慕谁。

    第二,大部分家长看不到孩子的行为和自己的教养方式之间的联

    系。家长总希望给孩子找到一个药方,甚至不惜花大价钱把孩子送去各

    种训练营集中“修理”,也不愿意想想是不是自己做错了,可不可以改

    进和弥补。

    第三,大量家长都是在看到孩子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的时候才

    着急上火的。在孩子3岁以前,基本上用简单粗暴可以搞定的时候,家

    长都不会求助于人、求助于知识。但事实上,塑造一个孩子的性格最重

    要的时间就是3岁以前。孩子3岁前,你做对了,孩子3岁以后,你就会

    非常省心、省力。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之前你做得不够好,孩子长大

    了,你就没机会了。家长随时有改变,孩子都能感受到,并且给出积极

    的回应,因为“孩子爱我们,远胜过我们爱孩子”!所以,这本书我想写给所有为孩子操心的父母。你的焦虑和担心并

    不会让孩子突然变得更好,因为焦虑和担心只是本能,能够帮助孩子活

    下去,但难以让他适应现代社会。社会化的过程是抑制原始本能、增加

    社会能力的过程。在适应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家长需要给孩子的是知

    识、耐心和爱。

    简单体系的知识还不够,不能把孩子当作一辆汽车去组装。家长要

    具备复杂体系的知识,知道孩子更像是一片森林,而不是一辆汽车。他

    不能通过机械化的手段切割、打磨、挤压、组装,否则,我们最后得到

    的就是一部考试机器:会考试,能拿高分,但是对知识没热情,对人也

    没感觉,不爱社会,不爱家人。

    如果你相信孩子更像有生命的森林,就要允许他用自己的方式成

    长。你能给予的是阳光、雨露、适当的肥料、陪伴和耐心。最终,他长

    成的样子一定和你设想的不一样,但一定有惊喜。我们又何曾是老老实

    实按照父母规定的路线成长的呢?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最可以使劲儿的地方,是自己。如果孩子意识

    不到成长是自己的事,我们只能等待和示范,而不能代替他安排生活。

    不过,我们对自己的生活是可以安排和改变的。我们把重心放在自己身

    上,孩子就会觉得轻松,也能感受到改变是可以真实发生的。

    通过您的改变,让孩子对学习和改变有信心,对爱有信心,这就是

    陪孩子终身成长的含义。我不仅仅关心孩子,更关心您!目 录 自序 你必须成长,才能陪孩子成长

    1 理解养育的本质

    第1章 为什么说亲子关系决定孩子的一生

    亲子关系,决定了我们与世界的关系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

    所有关系都是原生家庭关系的投射

    我们的思维模式,由父母决定

    第2章 远离劣质亲子关系

    家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杀手

    为什么我们会缺乏安全感

    带来终身恐惧的冷暴力

    那些藏在潜意识里的童年创伤

    第3章 养育是复杂体系

    养育孩子,本质上是一个复杂体系

    在复杂中成长,生命才会充满活力

    人生最重要的三根支柱

    2 三大支柱,重建亲子关系模式

    第4章 培养无条件的爱,让孩子的内心充满力量

    真正的爱,不需要交换

    没有要求才是家

    别让“不爱”进入认知

    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综合应用

    第5章 价值感决定孩子飞多高

    归属感与价值感,让孩子愿意变得更好

    没有人会自带价值感

    自尊水平越高,孩子越能管好自己忘掉身份,放低姿态,与孩子一起成长

    综合应用

    第6章 培养终身成长的心态

    所有的美德背后,都是成长型思维

    积极的语言互动,让孩子拥有成长型心态

    把注意力放在过程上

    学习成长型思维,允许失误和挫折

    综合应用

    3 在冲突中寻找解决方案

    第7章 叛逆不是孩子的错

    叛逆的背后是无助

    与孩子进行有效对话

    成为积极的父母,才能培养出了不起的孩子

    综合应用

    第8章 改变自己和父母的关系模式

    如何修复与父母的关系

    感谢“犯错”的父母,才能解救自己

    理顺和父母的关系,让自己拥有爱的能量

    避免关系倒错:父母和子女各自回到正确的位置

    综合应用

    第9章 孩子成长中的关键问题

    成长关键词:养育焦虑

    成长关键词:死亡教育

    成长关键词:突破困境

    成长关键词:无限的游戏

    成长关键词:教育分歧

    成长关键词:正面反馈

    成长关键词:二孩家庭

    成长关键词:表达爱

    成长关键词:坚定信念

    成长关键词:换种角度看问题成长关键词:保护孩子

    成长关键词:给予善意

    成长关键词:仁者不忧

    成长关键词:三根支柱

    成长关键词:内疚感

    后记更多书籍访问:

    一个人的一生。

    这也就是我们要如此重视亲子关系的原因——养育方式真的能影响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受父母的影响是最大的。

    绪处理方式,以及与他人相处的模式上。

    和父母相处的方式,也会投射到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思维模式、情

    童年和父母的相处方式中找到答案。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我们每个人和世界的关系问题,都能从

    为什么说亲子关系决定孩子的一生

    第1章亲子关系,决定了我们与世界的关系

    一个人和父母的关系就是他和整个世界关系的投射。

    有一天,“樊登读书”的一位会员不远千里地跑来找我,向我倾诉

    她的事业困惑。

    她原本从事媒体行业,后来转行进行内容创作。她做内容很到位,在知识付费平台为所服务的公司创造了上百万的效益。

    后来,她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规模不算大,需要她亲自去谈判。

    奇怪的是,所有的谈判,到最后都谈不成。她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我详细了解了她谈合作的细节。对方开始和她谈价格的时候,她会

    给出一个正常的报价。但是,当对方试图问“价格上能不能稍微便宜一

    点儿”时,她就进入了另一种模式。她内心充满了负面情绪,认为对方

    不尊重自己、不尊重知识。

    于是,她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捍卫自己的底线”:知识产品并不

    是白来的,而是饱含心血的。有时候,她会生气地拍桌子;有时候,她

    表面上继续温文尔雅地谈话,但内心深处已经埋下了要和对方决裂的伏

    笔。

    她把所有商业谈判中的讨价还价都归结为:对方不尊重自己。

    这就是整件事的最大问题:用道德来评价所有正常的博弈行为,结

    果就是和任何人都无法合作。

    她问我:“樊老师,你也经商,但你跟人合作都挺愉快的,你是怎

    么和别人谈判的?”

    我先问了她一个问题:“你跟你爸妈的关系怎么样?”(很多人遇

    到困难找我聊天的时候,我通常会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原生家庭中的亲子关系。)

    她愣了一下,但还是诚实地说:“不怎么样。”

    我问:“有多不怎么样?”

    她说:“相当不怎么样。”

    那么,不怎么样到什么程度呢?

    她小时候很爱漂亮。有一次,奶奶送给她一条漂亮的牛仔裤。她特

    别兴奋,很想马上穿上。这时,爸爸到她的房间,严肃地说:“上学不

    能穿这条裤子。”

    她就跟爸爸讲:“我想穿。”(这是一个特别可怜的小女孩在表达

    自己的渴望。)

    爸爸的做法是什么呢?他直接拿起剪刀,把牛仔裤彻底剪坏了。

    直到现在,每每想起这条牛仔裤,她都会难受得想哭。

    她工作后,第一个月挣的钱全部买了牛仔裤。牛仔裤都被整整齐齐

    地放在柜子里,她一次都没穿过。

    这就是小孩子的报复方式,也是小孩子保护自己的方式。

    孩子跟父母对抗的方式,通常是被动的、隐秘的。他不敢正面跟父

    母起冲突,但他的内心会形成巨大的压力。

    如果父母习惯了对孩子严厉苛责,孩子长大后就容易把所有的挑

    战、压力、批评,甚至一点点讨价还价,都视作道德问题,误会别人说

    的话、做的事,误认为对方的动机是瞧不起自己、不尊重自己。

    有的孩子总被父母上纲上线地“教育”,一点点小事也被父母提高

    到“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高度。比如,贴上“你是一个不尊重父母

    的人”“你是一个不爱学习的人”这样的标签。我几乎每天都能遇到咨询亲子关系问题的家长。

    常见的是:孩子不好管,孩子一做作业,我就发飙、生气。

    表面上看,父母关注的是孩子的作业,实际上,这个问题的核心来

    自父母自身。关注一件事的表现方式有很多种,但这些父母选择了发飙

    和生气,这是因为他们自己还没长大。这样的父母,童年时往往总是被

    压迫、被欺负,他们的内心就是一个遇到困难无处倾诉的软弱、无助的

    孩子。

    所以,我再次强调我的观点:一个人和父母的关系就是他和整个世

    界的关系。

    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曾说

    过:“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人无法脱离人群、社会而独自生

    存,每个人只需要处理好两种关系,就能与世界从容相处。

    第一种是自己和父母的关系。

    第二种是自己和其他人的关系,包括与伴侣、孩子、同事、合作伙

    伴等的关系。

    第二种关系是第一种关系的投射。

    一个人的人格是怎么塑造出来的呢?

    我在“樊登读书”分享过《父母的语言:3000万词汇塑造更强大

    的学习型大脑》(Thirty Million Words: Building a Child’s

    Brain),这本书的作者之一达娜·萨斯金德(Dana Suskind)是一

    位儿科教授。书中仅仅分析父母与孩子交流时的词汇量和说话的方式,我们就会发现,这些细节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数学、空间推理和读写能力

    的发挥,还会影响孩子约束自身行为和应对压力的能力,甚至孩子的毅

    力和道德品质也会受到影响。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之大,超越了人们的想象。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

    有很多人在质疑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不是真的那么大。很多专家也

    认为,不要给父母施加那么大的压力了,很多孩子的问题,是被同伴、老师所影响的。

    同伴和老师的影响肯定会存在,但根据我的经历和我在生活中跟很

    多朋友的深度交流,我不断地验证后发现,孩子跟父母的关系是最核心

    的关系。

    《父母的语言:3000万词汇塑造更强大的学习型大脑》的作者认

    为,“孩子一生的学习、行为以及健康状况都建立在与父母积极的、相

    互回应的、礼尚往来的基础之上”:

    马萨诸塞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爱德华·特罗尼克(Edward

    Tronick)曾在网络视频上完成了一个让人难忘的“静面实

    验”(面无表情实验)。这是个关于宝宝社交需求的例子,让人感

    触颇深。

    视频中,一位年轻的妈妈将她的宝宝扣在了一个很高的椅子

    上,然后跟宝宝一起嬉戏。然后妈妈突然背对孩子,当她再次转过

    来时,面部一下子犹如一张白纸,毫无表情。宝宝满脸茫然地盯着

    她,紧接着宝宝的面容如阳光般灿烂,他手舞足蹈,伸手蹬腿,尝

    试用各种方法引起妈妈的回应。当宝宝意识到这纯属徒劳时,便耷

    拉着小脑袋开始号啕大哭。这一幕真的让人难以置信。

    接着,我们看到妈妈开始焦虑,束手无策。最后,她苍白的面

    部又恢复到了之前慈爱温柔的妈妈的模样,宝宝也马上就又高兴起

    来了。……长期生活在“面无表情”或更糟糕、充满愤怒或是怀揣敌

    意的环境中,这肯定是无法在短短的几秒钟时间内就能用一个拥抱

    弥补的。

    现实生活中,比“面无表情”更严重的伤害比比皆是。

    此外,书中还分享了一项认知社会学家贝蒂·哈特(Betty Hart)

    和托德·里斯利(Todd Risley)进行了三年研究工作所得到的数据:

    在一个小时内,高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孩子平均听到的单词数

    量是2000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听到的单词仅仅只有600个。另外,父母对孩子的回应也是有很大差异的。在高社会经济地位家庭中,父母每小时对孩子的回应有250次,但在低社会经济地位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回应每小时不到50次。

    当然,这里还要区分父母所表达的内容,是说了更多积极的话,还

    是说了更多消极的话,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父母每天都在用语言定义和描述着孩子,很多孩子逐渐变成了父母

    所描述的样子。有的孩子被这些语言“驱赶”,最后成了语言里所塑造

    的那个人。

    除了语言之外,父母的行为模式也在影响着孩子。

    我们想一想,孩子和世界相处的方式是向谁学的?待人接物是向谁

    学的?对别人的不同态度,会如何反应?

    孩子每时每刻都在学习。

    孩子在与父母互动的过程中学习,如果孩子做错了事,被父母打哭

    了,他就学会了一件事:谁有权力,谁就说了算。父母一不高兴,就把

    孩子关在门外,说“我不管你了”,他孤单地在门外哭。这时,他又学会了一件事:生气的时候,要马上翻脸。

    这些错误的互动方式,会让孩子的是非观、情绪处理能力等都出现

    偏差。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复印件”上的信息如果有错,一定

    是“原件”出了错。

    父母的语言在塑造孩子,父母和孩子的每一次互动,都在影响着孩

    子。孩子在观察父母的反应、模仿父母言行的过程中,建立了他们的世

    界观。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让孩子看电视已经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一些留

    守儿童每天都在看电视,因为爷爷奶奶没体力和精力带他们去参加其他

    活动。还有的父母把孩子的教育“包办”给了电视机,让孩子看动画

    片。那么,看动画片里阳光、可爱的小熊,孩子就能慢慢成为一个阳

    光、健康的孩子吗?

    不可能。

    电视机里有故事、有语言,孩子也会模仿,但电视机是死的,不会

    互动。孩子模仿了动画片里的人物之后,电视机没有反应,他根本无从

    判断对错,也不会获得成就感,更不知道应该继续还是停止。

    长期看电视的孩子会显得呆呆的,无论是表情、语言,还是行为,都会有迟滞的现象。

    孩子的监护人,无论是爷爷奶奶还是爸爸妈妈,一定不要把孩子交

    给电视机,而要通过互动去影响和塑造孩子的性格和行为模式。所有关系都是原生家庭关系的投射

    很多人和配偶、孩子的关系都是原生家庭关系的投射。

    有的妈妈一辅导孩子写作业,就立刻从满目慈爱变得张牙舞爪,一

    股火“腾”的一下就蹿了上来。

    任何人都要小心自己出现这种莫名其妙的感觉。

    记住这个词:莫名其妙。

    有人问:“樊老师,我怎么总是莫名其妙地生气,世上不是应该没

    有莫名其妙的事吗?”

    我说:“莫名其妙生气是表象,往深里探索一下,一定有潜意识在

    等着你。”

    我的一个朋友在聊天群里说:“气死了,孩子作业不会做,我发飙

    了。女儿大哭,丈夫摔门走,全家人都不高兴。”

    我说:“你是修养那么好的一个人,文质彬彬的,怎么就突然发飙

    了呢?”

    她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一股火‘腾’的一下就上来了。”

    我问:“你和你爸妈的关系怎么样?”

    她说:“我和妈妈的关系还不错,但爸爸很凶。记得小时候,只要

    作业做得不对,他一定会发飙。我8岁的时候,有一次,爸爸把我的作

    业本当场撕碎了。”

    我说:“所以,当你指导你的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就变成了当年那

    个8岁的小女孩。你的闺女现在9岁了,这等于是一个8岁的妈妈在教一

    个9岁的女儿写作业。一旦女儿出现作业做得不对的情况,你心中关于作业的所有负面感受就全部冒了出来。”

    她听完,表示赞同。

    很多父母常常对孩子说:“你今天犯的这个错,我有没有提醒过

    你?我跟你说过多少遍了?”

    这样的话背后的潜台词是:“这事你不能怪我,要怪就怪你自

    己。”

    这是父母在跟孩子划清界限。父母觉得自己不能被批评,因为从小

    到大面临批评的感觉太恐怖了,恐惧的心理已经占据了他们的潜意识。

    所以,当孩子出问题的时候,父母第一时间是撇清关系,迅速找到

    一个可供指责的对象,这就成功了。

    孩子写作业时,父母发飙往往就是如此。

    父母盯着孩子,让孩子“忍辱负重”地写作业,起到的是反作用。

    孩子会用百分之八十的精力来应付父母,他脑子里想的不是怎么做题,而是“怎么能让我爸(我妈)别发飙”“怎么能让他(或她)别生

    气”。

    有的孩子回家一写作业就紧张,浑身上下都不舒服,怎么可能去安

    安静静地学习和读书呢?

    父母越凶,孩子学习的困难就越大。

    还有很多父母互相吓对方,互相发如下一些信息:

    一年级很重要!

    为什么?

    因为一年级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年级很重要!为什么?

    因为二年级的题目变难了!

    三年级很重要!

    为什么?

    因为三年级学的知识要和高年级衔接!

    四年级很重要!

    为什么?

