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针灸》 > 2000年第6期
编号:11037597
不以规矩,何以成方圆
http://www.100md.com 2000年6月1日 《中国针灸》 2000年第6期
     (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杭州310007)主题词 教育 针灸 教学方法 取穴

    我国针灸学发展至晚清,已不绝如缕,如今能发扬光大,蒸蒸日上,由国内推广至国外,全赖众多前辈数十年之努力。其中承淡安老先生厥功甚伟,办学校、创函授、建医院、编刊物、撰医著,并东渡日本交流,觅回我国已佚典籍,并积极译入彼邦学术经验,为针灸薪传遍及海内竭精殚虑,鞠躬尽瘁,在近代可谓无出其右。他不仅是临床著名医学家,而且是杰出之教育家。可是以往于其教育之特色与风格似乎欠有详尽介绍与深入探讨。笔者由师从山西省侯马市谢锡亮老后才有此憬悟。

    谢老是1950年负笈从学承淡老,至承淡老1954年应聘赴任江苏中医专门学校校长未同随往而别师北归,前后共4年。因承淡老虽桃李遍天下,但列其门墙,长时受耳提面命者并不多。谢老从学时期,正是承淡老年富力强,于教学经验上较为成熟期。故承淡老之哲嗣承为奋与梅焕慈伉俪,以及原中国中医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承门高足郑卓人等生前均推重谢老备至,并寄予厚望,郑卓人曾撰七律一首书成长幅赠谢老[1],希能光大承门之学。我在亲炙谢老后所见所闻,以为承门教学重视基本功为一大特色,孟子曰:"不以规矩,何以成方圆。"我今不揣谫陋,于此刍议如下,意在抛砖引玉,希广大同道指正。

    1 重视背诵歌赋

    儒家门下教学是弦歌之声相闻,而承门学生每日清晨则以朗朗背诵歌赋为事。承门之重视针灸歌赋,从郑卓人、陈璧琉两位合著《针灸歌赋选解》《灵枢经白话解》即可窥见。

    相形之下,现今针灸教学于歌赋不太重视,正如上海中医学院李鼎老教授在《针灸学释难》(增订本)序文中称:"以往学医只是强调背诵原文,而不过于求理解。早年是歌赋盛行而经典荒废,后来是连歌赋也不怎么流行,只知道执图册,按模型,不探求学术上的所以然。"或有认为学针灸宜取法于上,当直追经典,如《内经》《难经》《甲乙经》。此言是则是矣,然而须知经典文字简奥,含义精深,初学浅尝者岂能明了,又岂能即以指导实践。故明代高武编辑《针灸聚英》,亦以为学习针灸宜学经籍,但为初学者背诵便利,则歌赋之作可以采取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71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