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针灸》 > 2001年第8期
编号:11037049
针灸医学继承发展的新起点
http://www.100md.com 2001年8月1日 《中国针灸》 2001年第8期
针灸医学继承发展的新起点
针灸医学继承发展的新起点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针灸科,北京100053)

    作者简介:田从豁,男,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杂志编委会委员,主任医师。

    针灸医学作为世界医学的组成部分,在新世纪面临着如何发展的新机遇和挑战。如何思考未来的同时,也应回顾我们曾经经历过的,针灸发展的某些阶段和一些值得纪念的大事,为新世纪针灸的腾飞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

    20世纪前50年,是中国医学(包括针灸)处于低潮,并存在着能否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当时的国民政府提出歧视、限制中医的种种措施,甚至作出“废止中医”的错误决定。一些热爱中医学的有识之士奋起力争,为保存和发展针灸医学做了大量工作。如1928年承淡安先生在无锡创办了中国针灸研究所,以后改名为无锡中国针灸医学专门学校。据统计在1930年至1950年期间,全国各地出现了10多所针灸学术团体,如北京中国针灸学社、宜昌国医针灸学社、重庆科学针灸研究院、沈阳同善堂针灸社、哈尔滨大成祥针灸研究所等。值得提出的是承淡安主编的《针灸杂志》1933年创刊(双月刊),1935年7月改月刊,1937年8月停刊,共发行了36期。1951年复刊后又发行了6期。又如,北京杨医亚、马继兴主编的《中国针灸学》杂志,于1944年创刊到1947年共发行4期,其中,第3期,詹松波氏发表论文“凡医必须兼通针灸说”,很有见地,迄今仍有现实意义。解放后还在1953年发行了《中南针灸》,1954年出版了《现代针灸》,1956年发行了《针灸杂图1部分早期针灸杂志志》(见图1)。自1930年以后,日本和中国的部分学者对针灸还开展了简单的临床实验研究。一些针灸名家除运用针灸治愈了大量病人外,还出版了许多针灸专著。这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上述诸种事实,都对针灸医学的延续、普及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

    随着社会的变革,针灸医学通过广泛的临床实践,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威信,获得多数科学工作者的认可,以及得到国家领导人、政治家与社会工作者的有利支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48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