    因为四年级是孩子学习生涯的转折点!……

    试想,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哪个年级不重要呢?孩子上每一个年

    级,父母都能找到吓唬对方的说法。

    父母通过互相吓唬、打气,每年都紧紧地盯着孩子。而如果靠父母

    盯着才行,孩子的学习就真完了,就再没办法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了。

    很多孩子做作业做到晚上10点多,不是因为作业多,大多数情况

    是因为孩子边玩边做。这样肯定慢,再加上旁边有个人一直在唠叨,就

    更分散他的注意力了。日积月累形成的模式,就是孩子以为做作业就是

    要有人盯,没人盯就什么也做不了。

    很多家长习惯性地选择“盯”这种方式,基本上就是把自己的原生

    家庭紧张的管教模式延续了下来。

    和父母相处的方式也会投射到一个人与同事相处的模式里。

    在工作中出现问题的时候,常常会出现这样两类人:第一类人采用

    包容、接纳、积极的心态,选择和同事共同承担责任;第二类人马上

    说“这件事我可没责任,这是别人的问题,是部门的问题,是流程的问

    题,是公司的问题……跟我个人无关”。

    后者为何习惯性地推脱责任呢?他还是一个孩子时,在与父母互动的过程中,他犯了错就不被接纳,于是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一旦自己

    被证明是错的,就不再值得被爱了。他的潜意识告诉他,一定不能认

    错。他从小到大最怕的就是被别人指责。

    当一个人把犯错等同于不被爱,或是把犯错等同于不被尊重,把两

    者错误地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对自己苛刻地上纲上线。

    我们每一个职场人都明白,工作中谁会不犯错?只要做事就容易犯

    错,重要的是之后接着好好干,争取干得更好就可以了。

    但是,从小受伤太深的孩子不会这么想,他认定万一出了错,自己

    的个人形象就会坍塌,再无法挽救了,大家都会排斥他。于是,他所有

    的力气都用来捍卫自己没错!这就是这个类型的人很难与同事合作的原

    因。

    一个人如果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出现了问题,他和钱的关系也会出现

    很大的问题。

    很多人会说:“我愿意努力赚钱,我渴望成功,但就是赚不到

    钱。”

    他只是假装很努力,他的潜意识被父母施下了一个种子般的魔咒,这个魔咒就是父母曾经说的:“你将来能挣到钱才怪。”

    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压迫性的语言,但偏偏就是有一些父母爱

    对孩子使用这样的语言。于是,这样的孩子从小到大都不觉得自己能赚

    到钱。即使他真的有机会赚到钱了,也会莫名地觉得不舒服、不适应,会想办法把钱用高风险投资的方式“散”掉,甚至去赌博。

    太多暴富的家庭或者暴富的公司,很快就垮了。究其原因,主要是

    他们自身与财富的关系并不融洽,缺乏长期持有财富的能力。

    尤其是那些从小到大受到父母的打击,觉得自己配不上美好、轻松

    生活的人。我们的思维模式,由父母决定

    在我的人生经验中,世界上美好的事情,大多是轻松得来的。

    如果你使特别大的劲儿,想获得一样东西,要么是因为它不够美

    好,要么它根本不适合你。

    这个观点我和国内一位很有名的互联网公司的创始人聊过,对方也

    认为,真正好的东西都是轻轻松松得到的。而且,他还延展了这个观

    点:好的公司也是能够优雅地解决社会问题的,同事们上班都是优雅、高兴、不费什么劲儿的,不知不觉中,公司就会越做越大。

    每次我说我做“樊登读书”是轻松、愉悦的,没人相信,大家都说

    不可能。包括我妈也不相信,她说我肯定很辛苦。

    大部分人认定我必须是辛苦的,我不辛苦他不爽。

    有人问:“你现在很辛苦,对吧?”

    我说:“我在海边度假呢。”

    他说:“那你终于可以喘一口气了,你看你之前多辛苦。”(对方

    一定要证明我很辛苦。)

    很多人从小到大都没有接受到“人可以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地生

    活”这样一个观念。

    你要问有的人:“你是想轻松地成功,还是想艰苦地成功?”

    答案一定是:“我想轻松地成功。”

    但是,你去看他的动作和行为,一定是往艰苦的路上走的。

    为什么呢?因为他的潜意识里只相信艰苦能带来成功,不相信人轻

    松地工作,就能获得成功。最初做“樊登读书”的时候,我想的问题很简单:我要给受众带来

    什么样的内容;我用一种什么样的传播方式,既能轻松地讲明白知识,受众又不会排斥。

    我跟团队成员互动的时候,心里想的是:怎么做才能让团队成员成

    长,等他们成长得越来越好,能做到的事情越来越多的时候,可不可以

    独立去创业,独立养活自己……

    带团队的时候,我所想的都是如何去帮助我的团队成员、渠道商、客户成功。这时候,根本不用盯着任何人、管着任何人,大家会自动成

    长起来,越做越好。这就是轻松的思维方式。

    但是,如果换一种艰苦的思维方式,会怎么样?

    很多人在管理公司时,首先想到的就是:会计不要偷我的钱,要盯

    住会计;员工不要贪污我的钱,要盯住员工;员工打卡上班会不会偷偷

    玩游戏,要想办法解决……

    这用的全是父母监控孩子的那一套方法。

    在这种“艰苦”的思维模式下,创业者当然累了,因为不但要盯产

    品、盯市场,还要盯所有的员工不坑自己。导致的结果是“假想敌”越

    来越多:员工与你为敌,客户与你为敌,渠道商与你为敌……生意自然

    越来越难做了。第2章

    远离劣质亲子关系

    有人问我:“我跟父母的关系是好不了了,我想起我妈就想哭,怎

    么办?”

    还有的父母说:“我已经对我的孩子挺好了。小时候,我爸妈对我

    更不好,那些不好的东西都去了哪儿?我怎么觉得好像自己还成长

    得挺好的。”

    我问他:“你确定你真的挺好的吗?”

    接下来就是沉默。

    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对孩子的“坏”,都去了哪儿。家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杀手

    父母对付孩子的手段真的是千奇百怪。

    比如,很多父母会打孩子。

    打孩子带来的问题是什么?

    一个被揍的孩子,体内会分泌很多肾上腺素,因为人感受到威胁时

    自然会紧张。如果是孩子和孩子之间起冲突,分泌了肾上腺素,随后两

    人打上一架,肾上腺素就会被消耗掉,人就恢复正常了。

    如果父母打孩子,孩子也会分泌很多肾上腺素,但是孩子不能打父

    母,所以只能被父母揍。他生了很大的气,憋着很大的火,肾上腺素分

    泌得越来越多,但就是释放不出来。

    久而久之,这个孩子体内的肾上腺素水平会比正常人高很多。

    有的家长发现管教很小的孩子特别简单、轻松,只要眼睛一瞪,孩

    子就害怕了,或者嗓门一高,孩子就老实了。

    我遇到过一个螃蟹养殖大王,他跟我倾诉他的儿子现在有多么不好

    管。夸张的说法是,已经飞上墙了。

    我问他能不能换一种方式。

    他说:“目前看来,我还能控制。”

    听到他这样说,我能感受到他的自信在于:现在,他是能打得过孩

    子的。

    但是,如果用这种控制的搏斗方法来跟孩子作战,会导致孩子体内

    的肾上腺素水平越来越高。

    一旦出现极端的情况,会到什么程度呢?有时候,我们看到大街上有人打架,其实双方原本没有什么深仇大

    恨。还有的人为一些听起来很荒唐的理由去拔刀杀人,其实他要是能冷

    静下来,绝不会因为一件小到极点的事情而做出如此冲动的行为。

    但是,为什么那些人就是无法控制自己,就是冷静不下来呢?

    因为他们的肾上腺素水平比一般人高,一点点的挑衅都会让他们像

    火药桶一样,“砰”的一下就炸掉了。

    这就是打孩子的恶果。为什么我们会缺乏安全感

    父母有时会恐吓、威胁孩子。比如,有很多父母想让孩子考上大

    学,办法就是威胁,说:“咱家可没钱,我告诉你,将来你能挣钱就自

    己养活自己,你要挣不到钱,你去要饭我也不管你。”

    还会随时随地利用一切来吓唬孩子,比如看到有人乞讨,就会

    说:“看到了吗?这就是因为没上大学。你考不上大学就跟他一样,只

    能去要饭。”

    在这样的恐吓、威胁下,已经吓坏了的孩子有没有可能去好好学习

    呢?

    会的。

    出于对父母真实的爱,出于对自己可能上街要饭的担心,他会特别

    乖,于是玩命地学习,成为学霸。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损失了最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他的安全

    感。

    他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为了不乞讨而学习。他极度缺乏安全

    感,所以想努力考上好大学。

    等他毕业后要找工作了,他选工作的首要条件一定是要有安全感:

    这份工作有没有户口?有没有五险一金?会不会裁员?很多人从名牌大

    学毕业后,没有去开创自己的事业,而是去找普通的工作度过一生。

    大部分人都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但为什么不换工作?马云说他最

    讨厌那些天天埋怨公司却还留在公司里的人。

    太多的人觉得自己的工作是在浪费时间和生命,不是自己的最爱,却还这么一直耗下去,原因是什么?他们害怕不安全,怕自己即使试图改变现状也找不到新的出路,离

    开现在的舒适区,万一走投无路了,怎么办?

    要知道,当今社会,要让自己一无所有其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而

    比这更难的,是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比如,我们心里总会充满焦虑和

    惶恐,觉得迟早会发生一些不好的事情。这是因为,小时候父母天天在

    耳边念叨“你要完蛋,你要完蛋”。

    以前,很多人关注“樊登读书”的发展,大部分人都会支持我们,看好我们的前景。但是,我爸说:“在全家人里,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

    你。”

    我姐姐退休后,一个月有几千元钱的收入,为什么我爸不担心她,却最担心我呢?

    他说:“因为你现在没工作。”

    我很吃惊地说:“我怎么是没工作呢?我还给那么多人创造了工作

    机会。我不但自己工作,还要给团队发工资。”

    我爸说:“但你评不了职称。”

    评不了职称这个事实,确实是让我无法辩驳的。

    因为在父母看来,安全感是要排在第一位的。他们就是在缺乏安全

    感的环境里长大的,自然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小心谨慎,为自己保留一

    份每个月能发5000元钱工资的稳定工作。

    他们将这种从父母身上承接而来的不安全感,投射到了子女身上。

    对他们来说,只有按照固定的轨迹发展,才是有价值的。

    而这种思维模式,是与小时候受到父母的威胁分不开的。带来终身恐惧的冷暴力

    在亲子关系中,冷暴力是让孩子最为恐惧的一种方式。它会深深地

    印在孩子的脑海中,成为噩梦的一部分。

    表现形式就是,父母突然之间不理孩子了。

    孩子可能会不断地求妈妈:“妈妈,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结

    果,妈妈完全没有反应。

    我们试着脑补这个画面,是不是能体会到孩子发自心底的无助和愧

    疚?感情充沛的人,甚至会为孩子掉下泪来。

    我有一个同事,他特别焦虑:公司发展得好好的,他焦虑;公司遇

    到了“寒冬”,他更焦虑。

    我问他:“你怎么这么容易焦虑?”

    他说:“我妈是个老师,小时候,我妈对我要求特别严。要是在班

    上考了第二名,回家就没饭吃。我妈会冷着脸说‘我不给第二名做

    饭’,我每次都必须考第一。”

    想想看,这是多大的压力!

    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就会长期处于不安和惶恐

    中。公司发展得再好,他也会觉得自己没有别人好。即便公司成了行业

    第一,他也会看到别的公司某一项业务比自己的公司发展得好。就这

    样,他陷入了一种自我折磨的模式中。这种深入骨髓的压力和焦虑,让

    年纪轻轻的他睡不着、吃不好。

    可以这么说,冷暴力是父母给孩子带来的终身诅咒。

    对于一个孩子来讲,最大的恐惧莫过于妈妈不理他、爸爸不要他,用冷暴力的方式欺负、控制他,让他内疚。此外,有的父母还会把孩子关在门外,或者关小黑屋,用类似抛弃

    的方法来管教孩子。

    有的父母会故意毁坏孩子的东西作为对孩子的惩罚,比如很多人小

    时候被父母撕过漫画书。

    还有的父母更夸张,他们非得逼着孩子自己毁掉漫画书,或者把洋

    娃娃剪碎,又或者亲手把最心爱的东西扔掉。

    这都是很多父母惯用的,给孩子带来打击和伤害的方式。

    而对于这些严重的伤害,很多父母不以为然。

    为什么父母不觉得这种冷暴力有问题呢?

    因为当孩子被打击、被冷落、被抛弃之后,常常不到十分钟就会主

    动过来求饶,说:“我再也不敢了,我再也不闹了。”

    孩子还会抱着父母哭,表示以后一定会乖乖的。

    这时候,父母越发觉得,孩子就是非得逼自己出手才会听话。还有

    的父母觉得特别得意,认为自己的方法很有效,简直屡试不爽,下次还

    得这么干才行。而且,他们坚信这都是被孩子逼的。

    有一次,我和一位同事在厦门大街上帮助过一个孩子。一个妈妈把

    孩子扔在车外,她自己坐在车里,踩着油门,车“轰轰轰”地响,妈妈

    作势要开走。

    孩子吓坏了,把着车门拼命喊“妈妈”。

    我们就告诉这位妈妈,再不要这样做了,因为这样做,即便短期有

    效,破坏的也是无条件的爱。

    这位妈妈当时说了一句话:“谁让他不听话!”

    这句话,也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很多妈妈常挂在嘴边的。“谁让他不听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是说,孩子如果不听话,妈

    妈就可以立即发飙吗?

    孩子如果不听话,妈妈就可以不管他,把他扔在大街上,不要他了

    吗?

    妈妈出手这么重地伤害孩子,唯一的原因就是她根本没有控制好自

    己的情绪。

    如果一个成年人明明知道越发飙情况越糟,还硬是要这样做,或者

    总是“莫名其妙”想发飙,就是他的潜意识在起作用。

    当孩子主动和父母和好的时候,大部分父母都会做出错误的总结:

    管孩子最重要的就是该严肃的时候要严肃,该凶的时候要凶;家里一定

    要有一个人唱“红脸”,一个人唱“白脸”。

    很多类似的理论就是这样以讹传讹的。

    实际上,孩子能主动来和好,不是父母的教育方法有效,而是孩子

    爱父母。孩子对父母的爱和依恋,远胜过父母对孩子的爱。

    我以前为了做一档节目,帮助过一些在家庭中受到虐待的孩子。有

    的父母会拿烙铁烙孩子,孩子的身上全是伤痕,我们节目组带着警察和

    记者去救孩子。

    把孩子救出来之后,警察说:“孩子,跟叔叔走。今天晚上,咱们

    不在家住,咱们到派出所住。”

    孩子说:“不去,我不去。”

    警察问:“你要去哪儿?”

    孩子说:“我要回家。”

    孩子还想着回家,哪怕家里有人打他,有人拿烙铁烙他,他还是要

    回家。孩子对父母的依恋,是绝对天然的情感,难以割舍。我常听有的家长说,父母爱孩子当然比孩子爱父母多。我就问

    他:“那你试试看,你儿子把你打一顿,过15分钟,你能跟他和好

    吗?”

    因为孩子对父母是纯粹的爱,他们才能轻易地原谅父母,但也正因

    如此,他们总会轻易地被父母控制。那些藏在潜意识里的童年创伤

    斯德哥尔摩效应,指的是人质被绑架后,生死操控在劫持者手里,慢慢地,人质有可能会爱上绑匪。

    家庭中也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父母对孩子越不好,孩子反过来对

    父母越好。表面上,一切都是正常的,但实际上,所有的伤痛不会平白

    无故地产生,也不会平白无故地消失。

    伤痛去了哪儿呢?去了人的潜意识里。

    孩子一天一天长大,从外表看起来光鲜亮丽,顺利地上大学、找对

    象、结婚——一切看上去都没有问题。

    但在潜意识里,只要一遇到某件小事,也就是他在小时候曾感受到

    的对他伤害最大的类似的小事,他就会立刻变得敏感,情绪突然爆发。

    克里斯多福·孟(Christopher Moon)在《亲密关系》

    (Relationship:Bridge to the Soul)中,把这类情况论证得清晰而

    到位。

    书里有这样一个案例:

    约翰和玛莉住在一起,本来一切都很好。

    慢慢地,约翰发现了一个小问题,玛莉总是把洗手间弄得很乱。约

    翰一开始还不怎么生气,会用开玩笑的语气和玛莉沟通,让她去打扫一

    下。

    结果,当他发现说了很多次都无效后,就越来越生气。后来有一

    天,他真的爆发了。

    约翰和玛莉越吵越激烈,矛盾上升到去攻击对方,他们都认为对方

    是自私的人。乱扔东西,好像是一件很小的事情,看上去不过是两个人生活习惯

    不太一致而已。那么,约翰为什么因为这样一件小事而情绪失控呢?

    原来,约翰出生在一个兄弟姐妹很多的家庭,这让他从小就感觉自

    己在家中缺乏存在感。他在饭桌上讲话,总是好像没有人听见,他的生

    日也没有人记得。他经常会觉得自己被忽略了,好像整个家都看不到他

    的价值。

    成年后,他在寻找伴侣的时候,特别希望对方能重视他、懂得倾听

    他,把他的话放在心上。让他生气的,其实并不是生活习惯不一致,而

    是他认为玛莉忽视他,这才是重点。这件事情揭开了他童年的创伤,他

    潜意识里觉得:怎么又遇到这样的事?怎么又把我的话当耳旁风?!

    而这一切,都发生在约翰的潜意识里,他并没有这样的逻辑思维。

    他如果真的想到了这一层,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他会意识到,这种莫

    名其妙的情绪是由童年的创伤引发的,就不会为这件事特别敏感、愤怒

    了。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有时候会看到配偶表现出让我们很难理解的行

    为。比如,对某一件小事敏感到不能触碰,一提就炸。如果你的伴侣出

    现了类似的情况,那一定是引发了他潜意识里的无价值感和不安全感。

    再说说这个案例中的另一个人——玛莉。玛莉的父母让玛莉获得了

    很多关注,但这种关注是极其严格的。比如,如果她乱放玩具,爸爸就

    会把玩具丢进垃圾桶里,或者一个月都不许她玩,以示惩罚。这种方

    式,对孩子来说是极其可怕的,而玛莉从小到大都被这样管束、惩罚,她认为这样严厉的管教是没有爱的表现。

    她觉得父母根本不爱她,竟然可以为了一个地方的整洁,就直接夺

    走她最心爱的玩具。

    这种伤痛,她小时候可能不会表达,但是长大以后,她就希望能找

    到一个跟她父母对待她的方式不一样的男人。她不会故意把卫生间搞脏、搞乱来考验约翰,但这一切发生在潜意

    识里,影响了她的行为。

    比如在生活中,有的人总喜欢磨磨蹭蹭。这可能是因为他小时候父

    母总是在时间上催促、唠叨、惩罚他,所以,他在成年后反而更加不守

    时。尤其在婚姻中,伴侣一旦在这件事上触发了跟他父母同样的模式,不断地催促他,他就会感到难过、愤怒和无助。

    吵架的时候,如果两个人在潜意识的层面不断碰撞,最终的结果一

    定是伤心、麻木、分手。

    书里还讲到了一对情侣,他们为美国下任总统会是谁而吵架。有趣

    的是,他俩没有一个人去投票,而且只有一个人有美国国籍。

    他们之所以吵架,并不是真的关心谁是总统,双方的矛盾其实来自

    他们的潜意识,源于他们小时候与父母相处时所受到的创伤。可以理解

    为,是两个受伤的小孩子在吵架。

    如何用正确的争吵方式避免伤痛,是这本书的核心。

    正确的方法是什么呢?答案是建设性地吵架。

    如果我们能直面内心的伤痛,能意识到所有的不满都跟童年所遭受

    的伤痛有关系,吵架就会有建设性。

    比如,约翰说:“我对这种事特别敏感,主要是因为我小时候总是

    被忽略。我觉得我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我怎么说话都没人听。这不是

    你的问题,这是我自己的问题,我太需要被人倾听了。”

    当约翰能说出这样的话时,他就知道这个问题不是配偶的问题,而

    是自己内心的缺失所致。

    玛莉如果说:“你每次这样指责我,我都觉得特别有挫败感,因为

    从小我的父母就是这样严格地对待我的。只要我把东西放错了地方,他

    们立马就会把它扔掉,我觉得他们根本就不爱我。所以,当你说这样的话的时候,我的内心会觉得我配不上你,我觉得特别自卑。”

    当玛莉坦诚地表达自己的伤痛时,对方可能就会说:“我怎么会不

    爱你呢?我很爱你!”

