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浙江中医杂志》 > 2009年第6期
编号:11804472
试述过敏性鼻炎的中医辨治
http://www.100md.com 2009年6月1日 《浙江中医杂志》 2009年第6期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中医药疗法 辨证论治

    变应性鼻炎的发生是由于肺、脾、肾功能失调,风寒异气的入侵所致,与内外致病因素密切相关。常分为肺气虚寒、卫表不固型,治法为温肺散寒、益气固表;脾气虚弱、清阳不升型,治法为益气健脾、升阳通窍;肾阳不足、温煦失职型,治法为温补肾阳、固肾纳气;笔者仅就过敏性鼻炎的中医病理特点及中医辨治思路,略陈管见如下。

    1 审外邪偏于治风

    过敏性鼻炎属中医“鼻鼽”、“鼽嚏”范畴,病因多为脏腑虚损,正气不足,腠理疏松,卫表不固,风邪、寒邪或异气侵袭,寒邪束于皮毛,阳气无从泄越,故喷而上出所致。鼽嚏始发多外邪为患,此所谓“外有非时之感”。而“风为百病之长”,故外邪诱发鼽嚏,风邪首当其冲,勿论寒热。鼽嚏发病迅速,时作时止,反复发作,春夏季节尤多复发。发作时鼻痒、喷嚏频频等症状,这些都与风邪“善行数变”等特性符合。因此,祛除外邪以治鼽嚏,尤应偏于治风,治当疏风散邪。可用麻黄、射干、蝉蜕、地龙、防风、僵蚕等。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上述药物均能不同程度地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具有抗炎、抗过敏等作用。
, http://www.100md.com
    2 辨鼻塞尚须清肃

    刘河间“鼽嚏是因元气之火热为患,鼽嚏属肺热”,以及《东医宝鉴》“嚏者,……鼻为肺窍,痒为火化,发为鼻则痒而嚏也”,《古今医统》:“鼻痒,乃热则生风故也”,及《辩证录》“金遇火则成水”等理论,并通过临床实践,认为过敏性鼻炎除了虚、寒病因之外,肺金伏热也是本病的原因。因肺金伏热,邪热循经上熏鼻窍,可致鼻痒,喷嚏频频;肺金伏热,肃降失职,不能通调水道,水液泛滥则致鼻流清涕不止。表现为喷嚏频作,对寒冷刺激不敏感,遇热反而加重,鼻涕清稀呈淡黄色或为粘涕。舌苔薄黄,脉滑。治当清泄肺热,通利鼻窍。可用黄芩、栀子、桑白皮、葶苈子、蝉蜕等肃肺脱敏。

    3 明挟瘀理当活血

    部分过敏性鼻炎患者虽经大量益气祛风之剂治疗,而疗效不显著,且多表现为病程较长,症状反复发作,长期鼻塞,即使不发作时鼻通气亦差。检查见双鼻下鼻甲肥大充满鼻腔,粘膜淡白或灰白色,色泽黯淡,收缩极差。苔薄、质黯紫,脉细或涩。此为久病必瘀,久病人络,气滞血瘀之象。笔者常用活血化瘀通窍的药物,如用地龙、穿山甲、当归、川芎、赤芍、丹参等,每治多验。临床实践证明,配合活血化瘀通络法治疗过敏性鼻炎,有助于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粘度,拮抗炎性反应,抗炎性介质的释放,以及缓解发作期症状及预防发作。
, 百拇医药
    4 防复发勿忘固本

    鼻鼽缓解后,尚须坚持治疗。“未发时扶正为主”,故鼻鼽缓解期中医治疗常补虚扶正,以增强体质,控制病情,防止复发。具体则有下列方法:①补肺护卫以固表:适用于肺气虚,卫表不固,易于外感者。鼻鼽多因气候变化诱发,“伤风”症状明显者,可用玉屏风散、参苏饮、补肺汤等。②健脾益气以化痰:适用于脾气虚、纳运不佳者。鼻鼽常因饮食失节而诱发。平素纳少便溏者,用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等。③温肾助阳以纳气:适用于肾气亏虚,素有气短息促,呼多吸少,动则尤甚,劳累后易发者。常用金匮肾气丸、右归饮等。实践证明,补虚扶正法治疗鼻鼽,可减少或替代使用西药糖皮质激素,从而取得控制复发,甚或根治的效果。其中,尤以补肾法为最重要。因肾主纳气,为气之根,肾阳不足,摄纳无权,气不归元,上越于鼻窍,耗散于外,使得此病长年不愈,反复发作。

    综上所述,对于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尚须辨明虚实的孰轻孰重,随证立法,灵活组方遣药,即能取得满意的疗效。一旦获得临床治愈,亦须进一步针对患者的不同体质予以调理,以求消除夙根,避免再发。, http://www.100md.com(林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