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针灸》 > 2007年第4期
编号:11454578
头部电针透穴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临床观察(3)
http://www.100md.com 2007年4月1日 董建萍 孙伟义 王 顺 武志全 刘 飞
第1页

    参见附件(540KB,4页)。

     均可使大鼠延、桥脑或皮层内的5—HT升高,因此足够的电流强度是使脑内5—HT升高的重要条件。

    笔者根据脑神经解剖结构及皮层下的功能定位,分别选取额叶、颞叶、枕叶在头皮上投影的5组穴位,采用电针刺激,兴奋脊髓后角细胞或脊髓网状结构包括对侧延脑、中脑背侧中缝核5—HT能神经元及其轴突在内的受抑制性泛化作用的脑神经细胞,使其觉醒后恢复功能。中脑背侧的中缝核是5一HT能神经元较为集中的部位,与海马、丘脑、杏仁核、前额叶皮质有较为密切的突触联系,电流通过兴奋5—HT能神经元上行纤维,激活“边缘系统一中脑功能环路”,使该环路进入并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工作状态,使与情绪密切相关的杏仁核、下丘脑、海马、前额叶皮质等关键部位的5—HT持续释放增加,达到改善抑郁状态的目的。另外,头部电针透穴还可通过电针刺激作用于脑干上行网状激动系统(主要起源于脑桥上段以上的网状结构),使大脑皮质的兴奋性增加,可以改善患者的嗜睡、记忆力减退、思维迟钝等症状[7]

    现代医学按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提出两种学说,即内源性抑郁和反应性抑郁。生物学机制认为脑卒中后引起NE和5—HT之间平衡失调及其通路破坏而发生的抑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540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