    两个人也便开始回归到了建设的层面。

    在伴侣间的争斗中,愤怒的表现方式有很多种:

    第一种表现是攻击,比如直接发火、争吵。

    第二种叫“情绪抽离”,比如很多男人经常用不说话、冷冷的目

    光,让对方心寒。

    第三种是被动攻击,女人用这种方式比较多。比如,老公在结婚纪

    念日回家晚了,老婆一个人难过、沮丧。老公说:“亲爱的,有什么

    话,你跟我说?”

    老婆说:“不要紧,没啥事,反正结婚纪念日不重要,我这个人也

    不重要。”

    以上是婚姻中常用的回应愤怒的方法。

    克里斯多福·孟认为,两个人最近的距离是面对伤痛。如果你能直

    接面对自己心中最深层次的伤痛,就找到了解决你们矛盾的最好方法。

    比如,约翰和玛莉为了电费单吵架,我们来重现一下他们吵架的场

    景:

    玛莉说:“电费单比上次多2000美元。”

    约翰说:“我知道,咱们用电的时间变长了。”

    玛莉说:“这样下去,我们就没有钱去度假了。”

    约翰说:“我们当然可以去度假呀,只要我多加点儿班就没问题了。”

    玛莉说:“那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就更少了,你现在加班已经够

    多了,我们几乎很难见到面。”

    约翰说:“宝贝,我们天天都见面的。我们住在一块儿,怎么

    会见不了面呢?”

    玛莉说:“可是,我们很久都没有一起出去了,也没有一起做

    一点儿什么事情了。”

    约翰说:“我们上周才一块儿出去吃过晚餐。”

    玛莉说:“我们两个人独处,都只是待在家里看录像带,要不

    然就是去朋友家里吃晚餐,感觉好像结婚很久的老夫妻一样。”

    约翰说:“那我们这个星期五就去吃呗,我和你,咱们去亚曼

    尼餐厅吃最好的高级晚餐。”

    玛莉说:“约翰,你实在太不切实际了,我们负担不起的。”

    最后,约翰说:“那好吧,那我出去买牛奶。”

    他走了,抽离、逃避了。

    就这样,从一张电费单慢慢地延伸到了这一步。

    生活中的吵架常常如此,从一个话题吵到另一个话题,最后得出的

    结论就是对方不爱自己,因为他没有满足自己的需求。

    约翰和玛莉都不愿意面对电费单所勾起来的内心早期的伤痛,约翰

    如果能学会去面对这件事情的话,就不会把话题从一张电费单扯得那么

    远了。

    洞悉了亲密关系原理的人大致会做如下处理:

    约翰说:“我们当然会去度假,只要我多加点儿班不就没问题了吗?怎么了玛莉,你还好吗?”当约翰说“你还好吗”这句话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倾听了,他希望听听玛莉的心声。

    玛莉说:“我不好,我觉得很生气。这张电费单真的让我很烦恼,我觉得这样我们的生活永远没办法改善。”玛莉不是在说对方,她是在

    说自己的感受,她在把自己的感受讲出来。

    约翰用了同理心倾听,说:“我了解,亲爱的。电费单让我也很烦

    恼,但是我不希望我们的周末就这样毁了。我希望我们能出去玩玩,这

    是我们应得的呀。这样吧,也许星期一我可以要求加薪。”

    玛莉说:“不。”因为要求加薪这件事,跟她内心的伤痛没关系,它只是约翰的下一个行动,这并没有解决玛莉的问题。

    玛莉说:“真正困扰我的并不是电费单,也不是你加班太多了。这

    个问题我已经遇到过很多次了,从出生到现在,我一直都觉得自己像个

    失败者。”

    这种挫败感,就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当你没有钱的时候,会发现一张2000美元的电费单真的能把一个人搞疯。

    在《当幸福来敲门》(The Pursuit of Happyness)这部电影

    里,任何一张账单都足以让观众跟着主人公一块儿揪心,觉得无法承

    受。这比上次多2000美元的电费单,让玛莉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者。

    这时候,玛莉并不是在责怪约翰,而是在揭开自己内心伤痛的部

    分。只要你不责怪对方,就有机会察觉对方的心路历程。

    约翰说:“听起来,你好像觉得自己没有什么价值。我希望你明

    白,你在我心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你是我生命中最珍贵的。”这时候,约翰是更仔细地进行了同理心倾听。

    玛莉说:“谢谢你,我真希望自己也能有这种感受。从小时候开始,我就一直觉得自己没有价值。”这时候,她已经不再说“我一直都

    觉得自己像个失败者”,而是直接用了“我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你

    看,剖析得非常深入。

    她接着说:“不管我怎么努力,还是会觉得自己只是父母的负担。

    尤其是我父亲,我已经在他面前尽力做个好女儿了,可是每次他不得不

    买新衣服或别的东西给我的时候,总会唠叨说他花钱太多,我觉得非常

    非常……”

    约翰说:“没人爱吗?”

    玛莉说:“没错。”

    约翰说:“我理解你的感受,我母亲也让我有同样的感受,她总是

    抱怨我们没有钱。她几乎没有对我笑过,也不在乎我,就好像我在她眼

    里一点儿价值都没有。我经常有这样的感觉,觉得自己完全没有价

    值。”

    玛莉说:“我也是。”

    当两个人开始面对自己内心早年间的伤痛时,他们会帮助彼此,来

    抚慰对方。反过来,如果每个人都回避自己的问题,不去面对问题,你

    就会觉得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都是针对你的,都是对方故意跟你过不

    去。

    最好的方法是,用爱来回应所有的伤痛。当你知道对方内心有伤痛

    时,其实能激发你给对方更多的爱。因为你要相信自己,当年遇到他是

    缘分。你要去调动自己早年间的回忆,把爱重新勾起来,用爱来回应对

    方心中的伤痛,而不是简单地指责。

    我们寻找亲密关系的过程,实际上是在试图弥补我们童年时期受过

    的伤。

    在婚姻中吵架,说理应该是最糟糕的,我也犯过这样的错误。我掌握了很多理论,所以会用理论来剖析我的家人,告诉他们从理论上讲应

    该怎样。这种话讲完后,大家反而更加生气。其实,只要用爱来抚慰伤

    口就好了。

    我和我太太之间也是如此。我太太经常迟到,我一直认为是时间管

    理的问题,我教给她很多时间管理的方法。

    后来,有一次回到家跟我岳父、岳母聊天的时候,我才发现问题根

    本不在于时间管理,而在于她的妈妈是怎么教育她不迟到的。我岳母教

    育她不迟到的方法,就是反复提醒,在她做得不好的时候反复强调,问

    题严重了就严肃批评。

    每天早上一起床,就开始催促:“快点儿,快点儿,要迟到了,这

    么磨蹭可怎么办?”想逃都逃不开。

    这并不是恶意的,却会把一件错误的事放到极大,并启动负面思

    维。比如,长此以往怎么办?这个问题不解决,发展到了极端的情况怎

    么办?

    我太太小时候出门上学时,爸妈一定会亲自把她送到校门口。这时

    候,他们才松口气,说“再见”。

    如果一个孩子在时间管理上用的是这样的方式,并且到达了这样的

    程度,那么他潜意识里会对迟到这件事极其敏感。比如,女孩子可能会

    在找男朋友的时候用迟到的方法来考验男生。

    潜意识不是显意识,即使迟到了,对方还能对自己好,潜意识就是

    想通过这种方式来验证对方很爱自己,比爸妈对自己要更宽厚。

    把迟到当成了一块试金石,那么她心中想的就永远都是“你得等

    我,你不要着急,也不要生气”。万一你不接受她迟到这件事,她立刻

    就会愤怒,原因是你触动了她心里最敏感、最柔软的部分。

    所以,我慢慢地学会了在她迟到的时候耐心地等她。等她的大量时间,我都用来看书,毕竟总不能无所事事地看着时间

    溜走。凡事要往好的方向想,用积极的方式应对,这也是一种反脆弱。

    在等她的时候看书,现在看来,这是为做“樊登读书”做准备。这就是

    在一个看起来不好的状态里,慢慢地把一件被动的事变成了主动的事。

    当我能理解我太太内心的痛苦和渴望时,我帮她改掉迟到的方式,就再也不是催她,而是想办法给她自信心、给她鼓励、给她空间。

    如果一个人的内心不够完整和强大,就无法体会到家庭带来的乐

    趣,也体会不到弥足珍贵的小确幸。那样的人,不论跟谁在一起生活都

    不会满意,毕竟对方不可能是完美的,也没有人是只为你打造的。如果

    有人真愿意为你解决所有的烦恼和困难,他会生活得很累。

    所以,当一个人内心不强大,不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不能够自

    己寻找和感受快乐时,对面的人怎么换都没用。正如不会游泳的人,怎

    么换游泳池,还是不会游泳。

    而当一个人可以主动修复自己潜意识里的伤害,积极解决问题,去

    改善和父母的关系、重新认识和父母的关系时,就会发现,父母对自己

    还是有很多给予的。

    对待婚姻也是如此,我们会发现,原来伴侣也给了自己很多,缘分

    是如此神奇。茫茫人海,两个人本来毫无关系,谁也不用为谁负责。我

    原来住在这里,你原来住在那里。后来竟然相遇,产生爱情,一起生活

    了这么多年,还有了一个孩子!哇,生活怎么这么好。

    如果一个人本身就是完整的,拥有完整的爱,那么,伴侣给的将是

    值得珍惜的一切。但是,如果你指望通过对方来弥补自己所缺失的部

    分,没有对方就活不了,那就意味着,你认定自己的内心有巨大的空

    洞,这件事只能靠对方来弥补。这样,爱到最后就变成了控制。

    爱和控制是有完全不同的感受的:爱一个人,是希望他好,希望他

    开心,希望他快乐;控制一个人,是要求对方只能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式快乐,占有欲会很强。

    每个人痛苦的时候都要学会反思,是不是自己的内心并不完整。如

    果你真的足够强大,就会发现别人无法左右你的幸福。卡尔·荣格

    (Carl Gustav Jung)说:“潜意识如果没有进入意识,就会引导你

    的人生而成为你的命运。”

    比如,有的人莫名其妙得罪人,莫名其妙发脾气,莫名其妙伤害孩

    子,莫名其妙迟到,莫名其妙喜欢买东西……这很可能都是因为他的潜

    意识有问题,只是他暂时没有意识到它。

    没有意识到就无法去改变,最后的结果就是潜意识成为一个人的命

    运。

    父母要意识到,所有对孩子的伤害,最终都会进入孩子的潜意识,影响他的一生。唯有改变自己,改变婚姻、工作和与孩子的互动,才可

    以弥补潜意识中的缺陷。

    在同一个家庭中,亲子关系模式往往会出现“代际遗传”。如果孩

    子发现自己与父母的关系不健康,那么,通常说明父母与他们的父母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关系也是有问题的。

    到底该由谁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绝对不要等父母去改变,也不要等自己的孩子来改变,因为一个人

    的人生是自己的,解决一系列问题的关键在自己。

    如果你能发生改变,恶性循环就可能从你这个节点开始变成良性循

    环,整个家族的命运都会由此而改变。第3章

    养育是复杂体系

    养育是复杂体系。

    养育孩子,绝不是“别人怎么做,我照做就行”这种简单粗暴的逻

    辑就能概括的。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感受,都需

    要被尊重、被理解。

    当父母误以为教育孩子是简单体系,用机械化的模式来应对时,孩

    子的生命力就会被扼杀掉。养育孩子,本质上是一个复杂体系

    养孩子是一件复杂的事,但大人通常只用简单的手段。

    “简单的手段”听起来很容易理解,很多人觉得“简单的手段”是

    指对待孩子的态度太简单粗暴了。

    没有那么简单,养孩子是复杂体系。

    我们从小到大所受的教育几乎都是在简单科学的范畴之内进行的,甚至微积分、高等数学、概率论、牛顿力学,本质上都是简单体系。

    那什么是“复杂体系”呢?

    我们可以通过了解还原论来了解复杂。还原论的核心是我们如果知

    道一个事物的每一个侧面、每一个细节,就一定能知道这个事物的全

    貌。

    还原论能解决的是简单的问题,比如想搞清楚汽车是什么样的,就

    要搞清楚底盘、轮子、发动机、变速箱、电动机、车壳、电子系统等。

    把每一个系统都搞清楚了,再用全世界最好的技术将装配过程搞明白,整辆车就被理解得差不多了。

    这就是简单系统,简单系统的特点是可追溯,能够找到因果关系。

    比如,上游做了改变,下游就能看出反应。

    提到简单系统的世界观,就不能不提到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牛顿的三大定律的厉害之处是不仅能适用于地面上的物

    体,对天上的行星也同样适用。数学家拉普拉斯(Pierre Simon de

    Laplace)在1814年甚至断言,根据牛顿的定律,只要知道宇宙中所有

    粒子的当前位置和速度,原则上就有可能预测出任何情况。

    人们学习牛顿力学,用他的研究成果解决了很多问题。人们越来越发现牛顿的正确之处,于是,人们越来越相信,肉眼可见的世界里,牛

    顿力学是普遍适用的。

    于是,人们天然地容易成为牛顿的信徒。

    但是,也容易成为“简单”的信徒,并逐渐养成一种思维方式:机

    械论和还原论。

    人们在机械论和还原论的影响下,看到一个东西,首先想到的是怎

    么把它拆分成一个个部分,再怎么把每个部分都做得更好,做好以后组

    合起来即可。

    一个公司也常常如此,公司有CEO,有人力资源,有财务部门,有营销推广部门……所有的板块组合在一起,公司貌似就成立了。

    在机械论和还原论的影响之下,很多人做事的方式都很简单。比

    如,看看别人怎么做,自己照做就行。

    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我遇到一个会员,他问我:“樊老师,你小

    时候几岁上学?小学读什么学校?中学读什么学校?大学读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

    我说:“你为啥好奇这个?”

    他说:“我想模仿您,去安排我孩子的求学轨迹。”

    他希望自己能给孩子安排好一切,但这么做,对孩子真的好吗?

    这是两回事。

    我们太容易陷入“简单”了。

    我们建工厂,生产车,制造火箭,甚至送人上月球,听起来很难,但依然属于简单体系。

    复杂体系是什么?生活在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

    风。

    怎样能让龙卷风消失呢?

    把蝴蝶杀死?

    当然没有那么简单。

    因为从蝴蝶的翅膀到龙卷风,这中间所传递的因果关系不可追溯,你根本不知道这是怎么发生的。

    这个现象让我们知道,我们无法像过去解决问题那样,把整个过程

    分解成小段落,再分段研究这些不可能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当一个体系复杂到一定程度后,简单科学的原理就无法解释它了。

    就像有时,社会上的某个新闻突然被曝出来,全社会的人都在关

    注。没有人能画出一张信息传播的路线图,到底是谁传给谁,谁再传给

    谁,最后却实现了全面覆盖。

    我们去观察自然界,自然界的东西几乎都是复杂体系。

    我有一次去沙漠,导游带着我开车从草原上经过。导游说:“您看

    那一片地方,草都没有了。”

    我问:“为什么?”

    导游说:“人们想保护这片地方的草,就把羊赶到很远的地方去,结果这片草全死了。”

    不让羊吃草是我们简单的想法,但是,由于大自然是复杂的,最后

    的结果是这一片被保护起来的地方,草死得更快。

    这就是复杂体系对简单体系的回应。

    蚂蚁是如此弱小,看上去是面对大自然几乎无能为力的小生物,它只能靠分泌信息素、识别信息素来存活。

    但是,如果你了解亚马孙森林里的行军蚁,就知道蚁群的生存力量

    是多么强大!它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碰到沟壑,它们可以用身体建

    造出一座桥,确保蚁群安全通行。它们也能风卷残云地吃掉庞然大物。

    尤其惊人的是蚂蚁的巢穴,如果把蚂蚁的地下巢穴做一个纵切面展

    示,就能看到其复杂程度简直如同一座豪华的地下宫殿。

    蚁穴里有庞大的通道网络,沟壑之间四通八达,蚂蚁可以去往不同

    的场所。有存储不同食物的房间,有给幼虫生活的房间,有给蚁后生活

    的房间,有逃生的通道,还有极强的防水功能。

    这一切是怎么设计出来的?谁是建筑师?

    没有哪只蚂蚁说:“我的智商高,我是中央指挥者,大家听我

    的……”单个的蚂蚁没有智商,它们之间也没有这么复杂的语言交流。

    但是,它们却创造出了如此宏大的、智能的、科学的空间。

    此外,沙丁鱼群的生存也有这样的特点。

    海底的一群沙丁鱼在一起游。这时候,来了一条鲨鱼。

    鲨鱼过来咬沙丁鱼的时候,沙丁鱼怎么办呢?

    沙丁鱼自然散开,成了一个洞,鲨鱼没咬着鱼就钻过去了。然后,它掉头再过来咬,又钻开一个洞没咬着。

    沙丁鱼可以完美地做出这个动作,可是沙丁鱼没有智商。

    沙丁鱼的原则很简单,就是三条规则:

    第一条,跟紧前面的鱼;

    第二条,跟旁边的鱼保持等距离;

    第三条,让后面的跟上。把这三个条件输入计算机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代表沙丁鱼的系

    统可以躲避鲨鱼,只要有鲨鱼过来,它们就会散开。

    对于复杂体系的沙丁鱼群来讲,它所遵守的规则就是如此简单。

    复杂体系能够生生不息地迭代,却有着非常简单的内核。

    人类是怎么来的?

