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保健 > 中医预防 > 治未病
编号:11819411
谈顾护脾胃在“治未病”上的作用
http://www.100md.com 2009年8月1日 《浙江中医杂志》 2009年第8期
     关键词 中医治未病 顾护脾胃 中医药疗法

    中医学的“治未病”,作为一种重点的预防疾病思想起源于《黄帝内经》,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难经·第七十七难》云:“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日治未病焉”。这都说明了“治未病”是古代“上工”具备高超医术的重要体现。脾胃乃后天之本,气机升降的枢纽,脾胃功能正常对人体健康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顾护脾胃在“治未病”上有着积极的意义。

    1 “治未病”思想的含义

    所谓“未病”,指疾病前期,体内虽有病因存在但尚未致病的人体状态。病未成时进行防护调解,是中医学的主要理念之一。“治未病”的内涵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三个方面。一是未病先防,即注意保健,养护身心,预防疾病的发生。《素问·刺热篇》说:“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日治未病。”所谓“未发”,实际上是已经有先兆小疾存在,即疾病时期症状较少且又较轻的阶段。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重视治未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6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