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新中医》 > 2011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2481410
调整肌松复合手法加止眩汤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8月1日 林创坚 陈国华 黄振伟
第1页

    参见附件(148KB,2页)。

    林创坚 陈国华 黄振伟 汕头市中医医院;汕头市医学科学研究所;

    【摘要】目的:观察调整肌松复合手法加口服止眩汤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颈性眩晕患者200例,随机分为2组各100例,治疗组采用调整肌松复合手法加口服止眩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调整肌松复合手法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0%,对照组83.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控制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眩晕评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眩晕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前后左、右椎动脉(LAV、RVA)和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分别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LAV、RVA和BA的平均血流速度分别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调整肌松复合手法加口服止眩汤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调整肌松复合手法治疗。

    【关键词】 眩晕 中医疗法 止眩汤 调整肌松复合手法

    【分类号】R244.1;R274.9

    颈性眩晕是指颈椎及有关软组织(关节囊、韧带、神经、血管、肌肉等)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变化所引起的眩晕[1]。2009年7月~2010年7月,笔者所在科室运用调整肌松复合手法加口服止眩汤治疗颈性眩晕,收到较好疗效,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共200例,均行自觉症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