    查理·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的祖父埃拉斯

    莫斯·达尔文(Erasmus Darwin)提出的进化论机制是自然选择理

    论的先驱,他有一首诗表达了这样的思想:

    无垠波涛下的有机生命,在大海的呵护下孕育生长。

    开始时很微小,显微镜下也看不见,在淤泥中移动,在水中穿行。

    随着一代一代繁衍,逐渐获得了新的力量,具备了更强大的肢体。

    从此开始出现数不清的植物群落,和有鳍、有脚、有翅膀的会呼吸的动物。

    简而言之,人类是因为一次一次的战争,一次一次被环境逼迫,觉

    得活不下去了,慢慢变成了今天这个最复杂、最成功的物种。

    在这个过程中,人类所遵守的那个最简单的规则是什么?

    在遗传算法中,父亲提供一半基因,母亲提供一半基因,它们组合

    在一起,改变一些随机的变量,产生变异,一个新的个体就诞生了。

    人类的进化速度之所以看起来没有那么快,是因为我们每一代要隔

    大概20年的时间,才能进化出一代。但是,AI进化出下一代的速度太快了!

    谷歌人工智能AlphaGo在与围棋世界冠军的人机大战中,战胜了人

    类顶尖棋手李世石、柯洁,已经很厉害了,但是真正可怕的是在它之后

    诞生的人工智能——AlphaGo Zero!Zero经过短短三天的自我训练之

    后,就轻松击败了AlphaGo,而且是100场对决,无一败绩。

    这就是复杂体系进化的过程。

    教育孩子是一个典型的复杂问题。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无从判断孩子受哪一件事、哪一个画

    面、哪一句话、哪一段旅行、哪一种体验的影响,刷新了他的价值观。

    无法追溯,也难以验证。

    复杂的问题出现了,我们却总想以简单系统的方法来应对。

    比如,给好孩子下定义,好孩子就是数学好、语文好、英语好、体

    育好……把孩子学习的内容拆分成一门门的学科,用成绩来验证。此

    外,还用考证的方式来让孩子证明,比如钢琴、跆拳道考证。

    我们就这样,把复杂体系的问题简单化处理了,约束了孩子的成

    长。导致的结果是有的孩子学习成绩很好,拿了很多证,但性格并不阳

    光、乐观,甚至还去打人。还有的孩子考上了很好的学校,却陷入了抑

    郁的状态。父母可以稍微权衡一下,是孩子的生命感受——幸福、快乐

    重要,还是某个证书或某种证明更重要?

    况且,如果一个孩子快乐幸福、阳光健康,他也可以拿到名牌大学

    的文凭。这本不是一件矛盾的事,问题是大量的父母认为,“我不盯着

    孩子,孩子就做不到”。

    有一个妈妈把孩子送进了一所名校,很多人都围着她请教,说:“传授点儿经验吧,把孩子培养得这么优秀,你是怎么做到的?”孩子的妈妈特别得意,说:“高三这一年,盯死他,别管他想要什

    么,别管他说什么,一律盯死,保证他除了学习就是学习,肯定能考

    上。”

    妈妈觉得很得意,终于成功了,她的孩子坐在她身边,表情却很紧

    绷。

    实际上,用这样的方法管教出来的孩子,上了大学以后往往不学

    习。即便迫于学分的压力不得不学习和考试,他也会排斥学习这件事。

    即便学习,也可能只是去接触一些让他轻松和愉快的知识,而不愿意再

    去探索更难的东西了。

    他的知识水平停留在高三这一年了。

    所以,很多人一辈子最具有知识含量的年华,就是高三那一年,之

    后就再没有进步过了。

    这就是简单体系塑造孩子的情况,把一个孩子学习的快乐和美好都

    破坏了。

    理解复杂和简单,是我们教育孩子的基础。这样,家长就不会患得

    患失。比如,突然听到别人说一年级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天记多

    少个单词就开始紧张。

    当父母把教育孩子理解为机械化的模块知识组合时,孩子的生命力

    就会被我们扼杀。求知已经不再是求知本身,而是为了获得一个东西:

    获得一张文凭、一种奖励,或者让父母有面子。导致的结果是孩子再也

    不会爱上求知这件事。

    在生活中,当孩子的所有行为都来自外部的规范时,孩子就没有自

    我成长的力量了。因为他所有的行为举止,只源于明确的指令和规定,他没有管理自己的能力,就无从谈起自信和独立的养成。

    大量的家庭所面临困境的根源就在于此。在复杂中成长,生命才会充满活力

    我在“樊登读书”分享了两本书:德国于尔根·奈佛(Jürgen

    Neffe)的《爱因斯坦传》(Einstein-Eine Biographie),美国沃尔

    特·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的《列奥纳多·达·芬奇传》

    (Leonardo da Vinci)。

    爱因斯坦被人称为这个世界上自古以来最伟大的人之一。达·芬奇

    是全世界所有发明家当中排名第一位的人,也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

    的画家之一。

    爱因斯坦曾在一封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我没有特别的才能,我只

    是有热切的好奇心。”

    1879年3月14日上午10时30分,爱因斯坦出生。童年时期,他就

    经历了一些让他印象深刻的事情。当爱因斯坦的父亲把一个指南针拿给

    他的时候,他十分惊奇:为什么没有任何人拨动指南针,指针却能总是

    转向同一个方向?

    如果每个孩子都有这样的好奇心,那么,他们成年之后会怎样呢?

    我们可以看看,在1910年的夏天,爱因斯坦在关心什么——他开

    始研究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

    本来他的目的是把这个题目作为1905年的两篇关于分子和原子

    的论文的续篇,再次利用一种全新的方式确定分子的大小。他仿佛

    是运用他的公式顺带解释了白天的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而在晨昏

    时分却闪烁出红色:太阳光是由色谱的全部颜色组成的,所以呈现

    出的是白色。当它遇到地球上的大气层时,在那里会散布到微小的

    颗粒上,而蓝色光是短波,其效应要比长波的红色光强烈得多。当我们遥望天空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蓝色的散射光。但我们看到的

    太阳呈现橘红色,而不是白色,这是因为它的色谱中缺少了一部分

    蓝色。太阳落得越低,它的光线在大气层中经过的路线就越长,失

    掉的蓝色就越多,所以显得越红。

    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这种问题几乎是我们孩童时期才关心的事,长大了之后,谁管天空的事呢?

    大家都忙着去生活,去赚钱。

    但是,在爱因斯坦的生命中,他对宇宙、星空有非常强烈的好奇

    心。他是物理学家,虽然他没有品尝到自己的理论所结出来的果实,但

    是人们对于宇宙最深处的设想,包括黑洞、褐矮星、暗能量和暗物质,都是以爱因斯坦的认知为基础的。

    与爱因斯坦一样,达·芬奇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也关心很多人长

    大后就不再关心的现象: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云是如何形成的?我们

    的视线为什么是直的?打哈欠是怎么回事?……

    达·芬奇在他的日记本上不停地列出他必须学习的任务,有的问题

    令人脑洞大开,比如“啄木鸟的舌头是什么样子的”。写这个问题的时

    候,他离自己的生命终点已经很近了。

    可是,这就是达·芬奇。甚至到了生命垂危的阶段,他还在研究用

    直观的几何学来帮助理解形状的变化。

    他一生痴迷于此,特别是如何在改变两条直角边长度的同时,保持

    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不变,他想找出其中的公式。欧几里得研究过这个问

    题,而达·芬奇多年来一直对此“小题大做”。那时,他已经67岁

    了,身体日渐衰弱。到了这样的生命阶段,似乎已经没有必要再去纠缠

    于这样的谜题了。但是,对于别人来说或许如此,对于达·芬奇来说则

    不然。然后,在日记本上这页的差不多结尾处,他突然用“等等”一词结

    束了笔记。后面还跟着一行字,字迹与前面用镜像字写的笔记同样认

    真、工整,他在其中写明了停笔的原因——“汤要凉了”。

    这不仅是我们现有的达·芬奇最后亲笔写下的文字,也是我们所能

    见到的他最后的工作场景。想象一下,他当时正在庄园府邸楼上的书房

    里,那里有带横梁的天花板和壁炉,还能看到昂布瓦斯城堡,城堡里住

    着的是他的王室赞助人。此时,他的厨娘玛杜丽娜正在楼下的厨房里,也许梅尔奇和家中的其他人已经围坐在了餐桌旁。这些年来,达·芬奇

    一直在尝试解决那些几何难题。这些努力虽并未给后世留下什么成果,却让他更深刻地理解了自然规律。不过,现在,汤要凉了。

    大多数人都无法对周围的一切保持不断、随意的好奇,更不会好奇

    啄木鸟的舌头是什么形状的,还会说“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可这跟达·芬奇有什么关系呢?看上去也没关系啊。

    但是,这跟求知有关系。达·芬奇是为了求知而求知。他觉得好

    玩,这事儿有意思,所以他在努力研究这件事。

    而我们不具备为求知而求知的能力和乐趣,我们学习知识的时候往

    往要问有没有用。

    在《列奥纳多·达·芬奇传》的尾声有这样一段话:

    啄木鸟的舌头可以伸出超过喙长三倍的距离。在不使用的时

    候,舌头会缩回到头部,它像软骨一样的结构穿过下颌,环绕过鸟

    的头部,然后再向下弯曲,进入鼻孔中固定。除了从树中挖出虫

    子,长舌头还可以保护啄木鸟的大脑。当鸟喙不停地撞击树皮时,它的头部承受的冲击力相当于致人死亡强度的十倍。但是,它奇特

    的舌头和支持结构起到了缓冲作用,使大脑免受冲击。你可能并不需要知道这些,这个信息对你的生活没有任何实际用

    处,对于达·芬奇来说也是如此。但是,在读完这本书以后,你可能也

    会像达·芬奇一样想知道这些,正是他某天将“描述啄木鸟的舌头”写

    在了自己五花八门又别具启发的待办清单上。这一切只是因为好奇,纯

    粹的好奇。

    好奇与求知是一个人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事。

    我爸爸有时候也成为我们观察和分析的对象,我认为最不应该发生

    的一件事,就是他过早地评上了教授。

    我爸爸是有数学天赋的,他上中学的时候,数学总考一百分,上大

    学时也总考一百分,数学永远都考得特别好。

    他40多岁就当数学教授了,但他没有成为一个伟大的数学家。

    我和爸爸聊天的时候问他为什么不再研究点儿更厉害的知识。他

    说,他已经是教授了,教好书就行,不需要再搞那些东西了。

    他当然有他可贵的地方,只是依然有一些小遗憾。那就是,一个人

    即便七八十岁,其实依然可以更深入地探索这个美好的世界。

    很多老人一退休就研究养生,听各种养生广播,研究怎么买保健

    品。

    这都是简单系统里的实用主义在发挥作用,学会了选择当下对自己

    有利的,学会了交换,学会了计算,可最后,整个人生少了很多生趣。

    我在“樊登读书”分享《爱因斯坦传》《列奥纳多·达·芬奇

    传》,是因为我认为纯粹为了美好而美好、为了求知而求知的人,是我

    们应该学习的复杂体系之下成长出来的生命。

    他们不是由外在的模块所组成的机械化的人,而是有着自我进化的

    逻辑和力量,他们充满活力!人生最重要的三根支柱

    养育孩子也是一件应该充满好奇心的事情,大人要用对待生命体的

    态度来陪伴孩子成长,而不是用对待机械体的方法来解决单个问题。这

    样,孩子才能健康地成长。

    有人曾经问过我:“既然教育孩子是复杂系统,那我就对孩子放

    养,不要管他,让他随机生长可不可以?”

    当然不可以。

    放养绝对不是简单的承担父母责任的方法,那样父母就无法帮孩子

    建立起复杂体系所需要具备的精神内核了。

    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责任人。

    在动物世界里,老马养小马,要教会小马走路、吃草、跑步。老鹰

    养小鹰就更复杂了,要教会它飞翔,即使那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

    人是非常依赖母体的动物。人和其他动物比起来,最大的差别就

    是:人刚出生时没有生存能力。有的动物生下来就会走,就能自己去找

    吃的了,人不行,人要成长到两三岁,才有可能说清楚话,会表达、会

    求助。

    父母一定要知道自己的责任所在。那么,父母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呢?

    简单体系是靠不断地增加规则,不断地研究一个模块和一个模块之

    间的关系来解决这一问题的。

    复杂体系则是给生命注入最重要的原始动力。

    有人问一个天文学家,宇宙的发端到底是什么。天文学家回答的大意是,他自己其实也没研究清楚,但他知道如果

    宇宙有发端的话,一定不超过三行代码。

    复杂的宇宙是由三行代码开始,经过不断迭代,逐渐迭代到今天这

    么复杂的样子的。就像人从一个大分子开始,经过遗传、变异、选择这

    三步,迭代到了今天复杂的样子。

    所有的复杂体系,都要尽量去找最早的那三行代码,找到最原始、最重要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成长为一个人,所需要具备的那几个规则到底是什么?

    我参考了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和很多儿童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书,总结出我个

    人认为的最重要的三根支柱:无条件的爱、价值感和成长型心态。

    什么样的爱才是无条件的爱?

    只要提到无条件的爱,很多父母会觉得,他们给孩子的,当然是无

    条件的爱。

    可是,我们真的爱孩子没有条件吗?

    比如,孩子的成绩差,你还爱他吗?孩子闯了祸,把别的孩子打流

    血了,你还爱他吗?孩子如果误入歧途,你还给他机会吗?

    很多家长一定会说:“是,我还爱他。”

    父母的内心觉得自己爱孩子,无条件地爱他,就算孩子犯了再大的

    错,家都是孩子最后的港湾。有很多父母跟孩子甚至都断绝关系了,到

    最后还要把遗产留给孩子。

    但我们反思一下,我们平常跟孩子表达出来的,是无条件的爱吗?

    很多父母对孩子有无条件的爱,却没有通过正确的方式来表达。父

    母说的往往都是威胁性的话,比如“你要再这样,我就不爱你了”“你要再这样,我就不管你了”“你要再这样,我就把你送人了”。

    有一天,我听见一个朋友的孩子,才四五岁,跟他爸爸吵架:“从

    现在开始,你不是我爸爸了。”大家一听这话,都觉得小孩子好可笑,大人都在笑。我听到后,就判断,孩子能说出这样的话,一定是身边有

    人对他说过类似的话,比如“从现在开始,你不是我儿子了”。所以,孩子才把这句话当作一个惩罚的方法,拿来对付自己的爸爸。

    孩子很认真,是真的在生气,但父母没有觉知,只觉得好笑、好

    玩,觉得孩子还会学自己说话。

    但是,这种话所表达出来的爱就是有条件的,比如“如果你不听

    话,我可以抛弃你”。

    有时候,我们看到孩子和妈妈起冲突,有的妈妈会作势把孩子抛弃

    在大街上,甚至有的妈妈还会自己藏起来,让孩子找不到她。

    这是非常残忍的。孩子在大街上茫然无措,长达几分钟的时间看不

    到妈妈,很有可能会给他造成一种心理学上的伤害,叫作“资格感缺

    失”。就是感觉自己没有幸福的资格,甚至没有活下去的资格。资格感

    缺失严重的人甚至会自杀。

    我们每个人一定要清清楚楚地确信自己是被爱着的,自己是具备爱

    的能量的。

    我相信翻开书来学习的人都有机会变得越来越好,因为如果了无生

    趣,一个人不可能买来一本书,一页页地学习。一个人能学习,证明他

    有主动学习的意愿,也证明他内心有足够多的能量。

    一个心中没有能量改变自己的人,是不可能对学习有兴趣的。他会

    觉得那都是骗人的,看了也没用,根本改变不了自己的生活。

    资格感缺失的一种表现,就是一个人没有了学习的能力,没有了改

    变的能力,陪孩子终身成长更无从谈起。我曾经旁观过一个心理咨询师的课。有一个女孩倾诉,说她的感情

    很不顺利,每次都陷入三角恋。她的内心非常痛苦,不明白自己的情感

    为什么总是受挫。

    心理咨询师就帮助她去探寻内心。后来,这个女孩找到了内心最深

    处的伤。她说:“我妈妈愤怒的时候,说过让我去死。”

    这个女孩为什么感情总是不顺利?原因是她不觉得自己能找到一个

    正常的男人,她对于正常的生活并不习惯。

    习惯对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当一个人面临两条路要选择的时候,很少会去理性地选择,大部分时间都是跟着感觉走。那么,跟着感觉

    走,就一定会按照熟悉的路线走。

    当一个孩子从小到大没有深刻地体验过幸福、轻松,没有感受过被

    宠爱时,他就容易走上那条艰难的路,因为这条路才是他熟悉的,他习

    惯了受伤害。

    令我们无比心痛的是,太多孩子习惯了被边缘化,习惯了成为不受

    欢迎的人。因为他们从小到大都被父母指责、不公平地对待、埋怨,比

    如说:“你将来长大了,看你怎么办,没有人能帮到你,你肯定没出

    息。”

    当父母说“你肯定怎样”的时候,就是父母对孩子的诅咒。

    这种诅咒完全表达不了爱,父母所表达出来的就是“我对你感到很

    失望,你不会给我带来任何好的感觉”。孩子得不到爱的能量和祝福,到最后,他就会选择过痛苦或者平庸的生活。第4章

    培养无条件的爱,让孩子的内心充满力量

    什么叫“无条件的爱”呢?

    无条件的爱,是指你对孩子的爱里没有交换、没有恐吓,也没有威

    胁。

    只有你无条件地给予孩子爱,孩子才会对你无条件地信任,无条件

    地依赖。真正的爱,不需要交换

    亲子教育中的第一根支柱是无条件的爱。

    在无条件的爱中,不需要交换是非常重要的原则。

    很多父母喜欢跟孩子交换,对孩子说:“这学期成绩考得好,爸爸

    给你买辆自行车。”到期末一看成绩,立即说:“成绩这么差,还想买

    自行车?不买了。”

    在父母取消奖励的那一刻,孩子立刻能感觉到父母爱的是谁——父

    母爱的是成绩,根本不是自己。

    不管是孩子心心念念希望得到的自行车,还是心心念念想跟你去旅

    游,如果一个孩子把奖励的那种场景都幻想出来了,只是因为没考好,就什么都没有了,这种伤害是很大的。

    孩子感知到的是,父母只是要求自己去获得好的成绩,这一切都是

    为了父母的面子。因为对孩子来讲,面子并不重要,大人才在乎面子。

    所以,当父母总是用这种交换的手法来鼓励孩子的时候,导致的结

    果就是孩子认为做所有这一切对的事都没有意义、没有快乐,也没有幸

    福感。纵然成绩考得好,他也感受不到来自知识本身的快乐和自己自尊

    水平的提高,因为父母的交换原则是以物质奖励为基础的。

    接下来,如果没有奖励,考第一名也没什么意思了。父母逐渐让孩

    子把非常重要的东西忽略了,反而去追求那些不重要的东西。

    什么是非常重要的东西?

