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浙江中医杂志》 > 2008年第4期
编号:11583511
浅谈舌觉异常的辨治
http://www.100md.com 2008年4月1日 《浙江中医杂志》 2008年第4期
     摘要 辨舌觉属祖国医学中“舌诊”范畴。舌觉能较迅速地反映心、脾、胃等脏腑的生理功能。通过对舌觉的辨析,可以审病因,察病机,辨八纲,明病位,定脏腑,测气血,估津液,立治则,议用药,判预后。所以,舌觉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舌觉 舌诊 辨证

    舌觉是指舌体的主观感觉,包括甜、淡、苦、酸、涩、辛、咸及麻、腻、痛、痒、胀、冷、热等自体感觉。前者称为舌的味觉,又称之为口味;而后者则称为舌的痛温觉。辨舌觉属于祖国医学诊断学中“舌诊”的范畴。历代医家十分重视“舌诊”,但主要重视观察舌质与舌苔,而对舌觉则考虑较少,论述也不多。笔者不揣浅陋,结合临床体会,试谈舌觉辨治,以期补舌诊之不足。

    1 历代有关舌觉的论述

    早在《内经》中就有关于“口甘”、“口苦”、“舌痛”等记载,如《素问·奇病论》云:“有病口甘者,……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治之以兰,除陈气也。”又云:“有病口苦,……病名曰胆瘅。……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之以胆募俞,治在《阴阳十二官相使》中。”由此可知,《内经》中已对舌觉改变引起重视,更可贵的是指出发生舌觉变化的原因、机理及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措施,开舌觉辨治的先河。

    《伤寒论》中亦多处论及舌觉异常情况,如224条“三阳合病,……口不仁”,指出了“口不仁”(即语言不利,舌不知味),由于胃热充斥,津液被灼所致;又如264条“少阳之为病,口苦”,这里把“口苦”作为少阳病的主证之一,以说明少阳之腑为胆,胆热上蒸则口苦。226条提到阳明病经证误治后,出现“咽燥口苦”,为里热上冲。这里例举的264条与226条都有“口苦”,但前者为胆热上蒸,后者为阳明经证误治后里热上冲,同一口苦,病机不同。

    继《内经》、《伤寒论》之后,历代医家均有所阐发。如《中藏经·论胆》有“胆胀则舌下痛”的记载;李东垣在其《脾胃论》中多次提及“口苦”、“口不知味”、“口淡”等舌觉的变化,说明或为饮食不节、或为劳役所伤、或为阳气不伸、或为胸中有寒;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口舌门》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10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