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浙江中医杂志》 > 2009年第2期
编号:11749416
阴阳的“一分为二”与“一分为三”
http://www.100md.com 2009年2月1日 《浙江中医杂志》 2009年第2期
     摘要 阴阳的一分为二与一分为三是哲学思维的两种方法,而二与三更多的是抽象的象数模型,中医学理论中既有二分法的应用,又有三分法的应用,但应该说三分法比二分法更有优越性。

    关键词 阴阳 一分为二 一分为三 象数 三阴三阳 中医学术发展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的“一分为二”与“一分为三”其实是哲学思维的两种方法,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三分法是在二分法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并且相比较而言,又比二分法更进一步,更符合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模式。

    1 一分为二思维的形成及其应用

    哲学的最初来源是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长期观察与思考。《周易•系辞下》云:“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古人最早认识的是昼夜的更替,日光的向背,所以阴阳的最初含义很朴素,就是指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等[1]。古代思想家看到一切现象都有正反两方面,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如《老子》所说:“万物负阴而抱阳”;进而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周易•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阴阳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进行概括,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所以《类经•阴阳类》有“道者,阴阳之理也,阴阳者,一分为二也。”

    “一与二”或“一与三”并不仅仅是具体数字的概念,更多的是象数模型,“象”是一种直观的、感性的、经验的综合体。从现象出发,探讨事物规律,重视现象也是中国文化及科技的特色之一。关于“象”的含义,《周易•系辞上》中说:“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又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说明古人看到世界万物的微妙变化,感到难以言传或无从言说,故立象以达意,这乃是“象”产生的缘由。中国古人对事物的观察,不在于对个体的形态结构的描画及分析,而注重于对事物整体动态及功能的把握。而“数”是作为一种思维工具来把握客观世界,更值一提的是“数”实质上也是“象”,它并不偏向于定量,而是偏向于定性。

    “有象斯有对。”事物诸多联系中,最主要最本质的联系,便是此事物与其正相对的彼一事物间的联系,那是一种既相反又相对的联系。白天不是黑夜,但是没有黑夜就无所谓白天。“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恶固非恶,但天下皆必藉恶而知美,无恶也无所谓美[2]。所以老子说:“一黑一白天下式”。关于阴阳学说,比较成熟的说法是完成于《周易》。《周易》是古人将天文历法和卜筮相结合的产物。《周易•系辞上》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就是典型的阴阳二分法。而医易同源,中医学中同样以“象”建构了天人相合相应及人的各部分相合相应的理论体系,大量吸收了天文、历法、卦爻的知识和框架,扩大取象范围,以阴阳二分为思维方式,创立适合于中医学应用的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下孳生着、发展着和变化着的,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世界本身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阴阳的对立统一矛盾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内部所固有的,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是阴阳对立统一矛盾运动的结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中医学中二分阴阳的应用具体地在于:①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如“人身有形,不离阴阳”(《素问•宝命全形论》)。“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素问•金匮真言论》)。②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如就功能与物质相对而言,功能属阳,物质属阴,人体生理活动以物质为基础,没有物质的运动就无以产生生理功能,而生理功能的结果又不断促进物质的生存代谢。③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④用于疾病的诊断。“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⑤用于疾病的治疗。“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景岳全书》)。

    2 一分为三思维的形成及其应用

    “有对斯有中。”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深入及对自然界认识的不断加强,感到除了对立面的双方外,两极之间存在着一个中间状态。所谓事物的对立,通常是质的对立,像一与多,冷与热这样的对立,也不是说这个比那个多几个,多几度的意思,而是说二者存在着质的不同,但质的不同是由量的积累促成,量的增减达到一定的界限,便引起质的变化,构成事物质的对立,因而还存在着量的可比性,存在着一条由此达彼的逐步递增或递减的某种量的连线,很自然便有一个由此及彼的中间或中间阶段,便有一个相对于两端而言的中,哲学家们把它抽象地归结为“三”,这就是我们说的“一分为三”。《尚书•大禹谟》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逸周书•武顺》有“人有中曰参,无中曰两。两争曰弱,参和曰强。”《管子•枢言》也说“凡万物阴阳,两生而参视。先王因其参而慎所出所入。”在《中庸》里说到“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又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诚然,“万物负阴而抱阳”,存在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但是万物必须有“冲气以为和”的“三”,有三而生万物。同样地,《太平经》在方法论上也突破传统“太极生两仪”的二分法,它虽也运用阴阳概念认为“一阴一阳,各出半力,合为一,乃后共成一”,但又认为“凡事悉皆三相通,乃道可成也”,“无阳不生,无和不成,无阴不杀,此三者相须为一家,共成万二千物。”在它看来,阴阳相“好”,意味着它们之间有一个“中和之气”存在,“夫天地人本同一元气,分为三体,各有自始祖”[3],这样,一分为二就发展成了一分为三,一分为三比一分为二能更清楚地表达事物两两之间的统一、和谐[4]。

    中国古有“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之说。庞朴在“中庸与三分”里面也谈到无论是客观世界的事物本身,还是主观世界对事物的认识,起先都是从一开始或者叫混沌开始,然后显露出对立两端或者是认识上首先注意到两端,斯为二。进而两端而有中间,而知中间,事物演化完成或被完全认识,此之谓成于三。抽象为数便是一而二而三,到了三,告一段落。所以“三”是一个包罗性很强的认识论概念。

    事实上,世界本来便是三分的。中间和两端本是相比较而存在。试想一下,在现, 百拇医药(钟海平 张光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