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针灸》 > 2000年第12期
编号:11037784
电针对实验性脊髓损伤后兴奋性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00年12月1日 《中国针灸》 2000年第12期
电针对实验性脊髓损伤后兴奋性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李连欣 张进禄 周东生 黄文川 李 斌

    (山东省立医院骨外科,济南250021)

    摘要以72只新西兰白兔为实验动物,采用Allen法制成动物脊髓损伤模型。观察损伤脊髓中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含量的变化及电针治疗对这些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脊髓损伤后组织中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含量迅速升高,电针治疗对脊髓损伤早期的Glu含量升高有抑制作用,而后期,却有轻度促进Glu含量升高的作用,这可能是电针发挥疗效的部分作用机理。

    主题词电针脊髓损伤/针灸疗法谷氨酸钠/脑脊髓液天冬氨酸/脑脊髓液

    兴奋性氨基酸是脊髓内的一类神经递质,主要包括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脊髓损伤后,该类递质有破坏膜结构、加重原发损伤,形成继发性损伤的作用[1]。电针治疗对兴奋性氨基酸有无作用未见报道,笔者通过动物实验对该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阐明电针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机理。

    1材料与方法

    1.1动物分组与制备脊髓损伤模型健康新西兰白兔72只,6~8月龄,体重2.5±0.5 kg,随机分为3组:电针治疗组、单纯损伤组、假手术对照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03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