    求知。

    了解这个世界,获得学习的能力,知道自己很厉害,这是重要的东

    西。父母的行为传递的信号就是这些看不见的品质不重要,重要的是可

    见的自行车、球鞋、玩10分钟iPad。父母用一切可以调动的千奇百怪

    的手段,跟孩子交换一个又一个条件。最后,孩子完全迷茫了,根本不

    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什么是美好的、什

    么并不美好。

    我有一次在一个风景区见到一个小男孩,他的妈妈喊他合影。

    小男孩说:“我可以和你照相,但是你待会儿让我玩15分钟

    iPad。”(连跟妈妈照相这样一件事都要变成用玩15分钟iPad来交

    换。)

    妈妈说:“滚蛋、滚蛋,我不用你照相,也不让你玩iPad。”

    变成这样的情况,自有其逻辑。

    孩子们的逻辑性是非常强的,他们天然学得会很多你没有刻意教的

    东西。比如,小孩子真的特别喜欢吃冰激凌吗?小孩子真的不喜欢吃芹

    菜吗?

    原因有时候很简单,孩子的逻辑,就是认为被用来做奖励的东西一

    定是好的。

    很多家长都是命令孩子必须把芹菜吃完才允许吃冰激凌。其中就蕴

    含着这样的逻辑:芹菜不是好的,你得忍耐;把它吃完是不容易的,但

    是吃完了,就允许吃冰激凌了。那么,就暗含着这样的意思:冰激凌一

    定是美味的,不然为什么要等这么久?

    经过孩子天然的判断,得到的结论就是“我喜欢吃冰激凌”。

    如果反过来做测试会怎样呢?

    规定说必须把冰激凌吃完才能吃芹菜,孩子就开始想:“为什么不

    让我吃芹菜?”于是变成争着吃芹菜。没有要求才是家

    我妈妈是小学校长,她在很多同龄人中已经是很懂教育的人了,而

    且她对工作也充满了热爱。

    但是,我儿子嘟嘟上小学一年级的第一天,我记得很清楚,嘟嘟戴

    上帽子,背上双肩包,意气风发地准备去上学,挺开心的。他奶奶就走

    过来,站在旁边,抚摸着孙子的脑袋,语重心长地说:“唉,你的好日

    子到头了!”

    我儿子吓了一跳,说:“怎么了,什么到头了?”我赶紧笑笑

    说:“好日子刚刚开始,奶奶只是开了个玩笑。走,我们上学去。”

    有的校长、老师等教育工作者,都会认为上学是一件很不愉快的

    事。还有的人认为,孩子如果上幼儿园的时候玩得很开心,没有作业压

    力,上了小学肯定受不了,一大堆作业会压垮他。特别多的“魔咒”在

    等着孩子。

    事实证明,我儿子一直有大量的玩耍时间。现在快小学毕业了,也

    没有感觉学习是吃力的事。

    他现在上五年级,每天晚上依然有大量时间跟我玩。我们在家里玩

    棒球,有时候还打扑克牌、看漫威。他对漫威绝对是我认识的小孩子中

    最了解的,因为他读完了很厚的关于漫威的书,那都是写给大人看的。

    每当读到一个不明白的知识点,他就自己去搜索相关的能搜集到的各种

    知识。

    他自己喜欢读数学史。有一天,我对他说:“我最近在读数学史,你知道谁是阿尔·花剌子米(al-Khwārizmi)吗?”

    我们在家经常切磋这样的事。他说:“我知道,解方程的那个

    人。”我吃了一惊,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他说:“我看了你正在看的书。”

    他读的书还包括我读的《未来简史》(Homo Deus:A Brief

    History of Tomorrow)和《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等,这一切都是他在学校里就把作

    业全部做完了之后自己看的。

    有的孩子会把作业拖到晚上10点30分、11点去做,因为他们边玩

    边做,没人盯着就不做。还有,如果做完了作业,家长还会再布置一张

    卷子,这样,孩子永远做不完……

    既然作业是没完没了的,那孩子想到的对应办法就是慢慢写作业,磨蹭到半夜就该睡觉了。对家长的态度就是:你总不至于再让我做卷子

    了吧?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拖沓的习惯。

    嘟嘟每天回到家最多十几分钟就能写完作业,我签个字就结束了。

    没有人辅导他的作业,也没有人要求他的学习成绩一定要怎样。他成绩

    一直都很好,我们大人也没费什么劲儿。

    所以,如果能把孩子内心的力量调动起来,让他自己主动去成长,他就会自发地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嘟嘟的目标是想去加州理工学院求

    学,这是爱因斯坦待过的地方。

    我给他讲完《爱因斯坦传》后,他问:“爸爸,怎么才能成为一个

    理论物理学家?”

    我说:“这件事非常艰难,但如果你愿意成为理论物理学家的话,爸爸愿意支持你。”

    他未来未必会成为一个理论物理学家,我也从来不会要求他成为物

    理学家或者天文学家,我在乎的是他内心有要去成为一个很棒的人的动

    力。别让“不爱”进入认知

    在我家的家庭文化中,从来不会对孩子说,如果他考试成绩好,就

    给他买什么东西,或者带他去旅游。

    我认为,给孩子买东西,带孩子去旅行,都是孩子应得的。

    我对嘟嘟往往会这样说:“我是你爸爸,我爱跟你一块儿去旅游。

    即便你成绩考得很糟,我也不会带别人去旅游。我会去约你们班的学霸

    一起旅游吗?这多可笑呀。所以无论怎么样,我都愿意带你去旅游,因

    为你是我的孩子。”

    这就是表达无条件的爱。

    当父母能建立这样一套理念的时候,孩子就不会拿学习去向父母要

    挟和交换了,他的潜意识里也不会认为学习是一件糟糕的事。他认定的

    是“爸爸爱我,他给我提供的建议是好的”,这就是最根本的逻辑。

    无条件的爱就是这么重要。遗憾的是,很多父母还没有养成这样的

    习惯,甚至是父母不生气的时候,也会威胁一下孩子,让孩子觉得自己

    不被爱。当我们留意到这样的现象时,才会矫正自己的行为。

    有一天,我在机场看到一家三口走在一起。孩子很小,刚学会走

    路,很可爱。他特逗,一边走路,一边踢一下爸爸,也就是踢着玩。

    爸爸没生气,妈妈也没生气,因为场面很温馨,一家人都很开心。

    这时候,妈妈讲了一句话:“你再这样踢爸爸,爸爸不爱你喽。”

    “不爱”已经成为一些家庭文化里的口头禅,成了我们跟孩子沟通

    的最简单的方法,张口就是“你这样做的话,没人喜欢你”“我们都喜

    欢乖孩子,你这样做不乖”,总是不自觉地用“爱不爱”“乖不乖”这

    样的事来开玩笑。可是,这些语言会进入孩子的意识里,孩子会觉得“如果我好,他们就爱我;如果我不好,他们就不爱我”。

    我可以非常负责任地跟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我们家里没有这样的

    语言系统。

    我不但觉察我自己,还负责沟通和训练家里所有人的语言。

    我们家的保姆会常年和我们打配合,不会总换。好的保姆是我们互

    相沟通、耐心磨合出来的,绝对不是靠一开始的运气选出来的。领导力

    很重要。

    靠运气碰到一个好的保姆是不可靠的,但如果有了领导力,与她好

    好互动,对她也有无条件的爱,她就能接纳你的观点,配合你的需求。

    在我们家,出现问题的话,都是和保姆在内的所有人统一思考和解

    决问题。我分享给她我的理念,那就是对孩子绝对不要用威胁,绝对不

    要说“你这样做,我们就不爱你了”“你这样做,大家都不喜欢你”这

    样的话。

    全家都不使用“不爱”的语言,孩子有任何情况都会非常坦然地告

    诉家长。比如,学习的情况,他想要什么,他遇到了什么困难,都可以

    随口说出来。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无条件的爱是不是溺爱?无条件的爱和溺爱之间有什么关系?

    在我看来,溺爱是无论孩子做什么,家长都支持。比如,孩子去跟

    别人打架,家长认为只要自己的孩子不受伤就行,这就是溺爱。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到大根本没有接受过批评,没有接受过规范,会

    产生什么样的问题?孩子的不安全感会更加强烈,他能感觉到大家都不

    喜欢自己,但又不知道为什么。在他的心中,完全不知道世界的边界在

    哪里。他做很多坏事的时候,看到的是父母无所谓的表情,他得到的结

    论是父母不爱自己、不关注自己。

    父母在关键时期和关键问题上没有发声、没有规范、没有边界,孩

    子就没有安全感,所以无条件的爱绝不是溺爱,无条件的爱中也包含着

    父母一定要矫正孩子的错误行为。

    孩子毕竟是孩子,总会犯错误,帮助他规范自己的行为是父母的责

    任。

    起初要告诉孩子,或者严厉地表态:“因为我是爱你的,所以我坚

    决反对你做这件事,我要跟你好好谈谈这件事。”

    谈完事情之后,一定还要再说一句:“虽然爸爸今天批评了你,但

    是爸爸永远爱你。”

    有一次,我和儿子在小区里散步。看着小区的树,我就跟他聊天,我说:“嘟嘟,你看,有的树长得直,有的树长得弯。”

    他自己就接话说:“长得直的树有人修剪,弯的树好像没人修

    剪。”我说:“哦,那你知道爸爸为什么有时候会向你提出要求和意见

    吗?”

    他说:“你在‘修剪’我。”

    我说:“你希望自己成为一棵经过修剪,长得直直的树,还是成为

    一棵没人修剪、弯弯的树?”

    他说:“我希望长成一棵直直的树。”

    这样的聊天和沟通,都是为了向他传递一个信息:爸爸妈妈批评

    他、规范他,对他提要求,不是不爱他,这背后没有任何的威胁,只是

    帮助他成为更加“挺拔”的人。

    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要帮助孩子成长。这个道理我在孩子2岁的

    时候,就让他理解了。这样,他就绝对不会把批评视作不爱。

    有的家长一批评孩子,孩子就炸了,立即顶嘴说:“我没错,这不

    能怪我。”

    我见过特别多肾上腺素很高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为什么拼命地捍卫

    自己,说自己没错?很简单的原因是孩子知道,如果错了,父母就不爱

    自己了!

    孩子最不能承受的就是自己不被爱,所以他绝对不能承认自己错

    了。他跟父母斗争到底,用更加叛逆的行为来证明——“我值得你们爱

    护我”。

    我批评嘟嘟的时候,有时候只是一句话,或者是一个眼神稍微示意

    和提醒一下,他立刻就明白,他绝对不会发怒。他内心笃信,爸爸的批

    评不是不爱,而是对自己好。所以,我俩可以探讨。

    有的家长经常会与孩子对立,受到孩子的质疑。比如,孩子

    说:“我们老师说必须这么做!”老师的方法和某句话成为他和你作战的借口。但在我家,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现象。反过来,孩子常常和

    我商量:“爸爸,这件事老师让我们那样做,但我想可不可以这样

    做……”他更相信爸爸。他经常问我:“这件事我这样处理,爸爸,你

    觉得对吗?”他相信我的判断,他知道爸爸爱他,知道爸爸能给他带来

    很多有效的建议,知道爸爸懂很多道理。

    这就是父母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你应该让孩子对你无条件地信任、无条件地依赖,前提是你对他是无条件的爱。这里面没有交换、没有恐

    吓,也没有威胁。

    我们要学会接受不完美,每个孩子一定有不完美的一面,更多地去

    看孩子好的地方,发现亮点才是推动一个孩子成长、进步的方向。当家

    长不断地让孩子身上的亮点变得越来越多时,阴暗的地方就会变得越来

    越少。

    但是,如果你整天眼睛只盯着阴暗的部分,每天都很焦虑,怎么可

    能表达出无条件的爱?

    找到孩子光明的那一面,积极地想办法把它放大,这才是让孩子获

    得自尊、自信最有效的方法。

    勇敢地表达爱,表达出对孩子的欣赏,孩子才能变得更加自信、乐

    观。

    所以,天下的父母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是被无条件欣赏和接受的。这

    样,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孩子都能走得过去。综合应用

    放养的孩子成绩差,怎么办?

    问题

    我在教育孩子方面其实花了很多时间,我希望用翻转式学习的教育

    方式,打造孩子的综合能力。我希望他上小学一年级时就养成好的生活

    习惯,他可以很自律,我们去晨跑,他还能自习。

    我在孩子的应试方面花的时间少,老师就找我谈话,说孩子成绩不

    太好。所以,是我本身的心态没放平,还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本身有

    冲突?

    樊登解答

    老师找你谈话,正是一个和老师沟通的好机会。

    你有一点儿焦虑,焦虑并不能带来帮助。你想得到一个答案

    ——“樊老师教的这些方法,和应试教育就是矛盾的”,那样你的心就

    放下来了,孩子的成绩不太好,就是因为你选择了这个方向。

    可是,并不是如此,没有一个答案说放养就会导致孩子的成绩差。

    我见过特别多高考状元。高考状元分两类:一类玩命地学习,基本被透

    支了;另一类就是我所说的,玩着玩着就成了高考状元。

    很多事情做对了就是很轻松的,那么,什么是对错呢?

    错的是我们不能做出放养的样子,实际上手中的线却牵得很紧。对

    孩子说“你要靠自己了”,然后在旁边悄悄盯着,天天观察,感觉孩子的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就想最紧要的是孩子要加把劲儿,再怎么怎么去

    做。

    核心是你的生活重心不能完全放在孩子身上,这是假的放养。

    真的放养是我从心底相信,耐心很重要。如果一个人不能管理好自

    己,那么强加的东西是没用的。

    你说小学一年级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这是错的。很多家长永远都

    在说某某年级很重要,永远都有这样的说辞。这其实就是家长特别想使

    劲儿,但实际上,家长所谓的“帮孩子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这个过程

    中,孩子的自觉性被破坏了。家长其实就是在骗自己,反正还是在盯着

    孩子的学习。

    人学习的过程就是犯错的过程,要有一定的包容度,而不是老师一

    约你谈话,你就紧张得要命,那你做他的妈妈和做他的同学有什么区

    别?你是一个成年人,你和他的老师可以来一场成年人之间的对话,理

    解老师的状况,有哪些需要配合和沟通的。回到家以后,你可以告诉孩

    子:“妈妈和老师沟通了,妈妈并不担心。你现在哪里做得好,哪里做

    得不好,你自己分析分析。”让孩子参与进来,让他成为生活的管理

    者。

    人最重要的力量来自他的内心,我们要认同他能够管理自己。父母

    是孩子在这个世界上的导游,要告诉孩子这个世界上都有什么。导游要

    给孩子一些空间,让孩子像游客一样自己去看、自己去探索。这样,孩

    子会是一个很开心、很有探索精神的游客。

    很多家长不做导游,做的是“黑导”,绑架了游客,让孩子按照家

    长想要的方式去行走。游客觉得旅行一点儿意思也没有,干啥都没意

    思。

    而且,不要让孩子做假设:“万一没有这样,会不会更好?”没

    有“万一没有这样”,接受孩子当下的状态就是最好的状态。10岁女儿狂追星,该怎么阻止她?

    问题

    我女儿10岁了,她喜欢追星,追得比较严重。我害怕她往后变得更

    严重了……

    樊登解答

    你有没有思考过她为什么爱追星?

    这需要家长在自己家的教育环境中去找答案。如果一个孩子过度依

    赖外在的偶像,有可能是家庭教育导致的,否则她就不会沉迷。如果她

    只是普通的热爱,像我们小时候喜欢过一些明星,是很正常的。

    你害怕她往后变得盲目追随、学业下滑、疯狂崇拜、失去理智……

    这有可能就不是你女儿的问题,而是你的问题了。你过度担心未来可能

    会发生的事情,“这样下去,如果变成那样,该多么可怕”。实际上,我们小时候也喜欢过某个偶像,现在对这件事都淡忘了。

    如果一个孩子追星很疯狂,父母就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了。如果

    教育方式没有太大问题,就不会给孩子造成极强的压力。亲子关系很

    好,孩子和父母是亲密的,是有话愿意和父母讲的,那你就不必担心孩

    子喜欢偶像。过一段时间,她就会恢复到自己的正常生活中。

    如果家长给了孩子巨大的压力,或者父母的教育方式总是批评,让

    她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伤害,她就有可能产生依赖型人格,特别依赖一

    个外在的事物,导致最后变得特别病态。

    在大部分情况下,小孩子对偶像的崇拜都会慢慢回归理性,你不要

    过度担心。如果你为这件事和女儿产生特别多的争执,每天特别担心,不断地强化,你的强化会指导她往那个方向去。小孩子有反脆弱的生长能力,打一种疫苗,他就会产生抗体,让自

    己的身体能对抗这种病。妈妈的压制就像那种疫苗一样,如果特别厉

    害,反弹就会很厉害,最后让孩子在这件事上特别认真和严肃。

    我儿子小时候爱看一档综艺节目,我们都不管他。现在他自己不看

    了,他抛弃了原来觉得有意思的综艺节目。

    所以,你不用担心,你给她介绍更好的就可以了,你可以和她讨

    论。不要随便管孩子的事,用尊重的态度来对待这件事。第5章

    价值感决定孩子飞多高

    当一个人拥有价值感时,他会知道自己是值得被爱的,他的内心会

    充满能量,他对未来会充满期待,对人生拥有极高的热情度。

    一个有价值感的人,自尊水平往往也会较高。一个拥有高自尊的孩

    子,他对自己的评价就会很高。他能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自律性

    也会更强,自然能管好自己。

    反过来,如果一个人自尊水平低,他就会觉得“我就是没用”。这

    样的孩子,他的人生失去了目标,就很容易去干坏事,变得叛逆。归属感与价值感,让孩子愿意变得更好

    亲子教育中,第一根支柱是无条件的爱,第二根支柱是价值感。

    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有一段话,大意是:所有的失败者——

    精神病患者、罪犯、酗酒者、问题少年、自杀者、堕落者——之所以失

    败,就是因为他们缺乏归属感和社会兴趣。

    一个孩子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两样东西,一个叫作“归属感”,另一

    个叫作“价值感”。

    归属感是一个人要知道自己属于哪一个家,知道自己在家人这个团

    体里,是被无条件包容和接纳的。如果我们掌控了无条件的爱的原则和

    方法,孩子自然就能找到归属感。

    价值感的重要性体现在——如果一个人很爱自己的父母,也知道父

    母对自己是无条件的爱,但他最后变成了啃老族,这会是我们想要的

    吗?父母愿意给孩子一切,却并不想孩子成年后,每天在家里待着,用

    父母的钱支撑自己的人生,一直这么坐吃山空下去。这肯定不是任何父

    母想要的。

    所以,我们要找到,是什么让这个孩子有动力出去做事,让他愿意

    成为一个厉害的人,让他想成为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抱负的人。这

    来自价值感。

    电影《喜剧之王》中,男主角跌入谷底的时候,一改此前的斗志昂

    扬,完全否定了自己,认为自己做人完全没有价值,把自己比作废物。

    好在电影到后期产生了变化,男主角又认识到自己有价值,慢慢地

    变好了。

    这是电影里体现的人的价值感。我个人对价值感有所认知,是在我上初中遇到极端情况时。那时,有同学打架,还有的人身上带着刀。

    我属于比较乖的、爱学习的孩子。有一次,我跟一个同学一起骑自

    行车回家。在路上,我说:“我们要不要准备刀,万一遇到恶劣的情

    况,咱们也有刀,和他们拼了?”

