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浙江中医杂志》 > 2008年第4期
编号:11583205
“怫热郁结”与伏气温病
http://www.100md.com 2008年4月1日 《浙江中医杂志》 2008年第4期
     关键词 伏气温病 怫热郁结 伏邪 宣透气机

    伏气温病与新感温病是温病的两大发病类型,二者在其临床表现及证治方面均有显著不同,但因认识上的分歧,伏气温病尚未为全部医家所认同,其发病机制也未有统一认识,本文试从“怫热郁结”的角度作初步探讨。

    1 伏温论争议撷要

    伏气学说源于《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温病。”至晋王叔和用于阐释温病病机后,该理论就争议不断,其中肯定它的医家有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柳宝诒、何廉臣等。在肯定其存在的前提下,分歧在于:①伏邪性质:王叔和、王冰、叶天士、柳宝诒等认为伏邪应为寒邪或寒毒;刘吉人、沈宗淦等认为“六淫伏邪”;何廉臣则认为“伏火”是伏气温病的共同病因。②邪伏部位:王叔和认为“寒毒藏于肌肤”;巢元方认为“寒毒藏于肌骨”;喻嘉言、张路玉、叶天士、柳宝诒等主张邪伏少阴;俞根初、张锡纯则以吴又可“膜原”学说为基础,认为邪伏膜原[1]。由于自身长期的不统一,不少医家对它的合理性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吴又可质疑:“即感冒一证,风寒所伤之最轻者,尚尔头痛身痛,四肢拘急,鼻塞身重,痰嗽喘急,恶寒发热,当即为病,不能容隐,今冬时严寒所伤,非细事也,反能藏伏过时而发耶?”祝味菊更毫不客气地批判:“伏气之说,中医之障。邪正不两立,岂有容邪许久而不病者乎?”正邪不两立,故外邪不可伏藏,是反对者的共识。

    2 “怫热郁结”理论概述

    刘河间在《素问玄机原病式·热类》说:“郁,怫郁也,结滞壅塞,而气不通畅。”“所谓结者,怫郁而气液不能宣通也。”刘氏在继承《内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关于阳气怫郁论述的基础上,认为六气化火的根本原因在气机升降出入障碍:“腠理闭密,阳气怫郁,不能通畅,则为热也。”该理论可以“怫热郁结”名之,归纳其要点有:①气机升降出入运动是基本立足点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96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