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浙江中医杂志》 > 2009年第7期
编号:11803194
痔血胶囊致急性药物性肝损害13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9年7月1日 《浙江中医杂志》 2009年第7期
     关键词 痔血胶囊 急性药物性肝损害 回顾性分析

    我院在2007~2009年期间,收治了13例服用痔血胶囊导致的急性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现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进行分析,以探讨其临床特点和发病规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3例中男性5例,女性8例;年龄为22~67岁,平均年龄42±11岁;均无慢性病毒性肝炎及长期饮酒史,且符合以下诊断标准:①用药后1~4周(或更长时间)出现肝损害的表现;②初发症状有发热、皮疹、瘙痒、黄疸等;③末梢血中嗜酸性粒细胞≥6%;④有肝内胆汁淤积或肝实质细胞损害的病理和临床征象;⑤排除其他因素引起的肝内胆汁淤积或肝细胞损害;⑥偶然再次用药后又发生肝损害。①加上②~⑥项中的任何两项即考虑为药物性肝损害。损害类型按国际共识会议意见:①肝细胞损伤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KP)≥5或ALT>2倍正常值上限;②胆汁淤积型:AKP>2倍正常值上限或ALT/AKP≤2;③混合型:ALT和AKP均大于2倍正常值上限,且ALT/AKP介于2~5之间。

    1.2 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入选患者记录原发病、用药史、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病原学检查、血常规嗜酸细胞计数、治疗及转归。

    2 观察结果

    2.1 药物性肝损害的时间:13例患者在服用痔血胶囊3天~1个月发病,其中80%在3~15天内发病。

    2.2 临床表现:纳差伴乏力13例(100%),发热伴头晕3例(23.1%),上腹部不适伴恶心4例(30.8%),皮疹3例(23.1%),黄疸10例(76.9%)。

    2.3 实验室检查:ALT升高13例(100%),总胆红素(TBIL)升高11例(84.6%),AKP升高13例(100%),血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11例(84.6%),血清IgE升高10例(76.9%)。

    2.4 肝损害类型:肝细胞损伤型8例(61.5%),胆汁淤积型2例(15.4%),混合型3例(23.1%)。

    2.5 治疗及预后:停用痔血胶囊,予甘草酸二铵等护肝治疗,13例患者住院时间平均18±4天。13例均治愈(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或明显改善,TBIL、ALT、AKP等肝功能指标降至正常范围)。

    3 讨论

    药物性肝损害是指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可以发生在以往无肝损害史的健康者或原来就有严重肝炎的患者。根据其产生黄疸机制的不同,一般将其分为3型,以肝细胞损伤型为主。临床表现以纳差、乏力占多数;实验室检查13例患者ALT、AKP均有不同程度升高,76.9%患者有黄疽,提示药物性肝损害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与急性病毒性肝炎无明显差异,故对原有病毒性肝炎患者要认真全面分析,以早期发现。

    痔血胶囊以白鲜皮、苦参为主要成份。白鲜皮具有抗炎、抗菌、抗肿瘤、心血管兴奋作用、杀虫、抗衰老、提高免疫功能、解热等功能,但未见有肝损害的报道;苦参具有抗肝损伤、抗肝纤维化、抗炎镇痛、抗肿瘤、发汗、抗风湿、增强细胞免疫、诱生干扰素等作用,但苦参注射液曾有致过敏性休克、荨麻疹、恶心、呕吐、乙肝加重等报导。

    痔血胶囊导致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本次观察13例患者的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血清IgE升高明显,提示药物通过免疫机制引起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所致损害可能性较大。, 百拇医药(谢龙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