    我同学讲了一句话,对我启发很大,他说“不值得”。

    我突然觉得,不要和不懂得珍惜生命的人拼命。有时候遇到了坏

    人,即使欺负我,我也忍耐走掉,原因就是我的生命有价值。

    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生命有价值的时候,就不会轻易放弃自己,也不会和别人拼了。

    有时候看社会新闻说,有人肾上腺素飙升得特别快,马上就由小事

    直接上升到与人拼命的程度。最后,两个争吵的人都变得极端,迸出一

    句“大不了一起死”。

    “大不了一起死”就是没有把自己生命的价值感给调动起来,让自

    己被仇恨带着走了。这是一种可怕的思维模式。更多书籍访问:

    能上六七个培训班。

    地,都不用!孩子只需要跟着父母上足各种培训班!有的孩子一个周末

    事都不用管。父母为孩子创造了只能学习的条件。孩子要洗洗碗、拖拖

    不让孩子做事情。他们说孩子的任务就是学习,只要管好学习,其他的

    你要给孩子做事的机会。有很多家庭的孩子根本不会做家务,父母

    怎样才能让孩子有价值感?

    变自己的。

    的人是不敢承担责任的,一个没有价值感的人是不敢去努力地学习、改

    一个没有价值感的人是不敢在公众面前做领导的,一个没有价值感

    值感一点一点下降,直到低到尘埃里。

    赶上别人一半就好了”“别人比你强太多了”。这样的话导致孩子的价

    有的父母总把孩子拿来和最高的标准做比较,进而指责孩子“你要

    在巨大的压力之下。

    会天然地像父母一样优秀,反而因为父母的见识足够多,更让孩子生活

    很多人是社会上优秀的人才,但是如果不懂教育,他们的孩子并不

    不行!”这时,自己主动迎合别人辱骂的情况就出现了。

    天骂我们是垃圾,骂我们一事无成。我今天就做给你看,我就是什么都

    孩子的独白就非常符合无价值感的心理特点。他们对警察说:“你们天

    香港电影里常常有这样的情节:警察去抓捕一群高官的孩子,这群

    感。

    的孩子,如果爸爸妈妈一直在贬低他们的人格,他们照样会丧失价值

    千万不要以为有钱人家的孩子就一定会自带价值感,很多有钱人家

    没有人会自带价值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孩子的成绩出现一点儿波动,父母责备孩子的

    理由就更充分了:“在咱家,让你干别的了吗?让你买过菜吗?让你做

    过饭吗?让你挣过钱吗?就让你学习,你的成绩还是这么差。”

    这就是把孩子的整个人格全部否定了,孩子等于什么都没干,没有

    为这个家庭做出任何贡献。

    很多人都曾被自己的父母这样谈过话,我到现在都记得这样的画

    面。我看到有位家长问孩子:“你为这个家做过什么贡献?”孩子没话

    说。再问:“我们对你提什么要求了吗?”孩子还是没话说。最后,总

    结来了:“你自己的学习学好了吗?”

    在孩子说“没学好”的时候,他看起来什么价值都没有。

    在我看来,一个孩子对家庭的贡献是全方位的。比如,孩子完全可

    以参与家里的打扫卫生。他的成长本身就能给大家带来欢笑,他的存在

    就足以成为家庭气氛的调动者。

    让孩子充分参与家庭生活,并在孩子表现出对家庭有所贡献的时

    候,表达一下你的感受,告诉孩子:“你这件事做得很好,照顾到了周

    围其他人的情绪,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回忆。”这就是孩子为家庭做的

    贡献。但是,有时候父母会忽略,他们会觉得这不重要,丧失了让孩子

    逐渐形成价值感的机会。

    嘟嘟在家里特别喜欢打扫卫生,他喜欢擦楼梯,常常把楼梯整个擦

    一遍,还帮着家里人干活,吃饭之前帮着包饺子,吃完饭帮着洗碗。他

    什么都喜欢参与。

    我们没有给他任何交换条件,不会告诉他包了饺子可以少做几道

    题,而是告诉他全家一块儿参与事情,欢乐会成倍增加。我们告诉他打

    扫卫生会给大家带来很大的方便,比如阿姨(保姆)的打扫工作就轻松

    了很多。让他意识到他所做的事真正有价值,让他意识到他有能力通过自己

    的学习和工作改变自己和周围人的生活状况。这时候,他对自我的评价

    就会很高。

    这种对自我的评价,我通常叫作“自尊水平”。一个人的自律性来

    自他的自尊水平,自律性越高的孩子,自尊水平就会越高。反过来,如

    果一个人自尊水平低,他觉得自己就是没用的,就会在别人看不见的时

    候去干坏事。

    从严重的角度来说,惯偷就是如此。当他偷了一个钱包被人发现

    时,会不好意思吗?你有没有见过特别内疚、不敢看人的那种惯偷?惯

    偷的表现是,被发现了,就面无愧色地把东西扔给你,然后快速消失。

    他不觉得偷东西丢人,因为他的自尊水平很低。当一个人的自尊水

    平很低的时候,他会认为偷东西被抓到叫作“运气不好”,他觉得不丢

    人,自己只是在混口饭吃。但一个正常的人,如果去偷东西,要克服的

    根本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自己心里过不去这道坎儿,会对这样的行为感

    到羞耻,对行为的结果感到内疚。

    一个人如果有自我约束力,就不会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自己偷偷

    摸摸去做一些事,因为他具备足够高的自尊水平。

    但是,如果父母意识不到其重要性,就有可能把成长中的孩子的自

    尊逐渐打击没了。自尊水平越高,孩子越能管好自己

    很多父母每天跟孩子的互动,如果做个录音,回放后会发现,互动

    内容全是负面的,都是在不断地打击孩子的自尊水平:孩子做什么事都

    不对,这不对,那也不对。

    有一个妈妈带孩子过来跟我聊天,孩子开始对我讲他的心思、他的

    苦恼。我就跟孩子讲上高中应该怎样学习,怎样安排节奏。聊得正愉快

    的时候,他妈妈一直在旁边插话:“你看樊老师说得多好,但你都做不

    到。唉,你就是做不到。”

    孩子越来越生气,表情也越来越不耐烦。我就对他妈妈说:“麻烦

    您先回避一下。”

    妈妈说出来的话负能量爆棚,没有一句能起到积极效果,原因不是

    她不爱孩子,而是她太在意这个孩子了。她的生活除了孩子之外,可能

    没有别的东西了。人生所有没有实现的理想和梦想都寄托在这个孩子身

    上,导致孩子成了她的私有财产。

    这样下去的结果就是孩子的自尊水平越来越低,最后成为一个不能

    改变自己、不能约束自己,过着糟糕生活的人。尤其是孩子长大后,妈

    妈会变得更糟糕。

    有的妈妈把自己一生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一旦有一天儿子要

    去和另一个女人生活了,妈妈就难受、生气,觉得自己的一切都被一个

    外来的女人给剥夺了,就跟儿媳妇闹矛盾。

    婆媳关系有时候说到根源,就是家庭结构的关系。有的家里,婆婆

    和儿媳妇处不好,儿子心烦会远离自己的家庭。后来,儿子越来越多地

    疏远了家庭,在情感上不再对妈妈和媳妇进行投入了。

    这时候会发生什么事?媳妇就会把所有的专注点都放在孩子身上,因为与老公已经离心离

    德了,她只能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重复婆婆的宿命。于是一

    代一代传下去,女人们没有了自己的生活,只追求“我的孩子更好”。

    导致的结果是孩子的压力更大,自尊水平更低。

    有的父母觉得给孩子帮忙的办法就是挑他的毛病,只要能挑出他足

    够多的毛病,这个孩子可能就没有毛病了。实际上,给孩子挑的毛病越

    多,孩子的毛病就会越严重。

    比如打电子游戏,有两种情况:自尊水平高的人,想打就打,不想

    打可以不打;自尊水平低的人,只要一玩起来就停不下来。于是,爸妈

    把手机藏起来,不让孩子看到。

    管理打游戏这件事情,要从根本上解决,孩子打游戏上瘾的根本原

    因就在于他根本没办法自律。如果你能帮孩子建立比较高的自尊水平,孩子就会自己向自己提要求。

    在我家,手机都是随便放在桌上的,对手机、iPad从不给孩子做硬

    性规定,任何人也不会给孩子当闹钟来提醒孩子。但嘟嘟会自己给自己

    提要求,他在墙上贴条:每周二、四、六不看手机,一、三、五可以

    看,每天不超过半个小时,如果违规,自罚不打游戏了。

    我问他为什么这么写。他说,看手机太久会伤害视力,所以自己觉

    得应该写一下。

    我一个朋友的孩子有一天给我打电话,说他跟他爸妈又吵翻了。他

    是一个高中生,不想参加高考,想上总裁班。他问我能不能给他报个

    名,直接上总裁班。

    他妈妈把他臭骂了一顿。

    我就问他妈妈:“为啥不让他上总裁班?”

    他妈妈说:“他只是个高中生,连大学都没上,就想上总裁班,这不是浪费钱吗?”

    我说:“但是,你有没有看到他努力想学好的这一面?他并不想放

    弃自己的人生。他虽然不想考大学,但他想做生意,想成为一个有用的

    人,这一点很重要。上总裁班的学费对你的家庭来说,并没有那么高,为什么不支持他一下?”

    我的朋友沉默了很久,然后说道:“我没想过,我没想过这么多,我就是条件反射式地去反对。”

    这就是很多家庭的互动模式,一般是孩子提任何要求,父母都是先

    紧张,第一反应就是孩子又出“幺蛾子”了,赶紧打击他,小吵最后演

    变成了大吵。

    这个孩子发给我看聊天截图,最后都吵到他爸爸要跟他脱离父子关

    系,就当没生过这个儿子。

    就为了上总裁班这样的小事,演变成这样的结果。

    实际上,我在听到孩子的想法的时候,内心是有些喜悦的。我曾经

    对这个孩子有些担忧,我观察到他基本上不太愿意去做什么,除了不停

    地打游戏。但是,这样的男孩竟然要上总裁班,我觉得很欣喜,觉得自

    信和光明要来了,他开始愿意学习,愿意提高自己的价值了。

    但是,他的父母看不到,他的父母认为这不可行。我问他的父

    母:“那你们觉得什么可行?还要他天天在家里打游戏,你们才安心

    吗?”

    他的父母说:“我们也不是这个意思。”

    大部分时候,父母也不知道要让孩子怎么办,只是条件反射似的反

    对一切。

    我们绝对不能用条件反射似的反对一切的态度对待我们的孩子,尽管孩子让我们失望过无数次,但既然他是我们的孩子,我们就要抱有希

    望、创造机会和把握机会,把孩子内在的价值感给调动起来。

    王阳明在小时候也“折腾”和“叛逆”了很多年,他18岁与当时

    的名儒娄谅会面,娄谅点透王阳明的一句话是“圣人必可学而至”。

    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是孔子、孟子这样的圣人,也是由平凡开始

    一步步走过来的。这样的一句话可以把王阳明的价值感调动出来,让他

    有成圣之志。所以,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圣贤,你认为自己也可以,这

    就是志气。

    当一个孩子的价值水平被提高,他觉得自己有机会成为圣人时,他

    就会充满志气。拿王阳明来说,18岁以后,他就没有浪费过时间,一

    直都在不断地努力、精进学习。

    为人父母,我们需要点燃孩子心中的价值感,而不是整天浇熄他心

    中的火焰。

    怎么点燃?

    发现亮点,并且提出表扬,尽量不要用物质奖励的方法,而应该赋

    予它意义。

    就是当孩子做对一件事时,你不是说“做得很好,爸爸给你钱”,而是说“做得很好,这件事的意义是……”。父母要把孩子做的事情的

    意义给点出来,表扬孩子也要表扬到孩子的精神内核。

    比如,孩子要上总裁班,爸爸可以这样说:“这次,你能提出想上

    总裁班,爸爸真的非常高兴。因为爸爸能看到你想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

    的生活,你对自己是有要求、有想象的。爸爸之前没有考虑过这个问

    题,这次爸爸一定支持你好好上课。”

    想想看,如果是这样的爸爸,和一个独自走了很长时间的迷途,高

    中三年过得像在地狱里生活一样的孩子聊天,孩子会是什么感受。有的孩子知道别人不喜欢自己,就把自己隔绝起来,他觉得自己和

    他人不是一个世界的。

    这样根本融入不了这个世界。父母一定要把他拉到真实的世界里

    来,尊重孩子,帮助孩子提升他的价值感。

    想了解更多关于价值感的内容,我推荐一本书《你就是孩子最好的

    玩具》(The Go-To Mom’s Parents’ Guide to Emotion

    Coaching Young Children)。书里讲的方法就是提升价值感,怎样

    用情感引导的方法帮助孩子塑造一个又一个正确的行为。

    当孩子被塑造出了这一个又一个正确的行为的时候,他自己的价值

    感也会得到提升。他会认为自己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一个有自尊心的

    人,一个善于掌握时间的人,一个能够自控的人。

    我经常跟嘟嘟讲自律有多重要。我告诉他,有了自律能力,做事情

    的效率就会立即提高很多。有的孩子,大人不敢给他手机,因为怕孩子

    拿起手机就放不下了,但是孩子其实可以做到。

    如果经常性地告诉孩子他可以做到什么,他就真的可以做到。比

    如,嘟嘟了解了什么是自律之后,尤其喜欢展现出自己有自律性。

    有时候,嘟嘟的外婆会用老一套的办法来督促嘟嘟,比如:“怎么

    不写作业?赶紧写作业,你快一点儿。”

    嘟嘟很有意思,他和我讨论:“爸爸,我有没有过曾经、偶尔有哪

    一次,忘记写作业没交过的?”

    我想了想,回复他:“你每次都会交作业。”

    嘟嘟说:“那外婆怎么总是不放心?”

    我说:“你可以跟外婆谈一下。”

    嘟嘟就对外婆说:“外婆,你不要担心我的作业,要学习和考试的

    人是我。我能管好自己的作业和学习,我都能搞得定。”外婆听了之后,心里还是有点儿不开心。我就开导老人家,我

    说:“您不用管他,这符合教育的规律,您就负责开开心心的就行。他

    想和您玩,您就陪着孩子玩一会儿。愿意和您打牌,您也可以和他一起

    打。”

    就这样,当别的家庭经常传出大呼小叫命令孩子写作业的声音时,我们家的老人晚上在跟孙子打牌、看电视,玩各种各样的游戏。

    一个家可以这么轻松、愉快地管理起来,不用那么费劲儿。所有美

    好的事情都是轻松、愉快的,费劲儿的事情往往都是错的。

    我以为这是我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后来有机会遇到简·尼尔森

    (Jane Nelsen)——《正面管教》(Positive Discipline)的作者。

    这位老太太在一个论坛上谈到,如果你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感觉到痛

    苦,感觉到艰难,感觉到失望、伤心,一定是因为方法错了。

    她的这个说法跟我的观念一模一样。

    因为我尝试过,只要父母用了正确的方法,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

    解。但是,如果父母用了错误的方法,困难就会接踵而至。忘掉身份,放低姿态,与孩子一起成长

    教育孩子和家长有没有读过大学关系并不大,我见过很多读过大学

    的家长,有的甚至是名校的老师,教育出来的孩子却很叛逆、痛苦,还

    会跟父母对着干。

    我儿子的一个同学来我家玩了之后,问过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你

    们家谁比较狠?”

    我儿子愣住了,说:“我们家没有人比较狠,我们家挺好的。”

    他的同学说:“不可能,家里总有一个狠的。”

    连孩子都养成了这样的思维习惯。

    有一次,我送儿子上学,有两个高级知识分子邻居在聊天,声音不

    小,我也听到了。

    其中一个邻居问:“听说你们家生二宝啦。”

    另一个邻居说:“对,刚生了一个。我听说有二宝以后是不是好教

    一点儿?”

    回答是:“对,好教多了。”

    刚添二宝的邻居问:“为啥?”

    第一个发问的邻居传授经验:“打一个,另外一个也会害怕。”

    不懂教育孩子的知识,中国的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也会“塑造”出错

    误的教育理念。

    我还知道有一个孩子,上到高中,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爸爸是

    顶尖的知识分子,却发生了如此令人心痛的事情。他爸爸懂得如何教

    学,却忘记了教育孩子也是需要学习的。所以,为了孩子,我们要忘掉自己的优秀和身份,因为我们拥有多

    少知识,有多优秀,与我们懂得教育孩子的原理和理念完全是两回事。

    我衷心地呼吁,所有父母都能为了自己的孩子变得谦虚一点儿,放

    低一点儿姿态,把教育孩子的那些好书拿来读一读。

    如果有人实在没那么多时间读书,可以请读者把这本书分享给他。

    我分享的方法一定是有效的。只要你愿意和孩子好好地实践一下,对孩子表达出善意,鼓励他,当天,你就能感受到你跟孩子之间的关系

    在发生变化。

    有的孩子很叛逆,让父母觉得不可理喻。其实,他只是在自我保

    护。孩子因为父母说话总伤他,所以套上了一层厚厚的盔甲,他对父母

    也表达不出爱意。

    父母如果能对孩子好一点儿,给他一点儿美好,表达出内心对孩子

    的真正期待,而不是用讽刺和挖苦对待他,他就能感知得到,并且能立

    刻做出改变,这叫作“帮孩子建立价值感”。这对很多家长来说并不

    难,只要不怪里怪气地讲话就好,只要不指桑骂槐地讲话就好,只要不

    错误地用“只有给孩子压力,他才能‘出油’”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就

    好。

    我们用点儿正常的方法,用轻松给整个家庭带来欢乐的方法来解决

    问题,一家人就会变得更好。综合应用

    孩子没自信,遇事总说学不会,怎么办?

