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浙江中医杂志》 > 2011年第5期
编号:12094897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促进中风患者上肢功能恢复46例
http://www.100md.com 2011年5月1日 《浙江中医杂志》 2011年第5期
     关键词:中风上肢瘫痪;针刺疗法;头针;康复训练

    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患者4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1、一般资料

    93例病例来自康复科住院病人,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为脑梗死、脑出血或脑栓塞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针康组46例,其中男29例,女17例;年龄39-81岁,平均62.6岁;脑梗死40例,脑出血6例;病程最长14个月,最短为7天,平均4.5个月。针刺组47例,其中男28例,女19例;年龄51-86岁,平均63.5岁;脑梗死37例,脑出血10例;病程最长为13个月,最短为11天,平均4.6个月。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病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 百拇医药
    2.1针康组:予针刺和康复治疗。先以32号针灸针在患侧肩髑、肩髎、肩贞、肩内陵、曲池、手三里、合谷、外关等穴,垂直进针25-30mm,行平补平泻手法,以得气为度,每次留针30分钟,头针为病侧对侧上肢运动区,久留针多捻转。同时结合康复训练,方法:①良肢位摆放:嘱患者床上尽可能采取肩外展、伸展,肘伸展、腕指伸展体位,必要时可以借助枕头及辅助具或支具。②主动与被动运动:在不引起疼痛前提下进行偏瘫侧的肩、肘、腕、指被动运动,同时鼓励患者做主动或在健手辅助下的主动辅助运动。另外嘱患者进行偏瘫侧肢体抓握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主动和被动训练每日2次,每次45分钟,每周5次,连续12周;注意在患者中风早期避免进行抗阻活动。

    2.2针刺组:仅予针刺治疗,方法同上。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周后进行疗效评定,采用Fugl-Meyer评定偏瘫侧上肢运动功能(66分);Barthel(BI)指数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百拇医药
    3.2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肢Fugl-Meyer评分、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提示针康组在改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明显优于单纯针刺组,具体见表1。

    4、体会

    中风患者,早期主要表现为弛缓性瘫痪,即肌无力和肌张力异常降低,随着病情的发展,大多数患者在发病3周后开始出现患肢痉挛。屈肌痉挛是上肢瘫痪患者的主要表现形式。早期康复介入主要是促进瘫痪上肢早期软弱无力肌肉的收缩,抑制瘫痪后期出现的肌痉挛。本观察通过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针刺及综合康复治疗,其中针刺不但具有疏通经络,活血止痛之功,同时又可对植物神经具有调节作用,是治疗中风偏瘫传统的方法之一。良肢位摆放可促进静脉回流,阻止血液淤滞,使松弛肩关节相对固定,肱骨头不易向下或向侧方移位,坐位及立位训练时须防止肱骨头因上肢重力下坠而脱离关节盂,被动关节活动时应加强外展、外旋活动。因为恢复盂肱关节的功能对上肢功能的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主动训练对患者功能恢复的意义更大。故传统针刺方法结合现代康复措施,不但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水肿等症状,同时还可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新德,急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修订方案),中华神经科杂志,1995,28(6):670p, http://www.100md.com(陈允利 解光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