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 2012年第5期
编号:12825633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3种不同金属与Filtek树脂粘接强度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5月1日 王建鸿 黄辉 章福保 石连水 朱洪水
第1页

    参见附件。

     [Key words] primer coupling agent; nickel-chromium alloy; titanium; aurum-palladium alloy; resin; adhe-sion; shear bond resistance

    烤瓷熔附金属全冠(porcelain-fused-to-metal,PFM)在临床上经常出现瓷裂、瓷层剥脱等现象。

    Libby等[1]指出,崩瓷在10年后的发生率大约为8%。

    由于金属与瓷层的界面是金属烤瓷冠的薄弱环节,所以大量的崩瓷现象发生在该界面,导致金属基底面暴露。出现这种情况时,以往均需要拆除修复体重新制作,既费时费力,而且会对基牙和牙周造成不利影响,同时给患者造成痛苦;因此,对PFM破损之后在口内直接修复瓷裂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偶联剂可促进金属与树脂的化学性结合,从而获得可靠的粘接强度[2]。在特定条件下,偶联剂可以

    产生活性基团,与粘接界面两侧被粘接物形成化学结合,从而改善界面状态、增强结合强度[2]。本实验

    通过在镍铬合金、纯钛、金钯合金等3种金属表面涂布偶联剂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etha-

    cryloxy propyl trimethoxyl silane,γ-MPS),然后与Filtek Z350光固化复合树脂粘接后进行剪切强度测试,从实验力学角度观察偶联剂对金属和树脂粘接性能的影响,为偶联剂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1 材料和方法

    1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