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21
编号:6230
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简装.pdf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2月1日
第1页
第5页
第11页
第24页
第41页
第703页

    参见附件(21319KB,999页)。

     《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为唐君毅先生晚年绝唱,初版于1977年。其熔铸中西印三大思想系统于一炉,总摄知识、伦理、宗教诸论题,而最终导归于心灵和生命的超越。本书紧扣人生体验和道德反省这一基本主旨,深刻透视了中国传统哲学的人性论意义。

    内容介绍

    《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一书为唐君毅晚年所著,是作者毕生学术的总结。原书于1977年出版。本书的纲目概言为“一心通三界九境”。一心指“有生命能存在之心灵”;通者,感通,包括感觉认知直至生命体验在内的内容;三界者,可通情意,可涉体用,亦可为心灵活动;九境,指三种观法分别对待体用三者,三三得九,故有九种境界。全书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生体验和道德反省,另一则是熔中西印三大思想系统于一炉,最终归于心灵和生命的超越。从本书可以深刻了解这位思想深邃、情挚意笃的当代儒者

    作者简介

    唐君毅(1909-1978),四川宜宾人。中国现代学者,哲学家、哲学史家,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唐君毅出身书香门第,幼承庭训,接受过良好的旧学教育。曾就读于中俄大学、北京大学,毕业于中央大学哲学系。青年时代颇受梁启超、梁漱溟、熊十力学术的影响。曾任教于华西大学、中央大学、金陵大学,并曾任江南大学教务长。1949年与钱穆、张丕介等在香港创办新亚书院,并兼任教务长、哲学系主任等职。1958年与牟宗三、徐复观、张君劢联名发表现代新儒家的纲领性文章《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1963年香港中文大学成立,受聘为该校首任文学院院长和哲学讲座教授,1967年任新亚研究所所长。唐君毅一生著书立说以中华文化及中国哲学为主题,其主要著作有《人文精神之重建》、《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中国人文精神之发展》、《中国哲学原论》等。

    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预览

    目录

    自序

    导论

    第一部 客观境界篇

    第一章 万物散殊境——观个体界(上)

    第二章 万物散殊境——观个体界(中)

    第三章 万物散殖境——观个体界(下)

    第四章 依类成化境——观类界(上)

    第五章 依类成化境——观类界(中)

    第六章 依类成化境——观类界(下)

    第七章 功能序运境——观因果界、目的手段界(上)

    第八章 功能序运境——观因果界、目的手段界(中)

    第九章 功能序运境——观因果界、目的手段界(下)

    第二部 主观境界篇

    第十章 感觉互摄境——观心身关系与时空界(上)

    第十一章 感觉互摄境——观心身关系与时空界(中)

    第十二章 感觉互摄境——观心身关系与时空界(下)

    第十三章 观照凌虚境——观意义界(上)

    第十四章 观归凌虚境——观意义界(中)

    第十五章 观照塧虚境——观意义界(下)

    第十六章 道德实践境——观德行界(上)

    第十七章 道德实践境——观德行界(中)

    第十八章 道德实践境——观德行界(下)

    第三部 超主观客观境

    第十九章 归向一神境——观神界(上)

    第二十章 归向一神境——观神界(中)

    第二十一章 归向一神境——观神界(下)

    第二十二章 我法二空境——众生普度境——观一真法界(上)

    第二十三章 我法二空境——众生普度境——观一真法界(中)

    第二十四章 我法二空境——众生普度境——观一真法界(下)

    第二十五章 天德流行境——尽性立命境——观性命界(上)

    第二十六章 天德流行境——尽性立命境——观性命界(中)

    第二十七章 天德流行境——尽性立命境——观性命界(下)

