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浙江中医杂志》 > 2010年第2期
编号:11889715
《伤寒贯珠集》六经病阐幽
http://www.100md.com 2010年2月1日 《浙江中医杂志》 2010年第2期
     关键词 伤寒贯珠集 六经病 中医学术发掘

    《伤寒贯珠集》是伤寒论的著名注本之一,作者尤怡,字在泾,号鹤年、拙吾,晚年别号饲鹤山人,江苏长洲人(今属吴县)[1]。其著作尚有《金匮要略心典》、《金匮翼》、《医学读书记》、《静香楼医案》。

    《伤寒贯珠集》按治法分类法,归类《伤寒论》条文,遵循先主法主证,后变法变证,最后为类证的原则,以法类证,以证论治。每经分列纲目,纲就是治法;目,就是汤证及处方。即以治法为纲,统率证候和用方,方随法出,证随方出,环环相扣,如珠之贯,犹如“百八轮珠,个个在手。”令人雪亮月明,一目了然。故名《伤寒贯珠集》。

    本书的最大的创新点是用经络、脏腑学说来解析六经。即从经络和脏腑的生理、病理角度来阐发六经实质。六经病证就是经络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伤寒之邪,从外而来,必犯经络,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不同的经络受邪反映了不同的病理变化。六经辨证乃将外感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证候,以阴阳为纲,按疾病的不同性质分成三阳和三阴两大类,三阳为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和少阳病证,抗病力强,病势亢盛;三阴为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和厥阴病证,抗病力衰减,病势虚弱。运用六经辨证,可掌握外感病变化发展的规律,从而能正确辨证论治。

    1 太阳病的实质及治疗

    太阳为人身的藩篱、主肌表,外邪侵袭,大多从太阳而入,正气奋起抗邪,首先表现出来的就是太阳病,第1条太阳病的主脉主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尤氏注释,太阳居三阳之表,而其脉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故其初病,无论中风、伤寒,其脉证皆是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又如第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36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