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浙江中医杂志》 > 2009年第5期
编号:11781836
补阳还五汤在肾脏疾病中的新用
http://www.100md.com 2009年5月1日 《浙江中医杂志》 2009年第5期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肾脏疾病 气虚血瘀 医案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方中以生黄芪四两为君药,大补元气,使气旺以促血行;当归尾活血通络而不伤血,为臣药;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活血祛瘀;地龙通经活络,周行全身以行药力。全方益气祛瘀,标本同治,补气而不壅滞,活血又不伤正。原文用治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数,遗尿不禁[1]”为主要表现的中风之气虚血瘀证。血瘀证在现代医学可以理解为血液流变学和血液动力学发生异常。在肾小球疾病中,由于免疫复合物沉积,补体系统被激活,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导致组织损伤。当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断裂,胶原纤维及基膜暴露,立即激活内源性及外源性凝血系统,同时血小板附着于带负电荷的胶原纤维上[2],从而产生肾内高凝状态、微血栓的形成等,可促进病变发展,肾功能减退,最终导致肾小球硬化[2]。因而改善肾内的瘀滞状态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补阳还五汤能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灌注,其改善微循环障碍的原理包括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影响血小板功能、改变血流动力学和流变学、对纤溶系统的影响等方面。徐氏等[3]报道,黄芪具有较好的促进血管生成和刺激NO生成作用,降低区域血管阻力,保护内皮细胞,改善微循环。于氏等[4]证明本方具有很强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解氏[5]的研究结果表明,补阳还五汤能降低动物全血高、低切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浆比粘度和血小板聚集率,且作用优于单纯活血化瘀药。因此,补阳还五汤在肾脏疾病中的运用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以此方为主,随症加减组方在临床运用中获得了较好的疗效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91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