    第四部 通观九境

    第二十八章 通观九境之构造与开阖

    第二十九章 专观尽性立命境之通达余境义——当下生活之理性化——超越的信仰——精神的空间、具体的理性、与性情之表现为余情

    第三十章 论生命存在与心灵之主八本——其升降中之理性运用——观主体之依理成用

    第三十一章 理事一如、与理性于事之大事因缘——观生命存在之事用中之理

    第三十二章 生命存在中之“真理或道”与“存在”之意义——观生命存在中之“存在之理”之相

    后序:当前时代之问题——本书之思想背景之形成及哲学之教化的意义

    外文人名中译对照表

    索引

    原文自序

    本书之宗趣、运思方式及基本概念,见导论中。本书思想之如何形成,与时代之关系,及吾数十年来为学,所受于吾父母师友之教益,见最后章,读者可先加以参览。兹序言只略述此书写作之简单经过,及所望于读者者如下。

    吾在此书之最后章,己言吾于三十余年前,即欲写此书。此书之根本义旨之及于人生者,于其时吾所写之《人生之体验》一书中“自我生长之途程”、后之《心物与人生》一书中“人生之智慧”、二十年前之《人文精神之重建》一书中“孔子与人格世界”

    及《人生体验续编》一书中“人生之艰难”等篇,皆尝以带文学性而宛若天外飞来之独唱、独语说之。此乃吾一生之思想学问之本原所在、志业所存,所谓“诗言志”、“兴于诗”者是也。然欲确定建立此中之义理,而立于礼,则须有纯哲学之论述以辅助之。上述及于人生之诸文,其在道德哲学及文化哲学上之涵义,则二十余年前,吾尝有《文化意识及道德理性》一书之著,然其关涉于哲学中之所谓形上学、知识论之问题,否初欲于此书论之者。则三十余年来,除于吾之《哲学概论》、《中国哲学原论》之书,述及中西哲学时,偶加道及外,则这未有所述著。盖欲及此形上学、知识论之问题,须与古今东西暂人之所言者,办交涉,兴争论,其事甚繁,未可轻易从事。尝欲候学问之更有进,至自倾不能更有进之时,乃从事此书之写作。然岁月悠悠,此境终未能届。十二年前,吾母逝世,尝欲废止一切写作,此书亦在其内。二年后患目疾,更有失明之虑。在日本医院时,时念义理自在天壤,以自宁其心,而此书亦不必写。又尝念若吾果失明,亦可将拟陈述于此书之义理,为我所苦未及言者,以韵语或短文为之,后幸国疾未至失明,乃于九年前,由春至夏,四月之中,成此书初稿;而目疾似有加剧现象,旋至菲律宾就医,于医院中,更念及初稿应改进之处甚多。乃于八年前春,更以五月之期,将全书重写。大率哲之写文,皆不提笔不已,提笔则一任气机之自运,不能自休。回头自观,随处皆见有疏漏。于此疏漏之处,此七八年中,陆续有所发现,乃干写《中国哲学原论》四卷之余,陆续加以增补,似已较为完善整齐。然以学力所限,终不能达天衣无缝之境,而由动笔至今,计时已将历十年矣。世变日亟,目疾是否复发,或更有其他病患,皆不可知,故决定付印。吾于此书所陈述者,虽自谓其乃白哲学问题、哲学义理之本原开始处立根而次第流出,而有其真知灼见皎然无疑者在,然天地间之义理,其支分派衍,与论述之方式,自是无穷,其流落人间,以见于人之述作者,元非泰山毫芒。昔黑格尔于临终前一周,序其逻辑书之再版,谓柏拉图写《共和国》,尝改稿七次,又谓今欲从事哲学著述,当改稿七I七次,干其所著只改稿二次,乃聊以自慰云云。由此推之,则谓今之为哲学著述,当改稿七百七十七次可也。然吾亦仍可以只改稿二次,及七八年来之陆续增补,聊以自慰也。人之自然生命,终为有限。吾数十年来,恒能于每日晨起,清明在躬,志气如神时,有程伊川所谓“思如泉涌,汲之愈新”之感,并自谓或能于有生之日,此泉涌之思,当无断绝之时。亦尝念程伊川语,人当在六上以后,不得已而著书。吾之此书,则正大皆写于吾六十前后之年。七八年来,所补此书疏漏,皆更无大创辟之见;而今之精力,更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之叹。昔日所思,已不

    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截图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21319KB,99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