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浙江中医杂志》 > 2007年第2期
编号:11405626
“阴黄”概念的形成及其缺陷
http://www.100md.com 2007年2月1日 程志文
第1页

    参见附件(253KB,2页)。

     摘 要 自《诸病源候论》出现“阴黄”一名以来,历经宋代韩祗和、窦材,元朝罗天益,明朝张介宾等医家而理论成熟。阴黄、阳黄是根据阴阳学说对黄疸的分类,这一理论历史上有先进性,但存在明显的缺陷。

    关键词 黄疸 阴黄 理论发展 概念缺陷

    “阴黄”是中医对黄疸病证中一类黄色晦暗不鲜明疾病的称谓,是黄疸的一部分,历代对“阴黄”颇有争论,其实,这些争论只是从不同角度理解不同对象所造成的混乱。现就其概念形成、理论缺陷及本人认识简述如下。

    1 “阴黄”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阴黄”一名最早记载于隋·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其第十二卷“黄疸诸侯”篇中记载了28种黄病,有黄病、劳黄、脑黄、噤黄、阴黄……等。认为“阳气伏,阴气盛,热毒加之,故但身面色黄,头痛而不发热,名为阴黄”[1]。这里的“阴黄”是根据有无发热划分,把不发热的黄疸叫“阴黄”,其病因仍为热毒。现在看来,如果把“不发热”的黄疸都叫“阴黄”,那临床上是非常常见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无“阴黄”名,《外台秘要》卷四有“急黄、阴黄、黄汗、谷疸、女劳疸、黑疸”等[2]。其“阴黄”内容基本上录自《诸病源候论》。《太平圣惠方》三十六黄中有“阴黄”,其症“阴黄者,身如热杏,爱向暗卧,不欲闻人言语,四肢不收,头旋目痛,上气痰饮,心腹胀满,面色青黄,脚膝浮肿,小便不利”[3],所认识的“阴黄”显然与《诸病源候论》不同,此确属阴阳辨证的“阴证”。可见唐朝以前阴黄理论尚不成熟,虽有其名,而认识不一。宋·韩祗和在《伤寒微旨论》中说“伤寒病发黄者,古今皆为阳证,治之往往投大黄、栀子、柏皮、黄连、茵陈之类……”[4]。宋朝另一位医家窦材在其《扁鹊心书》中指出“黄疸……此证第一要审阴阳,阳黄必身色光明,脉来洪滑,善食发渴,此皆实证,清湿热利小便可愈,若身热脉浮兼可发表;阴黄则身色晦暗,神思困倦,食少便溏,脉来无力,重用温补则小便长而黄自退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53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