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浙江中医杂志》 > 2008年第3期
编号:11586716
通络法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运用
http://www.100md.com 2008年3月1日 《浙江中医杂志》 2008年第3期
     关键词 通络法 慢性胃炎 中医治法 临床运用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篇》:“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清代叶天士演绎推广“通”法之义,提出“凡病宜通”的治疗思想。叶天士又提出“久病入络”,有易滞易瘀的病机特点。慢性胃炎常见病因虽有肝气犯胃、肝胃郁热、脾胃湿热、胃阴不足、脾胃虚弱等等不同,但因其病程长,反复发作,最终多致脾胃之络“不通”引发各种临床症状。中医学治疗慢性胃炎即在祛除病因的同时采用直接通络治法,如辛味通络、虫药通络、藤药通络、荣养络脉等,从而使临床疗效更为明显。正如高士宗《医学真传》所云“通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临床有调气畅络、化瘀通络、祛痰通络、清络宣通、补虚通络之不同。今分述如下。

    1 调气畅络

    调气畅络主要用于肝胃之络气郁滞之证。肝性喜调达而主疏泄,若忧思恼怒,则气郁而伤肝。肝藏血而血络分布全身,病入肝经之络,郁在少阳三焦气分,横逆犯胃而致脘胁痞满胀痛。胃以降为和,胃络气滞,逆而上行则嗳气频仍。此时唯以疏肝调气畅络为其治。《素问·脏气法时论》说“急食辛以润之……通气也。”清代叶天士强调辛味药调气畅络的独特作用:“络以辛为泄”,“攻坚垒,佐以辛香,是络病大旨”。常用辛香理气药有降香、乳香、檀香。然胃喜润恶燥,过于辛香易化燥伤阴,因而治疗时多以疏肝药物配合性味平和之理气药如沉香、佛手、绿梅花、八月札。若嗳气较频,可用旋覆花,其性辛咸温,功善降气止呕,此药亦为张仲景治络病祖方旋覆花汤的君药。
, http://www.100md.com
    2 化瘀通络

    化瘀通络主要用于脾胃之络脉瘀阻之证。病久成瘀,久瘀入络,络脉不通则痛。瘀血阻络之疼痛表现为痛有定处,伴有舌质紫黯,脉涩等症。根据络脉瘀阻轻重之不同,选用不同的化瘀通络药。偏于气滞血瘀者,多用辛温之延胡索利气通络,活血止痛。《本草求真》:“延胡索,不论是血是气,积而不散者,服此力能通达,以其性温,则于气血能行能畅,味辛则于气血能润能散,所以理一身上下诸痛,往往独行功多。”偏于瘀浊积滞者,可加活血化瘀散结之穿山甲,《医学衷中参西录》:“穿山甲,气腥而窜,其走窜之性,无微不至,故能宣通脏腑,贯彻经络,透达关窍,凡血凝血聚为病,皆能开之。”偏于血虚成瘀者,多用当归养血和血,《景岳全书·本草正》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

    3 祛痰通络

    祛痰通络用于痰湿阻络之证。脾为贮痰之器,脾失运化,水湿停聚,凝而成痰,痰浊阻络。痰湿阻络作为继发性致病因素也会引起其它脏腑的继发性病理改变,如土壅木郁而成胆郁痰扰之证。临床以脘腹胀满或痛,夜寐不安,苔腻,脉滑为主症,即为“胃不和则卧不安”。祛痰湿通络药以天南星为代表,《本经逢源》言其“专走经络”,善除经络间之痰。痰湿阻络日久化热,可见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痰热之象,可加天竺黄清热化痰。天竺黄除热养心,豁痰利窍,定惊安神,多用于痰热扰心引起的失眠、易惊等症。
, http://www.100md.com
    4 清宣通络

    清宣通络常用于热邪灼络之证。热邪燔灼络脉,胃络受损,形成胃脘灼热疼痛,泛酸嘈杂,舌红,脉数等症。热有虚实之分,实热多由气郁日久化热或脾胃湿热所致,虚热多成之于阴虚火旺。实则泻之,属肝胃郁热者,治以清肝和胃;属脾胃湿热者,治以化湿清热;虚则补之,阴虚火旺者治以养阴清热。除了祛除热邪之成因以外,佐以清络之品往往疗效显著。临床常用凉血行气活血之郁金。《本草汇言》称:“其性轻扬,能散郁滞,顺逆气,心肺肝胃气血火痰郁遏不行者最验”。此外,还可用生地、丹皮、桃仁等凉血活血之品。

    5 补虚通络

    补虚通络主要用于脾胃之络亏虚之证。络中气血不足,荣养失职,导致脾胃阴阳不足之病。叶天士亦认为“至虚之处,便是容邪之处”,主张“大凡络虚,通补最宜”,其用“辛甘温补,佐以流行脉络”。脾胃虚弱多见胃脘隐痛,喜温喜按,便溏肢冷,舌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治以健脾为主,而补络中气虚主用大补真元之人参。胃阴不足则以胃痛隐隐,口咽干燥,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为见证,治以养胃阴为主。而阴虚补络中常用麦冬。《本草正义》云:“麦冬,其味大甘,膏脂浓郁,故专补胃阴,滋津液。”络脉为气血通路,荣养络脉之补益药以不壅塞气机为原则,故荣养络脉药常与前述通络药物并用,即叶天士所谓“络虚通补”。

    收稿日期 2007-12-06, http://www.100md.com(朱飞叶 王 丽 石灯汉 徐 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