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浙江中医杂志》 > 2009年第2期
编号:11749420
外感误治后发作奔豚病的方证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9年2月1日 《浙江中医杂志》 2009年第2期
     摘要 桂枝加桂汤和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都用于外感误治后奔豚病的发作,但两方证在证情、病机、组方用药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古代医家论述颇多。作者检索古代文献后,归纳整理,加以分析。

    关键词 奔豚病 外感 桂枝加桂汤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奔豚病名最早见于《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第四》,后《难经•五十六难》列为五积之肾积。其发作时气从少腹上冲咽喉,如豚之奔,故名奔豚,因邪留结于肾而成积,多与情志变化有关。而外感误治后亦可发生奔豚,与积久而成者有别,《金匮要略》用桂枝加桂汤和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治之,原文记载“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主之。桂枝加桂汤方:桂枝五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茯苓半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五枚、桂枝四两。”其中桂枝有四两、五两之分,各有功效不同。古代文献中,对这两方证的病机及用药有许多理解和阐述。

    1 均属误治的变证

    《难经本义》:“此两节论外感误治之证,与积久而成者有间。……观《金匮》两条,与本经之义相近,然同因惊得,而有肝胆心肾之异。况外感积聚之不同,是受病之因,传变之理,不可不察,岂独奔豚一证为然。”

    2 病机阐述多认为汗后心之阳气受损,肾气上乘桂枝加桂汤复受外寒较重,如《难经本义》:“此因发汗虚其心液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4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