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新中医》 > 2012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480776
从伏邪学说探讨带状疱疹的发病及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12年3月1日 张剑 邓永琼 杨茜 叶田 胡祥宇 杨春艳
第1页

    参见附件(128KB,2页)。

    张剑 邓永琼 杨茜 叶田 胡祥宇 杨春艳 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皮肤科;

    【摘要】以伏邪学说为理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对带状疱疹的认识,从致病因素、邪伏部位、发病途径及治疗四个方面探讨带状疱疹的发病及治疗。带状疱疹的致病因素为伏湿、伏热之邪;其邪伏于少阴肾经;或因正气亏损,或因"新感引动"、季节更替,循少阳经外出而发病。与少阴相争,表现为神经节的炎症;与少阳相争,表现为皮肤的炎症。治疗上早期应以清肝泻火、解毒利湿为主,兼顾解表,并勿忘顾护阴液。

    【关键词】 带状疱疹 中医病因与病机 病位 伏邪学说

    【分类号】R275

    伏邪学说是古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通过观察、分析,根据人体感邪过程推导出来的理论[1],其理论源于《内经》。伏邪学说的根源始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冬伤于寒,春必温病。”西晋·王叔和首创伏气之名,至明代以后,吴又可的《温疫论》才称之为伏邪。《瘟疫论》下卷云: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