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浙江中医杂志》 > 2006年第10期
编号:11268452
60多年前诊治传染病、急症等医事回忆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0月1日 《浙江中医杂志》 2006年第10期
     关键词 传染病 急症 中医药疗法 医案

    回忆50年前,《浙江中医杂志》创刊之日,我亦正值盛年,还为《浙江中医杂志》撰写过《金匮要略》解释的连载稿,经连载数年方结束。以后我省一度将医学院、中医学院、中医研究所合并,当时杂志也合并一处,直到“文革”十年后再行分开。我自1959年担任浙江中医学院副院长到1979年任院长,至今又是20几年过去了,回忆往事,如梦如烟。今天我已是耄耋老人,而《浙江中医杂志》也已50华诞,可庆可贺。

    本文是回顾60多年前在没有西医协同治疗的情况下,我是如何应对重大疾病的,往事历历在目,今撰写成文,献给同道参考。

    我出生在医生家庭,幼小就学一点医,背诵一些医药的歌赋。芦沟桥事变后,淞沪战争发生,日本侵略军将战火延烧到浙东,我家被迫避难到浙南严州、处州等地。我离家到上海,就读于当时的中医学院。几年以后毕业重返浙南时,抗日抗争尚在艰苦阶段,祖国哀鸿遍地,浙南各地除遭敌机轰炸外,且传染性疾病流行。诸如天花、鼠疫、疟疾、痢疾、伤寒、副伤寒、肺痨等急慢性传染病和各种杂病随时可见。在这种环境里,一个初出校门的青年中医,一上手遇到的多是这样的病人,除了加紧自学从书本中找答案外,就是随时请教父辈,认真研讨各种病证的诊断、治疗。往往白天诊病,晚上检点其是否恰当,写了很多实践资料,其病例多以急性传染病为主。现据残存资料和回忆所及介绍如下。

    1 1943年秋出诊于龙泉金沙寺

    病者王某,男,30岁左右,为小公务员。据告,六七日前起病时微觉恶寒头痛,身热不甚,午后较为明显,倦怠无力,气闷,胃纳不香,苔白而腻,脉濡缓。病者本人略识岐黄,自开淡豆豉、大豆卷、藿香、薏苡仁、川朴、滑石、姜半夏、蔻仁、赤苓等药服用以清解表里湿邪。初诊云:近五六天来,身热升高,脘腹满闷,略觉呕恶,懒言语,不思进食,口渴,大便初干,后即闭不能下,小溲黄而少。观舌苔黄腻、质红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24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