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浙江中医杂志》 > 2008年第7期
编号:11642629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35例
http://www.100md.com 2008年7月1日 《浙江中医杂志》 2008年第7期
     关键词 慢性胃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临床观察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现代医学已证实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笔者自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胃炎35例,并与西药治疗的35例对照,取得良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70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均符合《实用内科学》[1]有关慢性胃炎的诊断标准。全部经胃镜和病理组织学及快速尿素酶试验确诊为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其中浅表性胃炎35例,糜烂性胃炎6例,萎缩性胃炎29例。合并胃窦炎者15例,十二指肠球部炎症者2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者8例,小弯溃疡者6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36例;年龄19~65岁,平均43岁;病程最短7个月,最长23年,平均6.2年。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35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 http://www.100md.com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阿莫西林每次1.0g,每日3次;替硝唑每次0.5g,每日2次;胶体次枸橼酸铋240mg,每日2次,早晚餐前半小时口服。伴上腹饱胀、恶心者加服多潘立酮10mg,每日3次;伴泛酸者加法莫替丁40mg,睡前口服。其中阿莫西林、替硝唑使用1周,胶体次枸橼酸铋、多潘立酮、法莫替丁使用30天。

    2.2 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再予中药治疗。处方:党参20g,白术、茯苓各15g,半夏、黄芩、干姜各10g,黄连、甘草各5g。加减:疼痛明显者,加白芍、延胡索;吐酸者,加乌贼骨;虚寒者,加高良姜、肉桂;阴虚者,去干姜,加生地、石斛;食少纳差者,加鸡内金。每日1剂,水煎,分3次口服。

    两组均以治疗30天为1个疗程。

    3 治疗结果

, http://www.100md.com     3.1 疗效标准:根据《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2]制定。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胃镜检查胃粘膜恢复正常,幽门螺杆菌转阴;好转: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胃镜检查胃粘膜有明显改善,幽门螺杆菌部分转阴;无效: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胃镜检查胃粘膜无明显改善,幽门螺杆菌仍阳性。

    3.2 治疗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35例中,治愈18例,好转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43%;对照组35例中,治愈6例,好转1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1.43%,两者总有效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3]。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饱胀、钝痛、烧灼痛,一般无明显的季节性。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胃脘痛”等范畴。多系饮食伤胃、肝气犯胃、脾胃虚弱等,引起胃的受纳腐熟功能失常,病久还可出现气虚血瘀,气滞血瘀,而致胃脘疼痛。治疗上以益气健脾、辛开苦降为原则。基本方中四君子汤益气健脾,使脾气健运,化生气血充足;半夏泻心汤具有辛开苦降、补泻兼施、寒热并投、升降双调等特点。两方配伍加减,使脾气得健,胃气得降,故奏佳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党参、茯苓、甘草能增强免疫功能,促进胃粘膜上皮组织新生。本次观察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在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除幽门螺杆菌等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5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562.

    [2]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105-106.

    [3]黄吉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6.

    收稿日期 2008-03-10, http://www.100md.com(张 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