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复旦学报(医学版)》 > 2006年第4期
编号:11158678
大鼠肝微粒体CYP2B1的活性和P450含量的变化
http://www.100md.com 2006年8月1日 严敏芬 郝福荣 许立明 童顺高 季华钧 沈芝芬 金一尊
第1页

    参见附件(1912KB,4页)。

    [摘要] 目的 研究3种诱导[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苯巴比妥钠(Phenobarbital sodium,PB)、β—奈黄酮(β-naphthoflavone,β—NF)]和丝裂霉素C(Mitomycin,MMC)对雄性SD大鼠细胞色素P450含量、CYP2B1活性的影响,以及普罗地芬(Proadi{en,SKF525A)对不同活性CYP2B1的抑制作用。方法 连续3 d给大鼠腹腔注射各种诱导剂和MMC,另设空白对照和溶剂对照,处理结束后制备肝微粒体,测P450含量和CYP2B1活性;取各诱导组微粒体,用1.25 mmol/LSKF525A处理,测CYP2B1活性。结果 PB作用后使P450含量上升(P0.05),但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NF组的CYP2B1活性增加显著(P<0.05);用SKF525A处理不同组别的微粒体后,CYP2B1活性均下降(P<0.05或P<0.01)。结论 在体内一定条件下,PB能够诱导P450含量、CYP2B1活性,而DEX、β—NF、MMC对它们的作用不显著;1.25 mmol/L的SKF525A在体外能够抑制不同水平的CYP2B1活性。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 CYP2B1; 丝裂霉素C; 苯巴比妥钠; 地塞米松; β—奈黄酮; 普罗地芬

    [中图分类号] R 730.53;R 730.55

    [文献标识码] A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912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