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理伦探讨 > 医理纵横
编号:11642619
“肺为贮痰之器”辨
http://www.100md.com 2008年7月1日 《浙江中医杂志》 2008年第7期
     关键词 肺为贮痰之器 胃 医话

    “痰”,为津液凝聚而成。究其原因系膏粱厚味,酿成湿浊,“聚于胃”,导致水州(脾胃)传输不利,不能运化水谷为精微,而成为不归正化的病理产物。即所谓“痰因食(湿)致”,“脾(胃)为生痰之源”。究其根本为肾气(阳)之虚,不能温煦(气化)而水泛为痰。“痰”之形成,尤关于肺气之宣发肃降失职,则气逆而咳,随气逆(咳)而排出体外也。

    所谓“脾(胃)为生痰之源”,因脾失健运,然也;而谓“肺为贮痰之器”,则不然。脾肾阳微,不能升清、传输,导致仓廪(胃腑)壅滞,食(湿)浊邪受煎熬而成痰,寒化为饮也。据此,当曰“胃为贮痰之器”。这正于《内经》“聚于胃,关于肺”之旨相吻合。

    至于肺本脏所生之痰,源于外感之初始,邪客肺卫,“肺主皮毛”,以其合也;更因“子(肺)盗母(脾)气”,脾气虚也。至于脾(胃)所生之痰,多因体虚、病久,诸脏气的相互影响。如“木不生火”,脾(母)之气不能升清益肺也;又如“木火灼金”以及脾肾功能不相协调等所致。

    总之,五脏与痰,关系颇深。“多由他脏及肺,他脏为本,而肺为标也。”(张景岳语)。综上所述,痰之为病,“聚于胃”也;“关于肺”者,肺主宣发肃降,有通调水道之能。故善治“痰”者,必善调“水之上源”,上源(上焦)清,则子母相生,三焦气化有常,气机升降有序,而其痰浊不治而愈。盖肺者,娇脏也,其气自清,焉能成为贮痰之器欤?

    收稿日期 2008-03-24, http://www.100md.com(李古松)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理伦探讨 > 医理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