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针灸》 > 2007年第2期
编号:11405304
斑蝥、白芥子发泡规律的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07年2月1日 宋晓平 姬晓兰
第1页

    参见附件(403KB,3页)。

     后2小时以内就发生,而斑蝥组在贴敷2小时内却未见发泡,在揭去贴敷药物后,其发泡尚需再经过一段时间(约需2小时)后才可见到,这一现象应特别引起注意,以避免用斑蝥发泡时贴敷过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另一方面,斑蝥组的发泡是在皮肤上形成类似烫伤后透亮的水泡,而白芥子组的发泡是贴敷部位皮肤出现红肿,高出周围皮肤,却看不见类似烫伤后透亮的水泡。这种现象的产生可能与斑蝥素(蚁酸)、白芥子甙生成的硫代异氰酸对羟苄酯对皮肤刺激作用的层次不同有关。

    上述观察提醒我们,在临床上需根据不同药物的发泡规律,来确定贴敷时间的长短,不能对所有的发泡药物都用统一长度的时间来贴敷,更不能仅凭用眼睛对皮肤的观察,来确定贴敷时间的长短。贴敷时间的过短或过长都会对正确地、合理地使用发泡疗法产生不利的影响。

    3.3 发泡大小

    在使用相同剂量时,白芥子发泡的大小与斑蝥发泡的大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0.05 g/穴剂量组与0.01 g/穴剂量组在发泡大小上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白芥子0.05 g/穴剂量组,疼痛率最高,可能与白芥子甙遇水后经芥子酶的作用生成硫代异氰酸对羟苄酯有关,此产物对皮肤痛觉感受器有强力刺激作用,这种刺激作用随贴敷药物剂量的增加,使受试者皮肤的敏感性普遍增加。这提示我们在临床中,如不考虑白芥子本身的药物治疗作用,单纯从发泡降低疼痛率的角度出发,可选择斑蝥取而代之。

    3.5 疼痛程度的观察

    在发泡情况下,不同剂量斑蝥组和白芥子组在疼痛程度上无差异。这可以说明:在试验药物剂量和贴敷时间范围内,疼痛程度与是否发泡有关,而与药物种类、药物剂量无关。

    本研究是对天灸疗法中药物发泡性质的一项基础性、探索性的工作,这里仅对斑蝥、白芥子单独使用时,两个剂量贴敷后的一些现象进行了观察分析,对更多的发泡药物,或联合使用发泡药的研究尚未涉及,笔者更期望深入开展对发泡药物的作用机理、有效成分提取、药理学、毒理学、剂型、剂量等的研究,尽快把天灸疗法变成一种更易于患者接受、使用更加方便、疗效更加突出的方法,这是笔者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注:本文所涉及到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 上 页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03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