    问题

    我是一个单亲妈妈,我自己带一个6岁的孩子。孩子要上一年级

    了,我希望他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非常勇敢的性格。

    很多时候,我采取的方式是鼓励。但是,当我鼓励他做事情的时

    候,他会说:“妈妈,我不会。”我说:“妈妈教你呀。”他说:“妈

    妈你教了我,我也不会。”

    孩子平时还挺调皮的,是什么样的心理活动造成了这样的思考习惯

    呢?

    樊登解答

    孩子是被吓坏了,他此前的自信心被打击过,所以他主动说他不

    会。孩子这时候需要的不是鼓励和表扬,而是感谢。当你用居高临下的

    态度表扬对方的时候,对方会不舒服,比如,表扬对方做了应该做的事

    情。其实,孩子不需要被表扬那些他做得到的事情。

    你唯一要表达的是感谢,比如说:“谢谢你今天在公交车上这么安

    静,让妈妈有休息的时间。”“谢谢你帮妈妈收拾好了东西。”如果你

    能对他表达感谢,他就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只有感受到了自己的价

    值,他才能找到自信。

    面对孩子的调皮,有的家长觉得可爱,有的家长觉得糟糕。我回

    家,看到我的孩子拿着彩色的笔在墙上画画,写了标语,还写了自己新学的数学公式,整个一面墙都被画得乱糟糟的。我的反应是太好玩了,赶紧拍照。

    同样是调皮,家长会有不同的反应。这取决于家长的压力状态:当

    你的压力大时,你就觉得好烦躁;当你的压力适中或者小时,你就觉得

    很美好。

    你的压力大时,觉得孩子不省心、不懂事,其实孩子是在你面前秀

    可爱,希望引起你的注意,让妈妈看到他学了一个新东西。但是,妈妈

    那时候说“老实点儿,你少来”,他慢慢就“学不会了,我什么也学不

    会了”。

    我们讲过一本书《感受爱:在亲密关系中获得幸福的艺术》

    (Feeling Loved: The Science of Nurturing Meaningful

    Connections and Building Lasting Happiness)。我们总希望对方

    能够感受到爱,孩子能够感受到爱,但是首先,我们自己应该先感受到

    爱,要努力调整好自己的压力状态。就算是单亲妈妈,要工作,又要带

    孩子,自己还要依然感到轻松、愉悦。这时候,孩子在你面前表现出来

    的才是可爱、有趣、好玩,吸引你的注意力,你才能发自内心地对他表

    示感谢、肯定、赞叹,他慢慢就有自信心了。

    这个良性循环是从减少压力的应激开始的,对自己也要好一点儿,别对自己提太高要求。

    孩子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该怎么教育?

    问题

    我孩子今年9岁了,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他个子比较高,9岁已经

    1.5米了。他从一年级到三年级,始终在最后一排坐着。樊登:你们俩会对孩子比较凶吗?

    家长:他爸脾气不好。

    樊登解答

    这就是原因。一个孩子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写作业时注意力

    不集中,就是因为家里有人老分散他的注意力。

    我上学的时候也在最后一排坐着,虽然我个子很矮,但是因为我老

    说话,老师就把我调到了最后一排。不过,我上课听讲还是挺认真的。

    注意力不集中和排座位的关系并不大,核心是他和父母的关系。

    如果父母给他造成了特别奇怪的压力,他一想到学习这件事就会担

    心,就会害怕,怕被人骂,觉得紧张,那他肯定不会专心学习。《陪孩

    子终身成长》这本书就是帮助家长不做孩子的猪队友,而去做孩子的神

    助攻。

    拿我们大人来说,假如你在学开车的时候,你老公坐在你旁边,说:“快,打灯,踩离合,刹车,减速……”他这么说会有助于你开好

    车吗?不会!有这样一个事件,一位女性开车的时候把油门当刹车一脚

    踩下去了。事后她讲,正是她老公一直在旁边狂喊,吓得她直接踩错

    了。

    当我们旁边有一个人不停地批评我们的时候,根本无助于我们把一

    件事做得更好。很多父母在批评孩子不会做作业时最常说的是“我跟你

    说过几次了”,这背后的含义是“这事不怪我,这事怪你”——父母在

    跟孩子分清责任,不愿意承担是自己的问题导致他不会做作业。这么做

    是为什么呢?因为父母小时候也是被骂怕了,所以当现场又出现“惨

    案”——孩子不会写作业的时候,父母立刻跳出来说“这不怪我”。

    不断责骂孩子的过程就是不断推卸责任的过程,这会导致孩子紧张、恐惧,分散注意力,反而更学不会,更学不好。实际上,父母如果

    能够稍微轻松一点儿、幽默一点儿,拿出更多的精力,让孩子觉得学科

    学很有意思、学文学很有意思、背古诗很有意思,你就会发现你很轻

    松,根本不用管,孩子会一路小跑地去把各种该学的东西都学了。

    我们现在很多家庭是挥鞭子,孩子不学习,“啪”,挥出一鞭子,还不学,“啪”,又一鞭子。谁愿意做学习的奴隶?不反抗才怪!大量

    的孩子就在反抗,当孩子走神不学习或者对学习抵触时,就说明孩子潜

    意识在反抗这件事,说到底就是父母帮了倒忙。

    曾经有一个女生,她是名校的毕业生,但是她告诉我,毕业后她除

    了打游戏,啥都不想干。她说她爸妈以前天天逼着她做作业,把她弄成

    个学霸。她特认真地学完了,但心里想的是,等学完了就再也不想学

    了。她心里也很痛苦、无助、茫然,核心原因就是她内在的动力被扑灭

    了。我们自己首先得理解:孩子是不是能够成长为一个有内在动力的

    人。

    我写的《陪孩子终身成长》《读懂孩子的心》,都在提醒我们大人

    自己该怎样做,才能点燃孩子内在的动力。

    儿子胆小怕事,担心他在学校被欺负,该教他还手吗?

    问题

    我家孩子9岁,男孩,我觉得他有点儿胆小,跟同学打架不敢还

    手。同学拿了他的圆规,他也不会要。我告诉他:“既然是打架,别人

    打你,你还手是正当防卫。你觉得你打不过他,你还怕他,你就告诉老

    师。”

    樊登:除此之外,孩子身体好吗?成绩好吗?和你的关系好吗?家长:孩子的身体不错,成绩也可以,和我们的关系很好。

    樊登解答

    我追问这几个问题,是想提醒家长们多关注孩子身上好的地方。有

    的家长向我提问,总想找一个孩子的毛病来问一问,其实不算什么毛

    病。

    家长的过度关注和太过操心导致我们太看重一些事。如果一个孩子

    整天在学校里打别人,把同学打得流鼻血,那这就成了大的问题。家长

    就会问,孩子有暴力倾向,爱打人怎么办?

    这是一个挺好的孩子,不爱打人不是什么缺点。家长担心孩子吃亏

    是人之常情,但依然要给孩子足够的信任,孩子有自己的处理方法。家

    长只要告诉他:“如果遇到了困难,爸爸妈妈会给你做背后的支撑,你

    找我们来寻求帮助就好了。”

    你教他告状或者打回去都不是正确的方法。告状本身就不是什么好

    事,会更被排斥。如果你教他“别人打你,你就打他”,整个社会就变

    成了“谁打我,我就打谁”,还有没有法治?

    如果一个孩子在压力面前表现出退缩,他很有可能是偏内向的孩

    子。《内向孩子的潜在优势》(The Hidden Gifts of the Introverted

    Child:Helping Your Child Thrive in an Extroverted World)这

    本书的作者兰妮博士是美国当代重要的内向性格研究专家,她提醒我们

    的是,如果孩子是内向的,我们应该帮助孩子去发挥内向的优点,而不

    是改变孩子。内向的孩子有很多优势:拥有丰富的内心生活,懂得停下

    来品味生活,热爱学习,善于创造性思维,擅长艺术创作,情商高,精

    于谈话,乐于自处,谦虚,容易养成健康的习惯,是一个好公民,珍惜

    长期的友谊。

    所以,有的孩子内向一点儿,愿意吃亏,是没有太大关系的。美国商业专栏作家阿什利·万斯(Ashlee Vance)写了《硅谷钢铁侠:埃

    隆·马斯克的冒险人生》(Elon Musk:Tesla,SpaceX,and the

    Quest for a Fantastic Future)一书,让我们看到一个用科技一次次

    令全球惊艳的人——埃隆·马斯克从小并不风光,他和别的孩子在一起

    打架也占不到什么便宜,甚至很惨。

    所以,家长有时候非得让孩子一切都完美才是一个问题。比如:觉

    得孩子一切都很好,就是不够外向;即便是外向性格,但是太外向,那

    也不行……这样的要求是没有终点的。

    处理类似“问题”的核心是家长不要对孩子太过要求完美,孩子已

    经被人欺负了,这时候,家长就不要再雪上加霜了,比如说:“你怎么

    这样?被人欺负都不敢还手。”这只能让孩子感到更内疚!

    要看到孩子身上善良的那一面,他觉得别人打自己,自己疼,那么

    他打别人,别人也疼,这样的品质多美好,要看到孩子身上这种美好的

    一面。你要借着这些机会让孩子慢慢地掌握社会的规则,让孩子知道跟

    别人怎么沟通,跟哪些人交朋友,怎么去处理问题,这全是他要学习

    的。

    除非是恶性的校园霸凌,那要严肃处理。校园霸凌中最重要的一个

    问题就是被欺凌的对象往往是缺乏关爱的对象,所以,你的孩子谈不上

    被霸凌。你要是觉得孩子丢了文具,不敢去要,我们大人想想,自己从

    小到大丢了多少根铅笔……这样的“被欺负”有时候就是正常的一段经

    历,正常的事就让它正常地慢慢过去。

    如果你把这变成不正常,特别严肃地教孩子:“来,学搏击;来,打我。”这样的孩子倒是不吃亏了,但是在外面打人,给你惹祸,到时

    候你更发愁。别逼他成为一个特别奇怪的人,他的成长就是在不断地摸

    索,一点点探索这个世界。

    面对这么善良的孩子,你应该多去鼓励他身上闪亮的部分。在他表现出勇敢的时候称赞他有勇气,让他自信,让他获得成就感,他的自尊

    水平会提高,他和父母的关系会更亲密,他就不容易被人欺负了。

    女儿把职业电竞当作人生理想,不愿上大学,我该怎么

    劝阻?

    问题

    我女儿15岁,她迷恋上了“电竞”,她的目标是走职业选手的道

    路。她私底下找了职业的俱乐部,已经达到入围职业选手的水平,这一

    切全靠她自己。

    但是,她只是一个15岁的孩子,我所走的就是正规教育之路,我很

    担心女儿在最关键的时刻偏离她的轨道。我以前试过一些强制的手段,她也用最强烈的对抗来回击我。她甚至现在就对学校不感兴趣,说朝九

    晚五的生活不是她所期待的。她想通过电子游戏走职业路线赚第一桶

    金,再思考自己最想做什么事情。

    我内心希望她一定要高考,一定要去上大学,大学毕业之后再自由

    选择职业之路。

    樊登解答

    迪士尼的创始人华特·迪士尼(Walt Disney)在开始画画的时

    候,没有人(包括他的父母)敢认定他将来能创造出让世界惊叹的作

    品。美国传记作家鲍勃·托马斯(Bob Thomas)认为,华特·迪士尼

    在15岁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自己要在绘画方面做出成绩。

    当年,当迪士尼打算靠画漫画养活他们家的时候,他的爸爸妈妈会

    有什么感觉?他的爸爸妈妈一定不敢说这就能养家了,但迪士尼还是一步步创造了令人惊叹的里程碑式的成就。

    华特·迪士尼是一个成功的案例,相对应地,也一定有没有成功的

    案例。但是,一个人是怎么成熟起来的?可能就是他尝试做了一件自己

    要做的事,开始没做好,后来慢慢找到自己想要做的正确方向,最后成

    熟了。

    相反的方向是:永远在跟父母对抗。当一个人消耗一大半的能量在

    跟父母对抗的时候,他做的所有的决策都是为了“只要跟我爸妈不一

    样”就好。这是一个很悲哀的话题。

    如果父母断网、砸手机、把手机锁起来都没用,那么孩子长大了,还可能离家出走,甚至会伤害自己和他人,那么父母唯一能做的就是孩

    子将来混不下去的时候,给他一个家来接纳他。

    父母当然希望孩子成为一流的专家、一流的选手,甚至能为国争

    光,但是,万一孩子没有成为迪士尼,而成了默默无闻的人,放弃了摇

    滚乐梦想,放弃了画家梦想,放弃了演员梦想,那也就是回归现实生活

    了而已。

    我们特别祝福那些愿意探索未知领域的人,如果年轻人真的都能够

    为成为摇滚乐歌手、画家、演员、电竞高手去努力,世界会是多么丰

    富。但我们也知道,在这些领域,成为顶尖人才是很难的事。它们不像

    做工程师这样的工作,即便是一个普通的工程师,也可以找到一份工

    作。

    但是,人生的经历和历练的过程,只有自己走才能得到。当孩子被

    父母当作一个成年人时,他的自尊水平才能提高,才能做出自己的选

    择。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未来有些产业很有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大,工

    程师之类的产业会消失。日本哲学家岸见一郎所著的《不管教的勇气》

    这本书讲到一个特别大的谎言:家长对孩子说,“只要你考上大学,我就不管你了”。这个谎言会导致孩子的人生变得非常平庸。

    因为孩子以为考上大学就会好,可是考上大学的人真的都过得好

    吗?考上大学离过得好还远着呢。我们要先放弃脑中对大学的妄念,将

    来很有可能没有大学了,大学慢慢被颠覆了。现在的学习是,一个人想

    学什么东西都能学得到,不是为了一张文凭才去学。

    有时,家长对孩子的未来并没有清晰的认知,并没有观察到什么最

    适合孩子。如果大人都有那么多不确定,那就不要充满确定性地管孩子

    了。我不会告诉你接下来该做什么,我也不能管你,你要自己做出决

    定,自己去思考这件事。

    爸爸经常玩手机不理我,我该怎么办?

    问题

    我爸老是玩手机,就是不陪我,我甚至有的时候把他的手机故意藏

    起来,还是被他找到了。他接着还是玩手机,不管我,在手机上看一些

    电影的解说。

    樊登:你希望他陪你干些什么事?你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你有什

    么想对爸爸说的?

    孩子:爸爸,我希望你能陪我散步、读书。也许你因为工作太累想

    玩手机,但是你可能忽略了一些事情。

    樊登解答

    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这件事情,如果你感觉爸爸很爱

    你,也怀念小时候他老陪你、给你送礼物、在乎你的时光,那么,你现在也能够感受到爸爸对你的爱,有这个就够了。能够知道爸爸在爱着自

    己,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我们想让一个人改变最有效的办法,不是藏他的手机,不是老去纠

    正他,而是提高他的自尊水平。越是打击一个人的自尊水平,他就越不

    会改。他可能会自责、会痛苦,但是他不会改。

    所以,你要经常表扬他一下,夸一下他。比如:“爸爸,你那次带

    我出去玩,我觉得印象很深刻,特别美好。”当你爸爸能够从与你的互

    动中感到更多快乐、放松和美好的时候,他可能更愿意做这件事。

    当他有时间陪你的时候,你应该告诉他:“这半个小时,我是多么

    开心,谢谢爸爸拿出时间来陪我玩。”这叫作“正面的反馈”。正面的

    反馈越多,他就越愿意干这件事。

    但是,你爸爸陪了你半个小时,万一你和你妈妈想借此改变他,会

    这样对他说:“你看,你并不是没时间陪我们,你要是玩手机的话就陪

    不了这么长时间了……”

    生活中,有很多人就是喜欢在别人做对的事的时候,想让对方反思

    为什么之前做得并不好。这时候,他就得到了负面的反馈。

    负面的反馈给对方造成的影响是,他觉得做对了也会被唠叨。慢慢

    地,他就觉得没劲儿、没动力了。

    你在家庭中是一个孩子,孩子同样也可以成为构成家庭良性氛围的

    发动力,让家变得更融洽、更有动力。第6章

    培养终身成长的心态

    我看到很多父母并没有用正确的方式对孩子好,但他们发自内心地

    认定自己爱孩子,能为孩子奉献一切,就以为自己对孩子很好了。

    如果父母自己不成长,那么对孩子伤害最大的人正是父母。所有的美德背后,都是成长型思维

    价值感和归属感是阿德勒提出的两个非常重要的动机。

    我个人在研究这件事情的过程中,发现仅仅有价值感和归属感,孩

    子虽然会自己去学习进步,去做事,也能为这个社会创造价值,但有时

    候还会出现一些偏差。

    他会把很多困难当作评判,他做各种各样的事的动力是要证明自

    己,而不是怎样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我不断地思考:在无条件的爱和价值感之外,还需要加入的第三根

    支柱是什么?

    我的答案是终身成长的心态。

    一个人,即使很有能力做事,也愿意为这个社会做贡献,但如果他

    是一个固定型心态的人,做起事来就会很困难。原因就在于他做事的目

    的并不单纯,他做事的目的只有一个——证明自己,而不是单纯地做

    事,这就给他自己带来了很重的负担和包袱。

    有一天,我见到了心理学家李中莹老师。他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几十

    年,是非常有经验的心理学家。

    我向他请教,我说:“很多人问我:樊老师,我被一个人伤害得很

    厉害,我应该怎么走出来?樊老师,我在上一个工作中严重受挫,我应

    该怎么走出来?我有一次创业失败,我不知道该怎么走出来……很多人

    都不知道该怎么走出来,有什么办法能让一个人走出来?”

