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新中医》 > 2012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480964
慢性肾衰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清肠源性尿毒素关系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1日 邹川 吴禹池 邓丽丽 吴秀清 林启展 毛炜
第1页

    参见附件(200KB,3页)。

    邹川 吴禹池 邓丽丽 吴秀清 林启展 毛炜 广东省中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以下简称慢性肾衰)非透析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清肠源性尿毒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对87例慢性肾衰非透析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本虚证分为脾肾气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气阴两虚等证型,标实证按其主要表现归为湿浊证、湿热证、水湿证、血瘀证4种证型,并分别于入院后3天内检测血肌酐(C)r、尿素氮(BUN)、尿酸(UA)、硫酸吲哚酚(IS)等尿毒素水平,运用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结果:87例患者,有73例属脾肾气虚证,占83.9%;7例属脾肾阳虚证,占8.0%;6例属气阴两虚,占6.9%;仅1例属肝肾阴虚,占1.1%。标实证方面,湿热证39例(44.8%),湿浊证27例(31.0%),水湿证14例(16.1%),血瘀证7例(8.0%)。不同类型的本虚证组别之间的各种尿毒素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湿热证组的IS水平与水湿证组、湿浊证组、血瘀证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现为湿热证组的IS水平显著高于其余证型组;其余各组的IS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IS与中医湿热证之间可能有着密切联系,甚于与湿浊、水湿、血瘀等证型。此外,湿热证组与水湿证组之间、湿热证组与血瘀证组之间的Cr水平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湿浊证组与血瘀证组之间的Cr水平也存在组间差异(P0.05),湿热证组和湿浊证组之间的Cr水平则没有明显差异(P0.05),初步提示Cr与中医之湿热证、湿浊证有一定的关系,其相关性强于其与血瘀证、水湿证。结论:慢性肾衰非透析患者湿热证型与血清Cr、IS水平的相关性强于其他实证证型,提示这些肠源性尿毒素蓄积可能主要表现为湿热证候,为临床辨证论治清除尿毒症肠源性毒素提供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中医证型 肠源性尿毒素

    【基金】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编号:K0090149) 广东省中医药局课题(编号:2010385)

    【分类号】R277.5

    肠道与尿毒素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本研究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以下简称慢性肾衰)患者中医证型与肠源性尿毒素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辨证论治清除这些尿毒素提供一定的指导。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观察病例为2010年3~1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肾内科住院的符合慢性肾衰诊断的非透析患者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0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