    李老师说:“很简单。你先问他,他还打算活多少年?大部分人会

    说三四十年吧。你就问他:‘在这三四十年里,你是希望轻松一点儿活

    下去,还是一直背着那个包袱走?’你让他选择。等对方说,当然是希望轻松点儿过这三四十年后,你就接着问他:‘谁能决定你背不背着包

    袱?’答案一定是自己。最后,你问他:‘你自己可以决定,那你现在

    决定怎么做?’很多人就会当下做决定,决定把包袱放在身后,往前

    走,轻松地走。”

    他还补充了一个重要的思考:“你还要问他,在这些错里,学到点

    儿东西没有?当一个人从中学到了一点儿东西后,就容易把接下来的路

    走好了。比如,在一段婚姻里被别人骗,那现在就学得理性一些。当一

    个人能从过去的挫折中学到一点儿东西的时候,他才能真正轻松。”

    就这么几句话,解决了很多人心中无比沉重的包袱。

    听他说这些的时候,我立刻意识到,这里边有一个重要的工具,就

    是终身成长。

    也就是说,你要做一个成长型思维的人,而不是一个固定型思维的

    人。

    我在分享《终身成长》(Mindset: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这本书的时候,把终身成长叫作“美德背后的美德”。

    什么叫“美德背后的美德”?

    就是几乎所有你能看到的美好的品德,背后都是终身成长型的思维

    方式。而你看到的所有错误的思维方式、错误的行为习惯、错误的品

    格,背后所代表的都是固定型的思维方式。

    举个例子来说,谦虚是一种美德。有很多人说:“樊老师,我看你

    没什么架子,你走南闯北也不带个助理,自己背个双肩包就出发了。”

    我为什么这么做?谦虚的背后是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我觉得这才“哪儿到哪儿”,人生还早着呢,现在取

    得的不算什么成就,自己就是个普通人,每天这么正常上下班就够了。

    很多事情也都是无所谓的,有时候被书友认出来,要求拍个照。如果时间充裕、场合合适,那就拍一下。

    有些人喜欢前呼后拥,还有的人大家都不认识是谁,却戴着墨镜,把自己搞得紧张兮兮的。因为他觉得自己已经成功了,要展示出来,秀

    给大家看。

    所以你看,谦虚并不仅仅是因为一个人知道谦虚有多好,而是因为

    他知道自己的人生路还长,还有很多事需要做。

    友好是一种美德,但有的人并不友好。他谈一桩生意,成了一锤子

    买卖,事后就与对方崩了。因为他觉得这一次的交易非常重要,如果这

    一次的交易搞不定,自己就丢脸了,所以一定不能吃亏。

    当他把每一次交易失败都看成丢脸时,他会认为占便宜是胜利,不

    占便宜是失败,一切都是为了证明自己有能力。

    他失去的是什么?是他眼中看不到还有未来的交易。万一以后再合

    作怎么办?所以,当一个人非常较真儿地去谈每一次交易,认为每次交

    易都不能输的时候,他的生意永远都做不大,因为他费太大力气在谈判

    上了。当他在谈判上过度用力时,对方看到都吓坏了,还会愿意跟他谈

    事情吗?

    想想看,你是愿意跟那些轻松一点儿的人谈事情,还是愿意跟步步

    为营、紧张兮兮的人谈判?

    在我的事业合作中,我很少花力气跟别人谈判。我一般都会了解一

    下,在这个合作里,你做什么,我做什么,我们可以这么做吗,可行性

    怎样。如果可以,那就行动吧。谁吃亏、谁占便宜都不争一时短长,下

    次再说。因为以后还有无数次合作的机会,你怎么能算清楚每次你都是

    最优的?

    你看,连这件事背后,也是成长型心态,而不是固定型心态。

    一个人一旦有了固定型心态,就会活得很累。他做任何事都在意别人怎么看他,都在意这一次是吃亏还是占便宜,都在想自己有没有做出

    最优的决策,有没有显示出来“我是最棒的,我是最聪明的,我没有犯

    错”。

    如果一个人具有终身成长的心态,他就会觉得每一次都是学习的机

    会。

    为什么不可以尝试一下?即便做错了,能从中学会些什么?因为人

    生路还长。

    作为父母,对待孩子时也是一样的。你是希望孩子将来活得累,活

    得煎熬,活得整天向别人证明自己,还是希望他能知道从每件事情中都

    能学到东西,轻松、愉悦地体验人生?这是截然不同的两条道。

    显然,如果用终身成长的心态来面对一切,父母和孩子都会轻松得

    多。所以,我把终身成长的心态列为第三根支柱。积极的语言互动,让孩子拥有成长型心态

    终身成长这种心态的培养,和父母的关系太大了。

    一个孩子的成长就是来自与父母的各种互动。

    比如,有的父母很在乎孩子的成绩。如果孩子考得不好,父母就立

    即说:“你看这成绩怎么回事?”孩子说:“我进步了。”父母会反

    问:“你没看到前面还有那么多人?”

    很多父母就是在这种问题上非常较真儿,说:“你的努力我没看到

    结果,我们拿结果说话。”

    这时候,孩子会觉得,反正说别的都没用,没有好的结果,父母就

    会抹杀一切。

    最要命的是有了好的结果也未必有用。有了好的结果,家长会

    说:“还可以更好。”

    孩子真不知道何时才能让父母满意。

    所以,当父母整天用需要孩子证明自己这件事情来威胁孩子的时

    候,他从小到大的生活就是不断地证明自己。弹钢琴要考级,考不到一

    定的级别不行;练习跆拳道也要考带,考不到也不行。做什么事都要用

    证据来证明。

    如果这个孩子的关注点全都在证明自己上,他就体会不到努力的意

    义了。他会很疑惑:“我为什么要冒险?我为什么要学这个新的东

    西?”

    他只会觉得学个新东西是沉重的负担,学了就得再次证明自己厉

    害,没完没了。电视剧《士兵突击》里,王宝强所扮演的许三多就具备成长型心

    态。他什么都敢试,什么都敢报名,不怕丢脸。遇到各种事,别人会笑

    他又被整了,他们脑子里想的都是丢脸不丢脸、划算不划算,这次是不

    是又犯傻了。

    许三多不觉得是傻,他觉得都是机会,就不断地学习,傻傻地坚

    持,最后钝感力就出现了。

    我分享过一本书叫《钝感力》,作者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钝感力

    提醒我们不要对周围的世界过于敏感:别人的评论、要求对我影响不

    大,我的核心是学习了没有,进步了没有,有没有变得更好。

    我特别喜欢的体育明星中,迈克尔·乔丹(Michael Jordan)就

    受益于钝感力。

    乔丹在高中的时候被篮球队淘汰了,当时的乔丹没有身高优势,技

    术能力也不强。

    乔丹特别沮丧,他特别喜欢打篮球,回家就跟妈妈讲他被篮球队淘

    汰了。

    乔丹的妈妈当时的反应很淡定,只是说:“好好练。”

    这是对乔丹极为重要的一句话,乔丹学会了遇到问题就要不带情绪

    地去解决问题。

    后来的乔丹凭借艰苦的训练成为篮球界的运动天才。

    最有意思的是,当迈克尔·乔丹被全世界誉为“篮球之神”的时

    候,这位“篮球之神”竟然跑去打棒球了。很多人觉得如果自己是个篮

    球巨星,再“不务正业”去打棒球,打得不好多丢脸。在众目睽睽之

    下,自己终结了自己的神话。成绩如果很糟糕,一世英名就毁于一旦。

    但乔丹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的是,自己的人生自己决定,想打棒球就去打,何必因为别人的目光而放弃自己的快乐。

    乔丹打棒球的确没有那么好,但他的成长型心态不容易受外在的束

    缚,真是潇洒。

    乔丹打完棒球,之后重打篮球了吗?

    当然!

    乔丹认为,在打篮球的时候,他打的比赛越多,渴望赢球的胃口就

    越大。所以,当棒球生涯开始后,棒球事业进展缓慢的时候,打棒球对

    他是很有好处的,因为棒球让他把注意力真正从比赛结果上挪开了,让

    他回归到参与运动本身的快乐中。

    乔丹重回篮球场的时候,复出的第一个赛季并不具备优势,那怎么

    办?重新练!在艰苦的训练下,他又创造出不可思议的进步,这依靠的

    就是终身成长的心态。

    我们如果能培养出孩子终身成长的心态,就不用担心他不够幸福

    了,因为他无时无刻不从生活中的每一个事件上吸取养分,都在不断地

    学习。

    如果你不断地评判,不断地给孩子贴标签,不断地对孩子提出结果

    上的要求,却看不到他努力的过程,他就容易逐渐变成一个极度依赖名

    声、声望排行榜、收入水平,用这些来衡量自己的人。把注意力放在过程上

    很多人都惧怕参加“同学会”。同学聚会,大家看起来聊得很轻

    松,但聊着聊着就过渡到一些很现实的问题:买房了吗?多大?什么位

    置?结婚了吗?几个孩子?放开二胎政策了,你还不生一个?比来比去

    看谁厉害、钱多。好无聊。

    实际上,人生的维度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从来不买房的人依然可

    以活得非常富足。我那天去见曾梵志先生,他是一位享誉国际、作品被

    卖到天价的画家。

    曾梵志先生跟我讲,对中国当代艺术推进最厉害的人是一个香港的

    收藏家。这位收藏家在20世纪90年代,全世界都不买中国现代艺术品

    的时候,一个人在买年轻画家的画。

    曾梵志画的第一批“面具”主题的画,在还没有人买的时候,这位

    香港的收藏家一次就买了20多张。这个主题作品中的《面具系列1996

    No.6》在1996年以咨询价的形式拍卖,6500万港元起拍,最终以

    1.0502亿港元成交。

    很多人一听这个收藏家的经历,就会判断他一定是个大富豪,但实

    际上,他到现在都没有自己的房子。他一个人在香港租住着公寓,有时

    候现金流都会断掉。

    他酷爱艺术,也愿意帮助艺术家成长,他有自己看待自己和世界的

    方式。按说他有那么多画,只要拿出来拍卖,就能立即创收,但他很少

    拿出来拍卖。他倒是会和博物馆联系,觉得哪个博物馆尊重艺术,做得

    很好,就会送一张画给这个博物馆。

    这就是一个有自我评判体系的人,他是真爱艺术的人。如果我们不

    用庸俗的目光,整天拿谁拥有多少房子来评判,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上成功的可能都是那些你完全不知道的人。而没有为这个社会做出贡献的

    人,有钱就只会买房子的人,并不值得我们去关注。

    一个人立足社会,终身成长的心态才是最重要的。

    那么,是不是父母有终身成长的心态,孩子就一定有呢?

    不一定。父母有终身成长的心态,他们未必能把孩子培养成终身成

    长的人。因为父母如果不懂培养规律的话,照样会做错。

    比如,一个人被父母培养得不错,他对自己的孩子却偏偏又变成:

    给我拿证来,给我看结果,排名第几。这也是不行的。

    培养终身成长的心态是有规律和方法的。

    具体的方法,首先要建立无条件的爱和价值感,这两个是前提。如

    果没有爱和价值感,孩子就会生活在评判之中。

    史蒂芬·柯维(Stephen Richards Covey)讲过一句话,我觉得

    特别好,意思是“我来这儿是帮你的,不是来给你打分的”。

    但是,我们现在太习惯给孩子评价和打分了,不断地让孩子意识

    到“你还不行,还排在谁后边”。

    这就是更多的时间用来做评判,而不是帮助孩子。家长要能调整心

    态,首先要意识到,作为一个家长,最重要的事情是给孩子提供帮助,而不是不断地评判他。

    接下来,要学会表扬孩子。记住,一定要表扬他的过程和动机,而

    不是表扬结果。

    每个人都会对“自己是有天赋的”这件事有着天然的向往。举个例

    子来说,有人问我,“樊老师,你去讲解一本书的时候,通常会准备多

    长时间”,我如果说“我从不准备”,就会显得很酷。

    问的人也会感觉“你真是了不起,有天赋”。实际上,我准备一本书的时间确实很短,那是因为之前我做了足够

    长时间的练习。

    我的工作一直以来就是要天天讲课、天天主持,每天都在练习。

    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有说话的天赋,我过去上台讲话会紧张,腿发

    抖,抖得桌子都要跟着抖了。包括上台讲话,台词忘掉的情况也出现

    过。如果再讲到遗传基因,我爸爸是一个大学老师,但是他和校长很少

    说话,也从不上台讲话,因为他太紧张了,做不到。

    我爸爸小时候有一次要代表全校发表演讲,忘词了,在台上站了三

    分钟,整个世界一片安静。后来,校长上来把他抱了下去。

    公开演讲甚至是我爸爸的梦魇,这是我爸爸这一辈子都很难突破的

    点。他除了讲与数学有关的话题,其他话题都很少参与。

    要说遗传,我真的很难找到有说服力的理由,我相信的就是刻意练

    习,不断地练习来改变结果。

    但是,我心里也会有一些渴望,希望大家觉得我还是有点儿天赋的

    人。这是人之常情,正如米开朗琪罗为西斯廷教堂画了天顶壁画。米开

    朗琪罗感叹:“如果人们了解我下了多大苦功才获得现在的技艺,就会

    知道这一点儿也不美妙。”我们可以看到,连这样的艺术大师也在为天

    赋而着迷。

    父母如果简单地表扬孩子“宝贝,你真棒”“你有天赋”“你善于

    弹钢琴”,这种表扬有一种“有天赋”的感觉,就会引导孩子感觉努力

    不重要。如果努力不重要,那从现在开始就少做事情,做得越少越显得

    厉害,还能得到表扬,这多么令人向往。孩子就会越来越着重“不努力

    也能很棒”。

    有一段时间,我确实发现嘟嘟存在这样的问题。他其实很认真地在

    练钢琴,但是他想表现出一种自己没有好好练习也能够弹得非常好的感

    觉。于是,我在表扬他的时候,刻意进行了引导。我不表扬他钢琴弹得

    好,而是表扬:“哇,你今天练得真好,练得认真、投入,你下了功

    夫,最近进步很快。”就这样把表扬结果变成了表扬过程。

    父母意识到,并让孩子也意识到过程和动机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

    结果,这样,孩子才能逐渐养成成长型心态。

    如果父母一看到孩子做错了事、遇到了挫折,第一反应是说,“怎

    么搞的?怎么错的?为什么跟你说了很多遍都不会”,这就是太重视结

    果了。为这么一个结果,你在发飙。

    其实,就算孩子考不上好的大学,我们也不要用面临末日般的态度

    来对待孩子。没有人规定一个人18岁一定要上大学,以色列人20多岁

    才上大学。

    我们只是服从了自己的惯性,觉得孩子18岁必须考上大学。有的

    父母觉得孩子不上大学,天都塌了。那么,那些没有上过大学的人都不

    能追求幸福的生活了吗?很多父母非常奇怪地执着于那个结果,导致自

    己和孩子一直处于压力中。如果父母能轻松一点儿,引导孩子总保持学

    习的心态,从各种事情里学到一些东西,孩子的成长就会好很多。

    有一次,嘟嘟回家告诉我,考试只考了70分。我很平静地表达了

    自己的感受,就是我觉得很奇怪。

    他自己总结,做题的时候,没有发现考试卷子背面还有题。

    我当时就被逗笑了。有时候,我觉得孩子犯点儿错是很萌的。我希

    望我们家长今后能看到孩子犯错时不再生气,而是觉得孩子萌萌的,很

    可爱,我们的心态是“多好玩,这孩子真可爱”。我们要懂得珍惜孩子

    这些可爱的时刻。

    我对嘟嘟说:“我过去也发生过这样的情况,忘记答题,那么,咱

    们这次要学会点儿什么?”嘟嘟说:“我学会以后把两面都看一下,再交卷。”

    很好,这就是学习。

    家长应该强调的是从过程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而不是整天去强

    调结果、排名,强调你孩子是不是足够聪明。学习成长型思维,允许失误和挫折

    《终身成长》是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的作品,这本书不但得到了比尔·盖茨(Bill Gates)的推

    荐,也对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萨提

    亚·纳德拉是继比尔·盖茨、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之

    后,微软第三任CEO。他认为《终身成长》这本书给他带来了很大的

    力量,他对微软人分享了这样的观点:微软的文化不该是一成不变的,而应该是一种动态的学习型文化。要用成长型思维来描述新文化,这种

    文化是关于每个人的,任何具有这种态度和思维的人都能摆脱束缚,战

    胜挑战,进而推动各自的成长,并由此推动微软的成长。

    他用这种终身成长的心态帮助互联网时代的霸主,后来因错失了一

    系列创新机会而暂时落后的微软,在智能时代重获了强大的竞争力。这

    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让这么大的一头大象开始跳舞。

    核心就是把每个人从过去的天才型思维,变成成长型思维。曾经,大家必须证明“我是这个屋子里最聪明的人”,导致有了问题大家互相

    推诿、相互责怪,因为“我不能错,都是你的错”。而现在变成了“我

    们一起从中学点儿什么”,从一件看起来不太美好的事情里吸取一些经

    验和教训。

    这种思维方式不只针对教育孩子,对带领团队、管理公司也是一样

    的,对于“管理”自己的个人成长同样如此。

    孔子追求吾道一以贯之,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二章的第一句话

    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大家都希望一通百通。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说“管

    理就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别人的善意”。“善意”这个词显得过于笼统,究竟哪方面的善意才是我们需要去激发的?

    我认为“终身成长的心态”是最接近答案的答案,这种心态在任何

    领域都适用:用来管公司,没有问题;用来带团队,没有问题;用来自

    己创业、学习、精进,都没有问题。

    好多人学习进步不了,原因就是他们对自己的评判总是:“我为什

    么没记住?”“我怎么又忘了,我是不是脑子有病?”总觉得自己的记

    忆力有问题,学不会很多新知识,考不过一些重要的考试。

    这就是一个人太在乎结果,对自己太严厉,太喜欢批评自己了。当

    一个人太喜欢批评自己的时候,会对学习产生负面情绪,比如:“为什

    么我学过好多次了,还是没学会?”实际上,你已经记住了一点点,只

    是还有一些没记住。如果你因为自己记住的那一点点,好好地认可自

    己,看到自己在记住的知识里找到一点点开心,才能学得越来越好。

    一个人之所以对自己如此苛责,与小时候父母的严格是有关系的。

    所以,学习终身成长的心态,不仅仅是当好的父母,更重要的是更好地

    善待自己,把自己的心理调整得更好,对自己比对孩子更好。你要是自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1721KB,2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